采油新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

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

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能源利用的不断需求,石油工程中新型的采油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一大趋势。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水平方向钻探井眼来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垂直钻井,水平井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开采石油储量,降低开采成本,减少钻井次数,延长油田寿命。

水平井技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中,为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向井下注入高压液体将岩石裂开来提高油气的产出率的技术。

随着原有油气资源的开采,石油储层的渗透率和产能逐渐下降,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压裂技术通过将水泥、石英砂等颗粒物质注入井下,使油层中裂缝扩大,提高油气的产出率。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油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当前石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三、CO2驱油技术CO2驱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油田注入二氧化碳来增加油井中地层压力、改善油藏条件以提高采油率的技术。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注入油藏后可以与油藏中的原油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CO2驱油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油田开采条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环保型的新型采油技术。

四、电磁波采油技术电磁波采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油田中注入电磁波来改变油藏中原油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电磁波可以对油藏中的原油产生共振效应,从而改变原油的粘度、流动性等特性,使原油更容易被开采。

与传统的压裂技术相比,电磁波采油技术无需注入压裂液体,对环境更加友好,可以降低采油成本,同时提高采收率。

五、多相流体控制技术多相流体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流体进行混合、控制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在油田开采中,不同井眼中的原油、水、气体等流体往往是混合存在的,这种多相流体过程会影响到原油的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石油采油工艺是指在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和装备。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石油采油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创新。

本文将对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进行分析。

水平井技术是当前石油采油工艺中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水平井是将井眼在地下水平延伸,使得井底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增加油井的接触面积和产能。

水平井技术能够提高油井的采收率,降低油井的生产成本,并且对于低渗透油藏和油层厚度较薄的油田,水平井技术更为适用。

油藏压裂技术也是当前石油采油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油藏压裂是通过将高压液体注入到油层中,使油层裂缝扩张,增加储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油藏压裂技术可以应用于不透水油藏、低渗透油藏和重油油藏等不同类型的油田,对于石油采油工艺的改进和油井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油藏改造技术是当前石油采油工艺中的一项前沿技术。

增强油藏改造技术包括地下油库、注水等方法。

地下油库是利用地下储层的空洞进行油藏改造,可以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注水是指通过注入地下水或其他注水剂,增加油层的含水饱和度,降低油井的油水比,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增强油藏改造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对于油田的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油井监测技术也是当前石油采油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现代油井监测技术通过在油井中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油井的各项参数,包括油井的产能、压力、温度等,从而为油井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现代油井监测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公司实时掌握油井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油井存在的问题,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包括水平井技术、油藏压裂技术、增强油藏改造技术和现代油井监测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石油采油工艺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将会不断涌现,并引领石油产业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分析

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分析

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油田资源的逐渐枯竭,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石油行业的核心议题之一。

面对这一挑战,各国石油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油田开采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油田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就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水平井和多级压裂技术的应用水平井和多级压裂技术是近年来油田开采领域的重要突破。

水平井技术通过在油层中钻探水平井道,提高了油井井底的有效产能,增加了油田的采收率。

多级压裂技术则是通过在井下钻井段进行水力压裂处理,有效增加了储层的产能。

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油田的开采难度大为降低,产能大大提高。

二、密集井网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随着油田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的油井开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油田开采技术逐渐向密集井网模式转变。

密集井网模式通过布置大量的油井,使得地层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利用。

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也为油田开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通过对油田生产过程的精密控制和远程监测,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油田生产,提高采收率和降低成本。

三、微生物、化学和地质技术的结合在新时期油田开采技术中,微生物、化学和地质技术的结合应用也日益频繁。

通过研究微生物对油层的影响,发现了一些特殊微生物对油层中的原油有促进作用。

化学技术的应用也为油田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通过注入聚合物等改善原油流动性。

地质技术的进步也为油藏勘探提供了更多的手段,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油层的分布和储量。

四、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技术在新时期,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技术也成为了油田开发的重要方向。

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技术逐渐成熟,通过水平钻井和压裂等技术,非常规油气的开采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时期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水平井和多级压裂技术的应用、密集井网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化学和地质技术的结合以及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技术,油田的采油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1. 前言随着石油产量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采油方法已显得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新的采油技术例如水驱和气驱已经被广泛使用,而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则是近年来在石油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技术。

负压试油技术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其对于石油的开采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负压试油工艺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压力,从而促进了石油的流动,从而达到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目的。

本文将就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2. 负压试油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试油技术是指在油藏中建立一定数量的负压,负压下的石油可以更容易地流动,使石油采收率得到提高。

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采油系统建立在一种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环境中,从而使得石油在地下更加流畅。

负压测试油技术可以降低地下含油层的压力,从而减缓地下油的渗流速度,促进石油的流动,提高采收率。

负压试油的实现主要归功于机械泵、建井樽和泄压系统。

通过建井樽和泄压系统,可以发现有多少石油可以通过力学手段获取。

同时,在正常的油气开采过程中,部分原油固结在岩石中,难以通过油变的方式进行采集。

因此,负压试油技术对于这种原油的采集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负压试油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采油技术,其与传统的采油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3.1 显著提高采油效率负压试油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石油采收率,同时降低采出水的产量。

在采油过程中通过泵进行负压抽采,使得石油难以固结,随着地温和地压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同时,在压力下,石油流动性会得到改善,使其更加流畅,从而更容易被抽出。

3.2 降低采油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技术,负压试油技术降低了采油的成本。

在采集困难的石油时,负压试油技术可以让石油更容易地被采集。

同时,这种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油井的运行成本。

3.3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负压试油技术降低了采油对环境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技术,负压试油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能源消耗,减少了使用化学品的必要性,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应被降低了。

采油新技术简介

采油新技术简介

2、概况
表1
投注聚时间(年月) 注聚井数(口) 对应采油井数(口) 地质储量(104t) 控制地质储量(104t) 预测提高采收率(%) 累计注入干粉(t) 累计注入溶液(m3) 累计增油(t) 阶段提高采收率(%) 吨聚合物增油(t)
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情况表
H2Ⅱ 1996.8 7 17 240.6 153.7 9.17 1069 1033486 154711 10.1 144.7 H2Ⅲ 1998.9 13 26 383.6 248.5 10.07 1602.35 1760941 130840 5.27 81.7 H2Ⅳ 2000.7 11 35 357.9 195 7.7 1788.18 1573751 31822 1.61 17.8 H2Ⅴ 2002.12 5 17 220 74.4 7.38 123.33 111144 H3Ⅰ 合计 2002.12 4 40 16 111 259 1461.1 82.14 753.74 8.28 77.48 4660.34 91493 4570815 317373 0.0 68.1
4、水力喷射采油
(1)、装置原理 见图3-131。 (2)、其余与水力活塞泵类似,由于没 有运动件对动力液要求不高。
5、气举采油
工艺配套、排量高、 管理 方 便, 但投资高 、 需要一定的管鞋压力。 (1)、装置原理 见图3-150。 主要设备:高压压 缩机、 高压管汇 、气举 阀(注入压力操作阀 、 生产压力操作阀 、波纹 管阀、弹簧阀、固定式、 投捞式、导流阀、盲 阀)、封隔器、单流阀。
5、气举采油
(2)、气举管柱 开式、半闭式、闭式。见图3-146。
5、气举采油
(3)、气举设计: 1、根据配产配注要求用IPR曲线确定流动压力。 2、用垂直管流确定压力分布。 3、选择合适的气举方式。 4、计算各级气举阀深度及打开压力(有图版)。 (4)、气举井诊断 与自喷井类似。

三次采油工程技术措施

三次采油工程技术措施

三次采油工程技术措施采油工程技术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了油田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钻井、提高采收率、减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在实际的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采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措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常用的采油工程技术措施。

一、液压压裂技术液压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井中通过高压液体对地层进行破裂,以增加开采油田的采收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程技术。

在使用液压压裂技术时,首先需要进行钻孔作业,然后将高压液体通过泵送系统注入到井中,使井筒中的裂隙扩张,产生裂缝,从而提高地层的渗透性和油气的产量。

液压压裂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高油井产量。

液压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油藏的有效压裂面积,提高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2.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使用液压压裂技术,可以将地层的渗透性提高到一定程度,降低了地层的流动阻力,减少了开采油田的生产成本。

3.延长油井寿命。

液压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油井的寿命,并且可以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多次进行压裂,进一步提高产量。

二、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在垂直井眼的水平段上进行侧钻,使井眼进入油层,并在其长度方向上通过控制技术开展出射井眼,在油层中形成一定范围的透明构造,在垂直井眼上形成一个或多个侧向井眼的技术,用以增加有效的地层接触面积,提高产量。

水平井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提高采收率。

通过水平井技术,可以将垂直井眼上形成一个或多个侧向井眼,扩大了地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开采的采收率。

2.减少横井数目。

通过水平井技术可以减少横井的数量,降低了开采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降低井底流体压降。

水平井技术可以在相对较少的横截面上获取更多的地层能量,减少井底的流体压降,提高了油井的产量。

三、聚合物驱替技术聚合物驱替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聚合物溶液到油层中,改变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从而提高原油驱出率的技术。

通过聚合物驱替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地层中原油的驱出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石油行业采油工艺说明

石油行业采油工艺说明

石油行业采油工艺说明石油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采油是石油行业的核心环节。

采油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工程手段,从地下油藏中提取石油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行业常用的采油工艺,并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常用采油工艺1. 自然驱动采油工艺自然驱动采油工艺是指利用地下油藏中的天然能量,如地层压力和天然气驱动石油上升至地表。

其中最常见的自然驱动采油工艺是自然压力驱动和气驱采油。

自然压力驱动是指利用地下油藏中的高压力,使石油自行流动至井口。

这种工艺适用于初期油藏压力较高的情况,但随着油藏压力的下降,采油效果会逐渐减弱。

气驱采油是指注入天然气或其他气体到油藏中,利用气体的推力将石油推向井口。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压力较低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采油效率。

2. 辅助驱动采油工艺辅助驱动采油工艺是指通过外部手段提供能量,以驱动石油上升至地表。

常见的辅助驱动采油工艺包括水驱采油、蒸汽驱采油和聚合物驱采油。

水驱采油是指注入水到油藏中,利用水的推力将石油推向井口。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的渗透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采油效率。

蒸汽驱采油是指注入高温蒸汽到油藏中,通过蒸汽的热量和推力将石油推向井口。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黏度较高的情况,能够改善油藏流动性。

聚合物驱采油是指注入聚合物到油藏中,通过聚合物的增粘效果改善油藏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黏度较高且渗透性较差的情况。

3. 人工驱动采油工艺人工驱动采油工艺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和人工操作,直接从油藏中提取石油。

常见的人工驱动采油工艺包括抽油机采油和水平井采油。

抽油机采油是指通过抽油机将石油从油井中抽到地表。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的渗透性较好,能够提高采油效率。

水平井采油是指在地下油藏中钻探水平井,通过水平井的延伸,增加石油的开采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藏的储量分布较均匀的情况。

二、采油工艺的原理和应用采油工艺的选择和应用是基于对油藏特征和地质条件的分析和评估。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虽然经济不断的扩大化发展,但是我国的石油使用情况出现了严重的紧缺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采取良好的化学进行有效的去优方式方法,同时开发出注水方式方法等。

但是从现有的成效来看,没有收到显著的提升。

所以本文对当下新时期主要的采油工艺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建设意见,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采油工艺技术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标签: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引言:在经过不断的应用发展,使我们的石油开采工艺技术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为了能够高效的从地下开采出石油出来,所使用的各项工艺技术统称为开采工艺石油总称。

同时在具体开采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井内石油的流体流速,从而能够保证地下室有高效稳定的运输到地面,在整个过程当中包括了抽油措施维护管理措施,相应的加速增产措施以及水油气有效分离措施等。

我们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开采石油情况特点,有效的提升整个工作生产效率,实现石油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能够做出重要的保障。

一、在采油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当下我们的石油开采应用技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大方面。

是由开采技术与城市的整个发展不能够有效的协调结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特性,在具体开展过程当中与实际的需求要求不能够有效的满足。

比如我们所使用的抢电话,很容易受到外在高温环境的限制,无法发挥出有效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常使用的一些大规模题液泵也会存在着技术效果不能够有效发挥的现象。

由于销量的保养维护管理服务不够到位,油田技术设备在应用的开发前期和后期,都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氧化腐蚀现象,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很容易受到相关的地下水以及石油注入水长期的侵蚀腐蚀,就会使得机械设备失去原有的基本功能,由于这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成本造价相对较高,所以在整个运行实施过程当中不会轻易的进行一定的更换,所以说此种设备将会应用较长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氧化腐蚀现象,從而将会进一步的导致石油泵卡住现象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1.25
100
1.71
100
4.66
100
1.37
80
2.40
环空
流量 水力摩阻
100
3.46
100
1.89
100
0.81
100
5.58
100
1.87
压差 Mpa 2.21 0.18 3.85 4.21 0.53
阀门控制-0-1.0MPa 管柱摩阻-0.2-4.2MPa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6、现场试验情况
仅为全部杆柱(泵深1000米)的1%,从而大降低了原油 与抽油杆的摩擦阻力,克服了抽油杆缓下的现象。
●实现了强制掺水和强制排液。 ●可实现负压掺水。 ●短时间停井,洗井后可恢复生产(1-2d)
一、双管采油技术
3、现场实施情况
R4-3双管采油生产情况
日液(t)
日油(t)
30.0
25.0
20.0
15.0
分压分质:控制压差=层间压差+分质器工作压差(1.6MPa),加 大了层间差异。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3、孤东分层注聚试验情况
单管同心
类型
单管同心 单管偏心
实施 井数 (井次)
6
投捞 情况
没有
2 成功 2 次
流量
测试不准 测试不准
平均有 效期 (d) 97
35
停注原因
堵塞不吸水 堵塞不吸水
单管偏心
●易堵塞,有效期短。 ●分层测试不准。 ●分层粘度没法测试。 ●压差<1MPa。
同心双管分层注聚效果统计表
井号 6-32-2532 6-33-2535 6-24-475 6-23-474 2-15N262
开井时间 4月29日 5月31日 7月13日 8月25日 10月16日
层位
54 55 总管 54 55 总管 54.5 61 总管 53+4.5 61.2.3 总管 53+4、4.5 62 总管
一、双管采油技术
2、实现方法
1、目前常用减阻的方法
目前都是通过减小液体的粘度来降低抽油杆上下行阻力来实现的。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降粘和电加热降粘等。但化学降粘和电加热往往造成 采油成本较高,限制了这些技术大面积推广。因此,采用其它低成本的 办法来实现减阻,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2、双管采油的减阻办法
悬浮固体含量
SRB菌
c3标准 实测 c3标准 实测
<10.0 58 <25
250
<10.0 1 0 3 <25 6 0 0 0 0 0
<10.0 55 <25
2500
<10.0 6 2 <25 2 5 0 0 0
<10.0 6 9 . 5 <25 1 5 6 9 3 8
● 水质超标,特别是含油和悬浮固体,易造成配注器堵塞。 ● 狭缝节流技术不适合孤东油田清水配和污水注的要求。 ● 孤东油田出砂严重,不适合间歇注入工艺。
双管采油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粘度液体与抽油杆接触长度,来减 少抽油杆的下行阻力,提高稠油井筒举升能力。
一、双管采油技术
管柱组成: 该管柱由掺水泵、抽油泵、挡油阀、油水混合器和空
心光杆组成,蓝色代表掺入的水,棕色代表原油,红色代 表原油和掺水的混合物。黑箭头代表油流方向。 主要优点:
●由于挡油阀与抽油泵之间的拉杆只有10米浸在原油里面,
10.0
5.0
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8-7
8-17
8-27
11.10-11.12日管线调头停井3天
9-6
9-16
9-26
10-6
10-16 10-26
11-5
11-15
11-25
12-5
12-15
日耗电(度)
目录 一、双管采油技术 二、分层注聚技术 三、泡沫酸酸化技术 四、水平井裸眼完井技术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1、较成熟的分 层注聚技术
双管分注技术 单管分注技术
油套分注技术 间歇倒替注入 细长管双层分注 环形降压槽分注
扩缩管分注 多层滑套
多级变锥形分注
分压分质技术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2、目前分层注聚技术存在的问题:
采油新技术介绍
目录 一、双管采油技术 二、分层注聚技术 三、泡沫酸酸化技术 四、水平井裸眼完井技术
一、双管采油技术
1、作用原理
Frl
2
L
m2
1
m2抽油杆柱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与液体的粘度(μ)和抽油 杆在液体中的长度(L)成正比,液体的粘度越高或抽油杆在 液体中的长度越长,抽油杆柱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也越 容易造成抽油杆缓下。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5、技术路线
外管 直径
89 89 89 73 73
内管 直径
48 42 33 42 33
粘度
30 30 30 30 30
油管 深度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注入 方式 正向 正向 正向 正向 正向
f l V2
D 2g
0.3164
4 Re
内管
流量 水力摩阻
总结:以上工艺都不适合孤东油田分层注聚的要求,需要研制一种大 通径、连续注入的分层注聚工艺——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5、技术路线
堵塞 控压 流量 粘度
内管(48、42、 33mm) 外管(89、73mm) 阀门-低剪切阀 管柱-摩阻计算
计量-电磁流量计
化验-分层取样 计算-沿程损失
配注 m3 60 90 150 70 90 160 50 70 120 40 50 90 70 50 120
注聚量
母同液心双浓度管分污层水注折聚算效浓度果统实计注 表 误差
m3 ppm m3
ppm
m3

56 -6.7
52 5500 101 1869 97 7.8
● 油套分注:套管没有防腐, Fe2+腐蚀严重,聚合物粘度损失
大;地面控制阀不过关(<1MPa)。
● 间歇倒替注入:容易激励油层出砂,影响正常注入;油藏要求 连续注入;要经常投捞。
● 环形降压槽分注(单管多层、分压分质等): 配注套和配注芯之间的环形间隙很小,很容易造成堵塞;分层
测试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分层流量不准;粘度无法测试,分层粘 度没有;工具控制的压差小(<1MPa) ;配注器在腐蚀后很难实现正 常的投捞。
二、同心双管分层注聚
4、不成功原因分析
序号 站名
监督取样点
含油量 c3标准 实测
1 东一联 污水站外输口 <30.0 5 3 . 4
2 东二联 污水站外输口 <30.0 1 8 5 . 8
3 东三联 污水站外输口 <30.0 4 9 . 5
4 东四联 污水站外输口 <30.0 1 2 . 0
平均
<30.0 7 5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