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读后感《全球通史》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结合地图 思考:与 西亚北非 的地形相 比,印度 自然环境 有什么不 同之处?
时间
地域 范围
自然环境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文字:象形文字
公元前
古印度是指
印 6世纪, 南 喜马拉雅山
度 恒河流 亚 以南的整个 种姓
河 域形成 文 一系列 明 国家
印 南亚次大陆。 制度 度 印度河流域 河 有着茂盛的 和 热带森林,
“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 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 的设置等四个方面。”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陈明远(44—4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 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 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 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 出的一大发明。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看……(两河流域)处在西亚北非大干旱地带,雨 水稀少,农作物主要靠引河水灌溉。……(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处在亚欧非的交 通要冲地带,呈开放状,与外界联系相当方便。因此,古代各民族在这里往来、 冲突、混杂,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承袭的现象特别突出。 ——《人类六千年(上)》刘景华(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50页)
东海多临岸山爱线少琴曲平海折,,具民邦有特小征国的寡城
原。。
斯巴达实行
哲学: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
文学:神话、戏 剧
少数人掌权
的寡头政治; 雅典实行多
历史:希罗德首 创“历史”一词
数人掌权的
民主政治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 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 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 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 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 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斯塔夫利阿诺斯(吴 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105—106页)

《全球通史》第一课:史前人类与历史的阅读方法

《全球通史》第一课:史前人类与历史的阅读方法

作者简介
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 世界史学家。他1913年出生于加拿大的温哥华, 是希腊人的后裔。他先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大学(University ofBritish Columbia)和美国克拉 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获得史学学士、硕士和 哲学博士学位。他和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被誉为开创了“美国世界史教学的两 位加拿大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 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 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 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 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 新的答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 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
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 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
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作品还包括《1453
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 : 它是欧洲的病人 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 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本书上起史前,下迄当代,选取了自古至今始终 与人类命运生死攸关的四条“生命线”(生态、 两性关系、社会关系、战争)展开分析,将人类 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紧紧地串在一起堪称一部全 球史观下的人类简史。
精彩呈现第三世界近600年波澜壮 阔的历史进程。一部具有开拓性、 系统讲书第三世界发展过程的不可 多得的通史巨著。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科 目: 适用版本:新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新课导入】何谓“文明”
No Image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拉丁文“civitas”意为城邦, “civilis”释义为“城邦中有组织和法制的市民生活”。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

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
汉 谟
阳 神
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拉 比
沙 玛

宣扬君权神授(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浅论印度文明的特征》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2)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 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 为首的武士集 团构成,负责 统治和保卫国 家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以 莎草作为书写介质,并非当今概念的纸)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亡灵书》残片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 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全球通史》读后感五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五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五篇【篇一】《全球通史》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感悟很深的书——《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字面的意思是记录那些具有重大意义是事情,可是,翻开书,里面却大多是战争!什么“马拉松战役”“温泉关之站”“红白玫瑰战争”……一次战争要死多少人啊!如果有那么多的人力,精力,财力,为什么不拿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反而去破坏它呢?我不解。

都说战争是富人发起的,死的却是穷人。

你们还记得在南京车站痛哭的那个小男孩吗?还记得在核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吗?他们重则死亡,轻则致残,连在肚子里的胎儿都不能幸免。

可是,我试问,他们有什么错要遭此灭顶之灾呢?他们都是无辜的啊!战争对全人民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可为什么还要战争呢?那些被权势冲昏头脑的人啊,清醒吧!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那里有鲜花,有欢乐,伴随着幸福……【篇二】《全球通史》读后感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

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

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

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

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

(2021年整理)全球通史(上)

(2021年整理)全球通史(上)

(完整版)全球通史(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全球通史(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全球通史(上)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全球通史(上)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全球通史(上)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全球通史(上)>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1、古希腊的特征①地貌特征一:山岭沟壑②地貌特征二: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③气候特征:温和宜人2、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有哪些主要差异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

.大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读书分享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

读书分享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
培养全球化视野
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关注全球事务,了解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为未来的全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读者的寄语与建议
坚持阅读
希望读者能够坚持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和文化修养。
开放心态
希望读者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积极参与到文化 交流活动中来。
作者介绍
海斯教授和穆恩教授都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在学术 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合著的《全球通史 》成为了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的意义与影响
意义
《全球通史》不仅提供了一部全面、客观的历史著作,还对人们认识世界各地的文明和历史事件有着 重要的指导作用。该书倡导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学术性强
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 果,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和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个人观点评价
01
02
03
易于理解
启发思考
信息量大
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结构清 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 事件。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文明历史 的比较,本书有助于读者思考人 类历史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
本书涵盖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 化背景,信息量较大,需要读者 耐心阅读和理解。
03
精彩片段与解读
精彩片段分享
描述了人类从早期文明到现代 社会的历史,通过丰富的细节 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对历史
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古 代文明的崛起、中世纪的黑暗 时期、工业革命等,都给出了
精彩的描绘。
读书分享交流会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PPT课件

全球通史PPT课件
经济:自然经济由占统治地位到趋 于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截断,近代 工业兴起; 政治:西方侵略,独立中断,主权 开始丧失,阶级矛盾激化,爆发农 民起义; 文化:关注现实、放眼世界、为 谋求民族独立向西方学习思想萌 发;
39
时代特征:
工业文明到来, 全球追赶近代。 世界市场初成, 文明冲突交流。 工人运动兴起, 马恩主义诞生。
29
17、18世纪的世界: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成熟; 政治:皇权专制顶峰; 文化:宋明理学占统治地 位,民主启蒙思想昙花一 现。科学技术停滞,文学 艺术繁荣。
30
时代特征:
西欧北美革命, 代议民主确立。 理性主义启蒙, 思想二次解放。 东西贸易扩大, 文明滞后危机。
31
寻找文明演进的轨迹:
近代民主政治是如何继承 发展古代民主政治的?
35
19世纪中期的世界:
经济: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铁路运输时代,工业城市 兴起,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资本主义 制度全球确立,资产阶级全球扩张,确 立对世界的统治,工人运动兴起,马克 思主义诞生。
文化: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三大思潮;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达尔文进化论。
19
16世纪的世界: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 文明演进趋向;
20
16世纪的世界: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 演进趋向;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高度发展;
21
16世纪的世界: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 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演进趋向;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 文化:传统科技走向总结;反传 统、反权威、反教条思想出现; 西学东渐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四、精彩篇章
P156—158:哲學家和經典 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說貫徹了。 但是他們最後還是流行開來,並成為一個國家的正統教條。 一個原因在於,他的觀點從根本上說是保守的,他接受現狀,
這自然受到上級統治者的歡迎。另一個原因是,他強調道德
原則,認為道德原則是恰當的行使權力的先決條件。最後孔 子在為他去世兩個世紀後因帝國政府的建立而不可或缺的官 員們提供了一個官場哲學。正如一個著名的儒家學者所說對 當時漢朝的締造者所說: ”馬上得天下,安能馬上治之”
P176:“侵略造成的後果和入侵者成分一樣多種多樣。在中 國,漢帝國最終於西元222年屈服於突厥-蒙古入侵者。接著出 現了三個獨立王國:長江以北的魏國、南部的吳國、西部的蜀 國。” 存疑: 三國的形成不是由於外族的侵略造成的,是中國當時內部的 分裂造成的。 P253:“隋朝(589年——618年)在中國歷史上所起到的 作用,同大約早8史記的秦朝一樣。兩者都在經歷長期的混亂後, 重新統一了中國,然後,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 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它們都沉重地壓迫了人民,都遭到 了眾多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以致都幾乎是其創立者一死王朝 便崩潰了。” 存疑: 隋朝悲劇的原因是“隋二世”隋煬帝的暴政,而不是開 創了開皇盛世的聖人可汗隋文帝,實際上終唐朝一代無論是人 口還是耕地數量都未能超過隋朝要不是隋煬帝那個悲劇,隋朝 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 他分別於1951年獲古根海姆獎(Guggenheim)、 1953年獲福特傑出教師(Ford Faculty)獎、1967 年獲洛克菲勒基金(Rockefeller Foundation)獎, 他還獲過其他多種獎勵和學術榮譽。但真正給斯 塔夫裏阿諾斯帶來世界學術聲譽的是《全球通史: 從史前史到2l世紀》《全球通史》可以說是斯塔 夫裏阿諾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實踐上世紀 60年代興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作者所反复阐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汲 取邻近的其他社会群体的经验。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 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程度。
其次,在历史变革时期,处于最适应和最成功状态的社会要想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 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倒可能更适应变革并在变革中逐渐取得领先地位。
他指出,世界史虽不是一门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精确的科学,但也不是占卜家手 中的水晶球,而是一门具有丰富和重要认识价值的科学,因为它透过过去、现在乃至 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
主题
《全球通史》还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有必要作认真思考的问题,并试图通 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体现了思想的力量。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世 界 文 学 名 著 导 读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主讲人:当小图
目录
CONTENTS
01
内容简介
CONTENT VALIDITY
02
创作背景
BACKGROUND OF CREATION
03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04
作品影响
WORKS INFLUENCE
THIS IS YOUR FUTUTE
03 PART.
作品鉴赏
"People are not born to be defeated. They can be destroyed, but they can't be defeated."
BY YUSHEN
主题
该书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两个主要观点:
此外,作者认为考察历史的目的,是要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 活性和潜能,人们必须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 而且有助于把握未来。”
最后,该书还认真讨论了“人类技术的魔影”问题。认为人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就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技术惊人的发展往往被用来使少 数人获益而使多数人遭殃,呈现出有多少技术被运用,就有多少技术被滥用的惨痛现实,从 而给人类以强烈的自我警示。
02 PART.
创作背景
"People are not born to be defeated. They can be destroyed, but they can't be defeated."
BY YUSHEN
创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塔夫里阿诺斯离开巴尔干史领域,转向了世界史研究。 他不满意于当时学术界盛行着的西方中心论, 认为以这种观念为指导的世界史研究取向不但已适应不了二战后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世界形势,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做法还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斯塔夫里阿诺斯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他率先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门采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内容的新的世界史基础课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一起被誉为“开创美国世界史教学的两个加拿大人”。 在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 采用新的全球历史观和研究方法撰写的世界史逐渐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全球通史》正是这方面的尝试。
一是不要割断历史传承性,二是必须把世界历史看成统一的整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而相互了解这些财 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所以,要认识 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相互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就需要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
手法
此外,在写作方法上,斯塔夫里阿诺斯继承了西方世界史著 作中大量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优良传统,通过多层次、多因素的 纵横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前存在的各种偏见,较客观地 论述了各民族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全球通史》大量运 用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是与作者从全球文明的客观历史角度研究 世界史的观点联系在一起的。比较方法可以减少史学中种族的、 政治的与国家的偏见,在比较的基础上,《全球通史》融合了传 统世界史编纂模式,探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各种有影响力量的 冲突和交汇。
BY YUSHEN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
➢ 第一编讲述文明之前的人类历史阶段; ➢ 第二编讲述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前1000年); ➢ 第三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公元500年); ➢ 第四编讲述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500—1500年; ➢ 第五编讲述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及后记。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
➢ 第一编讲述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 第二编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000—1763年; ➢ 第三编为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 第四编为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THIS IS YOUR FUTUTE
再次,“零和”与“非零和”的关系的世界。零和关系就是一方之所失与另一方之所 得相等。以往人类始终生活在短缺世界中,所以以前的各种社会全都是一方得益而引起另一 方受损的社会。在当代,人类已进人一个物质财富能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非零和关系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应当对人类社会前景及人类生存目的作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L·S· 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 L . s . stavrianos ) (1913—2004),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曾任美 国加州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行为科学 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THIS IS YOUR FUTUTE
01 PART.
内容简介
"People are not born to be defeated. They can be destroyed, but they can't be defeபைடு நூலகம்ted."
主题
该书不是一味地把读者拉向遥远的过去,而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 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它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使读者 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
《全球通史》正是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有机联系的具体揭示,体现了世 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这一点作者是有清醒的自觉意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