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培训 机场跑道、滑行道系统

合集下载

通航机场b类建设要求

通航机场b类建设要求

通航机场B类建设要求一、场地条件通航机场B类建设项目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机场场地,包括机场净空、地面交通和停车场等。

场地应符合以下要求:1.净空:满足飞机起降安全要求,清除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确保飞机起降安全。

2.地面交通:合理规划进出机场的道路、停车场和交通标志等,确保机场地面交通有序、畅通。

3.停车场:具备足够的停车位,满足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停车需求。

二、跑道长度通航机场B类项目的跑道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飞机类型和飞行任务需求确定。

一般而言,跑道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单跑道:长度应在1000米以上,宽度在30米以上。

2.双跑道:每条跑道长度应在1000米以上,宽度在30米以上,间距在75米以上。

三、滑行道系统滑行道系统是通航机场的重要设施之一,其设计应合理规划滑行道布局,确保飞机在机场内的安全运行。

滑行道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滑行道布局:根据机场规模和运行需求,合理规划滑行道数量、宽度和坡度等参数。

2.滑行道标识:设置明确的滑行道标识,指示飞机和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方向。

3.滑行道维护:定期对滑行道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安全。

四、机库与维修设施机库与维修设施是通航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放和维护飞机。

机库与维修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1.机库规模:根据存放飞机的类型和数量,合理规划机库的规模和布局。

2.维修设施:具备完善的维修设备和工具,能够完成飞机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工作。

3.维修人员: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维修人员,确保飞机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导航与通信设备导航与通信设备是通航机场必备的设施之一,用于保障飞机起降和飞行过程中的安全。

导航与通信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导航设备:配备先进的导航设备,如仪表着陆系统(IL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为飞机提供准确的导航服务。

2.通信设备:具备稳定的通信设施,保障机场内外的通信畅通,包括甚高频(VHF)电台、卫星电话等。

3.设备维护:定期对导航与通信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民航机场基础知识专题培训_2022年学习资料

民航机场基础知识专题培训_2022年学习资料

三机场救援与消防级别-等级-飞机机身全长-最大2m~<18m-3m-4-181m<24m-5-241m<28m-6-28m<39m-5m-39m<49m-491m<61m-7m-611m<76m-10-76m<90m
三、民用机场的功能区-飞行区:《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中规定供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使 的场地。包括: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滑行道、机坪以及机场净空。-活动区:机场用于飞机起飞、着陆 滑行的部分,由运转区和机坪组成。-运转区:机场内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的部分,但不包括机坪。 旁通游行道-佳止道-有车年果中中草导布卡理1:中果年1诗有导西而量-安全地区-净空道-平行滑行 -升阵带-进口灣行進-联蜂滑行道-等待坪-出可清行道-旅客航站区-现代机场飞行区组成示意图
3、净空道-是经过修整的使飞机可以在-其上空爬到规定高度的特定场地-升降带-跑道-或水面。当跑 较短,只能保证-飞机起飞滑跑的安全,而不能确-保飞机完成初始爬升(爬升至-WOsI-10.7m 的安全时,机场应-设净空道,以弥补跑道长度的不-足。净空道的起点应位手可用-无净空道-有净空道 起飞滑跑距离的末端。净空道的-长度应不大于可用起飞滑跑距离-10m-的一半;宽度应自跑道中线延 -线向两侧延伸不少于75m。
二)跑道导航设施等级-非仪表跑道:只供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非精密进近跑道:装有NA和一种至 可提供直线进入方向引导的非VNA-I类:DH>60和IS>800或RVR>550-类别仪表跑道 精密进近跑道LS和NAⅡ类:30<DH60和RVR>350-A:DH30或不规定和RVR>20 -Ⅲ类(引导到跑道B:DH<15或不规定和50.<RVR<200-C:不规定DH和RVR-VN 代表耳视助航设备;ILS代表仪表着陆系统;DH代表决断高;VIS代表能见-度;RVR代表跑道视 。-I类精密进近跑道代号为CATI,、Ⅲ类分别为CAT、CATⅢ。

民航机场滑行道的构成与功能

民航机场滑行道的构成与功能

民航机场滑行道的构成与功能滑行道功能滑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从跑道到航站区或维修区的通道,应使刚着陆飞机迅速离开跑道,不与滑行起飞的飞机相干扰,并尽量防止延误随后到来的飞机着陆。

滑行还提供了飞机由航站区进入跑道的通道。

滑行道还将性质不同和分散的机场各功能分区(飞行区、旅客和货物航站区以及飞机的停放区、维修区与供给区)连接起来,使机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容量作用并提高运行效率。

滑行道的构成各滑行道组成了机场的滑行道系统。

滑行道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起着机场各种功能的过渡媒介的作用,是机场充分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滑行道系统包括:(1)平行滑行道;(2)入口滑行道;(3)出口滑行道;(4)快速出口滑行道(交通繁忙的机场设置);(5)机位滑行通道(机坪上仅供进入机位的滑行道);(6)机坪滑行道(位于机坪的滑行道,供飞机穿越机坪使用);(7)联络滑行道;(8)旁通滑行道;(9)绕行滑行道;(10)滑行道桥;(11)滑行道道肩及滑行带等。

平行滑行道,与跑道平行(简称“平滑”),是联系停机坪与跑道两端交通的主要滑行道。

交通量少的跑道可不设平行滑行道。

从跑道脱离的出口滑行道可与跑道成直角,也可以成锐角(甚至还有弧形)。

直角形(或大于45.)滑行道需要飞机减速到较低程度,方可滑离跑道。

锐角形滑行道则可允许飞机以较高速度滑离跑道,从而减少了占用跑道的时间,提高跑道的容量,所以称为快速出口滑行道。

快速出口滑行道与跑道交叉角不应大于45°,也不应小于25°,最好取30°。

快速出口滑行道在转出曲线之后必须要有一段直线距离,其长度应足够让转出飞机在进入(或穿越)任何交叉滑行道以前完全停住,以防止与在交叉滑行道上滑行的飞机发生碰撞。

滑行道拐弯处、滑行道与跑道、停机坪以及其他滑行道的连接处和交叉处,应设增补面。

当滑行道必须跨越其他地面交通设施(道路、铁路、管沟等)或露____面(河流、海湾等)时,则需要设置滑行道桥。

机场跑道标志系统和滑行道标志系统的设计

机场跑道标志系统和滑行道标志系统的设计

机场跑道标志系统和滑行道标志系统的设计设计人:区杰勇学号:*********目录一、设计任务描述二、方案分析论证三、计算四、各种标志的设计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描述在机场飞行区的跑道、滑行道和机坪及其相关作业区域的表面上,涂有类似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路面上调节交通流量和规范交通行为的图形、符号和文字,这些地面标志对于飞行区内飞机、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通行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地方实际,设计机场跑道和滑行道的布局并正确设置各类标志。

二、方案分析论证本设计用于亚热带的繁忙机场,因此两条平行跑道为4F级跑道,长度为3600米,而且每条跑道设计了6条快速出口滑行道,6个跑道入口,且不设置调头坪,而是直接可以从跑道两端滑出。

跑道方位和条数:两条平行跑道,方向为北偏东70度左右长3800米,宽60米,可以容纳新一代的大型飞机升降。

仪表降落系统进场类别:第IIIA类,可供飞行员在能见度(RVR)只有200米的情况下着陆。

两条跑道的最终容量为每小时超过60架次起降北跑道(07L/25R),一般用于客机降落;南跑道(07R/25L)则一般用于客机起飞和货机起降跑道入口的位置(不适用的地段与内移跑道入口之间长168m)平行跑道之间的间距:1400米道面及道肩的总宽度为75 m。

滑行道宽度:30米滑行道中线距跑的距离:194米滑行道中线距滑行道中线的距离:100米快速出口滑行道与跑道的交角为:30度滑行道桥两端的直线段长度:100米滑行道直线段道面加道肩的总宽度:70米跑道等待位置距跑道中线的距离:107.5米亚热带机场不设置除冰防冰设施三、计算跑道号码应由两位数字组成,平行跑道的跑道号码应由两位数字后加一个字母组成。

在单条跑道、两条平行跑道和三条平行跑道上,此两位数应是从进近方向看最接近于跑道磁方位角度数(从磁北方向顺时针方向计算,与向该跑道端进近方向的夹角)的十分之一的整数。

在四条或更多的平行跑道上,一组相邻跑道应按最接近于磁方位角度数的十分之一编号,而另一组相邻跑道则按次一个最接近的磁方位角度数的十分之一编号。

民航培训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

民航培训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

第一节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民航运输已成为国际问往来的主要通道。

在国内,民航运输量也在增加。

民航运输快捷、舒适,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对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民航运输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飞机(机队)、机场、航路和客户。

四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机场则是它们的汇交点。

飞机是运载工具,飞机性能的提高和载重的增加以及机队的扩大将为客户带来方便,推动运输业的发展,但也对机场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场是在地面或水面上划定的一块区域(包括相关的各种建筑物、设施和装置),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加油、维修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之用的场所。

按服务对象区分,机场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

民用机场包括商业性航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此外还有体育运动机场、飞机制造厂和科研单位所用的试飞机场以及培养驾驶员所用的学校机场。

大型民航运输机场又称为“航空港”。

两地之间预定的航空运输路线,称为航线。

航线构成了航空运输网络。

网络的交节点就是机场。

飞机沿航线在空中飞行的通道称为航路,航路有宽度限制(以中心航线为基础,两侧各10km,最低不得少于8km),沿航路设有无线电台导航设施。

民航运输机场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生产辅助设施、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一、飞行区飞行区包括地面设施和净空区两部分,供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用。

其地面设施是机场的主体,见图l-1。

图1-1现代运输机场飞行区地面设施的组成(一)升降带升降带由跑道、停止道(如设置的话)、土质地区组成。

1.跑道跑道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

运输机在起飞时,必须先在跑道上进行起飞滑跑,边滑跑边加速,一直加速到机翼上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运输机才能逐渐离开地面。

运输机着陆时速度很大,必须在跑道上边滑跑边减速才能逐渐停下来。

民航技术安全培训

民航技术安全培训

交通工程系李亚桥
机场工程
ICAO(国际民航组织)按飞机在海平面通过跑道入 口的速度分为:
(1)A组,进场速度为小于169km/h(91kt),如行 宫240等;
(2)B组,进场速度为169km/h~223km/ h(120kt),如Fokker F27等;
(3)C组,进场速度为224km/h(121kt)~260km /h(140kt)如B707、DC一8(43及55)等;
止距离和所需起飞滑跑距离之中较大者。
而可用起飞距离则等于跑道长度与净空道
长度之和。
交通工程系李亚桥
机场工程
四、升降带(Runway Strip)
为了减少飞机一旦冲出跑道遭受损坏 的危险,也为保证飞机起降过程中安 全飞越相应的上空,划定一块包括跑 道和停止道(如设停止道的话)在内的矩 形场地,称为升降带。
交通工程系李亚桥
机场工程 交通工程系李亚桥
机场工程
主滑行道又称干线滑行道,是飞机由站坪 通向跑道两端的主要滑行道。主滑行道一 般与跑道平行。与跑道平行的滑行道称为 平行滑行道(简称“平滑”)。
机坪滑行道,是滑行道系统中位于机坪上 的那部分,供飞机穿越机坪或进入机位所 用的滑行通道,大多在机坪道面边缘部分。
(3)其布局可避免滑行的飞机干扰助航设备或 地面车辆使用滑行道;
(4)为避免发动机喷气的吹袭,应设置防吹屏 保护人员和建筑物,采取措施稳固滑行道邻 近的土壤。
保证至少30km/h平均滑行速度的能力。
交通工程系李亚桥
机场工程
二、滑行道系统的组成 (1)主滑行道; (2)进出滑行道; (3)飞机机位滑行通道(即飞机停放 位置滑行通道); (4)机坪滑行道; (5)辅助滑行道等; (6)滑行道道肩及滑行带。

飞行区的概念

飞行区的概念

飞行区的概念飞行区是指供飞机起降、滑行和停放的指定区域。

飞行区的概念包括机场跑道、滑行道系统和停机坪等组成部分。

机场跑道是飞机起降的主要区域。

它通常是一条长而平坦的道路,由混凝土或沥青铺设而成。

跑道的设计取决于机场的大小和飞机的类别。

较小的机场可能只有一条简单的跑道,而大型机场则可能有多条并排的跑道。

根据跑道的朝向和飞机起降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平行跑道、斜交跑道和交叉跑道等类型。

滑行道系统连接跑道和停机坪,为飞机提供滑行和移动的通道。

滑行道由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构建,以容纳飞机的重量。

滑行道宽度根据机场的规模和所服务的飞机类型而定,以确保飞机在滑行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

停机坪是供飞机停放和装卸货物的区域。

它通常位于跑道和滑行道的附近,方便飞机停泊。

停机坪上设有停机位,用于指定单个飞机停放的位置。

大型机场的停机坪可能有多个停机位,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和服务。

飞行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飞行区的尺寸和结构要能够容纳机场所服务的飞机类型和运营需求。

通常,规模较小的机场只能接纳少量和小型的飞机,而大型机场则需要能够适应各类飞机的起降和滑行。

其次,飞行区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标准和规定。

安全措施包括跑道和滑行道的强度、标志和灯光系统、备用供电、消防设备等。

此外,飞行区还需要与交通运输网络相连,以方便乘客和货物的运输。

在飞行区的运营过程中,有多个单位和人员共同协作,确保航空安全和运营效率。

飞行区管理单位负责协调和管理飞行区的日常运营,包括跑道维护、灯光维修、除冰除雪等。

航空交通管制部门负责飞机起降和滑行的协调和指挥,并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

此外,还有地面服务和维护人员,负责保证飞机的燃料供应、行李装卸、维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飞行区是飞机起降、滑行和停放的专用区域,由机场跑道、滑行道系统和停机坪等组成。

飞行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机场规模、飞机类型和安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营。

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培训课件

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培训课件

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培训课件一、引言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是航空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人员对设施与设备的了解和操作能力,本课程旨在对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进行全面的培训。

二、航空运输设施航空运输设施包括机场设施和航空器设备两个方面。

2.1 机场设施机场设施是指为航空器起降、停放、维修和旅客服务等提供便利的设施。

常见的机场设施包括跑道、停机坪、航站楼、行李传送带等。

2.1.1 跑道跑道是飞机进行起降的长而宽的区域。

其长度和宽度根据飞机的类型和需求来确定。

2.1.2 停机坪停机坪是供航空器停放的场所,通常设有停机位和登机桥。

2.1.3 航站楼航站楼是为旅客提供登机、候机、过安检等服务的建筑物。

2.1.4 行李传送带行李传送带是将旅客托运的行李从航站楼转移到航空器的设施。

2.2 航空器设备航空器设备是指安装在航空器上的各种设备,包括导航设备、通信设备、仪表设备等。

导航设备用于确定航空器的位置和航向,常见的导航设备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仪表着陆系统(ILS)等。

2.2.2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用于航空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以及其他航空器之间的通信,常见的通信设备包括无线电台、舱内电话等。

仪表设备用于提供航空器运行状态的信息,包括高度表、空速表、航向指示器等。

三、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安全3.1 安全意识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了解并遵守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的安全规定。

3.2 操作规程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如设备启动、停止、检修等。

3.3 灾难应急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掌握灾难应急知识,包括火灾、故障等事故处理方法。

四、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维护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的关键。

4.1 定期检查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查等。

4.2 预防性维护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需要进行预防性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机场跑道、滑行道系统跑道直接供飞机起飞着陆用,是机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设计偏长,就会造成浪费,而且多占土地。

如果设计偏短,就会影响飞机起飞着陆安全,或使飞机不能满载起飞,影响经济效益。

所以跑道长度设计是机场设计的主要项目之一。

一、飞机起飞着陆过程及对跑道长度的要求(一)起飞1、正常起飞正常起飞是指全部发动机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起飞,见图2-1。

(a) 跑道端不设净空道(b) 跑道端设净空道图2-1 飞机正常起飞当飞机进入跑道端部对准起飞方向后,就刹住,并加大油门。

发动机达到起飞转速时松开刹车进行起飞滑跑。

滑跑速度达到规定的拾前轮速度时,抬起前轮,增大迎角,使机翼升力增加。

达到离地速度时,飞机就离开地面。

当爬升至10.7 m(35 ft)高,就完成起飞初始阶段。

从滑跑起点至离地点的距离称为起飞滑跑距离;从离地点至爬升到10.7 m(35 ft)高的水平距离称为起飞初始爬升距离;从滑跑起点至爬升到10.7 m(35 ft)高的水平距离称为起飞距离。

如果跑道端不设净空道则跑道长度应保证飞机在整个起飞初始阶段的安全。

如果跑道端设净空道,跑道加净空道的长度,应保证飞机在整个起飞初始阶段的安全。

(二)着陆飞机通常以3°下滑角进行降落。

在接近跑道时把油门收至慢车状态。

通过跑道入口上空的高度为15 m(50 ft)。

进入跑道入口上空后就逐渐拉平,两组主轮先接地,然后前轮接地。

飞机接地后就刹车,打开减速板和反推力装置,以便减速滑跑和停住。

跑道长度通常按不打开反推力装置的情况来确定。

着陆距离是指飞机在跑道入口上空至停住的水平距离。

满足飞机着陆所需的跑道长度为飞机在干跑道上不使用反推力装置的着陆距离的1.67倍,见图2-7。

图2-7 飞机着陆(三)对跑道长度的要求跑道长度应保证飞机在不利条件下起飞、着陆的安全。

不利条件是指飞机质量较大、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无风、逆坡起飞、顺坡着陆、驾驶不够准确等。

跑道长度应由下列三种长度的最大值确定:1、正常起飞所需跑道长度;2、起飞出现一发故障所需跑道长度;3、着陆所需跑道长度。

由于运输机着陆所需跑道长度较短,所以在确定供运输机起飞着陆用的跑道长度时,通常可以不计算着陆所需跑道长度。

二、跑道公布距离当不设置净空道和停止道时,可用前述方法确定并修正跑道长度,最后选取最大值作为跑道的长度。

如设置停止道和(或)净空道,实际跑道长度可以缩短。

但是否设置停止道和净空道还要考虑跑道端以外地区的各种状况。

所设置的停止道、净空道与跑道的组合必须满足飞机起降的要求。

注:所示的全部公布距离均为从左至右运行图2-9 跑道的公布距离通常跑道入口位于跑道端头,但如果障碍物突出于进近净空面,为保证着陆安全,则需要将跑道入口内移,甚至永久内移。

当跑道设置了停止道和(或)净空道以后,或由于各种原因跑道入口内移时,必须在跑道的每个方向公布适用于飞机起降的各种可用距离,即跑道的“公布距离”(见图2-9),以便使用该机场的飞机据此正确地进行起飞和着陆。

公布距离包括以下四个:(1)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适用于飞机起飞时作地面滑跑使用的跑道长度;(2)可用起飞距离TODA,即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加上所设置的净空道长度;(3)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即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加上所设置的停止道长度;(4)可用着陆距离LDA,即适用于飞机着陆时作地面滑跑使用的跑道长度。

当跑道不设置停止道及净空道,而跑道入口又位于跑道末端时,以上四个公布距离应相等,见图2-9(a)。

设置净空道时,可用起飞距离TODA应包括净空道长度,见图2-9(b)。

设置停止道时,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应包括停止道长度,见图2-9(c)。

由于周围净空条件受限,停止道无法用作净空道,因此可用起飞距离TODA与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相等。

当跑道入口永久内移时,可用着陆距离LDA应去掉跑道入口内移长度,见图2-9(d)。

当停止道和净空道同时设置,且跑道入口内移时,4个可用距离如图2-9(e)所示。

图2-9所示的公布距离均为从左向右起飞或着陆。

如从两个方向起降,可照此组合。

内移的跑道入口只影响向该跑道入口进近的可用着陆距离,不影响所用相反方向运行的公布距离。

图2-10给出了提供跑道公布距离的一种格式。

如果跑道的某个方向,由于飞行上的原因禁止起飞或降落,或既不能用于起飞也不能用于降落,则须用“不适用”(not usable)或缩写“NU”字样予以公布。

图2-10 跑道公布距离示例三、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地区及净空道(一)升降带升降带是一块规定的包括跑道和停止道(如果设有的话)的场地。

跑道和停止道通常修建道面,其余部分为土质地带。

1、升降带平面尺寸升降带的平面尺寸见表2-2。

在跑道入口前要设防吹坪,其宽度与跑道相同,长度不小于30 m。

代码3或4的仪表跑道的升降带平整范围离跑道中线至少75 m,代码3或4的精密进近仪表跑道的升降带,其平整范围宜大一些,见图2-11。

图2-11 代码为3或4的精密进近仪表跑道升降带平整范围2、跑道平面尺寸跑道宽度见表2-3。

3、跑道道肩代字D和E的跑道,其宽度小于60 m时,应在跑道两侧设宽度相同的道肩,道肩宽度应使跑道道面加道肩的总宽等于60 m。

但对于道面宽度等于60 m的代字为D、E的跑道及代字为A、B、C有道面的跑道,其两侧应各设宽1.5m的道肩。

道肩的颜色最好与跑道明显不同。

确有困难时,须涂漆跑道边线标志。

表2-2 升降带平面尺寸表2-3 跑道最小宽度4、停止道当跑道长度较短,不能确保飞机中断起飞安全时,机场就要设停止道,以弥补跑道长度的不足。

停止道应修建道面。

由于停止道在飞机正常起飞着陆时不使用,只是发生意外时才使用,因此可选用比跑道低级一些的道面。

停止道的宽度应与同它连接的跑道相同,长度应经过计算确定。

由于停止道在跑道两端都要设置,占地较多,所以我国通常不采用。

(二)跑道端安全地区跑道端安全地区用来减少飞机偶尔冲出跑道及提前接地时遭受损坏的危险。

其地面必须平整、压实,并且不能有危及飞行安全的障碍物。

代码3或4,及代码1或2并为仪表跑道时,应在升降带两端设置跑道端安全地区。

其长度为自升降带端向外至少延伸90 m,宽度至少为跑道的两倍。

(三)净空道当跑道较短,只能保证飞机起飞滑跑的安全,而不能确保飞机完成初始爬升(爬升至10.7 m高)的安全时,机场应设净空道,以弥补跑道长度的不足。

净空道的起点在跑道末端,其长度应经过计算确定。

其宽度应自跑道中线延长线向两侧各延伸至少75 m。

净空道的地面应不高出1.25%升坡的斜面,并且不许有危及飞行安全的障碍物。

净空道范围内的土地应由机场当局管理,以便确保将来不会出现障碍物。

四、滑行道滑行道除了飞行区的进口滑行道、旁通滑行道、出口滑行道、平行滑行道、联络滑行道等五种外,还有站坪及货机坪等机坪上的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两种(见图2-12)。

机坪滑行道指设在机坪边缘,供飞机穿越机坪用的通道。

机位滑行通道指从机坪滑行道通往飞机停机位或其他航站地区的通道。

本节介绍上述七种滑行道的布局和平面尺寸要求。

(一)滑行道布局要求1、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经济节约按分期发展的交通量相应分期设置滑行道系统,每期滑行道系统要便于扩建成为下一期所需滑行道系统。

2、畅通简捷(1)尽量沿直线布置,少转弯,少交叉。

(2)在转弯和交叉点,应设置大半径的弯道和必要的增补面。

(3)应避免穿越跑道。

3、安全(1)平行滑行道距跑道、平行滑行道之间以及滑行道距物体等,应符合规定的间距要求。

(2)尽量使塔台能看到所有滑行道。

(3)避开公众易于接近的地区。

4、与其他设施相适应(1)滑行飞机不影响停放飞机,也不干扰导航设备的工作。

图2-12 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2)滑行飞机不吹袭附近的建筑物及道路等,必要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二)滑行道宽(见表2-4)表2-4 滑行道道面、道肩和滑行带等的最小宽度(m)表2-5 滑行道道面最小宽度来源(m)①代字C的滑行道,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为9 m,飞机前后斜距<18 m时外轮与道面边的净距取3 m,前后轮距≥18 m时净距取4.5 m,由此得道面宽度分别为15 m及18 m。

②代字D的滑行道,主起落架外轮距<9m时按9m计算,≥9 m时按14m计算,外轮与道面边的净距取4.5 m,由此得道面宽度分别为18 m及23 m。

1、滑行道道面宽度滑行道道面最小宽度由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的间距加2倍主起落架外轮外侧与滑行道道面边缘的净距而得,见表2-5。

2、滑行道道肩宽度代字C、D、E的滑行道两侧应设道肩,其宽度应保证发动机不会吸入砂石及吹蚀土质地面。

滑行道直线部分的道面加两侧道肩的最小总宽度见表2-4。

3、滑行带总宽度及平整宽度滑行带包括滑行道及两侧土质地带。

在滑行带内,不许有危及飞机滑行安全的障碍物。

滑行带最小总宽度及最小平整宽度见表2-4。

(三)滑行道数量和位置1、滑行道应根据航空交通量发展情况分期设置(1)当航空交通量很小时,可只设置一条从站坪直通跑道的联络滑行道及跑道两端的掉头坪,见图2-13a。

(2)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8~9架次时,应增设部分平行滑行道。

见图2-13b。

(3)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15~18架次时,应增设与跑道同长的平行滑行道、跑道两端的进口滑行道以及跑道中部的两条出口滑行道。

见图2-13c。

(4)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25~30架次时,应在跑道中部每一方向的着陆地段设置2~3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在跑道端部宜增设旁通滑行道或等待坪,见图2-13d。

(5)当航空交通量进一步增大时,宜设第二条平行滑行道,见图2-13e。

图2-13 滑行道系统分期建设2、滑行道的间距要求滑行的最小间距要求见表2-6。

表2-6 滑行道最小间距(四)滑行道弯道中线半径滑行道弯道中线半径应保证飞机按规定速度转弯滑行的安全,而且不会使乘客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跑道中部的锐角(快速)出口滑行道的弯道应保证的速度,飞行区代码3及4的可为93 km/h,飞行区代码1及2的可为65 km/h。

跑道中部的直角出口滑行道及跑道两端的出口(进口)滑行道的弯道应保证的转弯速度不应小于30 km/h。

滑行道其余地段的弯道应保证的速度为25~30 km/h。

保证飞机以各种转弯速度安全滑行所需的弯道中线半径,见表2-7。

表2-7 弯道中线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