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习题1

kg
水的生成量为 :
200 × 1404.8 kg = 989.3 284
18 × 1404.8 = 89.1 kg 284
由于生产过程中要求己醇少过量40%, 即实际生产过程中己醇用量为 1513.6*40%+1513.6=2119 kg ∴生产过程中的投料比为:顺酐比己醇
O C C O OC6H13 OC6H13
+
OC6H13
NaHSO3
280 x
104 y
388 1919.2
∴马来酸双酯的消耗量为
284 × 1919.2 = 1404.8 388
kg
亚硫酸氢钠的消耗量为
104 × 1919.2 = 530.5 388
而NaHSO3用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 故NaHSO3为530.5
969 2119 = = 1 : 2 .1 98 102
表2-2 反应釜各物料数据表 反应釜物料衡算表 选料 969.5 2119 0 0 1768.3 0 9.695
物料 顺酐 正乙醇 马来酸双酯 马来酸单酯 NaHSO3 水 催化剂
出料 0 0 1404.8 989.3 0 89.1 9.695
5500T/年
• • • •
4、根据计算结果画出物料衡算流程图
5631.6 吨 5851T/年
造粒工段
(5558.4+292.6)
挤出成型工段
制品
351T/年(损失+下脚料)
• •
最后根据上表(每吨产品的消耗定额kg)填表 配方 原材料消耗综合表 每吨产品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消耗定额 每时 每天
2020.2 × 95% = 1919.2
3.3.3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三、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泥厂的物料平衡计算1.烧成车间生产能力和工厂生产能力的计算 (1)年平衡法计算步骤是:按计划任务书对工厂规模(水泥年产量的要求),先计算要求的熟料年产量,然后选择窑型、规格,标定窑的台时产量,选取窑的年利用率,计算窑的台数,最后再核算出烧成系统和工厂的生产能力。
①要求的熟料年产量可按式(3-1)计算: Q y =ped ---100100G y (3-1)式中 Q y ——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G y ——工厂规模(t/a );d ——水泥重视高的掺入量(%);e ——水泥中混合材的掺入量(%); p ——水泥的生产损失(%),可取为3%~~5%。
当计划书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所用的熟料相同时,可按下式分别求出每种水泥要求的熟料年产量,然后计算熟料年产量的总和。
Q y1=pe d ---10010011G y1(3-2)Q y2=pe d ---10010022G y2(3-3)Qy=Q y1+Q y2(3-4)式中 Q y1,Q y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G y1,G y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年产量(t/a ); d 1,d 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中石膏的渗入量(%); e 1,e 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中混合材的渗入量(%); Q y ——两种熟料年产量的总和(t/a )。
②窑的台数可按式(3-5)计算:n=1.8760h QQyη (3-5)式中 n ——窑的台数;Q y ——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Q h.1——所选窑的标定台时产量【t/(台·h)】;η——窑的年利用率,以小数表示。
不同窑的年利用率可参考下列数值:湿法窑0.90,传统干法窑0.85,机立窑0.8~0.85,悬浮预热器窑、预分解窑0.85;8760——全年日历小时数。
算出窑的台数n 等于或略小于整数并取整数值。
例如,n=1.9,取为两台,此时窑的能力稍有富余,这是允许的,也是合理的。
化工设计——第三章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第一节 连续过程的物料衡算
二、物料衡算的基本程序 确定衡算的对象和范围。 (1) 确定衡算的对象和范围。 确定计算任务。 (2) 确定计算任务。 确定过程所涉及的组分, (3) 确定过程所涉及的组分 , 并对所有组分依 次编号。 次编号。 对物流流股进行编号,并标注物流变量。 (4) 对物流流股进行编号,并标注物流变量。 收集数据资料。 (5) 收集数据资料。
2C2 H 4 + O2 → 2C2 H 4O
同时存在副反应: 同时存在副反应: C
2
H 4 + 3O2 → 2CO2 + 2 H 2O
如果进料物质的流量为1000mol/h,进料中含C 如果进料物质的流量为1000mol/h,进料中含C2H4 1000mol/h 摩尔分数为10% 乙烯的转化率为25% 10%, 25%, 摩尔分数为10%,乙烯的转化率为25%,生成产物的 的选择性为80% 80%, C2H4的选择性为80%,计算反应器出口物流的流量与 组成。 组成。
第一节 连续过程的物料衡算
四、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Ns Nr
∑ F x + ∑V
i =1 i ij m =1
jm m
r = 0( j = 1, 2, ⋅⋅⋅, N c )
第一节 连续过程的物料衡算
[例3-1]在化学反应器中,利用乙烯部分氧化制 1]在化学反应器中, 在化学反应器中 取环氧乙烷, 取环氧乙烷,是将乙烯在过量空气存在条件下通 过银催化剂进行。主反应: 过银催化剂进行。主反应:
第一节 连续过程的物料衡算
2、 选择基准 , 可以选废酸或浓酸的量为 、 选择基准, 基准,也可以用混合酸的量为基准, 基准,也可以用混合酸的量为基准,因为 四种酸的组成均已知, 四种酸的组成均已知,选任何一种作基准 计算都很方便。 计算都很方便。 3、列物料衡算式,该体系有 种组分,可 种组分, 、列物料衡算式,该体系有3种组分 以列出3个独立方程 所以能求出3个未知 个独立方程, 以列出 个独立方程,所以能求出 个未知 量。 基准: 基准:100kg混合酸 混合酸
第三章物料衡算(新)

C2H4 + 3 O2
以100kmol进料为基准,用x和y分别代表环氧乙 烷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根据题给组成和该系统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列出下表3-5。
18
表3-5 物料组成
由于反应器出口气体中乙烯和氧的浓度已知, 所以可列出下面两个方程:
解:设 2A+B→2D+E A+D→2C+E C+2B→2F
速率为r1 速率为r2 速率为r3
22
各物质在反应中的变化如表3-4所示 A 进料
/(mol.h-1)
B 100 - r1
C 0
D 0 2r1
E 0 r1
F 0`
200 r2
-2r3
200-2r1-r2 100-r1-2r3
14
有循环物料的反应系统,有两种不同含义的转化 率。一种是新鲜原料通过反应器一次所达到的转 化率,叫单程转化率。这可以理解为以反应器进 口物料为基准的转化率。另一种是新鲜原料进入 反应系统起到离开反应系统止所达到的转化率, 称为全程转化率。显然,全程转化率大于单程转 化率。 (4)收率:转化率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收率则 是针对产物而言的。收率的定义式为:
2.物料衡算基准 选定一个计算基准,并在整个运算中保持一致。 (1)t基准:1d,1h,1s等。 (2)批量基准:每批物料量,Kg/批 。 (3)质量基准:例如取100Kg,一般取某一己知 变量最多或未知变量最少的物流作为基准最为合 适。 (4)体积基准:对气体物料,采用标准体积为基 准,m3,L等。 (5)物质的量基准:有化学反应的取物质的量基 准,mol。
第三节物料衡算

27
4.3 示例 GTCD-G500A
表示糕点机械类,桃酥成型机,并且 是一机多用,卧式,滚压成型,生产能力 为500 kg/h,第一次改进。
RTM-G1000C 表示肉类蛋品加工机械类,脱毛机, 卧式,滚筒的,生产能力为1000只/h,第 三次改进。
食品机械类别代号按表1编制。
2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类别名 称
饮食加 工机械
小型食 品加工
机械
类别代 号
内
容
Y
米、面、副食(肉、鱼、禽、蛋、菜)、乳制品加 工机械的洗涤、清毒、烘烤机具
X
干、鲜果品加工机械及膨化和以米、面为原料的糖、
油制品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等
糕点加 工机械
糖果加 工机械
豆制品 加工机
械
冷饮加 工机械
肉类蛋 品加工
机械
G
糕点(饼干)成型加工机械及包馅、油炸、蒸制等 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
T
糖果制品成型加工机械和设备及熬糖、包糖等机械
D
豆类、淀粉类加工机械及其除杂、清洗、破碎等机 械
L
小型汽车水饮料加工设备及冷冻食品等加工机械
R
畜禽屠宰及分割、副产品的处理,综合利用,肉类
3.4.6 在同一台机械上,有两种以上功能的为多用机。多用机 在编制名称代号时,规定以它的主要工作对象为主编制。如桃 酥饼干成型机,以桃酥为主的,则为GTC;以饼干为主的,则 为GBC,决不允许用GTBC编制名称代号。
25
4 食品机械型号的编制 4.1 食品机械型号的编制
物料衡算(例子)

第三章物料衡算& 3.1流程示意图3.1.1画流程示意图3.1.2 化学反应方程式:3.1.3 确定计算任务:聚合与沉析(混料槽)均属于间歇操作,需要建立时间平衡。
由设计任务和生产现场可知生产规模、生产时间、消耗定额、各步损失以及聚合配方等工艺操作条件。
可以顺流程展开计算,并按间歇过程与连续过程分别确定基准依次计算。
间隙过程基准:kg/釜;连续过程基准:kg/h& 3.2生产数据3.2.1全装置生产数据1、生产规模:20000吨PVC/年2、生产时间:8000h3、聚合釜数据:1)体积:33m32)装料系数:0.93)每釜投料量:10t4)平均每釜产量:8486㎏4、生产周期1抽真空至600mmHg……………………………………………………………………………h21充氮再抽真空至600mmHg……………………………………………………………………h22加单体、助剂、水……………………………………………………………………………h31升温……………………………………………………………………………………………h26反应……………………………………………………………………………………………h2排气、清物料…………………………………………………………………………………h11清釜……………………………………………………………………………………………h612合计……………………………………………………………………………………………h5、损耗分配聚合车间总收率为94.8%。
总消耗为6.2%。
各步骤的损失分配如下(间歇过程以单体进料量为准,连续过程以聚合釜内反应生成的聚合物为准):聚合釜:VC 0.1%;PVC 0.2%;混料槽:VC 0.8%;PVC 0.8%;汽提塔:VC 0.1%;PVC 0.2%;离心:PVC 0.5%气流干燥:PVC 0.1%;沸腾干燥:PVC 1%;包装:PVC 1.5%合计:6.2%(其中PVC占5.2%,VC占1.0%)6、聚合配方1)单体纯度:为方便起见,按100%计算新鲜料:回收料=9:12)水油比:1.85软水/VC3)助剂:名称用量引发剂:IPP(75%)水溶液0.025%VC分散剂:HPMC(6%水溶液)0.0365%VCPV A (3%水溶液)0.0365%VC热稳定剂:有机锡0.025%VCPH调节剂:H3PO4(50%水溶液)0.046%VC铁离子螯合剂:EDTA 0.02%VC链终止剂:双酚A 0.04%VC7、操作时间与控制指标聚合温度59±0.5℃出料压力6kg/cm3(表压)转化率90%混料槽温度为75℃,操作规定加42%液碱14L,加碱量为0.05%~1%(母液中含NaOH量)。
《化工设计》 第三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对于没有化学反应的过程,一般上列写各组分的衡算方程, 只有涉及化学反应量,才列写出各元素的衡算方程。
• 稳态过程(连续),体系内无物料积累。
F
x f1
P
xp1
W
xw1
F
x f2
P xp2
W
xw2
7.将物料衡算结果列成输入-输出物料表(物料平 衡表),画出物料平衡图。
物料衡算表
组分
输入
质量,kg/d
组分
输出
质量,kg/d
杂质 合计
杂质 合计
8.校核计算结果(结论)。
五、无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
• 在系统中,物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称为无反应过程。
(三)、物料衡算基准 物料衡算过程,必须选择计算基准,并在整个运算
中保持一致。若基准选的好,可使计算变得简单。
①时间基准 (单位时间可取1d、1h或1s等等)。 ②批量基准; ③质量基准 例如: 可取某一基准物流的质量为100Kg
为基准计算。 ④物质的量基准; ⑤标准体积基准;
(四)、物料衡算的基本程序
100.00
解:
水F1 1200kg/h
吸 收 塔
混合气体F2,1.5 (mol)%丙酮
空气F3
蒸 馏 塔
冷凝器
废料F5:丙酮5%,
95% 水
产品F4 丙酮99%,水1%
本系统包括三个单元.即吸收塔、蒸馏塔和冷凝器。由于 除空气进料外的其余组成均是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所以 将空气-丙酮混合气进料的摩尔百分数换算为质量百分数。 基准:100kmol气体进进料。
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
7.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7.1 物料平衡计算:
配料平衡= 实际配料量(kg)
×100% 批理论配料量(kg)
物料平衡范围:99.5~100.5%
压片平衡= 【成品片重量(kg)+可回收量(kg)+不合格品量(kg)
+废弃量(kg)】×100%
领取颗粒重量(kg)
物料平衡范围:98%--100%
内包装平衡= 【实际产量(板)+取样量(板)+不合格品量(板)+废弃量
(板)】×100%
理论产量(板)
物料平衡范围:99.5%~100.5%
包装平衡= 【成品箱数(箱)×1板×10盒×20包+零头(包)×
1板×10盒+取样量(盒)×1板+不合格品量(板)】
×100%
半成品数量(板)
物料平衡范围:98%~102%
成品物料平衡= 成品入库数量+留样数量+不合格数量
×100% 理论产量(粒)
标签和类标签的包材物料平衡达100% 7.2技术经济指标:
7.2.1成品率:(理论收率)
成品率= 成品入库数量+留样量
×100% 理论产量
7.2.2成本:
成本=
车间成本(元)
成品与入库数量(片)7.2.3一次合格率:一次合格率= 一次合格品数
×100% 成品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比设计实例
要求
§ 该搅拌站为某建筑公司配套的专用搅拌站,其混凝土主 要用在正常的居住或办公房屋内部件。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强度保证率95%。要 求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为35~50mm,施工单位为 历史统计资料。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设计条件
水泥
砂
石
减水剂
P.O 42.5级,水 泥强度等级 值的富余系 数为1.10-1.13(取1.13),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单位用 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 ✓不掺外加剂时,以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 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 ✓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wa=mw0(1-β)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2020/12/7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的作用:
v 1.计算从原料进厂至成品出厂各工序所需处理的物 料量,作为确定车间生产任务、设备选型及人员编制 的依据。
v 2.计算各种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需要量作为总图 设计中确定运输量、运输设备和计算各种堆场、料仓 面积的依据。
v 3.计算水、电和劳动力的需要量,确定原材料、燃 料等的单位消耗指标,作为公用设计和计算产品成本 等的依据。
塑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
拌合物稠度 项目 指标
10~30 坍落度 35~50
mm 55~70 75~90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20 31.5 40 190 170 160 1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0 180 170 215 195 185 175
碎石最大粒径,mm 16 20 31.5 40 200 185 175 165 210 195 185 175 220 205 195 185 230 215 205 195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产品大纲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厂产品方案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mm)
C7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Φ500×10000
每个管桩体积(m3) 1.256
年产量(根) 45000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产品大纲
无砟轨道板厂产品方案
产品名称
年产量(块) 混凝土型号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
5600
C55
长(mm)宽(mm)厚(mm)
通常简易的做法是:通过试压,选出既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水泥用 量又较少的配合比为所需配合比,再做表观密度的校正。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三) 计算施工配合比
假定现场砂、石子的含水率分别为a%和b%,则施工配 合比中1m3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用量分别为:
=mc =ms×(1+a%) =mg×(1+b%) =mw-ms×a%-mg×b% 施工配合比可表示为:
每块板重 (t)
横向配置 纵向配置 每块板混 φ10预应力 Φ20精轧螺 凝土用量 钢筋(根) 纹钢筋(根) (m³)
6450
2550
200
8.6
60
6
3.45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v 配合比四项要求
§ 确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 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 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v 配合比步骤
§ 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 确定试配、调整,确定设计配合比 § 计算施工配合比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一)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1. 计算施工配制强度 fcu,0
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水灰比 mw/mc 0.40 0.50 0.60 0.70
混凝土砂率,%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6~32 30~35 33~38 36~41
20 25~31 29~34 32~37 35~40
40 24~30 28~33 31~36 34~39
16 30~35 33~38 36~41 39~44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σ<2.5MPa时, 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 值σ<3.0MPa时,取σ=3.0MPa; • 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
干硬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
拌合物稠度
项目
指标
16~20
维勃稠度,
s
11~15
5~10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20
40
175 160 145
180 165 150 185 170 155
碎石最大粒径,mm
16
20
40
180 170 155
185 175 160 190 180 165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二、物料平衡计算的基础资料
混凝土制品厂物料平衡计算的基础资料:
v 工厂规模, 混凝土构件产品方案; v 每种构件混凝土或者钢筋工程数量 ; v 混凝土各种类型配比;
v 车间工作制度——生产周制度 ,生产班制度 。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主要内容
1 产品大纲 2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 混凝土配合比实例 4 配合比设计和物料平衡表
密度为
3.11g/cm3
中砂 表观密度 2.64g/cm3 堆积密度 1.50g/cm3
碎石 表观密度
2.70 g/cm3 堆积密度
1.55 g/cm3 石子最大粒
径20mm
TMS 减水率 18%
掺入量 1.0%~1.2%
(取1.0%)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确定配置强度 根据课本知识得,混凝土配制强度为:
P’——石子空隙率,%; β——砂浆剩余系数,一般取1.1~1.4。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6.计算砂、石子用量ms0、mg0
(1)体积法 又称绝对体积法。 1m3混凝土中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
水经过拌合均匀、成型密实后,混凝土的体积为1m3,即: Vc + Vs + Vg + Vw + Va =1
解方程组,可得ms0、mg0 。 式中: ρc 、ρs 、ρg 、ρw—分别为水泥的密度、砂的表观密度、石子的表 观密度、水的密度,kg/m3。水泥的密度可取2900~31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α=1。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2)质量法
质量法又称为假定体积密度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质 量为mcp ,kg。
素混 凝土
钢筋 混凝 土
预应 力混 凝土
干燥环境
正常的居住 或办公用房 屋内部件
不作 规定
0.65
0.60
200
260
300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v 确定1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由碎石的最大粒径为20mm,坍落度35~50mm, 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选用表得W0=195kg。使用 减水剂后 (减水率为18%),则
W0=185(1-18%)=160Kg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选用表(kg/m3)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v 确定1立方米水泥用量
根据已选定的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和得出水灰比值, 可求出水泥用量:
C0'= W0/(W/C)=454Kg 对照表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最小水泥 用量为300kg<372kg,故满足耐久性要求。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体积密度 计算值ρc,c:
ρc,c=mc+ ms+mg+mw ②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
式中: ρc,t——混凝土体积密度实测值,kg/m3; ρc,c——混凝土体积密度计算值,kg/m3。
③当体积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 按①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 配合比中各组成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得到设计配合比。
20
40
29~34 27~32
32~37 30~35
35~40 33~38
38~43 36~41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计算法:
根据砂填充石子空隙,并稍有富余,以拨开石子的原则来确定。
式中:βs——砂率,%; ms0、mg0——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子及石子用量,kg;
、 ——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及石子松散体积,m2; 、 ——分别为砂和石子的堆积密度,kg/m3。
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二) 试配调整,确定设计配合比
1.试配
按基准配合比称取一定质量的组成材料,拌制15L或25L混凝土,分 别测定其和易性、强度。
2.调整
(1)调整和易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测拌合物坍落度,并检查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 ➢如实测落度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砂率不变,提高骨料用量; ➢如出现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提高砂率。 ➢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记录好各种材料调整后用量, 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体积密度(ρc,t)。
4.计算水泥用量mc
(1)计算 (2)复核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