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第二章 儿歌

第二节 儿歌的特点
问题
儿歌的特点有哪些?
儿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如:
天河宽, 天河长。 牛郎坐火箭, 去把织女访, 四万年才相会—— 海哟哟, 牛郎已经老掉牙, 织女白发三千丈!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第二章 儿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蝴蝶真美丽; 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鸭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蜻蜓抓蚊子。
例2: 一张笑脸庞, 总是朝太阳, 生的儿女多, 谁吃都说香。 (打一植物)
例3: 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睡个白胖子。 (打一物)
8.颠倒歌(错了歌、古怪歌、滑稽 歌、稀奇歌、滑稽调、倒唱歌)
特点: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例1:《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例2:《四川儿歌》: 一个老头七十七 娶个老婆八十一 生个儿子九十九 得个孙子一百一
传统的连锁调 往往没有明确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连用谐音,节 奏鲜明,韵律感极强,生动有趣,顺口易记.例1:河南 儿歌《盖花楼》: 盖!盖! 盖花楼。 花楼低, 碰着鸡。 鸡下蛋, 碰着雁。 雁叼米, 碰着小孩就是你。
例2:《朱八戒嘴巴长》 朱八戒,嘴巴长, 嘴巴长,吃生姜, 生姜辣,吃西瓜, 西瓜甜,吃捞面, 捞面长,吃谷糠, 谷糠粗,吃豆腐, 豆腐香,做菜汤, 菜汤咸,再加盐, 八戒吃得肚儿圆。
幼儿文学-儿歌2.3

儿歌创编题型
发散思维练习 玩游戏:动物园里有什么?
叫到学号的同学快速回答 不能重复
尝试仿编
原儿歌
圆圆歌
圆圆的车轮转起来, 圆圆的小鼓翘起来, 圆圆的气球飞起来, 圆圆的皮球跳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续编
圆圆的苹果吃起来, 圆圆的屁股扭起来, 圆圆的扇子摆起来, 圆圆的小脸笑起来。 圆圆的太阳升起来, 圆圆的月亮亮起来。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上节课知识回顾
C 1.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2.下列儿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入韵方式? 儿歌一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全不见。 儿歌二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儿歌教学范例
欣赏儿歌:《小犀牛》《拍手歌》《黄鹂鸟》《三只小熊》
作业
自选一首儿歌,表演诵读(1分钟左右) 拍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尝试仿编
原儿歌
家
清清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 绿绿的池塘是青蛙的家 , 黑黑的山洞是狗熊的家 , 茂密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续编
青青的小草是小花的家, 美丽的花园是蝴蝶的家, 广阔的大海是海豚的家。 高高的大山是老虎的家, 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
尝试仿编
原儿歌
《小雨点》 小雨点, 沙沙沙。
D.《天籁集》
第三节 儿歌创编与表演
欣赏几首儿歌
小老鼠,不害羞, 专在夜里当小偷。 悄悄溜进米缸里, 掀了盖子摔了油。
听歌欣赏: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桃花 (金近)
桃花,桃花, 张开嘴巴, 只会笑,不说话, 红红的嘴唇,像个小娃娃。
儿歌的功能
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 智力、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 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道德, 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企及的。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
• •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 ”、“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 的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 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 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 沿用至今。
8、颠倒歌 又叫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 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飘。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4、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对歌、盘歌、猜谜调,是通过设问 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引导孩子认 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豌豆粒儿圆, 蚕豆粒儿扁, 豇豆粒儿长, 绿豆粒儿小不点儿。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练习题(含答案)

幼⼉⽂学第⼆章⼉歌练习题(含答案)《⼉歌》练习题(第⼆章)⼀、填空题1.搜集整理。
清代出现了《天籁集》、《⼴天籁集》等优秀⼉歌集。
了歌谣会,征集民歌、研究民歌,创办《歌谣》周刊,成⽴了歌谣征集处。
3.是⼈⼀⽣中最早接受的⽂学样式,是孩⼦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
⽇定为“世界⼉歌⽇”。
6.等,对训练幼⼉的语⾔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
是⼉歌的灵魂。
⼆、名词解释1.⼉歌:⼉童⽂学的⼀种。
是反映⼉童⽣活,适合⼉童传唱的歌谣。
2.摇篮曲:催婴⼉⼊睡时唱的⼩歌曲,也指由此发展⽽成的形式简单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般曲调轻柔绵长。
3.游戏歌:配合游戏内容编写的⼉歌,在游戏中朗诵这样的⼉歌能激发和增加⼉童游戏时的兴趣。
4.数数歌:⼀种以数字为线索组织内容,结合⼀定具体事物,把计数与⽂学巧妙结合起来的⼉歌。
5.问答歌:问答歌⼜叫问答调,对歌,有的地⽅叫盘歌,它是以设问的形式表述内容以增长孩⼦观察分辨事物的能⼒。
特点是有问有答,可以⾃问⾃答,也可以互问互答;可以是⼀问⼀答,也可以是连续问连续答。
6.连锁调:连锁调⼜称为“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种运⽤顶针的修辞⼿法结构诗⽂的传统⼉歌形式。
7.绕⼝令:也叫拗(ào )⼝令。
⼀种语⾔游戏。
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重叠绕⼝的句⼦,要求⼀⼝⽓急速念出。
说快了,读⾳容易发⽣错误。
8.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种使⽤夸张、颠倒的⼿法来描述⼤⾃然和社会⽣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的荒诞揭⽰事物本相。
9.字头歌:是⼀种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歌,往往⼀韵到底,具有很强的节奏韵律感,且每⾸都有⼀个完整的意思。
10.谜语歌:把事物的真实⾯⽬隐藏起来,⽤简短的歌谣集中描绘事物在形态、性质、动作或功能等⽅⾯部分特征的⼉歌。
三、选择题1.⼉歌中的颠倒歌集中体现了()A.节奏美B.荒诞美C.稚拙美D.⽣活美2. 对幼⼉发⾳有帮助的⼉歌是()A.谜语歌B.绕⼝令C.游戏歌D.字头歌3. “什么船⼉上⽉球什么船⼉海底游什么船⼉⽔上飞什么船⼉冰海⾛”这⾸⼉歌的类型是()A.颠倒歌B.问答歌C.游戏歌D.谜语歌4. 能够培养和训练幼⼉识数能⼒的⼉歌是()A.谜语歌B.问答歌C.数数歌D.游戏歌5. 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的⼉歌是()A.谜语歌B.问答歌C.颠倒歌D.字头歌6. “⼩孩⼦,卷袖⼦,帮助妈妈扫屋⼦,忙得满头汗珠⼦。
第四课:第二章 儿歌

• 有规律的句式是使儿歌产生节奏感最重要 的途径。 的途径。 • 句式: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句式: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争气的杂言。 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争气的杂言。 • 例如,课本 例如,课本P45,《蚕姑娘》。 ,《蚕姑娘 ,《蚕姑娘》。 • 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 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 例如,P45,《我给小鸡起名字》。 例如, ,《我给小鸡起名字 ,《我给小鸡起名字》。
押韵
•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 隔行押韵( 行押韵) 行押韵) •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 课本 课本P44页的例子《宝石光光》 页的例子《 页的例子 宝石光光》
• 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词语、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 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 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 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 主要通过句式的整饬、 主要通过句式的整饬、句式的变化以及句 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 儿歌中有规律地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形 儿歌中有规律地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 成一定数量的节拍, 成一定数量的节拍,诵读起来就会形成短 暂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儿歌的节奏。 暂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儿歌的节奏。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 • • • • • • • • (一)摇篮曲 (二)游戏歌 (三)数数歌 (四)问答歌 (五)连锁调 (六)绕口令 (七)颠倒歌 (八)字头歌 (九)谜语歌
第四节 儿歌的创作
幼儿文学第二章__儿歌综述

穿衣歌(i韵)
• • • •
花花衣,真美丽,宝宝自己学穿衣。 小手伸进衣袖里,再把领子理一理。 扣子扣进小扣眼,一个一个对整齐。 再把衣襟拉一拉,对着镜子笑眯眯。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五四 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儿歌” 作为专业术语固定下来,儿歌的研究不止于收集, 开始了专门的创作。如《卖布谣》(刘大白) 新中国:50年代被誉为黄金时期而记载在儿童文学 史上。有一批儿歌作家:鲁兵、圣野等。80年代 开始,儿歌更有新发展。
儿歌来源于民间文学,是在童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比如,在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 一人一马一杆枪,二人马上磨刀枪,
• 三气周瑜芦花荡,四郎探母回家乡,
• 五松打虎井阳冈, 六文龙双枪是虎将,
• 七仙女下凡嫁中郎,八仙过海李成良,
• 九九归一唐三藏,十面埋伏楚霸王。
• 在这首童谣中讲述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 间故事,极具好奇心的孩子们对这些民间故事中 的传奇人物充满了兴趣。 • 同时,这首童谣每句句尾押“ang”韵,念来响亮 明朗,因此成为孩子们在娱乐中广为传诵的歌谣。 • 周瑜 霸王 四郎探母之铁镜公主 /唐僧
•
• 水仙花 • 水仙娃娃, • 接到我家, • 爱喝清水, 不吃泥巴。(圣野)
• (四)培养幼儿的语言:发音、词汇、句 子、描述能力。 • 刷牙 • 牙刷能刷牙, • 刷牙用牙刷。 • 华华有牙刷不刷牙, • 花花用牙刷会刷牙。 • 华华和花花, • 谁是好娃娃。(钱德慈)
幼儿文学-儿歌2.1

儿歌知识回顾
1、儿歌最早出现在( B )
A.《春秋》 B.《诗经》 C.《战国》 D.《左转》
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 C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D.《天籁集》
3、我国最早的儿歌集产生于什么年代( C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明代 D.清代 4、儿歌一般的表现形式:___韵_语___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小雨点 李文雁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 幼儿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单说明某一种道理。
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吴昌烈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太阳拿起胭脂擦, 月亮抓到粉抹,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巴。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回想自己小时候听过的儿歌,还记得哪些?
第一节 了解儿歌
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听赏念唱的简短 诗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也是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
儿歌的“前世今生”
• 儿歌是幼儿文学最古老的体裁之一,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民间,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后来,这些歌谣被人们
高高兴兴做朋友
儿歌特点
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押韵 (连韵、隔 行押韵、几行转 韵)。
叠音词、句式复 沓 造成诗歌语音 上的回环往复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字头歌,也称为头字谣,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很强。
这类儿歌多以“子”“头”“儿”字作为每句结尾,依次称为“子字歌”“头字歌”“儿字歌”。
字头歌往往句式相同,节奏匀称。
9.谜语歌
谜语歌是用儿歌编写的谜语,既是一种游戏材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
念诵着谜语歌来猜谜,是一种具有文学趣味的益智游戏。
五、讨论
1.交流教材“探讨”栏目中的内容。
2.评析幼儿创编的儿歌《过桥》《刺猬捡松果》(见教材第37-38页)。
六、作业
1.举例说明儿歌的特点。
2.结合作品阐述儿歌的形式类型及其特点。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创编一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并在班级共享。
4.自主作业:分组搜集各种形式类型的儿歌。
(1)在班级开一个儿歌读会分享各组的成果。
子,使其愉悦平静,安然入睡。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奏舒缓,语调柔和。
2.游戏歌
游戏歌是指在游戏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念唱的儿歌。
(1)亲子之间的逗乐歌:是母亲等长者为低幼孩子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安抚孩子的;另一类是亲子之间嬉戏时念唱的。
(2)儿童之间的游戏歌:是儿童同伴之间嬉戏时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在玩手指游戏、踢毽子、跳绳等非对抗性游戏时念唱的;
4.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环体儿歌,主要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
顶针的方式不止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合,环环相扣。
从主题上看,大部分连锁调的意义并不连贯、完整,各个层次之间基本上没有逻辑联系,但往往洋溢着一种诙谐、荒诞的快乐。
情趣也体现在形式上:富有动感的叙述方式所呈现的口语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歌 金近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
4、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对歌、盘歌、猜谜调,是通过设问 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引导孩子认 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
.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
.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
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
的儿歌。 2.根据内容,分为知识类儿歌和生活类儿歌。 3.根据行数格式,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句型”
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 4.根据每行字数多少,分为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三三七言和杂言等类。
.
“三三七言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 三句为七言句。
.
9、谜语歌 谜语一般由谜面(喻体)和谜底(本体) 组成。谜底就是所猜测的对象,谜面则 是启示猜测者的话语,往往运用比喻、 拟人、描述等方法去暗示本体的特征。 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即是谜语歌。
.
名字叫小花, 喜欢摇尾巴。 夜晚睡门口, 小偷最怕它。 ——狗
.
练习
请以彩色铅笔、弹钢琴为谜底,编一首 谜语
豌豆粒儿圆, 蚕豆粒儿扁, 豇豆粒儿长, 绿豆粒儿小不点儿。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 什么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桂花秋天第一香; 鸿雁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
8、颠倒歌 又叫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 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什么花冬天满树黄? 什么鸟屋檐底下藏? 腊梅花冬天满树黄; 麻雀鸟冬天屋檐底下藏。
.
5、绕口令 绕口令也叫急口令、拗口令,它是由很多读音 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和句子组成的一种语言 游戏。
.
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 忽听叮当一声响, 不知是盆碰瓶, 也不知是瓶碰盆。
.
6、连锁歌 连锁歌是用连珠(又称顶针)的修辞方法,续 成全歌,把上句的结尾用在下句的开头,使全 首儿歌句句首尾相连,读起来饶有风趣,它有 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
摇篮曲 陈伯吹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的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呀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呀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蓝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呀好好睡一觉。
.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格式数序,结合具体事物 编写的儿歌。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 的数序,培养幼儿数的观念,训练幼儿 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
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爬》
《雨点》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爸爸妈妈没我高。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儿的 口吻。
.
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月亮抓到香粉擦, 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蛋。
例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草一摇,
学跳高,
摔一跤,
一跳跳上狗尾草。
头上跌个大青包。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
(二)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曲(2)游戏歌(3)数数歌 (4)问答歌(5)绕口令(6)连锁歌 (7)字头歌(8)颠倒歌(9)谜语歌
.
1、摇篮曲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它是母亲或长辈哄幼儿睡 觉时所哼唱的儿歌。它以优美的语言、悦耳的 韵律使幼儿愉快地入睡,是对幼儿进行的最初 的情感熏陶和美育教育。
第二章 儿歌和幼儿诗
第一节 儿 歌
.
一、儿歌概说
儿歌的概念? 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哩咕噜滚下来。
.
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顺口、易懂的 短小诗歌。儿歌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体裁, 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 式。
.
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氢气球》 氢气球,爱生气, 我想亲亲它,“叭----”
气破大肚皮。
.
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
三、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
.
7、字头歌 字头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歌中每句 的最后一个字几乎都相同,语言亲切而风趣, 有很强的韵律感,全文一韵到底,深受幼儿喜 爱。
“子”字歌
“儿”字歌
“头”字歌
……
.
子字歌
河边一个小房子,屋外是个小院子, 门口坐个小小子,嘴里吃着小松子, 看着天空数鸽子。姐姐瞧他脑瓜子。 怎么像个小傻子,小子气得踢凳子, “妈妈让我数鸽子”,我是一个好孩子 。
•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 的儿歌专集。
•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
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 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 沿用至今。
.
二、儿歌的特点
1.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2.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3.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
桃花 (金近)
桃花,桃花, 张开嘴巴, 只会笑,不说话,
红红的嘴唇,像个小娃娃。
.
儿歌的功能
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 智力、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 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道德, 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企及的。
.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 ”、“小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