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文学的接受主体与文学创作

合集下载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0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概述《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图画文学等具体文学文种。

通过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2.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3.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4.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婴幼儿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对儿童文学的特殊要求2.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2)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幼儿诗歌、故事等,能复述部分关键情节。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案前两章-王微2015.3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案前两章-王微2015.3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案幼师组王微2015年3月7日序号1 (3)序号2 (6)序号3 (10)序号4 (15)序号5 (20)序号6 (27)序号7 (33)序号8 (40)序号9 (43)序号10 (47)序号11 (51)授课题目:1-1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这门课的兴趣。

重点难点:区分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教学方法:学生演示、教师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各类型幼儿文学作品、ppt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幼儿文学,犹如一个晶莹悠远的梦,悄然藏在我们心底。

请大家回顾一下,至今记忆犹新的幼时儿歌有哪些?讲授新课: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阅读与欣赏的文学。

2.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征,我们把儿童文学分为哪三个层次?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分别举例讲解)(一)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指为0—6岁的学龄前儿童服务的文学,它的主要接受对象是3-6岁的幼儿,也有人称它为“人之初文学”。

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散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各选取一个作品供学生欣赏,并讨论你最喜欢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二)童年文学童年文学是指为7-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又有人称之为“小学生文学”。

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举例略)(三)少年文学少年文学是指为12-15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

主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一)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的异同?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适合幼儿阅读的,但幼儿读物的含义更为广泛,它包括所有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并非都有文学性。

部分幼儿读物也吸收、采取了一些文学手段,但并不具有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幼儿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文学性,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感染幼儿。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

第二章:幼儿诗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a思想内容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b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偏 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机警的谐趣,有“俗味” ,而幼 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多一些“稚趣”。
C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 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d.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更适合中、小班的孩子诵读,幼儿诗 可长可段、结构较复杂,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 e.在韵律上,儿歌的语言运用讲求顺口、音律和谐,注重语音外在表现 形式上的音乐感,被称为半格律诗,靠听觉的成分多:幼儿诗的格式、 与雅安韵律则可以跟更灵活自由,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上,人称自由体, 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2、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语言应浅显易懂 情节应生动有趣 结构应条理清楚
(语言应该浅显明白,多用动词、名词等有具体形象内容的 词语,且是短句。) (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例如:幼儿童话和幼儿故事) (一条线索贯穿到底,不应穿插多条线,避免倒叙,插叙。)
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有益于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小胖变皮球
பைடு நூலகம்
小胖听见隔壁的姐姐说过:“人身上长的东西要是一直不用,它就会退化。” 小胖问:“什么叫退化。” 姐姐说:“退化就是变没啦!” “真的?”小胖歪着脑袋,想着。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天可冷了,小胖躲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奶奶来叫他:“快睁开眼看看,天都大亮了!” 小胖紧闭着眼,不肯睁开,他说:“我的眼睁不开!”他把眼睛闭着,闭着,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奶奶说:“小胖,小胖!你听窗外鸟儿叫得多好听,快起来锻炼身体吧!” 小胖说:“谁爱听,老叽叽喳喳的。外面多冷,锻炼身体要伤风的。” 奶奶还在说,小胖捂住两只耳朵不听,捂着,捂着,两只耳朵缩进头里去了。 奶奶说:“小胖快起来穿衣服!” 小胖想:穿衣服要动手,多麻烦,我才不高兴呢。小胖的两只手缩进身子里去了。 奶奶说:“时候不早了,快起来,奶奶带你出去玩玩吧!” 小胖想:出去玩,还得走路,那多累呀,我才不高兴呢。 小胖的两只脚也缩进身子里去了。 小胖不肯起床,奶奶生气地走了。 小胖躺着,一动也不动,脖子和脑袋都缩进身子里去了。 这时候,小灵来找小胖玩,他叫着:“小胖,小胖!”没人答应。他跑进房里,掀开被窝一看,小胖不见了,被 窝里只有一个大皮球。 小灵说:“咦,哪来的大皮球呀?一定是小胖藏在这儿的。”说着抱起皮球就向院子里跑。小胖大声喊:“我 不去,我不去!”可是,小胖在皮球里面说话,小灵听不见。 小灵跑到院子里,叫院子里的小朋友都来踢皮球玩。 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这个一脚,那个一脚,把球踢来踢去,痛得小胖哇哇叫,可是,大家都听不见呀! 小灵一脚踢得太高了,把皮球踢出院墙外,落在阴沟里。阴沟里又臭又脏,皮球身上都是泥。小胖大叫起来: “臭死了!脏死了!” 正巧有个大哥哥经过,他把皮球捡起来,朝院子里踢去。院子里的孩子看见皮球回来了,都大声叫“好!” 皮球落在院子里的地上,又弹起来,哐的一声把玻璃窗打碎了,皮球落在床上。 小胖睁眼一看,自己卷着身子躺在被窝里,小灵正在打他的屁股,嘴里还在叫着:“小胖再不起来,要变成个 大皮球了!” 小胖怕自己真的变成大皮球,就连忙起来了

(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2章幼儿文学的特点

(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2章幼儿文学的特点

三、能力培养
• (一)培养思维力 • 幼儿文学里有大量的益智作品,幼儿通过
听赏这样的作品,自然会获得相关的自然 知识、生活知识、人文知识,增长智慧, 从而使思维力得到培养。 • 俄罗斯作家柯兹洛夫:《小溪边》 • 民间传统儿歌:《数角》
(二)培养想Βιβλιοθήκη 力• 幼儿文学所创造的众多丰富、新颖和怪诞的形象, 含有丰富的感性想象,为幼儿的创造想象和再造 想象提供了依据。幼儿通过听赏幼儿文学作品, 逐渐可以达到从抽象符号向知觉形象的过渡,可 以自由地想象和创造,想象力在此基础上腾飞起 来,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第二章 幼儿文学的特点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功能特点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
•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是幼儿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 或者艺术品性。
• 幼儿文学在美学特征方面又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 别呢?
• 首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 文学来说,在幼儿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 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次的本质规律。 • 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寄给蛤蟆的信》 • 稚拙也是幼儿文学天然拥有的美学特点,是幼儿文学最富魅力的美学特征和
形态之一。稚拙美是稚嫩、纯朴、清新、淡雅,是不加雕饰,毫不做作。日 本作家中川李枝子:童话故事集《不不园》 • 幼儿文学的稚拙美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 • 内容上,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和生活的稚拙情态和形态。谢采筏《长 颈鹿》:“仰着长长的脖子,是不是想亲亲白云?你妈妈最辛苦的活儿,一 定是织围巾。” • 形式上:文字、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情节构成 方式的变化,如情节的循环反复、三迭结构、单纯曲折等都带有幼儿文学特 有的稚拙的形式感。 • 嵇雪的《雪孩子》中的叙述语言:“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 他就变成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到天空里去,变成一朵白云,一 朵美丽的白云。”

幼儿园文学天地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教案

幼儿园文学天地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教案

幼儿园文学天地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和解读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材准备:1.选取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儿歌、童谣、童话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绘本、玩具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导入(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他们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儿歌、童谣、故事书等。

询问他们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2.探究(10分钟)介绍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儿童文学是面向儿童读者的文学作品,主题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等。

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概念和特点。

3.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特点和优点,激发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操练(15分钟)第二课:儿童文学的阅读和解读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儿童文学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分析(15分钟)选取一本儿童绘本,为学生讲解其中的情节、角色、图画等要素,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解读。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道德意义。

3.欣赏(15分钟)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或故事情节,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并通过图片、绘本等多种形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

4.操练(15分钟)分发一些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依据和推理,培养他们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第三课:儿童文学的创作1.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和总结儿童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2.创作(2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儿童文学创作。

可以选择一些提示,如“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故事”或“根据绘本中的图片创作一首儿歌”等。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文学概述

幼儿文学概述

• 练习:把下列语句改成适合幼儿阅读的用语方式 • 1.老狼掉到陷阱里去了,原来猎人早已设好圈套
• 2.小白兔不但聪明,而且很勇敢 • 3.小猫心情很不好,可小白兔并不理解它
• •
(三)情感 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也最容易被感染。幼儿 文学作品就是以形象来丰富幼儿的情感的。幼儿能从作品 中体会到各种情感。
• 《我的一家》

• • • • (二)语言 语言特点: 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词汇:幼儿掌握词汇较多的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而虚 词掌握的较少。 • 句型:简单句为主 • 例如:会用一些简单的“因为„„所以”、“又„„又”
• • • • • • • •
幼儿文学语言要求: 1.浅显(浅显并不等于词汇贫乏、干瘪无味,也不等于迁就儿童) ①注意词汇的使用(多用动词和名词) ②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例如:这一切都被躲在树上的小猴子看见了 2.音乐性 ①文句有韵 ②多用象声词
• 观察:大轮廓、粗线条 文学作品要求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 空间知觉:水平低
• 时间知觉: • 例如: • 《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儿童的作品:
儿童的作品:

《母鸡和小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的妈妈》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
就即将进入实习岗位的西藏部学生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幼儿文学基础理论详解

幼儿文学基础理论详解

历史上还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说法。 1、儿童本位论; 2、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 品;
3、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4、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应包括这么几层 含义: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 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 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 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合以上几点含义,给儿童文学下的 概念是: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 他们阅读、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丰富价值 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对儿童文学中“儿童”的特殊涵义的理解: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 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 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 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 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 “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例:
大灰狼忠忠一听是虎王威威,于是纳头便拜, 叩了一连串响头。虎王威威的神像很威武,因为在 他的身上擦满了金灿灿银晃晃的色彩。在奢华的装 饰中,虎神像发出耀眼的光。在虎神像面前摆满了 享用不尽的贡物。大灰狼忠忠和前来祷告、奉承的 信徒一样,在缭绕的香烟中喃喃呢呢地祈祷着。
以科学的儿童观立论,并富有系统性地 倡导儿童文学,周作人是“第一人”。中国 “儿童文学”一词便是从这里的“儿童的文 学”逐渐演变简化而来的。
2、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建立 了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层次的理论:儿童文学由幼 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这三个层次的接受对象各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 在心理特征、文学需求和接受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 大的差异,决定并制约着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 年文学各自的美学特征及思想上、艺术上的要求。

高教版《幼儿文学》复习资料(全册)

高教版《幼儿文学》复习资料(全册)

《幼儿文学》资料上篇幼儿文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一、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是什么?1、它是文学;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是什么?相同:它们都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同:幼儿文学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使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四、儿童文学分为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从广义上分为为三个层次: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从狭义上讲,儿童文学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幼儿文学:3—6岁,主要活动为游戏;文学特点是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主要文体是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画故事;儿童文学:6、7岁—11、12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故事性、娱乐性强;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科学文艺;少年文学:11、12—15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注重美育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主要文体是少年文艺、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五、幼儿文学读者是谁?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幼儿文学读者是幼儿。

身心发展的特点是:1、感知觉:①大轮廓描述人物。

②图画背景不能复杂。

③时间词笼统化。

2、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

3、记忆:机械注意。

4、思维:形象思维。

5、想象:无意想象。

6、语言:形象、生动、发展快、口语化。

六、幼儿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什么?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个现象叫做“自我中心”状态。

“泛灵观念”:它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以下特征:①具体形象性;②同一性;③生命性。

七、幼儿接受方式的特点是什么?1、幼儿是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爱型:
内容:直面人生,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
的难题。
审美:揭示人生难言与奥秘。
基调:深沉博大
例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爸爸去哪儿》 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曾说:父母应该给他们创造 足够多的回忆资本,因为爱是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东西。
顽童的母题:张扬儿童活泼、顽皮、淘气的天性。
的迷人和伟大。
审美及基调:亲切温馨、审美感情的升华。 通过作品来传达对孩子的爱,借此培养儿童的爱心 例如:《大卫不可以》 解析:《大卫不可以》
妈妈只在扉页和最后一页有两个不完整的画面,而且,通篇妈妈说的 基本只有一句话:大卫,不可以。(隐在背后的主角,她无时无刻不
在关注、关心、关怀着大卫的一举一动)
自然的母题: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内容:以自然万物为表现对象。
审美:在对自然的审美中形成超脱感和神秘感 基调:悠远率真。 自然的母题的意义:给人带来超脱感,惊异感,亲近感。 使人感悟到在人类社会之外还有一个无比伟大的自然,感 悟到自己与大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对儿童性格 的形成起潜移默化的功用。 例如:宫崎骏的《幽灵公主》、《风之谷》
第三,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幼儿文学作者的创作心理中存在两种审美意识: 成人审美意识 幼儿审美意识 成人审美意识存在的意义: 保护幼儿审美方式的单纯、率真与感性化等特点; 发挥创作主体的主导作用,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识来暗示、 引导和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
第四,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主要体现在:想像力、幽默感、故事叙述等多种 艺术气质和多种文学手段的驾控才能。 1.想像力 虚拟世界:时空上的拓展。(如:童话)
格特征。
4.反复修改,让儿童爱听爱看 三个方面: 内容 结构 表述
二、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类型
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场面、手法、 意象,也可以指主题或题材。
爱的母题(母爱和父爱)——成人对儿童的眼光 顽童的母题——儿童自己的眼光 自然的母题——人类共同的眼光
母爱型:
内容: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使孩子感受到爱
现实世界:真实的细部的放大
2.幽默
幽默是一种文化情感,是一种智性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态 度
儿童:喜欢笑,喜欢明朗和健康的色调
儿童文学作品的幽默:机智的、愉快的、令人回味,体现 了作家纯真善良的情感。
3.适宜于幼儿接受的艺术表现力
包括情节结构、细节描写、形象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的 表现力。
儿童的接受能力:对抽象的概念演绎或意识流的松散结构
远方有山,山穿上了绿衣;/山中有树,树滴着绿。/小 树的绿枝里,流着绿色的小溪;/那一池水波,/染绿了 鸭的羽翼。草叶上闪着露水,/像翡翠一样绿;/清晨的 鸟儿唱着,/唱的是绿色的歌曲。
四、形象性
幼儿思维方式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注重形象性 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 摹状(如柯岩《坐火车》 比喻 拟人 夸张(如郑春华《很大很大 的爸爸》)
不感兴趣,而对情节性强的故事充满渴望。
如讲故事主要运用的是形象表达能力,通过形象和孩子们
对话,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运用简练、有趣的语言 来营造出稚拙的艺术氛围,这种艺术表现力正是幼儿能够 接受的和喜爱的。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
一、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1.深入生活,了解熟悉研究儿童
首先,对儿童生活有深入体验、强烈感受、幽微洞悉 其次,研究儿童,从儿童角度出发
幼儿文学题材的内容应当坚持四个远离的审美取向:
第一,远离暴力;
第二,远离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
第三,远离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利斗争;
第四,远离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
三、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新特点
1.关怀人,尊重人,提倡人格独立、主体意识、个性自由 2.重视儿童文学的形式因素 3.挖掘传统资源,贴近儿童的欣赏心理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一年,通过这种描绘,如画一般地展现小兔 子的胆小。 )
二、浅显性
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浅显易懂,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用词不生涩;
应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要少用各种虚词;
最后,在句式的运用上要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需要注意的是:
幼儿文学语言的浅显性并不代表幼儿文学内涵的浅显;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应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 丰富的内涵。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幼儿文学作家的幽默性?
2、“自发”的幼儿文学作者的基本类型及创作特点。
3、幼儿文学创作过程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举例说明。
谢 谢!
第三节 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语言要求
一、反复修辞
用反复修辞可以把某些重要形象、重要特征等凸现出来, 引起幼儿注意,强化其感知效果,便于幼儿理解。 如俄国作家马明·西比利雅克的《阿奴略希卡的故事》:小
兔儿害怕了一天,害怕了两天,害怕了一个星期,害怕了
一年;后来它长大了,忽然不愿意再害怕了。 (为了表现时间之久,不用“长”之类的词,而是通过个别化的描写,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
本章重点
1.知道幼儿文学创作者的类型及特殊性
2.了解儿童文学创作过程
本章难点:
能根据幼儿文学的创作要求学习创作
幼儿文学作品。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
一、儿童文学创作者的类型和独特性 (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类型 自觉的
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 的 教育型: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 不可分 社会使命型:与特定时代的社 会思潮相联系 娱乐型:儿童文学是娱乐的、 快乐的
内容:表现儿童的任性与调皮。
审美: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和自我宣泄。 基调:奇异狂放。 顽童母题的意义:孩子会从中发现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 文学形象给他们一种自我确认的满足和情感的宣泄。 例如: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 飞人卡尔松》三部曲。
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 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 维 多利亚· 鲁尔加迪娅· 克鲁斯蒙达· 埃 弗拉伊姆· 长袜子。她满头红发、小 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 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脚上穿的 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 黑色的。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 一倍。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 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还降 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 她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 果和玩具分送给孩子们。她十分善 良,对人热情。她好开玩笑,常想 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一 个又一个的奇迹
《风之谷》
生长于风之谷的纯真少女娜乌茜卡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拯救世 界的命运。她是希望的代表及化身,善于“用心捕捉心灵的 歌声”,在人类与虫族之间架起“心”的桥梁。也是她发现 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 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结晶化为无毒的无机沙 粒。长久以来,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一边与森林共同生 存,一边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式,因而被人类 视为天敌,势不两立……在虫的新生世界中,人类是如此软 弱与无助,科学或技术都只会使人类的仇视和厮杀继”的力量,尊重生命的价值,顺应自然的出路,人类才 能得以与虫的世界共存。
自发的
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 的目的 童心型:天才的儿童文学作 家 儿童崇拜型:赞美儿童 童年回忆型:具有童年的特 殊经历
自觉型的三种类型:
1.教育型 2.社会使命型 3.娱乐型
自发型的三种类型: 1.童心型 2.儿童崇拜型 3.童年回忆型
(二)儿童文学作家的独特性
首先,要具备一颗童心和热爱儿童之心。
2、艺术构思
选择何种文体样式? 怎样设计和安排情节结构? 运用那些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3、艺术表达
艺术表达是创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关键是使用好语言。 讲究语言的优美、活泼、简练和有趣味; 注重运用声响、色彩和形象等基本语言手段,以此来营
造稚拙的艺术氛围,形成一种“朴素而明朗的文体”的风
①抒写真实的儿童
1.作家对儿童的真诚热爱
童心
②以真诚的态度为儿童创作
2.创作思维的合儿童性 (儿童的思维:以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外部世界)
其次,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
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文学创作者也需要
有独特的生活经验积累。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主要来源于 两方面:
①童年记忆(例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②深入儿童(例如: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
三、韵律感
文学语言除了意义层面外,还有声音层面,主要包括字音、 语调、节奏和押韵等特点。 在所有语言类作品中,富于韵律感的歌谣、故事等作品能 够迅速赢得幼儿的好感,并促进幼儿对这些语言对象的记
忆。
无论何种文体,很难设想节奏感不强或没有音乐感的作品
会成为幼儿文学的优秀之作。
金波的幼儿诗歌《天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