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设计

1 绪论

1.1 概述

电力自从应用于生产以来,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工业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变电站按其分类的原则不同可划分出许多类型,比如按变电站容量和馈线的多少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变电站;按供电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城镇变电站、工业变电站和农业变电站;按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分为枢纽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地区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按电压等级可以分为超高压、高压、中压变电站和低压变电站;按是否有人正常运行值班可分为有人值班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站等。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可划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两大类。一次设备是直接进行电能生产转换和输配的设备,包括同步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电动机、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器或调相机等,都是电压高、电流大的强电设备,它们的安全可靠性是变电站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测、控制、调节、保护并与上级有关部门和电力用户进行联络通信的有关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测量与监控设备、直流电源和远动通信设备等。

1.2 设计的原因及必要性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电气设备及配电线路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组成;它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地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装设场所,并利用电气控制设备来决定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最终使电能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挥巨大

的作用。

1.3 设计原则

变电站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变电站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同时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1.4 设计的目的

这次毕业设计是设计一座110KV变电站来满足鹿泉市郊一些城乡镇以及工业厂房的正常供电需求。并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5 设计原始资料

1.5.1 鹿泉市环境条件

(1)当地年最高温度为41℃, 年最低温度为-10℃;

(2)当地海拔高度为200米;

(3)当地雷暴日数为20日/年;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污染轻微

1.5.2 建站规模

(1)变电站类型:22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最终两台(要求第一期工程全部投入)

(3)电压等级:220kV、110kV、35kV

(4)出线回数及传输容量

①220kV 出线6 回

本变–乡镇1 15000kW 6km

本变–石市变 15000kW 42.3 km

本变–系统 30000kW 72km

本变–正定 8000kW 36km

备用两回

②110kV 出线10 回

本变–乡镇2 8000kW 6km

本变–火电厂 10000kW 8km (两回) 本变–坞墙变 5000kW 15km

本变–水电站 10000kW 12km (两回) 本变–双八变 5000kW 10km

本变-乡镇3 7000kw 7km

备用二回

③35kV 出线8 回

本变–氮肥厂 2500kW 2km

本变–化工厂 1500kW 3km

本变–医院 1500kW 5km

本变–印刷厂 2000kW 4km

本变–造纸厂 2500kW 6km

本变–机械厂 2500kW 4km

备用二回

(5)无功补偿

采用电力电容两组, 容量为2×4500KVA

1.5.3 短路阻抗

(1)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X max

1∑=0.05,X max

0∑

=0.04,X min

1∑

=0.1,

X min

0∑

=0.05.

(2)火电厂装机容量为3×7500kW,X d''= 0.125 , 最大运行方式下,该火电厂只投入二台机组,最小运行方式下,该火电厂三台机组全部投入,并满发。

(3)水电厂装机容量为3×5000kW,X d'' = 0.27 ,最大运行方式下,该水电厂三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并满发,最小运行方式下,该水电厂只投入一台机组。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为满足生产需要,变电站中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并依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连接起来。把变压器、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2.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它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所以主接线设计的好坏,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必须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力争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1.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接线方式:对于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其高压侧应

尽可能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形接线等。若能满足继电保护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在110kV~220kV 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2 回时,一般采用桥形接线;当出线不超过4 回时,一般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在枢纽变电站中,当110~220kV 出线在4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接线。

(2)在大容量变电站中,为了限制6~10kV 出线上的短路电流,一般可采用下列措施:

①变压器分裂运行;

②在变压器回路中装置分裂电抗器或电抗器;

③用低压侧为分裂绕组的变压器。

④出线上装设电抗器。

(3)断路器的设置

根据电气接线方式,每回线路均应设有相应数量的断路器,用以完成切、合电路任务。

(4)为正确选择接线和设备,必须进行逐年各级电压最大最小有功和无功电力负荷的平衡。当缺乏足够的资料时,可采用下列数据:

① 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60~70%,如主要是农业负荷时则宜取20~30%;

② 负荷同时率取0.85~0.9,当馈线在三回以下且其中有特大负荷时,可取0.95~1;

③ 功率因数一般取0.8;

④ 线损平均取5%。

2.1.2 设计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简便性和扩展性五项基本要求。

(1)可靠性

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和电能质量是对主接线最基本要求,而且也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

1.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

要求保证对一级负荷全部和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尽量避免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靠性。

(2)灵活性

为了调度的目的,可以灵活地操作,投入或切除某些变压器及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1.为了检修的目的: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

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或停止对用户的供电;

2.为了扩建的目的:可以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其最终接线,使在扩建过渡时,无论在一

次和二次设备装置等所需的改造为最小。

(3)经济性

1.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

避雷器等一次设备的投资,要能使控制保护不过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投资;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价格合理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在终端或分支变电所推广采用质量可靠的简单电器;

2.占地面积小: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条件,以节约用地和节省构架、

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在不受运输条件许可,都采用三相变压器,以简化布置。

3.电能损失少: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和数量,避免两次变压

而增加电能损失。

变电所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是一个综合概念,不能单独强调其中的某一种特性。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变电所主接线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

2.2 主接线的设计步骤

电气主接线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分析原始资料

①本工程情况变电站类型,设计规划容量(近期,远景),主变台数及容

110KV变电站调试送电方案

一、简介 降压站的设计规模为:110KV系统3回路进线,3回路出线,主变压器3×75MVA;35KV系统分3段,3回路进线,18回路出线;10KV系统分3段,6回路进线,60回路出线,无功补偿电容系统为3×7500Kvar,该变电所分二期建设,第一期为:110KV系统2回路进线,2回路出线,主变压器为2×75MVA;35KV系统为二段,2回路进线,10回路出线;10KV系统为2段,4回路进线,40回路出线;无功补偿电容系统为2段,2×7500Kvar。 变电所位于厂区新炼钢南侧,其中占地面积3267平方米,其中主建筑面积为2533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框架防震结构, 主变压器选用股份公司生产的三线圈有载调压、风冷节能型变压器。 110KV设备选开关厂生产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 LS),35KV、10KV 设备选用开关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相交流复合绝缘金属铠装封闭防暴式开关柜。110KV、35KV、10KV系统主接线均为单线分段,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 110KV、35KV、10KV、主变压器系统的保护均采用公司生产的F35系列继电器、T60变压器管理继电器进行保护,YCPM—2000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院完成,安装、调试由完成。监理单位公司第一监理部。 二、保护设备 保护设备:F35复馈线管理继电器、T60变压器管理继电器、YCPM—2000,其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F35是UR系统继电器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集馈线保护和控制于一体的数字继电器,能提供5组带电母线电压馈线的保护和测量,它可作为单独的装置使用,也可作为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部件。 保护功能包括:相、中性线和接地过流,相低电压和低周电压,还包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谭向飞学号20XX309232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20XX3092 指导教师陈春海评阅教师完成日期 20XX 年11月6日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谭向飞陈春海 110kV 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专业指导人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号 20XX3096 课题概述:一、设计任务 1.选择110kV变电站接线形式; 2.计算110kV变电站的短路电流; 3.选择110kV变电站的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校验。二、设计目的掌握变电站一次电气设计的计算,能选择电气设备。三、完成成果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接线及设备选择。 I 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 1、110kV渭北变所设计最终规

模为两台110/10kV主变,110kV两回进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线,10kV8回馈线,预计每回馈线电流为400A, 2、可行研究报告中变压器调压预测结果需用有载调压方式方可满足配电电压要求,有载调压开关选用德国MR公司M型开关,#2主变型号SZ9-40000/110, 5×110+-32%/,YNd11,Uk%=。 3、110kV配电装置隔离开关GW5-110ⅡDW/630;断路器3AP1-FG-145kV, 3150A﹑40kA;复合绝缘干式穿墙套管带CT 2×300/5;中心点隔离开关GW13-63/630,避雷器HY5W-108/268及中心点/186。 4、出八回线路、10kVⅡ段母线设备﹑变二侧开关分段以及电容补偿。10kV断路器选用ZN28E-12一体化弹簧储能操作,支架落地安装;主变10kV 侧及分段隔离开关用GN22-10G手动操作;10kV线路及电容器隔离开关用GN19-10Q手动操作;出线CT两相式,二组次级绕组,用作测量和保护;电容器回路三相式;变二侧CT 三组次级用作测量﹑纵差﹑过流及无流闭锁。参考资料及文献: 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3、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4、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丁毓山主编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8、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设计成果要求: 1、说明书:≥6000 字 2、图纸:A3 号 1 张号张号张 3、实习报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1变电站的概述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而变电站更是电力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不一样。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短路电流不断增大,对电气设备、系统内大量信息的实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材料行业,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技术也有了新的飞跃。对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知识应用水平。 结合我国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提供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因此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在此我为满某地区重点需要,提高电能的质量。我拟建一座11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内容 通过查阅书籍,了解了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技术规程等方面的知识,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清楚设计任务,如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的选择,防雷接地等,涉及以下内容: 1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

110kV变电站调试送电方案

XXXXXXXXXXXX110KV变电站系统调试送电方案

目录 一、简介 二、110KV系统调试 三、主变压器调试 四、10KV系统调试 五、110KV、10KV主变压器保护试验 六、110KV、10KV主变压器系统受电

一、变电站简介 建设规模: 本次新建的XXXXXXX110kV变电站作为企业用电的末端站考虑。 主变压器:容量为2×16MVA,电压等级110/10.5kV。 110kV侧:电气主接线规划为双母线接线;110kV出线规划8回。 10kV侧:电气主接线按单母线分段设计,10kV出线规划39回。 10kV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最终按每台主变容量的30%进行配置,每台主变按4800kvar,分别接在10kV的两段母线上。 中性点:110kV侧中性点按直接接地设计,10kV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设计。 变电站总体规划按最终规模布置。 变电所位于电石厂区,其中占地面积1065平方米,主建筑面积为1473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框架防震结构, 主变压器选用新疆升晟变压器股份公司生产的两圈有载调压、风冷节能型变压器。 110KV设备选开关厂生产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10KV设备选用四达电控有限公司生产的绝缘金属铠装封闭式开关柜。110KV主接线为双母线、10KV系统主接线均为单线分段,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 110KV、10KV、主变压器系统的保护均采用南瑞继保公司生产的继电器保护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由昌吉电力设计院完成设计、安装、调试。由山东天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现场监理。 二、 110KV系统调试 110KV系统(图1)设备经过正确的安装后,应做如下的检查和测试: 1、外观检查:装配状态,零件松动情况,接地端子配置,气体管路和电缆台架有无损坏等。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一、变电站的作用 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2.电力系统供电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这三个方面,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均以偏移是否超过给定的数来衡量,例如给定的允许电压偏移为额定电压的正负5%,给定的允许频率偏移为正负0.2—0.5%HZ 等,波形质量则以畸变率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能生产的规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总消耗占的比重约为1/3 ,而且在电能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绝对值也相当可观。因此,降低每生产一度电能损耗的能源和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又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与系统互联的情况 1.待建变电站基本资料 (1)待建变电站位于城郊,站址四周地势平坦,站址附近有三级公路,交通方便。 (2)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是本变电站的电源电压,35KV,10KV是二次电压。 (3)该变电站通过双回110KV线路与100公里外的系统相连,系统容量为1250MVA,系统最小电抗(即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为0.2(以系统容量为基准),系统最大电抗(即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为0.3。

某110KV变电站试验方案

XXIIO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交接试验方案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

2015年11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XXIIOkV变电站位于XX,距XX距离约120km。 站址地貌为河流堆积阶地与山前洪积扇交接地带,地形为斜坡坡脚与河床之间地带。场地地形开阔平缓,海拔2960m。 2、工程建设规模 1 )主变规模:最终 2 X 10MVA,本期2 X 10MVA。 2)出线: 110kV :最终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至XX220kV变电站; 35kV :最终出线4回,本期2回。 10kV :最终出线8回,本期4回。 3)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最终2*2Mvar,本期2*2Mvar。

高压试验方案 1、110kV主变试验方案: (1)、编制依据 1.1 GB50150 —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1.3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4出厂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报告。 (2)、试验项目 2.1绝缘电阻及吸收比试验 2.2直流电阻试验 2.3接线组别及电压比试验 2.4介质损耗tg 3及电容量试验 2.5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2.6绝缘油试验 2.7有载调压切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2.8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2.9检查相位 2.10交流耐压试验 2.11绕组变形试验 2.12互感器误差试验 (3)、试验现场的组织措施

3.1试验工作负责人: 负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执行以及现场工作的组织协调问题; 3.2试验安全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及周围的安全监督; 3.3试验技术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的技术问题; (4)、试验现场的技术措施 4.1变压器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4.2断开三侧套管与引流线的连接,并将拆除后的引流线用绳索固定好, 引流线与套管的距离应满足试验要求,不得少于5米。 4.3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 4.4套管试验后末屏接地必须恢复。 4.5试验完毕或变更接线,应严格按照停电、验电、充分放电、挂地线的顺序进行,以防电击伤人。 4.6在被试设备和加压设备周围加装安全围栏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标示牌。 (5)、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5.1交接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110kV变电站调试方案

110kV变电站工程调试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古成桂

广东鸿安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 二、工作范围--------------------------------------3 三、施工现场组织机构------------------------------3 四、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3 五、质量管理--------------------------------------4 六、安全管理--------------------------------------11 七、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4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图纸; 1.2、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 1.3、有关工程的协议、合同、文件; 1.4、业主方项目管理交底大纲及相关管理文件; 1.5、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 1.6、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7、《南方电网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9、《110kV~500k 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 HS); 1.11、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1.12、设备清册和材料清单; 1.13、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 B50150-2006; 1.1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 1.15、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及实施办法; 1.16、南方电网及广东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 1.17、我局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 1.18、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 2、工程概况: 110kV变电站为一新建户内G I S变电站。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110k 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共2台主变、2回出线,均为电缆出线;10kV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本期建设Ⅰ、Ⅱ段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1主变变低单臂

最新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110k V变电站初步设 计

一、可研阶段 1、变电站站址选择 应结合系统论证工作,进行工程选站工作。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常规变电站投资2200~2400万,其中土建部分500万左右,线路投资70万/公里(轻冰),110万/公里(重冰)。) 变电站选择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让的应优先选用占地少的变电站技术方案。 1.1 基本规定 1.1.1 工程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站址选择过程概述。 1.1.2 根据系统要求,原则上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如确实因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能提供一个站址方案时,应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作详细说明。 1.2 站址区域概况 1.2.1 站址所在位置的省、市、县、乡镇、村落名称。 1.2.2 站址地理状况描述: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自然高差、植被、农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1.2.3 站址土地使用状况:说明目前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地区人均耕地情况。 1.2.4 交通情况:说明站址附近公路、铁路、水路的现状和与站址位置关系,进所道路引接公路的名称、路况及等级。 1.2.5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可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1.2.6 矿产资源:站址区域矿产资源及开采情况,对站址安全稳定的影响。1.2.7 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等的描述。 1.2.8 邻近设施:站址附近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与变电站的相互影响;以及变电站对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医院、学校等)影响的描述。 1.3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应说明站址范围内己有设施和拆迁赔偿情况。 1.4 出线条件 按本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秩序。根据本工程近区出线条件,研究确定本期一次全部建设或部分建设变电站出口线路的必要性和具体长度。 1.5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1.5.1 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1.5.2 气象资料:列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及风向、降水量、冰雪、冻结深度等气象条件。 1.5.3 防洪涝及排水情况:应说明站区防洪涝及排水情况。(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1.6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1.6.1 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1.6.2 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1.7 站址工程地质(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XX110KV变电站试验方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交接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5年11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XX110kV变电站位于XX,距XX距离约120km。 站址地貌为河流堆积阶地与山前洪积扇交接地带,地形为斜坡坡脚与河床之间地带。场地地形开阔平缓,海拔2960m。 2、工程建设规模 1)主变规模:最终2×10MVA,本期2×10MVA。 2)出线: 110kV:最终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至XX220kV变电站; 35kV:最终出线4回,本期2回。 10kV:最终出线8回,本期4回。 3)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最终2*2Mvar,本期2*2Mvar。

高压试验方案 1、110kV主变试验方案: (1)、编制依据 1.1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2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1.3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4 出厂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报告。 (2)、试验项目 2.1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试验 2.2 直流电阻试验 2.3 接线组别及电压比试验 2.4 介质损耗tgδ及电容量试验 2.5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2.6 绝缘油试验 2.7 有载调压切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2.8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2.9 检查相位 2.10 交流耐压试验 2.11 绕组变形试验 2.12互感器误差试验 (3)、试验现场的组织措施 3.1试验工作负责人: 负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执行以及现场工作的组织协调问题;

3.2 试验安全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及周围的安全监督; 3.3 试验技术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的技术问题; (4)、试验现场的技术措施 4.1 变压器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4.2 断开三侧套管与引流线的连接,并将拆除后的引流线用绳索固定好,引流线与套管的距离应满足试验要求,不得少于5米。 4.3 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 4.4 套管试验后末屏接地必须恢复。 4.5试验完毕或变更接线,应严格按照停电、验电、充分放电、挂地线的顺序进行,以防电击伤人。 4.6 在被试设备和加压设备周围加装安全围栏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5)、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5.1 交接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变电站初步设计

xx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作者 xx 学号 xx 专业 xx 指导教师 xx 院系 xx xx年x月x日

摘要: 本文就是进行一个110kV变电站的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目录 概述 (4) 1 电气主接线 (8) 1.1 110kv电气主接线 (8) 1.2 35kv电气主接线 (10) 1.3 10kv电气主接线 (11) 1.4 站用变接线 (13) 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5) 2.1 负荷计算 (15) 2.2 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6)

2.3 站用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7) 3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9) 3.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9) 3.2 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9) 4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1) 4.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2) 4.2 隔离开关的选择 (23) 4.3 母线的选择 (24) 4.4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4) 4.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 4.6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5) 4.7 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27) 5 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28) 6 电气布置与电缆设施............................................................(34)7 防雷设计 (36) 8 接地及其他 (38)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I 设计计算书 (42) 附录II 电气主接线图 (49) 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 (51) 概述 变电站主接线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1、运行的可靠;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4、经济上合理;5、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再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确定110kV、35kV、10kV的接线方式,并对每一个电压等级选择两种接线方式进行综合比较,选出一种最合理的方式作为设计方案。最后确定:110kV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母接线,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负荷计算:要选择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的容量,确定变压器各出线侧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首先必须要计算各侧的负荷,包括站用电负荷(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10kVφ负荷、35kV负荷和110kV侧负荷。考虑到该变电站为一重要中间变电站,与系统联系紧密,且在一次主接线中已考虑

推荐-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 精品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教培中心教学点 毕业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内容提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及其他图纸。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各个电压等级分别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母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电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效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及防雷保护的配置。 本设计以《电力工程专业指南》、《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高电压技术》、《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4728.13)》、《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设备使用手册》等规范规程为依据,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所选设备全部为国家推荐的新型产品,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目录前言 第一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2.1节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第2.2节主接线的设计步聚 第2.3节本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 第3章变压器选择 第3.1节主变压器选择 第3.2节站用变压器选择 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4.1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第4.2节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第4.3节短路电流计算的步聚 第4.4节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第5章高压电器设备选择 第5.1节电器选择的一般条件 第5.2节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第5.3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4节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第5.5节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第5.6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第6章配电装置设计 第7章防雷保护设计 第二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计算书第1章负荷计算 第1.1节主变压器负荷计算 第1.2节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 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2.1节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第2.2节站用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第3章线路及变压器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第3.1节线路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 第3.2节主变进线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及效验 第4.1节高压断路器选择及效验 第4.2节隔离开关选择及效验 第4.3节电流互感器选择及效验 第4.4节电压互感器选择及效验 第4.5节熔断器选择及效验 第4.6节母线选择及效验 第5章防雷保护计算 第三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图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 2.4.1 发电机参数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 A,本期1×31.5MV 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 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 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 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10kV 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 2.4.1 发电机参数 1)所址自然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设计风速:30m/s 覆冰厚度:5mm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6度 污秽等级:II级 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 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 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变电站试验和运维方案说明

35KV 变电站运行维护实施方案 一、说明: 1.1 编写依据:本方案包含变电站试验和运维方案两部分,因缺乏明确指导性的变电站电压等级、容量、系统设备配置、数量等信息,故在内容上使用通用性的标准,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需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1.2 参考标准: 变电站电气一次和二次图纸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J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8-9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二、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工作范围: 2.1 运行中的日常巡视检查;相关数据、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及汇报。 2.2 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隐患、缺陷等异常情况的记录、汇报和处理。 2.3 设备出现故障或停运时的检修;计划中的检查性检修;突发性情况下的抢修。 2.4 检修或停运时对设备做各项对应性的试验、周期性试验。 三、运行维护工作的详细内容:其中包括运行中的日常检查和巡视、检修中检查项目和处理、停电和不停电时的消缺处理以及相应的周期计划。 3.1 一次主设备 3.1.1 变压器。充油电抗器呼吸器硅胶应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变色时应及时晾晒或更换;母线桥热缩检查等工作,接点检查,设备传动试验,示温腊片的粘贴等工作,结合设备停电工作进行。 3.1.2 设备接点的红外线测温工作,严格按照《红外线测温管理办法》执行。35KV 站每半年至少一次;每年7 月对站内设备接点进行红外线成像一次;新投运带负荷的变电站第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同时,根据大负荷出现的时间特点应适当增加测温次数;发现接点发热时,缩短巡视周期,依据 负荷、温度变化跟踪测温,并做好记录 3.1.3 罐式断路器、端子箱、机构箱内的防潮及封堵设施定期维护、检查,根据防潮需要及时开启。端子箱、机构箱、通风控制箱定期清理,确保干净整洁,箱门轴润滑每季进行一次;变压器本体蛇皮

110kV变电站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古成桂 广东鸿安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 ------- - --------- -- --- --- 2 三、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 ------- - --------- --------- --- 3 四、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 ------- ------- - --------- --------- --- 3 五、质量管理--- ------ - --------- --------- ------- - --------- --------- --- 4 六、安全管理--- ------ - --------- --------- ------- ------- --- --------- --- 11 七、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 ------- ------- - --------- --------- --- 14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 、编制依据 1.1 、本工程施工图纸; 1.2 、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 1.3 、有关工程的协议、合同、文件; 1.4 、业主方项目管理交底大纲及相关管理文件; 1. 5、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 版; 1. 6、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 7、《南方电网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9 、《110kV ~500 kV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1 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 (WHS); 1.1 1 、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1.1 2 、设备清册和材料清单; 1. 13、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 015 0-2006; 1. 1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 T995- 2006; 1.1 5、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及实施办法; 1.1 6、南方电网及广东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 1.1 7、我局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 1.1 8、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 2 、工程概况: 110kV 变电站为一新建户内GI S 变电站。 110kV 变电站一次系统110kV 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共 2 台主变、2 回出线,均为电缆出线;10 kV 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本期建设I、U段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1主变变低单臂接入I段母线,带10k V出线8回、电容器1组、站用变1台、消弧线圈1组,母线设备1组,#2主变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说明

前言 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可以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变电所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变电所电能分配等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编号、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从事供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章:毕业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 1、本变电所是按系统规划,为满足地方负荷的需要而建设的终端变电所。 2、该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进出线回路数为: 110kV:2 回 35kV:4 回(其中1 回备用) 10kV:12 回(其中三回备用) 3、待设计变电所距离110kV系统变电所(可视为无限大容量系统)63.27km。 4、本地区有一总装机容量12MW的35kV出线的火电厂一座,距待设计变电所12km。 5、待设计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如下图: :

6、气象条件:年最低温度:-5℃,年最高温度:+40℃,年最高日平均温度:+32℃,地震裂度6 度以下。 7、负荷资料 (1)正常运行时由110kV系统变电所M向待设计变电所N供电。 (2)35kV侧负荷: (a)35kV侧近期负荷如下表: (b)在近期工程完成后,随生产发展,预计远期新增负荷6MW。 (3)10kV侧负荷

(a)近期负荷如下表: (b)远期预计尚有5MW的新增负荷 荷 注:(1)35kV及10kV负荷功率因数均取为cosΦ=0.85 (2)负荷同时率:35kV:kt=0.9 10kV:kt=0.85 (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均取为T maX=3500小时/年 (4)网损率取为A%=5%~8% (5)所用电计算负荷50kW,cosΦ=0.87 三、设计任务 1、进行负荷分析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号的选择。 2、进行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线的最佳方案。 3、计算短路电流,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5、绘制变电所电气平面布置图,并对110kV、35kV户外配电装置及10kV 户内配电装置进行配置。 6、选择所用变压器的型号和台数,设计所用电接线。 7、变电站防雷布置的说明。 四、设计成品 1、设计说明书一本。 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张。 3、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4、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一张。 5、110kV出线及主变压器间隔断面图一张。

(推荐)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例 传统的110kV变电站主要以户外设计和安装为主,占地面积大,且设备容易被腐蚀,尤其在高污秽地区,还极易造成污闪事故的发生。为了建设坚强电网,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提出“推广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典型设计坚持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先进行、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海阳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号召,积极推广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本文就海阳市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应用实例予以阐述,以说明推广典型设计的重要意义。 1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列 海阳市供电公司2006年开始采用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座110kV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工作。从实际效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以110kV望石变电站为例对典型设计进行分析。 110kV望石变电站位于海阳市新建的临港产业区,该区域规划面积较小,但是电力负荷较为集中。该区域包括以莱福士造船厂在内的多个用电大户正在兴建中,而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已经投产。根据该区域负荷预测及用电负荷性质,海阳市供电公司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结合该站用电负荷集中、土地昂贵、临近海边(Ⅳ级污秽区)、电缆出线多等客观事实,对110kV望石变电站作了如下设计。 该站为半户内无人值班变电站(半户内布置方式即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的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变电站主体是生产综合楼,除主变压器外所有配电装置均安装在综合楼内。以生产综合楼和主变压器为中心,四周布置环形道路,大门入口位于站区东南角,正对生产综合楼主入口。综合楼共两层,一层为1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压器室及主控室,二层为110kV GIS室。 1.1 电气主接线 变电站设计规模及主接线。通过负荷资料的分析,考虑到安全、经济及可靠性,确定110kV变电站主接线。电气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通过负荷分析和供电范围,确定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该设计中主变压器总容量为2×50MVA(110/10.5kV),一期(共两期)设计为1×31.5MVA(110/10.5kV),采用双绕组油浸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出线共2回,一期1回,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0kV出线共24回,一期24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无功补偿电容器为2×6000(3000+3000)kvar,分别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

110KV变电站检修作业施工方案

110KV变电站检修作业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主变吊芯检修及试验方案 本次需检修的电力变压器型号为SF7-80000/110kV—8000KVA ,该变压器已运行多年,需对其进行停电吊芯检修和相关性能试验。为保证检修试验工作的安全顺利实施,特编写此方案,参照执行。 一、编制依据: 1、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 工及验收规范》。 2、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3、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4、DL 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5、DL/T 639—1997 SF6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6、Q/CSG 1 0007—200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7、Q/CSG 1 0004—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 8、变压器制造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及有关资料。 二、吊芯检修环境的选择: 变压器吊芯场地周围的环境应清洁,为防止天气的骤变,可搭设防风防雨帆布棚。变压器周围应搭设便于检查、高度适宜的脚手架(上铺跳板)。抽芯要选择晴朗、干燥的无风天气进行。周围环境温度不低于0℃,器身温度不得低于环境温度,否则易将器身加热至高于环境温度10℃。在空气湿度为75%时,器身的露空时间不超过16小时。时间计算应在开始放油时开始。空气湿度或露空时间超过规定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调整的露空时间如下表: 三、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现场应准备灭火器和消防器材,20米以内严禁烟火。 2、检查器身时所用的器具应有防止坠落的措施,如:搬手上应以白布带套在手

11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查: 校核: 编写:

3.1 工程概况 **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变电站工程是为满足** 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用电而建设,该项目位于枢纽** 大桥左侧下游约200m 处。施工变电站的110kv 进线接于** 地区东笋变,施工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枢纽右岸已建成的35kv 临时变电站设备搬迁至施工变电站合并运行,35kv 线路延伸过江进110kv 施工变作为枢纽施工保安电源。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 (1)35kv 施工供电备用线路工程; (2)110kv 施工供电线路工程; (3)110kv 施工变电站土建及安装工程; 3.2 施工布署 3.2.1 工程质量目标 满足国家或电力施工验收规范,做到:土建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整项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3.2.2 工期目标 按招标范围的施工图纸工程内容及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210 日历天。 3.2.3 安全目标 群伤群亡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5‰ 以内。 3.2.4 工程主要施工负责人简介 施工主要负责人简介见第二章中“ 2.4 拟投入本工作的主要人员表”。

3.2.5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本工程的施工是在场地平整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队伍进场后,先按施工总平面图 布置临时设施,并按平面布置要求对站内的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及110kv 线路工程进行施工,在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完成后即安排主控楼主体工程、设备基础、电缆沟、构 架基础等施工;最后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及站内各附属设施的施工。110kv 施工变电所建成投产后,即进行35kv 临时变电站搬迁工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安排电气预埋、接地等交 叉作业。 3.3 施工进度计划 根椐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2001 年5 月25 日开工,2001 年12 月20 日完工,总日历工期210 天,详细的施工进度见《**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变电站工程调试大纲

220kV变电站工程调试大纲

签字栏批准: 审核: 编制:

目录 第一章编制目的和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人员及仪器仪表配备 (5) 第四章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8) 第五章质量管理 (18) 第六章进度管理 (22) 第七章施工现场管理 (24) 第八章调试工作内容 (25)

第一章编制目的和依据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调试施工管理人员及调试人员明确本工程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作范围、工程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调试工作,特编制本大纲。 二、编制依据 1、相关的法律法规(见《2015年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2、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430-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28002-2011等。 3、行业标准: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995-2006;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70—2012;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2010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等. 4、企业标准及相关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Q/GDW 665-20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及编制说明》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调试各专业《作业指导书》; 设计图纸; 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及厂家技术资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