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合集下载

营销失败案例分析

营销失败案例分析

营销失败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营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即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会在营销策略上出现失误,导致营销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

本文将针对一些典型的营销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期能够为其他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提供借鉴和警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营销失败案例,可口可乐公司在2003年推出的“新可口可乐”事件。

当时,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应对市场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推出了一款含有阿斯巴甜的新产品。

然而,这一产品推出后却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导致销售一落千丈。

这一事件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前并未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而是单方面地以自己的理念来设计产品,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最终营销失败。

其次,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营销失败案例,尼康相机在中国市场的失败。

尼康是全球知名的相机品牌,但在中国市场却一直难以获得成功。

其主要原因在于,尼康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并未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拍照习惯和审美需求,而是一味地将国外的营销策略直接搬到中国市场,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无法获得认可和销量。

这一案例表明,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时,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避免一刀切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网络营销失败案例,某知名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失误。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然而一些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失误却时有发生。

比如某知名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涉及敏感话题的广告,结果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甚至销量下滑。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时,必须审慎对待内容,避免触碰公众的敏感神经,否则将会给品牌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述,营销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尊重市场文化,审慎对待营销渠道,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才能取得成功。

《永远的教训——企业经售失败案例》

《永远的教训——企业经售失败案例》

《永远的教训——企业经售失败案例》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的经售能力对于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是那些曾经拥有辉煌辙迹的企业,也会在经售环节上出现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重点分析一些企业经售失败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教训。

Case 1:诺基亚的失败长久以来,诺基亚是全球领先的手机制造商,但在智能手机的激烈竞争中,却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诺基亚的经售失败涉及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上的错位。

当苹果发布iPhone时,诺基亚依然停留在功能机阶段,并没有意识到未来市场将朝向智能手机发展。

此外,诺基亚曾试图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Symbian”,但却被竞争对手的更先进的操作系统所抢先占据市场。

教训1:紧贴市场需求。

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教训2:注重技术创新。

不管是什么行业,技术创新都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企业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Case 2:美乐乐的失败美乐乐是一家曾经在中国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外资连锁快餐店。

然而,由于一系列错误的经售策略,该企业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首先,美乐乐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不足,无法提供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导致了顾客的流失。

其次,美乐乐在价格政策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导致产品定价过高,难以吸引消费者。

教训3:了解目标市场。

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企业必须对该市场的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教训4:正确定价。

产品的定价应该基于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合理的考量,以吸引消费者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Case 3: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挫败华为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手机生产商,然而,由于其在美国市场上的困境,华为一直未能实现在美国市场的突破。

美国政府对华为进行了一系列打压和限制,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提供技术和软件支持。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1.新可口可乐(1985年)1985年,可口可乐推出了“新可口可乐”(New Coke),试图取代原有的可口可乐配方。

这个决策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在进行市场研究后做出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新配方的味道更为接受。

然而,新可口可乐在推出后迅速遭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抵制和批评。

消费者强烈关联着原有的可口可乐品牌和传统的味道,对新可口可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面临消费者的抵制后,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重新投入生产原有的可口可乐,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可口可乐经典”(Coca-Cola Classic)以区别于新可口可乐。

这个失败案例表明了重要性的品牌情感连接和消费者对于传统产品和品牌形象的熟悉和信任。

2.白云山退烧贴(2024年)2024年,白云山(中国的一家医药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退烧贴”的产品。

该产品宣称可以通过在额头上敷贴来降低体温和减轻感冒症状。

然而,该产品在市场推出后迅速引发争议。

有消费者质疑该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担心可能造成额头过敏或皮肤疼痛的副作用。

随后,白云山在面临舆论压力后不得不召回了退烧贴并停止销售。

这个案例反映了在医疗行业中,产品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并且消费者对于健康问题有很高的关注度。

3.快乐水(2024年)2024年,百事可乐推出了一款名为“快乐水”(PepsiCo’s Bubly)的碳酸饮料。

然而,市场对于该产品的反应却不如预期。

快乐水的产品和包装设计与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旗下的“百事可乐”品牌相似,导致消费者容易混淆两者。

这导致消费者对快乐水的认知度较低,销量不如预期。

这个案例表明了在推出新品牌或产品时,与已有品牌和产品的区分度非常重要。

4.香港迪士尼乐园(2005年)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在香港正式开幕。

然而,在开幕后的一段时间内,乐园面临低迷的入园人数和收入。

原因之一是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人们习惯于庆祝各种不同的节日,而乐园在回到美国经营者的决策下,只庆祝美国的传统节日。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_0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_0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篇一:【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

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

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

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

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

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

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

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

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

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20XX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

20XX 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2002年中国市场上显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戒备意义。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那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

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进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刻内并没有显现出来。

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成效。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专门糟糕。

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

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如何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要紧缘故。

在手机差不多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

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峻滞后。

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亮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差不多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惊奇。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1. Pepsi在1992年举办的“Number Fever”(号码热)活动中的失败。

在该活动中,Pepsi在瓶盖上印上数字,消费者可以通过匹配数字来赢取奖品。

然而,一个数字“349”被错误地印制在了数百万瓶的瓶盖上,导致了抗议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Pepsi最终被迫取消活动,并付出了巨额赔偿金。

2. 红牛在2009年举办的“红牛击倒世界”(Red Bull Flugtag)活动中的失败。

该活动是一场飞行比赛,在参赛者自制的飞行器上从高处跳水。

然而,在加州的一场比赛中,参赛者的一架飞行器失控,导致两名观众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给公司形象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

3. 高露洁推出的“高露洁全面牙齿美白计划”在中国的失败。

该品牌广告宣称使用产品能够立即让牙齿变得更白,但实际效果并不如宣传所述。

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效果表示怀疑,并开始抵制该品牌的产品。

高露洁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牙膏品牌,此次营销失败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声誉。

4. Pampers在中国推出的“护舒宝”品牌,以卫生巾的名称命名。

然而,在中国,卫生巾通常称为“卫生棉条”,“护舒宝”这个名称并不为消费者所熟知。

加上该品牌在市场定位上和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导致了销售不佳和品牌知名度低下。

5. 赛百味(Subway)在2015年的“鸡肉真实故事”(Chicken Real Story)广告中的失败。

该广告宣称赛百味的鸡肉含有100%的鸡肉,但经过测试后发现,其中只有50%的鸡肉,其余的成分为大豆蛋白。

这一事实被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揭露后,赛百味不得不撤回广告并向消费者道歉,对其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

营销十大失败案例

营销十大失败案例

营销十大失败案例
一、搜狐对百度的“报复性”营销
搜狐致力于将引擎功能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其推出的“报复性”营销
活动,本来是为了对抗百度弹出广告的干扰。

却在瞬间引发了大量的热议、嘲讽、指责与嘲弄,最终引发了官司,双方都最终收获空手而归。

该次搜狐的营销活动虽然具有一定新意,但是由于没有全面考虑消费
者的心理和行为,以至无法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最终使得搜狐深陷困境,也让该次“报复性”营销活动付诸东流。

二、联想“被人讨厌”营销
联想公司于2024年发起了一次“被人讨厌”营销活动,即在社交平
台上发起“谁来拯救联想,联想被人讨厌了”的讨论,鼓励消费者发表自
己眼中的“可爱”“讨厌”品牌。

然而,这次营销活动在短时间内就引发
了消费者的市场反响,招致了强烈的负面评价,最终也被社会舆论淹没。

该次营销活动,由于消费者对“被人讨厌”这一话题过于敏感与抵触,令联想遭受到大量的热议抨击,从而导致其营销活动失败,也使这次营销
活动彻底收场。

三、 NoticeBored家居商店的宽带促销活动
NoticeBored家居商店尝试推出一次宽带促销活动。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篇一:【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

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

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

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

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

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

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

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

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

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2001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

2001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篇一:【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

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

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

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

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

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

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

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

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

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20XX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

20XX 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

长虹病在何处?长虹高速度发展的背后究竟忽视了什么问题使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倪润峰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笔者认为,盲目的价格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康佳也是价格大战的又一输家。

康佳曾是中国彩电排行榜L的亚军,但现在己降至第四名。

20XX年上半年康佳亏损1.91元,全年亏损则达7亿多无,炸还出现了严重的产品积压。

彩电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全行业亏损,使几大彩电巨头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受彩电价格战之累的还不仅是长虹、康佳,科龙也大受其害。

科龙曾是中国制冷业销售九连贯冠军。

但经过一连串价格大战的洗礼,科龙2000年的业绩是亏损6.78亿,净资产收益率为-16.4%,每股亏损0.68元。

在科龙的两个主营产品中,冰箱销售额为24.47亿元,比1999年下跌30%,空调销售额为17.19亿元,比1999年下跌21%。

而20XX年就更是惨不忍睹,年度亏损高达15.55亿元,以至于科龙不得不向外出售股权以渡难关,格林柯尔入主科龙,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科龙落得个“改朝换代”的局面。

(2)广告大战中的牺牲者广告大战也是近几年市场中出现的不安全营销现象。

从孔府家、孔府宴的中央台黄金广告引发的“标王”大战开始。

先有秦池3.2亿元天价夺标,后有爱多1.2亿元荣获新“标王”称号。

在“标王”们沉沙折戟之后,又涌现了一批“无冕标王”,如旭日升、汾煌可乐、脑白金、哈药等。

秦池3.2亿元天价广告的结果是企业陷入破产的边缘,爱多1.2亿当“标王”的背后是严重的亏损。

旭日升斥巨资在中国市场打造“冰茶”饮料,创下了年销30亿元、占茶饮料市场33%的份额的佳绩。

与前几年风头十足时相比,现在的旭日升似乎突然从市场上蒸发了。

旭日升在茶饮料市场的王者地位已经失去,旭日升不得不大量裁员、换血。

正如卢秦宏在其《行销中国》中所言的:“旭日升要重现辉煌面临重重困难”。

另一个广告无冕之王是汾煌可乐。

1997年汾煌可乐仅在电视广告上的投放量就超过了1.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饮料广告的23%,超过可口可乐近6个百分点。

可是,20XX年后在市场上已难觅其声迹。

汾煌可乐在一阵广告大战后,就烟消云散了,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至于目前风头正盛的新一代“无冕标王”黄白金,也己露出危机之像,如果不注意危机管理,也很难说不步他们的后尘。

(3)品牌延伸大战中的牺牲者自五粮液从品牌延伸中尝到甜头之后,中国市场上上演了一浪又一浪的品牌延伸热潮。

在白酒行业,茅台、沪州老窖、剑南春、汾酒、种子酒、沱牌等上百个品牌都开始了品牌延伸战略。

五粮液延伸出了五粮春、五粮醇、五湖液、浏阳河、金六福等百余个品牌。

剑南春延伸出了剑南豪、剑南醇、剑南福、剑南娇子、剑南老窖、剑南御酒、剑南香酒等一大批品牌。

种子酒延伸出了金种子,种子玉宴酒、种子宴酒、种子佳酿、种子大帝酒、皇冠金种子等一批品牌。

汾酒则延伸出了老白汾酒、白玉汾酒、杏花村酒。

沪州老窖延伸出了沪州老窖国窖酒,沪州老窖宝酒。

就连茅台也延伸出了一系列子品牌.这一股品牌延伸的热潮正在席卷全国,也正在形成一轮全国性的市场危机。

我们可以预计,几年之后,我们的许多企业就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目前的实事已经表明,许多企业延伸的品牌己经死亡,或正在死亡,这些死亡品牌的“亡灵”会:拖垮许多著名企业,我们许多企业正在或即将面临严重的品牌延伸危机。

品牌延伸问题还远不止白酒领域,许多领域受白酒领域的影响,正在步其后尘,上演一轮又一轮的品牌延伸大战。

品牌延伸本是一个优秀营销战略,但盲目滥用,就会引发市场灾难,导致企业营销失败。

(4)多元化大战中的牺牲者走市场多元化之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良好选择。

但多元化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从事多元化经营。

但目前企业界的多元化之风越演越烈,许多企业正在陷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之中。

海尔打入保健品市场,推出了针对所谓“亚健康”的保健品“采力”,结果是自己患上了“亚健康”,不仅不成功,还影响了海尔的成功形象。

巨人集团在汉卡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又转而开发保健品脑黄金,在脑黄金刚取得成功时,又跨入了房地产市场。

多条战线同时作战,最终拖垮了巨人集团。

春都是中国火腿肠之王,从1987年诞生,到92年已占领中国火腿肠市场70%的市场,销售额突破20亿元。

但到20XX年时,春都的上百余生产线全线告停,企业亏损高达6.7亿元,并欠下13亿元巨债,春都A股在深交所停牌。

春都的悲剧便源于它盲目的多元化。

春都火腿肠成功后,春都先后兼并了当地的制革厂、饮料厂、药厂、木材厂等一大批企业,开始了多条战线上的作战,其结果是资源分散,不仅未能在各条战线高奏凯歌,甚至连主业都跟着牺牲了。

号称“不落的太阳”的太阳神,在保健品领域成功后,也开始了盲目扩张。

业务涉及太阳神食品、太阳神药品、太阳神房地产等众多领域,致使太阳神由盛转衰。

现实社会中大量企业的营销失败对营销失败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这些林林总总的营销怪现象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在营销上还没有安全意识,中国企业的营销成功,经常是建立在高风险基础上的,中国企业的营销扩张,经常是建立在盲目行动基础上的。

有那么多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又有那么多企业好不容易取得了成功却又被失误打败,还有那么多企业好不容易还维持着成功的局面却又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挖掘着陷阱。

中国企业家是业余选手段永平中国企业家大多属于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企业管理的基础训练,他们的基础素质是勤奋、努力。

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这些已经够用了。

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管理者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我再进,攻读中欧学院的mbA,其实是为本企业管理层进行再培训开了一个头。

其实这对于不断发展进步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老板级的人中参加再培训的少。

与国外大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家在层次上的差别非常大。

人家是职业选手,我们是业余选手。

正因为没有受过基本的训练,我们的企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而这些错误对职业选手来说,是不可能一再出现的。

我觉得,整个中国的企业家目前都是业余选手。

加入wTo以后,我们不得有面临与职业选手的对抗赛。

企业家不可能永远保持业余水平,你不出去人家还要进来。

所以不断学习是对企业家的基本要求。

我是步步高的创业者之一,主要还是管理者。

别人把"步步高"和"段永平"连在一块说,是因为不管在企业内还是在企业外,我被大家当作了一个符号,一个旗帜。

做好了是团队的合作好,做不好还是由于我的错。

在中国创业者和管理者通常无法分开,而在国外就不同了。

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企业,不可能总由原来的创业者管理,所以职业的管理层就容易出现。

现在进入全球500强的国内企业能叫企业吗?管理者的薪水低,企业经营得好坏与已无关,企业跨了都不用心疼。

真正的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效益是连在一起的。

其实目前有些企业提出的"进入全球500强"的说法很无必要。

因为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赶超国际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和中国篮球赶超美国"梦之队"一样。

冲出国门与人家交手的结果多难堪。

早知如此何必一定要丢人现眼呢?奇怪的是中国的企业界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的企业家都是业余水产,不过其中也有好的。

敬重的企业家有,可说不上崇拜谁。

联想的柳传志算一个,李泽锴的成绩与柳传志比,要差一些,他头上老爸的光环很大,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搞什么"资本运营"也没人理。

其实媒体对待这个"华人小神童"应该爱惜一些,不要三棍两棍又打死了,但李泽锴不是企业家里的业余选手,他受到的是系统的专业训练,是专业选手中的初级选手,而柳传志就不一样了,他是业余选手中段位很高的一位。

联想发展10多年来路子走得比较正,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企业。

我很敬重柳传志。

企业营销失败的因素是很多的,每个企业的营销失败都有各自的具体原因,而每个具体原因在导致营销失败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导致企业营销失败的因素可归纳为环境、市场、战略、策略、运作五大类。

一、环境因素1.1政府环境因素政府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它肩负着对整个社会导向、协调、控制、管理和服务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是现在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仍然是“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但就是政府对企业的过分的“呵护”,成为企业失败的因素,如湖北活力28的营销失败。

首先,在政府的“关照”下,活力28兼并一些难以为继的小企业,这种出血,使活力28的资金捉襟见肘。

活力28先后兼并了沙市洗衣机厂,沙市纸箱厂,沙市药厂,还有意兼并蚊香厂,据说还有啤酒厂!而且为了求政绩,政府希望企业在规模上越大越好,对利润则要求不高,这就造成企业不断的生产,不断的积压,结果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再发展也就遭遇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