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六十年概述

合集下载

时代进程中诗史思互现的六十年

时代进程中诗史思互现的六十年

史 和革 命文 学史 上 的一 座 丰 碑。除 此以外 , 也在 民间当中 出现 了一个至今 被广泛关 注 的
体察 “ 体命 运 ” “ 我命 运 ” 个 与 大 结合 的 “ 流 诗 群” 潜 。 “ 诗群” 作者主要有 蔡其 矫、 旦 、 穆 曾卓 、 牛汉 、 流沙河 、 绿原等老一辈 诗人和以食指 、 岛、 北 舒婷 、 顾城 、 芒克等
时代进 程 中诗史 思互现 的六十年

诗 歌作 为一 种主情 的文学体 裁 , 在共 和 国成 立后 的六 十年 间, 以它独特 的形式诠 释着新 中 国从 贫穷走 向富强 的历程 , 它的每一 个脚 印也都 暗合 着大 国 民众 的心灵挖潜之路 , 得地体 现着作 为一种文 体 的诗史 难 思三者互现的辩证哲学意境 。 “ 歌颂祖 国” 1 4 年至 16 的 9- 9 92年问诗歌。随着 “ 中 国人民站起 来 了” 的伟 大宣 言 ,新 中国” “ 时代 ” “ 、新 、 “ 共产党” 为这一时期诗歌歌颂的最重要对象。在郭 成 沫若 的《 新华颂》胡风 的《 间开始 了》何 其芳 的《 、 时 、 我
域, 表现爱情 、 童话世界 和大 自然。但不管 如何地 “ 潜 流” 或者“ 地下” 作 , 写 他们的内心是植根于对祖 国的热 爱基础 之上的。如食指 的《 相信 未来》 “ 友 , 定地 ,朋 坚 相信未来 吧/ 相信不屈不挠 的努力/ 相信 战胜死亡的年 轻/ 相信未来 、 热爱生命。 ” “ 个性 意识” 17 年至 2O 年 间诗歌 。改革 开 的 98 O0 放 的大潮 , 变了整个 中国, 改 也改变 了当代诗歌历史进 程 。“ 归来诗人 ” 群体 中的大多数 , 有着渴望“ 天地 间流 浪” 的心境 , 他们 的诗歌一度在 民族命运和个 人经 历反 思上形成了共鸣 ,未来是属 于人 民的/ “ 任何 财富都是 人 民的”艾 青《 的赞 歌》 , 以微笑告别 了历史 , ( 光 )“ 我 手 牵儿子跨出 了柴 门。( ” 流沙河《 故园别》 “ )再也 不能变 幻 莫测了/ 的老天 !我 的天上 的风 云 !( 我 , 公刘《 , 读罗 中立 的油 画 < 父亲 > ) 。而以雷抒雁 、 耕野 、 》等 骆 张学 梦、 叶文福等为代 表的“ 新现实主义诗歌” , 群 以认识论 为基础 , 关注“ 大 主题” 适应 了时代 的发展 , 论在 重 , 无 主题和形式 上都 有所深化 、探 索和创新 。随着文学全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古诗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先秦时期,古诗词以“诗”为主,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体裁之一。

《诗经》是记载了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了民歌、祭祀歌、乐府等各种形式的诗歌。

这些诗歌通常以五言或七言为韵律,表达了当时社会、政治、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随着中国的统一和文化发展,古诗词进入了全盛时期。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品出现在这个时期。

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诗圣”,他们的作品思想深邃、表达感情激烈,体现了唐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革。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诗词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诗歌以宋徽宗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陆游为代表的豪情派为主导,他们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人际关系和政治抒怀为题材,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元代(1271年-1368年)以后,诗歌形式开始逐渐演变,词的形式逐渐兴起。

词是以宋代诗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表达爱情、自然、婉约等主题为主。

明代(1368年-1644年)和清代(1644年-1912年)是词的鼎盛时期,有很多著名的词人如杨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

古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诗词的传统和审美观念影响了很多后世文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词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进程,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境界,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60年同学聚会诗词

60年同学聚会诗词

60年同学聚会诗词《重逢花甲后》原文:同窗六秩各西东,今日重逢意兴浓。

白发难遮年少事,笑颜犹念旧时容。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到深情万句重。

莫叹光阴催老迈,且留欢悦驻心中。

一、衍生注释:“同窗六秩”指同学们已经过了六十年,“秩”在这里表示十年。

“各西东”形容同学们毕业之后分散在各地。

“意兴浓”表示大家重逢时兴致很高。

“白发难遮年少事”是说虽然头发已经变白,但年少时的事情依然清晰地记得。

“笑颜犹念旧时容”表示看到彼此的笑容就想起了年轻时的模样。

“酒逢知己千杯少”化用了谚语,表达同学间深厚的情谊。

“话到深情万句重”意思是感情到深处,有说不完的话。

“莫叹光阴催老迈”劝大家不要感叹岁月让人变老,“且留欢悦驻心中”希望把欢乐留在心里。

二、赏析:这首诗首联点明了时间跨度和重逢的场景,同窗六十年后重新相聚,那种兴奋和感慨之情扑面而来。

颔联通过描写白发和笑颜,将现在的衰老与年少时的回忆相对比,很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老同学们一边笑着,一边回忆着过去。

颈联进一步渲染气氛,以酒和话来体现同学间的情谊,就像真正的知己相聚,酒越喝越有,话越说越多。

尾联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情绪,告诉大家不要被岁月打败,要珍惜重逢的欢乐。

整首诗用词朴素,情感真挚,很能引起有相同经历的人的共鸣。

三、作者介绍:假设作者是一位名叫李华的老人。

李华一生热爱文学,在学生时代就喜欢写诗记录生活。

他历经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但始终保持着对友情和青春回忆的珍视。

退休后,他更加沉浸在文学创作中,这首诗就是为了纪念六十年的同学聚会而写的。

四、运用片段:在那次六十年的同学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极了。

老王端起酒杯,大声说道:“咱们这就像诗里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啊,这么多年没见,可得好好唠唠。

”老张也笑着回应:“是啊,‘白发难遮年少事’,咱们年轻时那些趣事啊,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有趣。

”大家都纷纷点头,笑声在房间里回荡。

《六旬聚首感怀》原文:六十春秋似水流,同窗再聚意难休。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5篇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5篇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

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

《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

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

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

“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

《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

《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的特色。

以下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简要概括: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祭祀、赞颂国君和歌颂爱情为主题,以《诗经》为代表。

2.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秦汉时期的诗歌主题开始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抒发,以“乐府”诗和“楚辞”为代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豪放不羁为主题,以“乐府”诗、陶渊明和“绝句”为代表。

4. 唐代(618年-907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凝练、华丽、豪放为特点,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

5. 宋代(960年-1279年):宋代的诗歌开始注重内心感受和写景描写,以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6.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诗歌以别具特色的格律诗和“词”为主,以李清照、辛弃疾、李白等为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和主题转变,却一直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湘西一梦六十年诗句解释

湘西一梦六十年诗句解释

湘西一梦六十年诗句解释【原创版】目录1.湘西一梦六十年的背景和意义2.诗句的解释及其内涵3.诗句对湘西一梦六十年的象征意义正文湘西一梦六十年,这是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故事的岁月。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首诗句来解读这段历史,深入理解其内涵与象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湘西一梦六十年的背景和意义。

湘西,位于我国湖南省西部,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六十年,代表着一个甲子的轮回,寓意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变迁。

湘西一梦六十年,便是指在这片土地上,岁月如梦,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这首诗句:“山水之间,岁月如梦,湘西一梦六十年。

”这句诗句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湘西一梦六十年的内涵。

诗句中的“山水之间”,象征着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意着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而“岁月如梦”,则是对时间的一种感慨,暗示着在这漫长的六十年里,湘西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最终都如梦境般消散。

最后,“湘西一梦六十年”,点明了主题,强调了这段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那么,这句诗句对湘西一梦六十年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呢?在这里,诗句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象征着湘西在这六十年里的历史变迁。

从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再到新世纪的蓬勃发展,湘西在这六十年里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句诗句正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诗意概括。

另一方面,这句诗句也象征着湘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六十年里,湘西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这句诗句正是对这种文化精神的赞美与颂扬。

综上所述,通过这首诗句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湘西一梦六十年的内涵与象征意义。

在这段历史中,湘西不仅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也传承发展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植树节旧体诗

植树节旧体诗

植树节旧体诗篇一:旧体诗少长咸集黄鹤楼,蓦回首,五度秋。

花开花落,夕照又当头。

年来多少别样事,凭栏处,思难收。

播雨耕云何曾休,志未酬,路更悠。

群贤毕至,携手击中流。

汉江论剑谁敌手,凌绝顶,笑九州。

在当代俄国,这片林间空地一直吸引着精英阶层。

新奥加廖沃现已成为俄国最富有者的专属领地,包括寡头、明星和政客都在此安家。

而这里也曾是苏共政治精英常常造访的地方,马林科夫和苏共中央的高级官员曾住在这里。

2000年这里成了俄国新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金的官邸, 四周布满了天线,高科技的堡垒将其围得密不透风,还有一小支军队驻守。

与传统的乡村小别墅不同的是,这里既是俄国领导人办公的所在,也是他休闲娱乐的地方。

就宏伟壮观而言,与任何欧美乡村别墅相比这里都毫不逊色。

2008年普金卸任总统并就任总理之后并未搬离他的别墅。

他需要一个离家近的地方,一个掩映在林木深处的房子,正如他的继任者梅德韦杰夫那样,这样才方便他接待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领袖。

早些时候,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就曾造访这里,与普金就萨达姆?侯赛因是否拥有核武器争得面红耳赤,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携夫人来到这里,感谢普金促成了他们收养一个名叫维克托亚的俄国男童。

与别的访客相同的是,他俩也照例在大门口乘坐高尔夫车直抵别墅深处。

普金不喜欢不速之客,不过对他本人感兴趣的访客,他绝对是个好客的主人。

少数有幸到访这儿的人会证明说,他们发现了一个与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硬汉政治家形象截然不同的普金。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俄罗斯人, 普金曾邀请布什开他最钟爱的改装伏尔加车, 载着两人在别墅区兜风, 只是当布什的驾驶变得险象环生时, 他才会及时地帮忙打方向盘。

他也曾给到访的德国摄影师康拉德?穆勒斟茶倒水并递上抹了黄油的面包。

他当着年轻训练伙伴(定期来同普金徒手格斗)的面给名叫奥布各的种马(五匹种马中他的最爱)喂苹果。

布朗勋爵(Lord Browne)卸任BP集团老总时来此向普金道别,对于此次拜访他记忆最深的是普金那只黑色的拉布拉多犬柯尼围着他绕膝撒欢。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旧体诗1、古体古人在齐梁体以前都是算是古体诗,齐梁时期开始发现了四声与平仄,当时的永明体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诗。

这一时期的格律诗,大多缺少黏连,其他格律诗的要素大多具备,当然也有无意间完全符合格律的诗,如阴铿的排律。

古体诗不仅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后的不合律的诗都是古体诗。

2、近体在唐朝格律诗定型,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不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

初唐和盛唐时期,都有不少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如李白八句完全不对仗的五律:牛渚西江月;崔颢半古半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奠定唐朝格律诗的三个重要任务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早于他们的王绩有一首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种选本录入,最为初唐格律诗的代表作: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近体诗四要素平仄、押韵、对仗(绝句不需要)、黏连旧体诗各种分类1、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不需要必须对仗,但是其他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2、八句诗1)八句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古体诗如杜甫(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八句的格律诗被称为五律(五言)和七律(七言),如王绩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兴八首都是七律: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八句以上1)八句以上的格律诗叫做排律,唐诗科举考试的诗就是排律,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六韵排律: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排律可以写得很长,如白居易的排律《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00韵就是押100个韵脚,这首诗100句、1000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体诗六十年概述——当代诗词毛大风一、严峻的年代从『五四』迄今的六十年,是我国历史巨变的六十年,也是我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严峻的年代。

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五年,是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军阀间连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当时北京大学教授黄季刚曾在诗中写道:『极目中原万里昏,苍生辛苦向谁论?』『井里连年惊寇至,板舆何处奉亲归?』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代战争,打倒了北洋军阀。

『四一二政变之后,革命者被掷在血污里,中国人民仍然处在水火之中。

从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史学家称之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工农武装被围剿,革命者被血腥镇压。

鲁迅在几首《无题》诗中描写这种情景道:『大野多钩棘,长空列战云。

』『血沃中原』、『寒凝大地』。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洗战袍。

』国有内忧,必引外患。

从一九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从发动了沈阳事变到大规模的殖民地占领。

我国的大半个版图,沦于敌手。

中华民族的将近一半人口,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下,过着悲惨的亡国奴生活。

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她的优秀儿女组织和武装起来,实行全民抗战,坚持敌后斗争,终于熬过了八年漫长的岁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接着是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人民的新世纪。

二、灿烂的诗词创作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诗篇,六十年来,我国的旧体诗词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就。

现试作初步探索并概述如下:一、活动于『五四』前后的诗人,有柳亚子、黄节,黄季直、马君武、经亨颐、何香凝等。

柳亚于是当代大诗人,他是南社的首领,他的主要诗作是在『五四』以后写的。

他的《磨剑室诗词集》收诗词五千余首,是当代诗作最多的诗人。

其诗多愤国忧时之作,纵横排闼,慷慨激昂。

郭沬若称誉他为『今屈原』。

黄节有《蒹葭楼诗》。

黄季刚有《劳者自歌•诗词抄》。

马君武著有《马君武诗稿》。

经亨颐有《渊颐诗集》。

何香凝女中豪杰,诗书画三绝,有《双清栖诗》。

『亢斋』(亢不慕斋,是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书斋名)继南社之后,以李大钊为首,互相酬唱。

李大钊有诗集《筑声剑影楼剩稿》刊行于世。

其他成员如罗章龙、李世章、张纪南、李求实、高君宇、贺天健等都有诗作。

罗章龙曾有回忆录《亢斋汗漫游》作了介绍。

二、延安的《怀安诗社》成立于一九四一年。

抗战烽火正炽,革命诗帜高举。

怀安诗人谢觉的诗作,分别存于《怀安诗社诗选》与《十老诗选》。

怀安诗社的历史,无疑是中国现代诗歌史的重要一页。

诗社著名的『十老』是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哉、续范亭、李木庵、熊瑾玎、钱来苏。

参加诗社活动的还有鲁佛民、黄齐生、安文钦、朱婴、列道衡、姜国仁、韵玉等人,他们的诗作见于《窑台诗话》。

在怀安诗社活动的同时,有燕赵诗社成立于晋察冀边区,参加者有聂荣臻、皓青、阮慕韩、张苏、刘奠基、宋劭文、吕正操、于力等。

邓拓撰诗社缘起云:『以燕赵之诗歌,作三军之鼓角。

』另有湖海诗社成立于新四军根据地,陈毅在《湖海诗社开征引》中写道:『淮南多俊贤,历代挺材异。

诗国新疆土,大可主汉帜。

』可惜燕赵、潮海两诗社的史料毁于战火,至今未获可参考的资料。

延安诗人,除怀安诗社成员外,还有毛泽东、叶剑英、郭化若等。

毛泽东和陈毅等,既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杰出的诗人。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一出,名震诗坛。

被誉为千古绝唱,他的《长征》、《钟山》诸篇,也都是成功之作,军民同诵,影响很大。

陈毅的军事诗,或写形势,则千军万马,或写战斗,则惊天动地。

其《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更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叶帅则有《远望集》行世。

其《攻关》、《远望》诸篇,均传诵一时。

三、二三十年代著名诗人,尚有『两吴生』(即吴宓、吴芳吉)。

吴宓诗格律严谨,有《吴宓诗集》。

吴芳吉诗风流畅,有《白屋诗选》。

沈钧儒、胡厥文、马叙伦、黄炎培四老,都不仅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都写了不少旧体诗。

沈老有《寥寥集》,胡老有《胡厥文诗词选》,马老有《马叙伦诗词选》,黄老有《红桑集》。

黄老诗情激越,集中颇多佳作。

爱国将领冯玉祥写诗,力求通俗化,被称力『丘八诗』。

他以通俗的语言,写民间的疾苦,其《与老人谈话》、《卖大话茶者》、《蜀道菜花黄》诸篇,被誉为『当代乐府』,受到读者的喜爱。

郁达夫及其兄嫂,都是旧体诗家。

郁达夫才气横溢,诗情奔放,愤世嫉俗,痛恨邪恶,他的诗写尽不幸遭遇与人世悲欢。

其兄郁华、嫂陈碧岑亦有《郁曼陀陈碧岑诗抄》留世。

四、一九二一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大肆拘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与革命青年,于是出现了『监狱诗』(即『烈士诗』),革命志士在监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写下了声如金石的绝命诗、诀别词、率都词意慷慨,音韵铿锵,成为现代诗苑的奇葩。

夏明翰的《就义诗》、刘伯坚的《带镣行》,被誉为『当代正气歌』。

革命战争诗,是现代旧体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革命将领们在戎马倥偬之际,挥毫作诗,或写战争、或抒情怀。

陆定一有《长征歌》,箫华有《长征组歌》,李一泯有《红军过铁索桥》等。

其他将领如徐向前、聂荣臻、张爱萍、杨成武、萧克、莫文骅等,也都有诗作。

战争诗中,董鲁安的《游击草》、陈雷的《露营歌》为重要诗集。

《游击草》写敌后晋察冀军民的反扫荡战斗生活。

诗笔细膩。

《露营歌》则写东北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冰天雪地里,坚持了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此诗集被誉为东北人民抗日的『史诗』。

五、当代文学三巨匠:鲁迅、郭沫若和茅盾,也都爱写旧体诗词。

鲁迅是大文学家,也是位卓越的诗人,他所写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据《鲁迅诗歌集》载旧体诗三十七首》,但质量很高,诗意深刻。

他的《自题小像》、《为了忘却的纪念》、《自嘲》、《无题》诸诗,流传极广,传诵一时。

郭沫若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当代大诗人。

他在『五四』以后,曾写过新诗(他的《女神》,被文学家誉为『中国新诗的奠基石』。

)但他在以后的数十年里,更多的是写旧体诗词。

所以他的主要成就应是旧体诗。

据王体权等三人编注的《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一书,共收诗词一千二百余首,是当代旧体诗写作最多的诗人之一。

集中佳作甚多,如《归国吟》、《抗日书怀》、《新华颂》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盾是当代文学巨匠,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但他也爱写旧体诗,著有《茅盾诗词》,收诗词一百余首。

其《观剧偶作》、《题动画片》、《题秦汉瓦当拓片》和《清谷行》等,都是集中佳作。

老作家叶圣陶、俞平伯、沈从文、王统照、朱自清、钟敬文等,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前驱者,也都在旧体诗词方面有较深厚的功底。

叶圣陶有《箧存集》,王统照有《剑啸庐诗草》,沈从文有《新晴集》,钟敬文有《天风海涛室诗词》,俞平伯有《寒涧诗存》,俞老长诗《重园花烛歌》出手,诗坛一时传为佳话。

六、我国文艺传统,诗与画常联系在一起,画家从来都是诗人。

画坛巨匠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潘天寿等,都是『诗画双绝』。

他们的题画诗,常是逸趣横生,寄意深远。

当代著名书法家邓散木、林散之、沈尹默等,他们既是书法家,又都是诗人。

邓散木有《邓散木诗选》,沈尹默有《沈尹默诗词集》,林散之有《江上诗存》。

此外,『言情』小说家周瘦鹃、张恨水、也都写旧体诗,周瘦鹃的《拈花集》,存诗多首。

七、著名学者,老教授都喜欢写旧体诗。

陈寅恪诗稿失落,由其门人蒋天佐收集残稿,辑《寅恪先生诗存》,收诗一百七十余首。

夏承焘为当代著名词家,著有《夏承焘词集》,并有《天风阁诗集》。

李独清有《洁园剩稿》,王季思有《王季思诗词录》,吴白匋有《褐凤庵诗词集》,王力有《龙虫并雕斋诗集》,夏征农有《夏征农诗集》,并有《征农方尼诗词选》,其他如苏步青、霍松林等著名教授,尚未见诗集出版,但报刊时有他们的佳作发表。

八、许多革命老干部也爱写旧体诗词,如陶铸、郭影秋、张执一、曹瑛、邓拓、魏文伯、邓均吾、李亚群、徐嘉瑞、杨第甫、杨石、黄施民等。

他们为革命坐监牢,上战场、出生入死,坚贞不屈;或长学校,或办报纸,或做党的宣传工作,都有诗词专集问世。

九、著名诗人、作家如老舍、田汉、楼适夷、赵朴初、何其芳、臧克家、屠岸、公木等,也都爱写旧体诗词。

赵朴初有《片石集》,田汉有《田汉诗选》,楼适夷有《适夷诗存》,何其芳有《何其芳诗稿》、屠岸有《萱荫阁诗抄》、公木有《公木旧体诗抄》。

十、编辑、记者、文艺、出版工作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爱写旧体诗。

如廖沬沙有《余烬集》,杨述有《沧桑集》,于刚有《霜叶集》,李汝伦有《性灵草》,陈大远有《匏尊集》,何迟有《何迟诗集》,郭汉城有《淡渍集》,罗立斌有《溪海集》,王斯琴有《近体诗剩草》,李子昂有《拾贝集》,张晓谷有《投影集》,余修有《鹊华诗草》,刘异云有《春声集》,马冰山有《冰山集》,袁振有《袁振诗集》,鲁兵有《小诗自咏》等诗集。

十一、《倾盖集》问世,诗界为之恻目,赢得声誉。

集中包括九个诗人的诗集。

即王以铸的《城西诗草》,吕剑的《青萍结绿轩诗存》,宋谋玚的《柳条春半楼诗稿》,荒芜的《纸壁斋诗选》,孙玄常的《瓠落斋诗词》,陈次园的《朝彻楼诗词稿》,陈迩冬的《十步廊韵语》,舒芜的《天问楼诗》和聂绀弩的《咄堂诗》。

他们以旧体诗写新事物,取得极大成功,显示出旧体诗的非凡表现力。

特别是聂绀弩诗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他个人另出有《三草》、《散宜生诗》的专集。

辽宁春风出版社出版的《霜叶集》,也收入了五位诗人的诗集,他们是王敏求的《芳芷集》,王坤骋的《野花集》,张望的《丹春集》,邓铁肩的《寒梅集》,丁洪的《植萱集》和刘异云的《春声集》。

十二、云南出版社出版的《友声集》,则收入了程光锐和刘征的诗词和臧克家的旧体诗。

沈祖棻、宋亦英、茅于美三位女词人,被誉为『当代李清照』。

沈祖棻著《涉江词》、《涉江诗稿》,她以深湛的古典诗词涵养与十分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幸遭遇与真挚的友情,娓娓动人,令人倾倒。

宋著《宋亦英诗词》,集中不乏佳作,如《张志新之歌》可谓代表作。

作者以强烈的革命激情,抒发对女英雄张志新的敬爱心情和对『四人帮』的满腔仇恨,声泪俱下,读之感人。

茅于美为缪钺教授的入门弟子,先后成《夜珠词》、《海贝词》两集,驰誉诗坛。

李锐著《龙胆紫集》,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旧体诗集子,集中多悼念战友之作,感情真挚。

特别是若干首缅怀革命导师和世界革命前躯者的诗,都是一些政治诗,概括力强,别开生面,它从又一个侧面,显示出旧体诗词的惊人表现力。

十三、『文革』期间,广大革命干部和诗人、作家惨遭迫害,或投入监狱,或软禁『牛棚』,他们忧国怀家,发愤为诗,因而出现了第二次『监狱诗』,如关露的《秦城诗草》,宋振庭的《自述》、高沐鸿的《伤逝》等,都是佳作。

他们的诗句悲凉激越,感人至深。

丙辰清明前后,天安门诗歌运动中涌現出的一批诗词,事后被辑成《天安门诗文集》。

无名作者们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的衷心爱戴和对『四人帮』的无比仇恨,成为现代诗苑的异彩奇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