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5262-2000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

合集下载

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

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
5.2.3.2设计规定
a)压力损失应小于0.15MPa。
b)应考虑设置一定的注氮口。
5.2.4
5.2.4.1具备功能
a)天然气增压
b)超压泄放
c)机组ESD放空
d)增压后天然气冷却(需要时)
e)压缩机组检维修放空
5.2.4.2设计规定
a)一般规定
1)各压缩机组进出口管线上应设截断阀和加载阀,该阀门应纳入机组控制系统,并接受ESD系统控制。
b)事故工况下越站
c)干线放空
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的功能。
5.2.1.2设计规定
a)宜单独设置进出站ESD截断阀。
b)应考虑一定的注氮口。
5.2.2
5.2.2.1具备功能
a)清管器接收或发送
b)进出站压力、温度测定
c)进出站ESD放空
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清管的功能。
5.2.2.2设计规定
a)进站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
3.2
输气站gas transmission station
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压气站、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及输气分输站、输气清管站等输气其它中间站。
3.3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天然气增压而设置的站场。
3.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
f)输气站辅助生产设施尽可能依托原有站场、邻近城镇和工矿企业以减少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4.3.2输气管道干线站场工程设计原则
a)对于集团公司其他专业公司所属企业应在交接点上游设置交接计量;
b)对于股份公司管道分公司所属不同企业应在交接点上游设置交接计量;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_SY5262-2000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_SY5262-2000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Specification for fire tube heater目次前言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Ⅳ1范围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2引用标准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3定义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 4基础数据和炉型选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5工艺设计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6材料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 7强度设计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 8结构设计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1 9附件和仪表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2 10加工成形与组装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 11焊接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0 12压力试验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4 13出厂文件、标志、油漆、包装和运输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5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火筒式加热炉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设备接地要求

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设备接地要求

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设备接地要求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用作其它用途。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联接要求,应将设备中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注意:接地装置运行中,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接地电阻也会随周围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

设备属于低压配电系统的TN-C系统,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

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不得少于个。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可将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与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接地参考标准是: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Ω;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一)加热炉技术要求1)水套炉技术要求1 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在文件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最新的版本。

应答:我单位具有在文件出版时的有效最新的版本。

1.1遵循的规范、标准及法规本技术规格书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法规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标准号标准名称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Y 0031-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GB 150.1~150.4-2011 《加热炉》GB 713 《锅炉和加热炉用钢板》GB/T 13306 《标牌》SY 0031-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NB/T 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4730.1~4730.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 5262-2009《火筒式加热炉规范》GB/T19839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机通用技术条件SY0031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SY/T5262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3836.1-2000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要求IEC 60079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SG ZB002 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TSG ZB001 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GB/T133061 标牌IEC61508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GEN ELEC 仪表和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ANSI/NEMAMG1.Revision 电机和发电机1-2003UL 1004-1-2008 旋转电机-一般要求GB/T 20801-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ASTM A860 锻制高强度低合金钢对焊管件标准规范ASME B16.9 工厂制锻制对焊管件ASTM A 388 对重型钢锻件的超声波检查的标准操作ASTM E112 对平均晶粒度检查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A 350 碳钢及低合金钢锻件,要求进行切口韧性试验管线组件的标准规范ASME B31.3 工艺管线,第IX 章和附件KASME B31.8 输配气管线系统ASME II 材料ASME V 无损检验ASME IX 焊接与铜焊资格要求应答:加热炉定商投标文件遵循包括常压燃气水套加热炉技术规格书和定商招标文件中所列的规范、标准及法规在内的相关标准。

LRC系列三相分离器计量装置用户手册..

LRC系列三相分离器计量装置用户手册..

LRC-系列三相分离器测试装置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天然气分离计量装置操作指南1 概述LRC系列天然气分离计量装置是天然气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设备。

它可以同时完成对井口流体的加热、分离和计量;可对系统的工作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报警;并具有完善的数据处理、流量计算、报表生成等功能。

该装置整体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装置各个单元设备的设计、制造符合下述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

1)《压力容器》 GB150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20093)《油气分离器规范》SY/T0515-20074)《石油工业加热炉安全规程》SY0031-2004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6)《火筒式加热炉技术条件》SY5262-20007)《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6143-2004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 GB50058-922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a)型号说明:以“LRC A/B”为例,“LRC”表示产品系列标志;“A”表示日处理气量:A*104 m3 n/d;“B”表示日处理液量:B m3/d。

b)水套加热炉加热盘管设计最高压力:32MPac)分离器设计最高工作压力:9.8MPad)正常最高操作工作压力:<7.5MPae)进口最高压力:32.0MPaf)进口温度:≥10℃g)安全阀定压:7.5MPa(高压)、1.3MPa(低压)(详见铭牌)。

h)爆破片定压:9.4MPai)天然气流量计量精度:±1%j)装置外形尺寸(放下烟囱,长×宽×高):7.4×2.2×2.5mk)供电电源:220VAC,10Al)装置出入口与外界管线的连接均为螺纹连接,口径如下:天然气入口:DN2 1/2”天然气出口:DN2 1/2”油和水出口:DN2 1/2”3 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仪表天然气分离计量装置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见流程图1。

加热炉安全使用要求

加热炉安全使用要求

加热炉安全使用技术要求前言本标准的第7.5条、第7.8条、第8.2.10条、第9.2.2条、第9.6.2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对SY0031-95《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的修订。

为满足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的需要,结合国内多年实践经验,对SY0031-95的内容、格式等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使其更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指导性及协调性。

其主要修订内容如下:a)增加了“前言”、“范围”、安全附件的“一般要求”、“燃烧系统安全设施”等。

b)将“引用标准”单列为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c)对SY0031-95的内容进行了修订:——5.1.1中增加了对加热炉设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5.2.1和5.3.1中对加热炉的制造和安装单位资质等级的要求做了相应调整;——在5.1.5和5.2.3中增加了“燃烧器等主要配件型式及参数”的内容;——6.2对直接受辐射热的主要受压元件用钢板材料做了修订;——6.4中对管式加热炉安全保障措施的要求、对烟囱挡板设置的要求、对管式加热炉灭火管的设置要求以及立式圆筒管式加热炉底部支柱的防火要求;——增加了8.4.1对有延迟裂纹倾向材料的无损检测要求;——8.4.2中增加了常压水套炉壳体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表2中增加了对常压火筒、常压壳体的试验压力内容;——增加了9.3.3、9.4.6对压力表、液面计等的定期检验要求;——增加了9.5.1对加热炉介质进出口、对流段传热面尾部、管式加热炉炉膛和燃料进燃烧器处装设测温仪表的规定等。

d)由于相关标准的更新,本标准对加热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和改造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补充和修订。

e)取消了SY0031-95的第10章“报废”、附录A“安全阀泄放面积的计算”、附录B“本规程的用词说明”。

本标准由油气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原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SY 0031-2012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 0031-2012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一般规定 (3)6 材料 (6)7 结构 (7)8 焊接、检验和试验 (8)9 安全附件 (14)10 使用管理 (17)11 定期栓验 (19)前言本标准第5.2.1条、第7.2条、第7.3条、第7.7条、第7.10条、第7.11 条、第8.2.10条、第9.2.2条、第9.4.5条、第9.6.2条、第10.10条的部分内容为推荐性的,其他条款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0031-2004《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SY0031-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受压元件用钢材许用应力最小安全系数的规定(见 5.1.4) ;----增加了对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长期使用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碳锰钢和奥氏体型钢材的要求 (见 6.3 和 6.4);----增加了用于焊接的受压元件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C、P、S 含量的要求(见6.5) ;----增加了换热管应选用冷拔或冷轧钢管GB/T 8163中的钢管不应用于换热管的要求等(见6.6);----增加了受压元件用钢材的代用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书面批准的要求(见 6.10);----增加了当被加热介质属于酸性介质时,如果实验数据或采取的抗酸性介质腐蚀措施不充分,则不宜采用管式加热炉的要求(见 7. 2);----修改了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焊缝范围(见 8.2.1.2004 年版的 8.2.1) ----增加了火筒、烟管、换热管系统和炉管系统的对接接头当采用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采用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的要求(见 8.4.2) ;----删除了火筒应制备产品焊接试板的规定(见 2004 年版的 8.5.1 和 8.5.2);----将换热管系统和炉管系统的水压试验压力系数由1.25 倍修订为1.5 倍,删除了炉管系统水压试验压力不应小于3.8MPa的规定:将常压火筒式加热炉壳体盛水试漏修订为水压试验压力 0.2MPa (见表2.2004年版的表2);----增加了额定热负荷大于或等于630kW 的水套炉至少应装设2个安全阔的规定;增加了相变加热炉设置爆破片的规定(见 9.2.1);----删除了玻璃管液位计相关条款的内容(见2004年版的9.4.3和9.4.4);----增加了使用单位应掌握火筒、烟管、炉管、换热管的结垢情况,必要时应停炉进行清理的要求(见1.0.8);----修改了加热炉的定期检验要求(见11章,2004 年版的11章)。

真空、相变炉加热炉基本原理

真空、相变炉加热炉基本原理
燃气真空、相变加热炉按照SY/T5262-2000《火筒式加热炉规范》、 SY0031-95《加热炉安全规程》及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等标准规 范进行设计、制造与检验;并接受《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监督;
真空、相变炉结构
燃油、燃气真空、相变加热炉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炉体、燃烧系统、 控制系统、钢架平台扶梯、加热盘管、注液阀、排液阀、排气阀、安 全阀、排污口组成。其中:
8、根据被加热介质需要的出口温度,在温度控制器上设定相应的 水浴温度或被加热介质的温度。
9、设备使用的压力范围标在设备铭牌上,当炉体的水浴压力超过 设备允许使用压力后安全阀会自动起跳,以保证炉体的安全。
10、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控柜将发出报警信号,在解除故障后, 启炉前尚需解锁,将监控柜面板上的报警解锁按钮按下即可。
补充加药。加药时,炉水应在低水位。 煮炉完成后,应将炉内污水排尽,并用清水对加热炉和接触过药液的阀门等
进行冲洗,并应清除沉积物,检查排污阀有无堵塞。
调试与运行操作
先打开加热炉上炉体(蒸汽发生器)排气阀,并关闭其它所有阀门,确认无 误后,再打开炉体上部的进水阀,向炉体内注入洁净水(最好是经过去除 Ca2+、Mg2+离子的软水),等炉体上的排气阀h有水流出时关闭进水阀,排 气阀保持开启状态。停滞10~30分钟待炉体内残留气体全部溢出后再打开进 水阀f继续补水,这时待炉体上的排气阀有水流出时关闭此排气阀,继续补水 直至高位水箱溢流口有水溢出,关闭进水阀。
炉内水温超高; 炉内水位低 供油不足 燃烧器故障(助燃空气压力低、燃烧器压力低、火焰熄灭等); 13、设备停用期间应注意做好防冻工作。 14、设备长期停用时,应关闭锅壳上的所有进出口,冬季还应排空

精选范文--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定

精选范文--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定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加热炉是油、气生产和输送中广泛使用的专用设备。

根据国务院以国发[1982]22号文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了确保安全经济运行,促进油、气生产和输送工艺发展,保护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便于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特制订本规定。

第1.0.2条加热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检验、修理、改造等有关单位必须遵守本规定。

各级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贯彻执行。

第l.0.3条本规定适用于油、气田和长输管道所用的火筒式加热炉,对于不属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范围的油、气田及长输管道用管式加热炉也应执行本规定。

第1.0.4条加热炉由于采用新技术(如新结构、新工艺等)而与本规定不符时,应进行必要的科学试验,经石油工业部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可在指定单位经一年以上的试用并证明安全可靠,方可推广使用。

注:石油工业用加热炉系指油、气田和管道上加热油、气、水等介质的专用设备。

加热炉一般分为火筒式加热炉和管式加热炉(简称管式炉)两大类。

火筒式加热炉包括直接加热炉(简称火筒炉)和间接加热炉(简称水套炉)。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设计第2.1.1条加热炉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可靠、工艺先进、结构合理、经济效益好等要求。

在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设计标准颁发前,火筒式加热炉壳体的设计,包括开孔补强,可参照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的以中石化(85)规字第2号文颁发《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执行;火筒及加强圈的设计可参照JB3622-84《锅壳式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标准》中的规定执行;管式炉的设计可参照SHJ1035-84《炼油厂管式加热炉设计技术规定》及SHJ1036-84《炼油厂管式加热炉钢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执行。

第2.1.2条加热炉的设计文件必须具备下列资料:1.设计任务书;2.燃烧、热力及流体动力等工艺计算书;3.强度计算书;4.总图及零部件图;5.制造安装技术条件;6.使用技术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筒式加热炉规范Specification for fire tube heater目次前言 (Ⅳ)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2)4基础数据和炉型选择 (3)5工艺设计 (3)6材料 (4)7强度设计 (7)8结构设计 (11)9附件和仪表 (12)10加工成形与组装 (13)11焊接 (20)12压力试验 (24)13出厂文件、标志、油漆、包装和运输 (25)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火筒式加热炉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气田生产中使用的火筒式加热炉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T 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1988碳素结构钢GB 713-1997锅炉用钢板GB/T 912-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 983-1995不锈钢焊条GB/T 985-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 986-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 3077-1999合金结构钢GB 3087-1999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 3274-19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5117-1995碳钢焊条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GB/T 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 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6479-1986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 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GB/T 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12459-1990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3401-1992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4957-1994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8-1994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 14982-1994粘土质耐火泥浆GB 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1611-93锅炉管子技术条件JB/T 1613-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 1615-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JB/T 1619-93锅壳锅炉本体总装技术条件JB/T 1623-92锅炉管孔中心距尺寸偏差JB/T 1625-93 中低压锅炉焊接管孔尺寸JB 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和运输JB 3375-91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JB 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709-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4712-92鞍式支座JB 4726-9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 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T 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 4736-95补强圈JB/T 4737-95椭圆形封头SY 0031-95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SY/T 0510-1998钢制对焊管件SY/T 0535-94火筒式加热炉热力与阻力计算方法SY/T 0540-94石油工业加热炉型式与基本参数SY/T 0599-1997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T 5261-91火筒式加热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方法SY/T 5106-93粘土质耐火砖DL/T 5048-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一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火筒式加热炉fire tube type heater在金属圆筒壳体内设置火筒传递热量的一种加热炉,称为火筒式加热炉。

3.2火筒式直接加热炉direct-heated heater被加热介质在壳体内由火筒直接加热的火筒式加热炉,称为火筒式直接加热炉,简称火筒炉。

3.3 火筒式间接加热炉indirect-heated heater被加热介质在壳体内的盘管(由钢管和管件组焊制成的传热元件)中,由中间载热体加热,而中间载热体由火筒直接加热的火筒式加热炉,称为火筒式间接加热炉。

中间载热介质为水的火筒式间接加热炉,简称水套炉。

壳体在常压下工作的水套炉,简称常压水套炉。

3.4火筒fire tube在火筒式加热炉中,具有燃烧室功能,且主要传递辐射热的元件称为火管;与火管相连通,且主要进行对流换热的元件称为烟管;火管和烟管总称为火筒。

3.5工作压力working pressure系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火筒式加热炉壳体顶部(或水套炉盘管内)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3.6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系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火筒式加热炉壳体及受压元件厚度的压力,亦即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其值不应小于工作压力。

3.7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系指火筒式加热炉正常工作过程中,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各个部位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温度时,取预计的不同温度作为各相应部位的设计温度。

3.8排烟温度temperature of flue gas taken from the base of stack系指在烟囱底部的烟管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4基础数据和炉型选择4.1基础数据4.1.1介质a)被加热介质种类、组分、密度、比热容、粘度、介质流量(包括最大、最小流量)、气油比、含水率和含沙量等。

b)被加热介质在进出口处的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及允许压力降。

4.1.2 燃料燃料的种类、组分、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及燃料油雾化剂的种类、温度、压力等。

4.1.3场地条件a)使用地区的基本风压值、地震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雪载荷、大气压力、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

b)环境保护要求和其他数据。

4.2炉型和适用范围4.2.1水套炉壳体设计压力不应大于0.44 MPa,盘管设计压力不宜大于32 MPa。

4.2.2火筒炉壳体设计压力不应大于0.66 MPa。

4.2.3被加热介质为原油、天然气、水及其混合物。

4.2.4燃料为液体或气体。

4.3炉型选择4.3.1被加热介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宜选用水套炉:a)天然气(宜优先选用盘管内介质流速为:湿气15~20 m/s,干气15~30 m/s 的常压水套炉)。

b)稠油。

c)含沙量较大的原油。

d)流量和压力不稳定。

e)腐蚀性强。

f)油气混合物。

g)工作压力大于0.6 MPa。

h)热负荷不大于1 600 kW。

4.3.2被加热介质符合下列条件者宜选用火筒炉:a)介质工作压力p≤0.6 MPa。

b)介质为原油、水及其混合物。

5工艺设计5.1火筒式加热炉工艺计算a)热负荷、压力等级、公称直径、型号编制应符合SY/T 0540的规定。

b)热力与阻力计算应符合SY/T 0535的规定。

5.2火筒式加热炉散热损失及热效率(η)a)壳体散热损失不应大于2%。

b)当设计热负荷小于630 kW时:η≥75%。

c)当设计热负荷大于或等于630 kW时:η≥80%。

5.3燃烧过剩空气系数(α)燃烧过剩空气系数(α)宜按下列数值选用:a)自然通风式燃气燃烧器:α=1.25。

b)预混式燃气燃烧器:α=1.2。

c)自然通风式燃油燃烧器:α=1.3。

d)强制通风式燃油燃烧器:α=1.1~1.2。

e)强制通风燃气燃烧器:α=1.05~1.1。

5.4火筒式加热炉热流密度5.4.1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推荐值a)火筒炉:1)介质为清水或污水时:13~29 kW/m2。

2)介质为原油时:11~25 kW/m2。

b)水套炉:介质为清水:11~16 kW/m2。

5.4.2受热面最大平均热流密度推荐值a)火筒炉不宜大于31 kW/m2。

b)水套炉不宜大于37 kW/m2。

5.4.3火管横截面热流密度值a)火管横截面热流密度的数值,等于火筒的设计热负荷与火管内横截面积和热效率(η)乘积的比值。

b)使用自然通风式燃烧器时,火管横截面热流密度不宜大于6 800 kW/m2。

5.5排烟温度排烟温度的选取应符合下列条件:a)烟囱出口处烟气温度不应低于烟气露点温度。

b)燃气火筒式加热炉,烟囱出口处烟气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体燃料不含硫,烟囱不保温时不应低于120℃。

2)气体燃料含硫量为0.05%~1%(体积)时:烟囱不保温时不应低于150~205℃。

烟囱保温时不应低于120~175℃。

5.6炉体保温炉体保温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保证壳体散热损失不应大于2%。

5.7烟囱设计5.7.1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流速,可根据安装地区的风速确定,推荐值如下: a)自然通风时取5~8 m/s,且在最低热负荷时不低于3 m/s。

b)强制通风时取12~20 m/s,且在最低热负荷时不低于5 m/s。

5.7.2 采用自然通风的火筒式加热炉的烟囱所需抽力,应为炉内烟气流程总阻力的1.2倍。

5.7.3烟囱高度除了应满足克服烟气流程的有关阻力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或地区三废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6材料6.1材料选择原则6.1.1火筒式加热炉受压元件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本章的有关规定,凡与受压元件相焊接的非受压元件用钢,也应是可焊性良好的材料。

6.1.2选择火筒式加热炉用钢必须考虑加热炉设计条件(如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特性等),材料的焊接性能,加工工艺性能以及经济合理性。

6.1.3火筒式加热炉受压元件用钢应由平炉、电炉或氧气转炉冶炼。

钢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6.1.4常压水套炉壳体不应采用沸腾钢板制造。

6.1.5 在酸性环境中使用的火筒式加热炉的材料应符合SY/T 0599的规定。

6.2钢板6.2.1火筒式加热炉受压元件用钢板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钢板6.2.2受火焰辐射热和接触热烟气的受压元件所使用的钢板应符合GB 713的规定。

6.2.3凡符合下列情况的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a)用于制造受压元件(法兰、平盖等)的厚度大于50 mm的20 R和16MnR钢板。

b)厚度大于16 mm的15MnVR钢板。

6.3 钢管6.3.1 火筒式加热炉受压元件用钢管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钢管6.3.2 15MnV钢管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6.3.3受火焰辐射热和接触热烟气的受压元件用钢管应符合GB 3087的规定。

6.4锻件6.4.1 火筒式加热炉用的锻件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锻件6.4.2锻件级别的选用由设计单位在图样或相应技术文件上注明,公称厚度大于300 mm 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应选用Ⅲ级或Ⅳ级。

6.5螺栓、螺母6.5.1 火筒式加热炉螺栓用钢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螺栓6.5.2螺母的硬度应低于螺栓,可通过选用不同强度级别的钢材或选用不同热处理状态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