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题目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目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凝聚与絮凝的主要原理为()。

A.破坏胶体粒子的稳定性

B.重力沉降

C.筛分作用

D.水化层作用

我的答案:A

2、凝集是指发酵液中的胶体粒子相互凝集成为直径为()左右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A.1mm

B.3 mm

C.5mm

D.7mm

我的答案:A

3、生物悬浮液由()组成。

A.水,培养基

B.代谢产物

C.生物碎片

D.A,B和C

我的答案:D

4、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我的答案:C

5、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

A.离心分离

B.过滤

C.沉降

D.超滤

我的答案:B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

A.离心

B.过滤

C.双水相萃取

D.超滤

我的答案:D

7、等密度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均可

我的答案:A

8、差速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均可

我的答案:B

9、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离心

我的答案:D

10、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A. 过滤

B.萃取

C.离子交换

D.蒸馏

我的答案:C

11、过滤的透过推动力是()。

A.渗透压

B.电位差

C.自由扩散

D.压力差

我的答案:D

12、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二、填空题

1、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位置: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

第1空:胞内第2空:胞外第3空:活性产物第4空:包含体

2、固液分离的主要方法有______和______。发酵液预处理中,体积较小的细菌和酵母菌,采用________分离;细胞体积较大的丝状体(霉菌放线菌),采用________分离。

我的答案:第1空:离心分离第2空:过滤分离

第3空:离心第4空:过滤

3、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惰性助滤剂

4、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真空转鼓压滤机。

我的答案:第1空:板框式压滤机第2空:板式压滤机

三、判断题

1、助滤剂是一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

我的答案:错

2、通过加入某些反应剂是发酵液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对

3、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负电。

我的答案:对

4、离心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我的答案:对

5、凝聚与絮凝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沉淀的状态不同。

我的答案:错

四、简答题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

我的答案:(1)改变发酵液中固体粒子的物理性质,如改变其表面的类型、增大它的尺寸、提高其硬度等,加快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

(2)尽可能使发酵产物转移入后续工序处理的相中(多数为液相)。

(3)尽可能除去部分杂质,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例如,使某些可溶性的胶状物变成不溶性的粒子;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如降低其黏度和密度等)。

2、过滤设备的选择原则?

我的答案:(1)根据物料的过滤性能,初步确定选择哪种推动力的过滤设备。

(2)根据处理物料的化学性质,检查所选择的过滤设备类型是否正确

(3)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生产规模可对选择的过滤设备进行筛选

(4)根据对滤饼的纯度或母液回收率等要求来确定过滤设备类型。

(5)根据对滤饼含湿率的要求,决定是否选用带有机械挤压过程的设备。

(6)根据所选择的过滤设备,物料的基本特性数据进行设备生产能力和最佳操作条件的计算,以确定设备的大小、投资费用、操作费用等。

五、名词解释

1、凝集:是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集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2、絮凝:是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团的过程。

一、单选题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沉淀法的是:( )

A.盐析法

B.等电点法

C.加入有机聚合物析出法

D.结晶

我的答案:D

2、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

A.盐析法

B.有机溶剂法

C.非离子多聚物法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D

3、在盐析公式log S=β-KsI中,Ks为直线的斜率,与()无关。

A.蛋白质种类

B.蛋白质浓度

C.pH

D.无机盐

我的答案:C

4、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

C.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B

5、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

A.氯化钠

B.硫酸

C.硝酸汞

D.乙醇

我的答案:A

6、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

我的答案:B

7、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其优点是()

A.分辨率高

B.变性作用小

C.杂质易除

D.沉淀易分离

我的答案:B

8、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A.酸性条件

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我的答案:B

9、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

A.乙酸乙酯

B.正丁醇

C.苯

D.丙酮

我的答案:D

10、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

A.介电常数大

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我的答案:B

11、将四环素粗品溶于pH=2的水中,用氨水调pH4.5-4.6,28-30℃保温,即有四环素沉淀结晶析出。此沉淀方法称为()

A.有机溶剂结晶法

B.等电点法

C.透析结晶法

D.盐析结晶法

我的答案:B

12、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A.KS盐析法

B.β盐析法

C.重复盐析法

D.分部盐析法

我的答案:A

13、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

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

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我的答案:B

14、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

C.亲和层析

D.纸层析

我的答案:C

二、填空题

1、Cohn方程logS=β-KsI中,Ks越______,β值越______,盐析效果越好。

我的答案:第1空:大第2空:小

2、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盐析法第2空:有机溶剂沉淀法第3空:等电点沉淀法

3、沉淀和结晶在本质上同属一种过程,都是新相析出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同类分子或离子以有规则排列形式析出称________,同类分子或离子以无规则的紊乱排列形式析出称为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结晶第2空:沉淀

4、盐析的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加入固体盐法第2空:加入饱和溶液法

三、判断题

1、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纯化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分开,二是将不同蛋白质分开。

我的答案:对

2、盐析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当处理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或酶时,盐析操作要在低温下(如0℃-4℃)进行。

我的答案:对

3、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酶、核酸等两性物质可用等电点沉析。

我的答案:对

4、甲醇沉淀作用与乙醇相当,但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醇、丙酮都小,所以应用广泛。我的答案:错

5、透析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我的答案:错

6、水提醇沉法时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我的答案:对

7、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溶解度。我的答案:错

8、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我的答案:对

9、要增加目标产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标产物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

我的答案:错

四、简答题

1、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1)亲水性有机溶剂加入溶液后降低了介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

(2)溶性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溶质分子表面原有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2、盐析Cohn方程、蛋白质盐析的两种方法和适用的范围?

我的答案:(1)Ks分级盐析法:

在一定pH和温度下,改变体系离子强度进行盐析的方法。此法由于蛋白质对离子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易产生共沉淀现象,因此常用于蛋白质的粗提。

(2)β分级盐析法:

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此法由于溶质溶解度变化缓慢,且变化幅度小,因此分辨率更高,常用于对粗提蛋白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3、b-环糊精共沉淀法的原理?

β-环糊精共沉淀法:

具有筒状结构的β-环糊精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包合物,这种包合物一般溶解度较小,能包和着待分离的物质而与溶液中的其他成分分离,然后再将这种包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解络,重新释放目标物质。主要应用于绿原酸等能和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成分的提取。

五、名词解释

1、差速离心:是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级离心,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和细胞器。

2、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以致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的现象称为盐析。

3、有机溶剂沉淀:利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降低而沉淀的方法,称为有机溶剂沉淀。

一、单选题

1、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A.增大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少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B

2、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

A.料液

B.萃取液

C.萃取剂

D.萃余液

我的答案:C

3、不属于有机溶剂萃取的常用设备的是( )

A.混合澄清器

B.萃取塔

C.离心萃取器

D.固定床

我的答案:D

4、在萃取液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种萃取方式的理论收率最高()

A.单级萃取

B.三级错流萃取

C.三级逆流萃取

D.二级逆流萃取

我的答案:C

5、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如何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目的()

A.降温

B.升高压力

C.升温

D.加入夹带剂

我的答案:C

6、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的原理进行分离的

A.吸附

B.相似相溶

C.分子筛

D.亲和

我的答案:B

7、液膜萃取系统的外相为()。

A.含被分离组分的料液作连续相

B.接受被分离组分的液体

C.处于两者之间的成膜的液体

D.溶质

我的答案:A

二、填空题

1、反胶团的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注入法第2空:相转移法第3空:溶解法

2、根据萃取和原料的物理状态,以液体为萃取剂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液液萃取第2空:液固萃取第3空:超临界流体萃取

3、萃取体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分构成。萃取剂选择原则是使溶质在萃取相中有最大的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溶质第2空:原溶剂第3空:萃取剂第4空:溶解度

4、根据萃取原理,在萃取操作中,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萃取称为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萃取称为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物理萃取第2空:化学萃取

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____________,与液体有相似的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扩散性能第2空:密度

6、根据萃取流程,可分为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我的答案:第1空:多级错流萃取第2空:多级逆流萃取第3空:微分萃取

7、在一个萃取体系中,一个液相和另一个液相体积之比称为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相比

8、在双水相系统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影响双水相萃取分配系数的最重要因素。

我的答案:第1空:表面自由能第2空:表面电荷

三、判断题

1、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互溶。

我的答案:错

2、临界压力是液化气体所需的压力。

我的答案:错

3、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我的答案:错

4、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二醇(PEG)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葡聚糖。

我的答案:对

5、当气体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就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成为超临界流体。

我的答案:对

6、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原则”。

我的答案:对

7、发生乳化现象对萃取是有利的。

我的答案:错

8、液一液萃取时,常发生乳化作用,使有机溶济与水相分层困难。而且无法恢复。

我的答案:错

9、液膜能把两个互溶但组成不同的溶液隔开。

我的答案:对

10、沉淀法、萃取法都是进行初步纯化。

我的答案:对

一、判断题(题数:16,共32.0 分)

1 、要增加目标产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标产物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

我的答案:×

2 、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溶解度。我的答案:×

3 、有机溶剂沉析分辨能力比盐析高。

我的答案:√

4 、在低盐浓度时,盐离子能增加生物分子表面电荷,使生物分子水合作用增强,具有促进溶解的作用。

我的答案:√

5 、硫酸铵在碱性环境中可以应用。

我的答案:×

6 、高级醇能被细胞壁中的类脂吸收,使胞壁膜溶胀,导致细胞破碎。

我的答案:×

7 、丙酮沉析作用小于乙醇。

我的答案:×

8 、凝聚与絮凝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沉淀的状态不同。

我的答案:×

9 、超声波破碎法的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操作需在冰水或有外部冷却的容器中进行。

我的答案:√

10 、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负电。

我的答案:√

11 、细胞破碎技术是生物分离操作中必需的步骤。

我的答案:×

12 、盐析反应完全需要一定时间,一般硫酸铵全部加完后,应放置一定时间以上才可进行固-液分离。

我的答案:√

13 、有机溶剂被细胞壁吸收后,会使细胞壁膨胀或溶解,导致破裂,把细胞内产物释放到水相中去。

我的答案:√

14 、有机溶剂与水混合要在低温下进行。

我的答案:√

15 、助滤剂是一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

我的答案:×

16 、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我的答案:√

二、单选题(题数:30,共60.0 分)

1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

A、盐析法

B、有机溶剂法

C、非离子多聚物法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D

2 、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

A、电解质

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我的答案:C

3 、在用沉淀法分离蛋白质的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盐是()。

A、硫酸钠

B、硫酸镁

C、硫酸铵

D、醋酸钠

我的答案:C

4 、细胞破碎率的测定方法有()。

A、直接测定法

B、目的产物测定法

C、导电率测定法

D、A,B和C

我的答案:D

5 、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我的答案:C

6 、在盐析公式log S=β-KsI中,Ks为直线的斜率,以下正确的是()。

A、与无机盐有关

B、与蛋白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C、与温度和pH有关

D、与蛋白质种类和pH有关

我的答案:A

7、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产量最高

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C、比活力最高

D、Km最小我的答案:C

8、超声破碎属于()破碎技术。

A、机械

B、溶胞作用

C、干燥

D、生物

我的答案:A

9 、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其优点是()

A、分辨率高

B、变性作用小

C、杂质易除

D、沉淀易分离

我的答案:B

10 、下列属于盐析操作的是()

A、透析沉淀

B、有机溶剂沉淀

C、变性沉淀

D、等电点沉淀

我的答案:A

11 、珠磨破碎属于()破碎技术。

A、机械

B、溶胞作用

C、干燥

D、生物

我的答案:A

12 、下列哪种作用不是超声波破碎的作用过程()。

A、空化效应

B、热效应

C、机械效应

D、降解作用

我的答案:D

13 、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 )沉析原理。

A、盐析

B、有机溶剂沉析

C、等电点沉析

D、有机酸沉析

我的答案:D

14 、生物悬浮液由()组成。

A、水,培养基

B、代谢产物

C、生物碎片

D、A,B和C

我的答案:D

15 、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

A、高压匀浆

B、超声波破碎

C、渗透压冲击法

D、酶解法

我的答案:A

16 、将配基与可溶性的载体偶联后形成载体-配基复合物,该复合物可选择性地与蛋白质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沉淀出来,此方法称为()

A、亲和沉淀

B、聚合物沉淀

C、金属离子沉淀

D、盐析沉淀

我的答案:A

17 、将四环素粗品溶于pH=2的水中,用氨水调pH4.5-4.6,28-30℃保温,即有四环素沉淀结晶析出。此沉淀方法称为()

A、有机溶剂结晶法

B、等电点法

C、透析结晶法

D、盐析结晶法

我的答案:B

18 、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

A、正极移动

B、负极移动

C、不移动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19 、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

A、草酸酸化

B、加黄血盐

C、加硫酸锌

D、氨水碱化

我的答案:B

20 、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A、KS盐析法

B、β盐析法

C、重复盐析法

D、分部盐析法

我的答案:A

21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我的答案:B

22 、凝聚与絮凝的主要原理为()。

A、破坏胶体粒子的稳定性

B、重力沉降

C、筛分作用

D、水化层作用

我的答案:A

23 、在细胞破碎方示中,不属于机械破碎的是()

A、珠磨法

B、超声波法

C、高压匀浆法

D、冻融法

我的答案:D

24 、某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为60%时可完全沉淀。现有该蛋白水溶液10mL,欲使该蛋白完全沉淀,应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mL。

A、6

B、10

C、15

D、20

我的答案:C

25 、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离心

我的答案:D

26 、破碎细菌的主要阻力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氢键

D、离子键

我的答案:B

27 、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

A、离心

B、过滤

C、双水相萃取

D、超滤

我的答案:D

28 、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

A、氯化钠

B、硫酸

C、硝酸汞

D、乙醇

我的答案:A

29 、在盐析公式log S=β-KsI中,当盐浓度为0时,β为蛋白质溶解度的对数值,与()无关。

A、蛋白质种类

B、温度

C、pH

D、无机盐

我的答案:D

30 、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我的答案:C

三、填空题(题数:4,共 8.0 分)

1、细胞破碎是指选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来破坏__________或__________。

我的答案: 第一空:细胞壁第二空:细胞膜

2、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大区别在于__________层。

我的答案:第一空:肽聚糖

3、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盐析法第二空:有机溶剂沉淀法第三空:等电点沉淀法

4、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位置: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胞内第二空:胞外第三空:活性产物第四空:包含体

【阶段测试二】

一、判断题(题数:7,共14.0 分)

1、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互溶。

我的答案:×

2 、溶剂萃取中的乳化现象一定存在。

我的答案:×

3 、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我的答案:×

4 、发生乳化现象对萃取是有利的。

我的答案:×

5 、沉淀法、萃取法都是进行初步纯化。

我的答案:√

6 、溶剂萃取的常用设备中,根据两相接触方式: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和连续式萃取设备

我的答案:√

7 、纳米过滤膜孔径最小。

我的答案:×

二、填空题(题数:6,共38.0 分)

1 、根据萃取和原料的物理状态,以液体为萃取剂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液液萃取第二空:液固萃取第三空:超临界流体萃取

2 、液膜萃取中,通常将含有被分离组分的料液作连续相,称为_______;接受被分离组分的流体,称_______;处于两者之间的成膜的流体称为_______,三者组成液膜分离体系

我的答案:第一空:外水相第二空:内水相第三空:膜相

3 、根据萃取流程,可分为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我的答案:第一空:多级错流萃取第二空:多级逆流萃取第三空:微分萃取

4 、压力驱动膜过程中按膜结构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微滤膜一般为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均质膜第二空:不对称膜第三空:均质膜

5 、萃取中萃取剂的物理状态是_______,溶质存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吸附过程的吸附剂状态是_______,被吸附的物质存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液态第二空:液态或固态第三空:固态第四空:液态或固态

6 、反胶团的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一空:注入法第二空:相转移法第三空:溶解法

三、单选题(题数:20,共40.0 分)

1 、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A、增大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少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B

2 、液-液萃取时常发生乳化作用,如何避免()

A、剧烈搅拌

B、低温

C、静止

D、加热

我的答案:D

3 、不属于有机溶剂萃取的常用设备的是( )

A、混合澄清器

B、萃取塔

C、离心萃取器

D、固定床

我的答案:D

4 、在萃取液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种萃取方式的理论收率最高()

A、单级萃取

B、三级错流萃取

C、三级逆流萃取

D、二级逆流萃取

我的答案:C

5 、液膜萃取系统的外相为()。

A、含被分离组分的料液作连续相

B、接受被分离组分的液体

C、处于两者之间的成膜的液体

D、溶质

我的答案:A

6 、影响双水相萃取分配系数的最重要因素是:()

A、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浓度

B、成相盐的种类和浓度

C、pH值

D、体系的温度

我的答案:A

7 、影响反胶团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的种类

B、离子的强度

C、水相的pH值

D、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我的答案:C

8 、在葡聚糖与聚乙二醇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目标蛋白质存在于()

A、上相

B、下相

C、葡聚糖

D、以上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A

9 、关于反萃取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从萃取剂转移到反萃剂的过程

B、萃取时,反向加入溶剂的方法

C、萃取时,反向加入料液的方法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A

10 、萃取剂对溶质分离能力的大小不可用下列哪种参数表示()。

A、分配系数

B、分离因子

C、活度的比值

D、分离因数

我的答案:D

11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与亲油程度的相对强弱,在工业上常用HLB数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LB数越小,亲水性越强

B、HLB数越大,亲水性越强

C、HLB数越大,亲酯性越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我的答案:B

12 、反胶团的微小界面和微小水相具有两个特异性功能,除具有分子识别并允许选择性透过的半透膜功能之外,另一个特异性功能是()。

A、分离、浓缩可同时进行,过程简便

B、有很高的萃取率和反萃取率

C、可直接从完整细胞中提取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和酶

D、在疏水性环境中具有使亲水性大分子如蛋白质等保持活性的功能

我的答案:D

13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 B值:()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我的答案:B

14 、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A、挥发度

B、离散度

C、溶解度

D、密度

我的答案:C

15 、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

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D、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我的答案:C

16 、采用丁酯萃取发酵液中的青霉素(pK=2.75)时,发酵液中有一酸性杂质(pK=2.05),此时萃取体系的pH应控制在()。

A、2.05

B、2.75

C、2.35

D、5.80

我的答案:C

17 、超滤是以()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压力差

B、电位差

C、蒸汽分压差

D、粒子尺寸

我的答案:A

18 、反渗透膜分离的原理是()。

A、利用反渗透膜,使溶液中的水能通过而使溶质浓缩的过程

B、利用渗透膜,使溶液中的水能通过而使溶质浓缩的过程

C、利用渗透膜,使溶液中的溶质能通过而水分子被截留的过程

D、利用反渗透膜,使溶液中的溶质能通过而水分子被截留的过程

我的答案:B

19 、在膜分离当中,分离精度有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A、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B、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

C、纳滤<反渗透<微滤<超滤

D、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

我的答案:A

20 、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细胞收集常采用的方法()

A、盐析

B、超声波

C、膜过滤

D、层析

我的答案:C

四、名词解释(题数:4,共8.0 分)

1、带溶剂:是指易溶于溶剂中并能够和溶质形成复合物且此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容易分解的物质,也称为化学萃取剂。

2、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

3、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4 相比:是指在一个萃取体系中,一个液相和另一个液相体积之比,用R表示

一、单选题

1、膜蒸馏是以()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静压力差

B.电位差

C.蒸汽分压差

D.粒子尺寸

我的答案:C

2、反渗透是以()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静压力差

B.电位差

C.蒸汽分压差

D.粒子尺寸

我的答案:A

3、在膜分离当中,分离精度有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A.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B.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

C.纳滤<反渗透<微滤<超滤

D.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

我的答案:A

4、超滤是以()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压力差

B.电位差

C.蒸汽分压差

D.粒子尺寸

我的答案:A

5、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细胞收集常采用的方法()

A.盐析

B.超声波

C.膜过滤

D.层析

我的答案:C

6、以下常用的吸附剂中,属于有机吸附剂的是:()

A.活性氧化铝

B.活性炭

C.硅藻土

D.分子筛

我的答案:B

7、下列不是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 )

A.吸附设备

B.吸附剂性质

C.吸附物性质

D.操作条件

我的答案:A

二、填空题

1、膜污染常用的清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第1空:超声波清洗法第2空:电解法第3空:化学清洗法

2、吸附的基本设备有________床、________床、________床和________床。

第1空:固定第2空:移动第3空:膨胀第4空:流化

3、吸附类型主要有三种: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其中___________是由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所引起。吸附作用力为化学键合力,吸附热较大的是___________。

第1空:物理吸附第2空:化学吸附

4、离子交换剂按活性基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阳离子交换剂的活性基团为_______,阴离子交换剂的活性基团为_______。

第1空:阳离子交换剂第2空:阴离子交换剂

第3空:酸性第4空:碱性

5、蒸发浓缩方式分为_________式蒸发浓缩、_________式蒸发浓缩和_________式蒸发浓缩。第1空:分批第2空:连续第3空:循环

6、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第1空:自然起晶第2空:刺激起晶第3空:晶种起晶

7、结晶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的形成、_______的形成和_______的生长。其中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

第1空:过饱和溶液第2空:晶核第3空:晶体

三、判断题

1、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如Ca2+、Mg2+、Zn2+等),则等电点pH升高。

我的答案:对

2、树脂使用后不可再回收。

我的答案:错

四、简答题

1、根据萃取和原料的物理状态,以液体为萃取剂,萃取可分为几类?

答:如果含有目标产物的原料也为液体,则称为液液萃取;如果含有目标产物的原料为固体,则称为液固萃取或浸取;以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时,含有目标产物的原料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称此操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液液萃取中,根据萃取剂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又分为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和反胶束萃取等。

2、双水相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①体系熵的增加;②分子间作用力。

五、名词解释

1、超临界流体萃取

答: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的。

2、萃取

答: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一、简答题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

(1)改变发酵液中固体粒子的物理性质,如改变表面的类型、增大它的尺寸、提高硬度等等,加快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沉淀速度。

(2)尽可能使发酵产物转移入后续工序的相中(多为液相)。

(3)能够除去部分杂质,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2、发酵液预处理中,凝聚和絮凝的作用机理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凝聚指在投加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小粒子聚集成1mm大小状凝聚体的过程,机理:中和粒子表面电荷、消除双电层结构、破坏水化膜。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剂存在下,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作用,机理:架桥作用。

3、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差速离心是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是沉淀速度不同的颗粒在不同的离心速度及不同的离心时间下,分配分离的方法。

密度区带离心法是样品在一定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淀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离心分离方法。

4、超声波破碎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作用原理:声频高于15~25KHZ的超声波在高强度声能输入下,利用空化现象引起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将电能通过换能器转换为声能,这种能量通过液体介质变成一个个密集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迅速炸裂,产生象小炸弹一样的能量,从而起到破碎细胞的作用。

注意事项:超声波对细胞的破碎效率与细胞种类、细胞浓度、超声波的声频、声能、处理时间等有关。由于超声波处理会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操作时宜在冰浴条件下进行。同时超声模式宜选择间歇的方式,以防止热敏性活性物质变性。

5、为提高复性率,可采用哪些策略?

(1)二硫键的形成

拥用多重二硫键的蛋白,需要更复杂的再折叠过程,要求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最佳浓度下,以便于二硫键的形成。利用氧化型谷胱甘肽形成二硫键,有助于含二硫键蛋白的复性。(2)小分子添加剂

小分子添加剂可降低蛋白的聚集,可提高复性得率。

(3)模拟体内蛋白折叠过程

细胞内,内源肽链的折叠和聚集受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的调节。因此,共表达分子伴侣和折叠酶可提高外源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提高复性率。但增加了后续纯化步骤,提高成本。(4)温和溶解工艺相结合提高复性率

调节pH值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就可使蛋白在低浓度变性剂中溶解,使中间体不变成有聚集倾向的结构。氨基酸序列再折叠及纯化过程将变得简单。

6、盐析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蛋白质和酶均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和酶分子上所带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化层,保护了蛋白质粒子,避免了相互碰撞,使蛋白质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因此,可通过破坏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和中和电荷降低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实现蛋白质的沉淀。加入大量中性盐后,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又中和了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失去,布朗运动加剧,蛋白质分子结合成聚集物而沉淀析出。7、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正确答案:

(1)亲水性有机溶剂加入溶液后降低了介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

(2)溶性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溶质分子表面原有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8、盐析Cohn方程、蛋白质盐析的两种方法和适用的范围?

正确答案:答:1、logS=β-KsI I=1/2ΣCiZi2

S—蛋白质的溶解度,mol/L;

β—常数;盐浓度为0时,蛋白质日溶解度的对数值,与蛋白质种类,温度T,pH有关,与盐无关。★

Ks—盐析常数;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盐的种类有关,与温度T,pH无关;★

I—离子强度,mol/dm3;ci—离子i的摩尔浓度(mol/dm3);Zi—电荷数,离子化合价Ks盐析法:一定的pH和温度下通过改变盐离子浓度进行盐析,此时β影响较小,此法由于蛋白质对离子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易产生共沉淀现象,沉淀的分辨率低,故常用于提取液的前处理。

β盐析法:一定的盐离子浓度下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β影响较大,用于后期,分辨率高。

9、简述蒸发浓缩操作的节能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蒸发浓缩采用蒸气做为热源,其用量大,处理能力大,但因其有一定的损失,因而总的热量损失也大。蒸气费用占整个蒸发设备运行费用的一半以上。

1、二次蒸气的利用

(1)多效蒸发

采用多个蒸发器连用,将前一个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气用作后面一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反复利用,直到二次蒸气无法再利用为止。

(2)二次蒸汽浓缩

蒸发过程产生的二次蒸汽温度较低,用作加热蒸汽时,与物料间的温度差太小,影响了二次蒸汽的利用及多效蒸发的效果和效数。采用二次蒸气浓缩来升高二次蒸汽的压力,使二次蒸汽得到更好的利用,达到节能目的。

(3)引出额外蒸汽

二次蒸汽不仅供自身利用,还可引出部分二次蒸汽作为其他工序的加热源。此温度稍低的二次蒸汽能够满足其他物料的蒸发温度要求。

2、冷凝水的再利用

冷凝水温度较高,可作为加热源来预热料液或加热其他物料。高温冷凝水与低温料液在预热器内换热;高温冷凝水进入下一效真空度高的加热室,此冷凝水自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而再利用。

二、名词解释

1、凝集

正确答案:在化学物质(铝、铁盐等)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2、絮凝

正确答案:絮凝剂(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

3、包含体

正确答案:指细胞或细菌中高表达的蛋白质(也可以汇同其他细胞成分)聚集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三、论述题

1、通过下图说明蛋白质的起始浓度对盐析效果的影响?

正确答案:发酵液中碳氧肌红蛋白的起始浓度分别30g/L、30g/L对起始浓度为30g/L的COMb溶液,大部分蛋白质在硫酸铵饱和度为58-65%之间沉淀出来;

但对稀释10倍的COMb溶液,饱和度达到66%时才开始沉淀,而相应的沉淀范围为66-73%饱和度。说明在一定饱和度范围内,发酵液中目标产物的浓度越高,所需硫酸铵的浓度就越小,可以节约成本。

2、酵母醇脱氢酶过滤液经过去除杂蛋白后,然后进行分段盐析得下图,分别对二图进行说明,并给出酵母醇脱氢酶盐析应采取的硫酸铵的饱和度范围?

正确答案:左图在硫酸铵的饱和度为30-40%时收率最高,右图硫酸铵的饱和度在53-60%范围酶活最高,一般情况下,对于酶的分离纯化,以高的酶活为主要分析指标。因此,由以上二图可知,选择硫酸铵的饱和度为53-60%进行盐析分离酵母醇脱氢酶。

3、Zn 离子沉淀尿激酶时,根据下图进行说明,并指出最适Zn 离子浓度?

正确答案:低浓度时,Zn 能选择沉淀尿激酶。在3mM可得85-92 回收率,而沉淀物的量并不多;加大Zn 浓度虽然能提高有限回收率,但沉淀物量大,纯度降低。因此选择最适Zn 离子子为3mM。

4、熟鸭蛋蛋黄中脂肪的含量高达31%,为什么看不到一点油?可是在熟咸蛋的蛋黄中,却经常可以看到黄色的油滴往外流?

正确答案:

蛋黄中除了脂肪以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就是一种高明的乳化剂,它能够把蛋黄中的脂肪分散成很小的油滴,这样就骗过了我们的眼睛和舌头。

在盐渍过程中,作为乳化剂的蛋白质被盐析出来,乳浊液被破坏了,那些原来分散成极小的油滴,彼此就互相聚集起来,变成大油液,所以咸蛋煮熟时,蛋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已分别存在,因而能见到出油。

在鲜蛋直接煮熟时,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乳状液直接凝固变成凝块,油脂来不及析出,仍

被分散在蛋白质凝块中,因此不见出油。

5、画出双水相萃取的相图并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图中的曲线为双节线,双节线以下的区域为均相区,以上的区域为两相区。

M点代表体系总组成,T点和B点分别代表相平衡的上相和下相组成,称为节点。

双节线上两点之间的直线叫做系线(T—M—B),同一系线上不同的点,总组成不同。

若M向双节线移动,系线变短,T、B逐渐接近,两相组成差别减小;当M点到达双节线K 点时,体系变成一相。K点叫做临界点。

双节线的位置、形状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相分离所需浓度越低;两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双节线的形状越不对称。

6、根据图示说明分馏萃取的原理?

正确答案:料液从中间的某一级加入,流量为F;萃取剂L从左端第一级加入,而从右端第n级加入纯重相。此纯重相除不含溶质外,与进料的组成相同,在进料级k的右侧的各级称为洗涤作用,使萃取相中目标溶质纯度增加(但浓度下降),因此第k级右侧的各级称为洗涤段,重相H称为洗涤剂。在第k级的左侧,溶质从重相被萃取进入萃取相,因此这段称为萃取段。分馏萃取可显著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

7、根据图示说明反渗透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容器中间有一张可透过溶剂(水),但不能透过溶质的膜隔开,两侧分别加入纯水和含溶质的水溶液。若膜两侧压力相等地,在浓差作用下作为溶剂的水分子从溶质浓度低的一侧(A)向B侧透过,此为渗透。促使水分子透过的推动力为渗透压。在B侧施加大于此渗透压的压力,则B侧的水分将返回到A侧,这种操作为反渗透。

8、利用离子交换滴定曲线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正确答案:强酸(或强碱)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开始是水平的,到某一点突然升高(或降低),表明在该点交换剂上的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逐渐上升(或下降),无水平部分。而弱酸(或弱碱)的滴定曲线则与前者曲线后期变化趋势相同,无水平部分。

利用测定曲线的转折点,可估算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而由转折点的数目,可推算不同离子交换基团的数目。同时,滴定曲线还表示交换容量随pH的变化。

9、结晶过程中饱和曲线和过饱和曲线的意义?

正确答案:S-S曲线为饱和温度曲线,在其下方为稳定区,在该区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会自发结晶;

T-T曲线为过饱和温度曲线,在其上方为不稳定区,能够自发形成结晶;

S-S曲线和T-T曲线之间为亚稳区,在该区域,溶液为过饱和溶液,但若无晶种存在,也不能自发形成晶体。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PART B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十二香菇多糖的分离提取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工艺流程,掌握真空浓缩技术。 二、实验原理 香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降糖等多种生理功能。水溶性多糖作为香菇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以β-1,3-葡聚糖的形式,分子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真空浓缩技术进行分离提取。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原料:干香菇500g 试剂:氯仿、正丁醇、医用纱布、浓硫酸、重蒸酚、工业酒精 四、实验仪器 组织捣碎机、水浴锅、旋转蒸发器、1cm比色皿、75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台式离心机、试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五、提取工艺流程 1. 1kg干香菇切成小块,以1:10(重量比)加入水,用组织捣碎机进行均质; 2. 取200mL均质液放入1L烧杯中,再加入3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后,温 火煮沸1小时,(注意:煮沸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烧杯底部发生糊结;并间歇加入少量水,使杯内液体体积保持在500mL左右; 3. 加热完毕后,将杯内液体用8层纱布过滤,除去残渣,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 中; 4. 将上清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在旋转浓缩仪上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0.1MPa 、 60℃,浓缩液体积至100mL左右停止; 5. 将浓缩液在1×10000g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除去残渣; 6. 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浓液(体积比为4:1),搅拌5min,静置 30分钟; 7. 将混合液体在1×5000g下离心20min,分离水相;

8. 在水相中加入终浓度为80%的酒精,搅拌均匀,静置20min,1×5000g下离 心10min; 9. 取出沉淀物,放入已称重的干燥表面皿中,在真空干燥箱中80℃下真空干燥; 10. 干燥后,称重,计算多糖的产率; 11. 准确称取干燥后多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12. 取定容液2ml加入6%苯酚1ml,混匀,再加入浓硫酸5ml,混匀,放置20min 后,于490nm测吸光度; 1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准确称取葡萄糖20mg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分 别取0.4、0.6、0.8、1.0、1.2、1.4、1.6及1.8ml,补水至2ml,依12步骤反应液,并分别测吸光度,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4. 根据香菇多糖吸光度和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多糖纯度。 六、思考题 1.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表达多糖产率及纯度的计算公式; 2. 利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多糖沉淀原理。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一茶多酚标准曲线的测定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天平,容量瓶,移液管,pH计、试管 药品:没食子酸丙酯或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方法: A溶液配制 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25mg没食子酸丙酯,蒸馏水溶液,移入25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1mg/mL的标准溶液 酒石酸亚铁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混合,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pH7.5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磷酸氢二钠: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氢二钠2.969g,蒸馏水稀释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a液 磷酸二氢钾: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二氢钾,、2.2695g,蒸馏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B。 取A液体85mL,B液体15mL混合均匀,即成。 B.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25、0.50、0.75、1.0、1.25mL的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4mL,再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mL,用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光光度计在540nm处,1cm比色皿,分别测定吸光度。空白参比操作同上,不加没食子酸丙酯。以容量瓶中没食子酸丙酯的绝对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做线性回归。 C 样品测定 取适量样品加入容量瓶,操作同上,没食子酸丙酯含量乘以换算系数1.5,求得茶多酚。

实验二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茶多酚的比较 实验仪器: 超声提取器、布氏漏斗、抽滤瓶、真空泵、烧瓶、量筒、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等、实验试剂 茶叶、纯净水、茶多酚(没食子酸丙酯)、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等 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研钵粉碎。备用 2、提取 A、超声提取法 称取5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烧瓶(塑料袋密封),加入100mL水,于超声提取器,50℃提取20min,抽滤,定容至100mL,待测。 B、回流提取法 称取10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圆底烧瓶,加入100mL水,80℃提取40min,分别在1、3、5、7、10、15、20、30、40min取3mL样品,小漏斗过滤后,待测。测得茶多酚含量(mg/mL)以茶多酚含量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3. 含量测定 按照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含量。 所需试剂及仪器 试剂: 没食子酸丙酯或者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子天平,pH计,超声提取器,量筒(100mL*1),容量瓶(25mL*8,100mL*4, 250mL*2),比色皿*5,移液管(1.0mL*2, 0.5mL*2, 2mL*2, 5mL*4) 三角瓶250mL*2,小漏斗*2,试管架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简述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内容。 答:基本涵义:生物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泡沫分离、萃取分离、沉淀(析)分离、膜分离、层析(色谱)分离、电泳分离技术以及产品的浓缩、结晶、干燥等技术。 2、物质分离的本质是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溶质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实现溶质间的分离或目标组分的纯化。请从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几个方面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答: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是: 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差速离心与超离心、膜分离、凝胶过滤等; 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带电性)差异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 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如溶剂提取法、逆流分配法、分配层析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及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等; 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如选择性吸附与吸附层析等; 5)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如亲和层析法等。 填空题: 1.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一级的回收率,二是减少操作 步骤。 2、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①浓缩程度②分离纯化程

度③回收率。 判断并改错: 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高,所需的能耗越高,回收成本越大。(×)改: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低。 选择题: 1. B 可以提高总回收率。 A.增加操作步骤 B.减少操作步骤 C.缩短操作时间 D.降低每一步的收率2.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 A ) A、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 B、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 C、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 D、各种方法都试验一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 概念题: 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多孔性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被截留,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离心压力,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填空题: 1.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ρ S 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ρ L 越小,则细 胞沉降速率越大。 2.过滤中推动力要克服的阻力有介质阻力和滤饼阻力,其中滤饼占主导作 用。 3.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受到重力,浮力,摩擦阻力的作用,当 固体匀速下降时,三个力的关系重力=浮力+摩擦阻力。 4.区带离心包括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区带离心。

(完整版)ydm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9章16K含答案),推荐文档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3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C)。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3、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B) A. 离心分离B过滤 C. 沉降 D.超滤 4、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5、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C) A.电解质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A.离心B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7、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8、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C)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 9、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 A.草酸酸化B.加黄血盐C.加硫酸锌D.氨水碱化 1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11、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D)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12、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3、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14、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 A.乙酸乙酯B正丁醇 C.苯 D.丙酮 15、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16、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范围内适合。 A. 0.5%~2%B1%~3% C. 2%~4% D. 3%~5% 1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C )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1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D )沉析原理。 A盐析B有机溶剂沉析C等电点沉析D有机酸沉析 19、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C )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2. 比表面积和孔径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 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固定相和流动相。 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大,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多,则溶质的分离度越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小,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 分离度。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质的性质,温度,溶液pH值,盐的浓度和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脂由网络骨架(载体),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活性基)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引发剂(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TEMED的作用是增速剂(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pH 和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和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步;

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 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 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 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和色谱法, 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 21. SDS-PAGE 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3 、 COOH - 、2)(OH PO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 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OH CH RN 33)(、2NH -、兼有以上两种基团; 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 ,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过程P4 答:①发酵液的预处理主要采用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高过滤速度。过滤、离心是其最基本的单元操作。 ②产物的提取采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 ③产物的精制常采用色谱分离技术,有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④成品的加工处理浓缩、结晶、干燥 第二章 一、概念: 1.发酵液的预处理:指采用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高过滤速度。 2.凝集(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聚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 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3.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4.离心分离:指在离心场的作用下,将悬浮液中的固相和液相加以分离的方法。主要用于颗粒较细的悬 浮液和乳浊液的分离。(分为差示离心、均匀介质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和平衡等密度离心。) 5.等电点沉淀法:利用蛋白质等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易产生沉淀的性质,用酸化剂或碱化 剂调节发酵液的pH,使其达到菌体蛋白的等电点而产生沉淀。 二、填空: 1、按过滤时料液流动方向的不同,分为常规过滤和错流过滤。 2、可溶性杂蛋白的去除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热处理法、化学变性沉淀法和吸附法 三、问答 1、发酵液的一般特征? ①组成大部分为水; ②发酵产物的浓度较低; ③发酵液中的悬浮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白的胶状物; ④含有培养基中的残留成分,如无机盐类、非蛋白质大分子及其降解产物; ⑤含有其他少量代谢副产物;

⑥含有色素、毒性物质。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2、常用的絮凝剂有什么? 无极絮凝剂:Al2(SO4)3·18H2O (明矾)、氯化钙、氯化镁碱式氯化铝、高分子无机聚合物等。 有机絮凝剂:壳多糖及其衍生物、明胶、丙烯酰胺类、聚苯乙烯类、聚丙烯酰类聚乙烯亚胺类。 3、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答:①絮凝剂的种类; ②絮凝剂浓度; ③ pH; 最关键因素,影响絮凝剂活性基团的解离度。 ④搅拌转速和时间。 4、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 答:①凝聚和絮凝方法 ②加热法 ③调节PH法 ④加水稀释法 ⑤加入助滤剂法 ⑥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 ⑦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法 Ca2+——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沉淀 Mg2+——三聚磷酸钠(Na5P3P10)→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溶性络合物 Fe3+——黄血盐(K4Fe(CN)6) →普鲁士蓝淀 ⑧可溶性杂蛋白的去除法 3、VB12发酵液絮凝预处理的研究 答:由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加入体积分数7%,pH6、搅拌速度14r/min、搅拌时间45s。通过加压过滤实验,得到絮凝后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9章16K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C)。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3、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B) A. 离心分离B过滤 C. 沉降 D.超滤 4、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5、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C) A.电解质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A.离心B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7、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8、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C)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 9、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 A.草酸酸化B.加黄血盐C.加硫酸锌D.氨水碱化 1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11、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D)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12、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3、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14、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 A.乙酸乙酯B正丁醇 C.苯 D.丙酮 15、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16、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范围内适合。 A. %~2%B1%~3% C. 2%~4% D. 3%~5% 1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C )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1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D )沉析原理。 A盐析B有机溶剂沉析C等电点沉析D有机酸沉析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步分离效率),二是(减少分离步骤)。 2. 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浓缩率),(分离系数)和(产品回收程度) 3?生物产品的分离过程包括发酵液的预处理和(液固分离),(产品的提取),(产品的精制) 和(产品的加工处理)。 4?生化反应所起的作用是产生目的产物,指标是(产率)和(转化率),而生物分离解决的 是如何从反应液中获取这些物质,涉及的是(收率)和(纯度)。 5?生物分离的主要任务:从发酵液和细胞培养液中以(最高的效率),(理想的纯度)和(最小的能耗)把目的产物分离出来。 6?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包括:(生物分离过程的体系特殊),(生物分离过程的工艺流程特殊),(生物分离过程的成本特殊)。 7. 物质分离的本质是识别混合物中不同溶质间(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差别利用 能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 8. 性质不同的溶质在分离操作中具有不同的(传质速率)和或(平衡状态) 9. 平衡分离是根据溶质在两相间(分配平衡)的差异实现分离;溶质达到分配。平衡为扩散 传质过程,推动力仅取决于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10. 差速分离是利用外力驱动溶质迁移产生的(速度差)进行分离的方法。 1. 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越(小),则细胞沉降 2. 区带离心包括(差速)区带离心和(等密度)区带离心。

3. 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 4.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离心)和(过滤)等。 5?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 6?常用的工业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7.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和(珍珠岩粉)。 8. 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受到(重力),(浮力),(摩擦阻力)的作用, 固体匀速下降时,三个力的关系(重力=浮力+摩擦阻力)。 9.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凝集),(絮凝),(加热法);(调节pH法),(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和(吸附剂)。 10. 发酵液中胶粒保持稳定的原因:(双电层)和(蛋白质周围水化层)结构。 11. 发酵液预处理过程中的相对纯化主要包括去除(高价态无机离子),(可溶性杂蛋白质),(色素)和(多糖类物质)。 12. 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等电点沉淀法),(热处理法)和(化学变性沉淀法)。 13. 差速区带离心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颗粒,与颗粒(密度)无关。等密度区带离心包 括(预形成梯度密度离心)和(自形成梯度密度离心)两种方式。离心达到平衡后,样品颗粒的区带形状和平衡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1?单从细胞直径的角度,细胞(直径越小),所需的压力或剪切力越大,细胞越 2. 常用的化学细胞破碎方法有(.酸碱法),(盐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溶剂法)和(螯合剂)。 3. 包涵体的溶解需要打断蛋白质分子和分子间的(共价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及静电 作用等,使多肽链伸展。因此,包涵体的溶解需要强的变性剂,如(8mol/L尿素)和(6mol/L 盐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二、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 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 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 3.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 三、生物分离过程一般分四步: 1.固-液分离(不溶物的去除) 离心、过滤、细胞破碎 目的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2.浓缩(杂质粗分) 离子交换吸附、萃取、溶剂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 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3.纯化 色谱、电泳、沉淀 以上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4.精制结晶、干燥 四、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 (1)产品价值 (2)产品质量 (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5)主要杂质独特的物化性质是什么? (6)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 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 五、.生物分离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 1.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浓缩率m 2.系数α回收率REC 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

1.简述细胞破碎的意义 一、细胞破碎的目的 由于有许多生化物质存在于细胞内部,必须在纯化以前将细胞破碎,使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大通透性)或破碎,释放其中的目标产物,然后方可进行提取。 二、细胞破碎方法的大致分类 破碎方法可归纳为机械破碎法和非机械破碎法两大类,非机械破碎法又可分为化学(和生物化学)破碎法和物理破碎法。 1.机械破碎 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是工业规模细胞破碎的主要手段。 细胞的机械破碎主要有高压匀浆、研磨、珠磨、喷雾撞击破碎和超声波破碎等。 2.化学(和生物化学)渗透破碎法 (1)渗透压冲击法(休克法)(2)酶溶(酶消化)法 3.物理破碎法 1)冻结-融化法(亦称冻融法)(2)干燥法 空气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三、化学渗透法和机械破碎法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优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的选择性高,胞内产物的总释放率低,特别是可有效地抑制核酸的释放,料液的粘度小,有利于后处理过程。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缺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速度低,效率差,并且化学或生化试剂的添加形成新的污染,给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增添麻烦。 第三章初级分离 一、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热沉淀 二、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离子强度:Ks和β值, 强度越大,蛋白质溶解度越小; (2)蛋白质的性质:因相对分子质量和立体结构而异,结构不对称、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易于盐析; (3)蛋白质的浓度:蛋白质浓度大,盐的用量小,共沉作用明显,分辨率低;蛋白质浓度小,盐的用量大,分辨率高;2.5%~3.0% 时最适合; (4)pH值:通常调整到pI附近,盐浓度较大会对等电点产生较大影响,pH对不同蛋白质的共沉影响;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库程》题《生物分离工一、填充题精P 纯化和I 产物分离,P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制 等;离心过滤和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等型式;碟片式套筒式,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超滤膜微滤膜,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反渗透膜纳滤膜和 两大类;和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纤维素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螺旋式和中空纤维式板式,管式,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吸附物和盐的浓度,溶液pH值,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7. 吸附质的性质,温度 ;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可(活性基)和(载体),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离子交换树脂由8. 网络骨架 组成。交换离子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引发剂(9.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增速剂TEMED 的作用是 ;)聚合; pH 和温度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10 ;和晶种起晶法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11. 三步;和化学交换反应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内部扩散qc0在生物制品进行 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https://www.360docs.net/doc/6910019380.html,ngmuir吸附方程,其形式为?qK?c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疏水性强的,而流动相是极性强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辛8烷基和十八烷基C ;常用的流动相有乙腈和异丙醇;18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 的粘度和扩散系数,与液体有相似的密度;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PART B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九硅胶色谱法分离甘油三酯 一、实验目的 通过从粗油中分离甘油三酯,学习运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油脂中各个成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硅胶色谱频繁使用在脂质中的单一脂质,糖脂质以及磷脂质的分离。各种脂质被硅胶吸附,随着洗脱溶液的极性增加,各种极性不同的化合物被分离出来。 三、实验仪器 1. 层析柱(1.5×75cm) 2. 250mL 三角容量瓶 3. 分析天平(0.001g) 4. 真空浓缩装置 5. 搜集瓶 6. 氮气 四、实验材料与试剂 1. 正己烷 200mL 2. 乙醚15mL 3. 蒸馏水 1.3mL 4. 硅胶(100目左右) 25g 五、实验步骤 1. 活化硅胶(110度,6小时干燥)25g中加入5%蒸馏水使其部分钝化并充分混 匀放置30分钟。加入正己烷至刚好淹没硅胶为止并用超声波脱气3分钟。2. 层析柱底部放入脱脂棉少许(防止硅胶泄漏),将硅胶放入到层析柱中正己烷 溶液要没过硅胶层表面。

3. 准确称取食用油1±0.001 g加入到硅胶层析柱中用150mL正己烷/乙醚 (87∶13,v/v)洗脱,洗脱速度为2-3滴/min。洗脱时表面不能干和。 4. 收集的洗脱液用真空浓缩装置浓缩至无有机溶剂气味为止。 5. 准确称取浓缩物质量。 六、回收率计算 回收率= Ws/W×100% Ws:回收的甘油三酯质量(g) W:食用油质量(g) 七、思考题 1. 实验中加水的目的是什么? 2. 怎样验证洗脱液中收集的甘油三酯的纯度。

ZXM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

概念题: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称为萃取。 亲和吸附:亲和吸附是吸附单元操作的一种,它是利用亲和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的特殊的化学作用实现的高效分离手段。亲和吸附剂的组成包括:惰性载体、手臂链、特异性亲和配基。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类似气体的扩散系数,以及类似液体的密度(溶解能力强)的特点,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进行的萃取单元操作。 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在等电点下的溶解度最低,根据这一性质,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和双电层,降低分子间斥力,加强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得以聚集成团沉淀下来。 反渗透: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流动相: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租临界体等,都称为流动相。 离子交换平衡:当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而达平衡状态,即称为离子交换平衡。 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有机溶剂沉淀: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生物分离工程试卷C

一、填空题。(2*12) 1、萃取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_____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液膜的膜相组成有_____________ 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典型流程有______________。 4、细胞破碎是破坏_________和______。 5、在非机械法破碎细胞的方法中增溶法是利用__________溶解细胞壁。 6、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______和________用盐析法来分级沉淀目标产物时进一步纯化时常用____________。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_____和_______。 7、蛋白质的常用沉淀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_____和_______ 9、阳离子交换树脂含____。(选填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 10、不对称膜表面为_____,起_____作用;下面是_______,起________作用。 11、表征膜性能的参数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12、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和亲和色谱分别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化原理进行分离的。 二、选择题。(2*8) 1、反胶团是向有机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形成的 A、水 B、盐溶液 C、有机溶液 D、表面活性剂 2、差速-区带离心中密度梯度液中最大介质密度必须()样品中粒子的最小密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都可以 3、高压匀浆法适用于下列那种细胞的破碎() A、团状或丝状菌 B、包含体 C、质地坚硬的亚细胞 D、革兰氏阴性菌 4、Ks盐析法是改变体系的()进行盐析的方法。 A、pH B、温度 C、盐浓度 D、同时改变温度和pH 5、平衡区带离心是根据各组分()形成区带. A、密度差 B、浓度差 C、平衡系数差 D、速度差 6、强阴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与pH的关系,下述哪个选项正确。() A、随pH增大而增大 B、随pH增大而减小 C、与pH无关 D、随pH减小而增大 7、下列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中用于分离悬浮颗粒和病毒的是()。 A、纳滤 B、反渗透 C、微滤 D、超滤 8、渗透是以()为推动力的。 A、压力差 B、浓度差 C、静电引力 D、溶质分压差 三、名词解释。(3*4’) 1、双水相萃取: 2、液膜萃取: 3、RCF: 四、简答题。(34’) 1、简述生物分离工程的内容及任务。(5’) 2、简述凝聚和絮凝作用差异。(6’) 3、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有哪些?(5’) 4画出生物分离流程与单元操作(6’) 5.、在离子交换色谱中,对pI=5.2的蛋白,选择哪种类型离子交换剂并简述理由。(6’) 6、提高亲和色谱操作容量的方法有哪些?(6’) 五、计算题。(2*7’)

生物分离工程考试参考答案.

姓 线 号 学 封 班 卷 试密学 大 峡 三 2007年春季学期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1、本试卷共 2 页; 2、考试时间: 11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是非题(对打“√”,错打“x”,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在低离子强度溶液或纯水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一般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2、等电点沉淀适用于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亲水性强的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较 大,在等电点的pH值下不容易产生沉淀。(√) 3、在膜分离操作中,不能完全透过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的浓 度升高,引起浓差极化。(√) 4、在双水相萃取中,蛋白质的表面疏水作用会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x) 5、为提高分离效果,可通过降低流速u或减小固定相粒径来降低HETP,提高理 论板数。(√) 6、在吸附操作中,疏水吸附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凝胶过滤色谱是最简单的一种复性色谱方法,其在辅助蛋白质复性方面的作用 主要基于凝胶介质对复性过程中不同尺寸的分子或聚集体的排阻作用。 (√) 8、在膜分离中,温度升高,溶液黏度降低,则截留率升高。(x) 9、有机溶剂内胶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尾部向外,溶于有机溶剂,而疏水头 部向内,此时形成的胶团称为反胶团。(x) 10、表面活性剂对乳状液膜的稳定作用在于其明显改变相界面的表面张力,但不 是所有表面活性剂都可以用于液膜的制备。(√) 二、选择题(每小题两分,共10分) 1、在收集细胞菌体时,可供选择的离心机可以是(A B C );而在收集蛋白时, 一般可供选择的离心机是(C )。 A1页 A、低速离心机 B、高速离心机 C、超速离心机 2、超滤主要用于分离或浓缩(A、B、D);微滤主要用于分离( C ) A、蛋白质 B、病毒 C、细胞 D、酶 3、胰蛋白酶的等电点为10.6,在PEG/磷酸盐(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 系统中,随pH值的增大,胰蛋白酶的分配系数( A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增后减 4、强酸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pH变化规律是( A ) A、开始恒定不变,然后突然上升 B、开始恒定不变,然后突然下降 C、缓慢上升 D、无法判断 5、在吸附剂上通过化学修饰接上氨基配基,得到的离子交换剂的类型是( B ); 在萃取过程中加入季胺盐类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是( C )。 A、阳离子交换剂 B、阴离子交换剂 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离心沉降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在离心场中使不同密度的固 体颗粒加速沉降的分离过程。该非均相分离手段不仅适用于菌体和细胞的分离手段, 而且可用于血球、胞内细胞器、病毒及蛋白质的分离。离心加速度一般是重力加速 度的r ω2倍。离心力用Z g来表示。 2、蛋白质的复性方法主要包括稀释复性、添加剂辅助复性、分子伴侣或人工分子伴 侣辅助复性、反胶团的应用、色谱柱复性等。 3、等电点沉淀法的原理是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 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 体,进而产生沉淀。 4、化学萃取是利用与被萃目标物发生反应的非极性物质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操作。 5、超滤是根据高分子溶质之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溶质之间相对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 离的方法。膜两侧的压力一般在0.1-1MPa之间。分离或浓度微粒的直径大小在 1-50nm。 6、实现吸附操作的主要设备有固定床、膨胀床、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 7、色谱(层析)是根据混合物中的溶质在两相之间分配行为的差别引起的随着流动 相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0019380.html, 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作者:胡玲王亚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10期 摘要分析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现状,从教学团队构建、实验课程设置、仪器设备配置等方面,对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探索,实现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推动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专业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17-02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Pro- fessional Laboratory in Anhui University//HU Ling, WANG Y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dea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BEPL)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EPL in Anhui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allocation,building the suitable lab staff,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BEPL, to enhance the laboratory operating efficiency, to arrange reasonable experimental proces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PL in Anhui University,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1 前言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生物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办列入一级学科目录。生物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 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环节与传统的化工分离操作不同,其在上游生物技术的基础上,从浓度低、成分复杂、物料不稳定的原料开始操作,整个生物分离过程包括材料前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高度精制四大操作单元[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