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学习方法
初三如何学习物理电路图

初三如何学习物理电路图这是我为您倾心整理的初三物理,经典实用,希望看完之后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更多物理知识点,请继续收看【初三物理】栏目。
1、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二) 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看图连元件作图。
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

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画电路图是九年级物理常考的题型之一。
下面是由我分享的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审题弄清习题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什么,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为了帮助我们更形象地掌握判断各物理现象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题意,可画出符合题意的草图或示意图,特别是在力学和电学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和电路图,对分析问题判断物理现象很有帮助。
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分析根据判断的物理现象,找出说明这些现象所对应的概念或定律或公式是什么,题中给了哪些已知量,要求哪些未知量,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同时,在分析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隐含的已知量,即善于找出题内暗示的已知条件。
例如,若题中提到“有一并联电路…”,这就表示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上的电流强度与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各支路上电流强度之和等于干路上的电流强度等等。
在解题时,这些暗示的已知条件对解题极为重要。
物理九年级画电路图的方法:列式根据现象及对应的规律,找出已知量与求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列出两者的数量的关系式(在初中等量关系为最普遍的)。
关系式可以是物理概念的定义式,或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或物理法则的数学表达式,或相应的数学方程式。
物理九年级电学试题的解题思路1)识别电路图和改画等效电路图正确识别电路图,是解决各类电路问题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电路,往往是在识别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改画出等效的简化电路,然后选用有关物理公式或都列方程去求解。
如何识别电路呢?①看清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关系。
若在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而在电路中各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的是并联。
若在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方法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是混联。
②能够根据题目所述,明确电路是通路、断路还是短路。
若电路中各元件用导线连接,开关(电键)闭合后,电流能从电源的正极出来沿着导线通过用电器回互电源的负极的电路,就是通路。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物理电路图,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其中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定律和物理运动。
本文着重介绍了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口诀,以方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定律。
电路图是一种可视化图形,用来表示电路的电路连接,它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理解和记忆电路的结构。
这种表示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描述,从而使用户更好地分析系统的行为,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和掌握电路图的概念,那么他们学习物理学就更容易了。
在初三物理课上,老师会教给学生一些电路图的口诀,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图,从而更高效地学习物理学。
下面就是初三物理课上常用的一些口诀:1.线的开始是接地,结束要关头;2.断线显示电路断,没有“负”只有真;3.两个箭头总相反,调换功能改变电流;4.桥触点导入外部,跳线改变电路分枝;5.终点一般接Volt,电流可以流进去。
此外,学习电路图还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常见元件的电气特性,以此来正确表达电路图中的电路设计思想。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记住下面几个口诀:1.电阻线性,当电压改变时,电流变化同比例;2.电感线性,当电流变化时,电压变化也线性;3.电容耗散,当电压变化时,电流变化也耗散;4.二极管维持,当电流流过时,电压会保持。
最后,电路图口诀不仅仅是一些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种思想,需要学生能够综合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运行原理和规律。
只有把口诀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物理定律,把它们运用在实际操作中。
总之,学习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口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析系统的行为,也可以让他们更加准确地表达电路图的电气特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定律的理解能力,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知识。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物理电路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了这些口诀,学习者在概念认知上和操作上将有很大的提高,因而物理电路图的口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以供参考。
1. 三连箱示意图:积极极介质系,反向极回路外现;断开开关极间走,连接线路内封闭展。
2.关有两极,一极积极,另一极反;开关正常关闭,封闭回路中极头朝。
3.相电表:开关积极极头系,开关反极线路外现;电表积极表示走,电表反极封闭展。
4. 三相电表:开关积极极头系,开关反极线路外现;三相表极头指向,一号积极一号反。
5.触器:开关积极极头系,连接器反极线路外现;接触器正常关闭,耦合线路打开展。
6.电器:开关积极极头系,连接线路外反极现;继电器正常关闭,继电器反极封闭展。
7.压器:两个积极极头系,乙头反极线路中现;变压器正常关闭,变压器反极打开展。
8.压器连接线极:电流变大极头走,电流减小反极走;变压器正常关闭,电压变大反极封闭展。
9.拟电路:激励极积极系,反馈极线路外现;模拟电路正常关闭,模拟极封闭回路中展。
10.型电路:积极极头系,反极线路外现;反极封闭回路中,小型电路正常关闭。
物理电路图口诀学习需要不断反复,因为电路图中存在许多极性规律和元件连接规律,只有不断地记忆、学习、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电路图口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在以上口诀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解能力,根据不同的电路图,分析其中的电路特性,如何分析元件的极性,以及运行的方式等。
另外,在学习物理电路图口诀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及时地练习相关的实验,从而加强自己对电路及其极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口诀,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电路图的运行规律,加强对概念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把握物理电路图的实用性。
初中物理电路图大全-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电路图大全-学习方法1.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1)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1)观察连接方法,串联电路"逐个顺次,一一连接",并联电路"首首相接,尾尾相接"。
(2)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观察途中是否分流。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

初三物理电路图口诀在初三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电路图口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
学习这些口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图的概念,并帮助他们记住、掌握元件种类和电路表达等相关知识。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图口诀,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口诀。
口诀一:电源向上,电流向下。
这句口诀强调的是电源的相关性,提醒学生记住电源要放在电路图的上面,而电流要放在下面,以此来表达电源和电流的方向性。
口诀二:接地不接头,针脚对对脸。
这句口诀强调的是元件的相关性,提醒学生记住接地要直接接地,而不要接在元件的芯片上;而元件连接时,针脚要一一对应,而不是任意连接,以此来表达元件连接的正确性。
口诀三:电路总循环,电极得顺接。
这句口诀强调的是电流的循环,提醒学生记住电路中的电流不能断开,而应该环行,电极要正确接入,以此来表达电流循环的正确性。
口诀四:电源之顺律,对各元件影响。
这句口诀强调的是电源的影响,提醒学生记住电源的电势值将影响元件的表现,元件运作的效果将受电源的电势值的影响,以此来表达电源的重要性。
口诀五:回路要配套,元件得按照。
这句口诀强调的是元件的配置,提醒学生记住电路图中的各个元件要对应套用,而不能将元件揉杂,以此来表达元件配置的正确性。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一些电路图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掌握和理解这些口诀,从而更好地掌握电路图知识。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电路图口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这些口诀可以被看作是电路图学习的钥匙,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灵活地操控电路图。
只有通过记住和理解这些口诀,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电路图口诀是初三物理学习中一项重要的知识点,利用口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电路图,使得他们在电路图学习中受益良多,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技巧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技巧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技巧
学习物理课程,学生们不得不接触到电路图。
它是这门课程的基础,
有可能被用在物理专题考试、联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全国模拟联考中。
但是,如何分析电路图却是学生们头痛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
绍一些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电路图中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比如电阻,导体、开关等,然后仔细观察电路图中的每一个元器件,判断出它们之间的
联系,这样就可以将电路图分解为几个独立的部分。
其次,要思考机械质量定律。
电路图中的线路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通
状态,一种是断状态。
只有当电流在线路中可以正常流动时,才为通
状态,否则为断状态。
这里要特别注意,电路图中的线路有时候会受
到电阻的约束,这就意味着电流必须经过某种电阻才能流动,从而影
响电路图的有效解。
再次,要分析电路图中的电势,也就是电压。
即使是很简单的电路,
在不同的元器件和开关的情况下,电势也会有所变化,从而影响电压
的分布。
电路图的分析技巧也需要我们去理解电势的转换和变化,从
而掌握低电压和高电压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最后,我们要分析电路图中的电流,根据电流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元件,并进一步分析当前电路图中物理电流的流向,从而确定电路图的有效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析电路图并不难,只要掌握以上分析技巧,仔细研究电路图,就可以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
初中物理电路图解题原则步骤与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电路图解题原则步骤与学习方法0 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0 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学习方法
初三物理电路图的学习方法
画电路图首先克服怕难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看图连元件作图。
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假设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
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假设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
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