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威尼斯商人》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13课威尼斯商人

13威尼斯商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能力目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把握戏剧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是莎士比亚的读书名言。
在西方国家每个家庭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一本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莎士比亚被尊称为戏剧艺术的奠基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莎士比亚,走进他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来领略他的艺术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可指名让学生读三、学生自主学习1、作者及作品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学生识记莎士比亚的作品,强调这是考点)历史剧:《亨利四世》《查理二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再借助学案巩固。
2字词积累恻(cè)隐豁(huò)免告禀(bǐng) 腌赞(āzā) 庖(páo)代中流砥(dī)柱一磅(bàng)肉诉讼(sòng) 刽子手(guì) 怜悯(mǐn) 遍稽(jī)群籍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学生自主学习,可查阅相关资料,有难度的共同交流。
四、学生合作探究(一)读一读读剧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事件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主要人物?矛盾冲突是什么?结果如何?故事情节:一件诉讼案或是一场官司。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课文节选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
这场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完整。
简洁紧凑得就象一出独幕剧一样。
每一个登场人物都有自己的面貌和个性。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随着事件的变化,人物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这场戏在描绘人物性格上的显著特点。
(二)学法引导1、阅读课文,着重理清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口述课文的故事梗概;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明确这篇戏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剧本中所用的“夸张”“悬念”“对比”“突转”等戏剧技巧,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对戏剧文学的巨大贡献,了解他的一些重要作品,进一步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风格品味本文语言的诙谐生动、优美流畅。
(三)审美鉴赏优美动人,含义隽永的比喻。
节选的剧本语言优美动人,含义隽永,这和作者在戏剧语言里自如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生动、贴切的比喻分不开。
如,安东尼奥说“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
病羊的比喻形象而又真切地勾勒出他那软弱的性格,“果子落地”一句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他面临的悲惨遭遇。
这样的比喻通俗晓畅,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紧扣剧情,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能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1 、课文中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析]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理清剧情,理清贯穿全剧的矛盾线索,理解剧本所表达的中心。
[参考答案] 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件

课堂训练
夏洛克有怎样的性情特点?他是否像公爵 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如铁石”、“不 懂得怜 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 的恶汉”?
夏洛克为什么对安东尼奥如此痛恨,以 至于不要高额的回报而非要安东尼奥的 命不可?
)你如何看鲍西娅这个人物?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莎士比亚的喜剧 《威尼斯商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 中,了解了话剧 中人物性情是“说”出 来的,人物关系也是“说”出来的,话 剧是“说”的艺术。此外,我 们着重分 析了剧中的人物性情和人物关系,这就 为下节课我们学习戏剧冲突奠定了一个 良好 的基础。
课堂练习
(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2)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课文中的矛盾(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 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着重研习了《威尼斯商人》 的戏剧冲突。通过学习《威尼斯商 人》,同学们初步了解 了话剧艺术 的特点,了解了人物性情和人物关 系在话剧中是如何表现的,这对我 们今后学 习、欣赏话剧艺术有很大 的帮助。
教学过程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 人胜的喜剧。威廉·莎士比亚(1564— 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 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 特》《李尔王》《奥塞罗》 《罗密欧与 朱丽叶》,喜剧:《第十二夜》《无事 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等;诗歌作品:十四行诗150多首。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英国) 1564—1616年
教学重点
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 种文艺表现情势的能力与兴趣。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 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威尼斯商人》课件

角色性格
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冷酷、残忍的犹太商人,他以追求金钱为目 标,不顾一切地追求利益。
角色发展
夏洛克的角色在剧情中经历了从自信满满到绝望崩溃的心路历程, 他的下场警示我们贪婪和残忍最终会导致失败。
角色意义
夏洛克的故事提醒我们,贪婪和残忍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追求正 义和公平。
03 故事情节
开场与背景
人物性格与语言特色
人物性格塑造
分析剧本中角色性格的塑造,理解角 色之间的性格差异和冲突,探究这些 因素如何影响剧情的发展。
语言特色
研究剧本中语言的特色,包括词汇选 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理解这 些语言特征如何反映人物性格、身份 和社会背景。
06 作品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推动文学发展
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威尼斯商人》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戏剧、电影、电视等领域提供了丰 富的创作灵感。
冲突与解决
总结词
描述故事中的主要冲突和解决方式
详细描述
巴萨尼奥因沉船失事而无法按时还款,安东尼奥面临死 亡威胁。此时,好友阿拉贡斯出面调解,提出以安东尼 奥的一只装满金币的箱子作为抵押,夏洛克欣然接受。 然而,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破产的消息后,执意要求 履行割肉的约定。最终,在贝尔蒙特求婚成功后,巴萨 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提出夏洛克如果割 肉必须留足一磅纯肉,否则即为谋杀。夏洛克被迫接受 条件,安东尼奥得以逃脱一劫。
《威尼斯商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作品背景 • 人物分析 • 故事情节 • 主题探讨 • 语言艺术 • 作品影响与评价
01 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之一, 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 上的宙斯”。
他出生于1564年,来自一个中 产阶级家庭,没有受过高等教 育,但通过自学成为英语文学 的大师。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探讨的人性、友谊、爱情等主题,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
1.2.2 情节梗概:概述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2.3 文学特点: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语言、结构等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作品情节与人物关系的理解。
2.1.2 作品文学特点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2.2.1 作品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2.2.2 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1.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3.2 教学手段3.2.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3.2.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4.1.1 课时:本章节计划安排4个课时。
4.1.2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品背景知识。
4.2 教学步骤4.2.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4.2.3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2.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4.2.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13课威尼斯商人

13课《威尼斯商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富于个性化、生动的语言,能分析出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富于个性化、生动的语言,能分析出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3、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话剧《威尼斯商人》片断,大家回顾下,这场戏描写了一个什么事件?(诉讼事件或打官司)在法庭上,夏洛克咄咄逼人,拒绝各种还钱清债方式,也拒不施以怜悯,欲借履约之名取安东尼奥的性命。
正当他得逞之际,鲍西娅假扮律师前来,利用约中条款,挽回败局,拯救了安东尼奥。
2、法庭上应该有些什么角色呢?(法官、原告、被告、旁听)3、那么剧中有那些主要人物?鲍西娅、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公爵4、将剧中人物对号入座。
法官:公爵、律师:鲍西娅原告:夏洛克被告:安东尼奥旁听: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5、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一磅肉)二、模拟表演,解读人物。
1、这场戏真可谓精彩。
生死较量的结局似乎早已确定,然而形势却突然逆转,柳暗花明。
要是能够亲身在舞台之上演绎这出戏,一定是十分过瘾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番呢?(学生跃跃欲试)在没有充分排练合作的基础上,要演成一出戏还确实是一桩非常难的事情。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方法。
想想剧中哪一个人物是你最想扮演的人物呢?请你在剧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个性的一段台词,然后用你的声音和姿态把他表现出来。
我们看谁是今天“梦想剧场”中的最佳扮演者。
(生活跃地自选角色,阅读剧本,绘声绘色地朗读甚至背诵台词。
教师巡回了解和指导。
在学生自选和练习的基础上,每个主要角色选择3~4个扮演者)(1):让我们拉开今天“梦想剧场”的帷幕吧。
第一组,“夏洛克”们逐一登场。
(生1表演朗读“我又不干错事……我可不可以拿到这一磅肉?”生2表演朗读“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生3表演朗读“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3课威尼斯商人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3课威尼斯商人初三语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一点一滴积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语文课文的学习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抽时间温习巩固,语文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
《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公爵、众绅士、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萨拉里诺、萨莱尼奥及余人等同上。
公爵安东尼奥有没有来?安东尼奥有,殿下。
公爵我很为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安东尼奥听说殿下曾经用尽力量劝他不要过为已甚,可是他一味坚执,不肯略作让步。
既然没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脱离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用默忍迎受他的愤怒,安心等待着他的残暴的处置。
公爵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
萨拉里诺他在门口等着;他来了,殿下。
夏洛克上。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目标导向教学单两课时
【教学流程】
【学习导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戏剧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
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3.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4、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2.介绍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莎翁的地位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
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二、整体感知1、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诉讼案件
2、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那些人物?
原告:夏洛克
被告: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等
3、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一磅肉
4、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
三、作品主题:谴责仇恨和残忍赞美友谊和仁爱
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四、课堂检测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意。
公爵()祈祷()涵义()中流砥柱()
袒露()保佑()豁免()甘霖()
2.解释下面词语。
①恻隐:________②凛然:________
③万恶不赦:________④中流砥柱:________
⑤豁免:________⑥安息日: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
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
安东尼奥:仁爱、友谊、仁慈
夏洛克:贪婪、残忍、狡黠
写法:对比
2、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中又分别分为哪三小步?
鲍西亚:三退夏洛克:三拒
劝慈悲
劝三倍还款
劝请医生
三进三退:劝慈悲
劝三倍还款
劝请医生
3.从鲍西娅和夏洛克的斗争过程来看,鲍西娅是用什么方法战胜夏洛克的?
欲擒故纵
4. 从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来看,剧本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感受?
一波三折悬念突转
5.从本剧的后半场来看,夏洛克和鲍西娅各是什么样的人?剧作家在刻画他们的时候用了什么写法?
夏洛克:复仇心重、唯利是图、冷酷狡诈
鲍西亚:聪明机智、仁慈善良、行事果敢
写法:对比小结: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
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质。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
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二、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
1、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2、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
3、语言诙谐、优美动人,含义隽永。
4、运用自如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5、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家常般的流畅。
三、课堂检测
填空:
1.《威尼斯商人》选自《________》(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________》、《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________剧。
2.不准流一滴血,________不准割得超过________不足一磅的重量,________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________重一点,________相差只有一丝一毫,________仅仅一根汗毛之微,________要把你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