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word版本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word版本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word版本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2、掌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小学生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知识展示: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

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善于思考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3、敢于提问的习惯

上课时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1、尊敬师长的习惯。

见到老师或校长要行礼并主动问好,礼貌待人说话注意场合,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进入老师或校长办公室要喊“报告”,经允许方可进入。

2、楼内行走的习惯。

在走廊或楼梯上应靠右侧行走,主动尊让他人先走,不拥挤,不打闹,漫步轻声。

3、同学交往的习惯。

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不欺负弱小同学、不咒笑、戏弄他人,不给同学起绰号,男女同学交往文明、适度。

4、诚实守信的习惯。

不说谎话、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要钱物要及时归还,同学之间不买卖物品。

5、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养成先完成作业再去玩的习惯,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订正。

(三) 、讲究卫生习惯的培养

1、饭前便后洗手。

2、离开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4、见到废纸、包装袋等能主动地给予清理。保证自己周遍环境的清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