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查法
2020中国药典1101无菌检查法

2020我国药典1101无菌检查法1.引言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作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药品的无菌状态进行了详细规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一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法规。
2.基本概念在开始深入探讨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无菌状态指的是物品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无菌检查法则是用来确定药品无菌状态的方法和程序。
在我国药典1101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检查方法、检查设备等内容。
3.无菌检查法的基本原理无菌检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器械和培养基的接触,判断药品是否含有微生物。
这一原理在药典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如滤膜法、均板法等。
针对不同的药品和环境条件,药典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020我国药典1101对无菌检查法的规定在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1101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了检查方法的选择、操作程序的要求、结果的判定等方面。
药典中还对各种检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帮助人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无菌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的作者,对于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我认为这一法规的出台对于药品质量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菌状态是药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无菌检查法则是确保药品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和理解药典中对无菌检查法的规定,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6.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典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了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结果判定等各个方面。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无菌药品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和印刷是否清晰,无异常颜色或异物等。
2. pH值测试:通过使用pH计来测定药品溶液的酸碱度,以
确认药品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细菌限度检查:采用适当的培养基,通过培养和计数细菌来检测药品中的细菌污染情况。
4. 眼用制剂颗粒度检查:使用粒度分析仪来测定眼用制剂中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质量控制检测:包括含量测定、稳定性检测、微生物检测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这些检查方法是为了确保无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需要根据具体药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的检验分析。
USP2022年版〈71〉 无菌检查法

USP <71>无菌检查法本章的部分内容已与欧洲药典和/或日本药典的对应部分进行了协调。
那些不一致的部分用符号(* *)标出,以说明这一事实。
按药典规定的无菌检验本身并不能确保一批产品是无菌的或者已经灭菌。
这主要是通过对灭菌工艺或无菌处理程序的验证来实现的。
该试验适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物、制剂产品或其他物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产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仅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样品中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预防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为了达到该条件,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
防止污染采取的措施应确保不会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通过对工作区域进行适当取样并进行适当控制,来定期监控进行试验的工作条件。
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用于试验的培养基可按如下所述制备,或可使用等效的商业培养基,只要它们符合需氧菌、厌氧菌和真菌的生长促进试验的要求。
以下培养基已被证实适用于无菌检查。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
但其也可用于需氧菌培养。
大豆-酪蛋白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氧菌的培养。
成分重量L-胱氨酸0.5g氯化钠 2.5g水合葡萄糖/无水 5.5/5.0g琼脂0.75g酵母提取物(水溶性) 5.0g胰酶消化酪蛋白胨15.0g硫乙醇酸钠0.5g或硫乙醇酸0.3mL新配制的刃天青钠溶液(1:1000) 1.0mL纯水1000mL注:灭菌后的pH值:7.1±0.2将L-胱氨酸、琼脂、氯化钠、葡萄糖、酵母提取物和酪蛋白的胰腺消化物与纯水混合,并加热至溶解。
将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溶解于该溶液,如果需要可加入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以便在灭菌后该溶液呈pH值7.1±0.2。
如需要过滤,再次加热该溶液但不得煮沸,并趁热以湿润滤纸将该溶液过滤。
加入刃天青钠溶液,混匀,并将该培养基置于适当容器中,该容器应为培养基提供特定的面积/深度比,以使在培养期结束后能明确显示氧气摄入的变色部分不超过培养基的上半部分。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 刃天青溶液1.0ml硫乙醇酸钠0.5g 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 (0.3 ml) 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法课件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 其生长情况,进行检测。
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大小、染色等情况,进行检
测。
生物发光检测法
利用生物发光原理,检测微生 物的存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微生 物的存在。
03
无菌检查法的操作流程
样品采集
采样前准备
霉菌
常见的无菌检查对象,包 括酵母菌、霉菌等。
病毒
体积较小的微生物,需要 特殊的方法进行检测。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营养物质
微生物生长需要各种营养 物质,如碳源、氮源、水 、无机盐等。
温度
不同微生物需要在不同的 温度下生长,一般温度范 围在20℃-45℃之间。
pH值
微生物生长的酸碱度条件 ,不同微生物适应的pH值 范围不同。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样本处理
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去除杂菌并保留所需检测的微生物。
培养条件
确保培养基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观察记录
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步骤、观察结果等。
实验后的处理
器具清洗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清洗 和消毒。
防止污染
在接种和培养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 止培养基和培养物受到污染。
结果观察与判定
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
定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 长特征和菌落形态等信息。
菌落计数
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目的和标准要求,对观察到 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判定,如是否 符合无菌要求或特定微生物的存在与 否。
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 (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 0.5g 新配制的 0.1% 刃天青溶液 1.0ml硫乙醇酸钠 0.5g 琼脂 0.75g(或硫乙醇酸) ( 0.3 ml) 纯化水 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8页
培养基储存
• 制备好培养基应该保留在2-25℃、避光环 境,若保留于非密闭容器中,普通在3周内 使用;若保留于密闭容器中,普通可在1年 内使用。
※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以确定培养基 使用期。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9页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
本检验可在供试品无菌检验前或与供试品 无菌检验同时进行。 • 无菌性检验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24页
阳性对照试验
• 目标:①验证供试品经灭活后或用其它方式(稀 释、冲洗等)处理后是否仍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确保检验条件符合要求,预防出现假阴性。②培 养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 应依据供试品特征选择阳性对照菌。 ①无抑菌及抗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抗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
③抗厌氧菌-生孢梭菌 ④抗真菌-白色念珠菌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28页
• 对无菌检验试验所用设备及环境微生物监控结果不 符合无菌检验法要求;
• 回顾无菌试验过程,发觉有可能引发微生物污染原 因;
• 供试品管中生长微生物经判定后,确证有微生物生 长是因无菌试验中所使用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 术不妥引发。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29页
试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重试时,重 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重试,若无菌生长, 判供试品符合要求,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 不符合要求。
2支
1 ml 5天
※其中硫乙醇酸盐及改良马丁培养基都有 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 ※接种量 <100cfu(不能多)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第14页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
⑤结果判断
• 空白对照应无菌生长,若加菌培养 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灵敏 度检验符合要求。
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温控18℃~26℃,相对湿度45%~65%,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质保部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10-G-07404)的规定。
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洁净区沉降菌监测规程》(10-G-09113)、《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规程》(10-G-09114)。
实验设备及用具: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碘酒棉、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μm~μm,应符合规定。
除菌滤器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物品进入质保部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10-G-07403)进行操作。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培养基: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10-G-0740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10-G-07408)、《培养基配制规程》(10-G-07407)进行操作。
在使用前,细菌培养基须经30~35℃培养不少于14天,真菌培养基经20~25℃培养不少于14天,证明无菌后方可使用。
本检查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对照用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无菌检查的环境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无菌检查环境的规定主要 有:
无菌检查应该在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100级的单 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内进行 无菌检查的全过程,应该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 物污染,检查的环境应该能够提供这种保障 无菌检查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和环境应该 定期验证
19
样品的贮存
所有抽取的样品应尽快传递至实验室,在开检之前, 应根据样品的贮藏要求,置适宜的场所贮存。
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标准规定:应置冷处保存;则在开检之前样品应放置在不高于 10℃的环境中
药品检验机构对问题样品在开检之前除了在技术上 保证样品的贮存条件符合标准规定外,还应该从证 据保全的角度确保样品的安全
验证的方法
验证不符合项的处理
当温度、相对湿度和照度等指标出现不符合时,洁净室可 不必停用,但应及时修复空调系统(或更换照明装置), 使其符合规定
8
无菌检查的设备
用于无菌检查的主要仪器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集菌 仪、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立式冷藏柜和生物 显微镜等。 上述仪器设备中,温度设备应进行校准或验证,超净 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应进行性能确认。校准、验证和 确认的频次通常为每年。 温度设备的校准:对培养箱、干热灭菌器等温度设备, 应进行热分布和热均匀性等指标的检定;对湿热灭菌 设备应检定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同时应采用 生物指示剂进行有效性确认。 超净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确认:应进行洁净度 和微生物数的测定,生物安全柜还应该进行气流流型 和压差测定。
在确认以上状态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启用洁 净室。
23
培养基的准备
无菌检查至少需要准备以下培养基:液体硫乙醇 酸盐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等。实验室应建立培养基配制的 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配制上述培养基。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每瓶分装略大于200ml。 改良马丁培养基每瓶分装略大于100ml。
16
如何确定每个容器中的装量是否足够接种两种培养基呢? 请看表2和表3的第2列。 如:供试品为注射液,装量为1ml,按表2第2列的规定,每 支样品接种每管培养基的最少样品量为全量,则对每支样 品而言,其装量是不够接种两种培养基的,因此,对该规 格的产品,其出厂检验最少检验数量应为40支。
以上确定的检验数量均不包括阳性对照实验的量,对于采 用薄膜过滤法的实验而言,应再增加1/2的量,上例中, 最终的一次检验用量应为60支;对于采用直接接种法的实 验而言,应再增加1支,上例中,最终的一次检验用量应 为41支。
13
其他物品的采购
无菌检查还需要使用以下物品:试剂瓶及封口、消毒剂、脱脂 棉花、消毒剂缸、无菌衣、一次性手套、口罩、剪刀、镊子、 止血钳、酒精灯、一次性注射器、环境微生物采样器材和纯化 水。 试剂瓶及封口主要用于配制盛装培养基,其径高比应符合规定。 封口可以采用橡胶塞加铝盖轧口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纱布包裹 的方式。 无菌衣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无纺布面料的产品。每位检验人员应 确保有1套新的无菌衣作为贮备。口罩、手套均为一次性用品, 应确保有足够的数量。 消毒剂、脱脂棉花、消毒剂缸主要用于配制盛装消毒剂,应确 保有足够的数量。常用的消毒剂有75%乙醇、1%苯扎溴铵溶 液、20%聚维酮碘溶液、3%碘酒溶液和5%石炭酸溶液。 环境微生物采样器材主要包括表面接触碟、拭子和TSA平板, 应贮备足够数量的上述产品,并确保处于有效期内。 纯化水用于培养基和消毒剂配制,应保证有足够的数量。 其他物品均为实验室常用器材,应确保有足够的数量用于无菌 检查。
17
抽样
样品的代表性越强,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就越高 抽样数量:检验数量的3倍 药品生产企业的抽样
生产线抽样时:不同生产时段的产品均应涉及 仓库抽样时:不同包装箱的产品均应涉及
药品检验机构的抽样
一般监督检验的样品:尽可能涉及多个包装箱 问题产品:对被控制的所有产品均应开箱检查,通过外观 检查尽可能发现有外观异常的样品,抽取作为检样
10
无菌检查的外部供应
外部服务的采购 试剂、试药的采购 过滤系统的采购 其他物品的采购
11
外部服务的采购
电力供应
微生物检验能耗较高,确保电力的持续供应是保证实验正 常开展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为此,至少需要对下 列设备提供备用电力供应。 微生物检验洁净室(区),包括送风风机、排风风机、空 调和洁净室(区)内部的照明和插座用电以及高压蒸汽灭 菌器。要求市电停止供应后,能够立即无缝切换至备用电 力供应,保证设施环境和被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不被短暂 停电破坏。 冰箱、冷柜、培养箱和干燥箱。要求市电停止供应后,应 在1小时内提供备用电力供应,避免持续断电对温度控制 的较大影响。
洁净室内压力梯度的维护:每半年调试洁净室内各区域间 的压力梯度,确保正压房间对相邻房间有5Pa以上的正压, 负压房间对相邻房间有5Pa以上的负压。
5
清洁维护
洁净室的清洁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不符合时的 维护。
日常维护由每次实验的实验人员进行,维护的范围为进行 实验的洁净工作室和辅助洁净区,维护的频率为每次实验 后。
无菌检查的定义 无菌检查的环境 无菌检查的设备 无菌检查的人员 无菌检查的外部供应 无菌检查的样品管理 无菌检查的具体步骤 无菌检查的结果保证
1
无菌检查的定义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无菌检查的定义是:无菌 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 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 方法。 由于无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对无菌检 查的结果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产品通过 无菌检查仅仅意味着在该检验条件下,供试品 未发现有微生物污染,并不表示所有的产品都 是无菌的。 反之,当供试品中检出微生物污染,则可以认 为批产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相当高。
所确定的检验数量是最少量,意味着不能少于该数量,但 允许多于该数量 表1的附注应正确理解。如:批产量大于500个的注射剂, 按规定每种培养基的最少检验数量为20个包装,同时附注 指出“若每个容器中的装量不足接种两种培养基,那么表 中的检验数量应加倍”,表明当这20个包装中的内容物足 够分别接种两种培养基时,最少检验数量就是20个包装。
有级差的洁净室之间:5 200 350000 2000 100 3 200 3500 0 5 1
悬浮粒子数 (粒/m3)
≥0.5μ m ≥5μ m
浮游菌数(个/ m3) 沉降菌数(个/皿)
7
验证的周期
建议每半年一次,也可根据洁净室的使用频率适当增加验 证次数 洁净度和微生物数:采用GB/T16292~16294-1996 其他项目:参照JGJ71-90 当洁净度、微生物数、换气次数、静压差等指标出现不符 合时,应停用洁净室,对净化系统进行调整后,在重新验 证,直至符合规定才能重新启用洁净室
20
检样的确定
普通样品: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抽取的样品中,确 定一次检验用量作为检样 问题样品:应优先使用外观异常的样品作为检样
检毕样品的处置
已破坏的检毕样品应根据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规程 处理 对于问题样品,应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保存所有 检毕样品,并确保其安全
21
无菌检查的具体步骤
实验准备 人流、物流程序 消毒剂配制 环境微生物的采集 检验方法的确认 检验过程 结果观察与判断 记录
22
实验准备
洁净室的启用 在检验开始前,应确保: a.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持续运转不少于1小时,并能够 持续工作; b.洁净室持续开启紫外光灯不少于半小时; c.洁净室中有压差要求的房间之间的压差达到规定, 并能够持续保持。 d.洁净室的更衣室内有新鲜制备的用于消毒双手的消 毒剂。
14
无菌检查的样品管理
检验数量的确定 抽样 样品的贮存 检样的确定 检毕样品的处置
15
检验数量的确定
药品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的放行检验时,均应根据 无菌检查法中表1的规定确定检验数量;药品检验机 构在进行监督检验、委托检验时,应根据无菌检查 法中表2、表3第3列的规定确定检验数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应制订无菌采样的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抽样环境确认、人 员进入、物品进入、开包装、取样、混样、分装、记录和 样品标识等技术环节 如:抗生素无菌原料药的无菌采样 ①确定检验数量:6个容器,另加3个容器作为阳性对照 ②确定检验量:每个容器至少取1g ③确定是否需要分装:根据产品的溶解性能而定,如产品易溶于 水,则不必分装,否则应分装 ④步骤:无菌打开每个容器,从中取出至少1g,置无菌混样容器 内;混匀;根据需要,分装至适宜的无菌玻瓶中,铝盖轧口。
4
洁净室的维护
系统维护
过滤器的清洗更换:每月清洗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初 效空气过滤器;每季度更换净化空调系统的中效过滤器; 每年更换单向流区域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并视洁净室验证 结果,选择更换其他区域内的高效空气过滤器。 风机系统的维护:每半年检查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各项 指标,视情况更换风机涡轮轴承。 空调系统的维护:每年夏、冬两季之初,对空调机组进行 维护,重点是压缩机保养、制冷剂补充和远程控制系统验 证。
定期维护由实验室指定专人进行,维护的范围为所有洁净 工作室,维护的频率为每二周一次。 不符合时的维护由实验人员进行,维护的范围为所有不符 合的洁净室,维护的时机为出现不符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