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规划(第一章)

合集下载

双滦区水资源规划

双滦区水资源规划

双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双滦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7o42′-117o52′,北纬40o54′--41o11′。

东接承德市双桥区,北部与隆化县相邻,西部南部与滦平县接壤,是以冶金和电力为龙头的工业型城区。

区域内基本地形为北高南低,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海拔360-1300m,相对高度50-150m,山地坡面坡度一般在15-40度。

流域地貌类型为中山、低山、沟谷和川平地,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沟谷川平地面积占20%。

二、河流、水系双滦区境内主要有三条河流,一是滦河,该河自西地乡四道河村小河南入境,至偏桥子镇小贵口村出境,境内全长32公里,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二是伊逊河,该河自西地乡孙营村田营入境,至双塔山镇大龙庙村汇入滦河,全长19公里;三是牤牛河,发源于大庙镇黑山,至双塔山镇应营子村汇入滦河,全长26公里,属区域闭合流域,流域面积171平方公里,水资源量直接受天然降水量影响,三、水文、气象(一)、水文本区境内有滦河及其主要支流伊逊河和牤牛河,总流域面积451 km2。

其中牤牛河流域面积171km2,滦河和伊逊河流域面积280 km2。

双滦区水资源总量为1.50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07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467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0363亿立方米。

(二)、气象本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及副热带太平洋气团影响,南北之间气候差异较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数多,日照时间长。

全区气温由北向南递增,极端最低气温-35度,极端最高气温41.5度。

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33㎜,降雨量由北向南递增,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大,雨量集中和局部暴雨较多是本区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降水量70%-80%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

第二章水资源基本情况及利用现状一、水资源基本情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无可替代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自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全球干旱、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三大问题。

泰州市城市水系规划

泰州市城市水系规划

泰州市城市水系规划第一章总论第1条为适应泰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指导泰州市城市水系治理,统筹安排城市的水系保护和建设,支撑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重大水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编制《泰州市城市水系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城市水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水系专题的深化和细化,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本规划为城市的水系保护、建设、管理及水事活动提供技术法规依据,是进行河道管理、保护、开发的控制性依据,是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等涉河(水)活动的规划引导和管理依据,也是今后城市分区规划、园区布局规划中涉及有关河道布局等水利专题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3条指导思想在认真研究泰州城市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的基础上,以人水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理论为指导,遵循“以水为脉、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的城市治水新理念,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水系为宗旨,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科学规划水系,合理布局工程,充分发挥水系的防洪排涝、城市引排、生态调节、景观美化及航运旅游等功能,促进城市水系与滨水空间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挖掘泰州市水历史与水文化资源,倾力赋予水系及水利工程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重现“江城”、“水国”特色,建设魅力泰州,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与流(区)域水利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相协调,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保护城市水系的自然形态,确保城市适宜水面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遵循城市水系的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系统性和特色化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骨干河道、重点区域的保护和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水和谐,彰显泰州市水文化的传承与鉴赏。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11年)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11年)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1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11.29•【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1年第43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1997年10月17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9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1年11月25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归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有效保护、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权限,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本市辖区内,属国家流域管理机构权限范围的事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欢迎共阅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三)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统一实施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统一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五)调解水事纠纷,建立健全水政监察制度,查处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

???(六)其他应履行的职责。

???第八条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第十条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十一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

流域、区域规划包括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

??????????????????区县???系,统筹兼顾供水、灌溉、治涝、发电、航运、渔业、畜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需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施行日期】2021.09.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7年6月3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二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等二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三章水资源节约第四章水资源保护第五章用水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工程建设,促进水环境改善。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水利水能规划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利水能规划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
第二节 水 力 发 电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on)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势能(potential energy)
动能(kinetic energy)
水能
设T 秒时段内流过两段面
的水量为W m3
1P1 Z1 V1
Δ Δ
2 P2 Z2
V2
断面1-1处水流的总能量为:
1 河段的潜2在水能
N1-2=9.81QH1-2(千瓦)——水流出力计算公式
4
Δ Δ
A Z上 ΔHA ΔH引
1. 水量损失
2. 水头损失
H净=Z上-Z下-ΔH引
3. 功率损失
Q
水电站效率η=η水×η传×η电
η水——水轮机的效率
η传——传动设备的效率 η电——发电机的效率
N=9.81ηQH (kw)
水电站的出力公式为:N=9.81ηQ电 H净(kw)
4. 引水式开发的适用条件:
河道坡降陡,流量较小或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筑坝 的河段。
43
Z上 5
Δ Δ
1—原河道; 2—明渠;
3—取水坝; 4—进水口; 5—前池; 6—压力水管; 7—水电站厂房。
2 1
水头H
6 7
Z下
19
(三)混合式水电站(mixed hydropower station)
1.概念:在一个河段上,用坝集中一部分落差 ,再通过有压引水道集中坝后河段的另一部分 落差。 2.开发条件:当河段上游坡降较缓且有筑坝建库 条件,下游坡降陡且有条件集中较大落差时,采 用混合式开发较经济。
11
有回水
湖北丹江口、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属于坝后式
12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ppt课件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ppt课件
我国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有: (1) 广东抽水蓄能电站 (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3)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 (4) 潘家口抽水蓄能电站 (5) 西藏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
(四)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五)潮汐电站( tidal energy power station)
人与水和谐共处!
安全泄量:河水不发生漫溢或堤防不发生溃决前提下,河床所 能安全通过的最大流量
洪水防治
防洪的主要任务:按照规定的防洪标准,因地制宜,采用恰当的 工程措施,以削减洪峰流量,或者加大河床的过水能力,保证安全 度汛。
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1 工程措施
2 3
增大河道泄洪能力 拦蓄洪水控制泄量 分洪、滞洪与蓄洪
引水式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free flow)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pressure flow)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沿河岸修筑坡度平缓的明渠或无压隧洞等来集中落差的 水电站。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用有压隧洞或管道来集中落差的水电站。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三)混合式(mixed power plant)
增大河道泄洪能力
1
沿河筑堤
2
整治河道、
3
加宽河床断面
4
人工截弯取直、
5
消除河滩障碍
功能
洪量(增 量)如大 并,加河 加但大道 以无泄排 利法洪泄 用控流能 。制 力
拦蓄洪水控制泄量
主要是依靠在防护区上游筑坝建库而形成的多水库防 洪工程系统,是将防洪和兴利相结合的有效工程措施。
水库拦洪蓄水,一可削减下游洪峰洪量,免受洪水威 胁;二可蓄洪补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再生水。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厉行节约用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对节约、保护水资源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对浪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制止、举报和控告。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健全水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职能。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渔业、林业、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第八条市和县(市)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第九条制定水资源规划,应当进行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内容应当包括特殊旱涝灾害、战争状态等非常情况的应对预案,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市)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本身认识的深入,还要经常对规划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 和完善。
14
7.水资源规划的工作步骤
①调查研究。包括搜集整理有关的自然、经济、技术资料,总结可
资借鉴的水利建设经验和规律,阐明规划问题的背景与现状。
②做好预测,确定规划条件。按照不同的规划水平年,研究预测这一 时期中因人口增长、城乡建设和工农业发展等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
包括大型江河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和中小型河流流域的水资源规划 ,简称为流域规划。 流域规划区域一般是按照地表水系空间地 理位置来进行划分、并以流域分水岭为研究水资源的系统边界。
2)内容: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地区开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社会福利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其他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
3)研究的对策:防洪、灌溉、排涝、发电、航运、供水、养殖、
区域划分,又称“区划工作”,是将繁杂的规划问题化整为零,
分步研究,避免由于规划区域过大而掩盖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程 度差异的矛盾,影响规划效果。 在区划过程中,要考虑地形地貌因素,应尽量与行政分区保持一 致。如果按照水系进行分区时,并考虑区域内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总体来看,区划应以流域、水系为主,同时兼顾供需水系统与行政 区划。对水资源贫乏、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分区宜细 些。 (4)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主要为水资源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 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 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数量评价包括研究区内水文要素的规律研究,降水量、地 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以及水资源总量计算等内容。 水资源质量的评价包括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水资源 12 污染状况评价等内容。
灌溉、排水工程;或是服务于工业能源发展的水力发电;或是工业和
城市供水和航运等工程;或是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3)跨流域调水规划
1)定义一:跨流域水资源规划是指以一个以上的流域为对象,以 跨流域调水为目的的水资源规划。
跨流域规划既需要探讨由于水资源的再分配可能对各个流域带来的
社会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又需要探讨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
评价;通过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的综合分析,提出推 荐实施方案和开发程序。
⑤检验核实,提出进一步试验研究计划。
⑥报请上级审批。将规划方案及结论意见,报送国家或地方政府审
批,是规划工作的最终步骤。规划报告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性的
约束;如需变动或修改,仍需报请原审批单位核定。
16
8.水资源规划的类别划分
方案应尽可能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
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拟选方案进行检验评价,并进一步改善可选方
案的结构、功能、状态、效益,直至得到能满足一切约束条件并使 目标函数达到极值的优化方案。
13
(7)实施的具体措施及综合评价
根据选定的规划方案,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并进行社会、经济
和环境等多准则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水资源规划方案。对选择的规
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实际上是把它实施后与实施前进行比较,来
确定可能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8)成果审查与实施 依据前面所提出的推荐方案,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
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研究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实
施方案与管理模式。另外,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水资源
根据规划的对象和要求,水资源规划可分为:
(1)江河流域水资源规划
(2)地区水资源规划
(3)跨流域调水规划
(4)专业水资源规划
(5)水资源综合规划
17
(1)江河流域水资源规划
1)定义:以整个河流流域为对象的水资源规划,也称流域规划。
流域水资源规划是指以整个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水资源规划,
21
(4)专业水资源规划
定义:专项水资源规划是指以流域或地区的某一专项水资源任务
为对象或对某一行业所作的水资源规划。
这类规划针对性比较强,就是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开展,但在规
划时,不能仅盯住要讨论的专门问题,还要考虑对区域(或流域) 的影响以及区域(或流域)水资源利用总体战略。
例如,流域或地区的防洪规划、水力发电规划、灌溉规划、航运
(1)流动性水资源是一种流动性很强的自然资源。这是因为所有 的水都是流动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得到大气水、地表水、地下 水等各种形态的水体的水文循环的过程中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水资源难以按地区或城乡的界限硬性分割,而只按流域、自然单元 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
4
(2)可再生性 地球上存在着复杂的、大体以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当年水资源的 耗用或流逝,又为来年的大气降水所补给,形成了资源消耗和补给 间的循环性,使得水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而成为一种具有可再生 性和可供永续开发利用的资源。 (3)多用途性 水资源是具有多种用途的自然资源。水量、水能、水体均各有用 途。人们对水的利用十分广泛,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 水等三类,具体的用水部门有:1)居民生活用水;2)农业生产用 水;3)工业生产用水;4)水力发电用水;5)船、筏水运用水;6) 水产养殖用水;7)生态环境用水 (4)公共性 许多部门都需要利用水,这就是水资源具有公共性。《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引 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9
6.水资源规划——工作流程
10
(1)确定规划目标
确立规划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后面制定具体方案或措施的依据。
规划目标往往要根据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来制定。
(2)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水资源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水文气象资料、地质资料、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以及地形地貌资料
旅游、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内容。
18
4)规划的重点:制定河流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确定诸如
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工程的初步轮廓以及一些关键
性工程的位置和工程规模,通过方案比较选定实施方案和开发程序
(2)地区水资源规划
1)定义:是以行政区或经济区为对象的水资源规划。
地区水资源规划是指以行政区或经济区、工程影响区为对象的水
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1.3城市水资源
1.城市水资源的定义:
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
2.水资源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人工调节与经济合
理等基本原则。
3.水资源规划的目的: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是合理评价、分配和调度水资源,支持经济社
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以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达到 水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互协调的目标。
7
4.水资源规划的发展历程:
条件的变化,并拟定规划任务、规划目标。
③拟定开发治理初步方案。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水、需电要求,研究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探讨水资源开发治理对社会、经济和环境 等的影响,拟定初步可行方案。
15
④比选方案,提出规划成果。针对初选方案,结合水工设计,进行水
文计算、水利计算、工程量和投资估算、效益分析和对环境影响的
对后代人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20
2)定义二:也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
程,以达到在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为目的的水资源规划。
跨流域引水,关系到相邻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涉及到有关流域的
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可能引起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态变化。因此,必
须全面考虑跨流域的水量平衡关系,综合协调地区间、经济部门间 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环境质量可能变坏而引起的影响。引水工程方案 的选择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相似。
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等。
8
5.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
(1)水资源规划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水资源规划是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水资源规划手段,分析当前所面临 的主要水问题,同时提出可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使得水资源 分配既能维持或改善生态系统状况,又能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 益。 (3)水资源规划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国水利工作正处于四个转变的过渡时期: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 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 济的观念向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转变;从对水资源的无节 制开发利用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合理开采转变。
等。
2)资料的精度和详细程度要根据规划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规划目 标要求而定。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包 括资料的归并、分类、可靠性检验以及资料的合理插补等。 3)在资料整理后,还要进行资料分析,这便于查明规划区域内所 存在的问题,并与水资源规划目标进行相互比较和对照。
11
(3)区划工作
(1)19世纪以前人类对水资源的规划即已开展,
(2)到20世纪初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2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
提出应用数理统计理论进行调节计算的经验方法,此后苏联学者使
其形成了较完整的水资源规划数理统计方法。
(3)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水资源数学规划方
法,即以数学表达式来描述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开发利用中相互依赖 和制约的关系,并求出为某一目标(或多目标)服务的最优解,其
(5)水资源供需分析
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是在分析流域水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
础上,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预测不同水平年流域供水量、 需水量,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提出缓解主要缺水地区和城市水资 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6)拟定和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和资料的收集情况,拟定规划方案。拟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