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十九首ppt课件

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3〕成熟于东汉. •东汉乐府诗歌里开始出现成熟的五言诗,如《陌 上桑》、《十五从军征》等.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前期应亨的《赠四 王冠诗》和班固的《咏史》.从体制看,是完整的 五言了.而它们的艺术表现,则平实呆板,质木无文, 远远没有成熟. •班固之后,张衡和秦嘉的作品,如:张衡《同声 歌》、秦嘉《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 熟.
"十九首所以成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 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 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 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 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别离?以我之 怀思,猜彼人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 不知有愁,亦复不知有乐,乍一别离,则此愁 难己.逐臣、弃妻与朋友阔别,皆同此旨.故 《十九首》惟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
苏李诗大体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无名氏作品约与古诗十九首同时前后而属同一风味王士祯渔洋诗话大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情调凄怨是一些艺术相当成熟形式较为完整的五言古诗
汉代诗歌
文人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1〕五言诗起源于民间. •《诗经》少数诗章已经出现五言的诗句.但那只 是偶尔出现的五言片断,不能看作是五言诗的起源. •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的形式. 2〕酝酿于西汉. •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 大,这些诗歌严格说还不是完整的五言诗,但五言 的比重加大了.这标志着五言这种诗歌形式正在西 汉酝酿,将要脱颖而出了.
前人论《古诗十九首》
钟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 几乎一字千金."〔《诗品》卷上〕
刘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 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秦汉文学: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学史》
秦代文学
东汉文人诗和《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诗
❖ 项羽《垓gāi下歌》 ❖ 刘邦《大风歌》 ❖ 刘彻《秋风辞》 ❖ 张衡《四愁诗》《同声歌》 ❖ 秦嘉《赠妇诗》 ❖ 古诗十九首
❖ 汉五年(前202),项羽被刘邦的各路大军围困 于垓下,对着美人虞姬慷慨悲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这是一首以新婚女子口吻表现情爱题材的五言诗。 其中“思为苑蒻席”以下四句,想象奇特,为人们 所喜爱。诗中男尊女卑的意识很强,但《乐府解题》 认为这诗是“喻臣子之事君也”,乃是迂阔之见。
❖ 东汉后期秦嘉夫妇之间相互赠答的诗篇,也是值得 注意的作品。下面是秦嘉三首五言体《赠妇诗》的 第一首。据自序说:“嘉为郡上掾(yuàn),其妻 徐淑,寝瘳还家,不获面辞,赠诗云尔。”可见这 是别妻之作:
❖ 武帝坐稳了江山,他的感慨与生活于历史剧变中的 项羽、刘邦不同,但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至高无上、 功业煊赫的专制君主,在沉湎于神仙方术的同时, 他深知自己难以逃脱老与死的威胁,从根本上说, 这也是人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
❖ 在汉代文人文学中一向并不显得重要的诗歌创作, 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乐府民歌的长期影响与时代、 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初步兴盛的局面。尤其是五 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虽然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歌依然不足以取代 辞赋的主流地位,但至少已经显示了这样的趋势, 因而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
❖ 虽然我们不能说在此以前已失传的作品中绝没有这 样的诗篇,而且《四愁诗》的个别句子尚有脱胎于 楚歌的痕迹,但它在七言诗型发展史上的意义,仍 然是非常重要的。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路远莫致倚逍 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秦代文学
东汉文人诗和《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诗
❖ 项羽《垓gāi下歌》 ❖ 刘邦《大风歌》 ❖ 刘彻《秋风辞》 ❖ 张衡《四愁诗》《同声歌》 ❖ 秦嘉《赠妇诗》 ❖ 古诗十九首
❖ 汉五年(前202),项羽被刘邦的各路大军围困 于垓下,对着美人虞姬慷慨悲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这是一首以新婚女子口吻表现情爱题材的五言诗。 其中“思为苑蒻席”以下四句,想象奇特,为人们 所喜爱。诗中男尊女卑的意识很强,但《乐府解题》 认为这诗是“喻臣子之事君也”,乃是迂阔之见。
❖ 东汉后期秦嘉夫妇之间相互赠答的诗篇,也是值得 注意的作品。下面是秦嘉三首五言体《赠妇诗》的 第一首。据自序说:“嘉为郡上掾(yuàn),其妻 徐淑,寝瘳还家,不获面辞,赠诗云尔。”可见这 是别妻之作:
❖ 武帝坐稳了江山,他的感慨与生活于历史剧变中的 项羽、刘邦不同,但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至高无上、 功业煊赫的专制君主,在沉湎于神仙方术的同时, 他深知自己难以逃脱老与死的威胁,从根本上说, 这也是人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
❖ 在汉代文人文学中一向并不显得重要的诗歌创作, 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乐府民歌的长期影响与时代、 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初步兴盛的局面。尤其是五 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虽然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歌依然不足以取代 辞赋的主流地位,但至少已经显示了这样的趋势, 因而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
❖ 虽然我们不能说在此以前已失传的作品中绝没有这 样的诗篇,而且《四愁诗》的个别句子尚有脱胎于 楚歌的痕迹,但它在七言诗型发展史上的意义,仍 然是非常重要的。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路远莫致倚逍 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汉乐府的含义
• 1、音乐机关的名称
• 职能: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广泛收集民歌。
2、诗歌体裁的名称
汉代人把配乐的歌辞叫歌诗,魏晋以后,人们 便将这种在乐府机关合过乐的歌诗直接称为“乐 府”,而将没有入乐的诗歌称为“徒诗”,于是, 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最完备 的一部总集。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刘勰《文心雕龙》:“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精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 王世懋《艺圃撷余》:“五言之《诗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 回:转。东风:春风。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 考:老也。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寿考:犹言老寿。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 奄忽:急遽。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 随物化:指死亡。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荣名:指荣禄和声名。
一、汉乐府的含义
• 1、音乐机关的名称
• 职能: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广泛收集民歌。
2、诗歌体裁的名称
汉代人把配乐的歌辞叫歌诗,魏晋以后,人们 便将这种在乐府机关合过乐的歌诗直接称为“乐 府”,而将没有入乐的诗歌称为“徒诗”,于是, 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最完备 的一部总集。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刘勰《文心雕龙》:“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精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 王世懋《艺圃撷余》:“五言之《诗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 回:转。东风:春风。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 考:老也。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寿考:犹言老寿。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 奄忽:急遽。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 随物化:指死亡。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荣名:指荣禄和声名。
《古诗十九首》ppt课件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 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 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 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 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 “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 1.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
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 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 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 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艺 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术 3.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 特 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 色 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 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 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 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
!
Hale Waihona Puke 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 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溉,包含了诗人 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 愚弄的多少伤 痛和悲哀呵!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 景抒愤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 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 螺蜂、蝉鸣之中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 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 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 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 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 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 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 而报国无门,——在茫茫 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 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 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 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 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 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 切一幕。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 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 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 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 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 “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 1.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
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 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 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 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艺 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术 3.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 特 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 色 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 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 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 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
!
Hale Waihona Puke 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 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溉,包含了诗人 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 愚弄的多少伤 痛和悲哀呵!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 景抒愤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 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 螺蜂、蝉鸣之中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 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 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 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 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 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 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 而报国无门,——在茫茫 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 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 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 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 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 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 切一幕。
古诗十九首精选教学PPT课件 通用

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思念的情绪由皎皎明月兴起 皎皎-叠字 《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 皎皎-颜色词,制造了色彩美的效果
白亮的月--苦闷的思绪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那么为何欲归不归?
游子为求功名,漂流异乡 社会动荡不安,仕途阻滞,进退两难, 承受着离别苦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反映了主人翁内心的孤寂, 无倾诉对象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 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故人久死埋地底,就像堕入幽深黑暗的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 载永不醒.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行色匆匆,如梦幻.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 固,它经不起多少跌撞. 人生一代一代更递,千秋万岁皆如此。即使是圣人贤士,也无法超越, 服丹药,求神仙,反受毒害误生命,还不如及时喝好酒,披绸挂彩过此生!
上东门:汉代洛阳有十二门,最北的门叫“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 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故人久死埋地底,就像堕入幽深黑暗的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 载永不醒.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行色匆匆,如梦幻.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 坚固,它经不起多少跌撞. 人生一代一代更递,千秋万岁皆如此。即使是圣人贤士,也无法超越, 服丹药,求神仙,反受毒害误生命,还不如及时喝好酒,披绸挂彩过此生!
白亮的月--苦闷的思绪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那么为何欲归不归?
游子为求功名,漂流异乡 社会动荡不安,仕途阻滞,进退两难, 承受着离别苦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反映了主人翁内心的孤寂, 无倾诉对象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 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故人久死埋地底,就像堕入幽深黑暗的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 载永不醒.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行色匆匆,如梦幻.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 固,它经不起多少跌撞. 人生一代一代更递,千秋万岁皆如此。即使是圣人贤士,也无法超越, 服丹药,求神仙,反受毒害误生命,还不如及时喝好酒,披绸挂彩过此生!
上东门:汉代洛阳有十二门,最北的门叫“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 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故人久死埋地底,就像堕入幽深黑暗的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 载永不醒.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行色匆匆,如梦幻.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 坚固,它经不起多少跌撞. 人生一代一代更递,千秋万岁皆如此。即使是圣人贤士,也无法超越, 服丹药,求神仙,反受毒害误生命,还不如及时喝好酒,披绸挂彩过此生!
汉代诗歌:古诗十九首34页PPT

汉代诗歌:古诗十九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古诗十九首PPT幻灯片课件

的联想,故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
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在
直觉上给读者一种仿佛是命里注定一样的
无可奈何之感。
18
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 宽大,人越发消瘦。
衣带日渐宽松,是因为人日益消瘦, 不说人渐瘦而说衣带渐缓,久别与长期相 思之苦都用暗示表达出来。正是这种心灵 上无声的呼唤,才有后人的旷世同情和深 深惋叹。诗中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 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 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 间之长。
9
6、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概说
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 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
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青青陵上柏
表现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揭露社会黑暗 驱车上东门、明月何皎皎
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
10
古诗十九首概说
7、艺术特色
所抒之情,质朴自然,毫不雕饰,情感真切动人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20
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因为想你,我都变老了,忽然发现又 很快地到了年关。 平常而且朴实的语言,然而却带有震 动人心的力量。
21
行行重行行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你抛弃了我,使我如此伤心,从此我 再也不提这件事了。
说了不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增加 自己的悲伤,而且,对于那种无可挽回的 事,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埋怨都是 多余的。这里,也是表现了古诗感情之温 柔敦厚。 自我宽慰作结,生命还是要延续 下去,暗指希望仍在前方。
7
古诗十九首概说
古诗十九首(课堂PPT)课件.ppt

vv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 1、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 (1)游子的乡关之思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
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
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 2、思妇的怀人念远之情
• 这些作品,可能大多并非真正出自思妇之手,而 是游子文士“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琢磨
一批丰硕成果,钟嵘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 一字千斤”!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明代 谭元春《古诗归》说它“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
异议”。 它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 发展,揭开了我国诗歌史发展新的一页,而又是 建安诗歌的先导,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vv
四、作品赏析: 《行行重行行》
思妇的心态而创作的。如《行行重行行》、《凛
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庭中有奇树》、 《青青河畔草》、《孟冬寒气至》等。
vv
2、表现文士们的人生愿望和他们对生 存状态的深切感受。 •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
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回车驾言迈》) •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今日良宴会》)
• 陟[zhì] 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 噫!宫阙崔嵬[wéi] 兮,噫!民之劬 [qú]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 清张玉毂《古诗赏析》评曰: “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 真是创体。”
vv
张衡《四愁诗》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 怀忧心烦劳?
vv
有一首古埃及的佚名诗饶有意味:
•
把忧愁抛到九霄云外
•
能够快乐尽量快乐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 1、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 (1)游子的乡关之思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
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
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 2、思妇的怀人念远之情
• 这些作品,可能大多并非真正出自思妇之手,而 是游子文士“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琢磨
一批丰硕成果,钟嵘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 一字千斤”!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明代 谭元春《古诗归》说它“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
异议”。 它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 发展,揭开了我国诗歌史发展新的一页,而又是 建安诗歌的先导,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vv
四、作品赏析: 《行行重行行》
思妇的心态而创作的。如《行行重行行》、《凛
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庭中有奇树》、 《青青河畔草》、《孟冬寒气至》等。
vv
2、表现文士们的人生愿望和他们对生 存状态的深切感受。 •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
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回车驾言迈》) •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今日良宴会》)
• 陟[zhì] 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 噫!宫阙崔嵬[wéi] 兮,噫!民之劬 [qú]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 清张玉毂《古诗赏析》评曰: “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 真是创体。”
vv
张衡《四愁诗》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 怀忧心烦劳?
vv
有一首古埃及的佚名诗饶有意味:
•
把忧愁抛到九霄云外
•
能够快乐尽量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追求功名富贵、立身荣名之志
8
.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这首诗借阐明曲中真意,抒发人生短促,
应当速求富贵,莫守贫贱。
9
.
回车驾言迈
15
.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首诗表现出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 之情绪。
16
.
(四)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
17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
.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
游子
思妇
↓
↓
羁旅情怀: 闺愁之怨:
追求功名
刻骨相思
伤时失意
由思而怨
思念家乡
由怨而疑
悲叹人生
宽慰自己
及时行乐
坚贞不渝
5
.
《古诗十首》,大率逐臣弃妇 ,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 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覆言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6
.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 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 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 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
第四章 末世的忧伤:
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1
.
第一节 关于《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
2、五言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新 诗体;
3、最早收录于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题 名为 《古诗十九首》;
4、《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 约创作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下层文人, 姓名无可考。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这首诗写一位新婚女子对久别丈夫的思 念、怨情与坚贞。
22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思妇将丈夫远方捎
13
.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14
.
这首诗写流浪洛阳的游子因看到北邙山的 坟墓而触发人生感慨:人生如寄,圣贤同 归一死,神仙虚幻,长生不可求,吃丹药 只能伤身,不如饮美酒,服纨素,满足口 服之欲,图个眼前快活,表现出颓废的及 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其中蕴含着无可奈何 的悲哀之情。
20
.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首诗表现一位出身倡家的思妇对久行 不归的游子的思念和寂寞之情。
21
.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事物新故变化,陡
生万物盛衰有时之感,从而想到人生短暂,立身
荣名要早,以荣名为宝之慨。
10
.
(二)伤时失意、无可奈何之悲
11
婉转附物,惆怅切情。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2、比兴寄托、意境深远 。 3、语言淳朴,天真自然。
格高调远,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 然过人矣。
——谢榛《四溟诗话》
25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誉为“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誉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26
.
2
.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官僚相互倾轧,卖官 鬻爵,贿赂公行,政治腐化堕落,下层文 人彷徨苦闷,常年寒窗苦读,漂泊游历, 却看不到功名富贵的希望,看不到人生的 出路,更看不到朝廷的未来,更多地表现 出失意沉沦的无可奈何之苦闷与悲哀,以 及追求功名富贵的热望和及时行乐的消极 情绪。
3
.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导读
这首诗写游子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
相思→采芳草→望旧乡→相思,回环曲折的抒 情中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常年游历仕途不得归 家的相思难遣、苦闷忧伤的情绪。
18
.
二、思妇之辞
↓
相思 别怨 痴情 忠贞
19
.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表现一位思妇对离家远行、久 别不归的游子的刻骨思念与怨情。
.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首诗写失意之士怨同门友新贵后忘却 遗弃旧友之情,有世态炎凉之感。
12
.
(三)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情绪
来的绮裁为合欢被的细节,展现了思妇内 心的喜悦,表现游子思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
23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首诗通过思妇的细节动作展示了思妇 闺中望夫思夫之情。
24
.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抒情委婉曲折,深挚感人。
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 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 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 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 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 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7
.
一、游子之歌
8
.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这首诗借阐明曲中真意,抒发人生短促,
应当速求富贵,莫守贫贱。
9
.
回车驾言迈
15
.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首诗表现出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 之情绪。
16
.
(四)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
17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
.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
游子
思妇
↓
↓
羁旅情怀: 闺愁之怨:
追求功名
刻骨相思
伤时失意
由思而怨
思念家乡
由怨而疑
悲叹人生
宽慰自己
及时行乐
坚贞不渝
5
.
《古诗十首》,大率逐臣弃妇 ,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 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覆言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6
.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 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 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 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
第四章 末世的忧伤:
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1
.
第一节 关于《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
2、五言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新 诗体;
3、最早收录于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题 名为 《古诗十九首》;
4、《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 约创作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下层文人, 姓名无可考。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这首诗写一位新婚女子对久别丈夫的思 念、怨情与坚贞。
22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思妇将丈夫远方捎
13
.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14
.
这首诗写流浪洛阳的游子因看到北邙山的 坟墓而触发人生感慨:人生如寄,圣贤同 归一死,神仙虚幻,长生不可求,吃丹药 只能伤身,不如饮美酒,服纨素,满足口 服之欲,图个眼前快活,表现出颓废的及 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其中蕴含着无可奈何 的悲哀之情。
20
.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首诗表现一位出身倡家的思妇对久行 不归的游子的思念和寂寞之情。
21
.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事物新故变化,陡
生万物盛衰有时之感,从而想到人生短暂,立身
荣名要早,以荣名为宝之慨。
10
.
(二)伤时失意、无可奈何之悲
11
婉转附物,惆怅切情。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2、比兴寄托、意境深远 。 3、语言淳朴,天真自然。
格高调远,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 然过人矣。
——谢榛《四溟诗话》
25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誉为“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誉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26
.
2
.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官僚相互倾轧,卖官 鬻爵,贿赂公行,政治腐化堕落,下层文 人彷徨苦闷,常年寒窗苦读,漂泊游历, 却看不到功名富贵的希望,看不到人生的 出路,更看不到朝廷的未来,更多地表现 出失意沉沦的无可奈何之苦闷与悲哀,以 及追求功名富贵的热望和及时行乐的消极 情绪。
3
.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导读
这首诗写游子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
相思→采芳草→望旧乡→相思,回环曲折的抒 情中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常年游历仕途不得归 家的相思难遣、苦闷忧伤的情绪。
18
.
二、思妇之辞
↓
相思 别怨 痴情 忠贞
19
.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表现一位思妇对离家远行、久 别不归的游子的刻骨思念与怨情。
.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首诗写失意之士怨同门友新贵后忘却 遗弃旧友之情,有世态炎凉之感。
12
.
(三)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情绪
来的绮裁为合欢被的细节,展现了思妇内 心的喜悦,表现游子思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
23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首诗通过思妇的细节动作展示了思妇 闺中望夫思夫之情。
24
.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抒情委婉曲折,深挚感人。
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 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 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 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 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 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7
.
一、游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