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园的故事
清晖园简介和历史

清晖园简介和历史
清晖园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陈村,建于清代,
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它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占地面积4394平方米,建筑面积3412平方米。
清晖园以其精巧
的园林建筑、精湛的园林艺术而闻名遐迩,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清晖园原名“南园”,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由清代学者陈汝言设计。
因其子陈鹏年
中状元而改名“清晖园”。
全园分东、西两个部分,东为主景区,包括假山、小池、亭阁等;西为园林别墅区。
园内的建筑有亭台
楼阁、小桥栏杆、假山假山、盆景园圃等。
有“小蓬莱”之称的
主楼——玉绣楼是清晖园的中心建筑。
园中的玉绣楼是一座二层
砖木结构的建筑,内有楼梯可以登上二楼平台。
站在平台上举目
眺望,可以看到园中景色。
园内还有一座“映月轩”,是园主人
赏月之地。
—— 1 —1 —。
清晖园

有 鸦 主 片 烟 室 卧 , 恍 身 其 过 中 右 , 依 稀 木 之 楼 间 似 有 袅 袅 烟 味 飘 逸 里 设 。 这 二 楼 进 , 走 梯 的 侧 通 。 房 人 的
用 作 , 衬 出 满 堂 喜 气 , 是 一 幅 民 间 色
晕 刻 仙 桃 一 株 , 枝 繁 叶 茂 , 硕 大 的 彩 很 浓 的 佳 作 出 , 这 透 里 曾 红 的 熟 透 ” 桃 “仙
沐英涧是红渠书屋西边的一个充满 自然气息的一个景点
羊 城 八 景
的 清 代 羊 城 八 八 景 级 保 护 文
物
照 ” 。 这 块 玻 刻 璃 制 品 玻 , 璃 已 被 初 是 步 鉴 定 为 仅 国 家 于 一 世 返 存 门 “ 石 目 前 、 一 套 ” 僧 归 , 泰 “景 片 、 金 ” 寺 蚀 古 山 “金 、 ” 月
清晖园状元堂
•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年),順德县杏坛镇右滩村人 , 黄士俊高中状元。 黄士俊高中状元。相传这位 黄状元入仕三十年中曾三次 辞官歸归故里, 辞官歸归故里, 中间一次为 侍奉病中老父, 侍奉病中老父,另两次因看 不惯官场倾轧而独善其身。 不惯官场倾轧而独善其身。 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 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 今大良镇) 年),在原太艮城 今大良镇 ,在原太艮城(今大良镇 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 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 灵阿之阁。这些祠、 灵阿之阁。这些祠、阁周围 都有花园, 都有花园,这便是清晖园最 早的踪迹。 早的踪迹。
上 户 。 底 层 厅 堂 装 饰 着
窗 精 致 华 丽 , 古 色 古 香 , 一 幅 大 型 彩 绘 木 雕 作 品 格 《 百 寿 桃 》 , 的 璃 玻 色 彩 木 的 美 华 案 图 着 嵌 镶
佛山市顺德清晖园介绍

按照相关保护规划,宝华巷片区总用地面积达到24956.23平方米。作为一个公益 性项目,政府将结合宝华巷片区的区位条件,与清晖园、华盖路步行街和华盖山 共同展示历史风貌,创造承载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传承具有大 良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集陈列、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化场 所,
• 文物保护规划
早在1959年3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在参观顺德清晖园后,给与高度评价并 特地对清晖园的文物保护和园区的重修拨款。
• 园林保护
主要在文物保护和场景复原方面进行。其中清晖园在场景复原方面做了 不少功夫,例如寻找仿古木质家具以及其他灯饰等。
• 研究提升
一是对明、清代历史文化名人作为顺德历史文化研究的 线索,二是涉及 到古建筑、园林方面的研究和提升。
再说清晖园在建筑设计方面,则向我们展现了一股充满中西合 璧的奇妙视觉体验。 顺德清晖园作为岭南园林的集大成者,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园林 格律,通过其空间布局和结构细节方面可以看到深受岭南文化 影响的清晖园经世致用的置园特点和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向 我们讲述一段段历史故事。
清晖园
文物保护与 科学发展
该区规划部门工作人员指出,今后会严格控制宝华巷片区内新建、扩建建筑高度, 沿华盖路步行街的骑楼建筑保持现有高度,其余不超过12米。 另外,在此次宝华巷片区改造中也提出注重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历史街巷系 统不得改变原有布局,对其中不协调的建筑立面应加以整治。”该工作人员指 出街巷地面应恢复为石板、灰沙土、大阶砖或青砖等传统材料,禁止使用磨光石 板、地面砖或其他现代材料铺砌。
规划空间组织上有一下特点: 1、 以保留建筑与空间为基本构架,规划新的开放空间系统。 2、 整理开放空间系统,将之分为广场与步行道路、外部庭院与内部庭 院三个层次。 3、 建筑形态的规划力求保留原有的匀质城市肌理。 4、 在空间界面的规划上,充分考虑新旧界面的和谐关系。
清晖园的历史故事

清晖园的历史故事
清晖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泠桥街道桃源路,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园林。
清晖园的主人是明朝后期著名的收藏家陈容,他在清晖山上修建了一个私家园林,并在园内建造了一座“清晖楼”,故而得名为清晖园。
清晖园占地约6亩,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流水园,后半部分是主景区。
园内有假山、湖泊、花园和亭台楼阁等景点。
清晖园的建筑风格浓郁,融合了明清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了宁静与沉静。
清晖园在陈容之后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尤以清代为盛。
乾隆皇帝曾多次到访清晖园,并亲笔题词三幅。
清晖园也成为了杭州市西子湖畔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20世纪初,清晖园被卖给一个商人,之后经历了多次易主。
20世纪70年代,清晖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现在,清晖园已经成为了杭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清晖园历史简介

清晖园历史简介说起清晖园,那可真是个有年头、有故事的地儿,美得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园子啊,坐落在咱们这儿的一片宁静之地,走进去,就像是穿越到了古时候的大户人家,那股子雅致劲儿,让人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心也跟着静了。
一踏过那古色古香的大门,哎哟喂,眼前的景色简直是“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假山,上面瀑布飞流直下,那声音“哗哗”的,清脆悦耳,就像是大自然特意在这儿放了个小型的交响乐团,天天给咱免费演奏呢。
假山旁边,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每走一步都像是走在诗里行间,美得让人心醉。
再往里头走,嘿,那才是真功夫!一座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就像是古时候的书生们,一个个站得笔挺,却又各有各的风骨。
这些建筑啊,不仅外观精美,里面更是别有洞天。
你进去瞅瞅,那雕梁画栋,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匠人的心血和才情,简直就是艺术品嘛!最让我喜欢的是那园子里的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花开不败。
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争奇斗艳,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夏天呢,绿树成荫,荷花满池,一阵阵清风吹来,带着荷叶的香气,别提多惬意了。
秋天和冬天也有各自的韵味,落叶纷飞,白雪皑皑,每一季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故事。
而且啊,这清晖园里啊,还藏着不少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呢。
听说啊,以前这儿是个大户人家的宅子,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园林。
园子里的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对了对了,还有园子里的那些老物件儿,什么石桌石凳啊、瓷器玉器啊、书画墨宝啊……每一件都透着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底蕴。
有时候啊,我就爱坐在那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本闲书,一边晒太阳一边瞎琢磨:这园子以前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梦想呢?总而言之啊,这清晖园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一个活生生的自然画廊、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宝库!不管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来放松的,只要你走进了这个园子啊,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顺德清晖园简介

顺德清晖园简介顺德清晖园,是一座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历史风景名胜,占地约七十余亩。
清晖园的设计兼具中西风格,体现了清代园林艺术精髓,香江文化和西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清晖园曾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晖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1733年),袁钟琪借佛山府知府之手建成私家园林,分为两部分:内部为别致的房屋和精巧的园林,外部为一条由上下三层环路构成的墙环抱的山坡。
由于经营得宜,园内种植的茶和荔枝等农产品兴旺发展,因此被称为“清泉山庄”。
清晖园在乾隆时期迎接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黄庭坚、海宁、文徵明等均曾在此作诗,曾有“江南四大名园”之誉。
在社会变迁中,清晖园曾经历了多次规模不一的拆除和修复。
1950年代,当时的佛山市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公园,规划为以园梁结合园林为主,再加上傣族风情、山林小巷等元素的景观,从而使游人们在这里既能看到一般园林的建筑之美,又可以品味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筑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1953年在清晖园内顺利创办顺德乡政府。
21世纪清晖园得到了环境的改善和完善,文物保护及修复措施得到了强化,现今清晖园已经成为了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清晖园的建筑和园林之美因保留了曾经的设计构思,而更显自然有机。
园内的建筑物包括充满经典大气的中式建筑,同时也有西式古典建筑。
其中,袁家祠堂是清晖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成为了中式建筑的代表,同时也在1995年获评“中国传统文化名村”。
门楼、茶楼、亭子、假山和水系等均采用“青砖配蓝瓦”的造型,独具清雅古朴的特点。
园内的各个景点,如绿竹林、红泥巷、梅花园、满青苑等,更是彰显清晖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景观魅力。
他们既彰显了自然风光和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气息。
如今的清晖园,除了赏花观景之外,更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品味文艺,体验人文风情和美食文化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园内很多活动也不乏乐趣,如春节灯会、植树节宣传周和世界旅游周等,并在庆祝顺德老少年联欢晚会、花会和文艺、书法、表演等比赛中增添了游玩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顺德清晖园介绍

嘉庆十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又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驻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煦普照之恩,从此“清晖”之名随着这一处精致的岭南园林流传下来。
清晖园在正式定名之前,按照龙氏家族文献上的记载,最开始也叫“小方园”、“旧园”或“南园”,在现有文献中,“清晖园”最早出现在龙令宪写的一首诗,直呼清晖园。
文人之于园林,总会有多一份的情怀。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贾府造大观园初成,贾政领着宝玉等人入内游览,并要品景题名,所言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绝不能生色。
”说的也就是园林之中,大小景观命名的玄妙学问。
清晖园中也是如此,一路看下去,都是充满意蕴和玄机的。
碧溪草堂是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建筑,当年为龙家母亲居住的地方。
碧溪草堂最大的亮点是“百寿图”,一边48个“寿”字,两边加起来是96个。
在中国,历来对数字非常讲究,虽然名为“百寿图”,但100是整数,寓意寿满、寿尽,不吉利,而96代表长长久久、六六大顺,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清晖园中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名字,“惜阴书屋”、“真砚斋”、“启明居”和“笔生花馆”,缕缕书香中弥漫着文人墨客的气息,更记载着书香门第的龙家诗书传家的风范。
这些名字从字面山看应该都是书房,但取名上的细小差别,也表明了他们的不同功能。
“惜阴书屋”是当年老师办公的地方,取名“惜阴”是龙家为勉励子孙后代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旁边又是另外座建筑“真砚斋”,龙家小孩读书的地方即龙家的私塾。
清晖园的许多布局和设计都是有讲究的,代表着主人的志趣和追求。
园内多处都有“岁寒三友”之一竹的形象,或是借物咏志,园主还嫌不够,又在庭院深处南楼后另辟一院落,名为“竹苑”。
竹苑是当时龙家会友的一个地方,主要由三座建筑组成,归寄庐、小蓬瀛、笔生花馆。
笔生花馆是根据李白的《梦笔生花》而命名的,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像李白一样宏才大略。
清晖园的历史故事

清晖园的历史故事清晖园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一处融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于一体的园林景区。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是杭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清晖园不仅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建园背景清晖园的建园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已经交由元朝接管。
在元朝的统治下,杭州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元朝统治者关注杭州的经济繁荣,并将西湖地区打造成一个豪华的皇家园林。
清晖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建园历程清晖园的建园历程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清晖园是被一位名叫李之仪的官员所建。
李之仪在园中打造了各种建筑、湖泊和花园,以展示他的财富和品味。
园中的建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包括亭台楼阁、回廊走廊和假山水池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晖园逐渐发展壮大。
明代时,园中的建筑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改建,增加了更多的景点和设施。
清朝时期,清晖园成为了官员们进行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园内景点清晖园的内部有许多独特的景点,展示了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风爱云轩,这是一座坐落在湖边的别墅。
别墅内部装饰豪华,供官员们休息和品茗。
另外一个著名景点是湖心亭,它坐落在一片湖心小岛上,四周环绕着湖水。
游客可以在湖心亭上欣赏到美丽的湖景和周围的自然景观。
除了这些景点,清晖园还有一些古代建筑和花园,如养心殿、画堂和花坛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园林设计艺术,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现代意义如今,清晖园已经成为了杭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园中漫步,欣赏古代园林的美丽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除了欣赏美景,游客还可以参观园中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园林艺术的知识。
同时,清晖园还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的场所。
每年都会有许多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在园中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和艺术展览等活动。
这些活动为园区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晖园的故事
时间:2016-11-12 09:59:30 | 作者:吴颖彤
清晖园坐落在顺德大良新路,它不仅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还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它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也是我们每一个顺德人的骄傲。
这座岭南古园,是一个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
它虽然坐落在市中心,身边就是喧嚣的大马路,但是园内却恬静无比,妙联佳句仰俯可拾,名人雅士音韵荡漾,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连忘返。
绕着林荫小道,画壁长廊,我们步入凤来峰的石洞,我探进洞中,听见滴滴答答的水流声,随即看到了一口在不断冒水的井,我走了进去,用手捧了一把水。
现在已是初春时期,水很冷,冷得彻心,同时还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外面凡尘世俗,风云变幻,它却几百年如一日;水很清,清得能映出人影。
我安静地看着这口井,竟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想到了卓尔不群的王冕。
是呀,荷花虽出于淤泥,却清淡秀丽。
王冕虽活在腐败风气中,但依旧清正自洁,和王冕一样,这座院子的主人黄士俊也是清正廉洁,他高中状元,却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不仅多次回乡静心修养,而且还为老母亲建造了这座清晖园,“清晖”就取名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份清廉,这份孝心,实在难得!
在凤来峰的旁边,便是八表来香亭,我坐下来歇息,闻着淡雅的花香,听着四周汩汩的水声。
我不禁吟诵起“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这样一句小诗。
八表来香亭四面环水,水活了,鱼儿便可来串个门,我撒着鱼食,哼着歌,心情无比畅快。
难道这就是脱离世俗的欢悦?
穿过只容一个人过的斗洞,便是一片小竹林,风姿卓越,坚毅不屈的竹子傍洞而立。
我抚着竹身,猛然想起了特立独行的郑板桥,与其他县吏不同,他一心为人民,显得十分倔强。
但是,这又有何不好呢?我们早已习惯世俗,然而世俗却污染了我们的心,难得有向世俗示威、保持心灵纯洁的人。
我们就应该向他们致敬!
从清晖园归来,我还久久地陶醉在清晖园的古香古色和美好的故事中。
某天抽空来看看这世俗沙漠中的绿洲,你一定会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