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0透水事故

合集下载

8典型水害实例(145-160)

8典型水害实例(145-160)

第八部分 典型水害案例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二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 案例三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案例四 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特大透水事案例五 山西左云新井煤矿“5.1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六 河南洛阳新安寺沟煤矿“12.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案例七 河北开滦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陷落柱奥灰突水吕、范二矿淹井事故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一、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3月1日7时20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

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并做好善后工作。

截止2010年5月10日,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水工作,31名被困人员遗体全部找到。

二、抢险救灾事故发生后,7点50分矿调度向乌海能源公司调度汇报。

9时13分乌海能源公司调度向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汇报。

骆驼山煤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营救井下作业人员。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和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

1日19时许,受温家宝总理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到事故现场,查看事故救援现场,听取救援情况汇报,了解事故救援情况,慰问了参加抢险救援人员,看望了伤员,并就事故救援等工作作出了八项重要指示。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现场指挥救援抢险指挥部以全力抢救井下被困矿工为重点,确定了打钻、排水、封堵“三管齐下”,并以打钻为重中之重的救援方案。

观看3.5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心得

观看3.5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心得

观看3.5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心得3.5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是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比较严重的一起事故。

从这次事故中我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也进一步认识到在煤矿生产中应该做到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煤炭生产安全。

首先,该矿井管理层对生产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是首要任务,但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管理层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在防突措施和救援队伍建设方面,管理层并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其次,在事故的调查处理方面,存在不足。

调查组没有及时到达现场,并没有充分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始终没有找到事故的根本原因。

这说明,事故发生后,调查处理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严谨的方式,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最后,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不够。

安全生产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高度关注,并发挥各自的监管功能,从源头上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职能,细化各项标准和要求,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总之,煤矿生产安全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煤矿企业应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系统,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紧密携手,共同关注和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全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为推进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业而努力。

最新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资料

最新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资料

案例|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单位简介骆驼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井田面积38.57km2,保有储量3.97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主要开采煤层为9#、16#煤层,9#煤层厚度约3m,16#煤层厚度约3.5m-5m。

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

事故发生时矿井处于二期建设工程阶段,事故发生地点是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2.事故经过据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回忆,7时30分,在9#煤工作面的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走到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水深约30公分,且不到一分钟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起初时最大达7.2万m3/h)。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并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

在调度室指挥下, 杨某等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

这时一个大浪袭来,8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8名抓住木板等物漂浮,在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后获救。

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共有77人,其中46人升井(38人紧急撤离,8人获救),31人被困井下(12人在距地面189m的9#煤作业面,19人在距地面289m的16#煤作业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救援,生还45人,死亡32人。

本次救援累计施工钻孔20个,进尺5874m,排水144万m3,对陷落柱进行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m3。

3.事故原因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造成此次事故。

4、事故教训1.煤矿企业和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矿井范围内的隐伏导水构造及地下含水层基本情况,准确掌握矿井水患情况。

对受采掘影响的隐伏导水构造要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三个关键技术
二、事故原因
2018 年 9 月 17 日 8 点班,综掘三队队长张爱国 主持班前会, 当班任务为 15113 胶带顺槽掘进、铺道、 增加无极绳托绳轮等。
副班长张志岐完成支护工作后,张燕强未将风管完 全撤至规定位置,就启动掘进机割底煤。10 时 56 分许, 张志岐听到掘进机运转声音异常,发现张燕 强不在操作 岗位,于是立即 停止掘进机运转。张志岐发现截割头上 缠着风管,张燕强躺在掘进机前,就立即呼叫周围工人 对张燕强进行救援。
瓦斯爆炸事故简况 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在西大巷与11轨道石门交 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架线电机车取电弓与架线的电火花引发 瓦斯爆炸。
郑煤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三、事故简图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三个关键技术
一、事故概况
2018 年 9 月 17 日 10 时 56 分许,中煤昔阳能源 有限责任公 司黄岩汇煤矿15113 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发生一起机电事故,造成 1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75.5 万元。
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
三、现场示意图
神华集团黄玉川煤矿较大顶板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13年9月16日23时54分,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16 上02胶带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进行支护作业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 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58万元。
事故发生地点为二水平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距胶带运输大巷开口 处约1090m(7#联巷向前60m)处的掘进工作面(位置详见附件4)。 工作面刚过一断层(∠67°,H=2.2m)10m,再掘进约20m到 DF6断层 (∠63°,H=13m),正处于两断层之间,顶板出现破碎。掘进工艺为综掘, 支护采用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设计巷道断面为矩形,宽5500mm,高 3500mm,巷道下山掘进。坡度6°。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完整版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完整版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案例|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单位简介骆驼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井田面积,保有储量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主要开采煤层为9#、16#煤层,9#煤层厚度约3m,16#煤层厚度约。

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

事故发生时矿井处于二期建设工程阶段,事故发生地点是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2.事故经过据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回忆,7时30分,在9#煤工作面的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走到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水深约30公分,且不到一分钟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起初时最大达万m3/h)。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并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

在调度室指挥下, 杨某等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

这时一个大浪袭来,8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8名抓住木板等物漂浮,在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后获救。

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共有77人,其中46人升井(38人紧急撤离,8人获救),31人被困井下(12人在距地面189m的9#煤作业面,19人在距地面289m的16#煤作业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救援,生还45人,死亡32人。

本次救援累计施工钻孔20个,进尺5874m,排水144万m3,对陷落柱进行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m3。

3.事故原因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造成此次事故。

4、事故教训1.煤矿企业和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矿井范围内的隐伏导水构造及地下含水层基本情况,准确掌握矿井水患情况。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一、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二、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三、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四、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3.3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
五、辽宁省阜新市“5.23”特别大道路交通事故 六、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6.21”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
辽宁省阜新市“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10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在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3人死亡、 24人受伤。 事发当日,一辆号牌为蒙F18597(挂车号牌为蒙F3806挂)的半挂 货车(个体运营户,驾驶室乘3人,载货核载33t、实载57.32t),自鞍山市驶往内 蒙古兴安盟,因在沈通高速公路错过出口,驶入长深高速公路后,进入阜新市境内 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306km处的彰武服务区,该车后掉头逆行,与天津市长途汽 车公司一辆号牌为津AB2626的星凯龙牌卧铺大客车(核载36人、实载54人,含1 名婴儿)相撞,导致两车起火燃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指出,事故的直接 原因为蒙F18597半挂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超载逆向行驶,而大客车严重超员,则是 造成事故后果扩大的原因。
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共有261人作 业,事发后108人安全升井,剩下的153人被困井下。后来经过全力抢险,115人获救, 38 人遇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
王家岭矿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有限 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t/a,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 计划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第一建设公司63处碟子沟 项目部施工。 事发当日,工人正在井下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作业,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 中导通了老空区积水,从而引发了透水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通报指出,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 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劳动组织管理混 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 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 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 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该矿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 患。

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重于泰山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神华集团黄玉川煤矿顶板事故郑煤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煤黄岩汇煤矿掘进机电事故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一、事故概况2010年3月1日,内蒙古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

日,内蒙古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

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二、原因分析骆驼山煤矿16#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诱发该掘进工作面底板底鼓,承压水突破有限隔水带形成集中过水通道,导致奥陶系灰岩水从煤层底板涌出。

发生透水事故后,救援小组从外地紧急调运大功率水泵和大口径钻机,兰州军区宁夏给水团、郑煤集团、开滦集团紧急调运4台大功率水泵,其中两台水泵每小时额定出水量725立方米,另外两台水泵每小时额定出水量1000立方米;从北京调运325毫米的大口径钻机。

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三、现场示意图神华集团黄玉川煤矿较大顶板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9月16日23时54分,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16 上02胶带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进行支护作业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58万元。

事故发生地点为二水平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距胶带运输大巷开口处约1090m(7#联巷向前60m)处的掘进工作面(位置详见附件4)。

工作面刚过一断层(∠67°,H=2.2m)10m,再掘进约20m到 DF6断层(∠63°,H=13m),正处于两断层之间,顶板出现破碎。

掘进工艺为综掘,支护采用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设计巷道断面为矩形,宽5500mm,高3500mm,巷道下山掘进。

坡度6°。

神华集团黄玉川煤矿较大顶板事故二、事故原因从工作面迎头向外大面积垮落冒顶,长12.8m*宽约5.5m-6.8m,面积约77 m2,冒落高约3.6m。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贵州省独山县一非法采煤窝点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1年5月31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黄后乡一非法采煤窝点发生透水事故,死亡8人。该非法采煤窝点为独眼井,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至事故发生时已累计生产原煤1000余吨。事故发生后,该矿未向任何部门报告事故,恶意瞒报,经群众举报后查实。
事故原因:在非法开采过程中因对上部原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清,采透老空区导致透水事故。
事故原因:2010年7月20日18时10分左右,湖南省花垣县磊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磊鑫公司)发生透水事故,共造成13人被困,后救出3人,10人遇难。
事故原因:磊鑫公司锰矿硐在掘进过程中(巷道标高327m),与邻近的花垣县中发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发锰业公司)巷道贯通(该公司已停产4个月左右,巷道标高338m,巷道内有约3万立方米积水),大量积水迅速涌进磊鑫公司锰矿硐,造成该矿硐现场施工人员8人被困。因磊鑫公司锰矿硐与另一相邻的文华锰业公司矿硐也相通,又造成文华锰业公司5名作业人员被困。
事故原因:该矿采用倾斜长孔爆破法开采急倾斜煤层(倾角81度),造成-200米水平以上留下大量采空区;保护煤柱裂缝与地面联通,雨水泥浆渗入;事故前出现强降雨,地面地势低洼处雨水汇集和渗漏,导致凹陷区域压力增大,采空区垮冒,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泥浆溃入井下巷道。
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安全意识不强,对雨季防水工作重视不够,未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暴雨期间停止生产的规定,过早恢复生产,且下井人员过多;二是对采空区造成的水害隐患没有超前治理。
事故原因: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打通采空区,导致透水,透水量约2400立方米。
案例十四:四川省威远县八田煤矿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0年11月21日11时40分许,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一起老采空区透水事故,造成29人被困,透水量约5000立方米,被困人员中有两名矿长。事故发生后,经各方共同努力,11月22日13时18分,29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有关方面和人员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积累了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的宝贵经验。八田煤矿为乡镇煤矿,证照齐全,属独立扩能在建矿井,生产能力由5万吨/年扩能为6万吨/年。事故当班带班领导为副矿长陈荣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经过: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骆驼山煤矿属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要开采煤层为9号、16号煤层。

事故发生时矿井建设处于二期工程阶段,发生事故的地点是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3月1日7时30分,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后从作业面返回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有没靴深的积水,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左右(据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7.2万立方米/时)。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此时是7时40分。

在调度室指挥下,这几名工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水势已经越来越大,突然一个大浪袭来,八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的工人赶紧抓住漂浮的木板、原木等物漂浮在井筒中,在水中坚持了4个小时后获救,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工人因连续呛水最终未能保住生命。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乌海市委市政府和神华集团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救援领导小组,展开救援工作。

在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营救后,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迹象。

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反复研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于3月14日停止了搜救工作。

至此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险营救46人,死亡32人 (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而后开展井下水源封堵工程,截止5月10日,本次救援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

米方立4838料浆
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16事故原因: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水从煤层底板涌出,这是造成本次事故:有因原接间的生发故事成造。

因原接直的.
1、地质勘探资料与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有差异,对奥灰水防治工作认识和措施不到位。

2、矿井建设施工中的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

3、没有严格执行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带班下井的规定。

4、应急处置工作不果断、不及时。

在出现透水征兆约一个半小时里,未立即采取断电、撤人措施,继续进行抽排水作业,最终酿成特别重大事故。

5、建设、施工等单位未严格执行三级安全培训制度,致使施工人员对隐患识别能力差、安全风险意。

薄淡识
所有这些,都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

题问出突等进、工和真抢期赶度
合综三、施措护防
根据以上案例的事故教训,对于此类事故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超前探测“十二字方针”。

对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不明的区域,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探测;
2、应进行水文地质勘探,编制《承压开采可行性评价及安全技术措施》;
3、接近地质异常区时必须编制专项探放水设计,由总工组织评审,并按照设计严格施工探放水工;程
、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排查隐伏断层、陷落柱,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采4 ;段手测探精用高度物探等
5、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应实行隔离开采措施,并按照规定设置防水闸门,配置强排水系统;
式固等方对承压理治;行水进加注压水取可要、6必时采疏降或浆
;行计进设程、规格按照工严施放水探,保证管理场的现水、探放前探超加强、7.
8、加强防治水知识培训,井下作业人员应掌握基本的防治水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