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经济的思考

对互联网经济的思考

当下,自己渐渐养成了每天通过腾讯(微信以及腾讯新闻)获取资讯的习惯,偶尔也会下意识地对当下互联网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装模作样地加以思考,互联网浪潮的来袭已经是没有必要讨论的话题,剩下的问题只是我们的生活会因其如何改变。

自己学识有限,不妄想提出高屋建瓴的全面意见和判断,只是结合自己日常所闻所见,片段式地尝试分析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可能影响,而其中最为根本的观点是:互联网当下是如此灼热,不可能忽视,所以对其更应有适当的认识,以避免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要素而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虚空。

当然,所有的分析和思考,无论原始出发点为何,最终的潜在作用都是对当下的行为和举措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社会科学范畴的问题,在立足当下之余,必须联系结合特定个体的历史过往,才能形成对未来的指向。

互联网经济来了

自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开启以降,世界经济格局已变化良多,就中国而言,世界时间的钟摆也已经历了离开和再次回来的轮回,其中明显可见的原因,是人类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进步居功至伟。虽然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属于被动跟随,但现今也可以说收获颇丰,正力图重新取回于世界经济事务的话语权,其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应用技术让我们可以确定站在与近代列强同一起跑线上。

当下,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让我们产生了“一手机一世界”的感觉,以阿里、腾讯为代表互联网平台商正力图从社交、消费领域为我们设计基于虚拟网络的生活模式,我们也从其获得从未有过的生活便利。作为普通人,直观的感觉就是:点击屏幕,有我们要的所有新闻资讯,数量浩如烟海,根本无需也无暇从其它渠道获取信息;点击屏幕,即已让传统通话和短信都变得多余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和新旧友人的联系沟通,而且形式丰富,涵盖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以及链接应

用,几乎连见面都略显多余;点击屏幕,任何问题,无论雅俗,都可以马上有答案列出,无需费时翻查、费力索问、费心思考;其中中最为核心的是,点击屏幕,消费变得可以轻松无比,甚至连信用卡都不必掏出来,就可以送货,可以隔空无限比对价格、挑选品牌、比运费、挣积点,还可以导航优惠商家,会员打折,甚至完成转账、投资等传统由银行完成的动作;相对应地,作为商家,做生意、业务及其推广更是便利得几无门槛。事实上,各个互联网所搭建的运营平台及其上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无论其最初出发点为何,最终的落脚点均会归结于产生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我所知道的最为典型的互联网经济运作实例就是小米模式,按我的理解,小米卖的其实并非手机,它只是以手机等产品为媒介在构建一个网络社区,通过明确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持续营销服务在移动互联终端上形成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消费资源集,最终的目的必然是以此为筹码匹配更多元素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首先声明,我既是拥有两个QQ号的微信用户,也是微信支付和财付通用户,同时08年即在淘宝上用支付宝购物,我是用身心去拥抱和欢迎新事物的,因为互联网本身即是构成现代社会的其中重要一环,不可回避也无须回避,就商业运营而言,通过提供诸如资讯、社区、通信等服务培养消费粘性争取客户资源的方式也是正途,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仍旧可以以一个普通消费者、局外人的身份分析审视如今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常常由此大量衍生的行业“跨界”提法,期望能闹中取静地思考以尽可能厘清其中脉络,合理定位互联网在商业经济范畴的位置。

互联网经济的技术属性

我们先从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下同)对日常生活商品交易的影响开启观察。一般而言,一次完整的商品交易应该具有几个动因:1.需求或潜在需求:宣传、广告和技术变革进步有可能将潜在需求激发为需求;2.商品及需求信息的传递渠道:包括消费者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和商家了解市场需求的渠道;3.交易协商机制:以促成交易行为而进行的咨询、谈判;4.价款收付模式:包括价款的支付模式(付款时间、现金或信用付款等)及所采用的金融通道;5.体验服务项目:包括体验、试用、退换、维修、保修、升级、回收等等。很明显,互联网已

渗入了日常生活商品交易的各个环节,但如果视之为一种独立商业模式,有两点却需要指出:一是互联网在其中的作用明显、有效,却不宜表述为革命性,在推广及开发潜在需求环节表现优秀,在交易协商机制环节提供了广泛、便捷、初步的沟通方式,在价款支付环节提高了便利性,而在体验环节上,理论上如后一步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可以做的更好,在目前并无明显改善,而对于持续的交易习惯的培育,体验环节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核心;二是上面的表述是主要针对日常生活普通消费而言,交易互联网对于交易的正效用,会随着产品的专业化、上游化、复杂化及高价值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对于公司采购甚至行业采购的影响依次缩减。

接下来只要继续对上述交易环节略作分解分析,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明确互联网在商业中的第一层属性。

首先是需求,即使是按照营销大师的创造需求理论,能将潜在需求成功显性化,对个体而言需求也是有界的,但互联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推送广告、基于局部WIFI环境认证接入技术的主动推送广告、基于搜索引擎的在线广告等非常强大,基于微信公众号类型的推广更是可以对关注人采用高频营销推广活动内容的反复轰炸而有效影响消费倾向,这些都是传统营销手段无法企及的,或者说采用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和营销人员来做到如此程度是不具性价比的。从打开日常消费需求上说,互联网推广将会是主导性方式,其作用的上限就是个体消费需求的客观边界。

其次,在落实交易的协商机制上,有微信、QQ、阿里旺旺以及网页聊天等实时通讯工具的对话方式,可以方便地完成诸如消费类商品规格型号、数量、颜色、价格、收发货时间方式等基本信息的交换。再次,我们观察在消费金额的收付模式上,互联网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操作层面上,由于财付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起于保障C2C类小额零散终端交易资金安全,将交易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有机结合,很好地解决了银行业无暇不屑顾及的小额交易的资金风险瓶颈,所以天然具有促进交易的便利性,但论本质,此功能实质上是对银行金融功能的补充,对银行而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再次,体验环节,包括售前体验和售后体验方面,互联网电子虚拟的特性决定了其无法独自完成,技术发展的前景是作为后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