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SOP-CL-5001 微生物样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1页
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白细胞吞噬革兰阴性杆菌 / 革兰阳性球菌 未见白细胞吞噬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2页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女性
肥皂清洗尿道外围 以无菌纱布擦拭 用手分开大阴唇 先排出前段尿液,再以无 菌宽口容器搜集中段尿液
男性
肥皂清洗尿道外围 以无菌纱布擦拭 扶起茎阴翻上包皮 先排出前段尿液,再以无 宽口容器搜集中段尿液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28页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留取尿培养标本时需以无菌操作 注明是否使用抗生素 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会阴部分泌物过多,应先清洁冲洗再搜集 4-8℃保留不可超出24小时 标本如不能马上送检,应存放于冰箱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8页
血培养采集
双侧双瓶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9页
影响血培养阳性率原因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20页
血培养组合与检出率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J Clin Microbiol. ; 45:3546-354第821页
致病菌和污染菌判别
真正菌血症:
➢ 分离有毒力菌株
检验前误差: 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及运输不规范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Clin Chem. Jul;53(7):1338-42. Epub May 24 Clin Chem Lab Med. ;44(6第)3:页750-9
细菌诊疗标本采集标准
FL-SOP-CL-5001 微生物样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Shanghai Fenglin Clinical Laboratory Co.,Ltd.上海枫林医药医学检验有限公司SOP File Code文件编号:FL-SOP-CL-5001TITLE: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microbiological samplecollection, preservation, transportation文件名称:微生物样本采集、保存、运送程序标准操作规程WRITTEN BY/ DATE 编写者:丁星日期:2013.08.26 REVIEW BY/ DATE审阅者:黄永富日期:2013.08.26QA REVIEW / DATEQA审阅者:葛晓明日期:2013.08.28APPROVED BY/ DATE批准者:胡胜南日期:2013.08.29REVISION DATE修订日期:2013.08.19 New Format/Revision Number新版/修号: 2/2REPLACE NUMBER被替代版号: 2/1EFFECTIVE DATE:生效日期:2013.09.021.Intended Use目的规范样本采集、保存、运送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样本质量。
2.Sphere of Application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受理的样本。
3.Responsibility职责3.1.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样本。
3.2.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样本的采集,特殊样本由临床医生采集。
3.3.用户端样本保存的责任人由用户自行规定,本实验室临床样本的保存由检验人员负责。
3.4.临床样本的运送由本中心实验室物流人员负责。
4.Procedure程序4.1.血液骨髓样本4.1.1.采集指征: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
可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9/L)●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呼吸加快●降钙素原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和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1)

微生物常见标本的采集规范一、血液、骨髓、胸腹水标本的采集1、最好用药前采集,在发热高峰前1h内或发热高峰时采血最为理想。
2、采血量在5-10ml为宜,成人必须左右手各一套瓶(需氧+厌氧)、并标明左右手,儿童左右手各一瓶需氧。
3、轻轻颠倒混匀以防凝固,立即送检(2小时之内),禁止4℃冷藏保存。
4、骨髓和胸腹水标本或其他穿刺液标本,抽取后将5-10ml直接打入一套血培养瓶内(需氧+厌氧),并注明标本种类。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1、清洁中段尿的采集:通常以晨起第一次尿液、未服用抗生素前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留取标本后尽快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
女性患者应用清水和肥皂或清洁剂清洗外阴,男性应清洗龟头。
排出前段尿后,打开无菌尿杯或无菌管留取中段尿。
2、插管尿的采集:直接插管或称临时插管尿标本采集:用夹子钳夹插管约30 分钟,以获取足够尿液。
乙醇消毒插管的取样端口或导尿管的适当部位后,应用注射器抽吸留取尿标本,将获取的尿标本转至带盖的无菌管中。
尿路插管不做培养,拒收!3、以下是不适于尿培养的尿标本:1)自留置导尿管内获取的尿液标本可能有定值菌的污染。
2)集导尿袋内获取的尿液标本,可能有定值菌及环境微生物的污染。
3)导管尖因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尿道菌群的影响而不适合作为尿培养标本。
三、粪标本的采集:1、直肠拭子法:先将肛门周围洗净,用无菌拭子蘸生理盐水,放入直肠旋动取出放入拭子转运管送检。
2、自然排便法:清洁便盘内排便,挑取脓血或粘液部分,放入无菌粪杯送检。
四、下呼吸道标本的采集(痰、肺泡灌洗液)1、咳痰:患者清晨清水漱口3次后,深咳自下呼吸道痰液,量≥1ml,避免不合格的口水痰。
2、诱导性痰:清洁口腔后用水漱口,用喷雾器吸入约25ml 3%-10%生理盐水诱导痰。
3、气管抽吸痰:病区医生采样。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做支气管镜检查)采集量10ml。
五、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1、鼻:用无菌拭子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鼻孔2cm,用力旋转2、鼻咽:用无菌湿润拭子经鼻腔插入鼻咽后部(约2.5cm),旋转拭子5圈或停留10秒吸收分泌物。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二)血液标本
对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又需保留导管的患者:
采集2份血液标本
1份通过外周静脉采集 1份通过导管采集。
小结
细菌培养鉴定难, 标本留取是关键, 医护人员齐挑担, 合理用药百姓赞。
3.组织:经穿刺或手术活检获得标本,穿刺组 织可放入1.5ml无菌离心管中;
4.体表伤口可接收细菌培养的条件: 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低倍视野,并有多
形核白细胞存在
(二)送检:立即送检,建议不超过1小时送达
(一)导管头: 采用无菌性技术,获取插入患者体内最远端的
导管段约5cm,置于无菌容器送检;不能置于生理 盐水或转运培养基中运送。
采血套数与检出率
J C lin Microbiol.2007;45:3546-3548
需氧瓶
采
血
厌氧瓶
试
管
标本不够时, 先满足需氧瓶
1、 已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必须立即送检, 2. 如不能立即送检,可室温放置,但不超过2小 时,不可放冰箱。
取后不能及时送, 常温放置忌冰冻。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1、中段尿 2、导管尿(不能取尿袋内的尿液) 3.膀胱穿刺尿 常用:中段尿(晨尿或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的尿液)
1、抗生素治疗之前
若已使用抗生素者,应在下次用药前或血药浓度
最低时采集标本。 2、患者寒战时
发热要做血培养, 双侧双瓶少漏网;
何时采血要记清, 寒战前后菌量深;
3.发热初期或高峰时
超过发热峰值后,病原菌会逐渐被机体免疫系统 清除,从而减低检出率。
特别提示:
采集前非常关键的一步:
皮肤和瓶子的消毒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送检是保证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关键!其目的是要捕捉到与感染相关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其它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的知识,欢迎阅读。
采样时机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药前)采样采样方法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样量足。
采样容器专用的无菌,防渗漏,有盖,无酸、碱、防腐剂及消毒剂污染。
送检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若不能及时送检可于4-8℃保存,但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
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3至5天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
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4.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6.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7.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不超过24小时。
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
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8.尽量不要以一般棉花拭子收集标本,应使用专用的纤维拭子。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感染状况、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来源、检验目的、采集部位、采集及送检时间等)10.同一天同一检测目的、相同标本(血液标本除外)一般只需送检一次(份)。
微生物实验室采集和运输样品指南说明书

Purpose
This procedure provides instructions for the proper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for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 The containers/specimens should show NO leakage. • All specimens should be identified with a specific source description.
• Refer to Viral Testing Addendum.dc.r
BLOOD CULTURE
See Blood Culture Collection
BODY FLUIDS (pleural, pericardial, peritoneal, synovial, amniotic etc.)
Minimum 1.0 ml Transport Container: Fluids should be aspirated into a sterile syringe or sterile leak-proof container. If sending in a syringe, replace needle with tip cap.
• Refer also to Specimen Collection By Nursing Staff NEVER TRANSPORT SYRINGE WITH NEEDLE ATTACHED. If a needle is received, please call the collector to come and remove the needle, then fill out an occurrence report.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流程

英文回复: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s are those that regulate and guide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 of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s in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The aim i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quality of microbiological samples take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and, ultimately, th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by the clinicians and the smooth conduct of clinical consult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deliver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samples is essential for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This process includes four stages of sample collection,processing, packaging and transport。
In the sample collection chai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gul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sampling equipment, collection sites and collection time。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SOP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原则1.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且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或伤口恶化或长期不能愈合时采集标本。
2 皮肤或粘膜表面的清洁。
(1)闭合伤口和穿刺物标本:消毒方法同血培养标本的皮肤消毒。
(2)开放伤口: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部位。
不可以用消毒剂。
3 采集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
4 若可以采集穿刺物或活检标本,应避免拭子标本。
二、容器1 较大的标本: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带螺纹口的无菌塑料容器。
2 标本较小或拭子标本:MW&E TRANSWAB运输培养基,适用于需氧和厌氧菌。
三、采集方法(一)封闭性脓肿1 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
2 若无法抽到脓液,应先皮下注射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再次穿刺抽吸脓液:若脓液过多,应先切开引流,在基底部或脓肿壁采集标本。
脓液的量以大于1ml 为宜。
3 排除注射器内部及针头的气体,用无菌橡皮塞封闭针头送检:或直接打入血培养瓶中。
若为厌氧菌,应迅速将脓液打入厌氧血培养瓶中。
(二)组织和活检标本1 采集足够大的组织,体积以1立方毫米为宜,避免在坏死区域采集。
2 将小块的组织放在运输培养基内,较大的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
(三)开放伤口1 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浅表部位,去除表面的渗出物和碎屑。
2 用拭子深入伤口的基底部或伤口-正常组织边缘部采集两个标本,分别用于培养和革兰氏染色。
四、标本的标识填写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深部组织、表浅组织、脓肿和穿刺物等)、标本的来源(腹腔、腿和上臂等)、记录标本采集的日期和时间及是否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选择检查项目(需氧培养或厌氧培养)。
五、标本的送检为了更好的分离病源菌,标本应在采集后的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
送检时应保持标本的湿润(尽量采用运输培养基,组织可以放在生理盐水中)。
在送检前或运输过程中,禁止将标本放于冰箱。
若不能及时送检,运输培养基中标本应室温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anghai Fenglin Clinical Laboratory Co.,Ltd.上海枫林医药医学检验有限公司SOP File Code文件编号:FL-SOP-CL-5001TITLE: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microbiological samplecollection, preservation, transportation文件名称:微生物样本采集、保存、运送程序标准操作规程WRITTEN BY/ DATE 编写者:丁星日期:2013.08.26 REVIEW BY/ DATE审阅者:黄永富日期:2013.08.26QA REVIEW / DATEQA审阅者:葛晓明日期:2013.08.28APPROVED BY/ DATE批准者:胡胜南日期:2013.08.29REVISION DATE修订日期:2013.08.19 New Format/Revision Number新版/修号: 2/2REPLACE NUMBER被替代版号: 2/1EFFECTIVE DATE:生效日期:2013.09.021.Intended Use目的规范样本采集、保存、运送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样本质量。
2.Sphere of Application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受理的样本。
3.Responsibility职责3.1.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样本。
3.2.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样本的采集,特殊样本由临床医生采集。
3.3.用户端样本保存的责任人由用户自行规定,本实验室临床样本的保存由检验人员负责。
3.4.临床样本的运送由本中心实验室物流人员负责。
4.Procedure程序4.1.血液骨髓样本4.1.1.采集指征: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
可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9/L)●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呼吸加快●降钙素原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和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000×109/L)。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低体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骨髓培养与血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是基本一致的,临床常规血液感染有指征时以抽取血培养为主。
但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会远高于血培养。
4.1.2.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采血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以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区别病原菌与污染菌。
一套血培养一般为一瓶需氧培养加一瓶厌氧培养。
一次静脉采血只能注入一套培养瓶中。
尽可能选用可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
临床对可疑菌血症患者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样本,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可在寒战时或体温高峰来到之前0.5-1h进行采血。
特殊情况除外(如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集血培养。
4.1.3.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患者采集血培养的建议:●急性心内膜炎: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必须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30min之内抽取血培养,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h内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5套。
●亚急性心内膜炎:需要24h之内连续从不同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间隔30-60min。
如24h内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5套。
●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评估,皮肤消毒尤为重要,因为其主要的病原菌为皮肤定植菌如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因此,血培养必须取自外周静脉血而非留置的静脉导管。
取自导管的血培养会伴有很高的污染风险从而导致错误的心内膜炎的结论。
建议采用正确的皮肤消毒,从不同外周静脉部位分别采集血培养,不能从留置的导管采血。
●急性脓毒症:10min内从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可疑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如延长培养时间或增加特殊培养基,以获得罕见的或苛氧的微生物(真菌、结核菌等)。
●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从不同体位采集2-3套血样本,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前(通常下午)在采集2套以上。
4.1.4.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70%酒精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作用60秒。
●用碘伏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作用1.5-2min;或用碘酊消毒皮肤作用30秒。
●再用70%酒精脱碘(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以上)●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4.1.5.培养瓶消毒程序●用70%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酒精作用60s。
●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4.1.6.培养瓶接种程序●抽取血液后,不要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如果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若用注射器采血,应将标本先接种厌氧瓶,再接种需氧瓶;若用蝶形针采血,则先接种需氧瓶、后接种厌氧瓶。
严禁将空气注入厌氧瓶中。
4.1.7.骨髓样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
4.1.8.采集容器:需氧和/或厌氧培养瓶。
4.1.9.采集量:●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应加的血量为10ml,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体积)。
●儿童:因很难获得大量的血液,一般静脉采血1~5ml 用于血培养。
●血液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细菌的检出,血液的培养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人体血液内包含各种抑制细菌生长的因子或抗生素,注入血液太多可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骨髓采血量一般为1~2ml。
4.1.10.样本保存、运输:采集样本后保证在1小时内送至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可置室温保存,切勿放冰箱。
因为某些苛氧菌可在冰箱温度中死亡,而使培养阳性率下降。
冬季血培养瓶在送检过程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
实验室收到样本后立即放置于血培养仪中。
4.2.脑脊液样本。
4.2.1.采集指征: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脑膜刺激征象、颈部僵直、脑神经病理征象、发热、体温过低、易受刺激等临床症状。
此外,其他实验室检查发现:脑脊液白细胞增高、蛋白质增加且葡萄糖减少等。
4.2.2.采集时间: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应立即采集样本,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
4.2.3.采集方法:按腰椎穿刺操作规程,采集约3-5ml脑脊液于3支无菌试管中,每试管1-2ml,立即将第2管(或第1管)送至实验室(建议床边直接接种血培养瓶,包括需氧血培养瓶和厌氧血培养瓶,增菌培养)。
做脑脊液培养时,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4.2.4.采集容器:无菌容器。
4.2.5.采集量:脑脊液2-3ml。
4.2.6.样本保存、运输:采集样本后常温立即送检(脑脊液样本送检的最佳时间为15min内;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h,则会影响结果),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应立即接种,切勿放冰箱,否则影响检出率。
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能产生自溶酶,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离体后也易死亡。
因此,脑脊液无论涂片或培养,必须采集后立即送检。
4.3.呼吸道样本(痰、鼻/咽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吸出物、支气管冲洗液或刷子、肺穿刺等)4.3.1.采集指征:●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怀疑呼吸机相关肺炎,应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刷取液做定量培养。
●发热、咽部发红、疼痛、咳嗽、喉部有脓样分泌物等临床症状。
●直接检查:手术中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脓疡者。
●怀疑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应采集鼻咽拭子。
4.3.2.采集时间:清晨为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4.3.3.采集方法:4.3.3.1.自然咳痰法:采痰样本前,应冷水漱口刷牙,除去大部分口腔内杂菌,自然用力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放入痰杯内。
4.3.3.2.诱导咳痰:刷完牙龈和舌头后让患者用水漱口,借助喷雾器使患者吸入约25ml 3%-5%的无菌盐水诱导咳痰。
4.3.3.3.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支气管刷洗、气管抽吸:将抽吸物或灌洗液直接放入痰杯内,刷出物放入1ml无菌盐水的痰杯内。
4.3.3.4.气管穿刺法:在环甲膜下穿刺抽取痰液,收集样本,适用于厌氧培养。
4.3.3.5.鼻:用无菌盐水湿润的拭子插入鼻孔1-2cm,对鼻粘膜旋转3圈擦取样本,插入运送培养基。
4.3.3.6.鼻咽:用无菌拭子经鼻插入鼻咽后部,慢慢旋转拭子5s以吸收分泌物,插入运送培养基。
4.3.3.7.咽部:采集前患者应用清水反复漱口,由采集者将舌向外拉,使腭垂尽可能向外牵引,将棉拭子通过舌根到咽后壁或腭垂的后侧,涂抹数次,插入运送培养基,拭子要避免接触口腔和舌粘膜。
4.3.4.采集容器:运送培养基、无菌痰杯或其他无菌容器。
4.3.5.采集量:痰液≥1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采集10-100ml。
4.3.6.样本保存、运输:采集样本后常温2h内送至实验室。
做真菌培养的样本如不能及时送检,可放4℃保存,以免杂菌生长。
4.4.穿刺液样本(胆汁、胸水、腹水、关节腔积液、心包液、鞘膜液等)4.4.1.培养采集指征:●胆汁:急性胆囊炎,急性重症胆管炎、伴有腹痛、黄疸,墨菲症阳性、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尿少色黄、伴有中毒或休克等症状。
●胸水: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性肺炎引起的胸膜炎伴有胸痛、发热,胸腔积液外观浑浊、乳糜性、血性或脓性。
●腹水: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伴有腹痛、呕吐、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包积液:结核性、风湿性、化脓性、细菌性心包炎。
●关节腔积液: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
4.4.2.采集时间:怀疑感染存在,应尽早采集样本,一般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药物之后1-2日采集。
4.4.3.采集方法:4.4.3.1.胆汁:胆汁的采集方法有十二指肠引流法(以B管—来自胆囊,做细菌培养意义较大)、胆囊穿刺法及手术采取三种方法。
有临床医生采取,约2cm左右放入无菌密封容器立即送检。
4.4.3.2.其他穿刺液:按穿刺消毒规范,消毒皮肤后,由临床医生穿刺采集样本(2ml左右),装入无菌密闭容器立即送检。
4.4.4.采集容器:无菌容器。
4.4.5.采集量:1-5ml(慢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有关的腹膜炎时,采集至少50ml的量可以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