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发表时间:2019-12-12T17:26:48.1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2期作者:陈二亮

[导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周期最长

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周期最长,影响工程建设的不确定因素最多,也是最容易发生工程变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工程的设计变更管理,合理控制工程费用的支出,确保最终的总造价不突破预算。

关键词:工程变更;管理;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目标管理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以及管理的创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工程变更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因素。广义的工程变更包括工程合同条款的修改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设计方案或者施工方案的变更,工程量数量上的变更,工期或者质量要求的变更,政府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的变更等等。但是无论哪种变更,最终的结果都会对工程总造价的改变有着息息相关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工程各参建单位往往把工程变更管理作为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之一。

一、工程变更的原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地质勘察设计的原因,存在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管线、地质条件与预期不符等,或由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工艺方面的能力限制,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使用功能或者要求的改变等,均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发生变更。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主体都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施工进展情况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建议。

1.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错误从而提出修改原设计方案。例如,由于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资料不准确,导致设计单位在设计时采用了不适当的地基处理或基础设计,使得工程的成本增加或结构基础存在隐患,使工程无法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和使用功能从而提出设计变更。

2.建设单位的原因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变更指令,对工程项目提出新的要求或者修改项目计划等,也可产生工程变更。例如,建设单位在“三通一平”还没做好的情况下就要求施工单位进场,此时有些单位工程的地基处理、开挖、支护、降水就有可能无法按照原设计图纸施工,导致施工单位只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改变原施工计划方案。

3.施工单位的原因

由于设计深度不够,以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有缺项、漏项、错项等问题,因而不得不增减或改变施工中的项目或工程量;或者由于施工技术的发展,投标时采用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被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所代替从而使工程发生变更。

二、工程变更的管理

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变更情况时,不管是哪一方提出的,相关参建方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变更意见和方案。且变更的指令应准确及时下达,因为不论是停止施工等待变更指令,还是继续施工,无疑都可能增加窝工、误工的费用或影响工期。

1.建设单位的工程变更管理

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填写变更申请单,说明变更的内容和要求。如果工程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者批准的建设规模时,须经原规划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并由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的相应图纸和说明,项目负责人依据该变更申请单发布工程变更通知书,明确变更内容和进度质量等要求。

2.施工单位的工程变更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施工单位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对设计图纸或者对原材料、设备的变更,须经建设单位同意,未经建设单位同意而擅自更改的,施工单位要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赔偿建设单位的损失,由此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如果变更涉及到主体结构及安全,该工程变更还要按规定报送施工图原审查单位进行审批,否则变更不能实施。

3.设计单位的工程变更管理

在设计阶段,应精心设计,尽量避免出现设计变更。鼓励设计人员在保证满足环保节能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施工准备阶段,认真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对参建各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复核,争取将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在工程开工前得以纠正。当施工单位收到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后,项目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要及时组织会审,并按照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程序像施工单位发布工程变更通知书。

三、工程变更的处理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要依据招投标文件和合同内容明确各方责任,存在过失的一方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对方合理补偿。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设计错误或者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而非改不可的,可以提出变更。有的设计人员为了逃避责任,为了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安全和功能的限度基础上留有一定余地,有意提高混凝土标号等级、超量使用钢筋以及加大结构截面,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也增大了工程费用。这种由设计单位导致的变更,应追究其责任。变更后的项目要进行合理分析,保证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即节约成本又保证使用功能。

工程变更指令发出后,相关各方应当尽快落实变更内容,修改相关施工工艺或方案,确定项目合同价款。变更后,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项目的合同价款,按已有的合同价格计算变更内容的费用;合同中有类似变更项目的合同价款,可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变更工程的合同价款,由施工单位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方可执行。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新世纪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