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美容有间接的作用。
治糖尿病:所含的葡萄糖苷、甘露醇、果糖、木糖不参与 通常糖代谢。 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肝癌病痛:葫芦素C
第一节 黄瓜种质资源
一 、起源与传播
黄瓜又称胡瓜、王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 缘植物。黄瓜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带的热带雨林地 区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我国黄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000 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黄瓜。古代分两路传入我 国,即一路由源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 统黄瓜;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型
三 、杂种优势利用
黄瓜连续自交3-5代不引起明显的生活力衰退现象。
目前采用的黄瓜育种系统大多遗传基础狭窄,已被证 明是一种遗传变异有限的作物。由适应当地的育种材料得 来的群体所含有关产量的遗传变异很少。对数量性状选择 适用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始群体,才会更有效。在现有 群体中引入未被利用或外来种质资源,首先要对产量进行 几个周期的轮回选择,然后对果实品质、抗病性及其他性 状的改良。
四、生态育种
黄瓜周年栽培要求的需要,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役。
生态育种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 1. 对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 2. 耐弱光性 3. 抗病性 4. 单性结实性 5. 株型结构:紧凑、叶量节间长度适中、分枝性弱、适于 密植 6. 早熟性:应是节瓜早,做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
霜霉病
白粉病
枯萎病
灰霉病
菌核病
根腐病
蔓枯病
黑斑病
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 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
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
作亟待开展。
霜霉病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2 粮食作物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 经济作物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9 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0 芝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1 向日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2 红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3 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4 苏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5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6 桑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7 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8 甜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9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20 橡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 蔬菜4-1 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 胡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 大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 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5 菜薹和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6 叶用和薹(籽)用芥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7 根用和茎用芥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8 结球甘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9 花椰菜和青花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0 芥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1冬瓜和节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2 南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3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4 苦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5 丝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6 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7 西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8 甜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9 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0 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1 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2 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3 韭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4 葱(大葱、分葱、楼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5 洋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6 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7 菠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8 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0 莴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1 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2 莲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3 茭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4 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5 水芹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6 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7 荸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8 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9 慈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0 芡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1 蒲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2百合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3 黄花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4山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果蔬5-1 苹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 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3 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4 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5 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7 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8 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9 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0 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1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2 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3 柑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4 龙眼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5 枇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6 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7 荔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8 弥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9 穗醋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0 沙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1 扁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2 樱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缺货) 5-23 果梅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4 树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5 越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6 榛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 牧草绿肥6-1 牧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2 绿肥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3 苜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4 三叶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5 老芒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6 冰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7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共计129本。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评价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评价

杨艳红,宋晓飞,赵玉华,等.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7):145-15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7.020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评价杨艳红1,宋晓飞2,赵玉华2,李晓丽1,2,崔浩楠1,2,贾建华1,闫立英1,2[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河北省(秦皇岛)黄瓜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黄瓜果实质地是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

为了解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差异及相关关系,以210份黄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质构仪对黄瓜商品瓜进行带皮与去皮质地性状(硬度、脆度、咀嚼性、韧度)的测定,并对质地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带皮和去皮的质地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带皮的硬度、脆度和韧度均高于去皮,美国加工型黄瓜带皮硬度与韧度较大,欧洲温室型和华北型较小,华南型质地变异范围最广。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带皮硬度与咀嚼性、韧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咀嚼性与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韧度与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去皮黄瓜韧度与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外,其他质地性状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聚类分析按照生态类型与是否带果皮将不同品种的黄瓜种质资源分为硬型、绵软型、脆嫩型。

综上,不同生态型黄瓜果实质地存在显著差异,果实质地性状间密切相关,带皮与去皮的果实质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黄瓜;质构仪;果实质地;种质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S642.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7-0145-07收稿日期:2022-11-24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编号:HBCT2018030209);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21326309D)。

作者简介:杨艳红(1997—),女,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黄瓜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鲍喜峰;陈红;钱筱明;孙雄军;祝花;王孝琴【摘要】[目的]开展水溶性肥料应用效果研究,为大量元素水溶肥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田生产试验,比较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相比常规复合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对黄瓜产量、早期产量和主蔓粗存在显著影响,对畸形瓜率存在极显著影响.[结论]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的黄瓜产量迭113.06 t/hm2,比对照增加6.32%,效益提高0.79万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2【总页数】3页(P32-33,35)【关键词】大量元素水溶肥;黄瓜;产量;经济效益【作者】鲍喜峰;陈红;钱筱明;孙雄军;祝花;王孝琴【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武汉430040;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武汉43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2水溶性肥料(Water Soluble Fertilizer,WSF)是一类能够快速被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途径的液体或固体肥料[1]。

相比普通复合肥料,水溶性肥料具有吸收见效快、肥效利用高、可应用于水肥一体化等优点[2]。

近年来,我国水溶性肥料发展迅速,逐渐形成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等多种类型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至少含有氮、磷、钾中2种大量元素,并含有钙、镁中1种中量元素或以上的固体或液体肥料[3-4]。

大量元素水溶肥具有全水溶性和高兼容性的特点,能实现灌溉施肥相结合,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5],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喷灌、滴灌、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设施生产中。

一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猪獾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 猪獾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1 原则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

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

1.1.3 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

1.2 方法和要求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1 基本信息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3 品质特性4 抗逆性5 抗病虫性6 其他特征特性1.2.2 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

1.2.3 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

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1.2.4 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

1.2.5 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

1.2.6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

2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2.1 原则2.1.1 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2.1.2 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

2.2方法和要求2.2.1 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2.2.2 字段名最长12位。

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

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

2.2.4 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

3 猪獾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3.1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

3.3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0号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0号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0号)《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业经2003年6月26日农业部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杜青林二00三年七月八日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黄瓜种质资源食味性感官品质评价

黄瓜种质资源食味性感官品质评价

中国瓜菜2021,34(12):101-106收稿日期:2020-04-27;修回日期:2020-05-10作者简介:由美千惠,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黄瓜遗传育种。

E-mail :*****************通信作者:秦智伟,男,教授,现主要从事黄瓜分子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

E-mail:138****************黄瓜新鲜脆嫩,多汁,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养颜的作用,是最受欢迎的蔬菜品种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黄瓜的选择也丰富多样,更加追求黄瓜的“美味”。

Blundell 等[1]研究表明,感官因素决定了人们吃什么,消化因素决定了人们吃多少。

所以,口感好的黄瓜更受人们喜爱。

黄瓜果实品质主要包括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2]。

商品品质主要包括内部与外观两个部分,如黄瓜果实的大小、曲率、果皮颜色、光泽等。

营养品质是指果实内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纤维、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营养品质决定了蔬菜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黄瓜种质资源食味性感官品质评价由美千惠,秦智伟,辛明,周秀艳(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为培育食味佳的鲜食类型黄瓜,对黄瓜种质资源的食味性感官品质进行评价,以筛选出食味佳的鲜食类型种质资源。

选取黄瓜4种生态类型种质资源共24份,利用定量描述法(QDA )、F 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确定食味性有关的感官品质鉴定指标及食味性优劣的评分标准,对供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4种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在清香味、甜味、质地的感官强度上有显著差异,苦味、果肉色和涩味的感官强度上无显著差异。

感官评价与感官指标甜味、清香味、果实质地和果肉色有相关性。

初步确定食味佳的鲜食类型的食味性感官评价评分标准为:清香味≥7、甜味≥3、质地≥7,食味性差的评分标准为:清香味≤1、甜味≤1、质地≤7。

其余指标苦味和涩味方面不存在差异性,评分时不予考虑。

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黄瓜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食品黄瓜保护地生产的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bing虫hai防治、采收等技术措施。

适用于永宁县蔬菜生产基地、企业及个人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4285农yao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yao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3~1999瓜菜作物种子NY5010-2002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294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生产技术措施3.1栽培季节3.1.1早春茬栽培: 1月中下旬~2月上旬定植,3月中下旬上市的茬口。

3.1.2秋冬栽培:9月上中旬定植,11月~1月上市的茬口。

3.1.3冬春一大茬栽培: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定植, 11月上中旬上市的茬口。

3.2品种选择选择抗bing、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冬春栽培(秋末春节前上市)、早春栽培(深冬定植,早春上市)、春提早栽培(终霜前30天左右定植,初夏上市)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对binghai多抗的品种;春夏栽培(晚霜结束后定植,夏季上市)、夏秋栽培(夏季育苗定植,秋季上市)、秋冬栽培(秋季定植,初冬上市)、秋延后栽培(夏末初秋定植,9月末10月初上市)选择高抗bingdubing、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采收期8个月以上)宜选择高抗、多抗binghai,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主要栽培的品种有博耐13、德尔99、博杰21、津优35、博耐33号等。

3.3育苗3.3.1育苗设施选择: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du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3.2育苗资材的选用:我县番茄育苗方式主要选择穴盘无土育苗。

穴盘选择黑色或灰色72、98孔穴盘,基质主要有壮苗二号,天缘I、Ⅱ型基质或鲁青牌育苗基质。

每袋基质50升可装14盘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1 原则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

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

1.1.3 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

1.2 方法和要求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3 品质特性4 抗逆性5 抗病虫性6 其他特征特性1.2.2 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

1.2.3 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

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1.2.4 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

1.2.5 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

1.2.6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应附模式图。

1.2.7 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

2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2.1 原则2.1.1 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2.1.2 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

2.2方法和要求2.2.1 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2.2.2 字段名最长12位。

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

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

2.2.4 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

3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3.1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

3.3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3.4 鉴定评价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首选依据;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比较公认的先进方法为依据。

3.5 每个描述符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田间设计,样本数或群体大小,时间或时期,取样数和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采用的鉴定评价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性状的观测和等级划分方法,数据校验和数据分析。

二黄瓜种质资源描述简表三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黄瓜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黄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以及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ISO 3166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 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 8854-1988 蔬菜名称(一)GB/T 10466-1989 蔬菜、水果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一)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10220-1988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3 术语和定义3.1 黄瓜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属(cucumis)中的一个种(sativus),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学名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染色体数2n=2x=14。

主要以幼嫩的果实供食用。

3.2 黄瓜种质资源黄瓜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

3.3 基本信息黄瓜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

3.4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黄瓜种质资源的物候期、植物学形态、产量性状等特征特性。

3.5 品质性状黄瓜种质资源的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性状。

商品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瓜色均匀度、畸形瓜率、心腔大小、耐贮藏性等;感官品质性状包括肉质和风味等;营养品质性状包括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3.6 抗逆性黄瓜种质资源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耐冷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

3.7 抗病虫性黄瓜种质资源对各种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疫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蚜虫、红蜘蛛等。

3.8 黄瓜的生育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和开花结果期。

从播种到子叶展平为发芽期。

从子叶展平到出现卷须(即4~5片真叶)为幼苗期。

植株4~5片真叶展开后,即进入抽蔓期,直到第一朵雌花开放。

这时植株由直立状态变成匍匐状态。

从第一朵雌花开放到植株拉秧为止为开花结果期。

这期间蔓叶生长和开花结果连续进行。

结果期分为结果初期、盛期和末期。

结果初期即30%的植株开始首次采收,结果盛期即植株进入果实采收的高峰期,结果末期即植株开始衰老、开花结果逐渐减少、直到拉秧。

3.9 商品瓜达到商品成熟度的嫩瓜。

对于大多数品种而言,商品成熟度是指子房膨大到一定程度、种子尚未膨大、果顶部的花瓣开始凋谢时的嫩瓜。

3.10 性型分化黄瓜的花芽分化在初期具有两性的原始体,即具有雄蕊和雌蕊原基。

在性型的分化过程中,雌蕊或雄蕊中一方继续发育,另一方受到抑制,便形成雌蕊退化的雄花,或雄蕊退化的雌花。

如果没有这种分化,就形成雄蕊和雌蕊均有的完全花。

黄瓜幼苗期结束时,植株基部和中部花芽的性型就已经确定,接着上部继续发生花芽和性型分化。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植株形成雄花、雌花或完全花的能力和表现形式不同。

除了遗传因素决定植株的性型外,一般而言,夜间温度较高和日照较长会促进黄瓜的雄花分化;夜间温度较低和日照较短则促进花芽向雌性转变。

在温度和日照两个条件中,日照只决定花芽的产生,而温度决定花芽性型分化的趋向。

4 基本信息4.1 全国统一编号种质的惟一标识号,黄瓜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由“V05A”加4位顺序号组成。

4.2 种质库编号黄瓜种质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的编号,由“Ⅱ5A”加4位顺序号组成。

4.3 引种号黄瓜种质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

4.4 采集号黄瓜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

4.5 种质名称黄瓜种质的中文名称。

4.6 种质外文名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或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

4.7 科名葫芦科(Cucurbitaceae)。

4.8 属名甜瓜属(Cucumis L.)。

4.9 学名黄瓜学名为Cucumis sativus L.。

4.10 原产国黄瓜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

4.11 原产省国内黄瓜种质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4.12 原产地国内黄瓜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

4.13 海拔黄瓜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

4.14 经度黄瓜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和分。

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

4.15 纬度黄瓜种质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度和分。

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

4.16 来源地国外引进黄瓜种质的来源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内种质的来源省、县名称。

4.17 保存单位黄瓜种质提交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

4.18 保存单位编号黄瓜种质原保存单位赋予的种质编号。

4.19 系谱黄瓜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4.20 选育单位选育黄瓜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

4.21 育成年份黄瓜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

4.22 选育方法黄瓜品种(系)的育种方法。

4.23 种质类型黄瓜种质类型分为6类。

1 野生资源2 地方品种3 选育品种4 品系5 遗传材料6 其他4.24 图像黄瓜种质的图像文件名。

图像格式为.jpg。

4.25 观测地点黄瓜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

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5.1 子叶形态第一片真叶展开时,两片子叶的着生状态(见图1)。

1 向上2 平展1 2图1 子叶形态5.2 子叶形状第一片真叶展开时,黄瓜子叶的形状(见图2)。

1 卵圆形2 椭圆形3 长椭圆形1 2 3图2 子叶形状5.3 子叶色幼苗一叶一心时,子叶的颜色。

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5.4 子叶苦味幼苗子叶苦味有无。

0 无1 有5.5 下胚轴长度正常栽培条件下,黄瓜幼苗一叶一心时,两子叶联合处至土面的距离(见图3)。

单位为cm。

图3 下胚轴长度5.6 生长习性主蔓生长点无限生长或较早形成花芽而结束生长的习性。

1 无限生长2 有限生长3 矮生5.7 分枝性黄瓜植株分生侧枝的能力。

1 强2 中3 弱5.8 第一分枝节位第一个分枝在主蔓上的具体节位。

5.9 分枝数主蔓上一级分枝的总数。

单位为个。

5.10 分枝级数主蔓上产生分枝的最高级次。

单位为级。

5.11 主蔓长结果末期,主蔓第一真叶至主蔓先端的全长。

单位为m。

5.12 主蔓粗结果末期,主蔓中部节间最粗处的横径。

单位为cm。

5.13 主蔓节数结果末期,主蔓上着生真叶的节位数。

单位为节。

5.14 主蔓色结果盛期,主蔓表面的颜色。

1 浅绿2 黄绿3 绿5.15 主蔓刺毛密度结果盛期,主蔓表面刺毛的稀密。

0 无1 稀2 中等3 密5.16 主蔓刺毛硬度结果盛期,主蔓表面刺毛的软硬程度。

1 软2 中3 硬5.17 卷须有无结果盛期,主蔓上是否着生有卷须。

0 无1 有5.18 卷须形状结果盛期,主蔓上卷须卷曲的程度(见图4)。

1 较直2 轻度卷曲3 重度卷曲1 2 3图4 卷须形状5.19 叶色结果盛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的颜色。

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5.20 叶形结果盛期,主蔓中部叶片的形状(见图5)。

1 近圆形2 近三角形3 心脏形4 心脏五角5 掌状6 掌状五角1 2 34 5 6图5 叶形5.21 叶缘结果盛期,主蔓中部叶片先端边缘波纹的种类(见图6)。

1 全缘2 波状3 浅锯齿4 深锯齿1 23 4图6 叶缘5.22 叶片长结果盛期,主蔓中部最大叶片基部至叶先端的长度(见图7)。

单位为cm。

图7 叶片长宽和叶柄长宽5.23 叶片宽结果盛期,主蔓中部最大叶片最宽处之宽度(见图7)。

单位为cm。

5.24 叶片尖端形状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尖端的形状(见图8)。

1 锐尖2 尖3 钝尖1 2 3图8 叶片尖端形状5.25 叶姿正常状态下,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的着生状态(见图9)。

1 直立2 平展3 下垂1 2 3图9 叶姿5.26 叶刺毛密度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表面刺毛的稀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