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一、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概念问题

“健康”应当包括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由于衡量身体健康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功能指标容易把握,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则难以确定(目前一般只是从幼儿智力、情绪、性格、人际交往以及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来推测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比较困难。“幼儿身体健康”不仅是指各器官、各组织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应包括没有各种身体缺点(如龋齿、视力不良、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等)。“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

二、如何确定幼儿健康教育目标

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一般来说,它包含四个层面,即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各个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终极目标应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总结成三条:

①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②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

③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终极目标是我们确定其他层面目标的依据。分类目标是先将健康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类(如“生活习惯”、“饮食与营养”、“人体认识与保护”等),然后据此确定相应的目标。如“生活习惯”的目标可以确定为:

①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等卫生习惯;

②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秩序;

③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由于身

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无法截然分开,因此,在每一个分类目标中,既有关于身体健康的目标,也有关于心理健康的目标,如在“饮食与营养”的分类目标中既强调“不偏食、不挑食、按时吃完”,又强调进餐时的“愉快心情”。年龄阶段目标是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而确定的健康教育目标,这有利于增强幼儿健康教育的适宜性和发展性。

三、如何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幼儿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与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

一方面,教育目标要以教育内容为依据才能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也必须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例如,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为此我们就要选择那些与认识、品尝各类食物有关的内容。

2.与幼儿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这就是说,要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例如,幼儿中存在着肥胖、消瘦、任性、胆小、尿裤等现象,或面临换牙等情况,就要选好有关的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3.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符合。一般来说,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但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前面提及的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实际上是想说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然而我们不可能对幼儿直接说“膳食均衡”,我们只能通过对各种各样食物的分别介绍,让幼儿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主要特点,从而感受到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能有益于健康。

4.与幼儿所受社会影响同步。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可针对社会治安问题,教给幼儿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策略,如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人走;针对家庭的现代化,有必要让幼儿了解和掌握防电、防火的粗浅知识和简单技能。幼儿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内容:小朋友:你们每天来幼儿园是不是高高兴兴的呀?幼儿园里有老师、还有小朋友,在一起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做喜欢的游戏、吃有营养的饭菜,小朋友都很有礼貌,互相团结友爱,小朋友在一起玩互相应谦让、帮助,这样,小朋友就会在幼儿园高高

兴兴的度过每一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