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理工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理工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44所开设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天津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东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此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八。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以及其他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5个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01.能源化工;02.化学工程;03.应用化学;04.制药与精细化工;05.生物化工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选拔时间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年博士招生选拔工作定于2018年12月16-17日和2019年3月16-17日两次进行。
三、考核内容1.外国语水平测试:外国语⽔平评价是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考核制”的重要考核环节,所有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不包括本直博、工程博士)均需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统一考试。
测试时间:2018年12月16日及2019年3月16日考生参加国家举办或认可的其他外国语考试(如TOEFL、GRE、雅思、大学英语6级等),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可申请外国语免试,具体参照《博士招生“申请审核-考核制”外国语科目(英语)考核的替代标准》,请有意申请外国语免试的考生,在寄送博士报名材料的同时,提交达到外国语免试标准的证明材料,且在报名截止日前电话联系学院说明申请意向。
学院审核后报研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量化成外国语考核分数。
2.综合面试选拔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专业外语测试和专业综合测试。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成立于1994年12月30日,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建国前的中山大学工学院的电机工程系。
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校时设有电机工程系,1970年原广东工学院电力系统专业并入华南工学院,组成电力系,设有电机电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企业电气化三个专业。
1994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东省政府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以董事会的方式“联合共建”成立电力学院,将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力系、造船系的热能动力专业和广东省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先后投入2千多万元支持电力学院为广东电力行业培养高质量的电力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全国首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的办学模式,使电力学院得到了快速、长足地发展,已成为华南地区电力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排头兵。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都是“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还办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中澳班。
设有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动力工程系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中心4个教学科研单位,有风电控制与并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网微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电气信息及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能源微电网、高电压环境气候多功能实验和智能能源网动态物理模拟等19个教学科研实验室。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从事计算机科研与教学的单位之一。
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至今,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博士点;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工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个本科专业。
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学院还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5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1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1人。
教师中研究生毕业的占88%。
每年有数十名优秀硕、博士补充到团队中来。
整个学术队伍力量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学科交叉优势,后备力量强。
每年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包括工程硕士)300多名。
各类在校学生2580人,其中本科生1262人,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537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58人。
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示范工程项目、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等大批科技项目,近五年科技项目达350余项,其中纵向项目170余项,经费总额3481多万元,横向项目200多项,经费总额2875多万元。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数学学院成立于2014年7月,其前身数学系(数学教研室)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
数学学院(数学系)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历任院长(系主任)有:卢文(1952-1959)、方棣棠(1960)、郑荫(1961-1978)、王康廷(1979)、李铭槃(1980-1987)、张正寅(1987-1992)、汪国强(1992-1999)、郝志峰(1999-2003)、吴敏(2003-2010)、刘正荣(2010-2014)、朱长江(2014至今)。
历任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有:王康廷、沈英明、吴锦全、李仕仁、陶志穗、张国莉、陈航宇、丁勇、孙国忠。
学院下设四个系一个部: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计与金融数学系、信息管理与系统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大学数学部,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办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成立了数学研究所、统计研究所、量子代数研究中心和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化学系成立于1997年,现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四个学科方向,化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现有教职员工共59人,包括教授2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副教授22人(包括3名高级工程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M.Lehn教授和美国化学会前主席R.Breslow教授担任名誉教授,17名国内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目前在校博士生143人,硕士生290人,本科生288人。
化学系本科设化学专业,学制4年。
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良的计算机操作和化学实验技能。
8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录取为研究生,其余学生为各科研机构或公司等聘用。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4个:070200物理学研究方向:1.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物理学.冷原子物理及量子.低维凝聚态物理.低维材料中的电子态结构研究及量子态调控.新型二维半导体的探索及光电性质研究.基于NV色心光磁共振谱的量子测量.纳米光学.量子信息物理学.量子基础.冷原子物理.量子光学.超导物理.强关联电子体系.扫描探针电子能谱学.单分子反应动力学固液界面振动光谱.量子信息物理学.量子基础.电子谱学与电子显微学.计算凝聚态物理.单分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纳米材料与结构制备与表征.纳米物理与纳米器件.单分子高分辨表征.单分子电子态调控.分子光谱.冷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固态量子材料和器件.单光子源、纠缠光子源.超导量子计算机芯片材料.关联电子材料与物理.先进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燃料电池理论与模拟.量子纠缠与非定域性.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量子基础.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1.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和量子物理.低维物理与表面物理.纳米物理与纳米器件.极弱信号测量仪器1.多参量复合量子功能材料与物理.表面和界面新奇量子效应.ThZ近场光学.超材料设计与制备.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6.非线性光学与激光.新型能源材料.超材料及敏感技术.量子信息物理学.量子基础.量子光学.原子分子物理.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量子物理基础1.超导材料结构与物性.磁电阻材料.纳微米材料结构与物理070300化学研究方向:.金属纳米材料.纳米催化.辐射化学和顺磁共振应用.磁场下无机合成.纳米药物载体和磁共振对比剂.纳米催化剂与储能材料.电催化.单分子光电子.单分子化学物理.合成化学.电催化学.新能源材料.金属/有机分子联合催化.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有机化学、不对称催化.生物活性分子合成.单分子反应动力学.STM 物理化学.表面科学与催化.基于配位化学的多孔晶态材料2.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理论与计算化学.单分子化学物理.分子光谱.高分子及胶体智能材料.高分子物理中的模拟计算.生物材料1.理论与计算化学.单分子化学物理.分子电子学.高分子物理中的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模拟.DNA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应用1.分子光谱.化学反应动力学071000生物学研究方向:.免疫突触的形成.代谢性疾病中炎症的发生机制1.神经可塑性.神经发育与疾病.神经细胞与网络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光电子学前沿技术.真核生物转录及染色质结构调控的分子机制.冷冻电子显微学1.听觉神经生物物理.听觉信息加工1.致病菌表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1.肿瘤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非编码RNA对干细胞命运的调节作用.蛋白质对物理化学因素的响应机制.酶分子改造与应用.斑马鱼、爪蟾神经发育.神经损伤修复与髓鞘重建.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蛋白质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蛋白质序列-结构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应用.生物分子网络的建模与功能分析.记忆,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1.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非编码RNA与肿瘤形成.学习记忆及衰老的神经生物学.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及其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神经免疫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现及生物标记.蛋白质与核酸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基因表达调控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连接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强磁场下材料合成.纳米粒子生物医学应用.催化化学.表面化学.材料化学.自旋相关材料的合成、性能与器件.低维材料制备与性能.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学与激光.新型能源材料.超材料及敏感技术1.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1.高温超导材料.低维磁性材料.半导体薄膜与器件.高转换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复杂氧化物异质外延与界面物理.功能氧化物薄膜材料与器件.人工微结构.理论与计算材料学.低维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模拟.材料物理化学过程.电活性材料(用于智能变色窗,传感器和驱动器).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新型能源材料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申请者原则上应来自国内重点院校或所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重点学科;(4)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北化考博辅导班:2019北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化考博辅导班:2019北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化考博辅导班:2019北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化工大学2019年采取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本科直博方式选拔、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其中本科直博招生学院为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从应届本科学术型推免生中遴选;普通招考中,在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实行申请考核制。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化工大学1958年建校时创办的院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特色,兼顾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协同发展的院系之一,学院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高级材料化工类人才。
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单位;六十年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材料学科特色创新体系;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排名前10%),进入“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一流学科群重点建设行列;材料学科ESI排名全球前1.24‰(2018年11月)。
与兄弟学院共建有“化学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拥有国家碳纤维领域唯一的“碳纤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以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分子科学教学”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物化学习专贴

华南理工大学物化学习专貼(也有部分化原资料)前言:华工的化工专业这两年很火,难度高于大工,也不低于天大,所以报考时要小心,我认为华东理工的性价比很好,入学难度比较小。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上华工,而且能拿到全免加补助最好奔向最少350分,甚至不少于380分的目标去,低于340分的有可能只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所以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复试一定要付出更多努力。
个人意见:清华>中科院(大物所,上有机所)>浙大>天大>华工>大工>华理>北化和中石油>南工正题:华工和物化专业课共分为两批,分别是工科物化二和理科物化一,工科物化二最近已经不要求统计热力学内容。
在2005年以前个人认为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物化出题难度较小,而且风格不变,不适合考研这种选拔性的考试,但2006年以后,个人就无法把握规律了。
一般来说理科的难度要高于工科,但也有的年份会没这个规律,如:2006年物化二的难度就相当的大,直接造成当年85%同学物化分数在100分以下,平均分在80左右,2008年物化二的考试难度比较平稳(但出题风格与2007年迥异),据老师说平均分在120左右,这可能与今年报考化工考生平均素质大幅提高有关吧,与此同时考化工原理的难度一般比较平稳甚至一直偏于简单,适合基本功扎实考生报考,总之,个人建议大家谨慎选择所报考的专业课。
下面是我从葛华才老师网站上摘录的参考内容(/index.asp):(一)理科类专业:无机、分析、有机、物化专业要求所有章节内容,其它专业一般不要求统计热力学(二)工类各专业:最近已不要求统计热力学内容,胶体化学亦不是重要内容。
实验内容已不作笔试内容,但面试时非常重要。
题型主体为计算,最近几年亦有选择、填空和证明等题型,更全面的内容可参考《本科复习提纲》。
参考书工科类(非化学类专业)教材:1.葛华才,袁高清,彭程编. 立体化《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下半年将由出版。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2014年9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积极探索灵活的办学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医学院,成为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成立4年多来,已经建立起一支由“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首席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建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挂牌成立了3所高水平附属医院,2017年临床医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首次进入2017中国最佳医学院校综合排行榜,位居全国第45。
医学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研究型、国际化”的建设创新之路,形成了独特的“医工结合”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坚持高起点办学,多渠道、全方位地面向海内外引育医学高层次人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余学清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
医学院现聘有专(兼)任教师1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3人,副高级职称48人。
新聘教师中,清一色为博士学位,九成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著名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秉承“明德厚学,卓越济世”的院训,传承大学文化,追求卓越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未来的领导者。
医学院坚持精英教育,以高层次培养为办学宗旨,实行高进、优教、严出。
医学院现设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本科专业,调整增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日臻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工与能源学院与化学科学学院合并组建。
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几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1960年创办化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化学系更名为应用化学系。
1994年由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工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学院。
2002年,应用化学系并入理学院,2004年独立建制为化学科学学院。
2004年化工学院调整学科规划和布局,扩展为化工与能源学院。
2008年,学校学科调整,将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科学学院合并,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是学校工程学ESI全球排名千分之一的主要贡献者。
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千分之一。
学院自1988年起即批准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设立“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在校学生2331人,其中本科生1205人,研究生1126人。
学院有三栋科研实验大楼,总用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备资产为2亿多元。
拥有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先进涂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创新制药工艺与过程控制工程艺术研发中心、中德“无机膜用于清洁能源和洁净环境”联合实验室、广东高校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
学院目前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广东省“南粤百杰”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4人、珠江学者4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院已为国家化学工程与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应用化学、基础化学、能源高效利用、系统集成及装备等领域输送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院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的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及工业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
2007年、2015年学院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共两项。
2018年学院在Science主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研究论文一篇。
2017年,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流学科”,学院牵头学校“能源与环境”学科群的建设,现正勇立于“双一流”建设潮头。
二、招生信息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3个:070300 化学研究方向: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3|波谱分析03 有机化学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5|有机化学③3343|波谱分析04 物理化学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3|波谱分析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01化学工程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5|精细化学工程或3346|化工吸附分离原理或3347|高等工程热力学02 化学工艺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6|化工吸附分离原理03 生物化工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5|有机化学③3358|微生物学04 应用化学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3|波谱分析05 工业催化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8|催化剂设计与表征06 能源化学工程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2|物理化学③3344|高等传热学或3347|高等工程热力学02|城市设计085274 能源与环保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1200|外语②2200|专业综合③3200|综合素质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申请者须符合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1.学术型学位博士(1)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或贡献、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计划的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往届考生限毕业3年内,以入学年度为截止计算点)均可提出申请。
(2)申请者本科或硕士阶段具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
(3)申请者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6(折合百分制60 分)或雅思(IELTS)≥6.0或托福(TOEFL)≥90,GMAT、GRE 和其他语种可参照此标准(小语种考生入学后必须以英语为第一外语),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4)跨学科门类报考者须经学院资格审核小组讨论全票通过,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5)同等学力人员、在职单证(非学历教育)硕士以及报考定向就业(含在职委培、少高计划和对口支援等)类别的考生不得以申请考核制方式参加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选拔。
(6)招生学院对申请者提出的其他要求。
考生报考需留意实施学院相关报考流程并符合相关申请条件,详情可在登陆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及实施学院网站查询。
2.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申请者一般应已获硕士学位,身体健康。
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申请者本科或硕士阶段具有工程博士招生领域相关的专业学习背景。
(3)申请者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4≥426(折合百分制60 分)或雅思(IELTS)≥6.0或托福(TOEFL)≥90,GMAT、GRE 和其他语种可参照此标准(小语种考生入学后必须以英语为第一外语),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省部级重大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或省部级奖励主要完成人可适当放宽英语要求。
(4)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申请者须具有从事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工程项目、重要产品研发经历和能力。
(5)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6)招生学院对申请者提出的其他要求。
考生报考需留意实施学院相关报考流程并符合相关申请条件,详情可在登陆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及实施学院网站查询。
(三)以硕博连读、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博士生的条件为:除满足(一)中第1、3、4条规定之外,硕博连读生还必须是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的我校在读优秀硕士生;直接攻博生必须获得2019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硕博连读、直接攻博报考事宜另行通知。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报名方式:所有报名考生均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要求:资格初审通过的考生可在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研究生招生系统缴交考试报名费,请所有考生务必于12月21日12:00—12月27日17:00期间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每位考生只需缴交一次报名费。
(注:考生按120元/生的标准缴交报名考试费)。
需要提交材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如是报考定向就业(在职委培)博士生的考生,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栏内,注明“同意定向就业(在职委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考生不需要填写意见;2.两份专家推荐信(模版从系统下载);3.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4.同等学力者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成绩证明(须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聘书(复印件,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以及论文(科技奖励、重大课题)等证明材料(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5. 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五、考核内容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1、考试内容初试通过资格审查并已交纳报名费者,可在考试前在网上打印自己的准考证(具体时间请留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知)。
考生凭准考证与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时间:2019年3月9、10日初试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免试)、外国语(不含听力测试)和两门业务课。
各科笔试时间为三小时(建筑设计与理论、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设计等做图科目为六小时)。
考生可在4月上旬自行在我校招生工作办公室网页上查询本人初试成绩(我校不另寄书面成绩通知),并查询是否获得复试资格。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自行下载《复试通知书》并按要求参加复试。
复试复试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的程度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水平。
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当年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综合考虑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考生的生源情况,以宁缺勿滥为原则,确定公开招考考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各学院还可在不低于学校最低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确定本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复试要求)。
申请考核审核通过考生、硕博连读考生及满足分数线要求的公开招考考生同时参加复试考核。
复试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组织进行,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由招生学院自定。
复试时间暂定2019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以复试通知书为准)。
复试成绩在复试结束后24小时内公布,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须携带研究生证,境外学历考生须携带学历认证证明原件)至报考学院查验。
考生在复试时需在我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合格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考博参考书七、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UN report warns poverty goals likely to be missed The infant death rate for African Americans in Washington DC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ities of the Indian state of Kerala, the United Nations has warned as part of a damning review of povertyand inequality around the world.Published ahead of next week''s summit in New York to review progress in meeting goals to halve extreme poverty by 2015, the UN''s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says:US health indicators are far below those that might be expected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wealth.The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says the outcome is due partly to persistent and extreme disparities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and ethnic groups, as shown by recent images of poor black people stranded in New Orleans by Hurricane Katrina.The findings reflect a new focus by the UN upon differences within countries as well as between countries, as policymakers try to think of new ways to achieve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 agreed in 2000.India and China, which have both enjoye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face worrying challenges. There are worrying indications that social progress is starting to lag behind economic performance, with the slowdown in the rate of reduction in child deaths a special concern.The UN notes that China spends 5 per cent of its GDP on health, but public spending now amounts to less than 2 per cent of GDP.The erosion of public funding, it says, has resulted in a mismatch between need and provision, with per capita spending in urban areas 3.5 times that in rural areas.Between 70 and 80 per cent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have no health insurance. Children living in the poorest parts of rural China face far greater health risks,and the gap is widening. The mortality rate for under-five-year-olds ranges from 8 per 1,000 in Beijing (comparable to the US), to 60 in the poorest parts of Gui zhou (comparable to Nami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