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压缩语段 方法

参考答案
• 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 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练习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概括卫星拍摄地 球图片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 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 “地球之眼—1”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维吉尼亚和挪威、南 极洲的4个地面控制站中获得拍摄目标的指令,它的两大 星象跟踪仪将校准其照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一旦此卫星越 过地面目标,如鸟巢奥运场馆,反应轮就会转动,给它确 定方向。当靠近目标的适当位置时,这些轮子就会反向转 动,让此卫星悬停在空中旋转,使排列好的照相机的镜头 对准目标。卫星根据地面站传输的信号,确定拍摄的曝光 时间。此照相机以每2秒20,000 37,500×1像素条的速度 扫描目标,可以在2分钟内轻易产生一张900亿像素的图片。 卫星每天40次通过无线电波向地面站下载加密了的图像数 据。一旦把这些下载的数据转换成完整的卫星航片,就可 以向买家出售了。
• 【参考答案】获得指令,校 准位置和角度,对准目标, 确定曝光时间,扫描目标成 像。
压缩语段结束!
二. 材料类语段压缩题解题方法:
•1、主干摘取法(描写类) •2、中心句摘取法(议论类) •3、分层法(记叙类、说明类)
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 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 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那么 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 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参考答案:中西方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当堂训练
例1、(2006 全国卷 1 ) 下面的 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 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 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 60 个字。(5分)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 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 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 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 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 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 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 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 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 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 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 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 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 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 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 *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通用一篇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通用一篇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1一、考纲要求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
二、“压缩语段”的命题范围。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
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
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电报稿是简洁的信,也是电报内容的高度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明,要言不烦。
这两种应用文的局部写作,实际上就是“压缩语段”的具体体现。
2、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3、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也属于压缩语段范围,它要求必须在整体理解基础之上加以概括。
三、__高考题例析例一、2000年春季高考题第25题中有一道题集中体现了这一命题原则:分析: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共279字。
第(l)题要求压缩至80个字以内,以考查筛选能力为主,第(2)题要求压缩为30个字以内的导语,以考查概括能力为主。
压缩语段题的解答技巧

【 解析 】 下定义应用单句 。答题时 , 首先确认创造是“ 人” 的一种 “ 思维活动和行为活
动” , 其 次 认 定创 造 所 获成 果 包括 精 神 成果 、 物质 成 果 , 无 论何 者 均 须属 于 “ 首 次 获得 ” 。至
于“ 形 形 色 色 的创 造 成 果 ” ( 或者说 “ 创 造 成 果 可 以各 种 形 式 表 现 出来 ” ) , 以及 对 “ 精 神 性 的成 果 ” “ 物 质 性 的 成果 ” 的解 释性 文 字 ( “ 即新 的认 识 ” “ 即新 的 事物 ” ) , 作 为次 要 信 息 , 应
【 方 法指 津 】
解答 “ 压缩语段” 题 的 主要 方 法有 :
一
、
查 找法
就 是 在 原文 中寻 找关 键 句 , 即表述 主要 信 息 的语 句 。一 般 而 言 , 议 论 文 中表 述论 点 的 句子 , 说 明 文 中 的中 心句 , 记 叙 文 中的过 渡 句 , 新 闻 中的 导语 等 , 均 属 关键 句 。有 时试 题 对 答 题 有 明确 的指 向 , 符合 解 答要 求 的 自然 也 是关 键 句 。 例 1 概 括 下 面语 段 的 主要 信 息 , 不超 过 5 0 个字 ( 含标 点 符号 ) 。
生 出来 的 。 例2 对 下 面这 段 文字 提 供 的信 息进 行 筛 选 、 整合 , 给“ 创造” 下 定义 , 不 超 过3 O 个字。
作 为人 的一种 活动 , 创 造 包括 思 维活动 和 行 为 活动 。 创 造 一 定 要 获 得 成 果 。形 形 色 色
的 创 造 成 果 可 以 分 为 两种 类 型 : 一 类是 精 神 性 的 , 即新 的认 识 ; 另一 类 是 物 质 性 的 , 即 新 的 事物 。这 些创造 成 果 不 管 以何 种 形式 表 现 出来 , 都 必 须具 备 “ 首 次获得 ” 这 个必要 条 件 。
语段压缩解题方法

语段压缩解题技巧1、如何概括一句话新闻和拟新闻标题(1)一般此类题目的新闻材料,往往有导语和正文构成。
你从导语中可找到主体和主要新闻事件。
如果主要新闻事件无法确定,就看正文主要讲得是什么(因为正文是对主要事件的具体叙述),从而确定主要事件。
(2)表述的形式:主体加主要事件。
构成一个单句。
什么是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
2、下定义第一步:确定小概念,大概念。
基本形式是:小概念(种)是……的大概念(属)。
第二步:筛选本质特征。
要学会去掉一些干扰信息。
第三步:表述。
本质特征往往作句子的定语,因此要注意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多项定语的排列:领属(时间、地点、目的、范围等)加数量词加动词或动词短语加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加名词或名词短语加定语的中心语(宾语或主语)例句:他是萧山五中(领属)一位(数量)有丰富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形容词)的数学(名词)老师。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3、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这一类题目的语言材料往往只有一段。
最佳的方法是先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最后连贯各层次的内容,建议用复句来表述。
什么是复句,复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分句)构成的句子。
4、提取要点最佳的方法也是划分层次。
一般在题干上会出现诸如几个阶段、板块、方面等表述。
这“几个”就是告诉你主要的层次是几层。
划好层次,请根据要求概括层义。
5、提取关键词1、明确陈述的对象、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2、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3、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这有点像提取句子主干,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高二学习指导】压缩语段题 的解答要领

【高二学习指导】压缩语段题的解答要领压缩语段,指提取一段文字所表达的重要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高考试题的类型看,压缩语段主要有新闻标题拟定题、主要信息归纳题、语段观点提炼题等。
新闻标题拟定题答案应简明并符合有关要求,主要信息归纳题答案需全面而重点突出,语段观点提炼题须旗帜鲜明,一针见血。
一、解答压缩语段题经常出现的失误解答压缩语段题,经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个语段的主要信息,往往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二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差,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二、压缩语段题的解答技巧解答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查找法。
查找法就是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即表述主要信息的语句。
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
例1.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
(2021年高考重庆卷)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
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
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
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不超过12个字)解析?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要求,即“拟一个简明的标题”。
拟一个好标题并不容易,一是概括性要强,二是要生动而醒目。
其次要把握所给材料的观点和内容。
这段材料讲的是塑料袋对环保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醒人们要加强环保意识——文段的首尾句可以看成是中心句。
参考答案?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或:小小塑料袋,环保大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压缩语段”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压缩语段"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压缩语段”是2000年《考试大纲》中增加的考点,高考试题出现的题型有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导语、拟写标题等。
这种形式的考查,强化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下面,我就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作点说明。
一、解题思路“压缩语段”就是对一个长句子或一段甚至几段话进行正确的筛选、准确地提炼、高度地概括浓缩信息,做此类题应注意以下思路。
1、审题干,看要求做“压缩语段”题,要看清题干涉及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写一句话新闻,还是归纳文章的观点,字数限定多少。
认真辨析题干中的字眼,从而确立压缩的重点、方向和思维方式。
2、审语段,明内容审查该语段是什么样的材料,是新闻材料还是一般材料,由几段(几句)构成,每段(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或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段与段(句与句)是怎样的关系,新闻材料的,要看是只有主体,还是加上了导语,如有导语,就不用考虑主体,只抓导语压缩就行了.一般材料的,要根据其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的特点,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压缩的重点.3、审话题,立主体弄清了语段的材料及关系,接着就要分析一下该语段(句)围绕什么话题,以什么为主体展开,分清主次,权衡轻重,从而确立信息的主体和重点。
4、审语体,定表达所给语段的语体特点不同,压缩的重点就不同,表达的方式就有别。
新闻材料,要紧扣“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三个要素压缩,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或被动句来表述.一般材料的,比较博杂,除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被动句外,还可采用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的陈述句来表述。
二、解题方法“压缩语段”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筛选信息,抓住作者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该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1、明确语段的性质议论性文段,应抓中心句,也就是观点句、总结句。
压缩句子题答题技巧

压缩句子题答题技巧摘要:1.压缩句子的定义和作用2.压缩句子的基本方法3.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4.练习与总结正文:压缩句子题是各类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原句意义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原句表达出来。
这种题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以下将介绍一些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
一、压缩句子的定义和作用压缩句子,指的是在保留原句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使句子更加精炼;二是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压缩句子的基本方法1.删除多余成分:在压缩句子时,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将它们删除,使句子更加简洁。
2.合并同类项:将句子中意思相近的词语或短语合并,以减少重复表述。
3.改写:通过对句子结构进行改写,使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如将长句改为短句,或使用同义词替换等方法。
三、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原句意义。
在开始压缩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对原句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
2.找出关键信息:在原句中找出核心信息,如主语、宾语、谓语等,确保在压缩过程中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3.删除多余成分:在压缩过程中,要善于删除多余的形容词、副词等,使句子更加简洁。
4.合并同类项:将原句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减少重复表述。
5.改写句子:根据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改写,使压缩后的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6.检查答案:在提交答案前,检查一下压缩后的句子是否保留了原句的核心意思,是否通顺易懂。
四、练习与总结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压缩句子并非难事。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并在平时多加练习,就能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完成压缩句子的题目。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中,压缩语段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将长篇语段浓缩成简洁明了的短语段。
压缩语段需要具备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考查考生的表述能力。
命题范围包括筛选中心句、拟写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在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提炼,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的概括和压缩。
在高考题目中,也常出现压缩语段的考查。
例如,2000年春季高考题中,要求将279字的语言材料压缩至80个字以内和30个字以内的导语,考查考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在压缩文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首先,要有整体意识,不应该只关注一些细节而忽略整体结构。
其次,要注意文段的倾向性,尤其是在记叙描写类材料中,需要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
另外,我们需要学会结构解剖法,通过分析文段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思想内容。
最后,概括用语的表达要恰当通顺,不能出现表达不清的情况。
在阅读完材料之后,我们需要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所读内容。
为了使概括用语恰当,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概括用语应该能够涵盖整个材料的本质特性;其次,不同体裁的文章需要使用不同的概括用语,如议论文需要使用论述、批驳等动词,说明文需要使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而文学作品则常常使用记叙、描写、歌颂、揭露等动词,并且通常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部分;最后,用语应当简明,要求简洁、明确。
此外,在做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吃透题目的规定。
题目中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因为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思路,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找出层意和要点,设定题目角度,根据不同的要求去压缩内容。
概括要点主要涉及观点和态度,侧重于思想认识的概要;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和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主要侧重于内容的概要,需要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和程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一.考察的能力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
二.命题类型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
2. 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
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3. 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三.“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 摘取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例:
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荡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其中,红色部分为重点,提取之后,连缀压缩为: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缤纷华丽,绚烂耀眼。
2. 分层法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会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
示例:
将下面这段文字压缩到25个字以下
酝酿已久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终于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个人存款管理制度日趋向国际惯例靠拢。
个人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个人到金融机构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使用真名,并出示个人法定身份证件。
此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从全省各地传来的信息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储户对这一制度的实施表示支持和拥护。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以句号为界,本段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实名制颁布实施。
②何谓实名制。
③实施实名制的意义。
④实名制引起的反响。
(2)辨析主次,留主舍次。
这四个层中,重要内容应是①④两层,而次要方面是②③,为什么呢?因为①是中心事件,必留;而这个事件是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否至关重要,那么④则应留。
②为解释性文字可删;③为意义,③④比较,③就只好割爱了。
(3)压缩连缀,切合要求。
这一步可借用“摘取法”,压缩保留下来的①④两层。
个人存款实名制颁布实施,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
(说明:“分层法”中关于“留主舍次”的方法亦适合整段的保留和删除。
)
3. 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
示例: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成30字以内的一句话
塞内加尔近四十年来经济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五点六,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三以下。
反对派指责说,这些数字掩盖了九百万塞内加尔人生活困难的现实。
现在经济上的好转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所以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紧张气氛。
总统说塞内加尔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说已成功地给塞内加尔的经济结构“重新注入了活力”,反对派指责国家经济后退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百五十六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大城市郊区的人更是贫困,人民普遍反对政府。
?
解题思路:细读这两段文字,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结构基本相同,内容基本一致。
第一段内容为:
①塞内加尔经济增长。
(第一句话)
②反对派与政府观点对立。
(第二句话)
③社会生活方面气氛紧张。
(第三句话)
第二段内容为:
①塞内加尔经济好转。
(开头——“重新注入活力”)
②反对派与政府观点对立。
(“反对派”——“一百五十六位”)
③人民普遍反对政府。
(“人民生活”——结尾)
根据上述内容,把两段的三层内容相合复制(类似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
赛内加尔经济虽然好转,但反对派与政府依然对立,社会关系紧张。
这里将“摘取法”、“分层法”、“复取法”分开讲述,只是为解题提供可操作性,其实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压缩过程中常常是交叉并用的。
另外,再多的方法,做题的时候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一定要先整体理解~另外题目的具体要求也要看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