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压缩语段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压缩语段答题技巧一、考纲要求“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

二、“压缩语段”的命题范围。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

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

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电报稿是简洁的信,也是电报内容的高度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明,要言不烦。

这两种应用文的局部写作,实际上就是“压缩语段”的具体体现。

2、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3、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也属于压缩语段范围,它要求必须在整体理解基础之上加以概括。

三、近年高考题例析例一、2000年春季高考题第25题中有一道题集中体现了这一命题原则:分析: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共279字。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压缩语段及扩展语段的相关知识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压缩语段及扩展语段的相关知识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压缩语段及扩展语段的相关知识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压缩语段及扩展语段的相关知识初中语文知识点: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常考题型:(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5)提取关键词;(6)图文转换。

压缩语段步骤:第二步,仔细阅读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

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心,压缩内容就会言不及义,牛头不对马嘴。

第三步,根据原文中心,分析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第四步,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能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

压缩语段的解题方法:压缩语段的题目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概括出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

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

(1)合并同类,并举异义。

所举语段的信息不止一个,一一筛选之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传达的,然后将相同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

这种归类处理的方法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2)摘中心句,打叶削枝。

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

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而语段中的中心句就是内容的核心。

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压缩就完成了。

(3)去伪存真,删繁就简。

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引言、序语,等等。

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可以说不是实在的,而是“虚”或“伪”的,我们应将其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然后再概括表述出来就行了。

(4)去粗取精,舍末逐本。

语段的多种信息中,往往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压缩时,需要对语段信息进行正确分辨、准确权衡,确立信息的主体,分清主次,掂出轻重,然后舍弃次要的、轻微的,选择根本的、重要的,去粗取精、舍末逐本,最后压缩成句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压缩语段与仿写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压缩语段与仿写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压缩语段与仿写压缩语段教学目标:掌握压缩语段中考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注意事项。

考查能力: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题型一:新闻类语段的压缩【知识回顾】新闻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导语: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人一目了然主体:中心部分背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背景,是从属部分。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可有可无。

【题型及答题技巧】1、拟写标题【例题解析】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10字以内)今年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强烈的飓风又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成了至少79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

在受灾地区,建筑物、电线竿和通讯设施被一扫而光,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

据统计,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烈飓风。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在加强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加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练习反馈】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

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

从今年——农历壬辰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6个字)(3分)【考点说明】(一句话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同样是交代清楚主要的事件,只不过要比标题详细一些,不仅需要介绍发生了什么事,还需要介绍在何时何地发生。

因此导语为四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2019中考语文信息概括语段压缩题解题方法及训练

2019中考语文信息概括语段压缩题解题方法及训练

压缩语段,概括信息一、压缩语段常见考查题型:1.新闻类 A.拟写新闻标题 B.拟写一句话新闻 C.拟写导语2.下定义3.提取关键词4.填充式概括(拟写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二、新闻结构的作用标题: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位置一般在: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三、掌握拟写新闻标题的答题方法。

概括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1.锁定信息范围:一般是导语;2.提炼关键信息:引人注目的、多次出现的(主体)、重点报道的信息;3.整合成句:对象 + 事件格式:“谁(人)+干什么”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简洁、明了;字数限制四、实战演练1.请为以下新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腾讯体育2月25日讯北京时间20点25分,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

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神奇独特的人工智能和演员互动,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8分钟”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视听盛宴,同时宣告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四年后来北京共赴一场美丽的冰雪之约。

闭幕式上,演员和机器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先后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

整个表演,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A.2018平昌冬奥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惊艳亮相B.平昌冬奥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惊艳亮相C.“北京八分钟”惊艳亮相平昌冬奥闭幕式D.“北京八分钟”在2018平昌冬奥闭幕式惊艳亮相2.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记者李传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23日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

中考专栏语段的压缩(方法指导+专项练习,共55张PPT)

中考专栏语段的压缩(方法指导+专项练习,共55张PPT)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
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 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 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 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飞 雪了,松鼠不得不早作准备,好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松鼠忙着储备果子。

答案:3日晚在牌县“耀华号”搁浅,有关方面救援四 次失败后终于使二百多乘客安全转移。

三、作概述
作概述指的是这样一些语言运用: 写一句话新闻、概括文段中心、提炼文
章主旨、拟电报稿、作图表说明、写作
品提要等。答题时注意符合文体要求,
表述简明完整。

归纳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
(1)有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张开
例: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 过25个字。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 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 “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生活技生教
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 能、思想技能、人格信念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 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 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
中考专题复习
语段的压缩

压缩语段是将一段话或一个较长的句子筛 选、提炼、压缩、概括。就是去除枝节,留存主 干使原来的句子的主旨更显露更明朗。
压缩语段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总结归纳能力 概括能力经及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把已概括出来的 意思表达出来的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两种能力:一是概括总结, 二是语言的组织能力。
答案:禽流感是禽类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能产生从 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有很高的死亡 率,并能感染人类、致死率很高(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的传染病。

压缩句子题答题技巧

压缩句子题答题技巧

压缩句子题答题技巧摘要:1.压缩句子的定义和作用2.压缩句子的基本方法3.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4.练习与总结正文:压缩句子题是各类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原句意义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原句表达出来。

这种题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以下将介绍一些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

一、压缩句子的定义和作用压缩句子,指的是在保留原句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使句子更加精炼;二是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压缩句子的基本方法1.删除多余成分:在压缩句子时,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将它们删除,使句子更加简洁。

2.合并同类项:将句子中意思相近的词语或短语合并,以减少重复表述。

3.改写:通过对句子结构进行改写,使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如将长句改为短句,或使用同义词替换等方法。

三、压缩句子的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原句意义。

在开始压缩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对原句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

2.找出关键信息:在原句中找出核心信息,如主语、宾语、谓语等,确保在压缩过程中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3.删除多余成分:在压缩过程中,要善于删除多余的形容词、副词等,使句子更加简洁。

4.合并同类项:将原句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减少重复表述。

5.改写句子:根据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改写,使压缩后的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6.检查答案:在提交答案前,检查一下压缩后的句子是否保留了原句的核心意思,是否通顺易懂。

四、练习与总结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压缩句子并非难事。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并在平时多加练习,就能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完成压缩句子的题目。

如何解答“语段压缩”题的方式分析-模板

如何解答“语段压缩”题的方式分析-模板

如何解答“语段压缩”题的方式分析语段压缩,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提要采点、依境补句、释词定义。

对于语段压缩题,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辨清文体,明确侧重。

记叙性材料(包括部分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是压缩时的重要信息;对于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找到论点或中心句;在说明性材料中,对象、范围、特征和功能是主要内容。

二是辨析结构,选准方法。

语段内部层次分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和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两类。

对前者,概括时要兼顾并存,切忌偏废;对后者,则要以“正”为主,切忌舍本逐末。

三是重关键句,抓标志词。

需要关注的关键句,如中心句、首尾句、过渡句、评论句、设问句等;需要注意的标志词,如“首先”“但是”“总之”“同时”等。

四是紧扣题旨,优化表达。

(1)尽量选用主谓句式(尤其是主动句)表达。

(2)尽可能地选用原材料中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

(3)严格控制字数(含标点),注意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

若答案超字数,说明语言不够简明或内容有误。

题型一:提取关键词这种题型就是要求考生从文段中摘取最紧要的词语来表达本段的主要内容。

[例1] 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据悉,20XX年国家科技奖将严格控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适当调整奖励结构。

受理项目总数较往年减幅约为12%,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达%,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三大奖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为提高奖励质量,20XX年的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解析:本题属于提要采点之提取关键词题型。

语段是一篇新闻,首句是导语,后两句为主体部分。

导语往往包含新闻的核心信息,主体部分往往起到补充作用。

经过削枝除叶,保留主干,导语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国家科技奖严控奖项数量,调整奖励结构”;主体部分可提取到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即“提高奖励质量”;然后在初步概括的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

中考专项复习——压缩语段

中考专项复习——压缩语段
2. 本段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 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强调了 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感谢观看
THANKS
总结词
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内容
详细描述
新闻通常由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首先,抓住导语,了解 新闻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然后,阅读主体部分,注意细节和 时间、地点等要素;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例题二:概括段落大意
总结词
全面、准确地概括段落中心意思
详细描述
首先,仔细阅读段落,理解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意思;然后,分析段落中的句子结构和逻 辑关系,找出关键句和重点信息;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注意不要遗漏重
练习一:新闻概括
010203源自总结词:准确、全面、 简洁
详细描述:新闻类语段 通常涉及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结 果等信息,需要准确把 握关键信息,删除多余 的内容,同时注意简洁 明了。
示例
04
05
1.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 布通知,要求全市中小 学开展线上教学,以应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 情的影响。
详细描述:段落概括要求考生把握段落 的主题句和关键词,并去除冗余信息, 能够准确反映出段落的核心意思。
示例
练习三:提炼主题句
详细描述:提炼主题句需要考生 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找出关 键词,确定段落的主题,并用简 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结词:关注开头和结尾,找关 键词,确定主题
示例
1.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运动对身 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 参加体育运动。
调整语序
根据题目要求,调整句子 的语序,使句子更加通顺 。
03
压缩语段的技巧
抓住关键词
总结词
提取关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考点属性,进行科学压缩
刘玉坡
压缩语段是近几年常考热点题型之一,由于该题型干扰信息多、考查类型广,常令考生在答题时倍感茫然。

如何解决此类题型,下面笔者仅以近几年中考试题分类加以说明。

考点一为新闻拟写标题或编一句话新闻
1.拟写新闻标题类
这类题实际上是要求概括出报道内容的核心,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加标点。

在具体操作时可走“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路子。

【例一】(2010年湖南娄底卷)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

本报讯5月26日,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获悉,接国家旅游局通知,我市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至此,我省已有9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独具,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大雄山国家深林公园、龙山国家深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秦人梯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眉江风景区等。

其中梅山龙宫和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已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

(摘自2010年《娄底广播电视报》)
*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解答这类题目,基本思路是:①在材料中寻找一个能概括整个材料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一般会在材料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

可以看出本题中第一句话中“我市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即为整个材料的中心句。

②再结合字数要求,走“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捷径,即可将此句压缩为:娄底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拟写一句话新闻
既然是新闻,就应有陈述对象、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因此,对该题类型也可走“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路子。

【例二】(2010年湖北省苏州卷试题)将下面消息概括为一句话的新闻。

据《法制日报》2010年5月21日报道,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危害国家生态环境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北京市曾经出动飞机450架杀灭一种叫美国白蛾的虫子。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介绍,生物入侵一旦成功,控制费用也非常巨大。

原国家环保局曾组织开展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析] 这则消息报道的对象是“外来入侵生物”,它种类多,导致巨额损失,然后走“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路子即可概括为:数量惊人的外来生物入侵致年损失1200亿元
考点二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信息
材料的内容不同,其主要信息也不同。

对新闻类要走“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路子;对叙事类要扣住六要素,即××在××地点做了××事,其意义或影响是什么;对说明类语段常用的方法是:①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范围、研究成果、意义等。

②若有几层意思并列,则要归纳这几层意思的共同性或实质性,进行分层合并。

对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先找到其论点。

【例三】(2010年杭州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杭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它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杭州新开工的建筑工地的围墙都要进行美化。

现在不少城市的墙绘主要是广告,而杭州的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地域文化。

有关部门要求杭州建筑工地的墙绘今后要消除盈利性广告,逐步走向公益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杭州的文化特质。

▁▁▁▁▁▁▁▁▁▁▁▁▁▁▁▁▁▁▁▁▁▁▁▁▁▁▁▁▁▁▁▁▁▁▁
【析】这是一则新闻语段,这段新闻语段的陈述对象为“杭州建筑工地的围墙”,其动作特点为“要美化”,
最终结果为要体现“文化特质”,根据“陈述对象+行为+结果”的路子可得出答案:杭州建筑工地围墙要美化得有文化味。

【例四】(2010年江西卷)概括下面语段的内容。

(不超过15个字)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奈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得哥儿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得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均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析】通读语段可看出这是一段议论语段,关键是找到其论点。

可看出第一句话是本文的论点句,后面所举事例都是为论证世博会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服务的,因此可得出该题答案:世博会改变了创业者的人生轨迹。

考点三结合有关材料,给某个术语下定义
“下定义”题一般是为考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需要考生概括,归纳出确切的信息术语或关键词。

完成这类题,在内容上考生首先要提取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相关信息或关键句,在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及可得出被定义的概念,其答题形式为“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例五】(2010年重亲卷)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3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以上所述,主要是针对近几年常考的几种类型,有时压缩语段还这一考点还经常和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考,鉴于版面,不在赘述。

当然,希望同学们还要在多多体悟的情况下,勤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攻克这一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