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综合题精编版
专题4.2 坐标系中平移的几何综合(压轴题专项讲练)(浙教版)(原卷版)

专题4.2 坐标系中平移的几何综合【典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3),B(6,3),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2)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移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四边形OMDB的面积为12?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M从O点出发的同时,点N从D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平移运动,当点N到达点O时运动停止.设射线BN交y轴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S△EMB−S△OEN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1)根据点的坐标及平移方法即可确定;(2)过B作BH⊥OD的延长线,垂足为H.由(1)中点的坐标得出D=6,DH=2,OD=4,AB=6,设M点坐标为(0,t),连接MB、OB,则四边形OMDB的面积等于△OBD的面积加上△OMD的面积等于12,然后解出t即可;(3)设运动时间为t秒,OM=t,ON=4-2t(0≤t≤2),过B作BH⊥OD的延长线,垂足为H,连接MB,OB,结合图形可得SΔEMB−SΔOEN=S△ONB+S△OMB,然后代入求解即可.(1)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3),B(6,3),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C(-2,0),D(4,0);(2)解:存在;如图,过B作BH⊥OD的延长线,垂足为H.由题意得点C 和点D 的坐标分别为(-2,0)和(4,0).A (0,3),B (6,3),∴CD =6,DH =2,OD =4,AB =6,设M 点坐标为(0,t ),连接MB 、OB ,∴OM =t .∵S 四边形OMBD =S △OBD +S △OMB =12,∴12OD·BH +12OM·AB =12,即12×4×3+12t ×6=12,解得t =2;(3)解:不变.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 秒,OM =t ,ON =4-2t (0≤t≤2),过B 作BH ⊥OD 的延长线,垂足为H ,连接MB ,OB ,∵S ΔEMB −S ΔOEN =S 四边形OMBN ,S 四边形OMBN =S △ONB +S △OMB ,∴S ΔEMB −S ΔOEN =S △ONB +S △OMB=12ON·BH +12OM·AB=12×(4−2t )×3+12t ×6=6-3t+3t=6;∴SΔEMB−SΔOEN为定值6,故其值不会变化.1.(2022春·四川自贡·七年级四川省荣县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叫做格点,点A、B、C、O均在格点上,其中O为坐标原点,A(﹣3,3).(1)点C的坐标为 ;(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对应得到△A1B1C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并求△A1B1C1的面积;(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A1B1的面积等于△A1B1C1的面积,直接写出点P坐标.2.(2022春·广东韶关·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b)是ΔABC的边AC上任意一点,Δ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点P的对应点为P1(a+6,b−2).(1)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1B1C1.(3)连接AA1,AO,A1O,求ΔAOA1的面积.(4)连接BA1,若点Q在y轴上,且三角形QBA1的面积为8,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3.(2022春·湖南湘西·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2,-4),C (-4,-1).(1)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并写出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2)求△A1B1C1的面积;(3)点P在坐标轴上,且△A1B1P的面积是2,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春·北京西城·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1,0).(1)在坐标系中画出△ABC并写出△ABC的面积为.(2)点P(a﹣4,b+2)是△ABC内任意一点.将△ABC平移至△A1B1C1的位置,点A,B,C,P的对应点分别是A1,B1,C1,P1.若点P1的坐标为(a,b).在坐标系中画出△A1B1C1.(3)若坐标轴上存在一点M,使△BCM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求点M的坐标.5.(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m,0),B(n,0),且m,n满足(m+2)2+=0,将线段AB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CD,其中点C与点A对应,点D与点B对应,连接AC,BD.(1)求点A、B、C、D的坐标;(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三角形PBC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ABDC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BAE=∠DCB.求证:AE//BC.6.(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2,0),(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_________;(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DEC的面积是△DEB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P是线段BD上一动点(B,D两点除外),试说明∠CPO与∠1+∠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7.(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2,0),现将线段AB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DC,连接AD,BC.(1)如图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如图1,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S四边形ABD?若存在这(3)如图2,点E为CD与y轴交点,在直线CD上是否存在点Q,连接QB,使S△QCB=14样的点,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8.(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规定:如果图形G′是由图形G经过平移所得,那么把图形G′称为图形G的“友好图形”,两个图形上对应点的距离称为图形G′与G的“友好距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3,0).(1)①如图1,若点A的“友好图形”点B(3,6),则点A与点B的“友好距离”是______;②若点A的“友好图形”点A′在y轴上,则点A与点A′的“友好距离”最小值为______;(2)若点A的“友好图形”点C在x轴上,点A与点C的“友好距离”是4,点D在y轴上,且三角形ACD 的面积为10,求点D的坐标;(3)如图3,若点E(0,6),直线AE的“友好图形”直线A′E′恰好过点F(0,-2),且点A的“友好图形”点A′在x轴上,求点A与点A′的“友好距离”.9.(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BC=6cm,E为DC的中点.(1)以A为原点(即O与A重合),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C的坐标为 ;(2)若(1)中长方形以每秒2cm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2秒后,得到长方形A1B1C1D1,则C1的坐标为 ,长方形A1BCD1的面积为 cm2;(3)若(1)中长方形以每秒2cm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运动时间为t,用含t的式子直接表示出长方形A1BCD1的面积 (线段可以看成是面积为0的长方形);点E移动后对应点为F,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长方形A1BCD1的面积是三角形FBB1的3倍?10.(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C(0,c)|2−b| =0,c=1(a−b).2(1)求△ABC的面积;(2)如图2,点A以每秒m个单位的速度向下运动至A′,与此同时,点Q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右运动至Q′,3秒后,A′、C、Q′在同一直线上,求m的值;(3)如图3,点D在线段AB上,将点D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至E点,若△ACE的面积等于14,求点D坐标.11.(2022·全国·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6,B(4,3),将线段AB进行平移,使点A刚好落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B刚好落在y轴的负半轴上,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连接AA′交y轴于点C,BB′交x轴于点D.(1)线段A′B′可以由线段AB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并写出A′,B′的坐标;(2)求四边形AA′BB′的面积;(3)P为y轴上的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请探究∠PCA′与∠A′DB′的数量关系,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12.(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将三角形ABC进行平移,平移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E,F,点A(0,a),点B(0,b),点D a,12a,点E m−b,12a+4.(1)若a=1,求m的值;(2)若点C−a,14m+3,其中a>0. 直线CE交y轴于点M,且三角形BEM的面积为1,试探究AF和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3.(2022春·内蒙古通辽·七年级统考期中)已知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O平移至线段BC,其中点A与点B对应.(1)如图(1),若A(1,3),B(3,0),连接AB,AC,在坐标轴上存在一点D,使得S△AOD=2S△ABC,求点D 的坐标;(2)如图(2),若∠AOB=60°,点P为y轴上一动点(点P不与原点重合),请直接写出∠CPO与∠BCP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证明).14.(2023·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3|+(a−2b+7)2=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A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K.(1)点P是线段CK上的一个动点,点Q是线段CD的中点,连接PQ,PO,当点P在线段CK上移动时(不与A,C重合),请找出∠PQD,∠OPQ,∠PO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连接AD,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D的面积与△AC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5.(2022春·吉林·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将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B的对应线段CD,连接AC,BD.ABDC;(1)点C,D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2)在y轴上存在一点P,连接PA,PB,且S△PAB =S四边形ABDC,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3)若点Q为线段BD上一点(不与B,D______(填“变”或“不变”).16.(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福建省福州第十六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3),现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点D 在点C的下方,CD∥x轴,且CD的长度为4,连接AC,BD,CD.(1)填空:点D的坐标为 .(2)若P点在直线BD上运动,连接PC、PO.①若P在线段BD上(不与B,D重合),求S△CDP+S△BOP的取值范围.②若P在直线BD上运动,请在考卷的图中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写出∠CPO、∠DCP、∠BOP的数量关系.17.(2022秋·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点A(a,0)、B(b,0)满足(3a+b)2+|b−3|=0.将线段AB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线段CD,并连接AC、BD.(1)请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2)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移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四边形OMDB的面积等于9?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M从O点出发的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平移运动,设射线DN交y轴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SΔEMD−SΔOEN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18.(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1,b),a,b满足|a+b−1|+=0,连接AB交y轴于C.(1)直接写出a=______,b=______;(2)如图1,点P是y轴上一点,且三角形ABP的面积为12,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直线BD交x轴于D(4,0),将直线BD平移经过点A,交y轴于E,点Q(x,y)在直线AE上,且,求点Q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三角形ABQ的面积不超过三角形ABD面积的13。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问题复习资料-含详细解析

【解析】
解:P1坐标为(2,0),则P2坐标为(1,4),P3坐标为(-3,3),P4坐标为(-2,-1),P5坐标为(2,0),
∴Pn的坐标为(2,0),(1,4),(-3,3),(-2,-1)循环,
∵2017=2016+1=4×504+1,
∴P2017坐标与P1点重合,
故答案为(2,0).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点A在第一象限,点B与原点O重合,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A1B1C1就是△ABC经γ(1,180°)变换后所得的图形.
若△ABC经γ(1,180°)变换后得△A1B1C1,△A1B1C1经γ(2,180°)变换后得△A2B2C2,△A2B2C2经γ(3,180°)变换后得△A3B3C3,依此类推……
△ABC经γ(1,180°)变换后得△A1B1C1,A1坐标(- ,- )
△A1B1C1经γ(2,180°)变换后得△A2B2C2,A2坐标(- , )
△A2B2C2经γ(3,180°)变换后得△A3B3C3,A3坐标(- ,- )
△A3B3C3经γ(3,180°)变换后得△A4B4C4,A4坐标(-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P′(-y+1,x+2),我们把点P′(-y+1,x+2)叫做点P(x,y)的终结点.已知点P1的终结点为P2,点P2的终结点为P3,点P3的终结点为P4,这样依次得到P1,P2,P3,P4,…,Pn,若点P1的坐标为(2,0),则点P2017的坐标为.
△An-1Bn-1Cn-1经γ(n,180°)变换后得△AnBnCn,则点A1的坐标是______,点A2018的坐标是______.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2015-06-15一.解答题(共17小题)1.(2015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 =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为S△ABC)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 =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2.(2015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 (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1)求a、b、c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5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 (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 =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4.(201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 (﹣1,2)(见图1),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 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5.(2014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已知:如图①,直线MN⊥直线PQ,垂足为O,点A在射线OP上,点B在射线OQ上(A、B不与O点重合),点C在射线ON上且OC=2,过点C作直线l∥PQ,点D在点C的左边且CD=3.(1)直接写出△BCD的面积.(2)如图②,若AC⊥BC,作∠CBA的平分线交OC于E,交AC于F,求证:∠CEF=∠CFE.(3)如图③,若∠ADC=∠DAC,点B在射线OQ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在点B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6.(2014春?江岸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交y轴于F点.(1)求点A、B的坐标.(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①求点F的坐标;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7.(2014春?黄陂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是(a,0)(b,0),a,b满足方程组,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ABC=6.(1)求A、B、C三点的坐标;(2)是否存在点P(t,t),使S△PAB =S△ABC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M是AC的中点,N是BC上一点,CN=2BN,连AN、BM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CMDN的面积是.8.(2014春?海珠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12.点,AB⊥y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9.(2014春?黄梅县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4)三点,其中a,b满足关系式.(1)求a,b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4春?通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b﹣3)2=0,(c﹣4)2≤0.(1)求a、b、c的值;(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11.(2014春?鄂州校级期中)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a,4),B(b,0),且a,b满足(a﹣2b+8)2+=0,E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1)求A、B两点坐标;(2)若C为y轴上一点且S△AOC =S△AOB,求C点的坐标;(3)过B作BD∥y轴,∠DBF=∠DBA,∠EOF=∠EOA,求∠F与∠A间的数量关系.12.(2014春?东湖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0),现同时将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C、D的坐标:C D 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连接MA、MB使得S△MAB >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M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P为线段BD上一动点,连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不含端点)现给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3.(2014春?台州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 (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 =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14.(2014春?海安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2),图中的线段BD是由线段AC平移得到.(1)线段AC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线段BD,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并求出所得的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 =S四边形ABD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5.(2014春?武汉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m),点B(n,0),m、n满足(m﹣3)2=﹣;(1)求A、B的坐标;(2)如图1,E为第二象限内直线AB上一点,且满足S△AOE =S△AOB,求E的坐标.(3)如图2,平移线段BA至OC,B与O是对应点,A与C对应,连AC.E为BA的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O.OF平分∠COE,AF平分∠EAC,OF交AF于F点.若∠ABO+∠OEB=α,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F(用含α的式子表示).16.(201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m,n),B(0,m),且m、n满足+(n﹣5)2=0,点C在y轴上,将△ABC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 处.(1)写出D点坐标并求A、D两点间的距离;(2)若EF平分∠AED,若∠ACF﹣∠AEF=20°,求∠EFB的度数;(3)过点C作QH平行于AB交x轴于点H,点Q在HC的延长线上,AB交x轴于点R,CP、RP分别平分∠BCQ和∠ARX,当点C在y轴上运动时,∠CPR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17.(2013春?武汉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C =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如图3,在线段CO上取一点G,使OG=3CG,在线段OB上取一点F,使OF=2BF,CF与BG交于点H,求四边形OGHF的面积S四边形OGHF.。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共25题)(学生版)--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32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5题)一、填空题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的坐标为-8,6,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点A,直线y=-2x-6与AB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动点M在线段BC上,动点N在直线y=-2x-6上,若△AMN是以点N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的坐标为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直线y=-13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D是线段AB上一动点,点H是直线y=-43x+2上的一动点,动点E m,0,F m+3,0,连接BE,DF,HD.当BE+DF取最小值时,3BH+5DH的最小值是.3(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二次函数y=a(x-1)(x-5)a>1 2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过点M3,1的直线将△ABC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三角形或梯形,且面积相等,则a 的值为.二、解答题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B,C在x轴上,D在y轴上,OB,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OB>OC).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B 的坐标;(2)若OD :OC =2:1,直线y =-x +b 分别交x 轴、y 轴、AD 于点E ,F ,M ,且M 是AD 的中点,直线EF 交DC 延长线于点N ,求tan ∠MND 的值;(3)在(2)的条件下,点P 在y 轴上,在直线EF 上是否存在点Q ,使△NPQ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和其中两个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点A ,B ,C 在⊙O 上运动,满足AB 2=BC 2+AC 2,延长AC 至点D ,使得∠DBC =∠CAB ,点E 是弦AC 上一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过点E 作弦AB 的垂线,交AB 于点F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N ,交⊙O 于点M (点M 在劣弧AC上).(1)BD 是⊙O 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 ,△ABC ,△AD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若S 1⋅S =S 2 2,求tan D 2的值;(3)若⊙O 的半径为1,设FM =x ,FE ⋅FN ⋅1BC ⋅BN +1AE ⋅AC=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6(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约定: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a 1x 2+b 1x +c 1与y 2=a 2x 2+b 2x +c 2同时满足a 2-c 1+(b 2+b 1)2+c 2-a 1 =0,b 1-b 22023≠0,则称函数y 1与函数y 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根据该约定,解答下列问题:(1)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2x 2+kx +3与y 2=mx 2+x +n 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求k ,m ,n 的值;(2)对于任意非零实数r ,s ,点P r ,t 与点Q s ,t r ≠s 始终在关于x 的函数y 1=x 2+2rx +s 的图像上运动,函数y 1与y 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①求函数y 2的图像的对称轴;②函数y 2的图像是否经过某两个定点?若经过某两个定点,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ax 2+bx +c 与它的“美美与共”函数y 2的图像顶点分别为点A ,点B ,函数y 1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两点C ,D ,函数y 2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两点E ,F .当CD =EF 时,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该正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若不请说明理由.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A =60°,点Q 为CD 的中点,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现将四边形PBCQ 沿PQ 翻折得到四边形PB C Q .(1)当∠QPB =45°时,求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2)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设BP =x ,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8(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3x 2+23x 的图象与x 轴分别交于点O ,A ,顶点为B .连接OB ,AB ,将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C ,连接BC .点D ,E 分别在线段OB ,BC 上,连接AD ,DE ,EA ,DE 与AB 交于点F ,∠DEA =60°.(1)求点A ,B 的坐标;(2)随着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①∠ED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线段BF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线段DE 的中点在该二次函数的因象的对称轴上时,△BDE 的面积为.9(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3x +1交y 轴于点A ,直线y =-13x +2交抛物线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交y 轴于点D ,交x 轴于点E .(1)求点D ,E ,C 的坐标;(2)F 是线段OE 上一点OF <EF ,连接AF ,DF ,CF ,且AF 2+EF 2=21.①求证:△DFC 是直角三角形;②∠DFC 的平分线FK 交线段DC 于点K ,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3tan ∠PFK =1时,求点P 的坐标.10(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边A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点Q 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BC -CD 向终点D 匀速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边CD 于点M ,连接QO 并延长交折线DA -AB 于点N ,连接PQ ,QM ,MN ,NP ,得到四边形PQMN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x (s )(0<x <4),四边形PQMN 的面积为y (cm 2)(1)BP 的长为cm ,CM 的长为cm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x 的值.1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综合运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45° ,AB 交直线y =x 于点E ,BC 交y 轴于点F .(1)当旋转角∠COF 为多少度时,OE =OF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A (4,3),求FC 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 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y =x 于点N ,连接FN ,将△OFN 与△OCF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与S 2,设S =S 1-S 2,AN =n ,求S 关于n 的函数表达式.12(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2),点P 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点,连接CA ,CB ,PB ,PC .(1)直接写出结果;b =,c =,点A 的坐标为,tan ∠ABC =;(2)如图1,当∠PCB =2∠OCA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OD =OB ,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QBD =90°,点E ,F 分别为△BDQ 的边DQ ,DB 上的动点,QE =DF ,记BE +QF 的最小值为m .①求m 的值;②设△PCB 的面积为S ,若S =14m 2-k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13(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A (0,2),B (2,0).点E 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直线y =-2x 上,∠EOD =90°,OD =OE ,连接AB ,DE ,AE ,DB .(1)直接判断△AOB 的形状:△AOB 是三角形;(2)求证:△AOE ≌△BOD ;(3)直线EA 交x 轴于点C (t ,0),t >2.将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y 1=ax 2+bx -4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2.①若直线EA 与抛物线y 1有唯一交点,求t 的值;②若抛物线y 2的顶点P 在直线EA 上,求t 的值;③将抛物线y 2再向下平移,2(t -1)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3.若点D 在抛物线y 3上,求点D 的坐标.14(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一边OC 在x 轴正半轴上,顶点A 的坐标为2,23 ,点D 是边OC 上的动点,过点D 作DE ⊥OB 交边OA 于点E ,作DF ∥OB 交边BC 于点F ,连接EF .设OD =x ,△DEF 的面积为S .(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取何值时,S 的值最大?请求出最大值.15(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菱形ABCD 的顶点A (3,0),B (0,1),D (23,1),矩形EFGH 的顶点E 0,12 ,F -3,12 ,H 0,32.(1)填空:如图①,点C 的坐标为,点G 的坐标为;(2)将矩形EFGH 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得到矩形E F G H ,点E ,F ,G ,H 的对应点分别为E ,F ,G ,H .设EE =t ,矩形E F G H 与菱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①如图②,当边E F 与AB 相交于点M 、边G H 与BC 相交于点N ,且矩形E F G H 与菱形ABCD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当233≤t ≤1134时,求S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6(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AB 为半圆O 的直径,C 为BA 延长线上一点,CD 切半圆于点D ,BE ⊥CD ,交CD 延长线于点E ,交半圆于点F ,已知OA =32,AC =1.如图2,连接AF ,P 为线段AF 上一点,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CE ,BE 于点M ,N ,过点P 作PH ⊥AB 于点H .设PH =x ,MN =y .(1)求CE 的长和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PH <PN ,且长度分别等于PH ,PN ,a 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时,求a 的值.(3)延长PN 交半圆O 于点Q ,当NQ =154x -3时,求MN 的长.17(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建立模型】(1)如图1,点B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AC ⊥BC ,AB ⊥BE ,ED ⊥BD ,垂足分别为C ,B ,D ,AB =BE .求证:△ACB ≌△BDE ;【类比迁移】(2)如图2,一次函数y =3x +3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 、直线AC 交x 轴于点D .①求点C 的坐标;②求直线AC 的解析式;【拓展延伸】(3)如图3,抛物线y =x 2-3x -4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C点,已知点Q (0,-1),连接BQ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tan ∠MBQ =13,若存在,求出点M 的横坐标.1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情境 建构函数】(1)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M 是CD 的中点,AE ⊥BM ,垂足为E .设BC =x ,AE =y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由数想形 新知初探】(2)在上述表达式中,y 与x 成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2所示.若x 取任意实数,此时的函数图像是否具有对称性?若有,请说明理由,并在图2上补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 深度探究】(3)在“x 取任意实数”的条件下,对上述函数继续探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42<y <42;③存在一条直线与该函数图像有四个交点;④在图像上存在四点A 、B 、C 、D ,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抽象回归 拓展总结】(4)若将(1)中的“AB=4”改成“AB=2k”,此时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是;一般地,当k≠0,x取任意实数时,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过程,探究此类函数的相关性质(直接写出3条即可).19(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理解题:阅读材料: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记∠BAE为α、∠FAD为β,若tanα=1 2,则tanβ=13.证明:设BE=k,∵tanα=12,∴AB=2k,易证△AEB≌△EFC AAS∴EC=2k,CF=k,∴FD=k,AD=3k∴tanβ=DFAD =k3k=13,若α+β=45°时,当tanα=12,则tanβ=13.同理:若α+β=45°时,当tanα=13,则tanβ=1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如图2,直线y=3x-9与反比例函数y=mx(x>0)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将直线AB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后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E,过点A作AM⊥x轴于点M,过点A作AN⊥y轴于点N,已知OA=5.(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tan ∠BAM 、tan ∠NAE 的值;(3)求直线AE 的解析式.20(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经过点A (-4,0),B (-1,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在二次函数对称轴上,当△BCP 面积为5时,求P 坐标;(3)小明认为,在第三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DAB +∠ACB =90°;请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求出D 的坐标;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1(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抛物线y =-12x 2+bx +c 与y 轴交于点A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1)如图,若A 0,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y ≥3时x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若P 为y 轴上的点,C 为x 轴上方抛物线上的点,当△P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点P ,C 的坐标;(3)若抛物线y =-12x 2+bx +c 经过点D m ,2 ,E n ,2 ,F 1,-1 ,且m <n ,求正整数m ,n 的值.22(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 =ax 2+bx -1a ≠0 与x 轴交于点A 1,0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3,0 ,过点B 作直线l ⊥x 轴,过点D 作DE ⊥CD ,交直线l 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点,连接CE和BP交于点Q,当BQPQ=57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AC,在直线BP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DEF=∠ACD+∠BE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抛物线y=-ax2+5ax+2a>0交y 轴于点C,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该抛物线于点D.(1)求点C,D的坐标;(2)当a=13时,如图1,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为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一点,将直线PD沿直线AD翻折,交x轴于点M(4,0),求点P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有两点E1a ,a+1,F5,a+1,以线段EF为边向上作正方形EFGH.①若a=1,求正方形EFGH的边与抛物线的所有交点坐标;②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52时,求a的值.2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y=22x2+bx+c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且经过点B(4,2)和点C(-1,2).(1)请直接写出b,c的值;(2)直线BC交y轴于点D,点E是二次函数y=22x2+bx+c图像上位于直线AB下方的动点,过点E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F.①求EF的最大值;②若△AEF中有一个内角是∠ABC的两倍,求点E的横坐标.25(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点B4,0,与y轴交于点C0,4,点E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第一象限内,过点E作EF∥y轴,交BC于点F,作EH∥x轴,交抛物线于点H,点H在点E的左侧,以线段EF,EH为邻边作矩形EFGH,当矩形EFGH的周长为11时,求线段EH的长;(3)点M在直线AC上,点N在平面内,当四边形OENM是正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1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图形的综合(解析版)

第14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图形的综合【知识点睛】❖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网络系统图各问题归纳总结若点()11y x A ,、()22y x B ,、()b a P ,问题一:若点P 在x 轴上,则b=0; 若点P 在y 轴上,则a=0;若点P 在第一象限,则a >0,b >0; 若点P 在第二象限,则a <0,b >0; 若点P 在第三象限,则a <0,b <0; 若点P 在第四象限,则a >0,b <0;问题二:若点A 、B 在同一水平线上,则21y y =; 若点A 、B 在同一竖直线上,则21x x =; 若点P 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b a =;若点P 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b a -=;问题三:点()b a 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1坐标为()b a P -,1; 点()b a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2坐标为()b a P ,-2;点()b a 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3坐标为()b a P --,3;问题四:点的平移口诀“左减右加,上加下减”; 问题五:线段AB 的中点公式:⎪⎭⎫⎝⎛++222121y y x x ,; 若点A 、B 在同一水平线上,则AB=21x x -;若点A 、B 在同一竖直线上,则AB=21y y -; 若点A 、B 所在直线是倾斜的,则AB=()()221221y y x x AB -+-=(两点间距离公式)问题六:点()b a P ,到x 轴的距离=|b|;点()b a P ,到y 轴的距离=|a|; 问题七:割补法,优先分割,然后才是补全 问题八:周期型:①判断周期数(一般3到4个);②总数÷周期数=整周期……余数(余数是谁就和每周期的第几个规律一样)注意横纵坐标的规律可能不同。
【类题训练】1.如图,A (8,0),B (0,6),以点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则点C 的坐标为( )A .(10,0)B .(0,10)C .(﹣2,0)D .(0,﹣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OB =6,OA =8, ∴AB ==10,则AC =10, ∴OC =AC ﹣OA =2, ∴点C 坐标为(﹣2,0), 故选:C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3),点B 的坐标为(5,3),则线段AB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A.(3,x)(﹣1≤x≤5)B.(x,3)(﹣1≤x≤5)C.(3,x)(﹣5≤x≤1)D.(x,3)(﹣5≤x≤1)【分析】根据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可确定AB与x轴平行,即可求解.【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5,3),A、B两点纵坐标都为3,∴AB∥x轴,∴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x,3)(﹣1≤x≤5),故选:B.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x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A与点D的纵坐标相同B.点A与点B的横坐标相同C.点A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D.点B与点D的横坐标相同【分析】根据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判断.【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x轴,∴点A与D的纵坐标相同,点B与C的纵坐标相同.故选:A.4.如图,已知∠AOB=30°,∠AOC=60°,∠AOD=90°,∠AOE=120°,∠AOF=150°,若点B可表示为点B(2,30),点C可表示为点C(1,60),点E可表示为点E(3,120),点F可表示为点F(4,150),点B可表示为点B(2,30),则D点可表示为()A.D(0,90)B.D(90,0)C.D(90,5)D.D(5,90)【分析】根据题干得出规律,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知:横坐标表示长度,纵坐标表示角度,从而得出D点可表示为(5,90),故选: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m+3,m﹣1),B(1﹣m,3﹣m),且直线AB∥x轴,则m 的值是()A.﹣1B.1C.2D.3【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直线AB∥x轴,∴m﹣1=3﹣m,解得:m=2,故选:C.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22秒时,点P的坐标是()A.(2021,0)B.(2022,﹣1)C.(2021,﹣1)D.(2022,0)【分析】利用坐标与图形的关系,结合路程问题求解.【解答】解:一个半圆的周长是π,速度是每秒,所以走一个半圆需要2秒,2022秒正好可以走1011个半圆,故选:D.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B(3,1),C(3,3),D(1,3),动点P 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BC﹣CD﹣DA﹣AB﹣…路线运动,当运动到2022秒时,点P的坐标为()A.(1,1)B.(3,1)C.(3,3)D.(1,3)【分析】利用路程找规律,看最后的路脚点,再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边长是2,点P运动一周需要8秒,2022÷8商252余6,结果到点D处,故坐标为(1,3),故选:D.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A(0,4),B(﹣1,b),C(2,c),BC经过原点O,且CD⊥AB,垂足为点D,则AB•CD的值为()A.10B.11C.12D.14【分析】AB•CD可以联想到△ABC的面积公式,根据S△ABO+S△ACO=S△ABC即可求解.【解答】解:∵A(0,4),∴OA=4,∵B(﹣1,b),C(2,c),∴点B,C到y轴的距离分别为1,2,∵S△ABO+S△ACO=S△ABC,∴×4×1+×4×2=×AB•CD,∴AB•CD=12,故答案为:C.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坐标分别为(0,a),(0,3﹣a),(1,2),且点A在点B的下方,连接AC,BC,若在AB,BC,AC若所围成区域内(含边界),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5个,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1<a≤0B.﹣1≤a≤1C.1≤a<2D.0<a≤1【分析】根据题意得出除了点C外,其它三个横纵坐标为整数的点落在所围区域的边界上,即线段AB上,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点A(0,a),点B(0,3﹣a),且A在B的下方,∴a<3﹣a,解得:a<1.5,若在AB,BC,AC所围成区域内(含边界),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5个,∵点A,B,C的坐标分别是(0,a),(0,3﹣a),(1,2),∴区域内部(不含边界)没有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已知的5个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都在区域的边界上,∵点C(1,2)的横纵坐标都为整数且在区域的边界上,∴其他的4个都在线段AB上,∴3≤3﹣a<4.解得:﹣1<a≤0,故选:A.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是正方形,点A的坐标是(4,0),点P为边AB 上一点,∠CPB=60°,沿CP折叠正方形,折叠后,点B落在平面内点B′处,则B′点的坐标为()A.(2,2)B.(,)C.(2,)D.(,)【分析】过点B′作B′D⊥OC,因为∠CPB=60°,CB′=OC=OA=4,所以∠B′CD=30°,B′D=2,根据勾股定理得DC=2,故OD=4﹣2,即B′点的坐标为(2,).【解答】解:过点B′作B′D⊥OC∵∠CPB=60°,CB′=OC=OA=4∴∠B′CD=30°,B′D=2根据勾股定理得DC=2∴OD=4﹣2,即B′点的坐标为(2,)故选:C.11.如图,在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a﹣3),则a的值为.【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又∵点P的坐标为(a,2a﹣3),∴a=2a﹣3,∴a=3.故答案为:3.12.如图,△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分析】因为△ABD与△ABC有一条公共边AB,故本题应从点D在AB的上边、点D 在AB的下边两种情况入手进行讨论,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D与△ABC有一条公共边AB,当点D在AB的下边时,点D有两种情况:①坐标是(4,﹣1);②坐标为(﹣1,﹣1);当点D在AB的上边时,坐标为(﹣1,3);点D的坐标是(4,﹣1)或(﹣1,3)或(﹣1,﹣1).13.教材上曾让同学们探索过线段的中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x1,y1)、B(x2,y2),所连线段AB的中点是M,则M的坐标为(,),如:点A (1,2)、点B(3,6),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即M(2,4).利用以上结论解决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E(a﹣1,a),F(b,a﹣b),线段EF的中点G恰好位于y轴上,且到x轴的距离是1,则4a+b的值等于.【分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G的坐标,根据线段EF的中点G恰好位于y轴上,且到x轴的距离是1,得到点G的横坐标等于0,纵坐标的绝对值为1,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G(,),∵线段EF的中点G恰好位于y轴上,且到x轴的距离是1,∴,解得:4a+b=4或0.故答案为:4或0.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例如:点P1(1,2),点P2(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 的交点).已知点,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1)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2)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分析】(1)根据点B位于y轴上,可以设点B的坐标为(0,y).由“非常距离”的定义可以确定|0﹣y|=2,据此可以求得y的值;(2)设点B的坐标为(0,y).因为|﹣﹣0|≥|0﹣y|,所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最小值为|﹣﹣0|=.【解答】解:(1)∵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B的坐标为(0,y).∵|﹣﹣0|=≠4,∴|0﹣y|=2,解得y=2或y=﹣2;∴点B的坐标是(0,2)或(0,﹣2);故答案为:(0,2)或(0,﹣2);(2)∵|﹣﹣0|≥|0﹣y|,∴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最小值为|﹣﹣0|=;∴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2,0),C(2,5),连接AB,AC,BC.(1)求AC,AB的长;(2)∠CAB是直角吗?请说明理由.【分析】(1 )过点A作AH⊥BC于点H,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2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A(0,4),B(2,0),C(2,5),∴OA=4,OB=2,BC=5,过点A作AH⊥BC于点H,∴BH=OA=4,AH=OB=2,∴CH=BC﹣BH=5﹣4=1,在Rt△OAB中,AB=,在Rt△ACH中,AC=;(2)∠CAB是直角,理由:由(1)得,AC=,AB=2,BC=5,∵,∴AC2+AB2=BC2,∴∠CAB是直角.16.对于某些三角形或四边形,我们可以直接用面积公式或者用割补法来求它们的面积.下面我们再研究一种求某些三角形或四边形面积的新方法:如图1,2所示,分别过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顶点A,C作水平线的铅垂线l1,l2,l1,l2之间的距离d叫做水平宽;如图1所示,过点B作水平线的铅垂线交AC于点D,称线段BD的长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铅垂高;如图2所示,分别过四边形的顶点B,D作水平线l3,l4,l3,l4之间的距离h叫做四边形的铅垂高.【结论提炼】容易证明:“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即“S=dh”【结论应用】为了便于计算水平宽和铅垂高,我们不妨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如图3,点A(﹣5,2),B(5,0),C(0,5),则△ABC的水平宽为10,铅垂高为,所以△ABC面积的大小为.【再探新知】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来求,那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探索:(1)在图4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A(﹣4,2),B(1,5),C(4,1),D(﹣2,﹣4)四个点,得到四边形ABCD.运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是;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其面积的大小是,由此发现: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4中四边形的面积.(填“适合”或“不适合”)(2)在图5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A(﹣5,2),B(1,5),C(4,2),D(﹣2,﹣3)四个点,得到了四边形ABCD.运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是,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面积的大小是,由此发现: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5中四边形的面积.(“适合”或“不适合”)(3)在图6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A(﹣4,2),B(1,5),C(5,1),D(﹣1,﹣5)四个点,得到了四边形ABCD.通过计算发现: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6中四边形的面积.(填“适合”或“不适合”)【归纳总结】我们经历上面的探索过程,通过猜想、归纳,验证,便可得到:当四边形满足某些条件时,可以用“S=dh”来求面积.那么,可以用“S=dh”来求面积的四边形应满足的条件是:.【分析】【结论应用】直接代入公式即可;【再探新知】(1)求出水平宽,铅垂高,代入公式求出面积,再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四个三角形面积可得答案;(2)(3)与(1)同理;【归纳总结】当四边形满足一条对角线等于水平宽或铅垂高时,四边形可以用“S=dh”来求面积.【解答】解:【结论应用】由图形知,铅垂高为4,S△ABC==20,故答案为:4,20;【再探新知】(1)∵四边形ABCD的水平宽为8,铅垂高为9,∴运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为36,利用四边形ABCD所在的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四个三角形面积为8×9﹣=37.5,∴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4中四边形的面积不合适,故答案为:36,37.5,不合适;(2)∵四边形ABCD的水平宽为9,铅垂高为8,∴运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为36,利用四边形ABCD所在的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四个三角形面积为8×9﹣=36,∴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4中四边形的面积,合适,故答案为:36,36,合适;(3)∵四边形ABCD的水平宽为9,铅垂高为10,∴运用“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为45,利用四边形ABCD所在的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四个三角形面积为10×9﹣=45,∴用“S=dh”这一方法对求图4中四边形的面积,合适,故答案为:合适;【归纳总结】当四边形满足一条对角线等于水平宽或铅垂高时,四边形可以用“S=dh”来求面积,故答案为:一条对角线等于水平宽或铅垂高.1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2,2),(1)点A在x的正半轴运动,点B在y的正半轴上,且P A=PB,①求证:P A⊥PB;②求OA+OB的值;(2)点A在x的正半轴运动,点B在y的负半轴上,且P A=PB,③求OA﹣OB的值;④点A的坐标为(8,0),求点B的坐标.【分析】(1)①过点P作PE⊥x轴于E,作PF⊥y轴于F,根据点P的坐标可得PE=PF=2,然后利用“HL”证明Rt△APE和Rt△BP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PE=∠BPF,然后求出∠APB=∠EPF=90°,再根据垂直的定义证明;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BF,再表示出OA、OB,然后列出方程整理即可得解;(2)③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BF,再表示出PE、PF,然后列出方程整理即可得解;④求出AE的长度,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BF,然后求出OB,再写出点B的坐标即可.【解答】(1)①证明:如图1,过点P作PE⊥x轴于E,作PF⊥y轴于F,∵P(2,2),∴PE=PF=2,在Rt△APE和Rt△BPF中,,∴Rt△APE≌Rt△BPF(HL),∴∠APE=∠BPF,∴∠APB=∠APE+∠BPE=∠BPF+∠BPE=∠EPF=90°,∴P A⊥PB;②解:∵Rt△APE≌Rt△BPF,∴BF=AE,∵OA=OE+AE,OB=OF﹣BF,∴OA+OB=OE+AE+OF﹣BF=OE+OF=2+2=4;(2)解:③如图2,∵Rt△APE≌Rt△BPF,∴AE=BF,∵AE=OA﹣OE=OA﹣2,BF=OB+OF=OB+2,∴OA﹣2=OB+2,∴OA﹣OB=4;④∵PE=PF=2,PE⊥x轴于E,作PF⊥y轴于F,∴四边形OEPF是正方形,∴OE=OF=2,∵A(8,0),∴OA=8,∴AE=OA﹣OE=8﹣2=6,∵Rt△APE≌Rt△BPF,∴AE=BF=6,∴OB=BF﹣OF=6﹣2=4,∴点B的坐标为(0,﹣4).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1,0),点C(5,0),以BC为边在x轴的上方作正方形ABCD,点M(﹣5,0),N(0,5).(1)点A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将正方形ABCD向左平移m个单位,得到正方形A'B'C'D',记正方形A'B'C'D'与△OMN重叠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①当m=3时,区域内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②若区域W内恰好有3个整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为BC=4,再求点的坐标即可;(2)①画出正方形A'B'C'D',结合图形求解即可;②在△OMN中共有6个整数点,在平移正方形ABCD,找到恰好有3个整数解的情况即可.【解答】解:(1)∵点B(1,0),点C(5,0),∴BC=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1,4),D(5,4),故答案为:(1,4),(5,4);(2)①如图:共有3个,故答案为:3;②在△OMN中共有6个整数点,分别是(﹣1,1),(﹣1,2),(﹣1,3),(﹣2,1),(﹣2,2),(﹣3,1),∵区域W内恰好有3个整点,∴2<m≤3或6≤m<7.19.类比学习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认真读题是正确审题的第一步: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其中k为常数,且k≠0),则称点P'为点P的“k系好友点”;例如:P(1,2)的“3系好友点”为即.请完成下列各题.(1)点P(﹣3,1)的“2系好友点”P'的坐标为.(2)若点P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P的“k系好友点”为P'点,若在三角形OPP'中,pp′=3OP,求k的值.(3)已知点A(x,y)在第四象限,且满足xy=﹣8;点A是点B(m,n)的“﹣2系好友点”,求m﹣2n的值.【分析】(1)根据“k系好友点”的定义列式计算求解;(2)设P(0,t)(t>0),根据定义得点P′(kt,t),则PP′=|kt|=3OP=3t,即可求解;(3)点A是点B(m,n)的“﹣2系好有点”,可得点A(m﹣2n,n﹣),由xy=﹣8得到(m﹣2n)2=16,即可求解.【解答】解:(1)点P(﹣3,1),根据“k系好友点”的求法可知,k=2,∵﹣3+2×1=﹣1,1+=﹣,∴P′的坐标为(﹣1,﹣),故答案为(﹣1,﹣);(2)设P(0,t)其中t>0,根据“k系好友点”的求法可知,P′(kt,t),∴PP'∥x轴,∴PP'=|kt|,又∵OP=t,PP'=3OP,∴|kt|=3t,∴k=±3;(3)∵B(m,n)的﹣3系好有点A为(m﹣2n,n﹣),∴x=m﹣2n,y=n﹣,又∵xy=﹣8,∴(m﹣2n)•(n﹣)=﹣8,∴m﹣2n=±4,∵点A在第四象限,∴x>0,即m﹣2n=4.20.如图,在以点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a,b),点C在y轴上,且BC∥x轴,a,b满足|a﹣3|+=0.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运动(回到O为止).(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当点P运动3秒时,连接PC,PO,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CPO,∠BCP,∠AOP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3)点P运动t秒后(t≠0),是否存在点P到x轴的距离为t个单位长度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得;(2)当P运动3秒时,点P运动了6个单位长度,根据AO=3,即可得点P在线段AB 上且AP=3,写出P的坐标即可;作PE∥AO.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3)由t≠0得点P可能运动到AB或BC或OC上.再分类讨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得t即可.【解答】解:(1)∵|a﹣3|+=0且|a﹣3|≥0,≥0,∴|a﹣3|=0,=0,∴a=3,b=4,∴A(3,0),B(3,4),C(0,4);(2)如图,当P运动3秒时,点P运动了6个单位长度,∵AO=3,∴点P运动3秒时,点P在线段AB上,且AP=3,∴点P的坐标是(3,3);如图,作PE∥AO.∵CB∥AO,PE∥AO,∴CB∥PE,∴∠BCP=∠EPC,∠AOP=∠EPO,∴∠CPO=∠BCP+∠AOP;(3)存在.∵t≠0,∴点P可能运动到AB或BC或OC上.①当点P运动到AB上时,2t≤7,∵0<t≤,P A=2t﹣OA=2t﹣3,∴2t﹣3=t,解得:t=2,∴P A=2×2﹣3=1,∴点P的坐标为(3,1);②当点P运动到BC上时,7≤2t≤10,即≤t≤5,∵点P到x轴的距离为4,∴t=4,解得t=8,∵≤t≤5,∴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③当点P运动到OC上时,10≤2t≤14,即5≤t≤7,∵PO=OA+AB+BC+OC﹣2t=14﹣2t,∴14﹣2t=t,解得:t=,∴PO=﹣2×+14=,∴点P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点P运动t秒后,存在点P到x轴的距离为t个单位长度的情况,点P的坐标为(3,1)或(0,).2122。
初中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一.解答题(共17小题)1.(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为S△ABC)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2.(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1)求a、b、c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见图1),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5.(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已知:如图①,直线MN⊥直线PQ,垂足为O,点A在射线OP 上,点B在射线OQ上(A、B不与O点重合),点C在射线ON上且OC=2,过点C作直线l∥PQ,点D在点C的左边且CD=3.(1)直接写出△BCD的面积.(2)如图②,若AC⊥BC,作∠CBA的平分线交OC于E,交AC于F,求证:∠CEF=∠CFE.(3)如图③,若∠ADC=∠DAC,点B在射线OQ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在点B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6.(春•江岸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交y轴于F点.(1)求点A、B的坐标.(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①求点F的坐标;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7.(春•黄陂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是(a,0)(b,0),a,b满足方程组,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ABC=6.(1)求A、B、C三点的坐标;(2)是否存在点P(t,t),使S△PAB=S△ABC?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M是AC的中点,N是BC上一点,CN=2BN,连AN、BM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CMDN的面积是.8.(春•海珠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AB⊥y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2.(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9.(春•黄梅县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4)三点,其中a,b满足关系式.(1)求a,b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春•通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b﹣3)2=0,(c﹣4)2≤0.(1)求a、b、c的值;(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11.(春•鄂州校级期中)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a,4),B(b,0),且a,b满足(a﹣2b+8)2+=0,E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1)求A、B两点坐标;(2)若C为y轴上一点且S△AOC=S△AOB,求C点的坐标;(3)过B作BD∥y轴,∠DBF=∠DBA,∠EOF=∠EOA,求∠F与∠A间的数量关系.12.(春•东湖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0),现同时将A、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C、D的坐标:C D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连接MA、MB使得S△M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M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P为线段BD上一动点,连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不含端点)现给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3.(春•台州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14.(春•海安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2),图中的线段BD是由线段AC平移得到.(1)线段AC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线段BD,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并求出所得的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5.(春•武汉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m),点B(n,0),m、n满足(m﹣3)2=﹣;(1)求A、B的坐标;(2)如图1,E为第二象限内直线AB上一点,且满足S△AOE=S△AOB,求E的坐标.(3)如图2,平移线段BA至OC,B与O是对应点,A与C对应,连AC.E为BA的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O.OF平分∠COE,AF平分∠EAC,OF交AF于F点.若∠ABO+∠OEB=α,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F(用含α的式子表示).16.(201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m,n),B(0,m),且m、n满足+(n﹣5)2=0,点C在y轴上,将△ABC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1)写出D点坐标并求A、D两点间的距离;(2)若EF平分∠AED,若∠ACF﹣∠AEF=20°,求∠EFB的度数;(3)过点C作QH平行于AB交x轴于点H,点Q在HC的延长线上,AB交x轴于点R,CP、RP分别平分∠BCQ和∠ARX,当点C在y轴上运动时,∠CPR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17.(2013春•武汉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C=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如图3,在线段CO上取一点G,使OG=3CG,在线段OB上取一点F,使OF=2BF,CF与BG交于点H,求四边形OGHF的面积S四边形OGHF.。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大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a +3)在第一象限。
(1)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求a 的值; (2)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小于到y 轴的距离,求a 的取值范围。
3、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中,任意一点P(a ,b )经平移后对应点1P (a −2,b +3),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111C B A ∆.求111C B A 的坐标。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0),B(3,0),△ABC的面积为12,试确定点C的坐标特征。
5、△OAB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O(0,0),A(2,0),B(0,4).(1)求△OAB的面积;(2)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CD,A 的对应点为点C(4,2),连接OC 、OD ,求△OCD 的面积。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是(−2,2),现将△ABC 平移,使点A 变换为点A ′,点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
(1)请画出平移后的△A ′B ′C ′(不写画法);(2)并直接写出点B ′、C ′的坐标:B ′(______)、C ′(______);(3)若△ABC 内部一点P 的坐标为(a ,b ),则点P 的对应点P ′的坐标是(______). 7、如图,将△ABC 平移得到111C B A ∆,使1A 点坐标为(−1,4),(1)在图中画出111C B A ∆;(2)直接写出另外两个点11C B 的坐标; (3)求111C B A ∆的面积。
坐标。
当s∆的面积.t3=时,求PDC(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2)如果三角形ABC 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3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111C B A ,试在图中画出三角形111C B A ,并求出111C B A 的坐标。
(3)三角形111C B A 与三角形ABC 的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 已知点A(-5,0),B(3,0).(1)在y 轴上找一点C,使之满足S △ABC =16,求点C 的坐标.(2)在坐标平面上找一点C,能满足S △ABC =16的点C 有多少个?这些点有什么规律?已知三角形ABC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若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a,b)经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为P′(a+4,b-3),求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B′C′三点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是(﹣2,2),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像△A′B′C′(不写画法),并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B′_____、C′_____;(2)若△ABC内部一点P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_____.已知:如图,A(0,3),B(2,4),C(3,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汇编)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点复习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记作),(b a 。
注意a 与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通常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 ,过点A 作横轴的垂线,垂足在横轴上的坐标为a ,过点A 作纵轴的垂线,垂足在纵轴上的坐标为b ,有序实数对),(b a 叫做点A 的坐标,其中a 叫横坐标,b 叫做纵坐标。
3.各象限内的点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5.对称点的坐标特征:6.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yxP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
7.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简单记为“左减右加,上加下减”二、典型例题讲解考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2.若点)2,(-a a P 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aB.20<<aC.2>aD.0<a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12+x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1.点)1,3(++m m P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2,0(- B.)0,2( C.)0,4( D.)4,0(-2.已知点)12,(-m m P 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3.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考点3:对称点的坐标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3,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A.)2,3(- D.(2,3),3(- C.)3,2(- B.)22.已知点A的坐标为(-2,3),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 B.(-2,3) C.(2,3) D.(-2,-3)3.若坐标平面上点P(a,1)与点Q(-4,b)关于x轴对称,则()A.a=4,b=-1 B.a=-4,b=1 C.a=-4,b=-1 D.a=4,b=1考点4:点的平移1.已知点A(-2,4),将点A往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5,6) B.(1,2) C.(1,6) D.(-5,2)2.已知A(2,3),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y轴对称点是C,那么相当于将A经过()的平移到了C.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D.向下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3.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A.2 B.3 C.4 D.5考点5:点到坐标轴的距离1.点M(-3,-2)到y轴的距离是()A.3 B.2 C.-3 D.-22.点P到x轴的距离是5,到y轴的距离是6,且点P在x轴的上方,则P点的坐标为.考点6: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的特点1.如图,AD∥BC∥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2.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2 B.-4 C.-1 D.33.已知点M(-2,3),线段MN=3,且MN∥y轴,则点N的坐标是()A.(-2,0) B.(1,3)C.(1,3)或(-5,3) D.(-2,0)或(-2,6)考点7:角平分线的理解1.已知点A(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考点8:特定条件下点的坐标1.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3,2)B.(3,1)C.(2,2)D.(﹣2,2)考点9:面积的求法(割补法)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1,0),B(3,-1),C(4,3);( 2)顺次连接A,B,C,组成△ABC,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1)略(2)8.5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在图中A(2,-4)、B(4,-3)、C(5,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考点10:根据坐标或面积的特点求未知点的坐标1.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的值为()A.2 B.4 C.0或4 D.4或-42.如图,已知:)4,5B、)2,0(-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
题》
2015-06-15
一.解答题(共17小题)
1.(2015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
(1)求a、b的值;
(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为S△ABC)
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2.(2015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 (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015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4.(201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见图1),且|2a+b+1|+=0
(1)求a、b的值;
(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
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
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
5.(2014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已知:如图①,直线MN⊥直线PQ,垂足为O,点A在射线OP上,点B在射线OQ上(A、B不与O点重合),点C在射线ON上且OC=2,过点C 作直线l∥PQ,点D在点C的左边且CD=3.
(1)直接写出△BCD的面积.
(2)如图②,若AC⊥BC,作∠CBA的平分线交OC于E,交AC于F,求证:∠CEF=∠CFE.(3)如图③,若∠ADC=∠DAC,点B在射线OQ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DA的延长
线于点H,在点B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
6.(2014春•江岸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交y轴于F点.
(1)求点A、B的坐标.
(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
(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
①求点F的坐标;
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
7.(2014春•黄陂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是(a,0)(b,0),a,b 满足方程组,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ABC=6.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是否存在点P(t,t),使S△PAB=S△ABC?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3)若M是AC的中点,N是BC上一点,CN=2BN,连AN、BM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CMDN的面积是.
8.(2014春•海珠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AB⊥y 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2.
(1)求点A和点B的坐标;
(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
(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9.(2014春•黄梅县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
C(b,4)三点,其中a,b满足关系式.
(1)求a,b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2014春•通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b﹣3)2=0,(c﹣4)2≤0.
(1)求a、b、c的值;
(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
(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
11.(2014春•鄂州校级期中)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a,4),B(b,0),且a,b 满足(a﹣2b+8)2+=0,E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
(1)求A、B两点坐标;
(2)若C为y轴上一点且S△AOC=S△AOB,求C点的坐标;
(3)过B作BD∥y轴,∠DBF=∠DBA,∠EOF=∠EOA,求∠F与∠A间的数量关系.
12.(2014春•东湖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0),现同时将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
(1)直接写出C、D的坐标:C D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连接MA、MB使得S△M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M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P为线段BD上一动点,连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不含端点)现给出
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13.(2014春•台州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14.(2014春•海安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2),图中的线段BD是由线段AC平移得到.
(1)线段AC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线段BD,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并求出所得的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15.(2014春•武汉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m),点B(n,0),m、n 满足(m﹣3)2=﹣;
(1)求A、B的坐标;
(2)如图1,E为第二象限内直线AB上一点,且满足S△AOE=S△AOB,求E的坐标.
(3)如图2,平移线段BA至OC,B与O是对应点,A与C对应,连AC.E为BA的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O.OF平分∠COE,AF平分∠EAC,OF交AF于F点.若
∠ABO+∠OEB=α,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F(用含α的式子表示).
16.(201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m,n),B(0,m),且m、n满足+(n﹣5)2=0,点C在y轴上,将△ABC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
(1)写出D点坐标并求A、D两点间的距离;
(2)若EF平分∠AED,若∠ACF﹣∠AEF=20°,求∠EFB的度数;
(3)过点C作QH平行于AB交x轴于点H,点Q在HC的延长线上,AB交x轴于点R,CP、RP分别平分∠BCQ和∠ARX,当点C在y轴上运动时,∠CPR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17.(2013春•武汉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
(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C=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
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如图3,在线段CO上取一点G,使OG=3CG,在线段OB上取一点F,使OF=2BF,CF与BG交于点H,求四边形OGHF的面积S四边形OG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