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妈妈”的育儿经

合集下载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今年5岁的瞳瞳,是个“强悍”的小小姐。

她敢一脚踩住让妈妈大呼小叫的蟑螂,能跟大人们徒步从福州宝龙都市广场走到中洲岛而不喊一声“累”;外出郊游她还会帮妈妈背包、抱衣服;野炊时她会把大人们晾在一边,一个人忙着捡柴、扇火……但凡跟瞳瞳一起出去玩过的妈妈们,都会仰慕又好奇地咨询瞳瞳妈,“你家的丫头咋就这么强悍呢?”既是妈妈又是幼师的瞳瞳妈,在对小孩的教育和引导上,因此有毋庸置疑的“职业优势”。

但那个帅气的辣妈却讲,在对瞳瞳的教育上,她但是个“懒妈妈”。

“懒妈妈”育儿法宝1跟小孩“撒娇”因为工作的关系,瞳瞳妈一天到晚在幼儿园里围着一大群小孩转,回到家后,差不多力倦神疲,没有精力再去研究如何教育小孩。

因此,瞳瞳妈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在女儿面前“撒娇”,便是瞳瞳妈的一大“高招”。

瞳瞳妈觉得,向女儿撒娇,是她当妈妈最幸福的时刻,“既能自己偷一会儿懒,又能让小孩获得成就感”。

有一次,累了一天的瞳瞳妈回到家。

一进门,那个“懒妈妈”就倒在了沙发上,对女儿喊道:“瞳瞳,妈妈今天好辛劳啊,快累死了!”瞳瞳听到妈妈带着哭腔的呼吁,便从一堆玩具里抽出身来,明白事地提着拖鞋走到沙发边。

“妈妈,你累了先把鞋换了,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哎哟,妈妈累得腰都弯不了。

”妈妈赖在沙发里,冲瞳瞳做悲伤状。

歪着头,盯着妈妈的脸看了几秒钟后,瞳瞳挽起衣袖:“那好吧,我来帮你换鞋,你不要乱动了。

”讲罢,小丫头便搬来小凳子坐在妈妈的脚边,用劲帮妈妈脱长靴了。

瞳瞳妈认为,她向女儿“撒娇”的行为,既培养了瞳瞳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让她获得了一种“我也能照管妈妈”的成就感。

久而久之,小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小大人”的味道。

“懒妈妈”育儿法宝2自己不敢做的事让小孩去做瞳瞳妈培养小孩还有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指导思想”——自己不敢做的事,都指使瞳瞳去干。

一次郊游时,一群妈妈和小孩从地瓜地出来,通过一条小溪时,大伙儿都在溪里清洗手上的泥巴。

小聪明的媳妇遇上聪明的婆婆纪实故事

小聪明的媳妇遇上聪明的婆婆纪实故事

以前吃完饭,她要帮我收拾碗筷,我总和她客套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你去跟小健看电视吧。”现在呢,她不开口我也不和她客气:“倩倩,过来帮忙收拾桌子!你看我人老了也不中用了,这一天家务做下来我也累得腰酸背疼,这碗筷就由你来帮妈洗吧。收拾完别忘了顺带将地板拖一下!”她是我儿子的妻子,是家中的一分子,我不能再把她当客人款待,我会让她为这个家担一份责任,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忙不过来,只是不想她养成“啃老”的习惯而已。
教“懒媳妇”学育儿
倩倩和小健结婚一年后,有一天小健期期艾艾地对我说,要将他们的房子租出去,和倩倩搬回家来住。儿子的话让我摸不着头脑,还是媳妇聪明,将话说得漂亮而婉转:“妈,以前我们不懂事,执意要搬出去过二人世界,忽略了爸妈的感受。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现在我们有了孩子,才明白做父母的多不容易!所以我和小健想回家来多陪陪爸爸妈妈!”
倩倩出月子后,我便手把手教她带孩子。刚开始,她还有点儿惰性,除了给孩子喂奶,其他事情,比如给孩子洗澡、换尿片之类的事她都不愿意干,我让她做,她总是为难地说:“妈你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再弄伤孩子。还是你来吧!”这时候我会很坚决地说:“倩倩,你是妈妈,必须学会照顾孩子。不会我可以教你,多做几遍就顺手了。”
比如我辛苦大半天做一桌子菜,饭菜上桌后,她都会不失时机地送上“糖衣炮弹”,边大块朵姬边天花乱坠地夸我:“还是妈做的饭好吃,这么精致的菜肴,打死我也做不出来啊!有您这样的好妈妈,我真是幸福死了!”我这人不经夸,媳妇的几句暖意融融的甜言蜜语很快便将我哄得找不着北,飘飘然之下便心甘情愿地由着媳妇饭后守着电视与儿子卿卿我我,而自己一个人在厨房刷锅洗碗忙得团团乱转,直到之后无意中听到她给闺蜜打电话的内容才感觉有点不对劲,于是“上当”的感觉便油然为我生下了一个大胖孙子。倩倩坐月子的时候,我像照顾自己的女儿那样照顾她,一日三餐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想方设法为她调养身体。倩倩产后得了产褥热,情势危机,我衣不解带照顾了她三天三夜,她转危为安后,我也将自己累得病倒了。

十大禁忌_教育孩子十大禁忌

十大禁忌_教育孩子十大禁忌

十大禁忌_教育孩子十大禁忌第一忌:不要跟孩子斗气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爱他,为了孩子将来好而拉他拔他,有时,拉之不起,拔之不动,轻则呕气,进而斗气,亲子之间迷漫着一股低气压,相见不如不见,这真是何苦?孩子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与父母斗气的,稳输的父母亲,还是尽可能以谅解和同情来对待成长中的宝贝吧。

第二懒:不要过度维护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无菌室里的小孩,一旦走出无菌室,难免疾病连连,我们的宝贝也是一样,过度保护,使他无法在自然的社会状态下自我学习成长,有一天,他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他才发现社会怎么是这样?怎么跟在父母身边时不一样?如此过度的保护,岂有益于我们心爱的宝贝?第三懒:不要在孩子之间比较我们对个别差异都能朗朗上口,可是我们又常常要哥哥考一百分,然后以哥哥做榜样,也要弟弟考一百分。

而今而后,每件事都把哥哥和弟弟放在一起比一较,奖优惩劣,非比得兄弟反目不肯罢休,这不是在破坏孩子的感情么?一旦孩子感情起裂痕,伤心的又是谁呢?第四懒:不要教唆行贿如果你常说:“你作业再没写完,我就把你打死。

”有一天他一定会发现,他作业没写完,父母不可能真的把他打死;或说:“你赶快把作业写完,我就给你十元。

”有一天,你要他做事时,他可能就开始跟父母谈条件。

恐吓只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感受不到父母亲情之所在;贿赂则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功利,只要有利才愿做事。

第五懒:不要在孩子身上张贴卷标大人有时常在言行中,会骂小孩“白痴”、“懒的跟猪一样”、“笨死了”……等等负向的批评话语,这些负向评价的语言一次次的进入孩子的脑海中,久而久之,他会对自己产生负向的自我认知,而这样的自我认知一旦固化这些卷标就像挥不出去的魔咒,一生一世的牵引着这个我们心爱的孩子。

有云:爱他就不要伤害他,我们怎能以此魔咒来牵引我们呕心泣血想要拉把长大的孩子呢?第六懒:不要揠苗助长时下孩子在父母亲“输人不输阵”的观念下,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不管孩子的成熟度,一切又要速成,让一个刚在成长的孩子背负太多成长的重担,快乐的成长过程变成喘不过气来的梦魇,揠苗又岂真能助长?不如让孩子自然的成长吧。

[转载]转:懒妈友童推荐:适合3-5岁孩子的书

[转载]转:懒妈友童推荐:适合3-5岁孩子的书

[转载]转:懒妈友童推荐:适合3-5岁孩⼦的书原⽂地址:转:懒妈友童推荐:适合3-5岁孩⼦的书作者:考拉考拉1990转:懒妈友童推荐:适合3-5岁孩⼦的书1.《贝贝熊》系列 这是⼀套⾮常经典的亲⼦图画书。

好好从3岁开始看这套书,直到现在⼀直是她的最爱。

现在⼜出了第⼆辑,⼩同学依然很喜欢。

书中的贝贝熊⼀家是⾮常幸福的⼀家⼈,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平凡⼜甜蜜的⽣活。

体现甜蜜温馨⽣活的《去奶奶家》、《难忘的假⽇》、《难忘的⽣⽇》等,都是好好的最最爱,可能因为是⼥孩⼦,更关注⽣活中关于亲情和友情的细节吧。

这套书中更多的,是帮助孩⼦学习⾏为规范和社会交往。

⼩熊哥哥和⼩熊妹妹就像每个孩⼦⼀样,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见啥要啥”、“去医院”、“科学饮⾷”、“对待陌⽣⼈”、“怕⿊”……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题,都会让孩⼦感到⽆⽐亲切,并在故事中学习怎样去做。

熊爸爸和熊妈妈,也和每个普通⽗母⼀样,⾯对孩⼦出现问题时,也会烦恼,也会发脾⽓。

熊爸爸有时候是“简单粗暴”的“严⽗”,有时候却和孩⼦们⼀起“犯错误”,表现出可爱的⼀⾯,但是他能够勇于承认⾃⼰的错误,并在教育上和熊妈妈保持⼀致;⽽熊妈妈呢,和每⼀位妈妈⼀样,为家⼈的健康和孩⼦们的教育操⼼,她⽐熊爸爸更加理性⼀些,坚持原则,并能不断学习和思考,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这本书不仅是给孩⼦看的,更是给⽗母的⼀本指导书——“⽗母和孩⼦⼀起阅读,家长和⼦⼥共同成长”,这是该书封⾯的话,确实很贴切。

2.《不⼀样的卡梅拉》系列 这套书买来之前,好好曾经有好长⼀段时间都没有特别喜欢过哪本书,于是,当我发现她特别喜欢这套书的时候,惊喜之下啰啰唆唆地在博客⾥写了⼀篇阅读体验的⽂章。

《不⼀样的卡梅拉》讲⼀只很有个性的鸡妈妈和她同样有个性的鸡宝宝们的传奇故事。

当初我买这套书时,是缘于⼀段书评:“……连⼩朋友都知道,鸡就是下蛋的,不下蛋怎么能⾏呢!可是真的就有⼀只⼩鸡最反对下蛋,她认为下蛋是最最⽆聊的事⼉,她觉得⽣活中应该有更好玩的事⼉可做!⽐如看海。

育儿秘笈做个“懒”妈妈

育儿秘笈做个“懒”妈妈

母亲在我家小住,最后被“气”走了。

临走丢下一句话:“没见过你这样的懒妈妈,你咋这样对待孩子?我看不下去!”是呀!我母亲秉承着中国传统的育儿观念:吃,宁多勿少;穿,越厚越好;家务活,自己再累也决不让孩子帮忙。

而我和先生坚信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诲:“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

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也许用传统的眼光看,我的确不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孩子一出生我就让她单独在小床上睡,没搂她睡过一晚。

1岁4个月时,我就让她自己吃饭,不再喂她。

2岁时,我就把她送进幼儿园日托班,中午不接回家。

2岁半时,我就让她自己刷牙、洗脸、洗脚。

3岁时,我就让她自己穿衣、脱衣、系鞋带、洗手绢。

4岁时,我就让她单独睡一个房间,夜里自己起床解手,早上自己叠被整床。

孩子跌倒了,我从来不扶她,而是让她自己站起来。

玩具散乱了,我从来不帮她收拾,而是让她自己整理好……怀孕前最关心的8个方面牛奶喂养常犯四大错误·产后别对丈夫“爱真空”·那英毛阿敏新自主式母亲·宝宝有泪总轻弹(组图) ·劣质护垫危害女性健康·老婆七大独门武功排行榜·单身妈妈如何摆好性爱位置不过,我做“懒”妈妈绝不是为了享轻闲、图自在,而是有良苦用心。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开创,独立的生活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父母如果将孩子的一切都包办,等于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锻炼自我的机会。

做个“懒”妈妈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对孩子负责。

实际上,“懒”妈妈比“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

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帮倒忙”。

孩子与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次起来给她盖被;孩子自己吃饭,撒得到处都是,就得洗衣、擦桌、拖地板。

孩子自己洗的袜子手绢不干净,就得全面返工,重洗一遍。

家长育儿心得(精品9篇)

家长育儿心得(精品9篇)

家长育儿心得(精品9篇)我是大班董欣萌的妈妈,现在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作为家长首先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因为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老师付出的最多,也最了解孩子,与老师经常沟通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更快的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孩子是最没有耐性的和坚持力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的督促。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时间时陪她玩她愿意玩的游戏。

玩的时候你可以问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可以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遇到事情时和她商量,与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交孩子有一颗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兴了,也不愿意说是什么原因,可以先放一下,把话题转移,过一会在问,她就会说,这时你要帮她分析让孩子变的大度些,在一起玩是件开心的事不要计较小小的过失,谁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错时要让她主动去道歉。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要说明原因,讲道理,分析这要求对她来说好的影响有多大,坏的影响有多大,让她自己比较一下。

虽说孩子的心里不高兴但基本上都会主动放弃。

如果孩子同样的错误出现了两次以上,就要提醒她这件事情不应该出错的。

妈妈以前与你说过,并告诉她这次可以原谅。

如果再出错就必须要严厉起来,不能心软。

事后要告诉她妈妈的本意也不愿意这样,是因为你把妈妈给气急了。

妈妈也是为了你好。

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么就要表扬她,宝宝今天真棒,真是个好宝宝。

并适当的给些奖励比如“三个吻”或是给点吃的或是玩的,她都很高兴。

大人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许诺,如果许诺了就一定要对限,当时不能及时对限诺言就必须解释清楚。

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

当大人出错时要与孩子说“对不起”。

她会记住的,她出错时同样会与你说“对不起”。

记得有一次是我把她的什么东西弄坏了,我不记得了,当时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对她说“对不起”,她就撵着我让我与她说“对不起”。

当时我就笑了,心想我怎么还不如孩子呢,然后我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了。

中国家长最应该读的100本育儿书

中国家长最应该读的100本育儿书

1.《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王干卿(译)2.《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3.《爱的艺术》【美】弗洛姆(著),李健鸣(译)4.《家庭教育》【中】陈鹤琴(著)5.《童年的秘密》【意】蒙台梭利(著),单中惠(译)6.《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7.《家庭和儿童教育》【前苏联】马卡连柯(著),丽娃(译)8.《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9.《名家治疗笔记:为家庭疗伤》(上、下)【中】李维榕(著)10.《爱的五种语言》【美】盖瑞·查普曼(著)11.《破解幸福密码》【中】毕淑敏(著)12.《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中】武志红(著)1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周国平(著)14.《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美】萨提亚(著),易春丽等(译)15.《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中】赵刚(主编)16.《赵忠心谈家庭教育》【中】赵忠心(著)17.《新父母学校》【中】刘良华(著)18.《发现母亲》【中】王东华(著)19.《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美】罗恩·克拉克(著),李文英等(译)20.《培养独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国》【美】黄全愈(微博)(著)21.《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朱衣(译)22.《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安武信吾、安武千惠、安武花(著),金晖(译)23.《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日】大江健三郎(著),陈保朱(译)24.《美德书》【美】威廉·贝内特(著),王睿(译)25.《陪孩子长大》【中】李子勋(著)26.《家庭教育基本功》【中】冉乃彦(著)27.《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李跃儿(著)28.《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中】关承华(著)29.《当孩子遇到钱:绕不开的财商》【中】徐国静(著)30.《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香港】李中莹(著)31.《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肖恩·柯维(著),陈允明(译)32.《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中】孙云晓(著)3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著)34.《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中】张文质(著)35.《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中】王修文(著)36.《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彭懿(著)37.《童书非童书》【台湾】黄乃毓等(著)38.《故事知道怎么办》【澳】苏珊•佩罗(著),童乐(译)39.《阅读儿童文学》【中】梅子涵(著)40.《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等(译)41.《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日】松居直(著),刘涤昭(译)42.《阅读的力量》【美】克拉生(著),李玉梅(译)43.《喜阅读出好孩子》【中】童喜喜(著)44.《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韩】张炳慧(著),李世鹏(译)45.《养育男孩》【澳】史蒂夫·比达尔夫(著),丰俊功、宋修华(译)46.《养育女孩》【澳】吉塞拉·普罗伊朔夫(著)47.《育儿百科》【日】松田道雄(著),王少丽(主编)48.《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美】威廉·西尔斯(著),邵艳美、唐婧(译)49.《勇于管教》【美】詹姆士·杜布森(著),裴彤、王跃进(译)50.《正面管教》【美】尼尔森(著),玉冰(译)51.《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美】托马斯·戈登(著),宋苗(译)52.《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美】乔治M.卡帕卡(著)5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吉诺特(著),张雪兰(译)5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安燕玲(译)55.《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美】惠芙乐(著),陈平俊等(译)56.《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美】法伯、玛兹丽施(著),霍雨佳(译)57.《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美】舒尔、迪吉若尼(著),张雪兰(译)58.《图解儿童逆反心理》(适合年龄段:3-9岁)【英】米里亚姆·恰恰姆(著),郑莹(译)59.《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中】小巫(著)60.《过犹不及》【美】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著),蔡岱安(译)61.《关注孩子的目光》【日】佐佐木正美(著),傅玉娟(译)62.《最好的教养在路上》【韩】朴善娥(著),邢心秀(译)63.《世上没有懒孩子》【美】梅尔·莱文(著),周烁方(译)64.《游戏力》【美】科恩(著),李岩(译)65.《好妈妈坏妈妈:一个母亲的教育手记》【中】王毅(著)66.《如何让女孩不被性伤害,如何让男孩不被性教坏》【美】莎伦·麦克维尔(著),幸敏(译)67.《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法】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著), 潘林、王川娅(译) 68.《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德】安妮特·卡斯特-察恩(著),陈素幸(译)69.《奖励出好孩子》【美】维吉尼亚·M.希勒、梅格·F·施耐德(著)70.《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美】阿莱西亚(著)71.《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王金战、隋永双(著)72.《让孩子的大脑自由》【美】梅迪纳(著),王佳艺(译)73.《与孩子共享自然》【美】约瑟夫·克奈尔(著),郝冰(译)74.《让孩子自立的55种方法》【日】中谷彰宏(著)75.《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以色列】沙拉·伊麦斯(著)76.《我教孩子学作文》【中】肖复兴(著)77.《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中】刘全礼(著)78.《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育女儿手记》【中】李镇西(著)79.《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台湾】黑幼龙(著)80.《刘墉家书:少爷小姐要争气》【美】刘墉(著)81.《斯波克育儿经》【美】本杰明·斯波克(著),哈澍、武晶平(译)82.《下一代的竞争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教子手记》【美】蒋佩蓉(著)83.《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美】陈志武(著)84.《他们这样养孩子》【中】杜康(主编)85.《大师教你做父母》【中】朱永新(微博)(著)86.《我是我的家》【中】童喜喜(著)87.《傅雷家书》【中】傅雷(著)88.《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美】谢弗等(著),邹泓等(译)89.《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中】赵忠心(著)90.《儿童精神哲学》【中】刘晓东(著)91.《德兰修女传》【中】华姿(著)92.《另一种童年的告别》【中】张倩仪(著)93.《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94.《佐贺的超级阿嬷》【日】岛田洋七(著),陈宝莲(译)95.《小王子》【法】圣埃克絮佩里(著)96.《草房子》【中】曹文轩(著)97.《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98.《论语》【春秋】孔丘(述)99.《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著)100.《曾国藩家书》【清朝】曾国藩(著)。

“懒妈妈”的育儿经

“懒妈妈”的育儿经

“懒妈妈”的育儿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许多家长都被生活的繁忙所困扰。

特别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育儿工作更是挑战重重。

在这个时候,“懒妈妈”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

她们并不是真正的懒惰,而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学会了更高效、更精简的育儿方法。

她们的育儿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重视规律懒妈妈知道,规律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她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固定的作息时间。

比如固定的睡觉时间、固定的饭点等。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生理机能的稳定,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息规律的建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一旦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孩子的睡眠和饮食等方面都会变得更加稳定,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简化护理懒妈妈知道,孩子的护理工作是重要的,但也不需要太过复杂。

她们会选择一些高效、便捷的护理用品,比如纸尿裤、一次性婴儿尿布、可调节大小的婴儿套装等。

这些产品能够减少父母的护理负担和时间成本,让生活更为便利。

她们也会尝试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换尿布时,先将所有用品摆好、做好准备,这样便可以更加迅速地完成换尿布的工作。

三、让孩子学会自理懒妈妈知道,孩子适当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

她们会在孩子适当的年龄段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玩具等。

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一旦孩子掌握了这些自理能力,他们会变得更加独立,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四、借助科技懒妈妈知道,科技是人类生活的助力。

她们会善于利用各种科技产品,比如婴儿监视器、家庭智能化产品等,来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通过婴儿监视器,可以在孩子睡觉时更加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通过智能家居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处理家务。

这些科技产品的使用可以让懒妈妈更加高效地完成育儿工作,更加放心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五、与孩子共同成长懒妈妈知道,陪伴是最重要的。

她们会在工作之余,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们也会不断学习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懒妈妈”的育儿经
作者:王雨
来源:《家长》2019年第12期
很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成功到达终点。

今年中考,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有些朋友艳羡地向我取经,其实,与很多妈妈们相比,我只是懒了一些,“佛系”一些。

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幼儿园会教孩子写字或计算。

一次,从幼儿园回来的女儿拿着笔趴在桌前描红,她用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吃力地写字,字写得七扭八歪,她也急得哇哇大哭。

我一看,着急地说:“咱不写了,带你出去做游戏。

”女儿哭得像个小泪人:“明天老师收作业怎么办?”说完又哇哇大哭,我笑着说:“明天我和老师去讲。

”女儿这才破涕为笑,于是我牵着她的手跑到楼下玩起了跳绳。

转天带孩子去幼儿园,我对老师说:“以后不用教我家孩子写字和计算,她在幼儿园只要玩得开心就行。

”老师听得目瞪口呆。

女儿也愉快地度过了幼儿园时光。

转眼女儿上了小学,这回学习上的“欠账”就不能不还了。

刚上一年级的她明显比在幼儿园学过写字和计算的孩子落下一截,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为此,我还被老师请去“喝茶”。

即便如此,我依然不着急,心想,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有耐心。

女儿上学后,为了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说:“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不然周六周日我也会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一样把你送到輔导班去补课,让你一点儿玩的时间也没有。

”在我的“威逼吓唬”下,虽然成绩不显山不露水,但女儿自小养成了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我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送她上辅导班。

虽然在女儿的成绩上我没有死盯,但在其他方面我却没有丝毫放松。

我对女儿的培养理念是让她从小爱上阅读。

为了让女儿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从她两岁时起,我就每晚给她读故事,从简单的绘本到大部头的文学名著。

同时,我喜欢带着女儿疯玩,当别的孩子在各种培训机构培优的时候,我带她去公园、去书店,假期带她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因此,女儿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就是自小博览群书,遍览名山大川,成为一个性格开朗、阅历丰富的小大人。

女儿晃晃悠悠到了四年级,这一年也是她成绩的转折期,那些一二年级成绩突出的孩子渐渐被女儿超越,她厚积薄发,让各科老师刮目相看。

见此情景我由衷地笑了,我的以退为进以及“佛系”教女理念初见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