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初中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中考专题复习讲解系列:第一讲 散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含答案)

第一讲散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一、主要知识点回顾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或情节)一.答题指导:概括内容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要素串联法:(用于写人记事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时间地点不重要可简缩成:人+起因+经过+结果如果人物事件特别繁杂,比如小说戏剧一类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只注重分析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段意串联法:(用于写景状物类)段意串联→适当增减(三)摘句法:抓标题、重点词、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结构上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二、典例精析一只羊其实怎样杨瑞霞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
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
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
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阅读概括内容》课件

解决方法
多阅读各类文体,了解不 同文体的特点,掌握相应
的概括技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精读法
总结词
仔细阅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细节和内涵
详细描述
精读法是一种细致的阅读方式,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内涵 。通过精读法,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发现隐藏在文字中的深层含义和 作者的意图。精读法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场合。
笔记法
总结词
边阅读边做笔记,记录文章要点和自己的感想
阅读概括需要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中心思想,并筛选出关键信 息。
阅读概括不仅要求对原文的理解,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
阅读概括的重要性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概括,能够更好地理解 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把握作者的
意图和观点。
增强信息筛选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筛选 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有助于提 高信息处理效率。
详细描述
笔记法是一种通过做笔记来记录文章要点和自己的感想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将重要的内容记录 下来,同时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笔记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整理和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和记忆。
总结法
总结词
读完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要点
详细描述
总结法是一种在读完文章后对文章进行总结的方法。通过总结法,可以将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要点提炼 出来,形成对文章的整体印象。总结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提高阅读效果和 理解能力。
小说阅读概括
总结词
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详细描述
在阅读小说时,通过阅读概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 我们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同时,概括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
阅读初中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掌握概括事件的方法 提高概括的完整性
2020年6月8日
示例:母亲在风雪中塞给“我”一只热水袋,
“我”被细致入微的母爱所感动
事件二:好友在我待业时微笑着送钱给“我” 交学费,“我”被真挚的友情所感动
事件三:校优秀教师在我第一次上课时微笑 着给“我”鼓励,“我”被真诚宽容所感动
事件四:徐本禹在“感动中国”晚会上动情 地发言,“我”被这人间大爱所感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 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到北京养老。
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它们分别表达 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意。 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地自责、懊悔之 情。
• 如《落花生》一文,重点部分是第二大段: 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以花 生喻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以此为核心, 联系文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 主要内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园过花生节, 他们边品尝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父 亲以花生来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 “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可不可以这样写? 请说明理由。
不可以。1.因为原文使用插叙,“父亲送我上幼儿 园”和“我送父亲到养老院的路途”中,两者恰好形 成对比。2.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使“我”更 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
4.选文在第17段,改变称谓,称父亲为 “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理由。
三、句子摘录法
•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 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 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 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 “抄”。如《伟大的友谊》,直接摘抄过 渡段作为全文大意: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 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 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亲密合作。
第一课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日积月累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乐不可支眉开眼笑衣衫不整慈眉善目贼眉鼠眼其貌不扬乘兴而来大快人心大喜过望惊喜若狂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称心如意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得意洋洋得意忘形满面春风如释重负如愿以偿喜出望外无忧无虑眉飞色舞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教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教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经验。
5. 练习:学生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更多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七、教学资源1. 文章样本:提供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 教学指导手册: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在2课时内完成。
2. 教学顺序:在学生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本章节的教学。
九、教学评价1. 学生练习: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评价其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记叙文阅读讲义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答案)

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学阅读常见问题一: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不够精炼,准确1.文章缩不短,怎么写都很长2.分不清哪些该删,哪些该留。
3.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概括内容八字原则:明确、完整、简要、通顺“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概括内容的方法: 1.题目扩展法2.段意归并法3.要素串联法(重点)4.借助关键句法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有“六要素”,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把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典型例题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②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搁了电话。
③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④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⑤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⑥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源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要点PPT教学课件

1
考点2 考点5
考点1 考点3 考点6
考点4 考点7
2020/12/12
2
2020/12/12
3
辨识性考点是中考阅读题中最为基础的考
点。它着眼于考生能否运用有关的文体知识与 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辨识,在 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常常出现。其常用 的设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要求对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进行辨识,常见的考 题有“指出画线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文章第 X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说明这段文 字中的表达方式”“这篇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最主要的是哪两种”等。
20际20/12上/12 考对表达方式的辨识。
5
辨识性考题是阅读考查中
比较容易得分的题,所以应该
确保不失分。在答题时应注意:
依靠自己最基础的语感,对表
达方式进行正确的判断。
2020/12/12
6
1.在说明是哪种表达方式时,应该 运用语文教材上的说法而避免运用其 他的说法,特别是在辨识说明方法和 论证方法时更要做到这一点。
12
一般来说,回答提取型的题 一定要用文中原有的语句答题, 特别是在题目中有规定的情况下。 但有的时候,也可从原文出发但 不一定完全用原文答题,在原文 很长的情况下,可对原文的语言 材料进行浓缩。
2020/12/12
13
提取型考题基本上也是凭借语感答
题。应对这种考题的方法就是一个字
“找”,换一个说法就是“导读”。其
2020/12/12
4
一种是要求对文或段的结构进行辨
析与划分,对文中的观点与材料进行区
分。如“这段文字中可分为三个层次,
请用竖线在下面标出”“指出这篇文章
八上语文名著阅读每章概括

八上语文名著阅读每章概括第一章保尔十二岁时因成绩不好,又把烟灰放在了瓦西里教父的复活节面包里,不得已退学。
来到了一家旅店打杂。
后来因为强迫加班导致误工而被赶出了旅店。
去了一家发电厂工作。
在旅店的日子,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和管堂们的欺辱,看到了生活在底层阶级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无奈,并且憎恨那些仗势凌人的有钱人,官僚与无所事事的流氓人渣。
第二章沙皇被推翻的消息轰动了俄罗斯。
保尔所在的小镇上,出现了一些“布尔什维克”。
富人都逃跑了,红军来了,市民得到了红军发配的枪支。
但不久,红军一撤退,德国人就来了,他们要求所有市民缴纳枪支。
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
保尔经哥哥认识了装配工朱赫来,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一套英式拳击,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告诉保尔有的人确实该打。
保尔从邻居家偷了中尉的手枪,把枪藏在房梁上,德军搜查时没有发现。
第三章保尔在河畔钓鱼,巧遇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打了她的两个跟班。
火车站的工人们罢工遭恐吓。
阿尔焦姆等三位工人被迫帮德国人开车时,为了革命杀了一个德国人,之后逃到乡下去了。
但他们的家人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冬妮娅在湖边读书,看见了保尔在游泳。
他们在一起聊天,成了朋友。
保尔给冬妮娅买一套新衣服,令冬妮娅很惊喜。
但保尔因为要养活自己和妈妈,又找了一份锯木的工作。
第四章“烧杀掳掠犹太人”的消息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引起很多人的恐慌,保尔的好友谢廖沙等人商量着如何藏身。
戈卢勃和帕夫柳克发生冲突后的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消息兑现了。
屠杀进行了三天两夜,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
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第五章一晚,朱赫来为了躲避彼得留拉匪帮的搜捕,在保尔家藏了八天。
给保尔说了许多关于革命的事。
令保尔明白了革命的意义,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
第八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
一次,保尔回家时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着,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
当天,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抓到城防司令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时候我们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 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 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
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 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 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 “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 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四、要素串联法
B处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小女孩坚持的状态,表现了小女孩的固执、任性。
4.读了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你从孩子或 家长的角度谈谈。
做孩子的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懂得为人处世的 道理,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1.男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 改换称谓后,更能表现“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 情。2.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 地感恩他,赡养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5.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1.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 2.“友情”的感恩可能有始无终,但“亲情”的感恩是 有始无终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缠着妈妈要独自一人坐“我”的 座位,“我”因其任性没有满足她的愿望。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 于你”表达妙处。
1.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突出了文章的标题 2.创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品读A、B两处画线句子,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 把六要素内容连接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 章的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 化的战斗中,敌人暗堡的火力封锁了部队 的前进。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炮 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 舍身炸毁了暗堡。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重点罗列法”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思路, 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五、段意合并法
•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 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 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 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 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 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2020年6月8日
1、概括的方法:
通过把握事件的关键语句,并联系文章 的标题主题来概括
2、概括的表述: 形式: “谁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某事,结
果怎样”
要求: 简洁、到位、完整
2020年6月8日
二、重点突出法
•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 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 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 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 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 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 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 自然概括出来了。
• 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以叙事为主的 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 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 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 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格式可以设置 为:
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事情发生的 时间:1948年5月25日;地点:隆化中学; 主人公:董存瑞;起因:敌人的火力封锁 了部队的前进;经过:董存瑞在战友的掩 护下,冒着炮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 体顶住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暗堡。结果:消 灭了敌人,战斗取得了胜利。
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 “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 请说明理由。
不可以。1.因为原文使用插叙,“父亲送我上幼儿形 成对比。2.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使“我”更 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
4.选文在第17段,改变称谓,称父亲为 “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理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 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到北京养老。
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它们分别表达 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意。 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地自责、懊悔之 情。
三、句子摘录法
•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 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 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 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 “抄”。如《伟大的友谊》,直接摘抄过 渡段作为全文大意: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 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 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亲密合作。
掌握概括事件的方法 提高概括的完整性
2020年6月8日
示例:母亲在风雪中塞给“我”一只热水袋,
“我”被细致入微的母爱所感动
事件二:好友在我待业时微笑着送钱给“我” 交学费,“我”被真挚的友情所感动
事件三:校优秀教师在我第一次上课时微笑 着给“我”鼓励,“我”被真诚宽容所感动
事件四:徐本禹在“感动中国”晚会上动情 地发言,“我”被这人间大爱所感动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标题扩展法 二、重点突出法 三、句子摘录法 四、要素串联法 五、段意合并法
知识归纳
• 叙事为主的文章:叙述事情的经过 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做了什么 写景状物的文章: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
一、标题扩展法
•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 很多文章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 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 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 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 面。如《草船借箭》,读后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 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 支箭。在此基础上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 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 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 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 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 “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 如《落花生》一文,重点部分是第二大段: 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以花 生喻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以此为核心, 联系文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 主要内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园过花生节, 他们边品尝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父 亲以花生来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