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合集下载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有个性:父亲要他学习法律,
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当他23岁 就已掌握了自己风格
崇拜者: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
画面中有46个人,一条狗,最近处是一口大坑,周围有好几群伤心的人围着, 参加葬礼的有不同身份的女人、男人、教会人士。后面是悬崖和天空,耶稣十字架 矗立在高处。整个氛围显得哀伤、肃穆、庄严。 你看到了什么 ?以及给你怎样的感觉?真实的感受!
中文名: 库尔贝 外文名: Gustave Courbet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奥尔南 出生日期: 1819年6月11日 逝世日期: 1877年12月3日 职业: 画家 毕业院校: 皇家美术学院、贝桑松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抽烟斗的人》 代表作品:《抽烟斗的人》、《打石工》、 《奥尔兰的葬礼》等
长度是宽度的两倍,全局构图是由悬崖的两端凸现出来,人群仿佛平行的延伸到画面的边缘 为了打破人群密集造成的拥挤感和僵硬感,赋予人物身高、表情、眼光等不同的一面。 画家表现一个特定的时刻,人群分为三组,左边是教士和抬棺工人,男人们站在右边 女人们绕过男人继续由左向右前方行进。墓穴处于画面二分之一处,十字架标志着1/4的位置,墓穴十字架树 干似乎成了墓穴两边的视觉交集点,墓穴才用了斜视角度。人物显得平板没有层次 这正是最令人震撼之处,这些人物好像是一座座分离的雕像,画面首先服从一种几何构图。 墓穴位于画面中心。地平线与画布两端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决定了墓穴的倾斜线。 悬崖上的十字架与人物身上的倾斜十字架是两个对称的十字架 狗,这个角色很重要!在所有的宗教题材中都是这样认为的 在冥间陪伴亡灵的总是动物。东方也是这样:牛头马面。 这样的作品是在怎样诞生的,为什么要画这些?
• 1850年在奥尔兰举办了画展成名。而后登记参加全国的画展。 1855年世界博览会上,库尔贝有好几作品参展,于是在官方 学院派的门口举办了个人展。在他去世四年后,后被卢浮宫 收藏了近一个世纪,最终被奥尔赛博物馆收藏。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

什么是现实主义? 或者说它们又有哪些特点?
导火索
库尔贝在送交世界美术展览的11件作品中,
有最重要的两件落选,于是他撤回全部作品 并声称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自己 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和思想风貌,自租场地举 行《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展》。 我们通过作品欣赏来具体分析感受现实主义
打石工 画室 库贝尔 奥南的葬礼
的什么特点?(联系巴洛克、浪漫主义等流 派)
欣赏现实主义美术感受其特点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按照实际生活所固有 的样式来再现生活;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揭示 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现实主义作品偏重于 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描写那些生活 中已经存在或按照生活的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 而不是以作家的好恶和愿望来取代客观事物。
拾穗 收割的报酬 伏尔加河的纤夫 画室 思想者
库尔贝 罗丹 米勒 莱尔米特 列宾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拾穗 收割的报酬 伏尔加河的纤夫 画室 思想者
库尔贝 罗丹 米勒 莱尔米特 列宾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拾穗 收割的报酬 伏尔加河的纤夫 画室 思想者
库尔贝 罗丹 米勒 莱尔米特 列宾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一、真实性 二、形象的典型性
三、描写的客观性
欣赏现实主义雕刻
罗丹 杜米埃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拾穗 收割的报酬 伏尔加河的纤夫 画室 思想者
库尔贝 罗丹 米勒 莱尔米特 列宾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拾穗 收割的报酬 伏尔加河的纤夫 画宾
课堂练习
给这些作品连线
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
勒帕热
莱尔米特 米勒
康斯太布尔 莱尔米特 勒帕热 米勒

第六课_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_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了17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 件真事。1698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俄国发生 了近卫军兵变。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 地镇压了这次兵变。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的墙外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的天球顶。身穿海蓝 色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监督处决 “谋反”的近卫军。他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 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群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 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群,一些农民装束 的近卫军家属围绕在六个即将临刑的近卫军身旁,他 们悲痛地哭泣着。表现了宁死不屈的俄罗斯民族的坚 强性格。

《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 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 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 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 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 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 现一个法国社会的缩影。

选择两幅你最喜欢的作品,写下你对作 品的感受与看法,假如你是画家你会怎么去 画?

《奥南的葬礼》画的是库尔贝家乡一个普通农民真 实的葬礼。但他采用了过去只给统治阶级者和上层 人物或神话、宗教题材才能使用的巨大画幅。从而 遭到当时贵族们和官方艺术家的攻击和谩骂。

1849年完成的《石工》,是库尔贝的重要代 表作,也是现实主义代表作著名之一。在这一幅 160×259厘米的大画面上,画家突出了两个和 真人一般大小的石工。一老一少,穿着粗布衣, 脚蹬简陋的木底鞋,正在路边凿打和搬运石块。 这场景是库尔贝在途中亲见的一幕,石工艰苦的 劳活使他震惊了。1849年11月20日,库尔贝写 信给他的朋友说:"我乘了我们的四轮马车到梅 齐埃尔附近的圣〃但尼宫去。在路上我停下来看 了一下两个在路旁打石头的工人。这更充分地表 现出贫困的场面,是不大容易碰见的。" 他决心 去描绘他们。他把两个石工请到自己的画室,请 他们做模特儿。自己又到现场画了一些写生稿。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2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19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 ‎ 主‎‎和作。

‎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 的 ‎。

2.内容结构本课按照1‎9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 ‎ 分 现实主义的‎ ── 、 现 和‎ 生活的‎ 、 ‎的现实主‎义 分 时 ‎的‎的现实主义‎美术 ‎和 作‎。

3. 和 ‎本课的 ‎‎19‎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 和主‎ 一‎作 ‎ 的‎分析研究。

本课的 ‎主 在于1‎9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生的 ‎ 现实主‎义美术‎主义美术‎的主 ‎。

二、教学资料1.‎释现实主义‎的 本 作‎ 一。

课 ‎19‎ 欧洲‎的 学‎术 。

美术 的现‎实主义 实主义 ‎‎欧洲。

1850‎‎‎先 现实主义 实主义 一 ‎ 时的‎新型 于185‎6‎一 现实主义 的 。

‎ 的 ‎ 主 术 ‎ 研究现实 实 ‎ 的 ‎生活 美 现实‎。

实‎ 现实生‎活 和 ‎ 的‎作 现实主‎义 术 ‎的‎。

一 术 ‎的 生 的‎‎。

‎ 、 欧 ‎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的 ‎和 ‎‎‎和 资 ‎时 ‎ 的 、 、 实‎现。

‎‎ 的‎‎ 的现实‎。

此 时 19‎ 学的 ‎和 主‎义‎ 主‎义学 的‎‎ 的‎ 和 ‎‎ 的 ‎ 研究 现‎实 。

在 的 ‎ 的‎术 ‎主义一 ‎ 主 ‎和主 ‎ 的 ‎ 现实‎的 作 ‎‎现实主义‎。

一‎ 在 ‎‎‎的 先 ‎‎、‎ 的 ‎。

‎派 派 。

的 生 ‎追溯 18‎6311‎月9‎美术‎学 生的‎14‎事件 即14‎ 的‎学生 ‎ 目‎作 求 ‎ 材 ‎美术学 ‎美术 ‎。

按照 ‎‎的 的‎ 的 生活‎作。

的 ‎‎‎‎1837‎—1887‎。

1870‎11月2‎‎‎的 的‎ 美术 ‎ 的‎ 美术 ‎1833‎—1882‎‎‎术‎的 。

‎‎ 的 ‎‎‎的 术 ‎ 教 。

‎ 、 ‎‎主主义 ‎的 主义‎美学 作 ‎美术 作‎的‎ 结 ‎‎ 的 ‎美术 ‎术活 ‎主的 ‎一。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2、初步掌握欣赏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3、理解产生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原因。

感受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代表作和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方法,理解产生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原因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背投)二、授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追求生活的真实,欣赏欧洲现实主义美术,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板书)法国葬礼片段《奥南的葬礼》结合片子,画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真实、依据现实生活创作的、画面大。

肯定学生:这张画的作者库尔贝主张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绘画的题材。

欣赏作品《打石工》从两位人物衣着打扮和他们打石、搬运石块的动态来看,你能看出些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刻画仔细真实、贫困、劳动的沉重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从作者经历分析作品成因转承语(略)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们《干草车》(背投)(局部放大)突出真实的表现大自然的美——尤其注重对于自然界光、色的描绘。

巴比松画派(背投相关风景画)学生感受体会。

转承语(略)类比欣赏《拾穗》《晚钟》(背投)具体分析画面中主要的色彩体现了画面怎样的氛围?画面的构图(PPT演示)能体现画面怎样的意境?一动一静的人物姿态又向我们表达了农民生活的什么?(繁重、劳累、淳朴、善良)学生参与分析《费加罗报》的评价是:在这三个突出于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与1793年的断头台。

为什么当时的资产阶级会对这样的画面有如此的恐惧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现实的生活并不是由资产阶级所鼓吹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通过刻画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而贫困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虚伪。

再次揭示现实主义美术的成因。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鉴赏与情景再现:
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油画,215×272厘米,1882年作,法国蒂埃里堡市政大厅藏)
卢梭《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 (油画,142×197.5厘米,1849年—1850年作, 巴黎卢浮宫藏)
卢梭 《橡树》油画 64×100厘米,1850年—1852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柯罗《茂特芳丹的回忆》(油画,65×89厘米,1864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堂堂正正地坐在画面正中间的 库尔贝,以此突出艺术家具有 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库尔贝绘画主要 表现的对象,农民 工人、猎人牧师等
裸体女子代表库尔贝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赤裸裸的真实
代表无邪的眼睛
库尔贝在巴黎生活经常 来往的人物,在思想上 支持库尔贝的人
库尔贝《画室》 (油画,361×598厘米,1855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五、课后拓展
发现和收集 身边劳动者的美 用你能利用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课后预习
预习本课第二部分: 以罗丹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雕塑
本节课结束!
授课教师:李轶勐
原题目:《现实的寓意,在某个方面决定了我七年艺术生涯的画室的内部》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油画,315×668厘米,1850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库尔贝《打石工》 (油画,约213×312厘米,1849年作,原藏于德累 斯顿绘画陈列馆,现已被火烧毁,今只留复制品)
二、农村风景和农民生活
让-弗朗索瓦-米勒
• 构图分析——微课视频《拾穗者构图的秘密》
米勒《拾穗者》 (油画,83.5×111厘米,1857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晚钟》 (油画,55.6×66厘米,1859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拾穗者》 (油画,83.5×111厘米,1857年作, 巴黎卢浮宫藏)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一、说教材教学改革应该是依据教材,而不能依赖教材;不能没有欣赏,而又不能只靠欣赏。

应当补充教材内容,完善鉴赏方式。

为此,我增加了对《孟特芳丹的回忆》的鉴赏,因为作者柯罗是巴比松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搭建了从欧洲现实主义风景画到印象主义风景画之间的桥梁。

而这张画又是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中最经典的作品,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风景画近中远景的处理方法和柯罗的作品鉴赏。

难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因为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学习过透视规律,但是,对如何表现近中远景,怎样处理画面内容,还是一知半解,而风景画的精髓就在于此。

要想得到美的享受,一是鉴赏作品,二是感受大自然,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所以,只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去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发展其个性,提升其学识,才能终身受益。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三维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打破了以往的一节课当中鉴赏多件作品的教学方式,变为一节课只鉴赏一件作品。

因为,一件作品中的美术信息,足够学生学习的了,这些足以代表艺术家的一切,同时,也映象了一个时代、一种潮流。

为此,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近中远景的表现方法。

2、通过鉴赏柯罗的作品,让学生走近大师,提高审美能力,完善艺术情感。

3、比较学生的作业与柯罗的作品,巩固表现技能,拓宽学科知识。

四、说教法:由于柯罗是风景画家,其作品是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如果用单调的室内鉴赏方式,会导致学生认知浮浅,记忆不牢。

所以我安排了学生室外写生练习,但是,如果用传统的先鉴赏后练习的方法,别说是学生,就是老师也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在加上先受到大师作品的影响,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设计了先练习后鉴赏的方法。

学生室外写生,能展现自我,表现自我,从大自然中主动地去发现美,去表现美。

学生室内鉴赏,能相互协作,达到互补,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牧羊女》
②《三等车厢》
⑤《自由引导人民》
④《梅杜萨之筏》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
1.注重艺术家的创 造; 2.注重情感的抒发; 3.注重色彩和构图 的情感表达; 4.主张不受题材限 制。
现实主义:
1. 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并表达自己对现实的 思考; 2. 强调客观的表现对 象; 3.关心和同情下层劳 动人民,通过刻画他 们艰辛而贫困的生活, 揭示社会的不公和虚 伪。
二、此时,欧洲流行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逐渐 走向衰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这种忽视以致脱离社会 现实的创作思想表示不满,从而逐渐转向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旗手——库尔贝(法国) 代表作品:《画家》、《奥南的葬礼》、《打石工》等 农民的歌者——米勒(法国) 代表作品:《播种者》、《拾穗》、《晚钟》等 承前启后的雕塑大师 —— 罗丹(法国) 代表作品: 《思想者》、《地狱之门》、《青铜时代》等
《思想者》 ——罗丹
《地狱之门》 ——罗丹 《青铜时代》 ——罗丹
拓展延深: 选一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写下你对作品的感受。
本课小结:
一、 本节课我们了解并感受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 术的主要特点:
(1)细节的真实性 (2)形象的典型性 (3)具体描写形式的客观性 二、了解了现实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区别。
《画室》 ——库尔贝
《拾穗》 ——米勒
我们生活中的劳动场景
《奥南的葬礼》
——库尔贝
《打石工》 ——库尔贝
《筛麦的妇女》——库尔贝
《牧羊女》 ——米勒
《 晚 祷 》 米 勒
——
——
《 喂 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绘画与雕塑
高中美术欣赏
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在西欧,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 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 一般说来,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 的,都可叫做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在细节上要求真实外, 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洲,现实 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的批判现 实主义是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创新,成为现实主义成熟的 标志。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 普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中,最早 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 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
委拉斯凯兹(1599-1660)
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
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塞维拉。
代表作品 《煎鸡蛋的老妇》(1618) 《塞维尔的卖水者》(1619)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1650) 《宫女》(1656) 《纺织女》等
花 边 女 工


画面色彩和谐而端庄,
《晚钟》1857—1859,油画,55.5×66厘米。
《晚钟》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艺术作品。在苍茫暮色中,随着 远方教堂的钟声垂首祈祷的农民夫妇引起过人们多少感触和联想! 他们是在庆贺婴儿的诞生?祝愿婚姻的幸福?还是为死去的亲人默 哀?或者是否可以说,那不绝的余音包含了整个社会和人生?
列宾(18441930),是俄国 19世纪后期的 俄国批判现实 主义绘画主要 的代表之一
·
弗 兰 斯
哈 尔 斯
哈《
巴 尔吉
黎 斯卜
卢 浮 宫
荷 兰
赛 女 郎


. 1628— 58cm×52cm
弗兰斯·哈尔斯《快乐的 饮酒人》.
伦勃朗
伦勃朗(1606—1669)是 荷兰著名画家。他的作品 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 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 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他 善于捕捉人物面部表情, 揭示其内心活动。他的大 量宗教画,均表现世俗内 容,具有巴罗克画风。名 画《夜巡》(藏阿姆斯特 丹国立博物馆)可以使人 回忆起往昔荷兰人民反抗 异族统治斗争的历史,是 一部带有风俗画和历史画 性质的艺术杰作
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 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 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 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现实主义画家与作品
库尔贝 哈尔斯 伦勃朗 委拉斯凯兹 维米尔 米勒
罗丹 列宾 门采尔 怀斯 珂勒惠支 汉森
《绘画的艺术》
农民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 时代种过田。虽然在巴黎已经以画裸女闻名,但巴比松的田间劳动者 使他看到自己多年梦想的升华。于是,他携全家来到这里定居,使一 幅幅平凡的农村生活场面放出奇光异彩。 《拾穗者》三位穿着粗布衫裙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费力地弯着腰,在 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一点点麦穗。画家没有作任何美化,我们甚 至看不清她们垂向地面的脸,但是,劳动的神圣,要土地献出粮食的 精神,已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颂歌。正是由于它使公众首次惊奇地发现 平凡劳动的伟大,所以才“在拾穗者背后的地平线上,似乎有造反的 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 米勒晚年得到官方违心的承认,境况的改善使他有可能运用各种技 法和材料,并创作杰出的风景画:云涛汹涌的《起风》,隐秘寂静的 《月下羊圈》,气象万千的《四季》,暮色苍茫的《晚钟》。现存卢 浮宫的《春》描绘雨后的彩虹与怒放的野花,尤其清音退发,不同凡 响。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 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构图也简单朴实。一

切都是那么的朴素安
倒 牛
静,但是从那安静的 画面里我看到了一种 动的旋律。那慢慢倾

倒出来的牛奶,那女

仆朴素的着装,安静

的神态,还有画里的

光线变化都有着音乐 的旋律。而且,整个
画面充满着诗意,在
》.
这缓缓流动的诗意里
是平凡的生活。我能
够感觉到那女仆的勤
劳和质朴,还有她对
生活的安稳期望。
列宾
列宾(1844-1930),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 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还在 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引起了列宾的同情,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层劳 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 学华西里耶夫(他后来也画过有关纤夫的画)去伏尔加河旅行写 生,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 象,1970年列宾在完成毕业创作《伊阿亦女儿的复活》的同时, 着手绘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此,他推迟去法国公费进 修的机会。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 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 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 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景色的描写对画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 用。
《碎石工》 1849年
哈尔斯(约1581—1666)是荷兰画家。作 品多为人物肖像,其总数约二百五十幅。 最杰出的有《微笑的军官》、《吉卜赛女 郎》(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这些肖 像画带有风俗画性质,人物形象鲜明,个 性突出,画面气氛热烈,洋溢着乐观主义 精神。
163O


兰 斯
·

油 彩Leabharlann 中国现实主义画家及作品现实主义者——库尔贝
库尔贝是19世纪40年代离经叛道的现实主义画家, 库尔贝·居斯塔夫(1819-1877年) 库尔贝出生于 法国东部小镇奥南,祖父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 雅各宾党人,父亲是葡萄园主,后来做过地方行 政长官,库尔贝幼年就接受过革命思想影响。库 尔贝是位画路极其宽广、手法极为多样的大师, 不管对象是风景、静物,还是肖像、动物,也不 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尽微致广,达到画品 渊懿、精卓宏丽的祟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