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 (共64张PPT)

原因分析: N2+3H2
2NH3
实验证明:T一定时,压强改变对气体体积大 (即气体化学计量数大)的一方反应速率影响尤为显著。
v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2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1
t1
t2
t3
t4
t2:增大压强 t4:减小压强
t
mA(g) + nB(g) pC(g) + qD(g)
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四、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基本思路: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再根据题意求解。
讨论:将1体积N2和4体积H2放入密闭体积不变的容器中,测得 压强为3.03×105Pa,达到平衡后测得含NH3为25%,试求:
(1)平衡时N2和H2占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比 (2)达到平衡时的压强
讨论3:试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解释“用排饱和食盐
水法 收集Cl2可以抑制Cl2的溶解”。
分析: Cl2溶解于水,存在溶解平衡。
溶解的部分Cl2能与水反应: Cl2 + H2O
H+ + Cl- + HClO
讨论4:已知Ca5(PO4)3F的溶解度比Ca5(PO4)3OH更小,质地更 坚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常用含NaF的牙膏刷牙,能预防龋 齿的原因 :
v正’= v 逆’ > v正= v 逆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新旧平衡比较:
v正’= v 逆’ < v正= v 逆
思考: C(s)+H2O(g)
CO(g)+H2(g) (恒T、V)
增大C的用量,平衡会移动吗? (不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化学平衡》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4课时)

一、化学平衡常数
(3)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 常数之乘积(商)
例 2NO (g) + O2 (g)
2NO2 (g)
K1
2NO2 (g)
N2O4 (g)
K2
2NO (g) +O2(g)
N2O4 (g)
K = K1 K2
一、化学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K的意义
0
平衡时浓度mol/L 698.6K
c(H2)
c(I2)
c(HI)
0.00183 0.003129 0.01767
2 0.01135 0.0090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3 0.01134
4
0
0.00751 0
0 0.01069
0.00456 0.00114
0.000737 0.001141
2SO2(g)+O2
2SO3(g)
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②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
N2+O2
2NO
K=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
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逆向进行。
QC = kc, 正 逆 达平衡,平衡不移动。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正向进行。
一、化学平衡常数
(5)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①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实验 2−6】:
向盛有 5 mL 、0.005 mol/L 的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 5 mL 、0.01 mol/L 的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 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Fe3+ + 3 SCN-
Fe(SCN)3(血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 试管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 4 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4 滴 1 mol/L 的 KSCN 溶液,观 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3 ~ 5 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 2−5编号1 Nhomakorabea2
步 骤(1)
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
滴加 1 mol/L KSCN 溶液
现象
步 骤(2) 现象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 NaOH 溶液
结论
实验 2−5
编号
1
2
步 骤(1)
【实验 2−5】:
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Cr2O
2 4
+
2 H+
答: 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为 83.
K Cr O 为橙色, K CrO 为黄色。 0 mol CO 与 10 mol
(2)、设 H2 的消耗浓度2为 x ,2根据7题意有:
2
CO (g) + H2O (g)
CO2 (g) + H2 (g)
K = 1.0 求: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
解:设容器体积为 V ;
反应过程中消耗 CO 的物质的量为 x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课件优秀课件PPT

止。 (4)定: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
为一 定值 。 (5)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 改变 ,并在
新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16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将一定量的 N2、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 试画出该过程的 v-t 图象。
提示:此过程的 v-t 图象为:
和固体溶质的 质量 都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固体物质的溶
解过程是
可逆
过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
溶质。
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 相同条件 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物 生成物
正反应 逆反应
4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1.H2 和 O2 反应生成 H2O 与 H2O 分解生成 H2 和 O2 互为可逆反应吗?
9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 . 在 一 定 量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N2(g) + 3H2(g) 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N2、H2、NH3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平 衡 体 系 中 各 物 质 的 浓 度 范 围 为 N2∈(0,0.2) ,
H2∈(0,0.6),NH3∈(0,0.4)。
1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知识点 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预习区]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开始,v 正最 大 ,v 逆为 零 ,进行中反应物 浓度 减小 ,→v 正逐渐 减小 ,生成物浓度 增大 →v 逆逐 渐 增大 ,最大限度时,v 正 = v 逆,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 不变 。
为一 定值 。 (5)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 改变 ,并在
新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16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将一定量的 N2、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 试画出该过程的 v-t 图象。
提示:此过程的 v-t 图象为:
和固体溶质的 质量 都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固体物质的溶
解过程是
可逆
过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
溶质。
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 相同条件 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物 生成物
正反应 逆反应
4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1.H2 和 O2 反应生成 H2O 与 H2O 分解生成 H2 和 O2 互为可逆反应吗?
9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 . 在 一 定 量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N2(g) + 3H2(g) 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N2、H2、NH3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平 衡 体 系 中 各 物 质 的 浓 度 范 围 为 N2∈(0,0.2) ,
H2∈(0,0.6),NH3∈(0,0.4)。
1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知识点 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预习区]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开始,v 正最 大 ,v 逆为 零 ,进行中反应物 浓度 减小 ,→v 正逐渐 减小 ,生成物浓度 增大 →v 逆逐 渐 增大 ,最大限度时,v 正 = v 逆,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 不变 。
《化学平衡》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1课时)

CrO42-(黄色)+2H+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 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加5~15滴浓硫酸
滴加5~15滴6 mol/LNaOH溶液
K2Cr2O7溶液
溶液橙色加深
溶液黄色加深
回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哪些?
滴加浓硫酸
如果a + b = c + d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压强,v正和v逆等倍增加,
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提醒:若没有特殊说明,压强的改变就默认为改变容器容积的方法来实现,如增大压强,就默认 为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
实践验证:
450℃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N2 (g) + 3H2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 )
2C(g)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 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高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3节 化学平衡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够画出简单的化学平衡移动的图形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c p (C) • cq (D)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人教版化学《化学平衡》优质课件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 》经典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 》经典 课件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一、化学平衡状态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前提条件:可逆反应
强 调 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三 点
一、化学平衡状态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和0.01mol H2O(g),CO+H2O
CO2+H2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正反应
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 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 》经典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 》经典 课件
速 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 》经典 课件
前提条件:可逆反应
强 调 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三 点 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经典课件
(1)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3)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v正’ v正’= v逆’ v 平衡状态2
逆’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1
t1
t2
t3
t4
t2:增大压强 t4:减小压强
t
mA(g) + nB(g) pC(g) + qD(g)
(1)m+n > p+q时 (2)m+n < p+q时 (3)m+n = p+q时
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时 平衡如何移动?新旧平 衡的速率大小比较。
下表中压强变化和NH3含量的关系,分析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 10 30
60
100
9.2 16.4 35.5 53.6 69.4
总结: mA(g) + nB(g)
pC(g) + qD(g)
若 m+n > p+q P↑ 平衡正向移动 新旧平衡比较:
CA ↑ 、 CB↑ 、 C↑C 、 ↑CD A的转化率↑ B的转化率 ↑ A% ↓ 、B%↓ 、C%↑ 、D↑%
讨论: 起始
N2 + 3H2 1 mol 3 mol
2NH3 (恒T、V) 达平衡状态1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减小 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或B的浓度一定增大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B的反应速率vB=(n/m)vA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压强
1
(MPa)
NH3 % 2.0
体积分数
N2(g)+3H2(g)
2NH3(g) ,试根据
故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只是能改变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
v
v正’= v逆’
生成物%
v正 v正= v逆 v逆
t1
t2
t
t
讨论: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 pC(g) 处于平衡状态(已知n+m>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 ①升温,c(B)/c(C)的比值变小 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变小
改变,视为加压或减压。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探究】 2NO2 红棕色
N2O4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无色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原因分析:
实验证明,温度改变对吸热方向反应速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v v吸
v放
v放
v吸
讨论:反应 2NO2(g) N2O4(g),达平衡后迅速压缩活塞, 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浓度如何变化?
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但比原平衡状态时深。
若改为H2+I2
2HI 呢? 颜色加深
2、原理的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适用条件:一个能影响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
催化剂的使用能以同等程度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但是加压,达平衡快;减压,达平衡慢。
2、对只有固态或液态物参与的反应,压强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讨论:向盛有N2 、H2的反应器中充入氦气 (1)若为恒温、恒容,充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 不移动 (2)若为恒温、恒压,充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 逆向移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注意: 1、化学平衡只能削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能完全抵消这种改变。
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 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2
2NH3
实验证明:T一定时,压强改变对气体体积大 (即气体化学计量数大)的一方反应速率影响尤为显著。
加压: v正’= v 逆’ > v正= v 逆
减压: v正’= v 逆’ < v正= v 逆
思考:对反应 H2+I2
2HI 在压强为P1时,
HI%
HI%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当压强增大为P2时,
图形将如何改变?
t 注意:1、 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体积无变化的可逆反应,压强
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倍数相同,因此,平衡不发生移动。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 应采取的措施是: ( D )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 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t1
t2
t3
t4
t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总结: mA(g) + nB(g)
pC(g) + qD(g)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若 T↑ 平衡逆向移动 新旧平衡比较:
CA↑ 、 C↑B 、 C↓C 、↓CD A的转化率 ↓ B的转化率 ↓
A%↑ 、B%↑ 、C%↓ 、 D↓%
练习:反应2A(g)
2B(g)+E(g)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改变1 增加 1 mol
达平衡状态2
改变2 增加 1 mol 3 mol
达平衡状态3
平衡状态3与平衡状态1比较:H2的转化率_增__大_,N2的转化率_增__大_。
加入
1 mol N2 3 mol H2
再加入 1mol N2 3 mol H2
加压
1L
2L
1L
1L
1L
达平衡状态1
虚拟状态
达平衡状态3
结论:恒容条件下,在可逆反应中若气态反应物的浓度均按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