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板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模板

风景名胜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 (3)第三章总体规划布局 (3)第四章保护培育规划 (4)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6)第六章风景游赏规划 (8)第七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3)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与引导 (14)第九章道路交通与竖向规划 (15)第十章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 (17)第十一章市政工程规划 (18)第十二章环保环卫规划 (20)第十三章防灾减灾规划 (22)第十四章建设控制规划 (24)第十五章四线管制规划 (32)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33)第十七章附则 (3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和实施《XX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科学有效地对钤阳湖东片区进行保护与开发,确保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项目标得以实现,特制定《钤阳湖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钤阳湖东片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拆建、改建、扩建或新建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册具有同等法定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严格保护风景区自然遗产,对山地、丘陵、湿地、滩涂进行保护,避免对景观的破坏;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旅游项目策划,体现地方特色。
2、积极发展原则充分利用规划区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
在保护自然风景、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3、整体协调原则积极利用区位交通条件的优势,联动XX和分宜,汇聚片区人气;协调风景区与外围保护地带景区的关系,统筹片区内外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钤阳组团对片区形成有力的支撑。
4、规划延续原则延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规划区的指引,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游览组织体系,保持规划层次与建设空间上的连续性。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录导言…………………………………………………………………………………….第一章背景分析……………………………………………………………………..一、宏观背景………………………………………………………………………..二、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态势……………………………………………………………三、慈东片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第二章旅游地概况及资源评价……………………………………………………..一、慈东片区概况……………………………………………………………………..二、慈东片区旅游概况……………………………………………………………….三、旅游资源分布……………………………………………………………………..四、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五、资源整合方案………………………………………………………………….…..第三章客源分析及预测……………………………………………………………..一、市场形象定位……………………………………..………………………………..二、主要客源市场…………………………………………….………………………..三、客源市场预测…………………………………………………….………………..四、市场推广口号…………………………………………………………..………..第四章目标与战略……………………………………………………………………一、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分析…………………………………………………二、总体定位……………………………………………………………….………..三、总体战略………………………………………………………………………..四、总体目标…………………………………………………………………………..第五章近期重点产品建设计划………………………………………………………一、产品类型………………………………………………………………………..二、重点产品建设………………………………………………………………………三、潜力产品建设………………………………………………………………………四、旅游空间结构………………………………………………………………………第六章目的地营销规划………………………….……………………………………一、目的地营销总目标…………………………………………………………………二、营销组合方案………………………………………………………………………三、分目标市场国际营销………………………………………………………………四、分目标市场国内营销………………………………………………………………第七章旅游接待服务规划…………………………………………………………..一、旅游饭店规划……………………………………………………………………二、旅行社规划………………………………………………………………………..三、旅游餐饮开发………………………………………………………………………四、旅游商品设计……………………………………………………………………五、娱乐文化活动……………………………………………………………………六、旅游交通服务……………………………………………………………………七、旅游信息系统………………………………………………………………………第八章旅游环境建设………………………………………………………………..一、旅游环境建设………………………………………………………………………二、旅游环境保护……………………………………………………………………第九章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一、加快立法进程,依法治旅…………………………………………………………二、服务大旅游,健全管理体制…………………………………………….………三、消除壁垒,积极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四、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旅游…………………………………………………五、优化人才结构,调整培训方式…………………………………………………六、可持续旅游………………………………………………………………………..导言一、项目的由来与意义为了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2006年慈溪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慈东片区整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浙江慈溪慈东工业园地块项目定位报告PPT课件

龙山镇位于慈溪东部,是慈溪四大主力发展 片区。龙山镇是慈溪市“东融宁波”最前沿, 与宁波江北区、镇海区接壤,东距宁波市区约 30公里,西至省城杭州约171公里,329国道、 中横线贯穿全境,是宁波城市北扩、融入上海 的重要节点,也是宁波大市产业梯度转移的重 要平台,区位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是不断发 展中的远郊新市镇。
慈东工业园地块
基本框架
土地属性研究,通过城市宏观环境以及地块微
1
观环境的深入研究,明确本地块开发具备的各
方面素质条件。
微观市场分析,通过对各细分物业(住宅、商
2
业酒店)的深入分析,明确竞争市场中各物业
的发展机会,为本项目定位提供依据
新市陌生区域开发模式分析,通过对市场成
3
功开发新市镇陌生区域开发的分析,为本项目
区域居住
别墅类商品 房项目
龙山世家(慈都花园)是当地第一个商品房项目,客户来源上基 本以本地人为主,另外有少量镇海客户。
龙山世家
项目地址: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329 国道旁)
占地面积:49.4亩(约3.3万)
建筑面积:2.6万方
容积率:0.78
产品情况:独栋、联排,共52套,其中联 排240平米,独栋300-450平米
慈东新城,是城市重点发展区域
伏龙湖已经开始开始动工,其他区域地块都未
动,本地块是未来开发启项目。
陌生区域内,紧邻工业园、有一
地块规模大。
定景观资源的开发启动大盘。
地块临慈东大道,交通便捷
项目两面临河,一面临湖,有一定景观资源。
目前配套不完善,规划配套齐全。
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

一、湾大桥带来的机遇
湾大桥建设将会给慈溪经济发展带来以下三方面机遇
1. 接轨,发展区域经济
第一,以交通对接压缩时空距离,通过更加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拉近与的空间距离,实现与在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无缝接轨",更好地接受的辐射和带动。第二,通过确立了追求共同利益的"双赢思维",可以按照配套、协调、互补、服务的要求,更加主动地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承接浦东两岸开发带来的产业转移,不断优化市域的产业布局,建立起与互补的、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与打成一片、抱作一团,实现极化中心与辐射区域的良性互动。同时,可根据适应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型交易场所和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使自己真正成为接受产业梯度转移的配套"工业园"、市民农产品安全消费需求的绿色"大菜园"和休闲旅游"后花园"。第三,以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更高平台。是外资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也是世界制造业转移、扩散、协作、配套的一大基地。湾大桥把紧邻变成慈溪招商引资的名片,以为桥头堡加快走向世界,逐步形成了外商投资密集区。
第二章
第一节 优势分析(
一、区位条件优势凸现
随着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慈溪东距60km,北距148km,西至138km,将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交通条件也由原来的交通末端变为交通节点,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连接、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的战略地位,真正把原来的地理位置优势显化为区位优势,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湾地区、、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
在此产业带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特色产业投资区位三大优势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推进与的联动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奠定先进臸造业基地核心区地位形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的先进臸造业基地而慈溪市的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区块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慈溪市致力于构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和华东先进臸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产业城市环境等综合竞争力创造了有利环境
慈溪市慈东片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背景与目的随着区域宏观发展背景和区域性交通改变,慈东片区成为慈溪市域十一五规划中重要的发展区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片区需要整合发展,城镇发展格局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为了落实•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从区域整合优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特编制本规划。
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期限与规划依据1. 规划范围包括龙山镇、范市镇和三北镇的行政区划范围,东南与宁波镇海区毗邻,西与掌起镇接壤,东北临杭州湾,总面积为112.80km2(注:此数据为统计部门数据,电子图实测为142.78km2)。
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村镇规划标准‣(GB 50118-93);(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6)•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7)•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9)•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2005);(10)•慈溪城市总体规划‣(2002);(11)•慈溪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12)•慈溪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2004);(13)•慈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14)•慈溪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报告‣(2003);(15)•慈溪市交通发展规划‣(2005);(16)•慈溪市骨干河网总体规划‣(2002);(17)•慈溪市电网2004-2010年发展规划‣(2005);(18)•慈溪市村庄布点规划‣(2004);(19)•慈东工业区块和龙山镇总体规划‣(2005);(20)•范市镇城镇总体规划‣(2006);(21)•三北镇城镇总体规划‣(2002);(22)•慈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3)•慈溪市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2005);(24)•慈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5)•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2006);(26)•慈溪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7)•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4);(28)•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4);(29)•慈溪市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2005);(30)•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2004);(3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文件等。
定位-慈溪杭州湾滨海

由于项目基地内水系发达、河塘较多,可充 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发展游艇旅游。在水镇内 修建游艇码头,通过河塘改造联系整个基地 内的主要旅游基地。同时,可与基地附近的 上海、杭州、宁波、嵊泗等地的游艇码头构 成区域网络航线,吸引高端游客市场。
基地具备滨海优势,可开发人工沙滩,周边 再辅以酒店、餐饮、零售和娱乐设施的开 发,打造沙滩度假村。另外项目基地地势平 坦,可改造为马术训练基地和极限运动基 地,为未来到项目基地的商务游客提供运动 休闲的场所。
环杭州湾的基础建设加快
首先表现在交通网络的建设上,从公、铁、水到航空,环杭州湾地区都将以多 通道、多方位的交通发展模式主动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进程。以“加密、成网、贯通”为原则,环杭州湾地区规划建设 “七接、三 通、二绕”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市县区覆盖率达到100%。 此后,环杭州湾地区将以一体化的形象出现,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与上海全面 对接。
6.2 旅游市场定位与产业发展研究(全文) tourism maketing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y
项目SWOT分析
基于前面各节分别从宏观经济背景和区域旅游专项市场研究到同类竞争性项目的比较分析,结合基地未来预测的大规模游客量情况,归纳本项目开发的机遇与优势以及挑战与限制。
开发规模优势
本项目开发总面积高达30平方公里,与周边 各种项目相比,规模较大。未来可在项目基 地内开发多元化,不同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 区利于形成规模积聚效应。
挑战
周边同类项目的竞争
北仑、松兰山等滨海旅游度假区,都是集休闲和度假为一体 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开发区。而且到本项目基地的距离车行不 超过三小时,本地游客来源腹地相同,故存在必然的竞争。 本项目在前期规划中如何做到差异化和凸显出本身特色将成 为一大挑战。
余慈地区旅游业统筹发展规划

余慈地区旅游业统筹发展规划(文本)宁波市旅游局宁波东方旅游规划研究院中山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目录前言 (4)第一章统筹发展基础与重大意义 (5)第一节统筹发展的基础 (5)第二节统筹发展的优势 (6)第三节统筹发展的机遇 (7)第四节统筹发展的挑战 (8)第五节统筹发展的意义 (9)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10)第一节指导思想 (10)第二节基本原则 (10)第三节战略定位 (11)第四节近期目标(2012年) (12)第五节远期目标(2020年) (13)第三章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14)第一节空间布局的原则 (14)第二节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15)第三节构筑宁波旅游北部中心 (16)第四节加强重点功能区的联动发展 (17)第四章推进产品体系共建 (19)第一节开发思路与目标 (20)第二节旅游产品体系 (21)第五章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24)第一节重大项目策划 (24)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 (27)第三节建立区域项目储备库 (28)第六章加强旅游服务功能对接 (30)第一节产业要素对接 (30)第二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对接 (32)第七章建立合作的旅游营销机制 (34)第一节旅游市场定位 (34)第二节建立协作的营销推广机制 (35)第八章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交通网络 (36)第一节加快骨干公路网络建设 (36)第二节推进高铁、轨道交通建设 (37)第九章共建地区景观系统 (38)第一节景观结构 (39)第二节景观建设重点内容 (39)第十章旅游资源共护共享 (40)第一节加大资源环境分类、分级保护力度 (40)第二节加强资源环境分片保护 (41)第三节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42)第四节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42)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43)第一节建立旅游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 (43)第二节形成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 (44)第三节扩大开放合作 (44)第四节加强政策支持 (45)第五节规划组织实施 (46)[图纸目录]01区位分析图02旅游资源现状图03旅游景点现状图04空间结构图05功能分区图06重点产品项目图07交通规划图08游步道系统规划图09景观构架系统图10美食购物布局规划图11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图前言余慈地区包括余姚、慈溪两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约2681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100公里,滩涂面积共432平方公里,2008年内末总人口约310万。
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范本

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范本The Master Planning of Q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dong〔文本〕2020年05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那么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义务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目的 (1)第五条规划开展战略 (1)第六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第二章旅游笼统和市场营销 (2)第七条旅游笼统筹划 (2)第八条客源市场定位 (2)第九条客源市场预测 (2)第十条市场营销筹划 (2)第十一条宣传口号 (3)第三章空间规划及旅游项目筹划 (4)第十二条空间规划的基本思绪 (4)第十三条功用分区 (4)第十四条齐山十六景 (4)第十五条峡谷水下游憩区 (4)第十六条流泉飞瀑观光区 (6)第十七条唐赛儿寨休闲区 (6)第十八条红叶栈道探险区 (6)第十九条双峰山脊登高区 (7)第二十条休闲度假区 (7)第二十一条门区 (8)第二十二条如意谷接待区 (8)第四章旅游效劳设备规划 (10)第二十三条住宿设备 (10)第二十四条餐饮设备 (10)第二十五条文娱设备 (10)第二十六条购物设备 (10)第二十七条信息效劳设备 (10)第二十八条解说系统设备 (10)第五章旅游基础设备规划 (11)第二十九条外部交通 (11)第三十条外部交通 (11)第三十一条社会车辆路途系统 (11)第三十二条电瓶车路途系统 (11)第三十三条游客步行系统 (11)第三十四条空中索道系统 (11)第三十五条给水设备规划 (11)第三十六条排水设备规划 (12)第三十七条环境卫生设备规划 (12)第三十八条电力设备规划 (12)第三十九条通讯设备规划 (12)第六章环境与资源维护规划 (13)第四十条森林保育规划 (13)第四十一条水体维护措施 (13)第四十二条山体维护措施 (13)第四十三条游客容量控制 (13)第四十四条人工修建控制 (13)第四十五条人文旅游资源维护措施 (14)第四十六条其他方面的维护规划 (14)第四十七条环境评价 (14)第七章土地应用规划与效益剖析 (15)第四十八条土地应用规划 (15)第四十九条投资预算 (15)第五十条收益估量 (15)第五十一条三大效益剖析 (15)第八章旅游保证系统规划 (16)第五十二条管理保证 (16)第五十三条政策保证 (16)第五十四条资金保证 (16)第五十五条人力资源 (16)第五十六条科技保证 (16)第五十七条平安保证 (16)第九章近期树立布置和规划管理 (17)第五十八条近期树立布置 (17)第五十九条规划管理 (17)附图:1.景区区位剖析图2.旅游市场剖析图3.景区范围图4.景区卫星影像图5.旅游资源散布图6.旅游资源评价图7.功用分区图8.空间规划图9. 土地应用现状图10、土地应用规划图11、规划总平面图12、路途系统规划图13、旅游线路规划图14、栈道规划平面图15、水面规划平面图第一章规划总那么第一条规划范围齐山景色区总面积为14.08 km2,位于东经118°9′4″—118°12′33″,北纬36°30′19″—36°32′50″之间,其中规划面积6.57km2,包括原三龙山及周边区域,北至西余粮村,南达何家峪,西临东岭村,东倚仰佛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
总体规划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
二、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态势……………………………………………………………
三、慈东片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
第二章旅游地概况及资源评价……………………………………………………..
一、慈东片区概况……………………………………………………………………..
二、慈东片区旅游概况……………………………………………………………….
三、旅游资源分布……………………………………………………………………..
四、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
五、资源整合方案………………………………………………………………….…..
第三章客源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形象定位……………………………………..………………………………..
二、主要客源市场…………………………………………….………………………..
三、客源市场预测…………………………………………………….………………..
四、市场推广口号…………………………………………………………..………..
第四章目标与战略……………………………………………………………………
一、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分析…………………………………………………
二、总体定位……………………………………………………………….………..
三、总体战略………………………………………………………………………..
四、总体目标…………………………………………………………………………..
第五章近期重点产品建设计划………………………………………………………
一、产品类型………………………………………………………………………..
二、重点产品建设………………………………………………………………………
三、潜力产品建设………………………………………………………………………
四、旅游空间结构………………………………………………………………………
第六章目的地营销规划………………………….……………………………………
一、目的地营销总目标…………………………………………………………………
二、营销组合方案………………………………………………………………………
三、分目标市场国际营销………………………………………………………………
四、分目标市场国内营销………………………………………………………………
第七章旅游接待服务规划…………………………………………………………..
一、旅游饭店规划……………………………………………………………………
二、旅行社规划………………………………………………………………………..
三、旅游餐饮开发………………………………………………………………………
四、旅游商品设计……………………………………………………………………
五、娱乐文化活动……………………………………………………………………
六、旅游交通服务……………………………………………………………………
七、旅游信息系统………………………………………………………………………
第八章旅游环境建设………………………………………………………………..
一、旅游环境建设………………………………………………………………………
二、旅游环境保护……………………………………………………………………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一、加快立法进程, 依法治旅…………………………………………………………
二、服务大旅游, 健全管理体制…………………………………………….………
三、消除壁垒, 积极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