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合集下载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舞蹈语言特点是指舞蹈表达中的独特元素和技巧。

本文将对舞蹈语言的特点进行浅谈。

舞蹈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特语言的艺术形式。

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作表达:舞蹈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舞者通过身体部位的不同运动,如手臂、腿部和身体的动作,传达情感和展现故事情节。

舞蹈动作多样化,可以轻盈、流畅,也可以有力、有节奏感。

动作表达是舞蹈语言的核心。

2. 节奏节拍:舞蹈语言紧密结合音乐节奏和节拍。

舞者会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进行身体动作的编排,使舞蹈与音乐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节奏和节拍的变化能够突出舞蹈的重点和表达情感。

3. 空间感:舞蹈在表达上具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

舞蹈动作不仅仅局限于地面,舞者会运用空间来展示动作的层次和变化,通过前后、左右、高低等方向运动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4. 表情演绎:舞蹈不仅仅通过动作来表达情感,舞者的面部表情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舞者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传达情感和角色的特点,增强观众与舞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5. 编舞创新:舞蹈语言的特点还在于其创新性。

舞者和编舞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舞蹈语言。

舞蹈既可以传承经典的动作和技巧,也可以结合当代的创作思路和舞蹈形式,发展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编舞作品。

总体而言,舞蹈的语言特点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舞者通过肢体动作、音乐节奏、空间感和面部表情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向观众传递情感和故事,创造美的艺术形象。

舞蹈语言的特点也体现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

舞蹈不仅仅是舞者在台上的表演,更是观众与舞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艺术共享。

通过深入理解舞蹈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会舞蹈的魅力,感受艺术的力量。

综上所述,舞蹈语言的特点是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和意义的独特艺术形式。

舞蹈语言的特点包括动作表达、节奏节拍、空间感、表情演绎和编舞创新等方面。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舞蹈语言特点目录摘要 (I)1绪论 (1)2舞蹈语言的定义 (1)2.1舞蹈语言的造型性 (1)2.2舞蹈语言的动作性 (2)2.3舞蹈语言的技巧性 (2)3舞蹈语言的分类 (2)3.1叙事性舞蹈语言 (2)3.2抒情性舞蹈语言 (3)3.2.1直接抒情 (3)3.2.2间接抒情 (3)4舞蹈语言特征分析 (3)4.1舞蹈语言的形象性 (4)4.2舞蹈语言的典型性 (4)4.3舞蹈语言的创新性 (4)4.4舞蹈语言的节奏性 (5)5总结 (5)鸣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6)摘要舞蹈语言之所以为“语言”,因为它既是舞蹈形象的物质存在方式,又是舞蹈情感的信息传递载体。

它由人体动作所构成,但并非所有的人体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语言。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舞蹈艺术本身及其审美特征,更好地掌握舞蹈形体动作所体现出的舞蹈语言的表现规律,本文首先从造型性、动作性以及技巧性三个方面阐述舞蹈语言的内涵,然后详细介绍叙事性和抒情性舞蹈语言的定义与特点,最后总结出舞蹈语言的特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创新性和节奏性。

舞蹈是一门形象、丰富和抒情的语言艺术,研究舞蹈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语言;特点浅谈舞蹈语言特点1绪论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蹈美术、舞台设计、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是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物质手段,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用语言或文字来谈舞蹈是非常困难的。

因而,身体作为一种语言通过舞蹈动作进行表达便形成了舞蹈特有的语言。

浅谈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

浅谈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

此感性的语言 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准确地掌握蒙古族 舞蹈 中平步很难掌握的特点。 三 、艺 术性语 言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多彩而又十分贴 切的艺术语 言来描绘舞蹈动作 的艺术 意境 特别重 要 。它既 能促 使学 生把 动作 做到尽 善尽 美 ,又能 丰 富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 。但这决不是教
原 上 ,草原上 沙漠较 多 ,我们 想像 一下 在厚 厚 的沙
样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却没有引起我
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只要教师熟悉动作 ,课堂上 自 然能即兴讲解 ,不必考虑教学语言。十几年的教学 实践 ,使我认识到不用言语交流的舞蹈艺术 ,更需 要教 师运用多方面的 、良好 的教学语言来传情达 意 ,以提 高学 生对 舞 蹈 的理解力 和 艺术想 像力 。更
不达 意 ,那 么他 的教 学总 是单 调枯 燥 的 。用 这 种方
师随心所欲的 自由发挥 ,也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 换 言 之 ,它不 能矫 揉造作 ,不能 为 了艺 术语 言而 艺 术语 言 。它必 须符 合动作 的科学性 原则 ,在这 个范
畴内寻求相适应的艺术性语言。著名舞蹈家卡萨文
腿动作特点是急速 的踢起 ,在离地 2 度时有力 的 5 停住。小踢腿有勾 、绷脚两种。这些都属于科学性 语言 ,是通 过 长时 间 的反 复 实践 ,是科 学 的总 结 。 如果用不正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动作 ,就会在学生 身上建立起错误的神经联系,在学生的脑海里 留下
错 误 的痕迹 ,这样 就 可能误 人子 弟 。所 以教师 在教


科学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所教的舞蹈动作按照科
学的要求 ,正确无误 的表达 ,不能用那种没有科学 依据 的 ,主观随意性的 “ 解说 ” ,也不允许模棱两 可或者含糊其词 的所谓讲解。教师能否运用科学性 的语言同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技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傣族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民族,他们的舞蹈风格古朴、优美、充满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傣族舞蹈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一是动作优美、舒展。

傣族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舞者在舞台上以悠扬的音乐为伴,以轻盈的舞姿为荡漾。

傣族舞蹈动作多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云雾缭绕、飞鸟翱翔、水流潺潺等,因此动作多为舒展、柔美,典雅大方,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傣族舞蹈以花、叶、鸟、兽等自然元素为题材,在表现动作上追求自然、流畅、柔美的线条。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二是情感真挚、深沉。

傣族舞蹈多以傣族特有的乐器为伴奏,如慢三弦、击缶鼓等,音乐节奏缓慢舒缓,情感真挚、深沉,常表现出爱情、故乡、民族情怀等主题。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内心深处对生活、对人民的热爱之情,通过细腻的舞姿和动作,将傣族人的情感与精神寄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三是服饰华丽、绚丽多彩。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民族服饰,头戴金银饰物、鲜花和绸缎,身穿各种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彩绸或丝绸长巾,美丽动人。

傣族舞蹈服饰多为丝绸、纱巾、玛瑙等传统材料,色彩艳丽、图案繁复,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服饰的绚丽和多彩为整个舞蹈增添了一种节日气氛,使观众领略到了不同于平日生活的美好。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四是舞蹈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傣族舞蹈形式多样,如“傣族舞”、“八仙舞”、“竹竿舞”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且富有变化。

傣族舞蹈在表现形式上非常丰富多彩,既有独舞、双人舞,也有群舞、器械舞等等,灵活多变。

舞蹈中的动作多以自然元素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舞姿和舞步表现出大自然的景象,如花开花落、飞鸟翱翔、水流潺潺等,充分展现了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区。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傣族舞蹈非常注重形体的表达。

傣族舞蹈动作优美、姿态翩翩,舞者们身姿挺拔,表情自然。

舞蹈中的动作充满了力量感,并且注重手臂的动作,手指的变化也非常讲究。

傣族舞蹈通过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语言,向观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傣族舞蹈重视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傣族舞蹈通常伴随着特殊的傣族音乐,舞蹈与音乐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独特的氛围。

傣族舞蹈的节奏明快,韵律独特,舞者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展现出活力四溢的舞蹈形式。

傣族舞蹈注重群体合作和沟通。

傣族舞蹈中经常出现大规模的群舞,舞者们按照一定的编排和排队方式进行舞蹈,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形象。

这种群舞形式体现出傣族人民的团结和和谐精神。

傣族舞蹈还有许多独特的舞种,如“梦游仙乐舞”、“泼水节舞”等。

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特色和风情。

“梦游仙乐舞”以婆罗门寺的建设为背景,表现出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美好愿望;而“泼水节舞”则是傣族人民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舞蹈中经常有水的元素,象征着洗去一年的不净和带来幸运。

傣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充满力量感和生命力。

它注重形体的表达,借助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来传达情感,强调群体合作和沟通。

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义,体现出傣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傣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傣族人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通过傣族舞蹈的表演,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傣族文化的魅力。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通过动作、空间、节奏和表情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在本文中,我将首先简要介绍舞蹈语言的基本特点,然后深入讨论其中的各个要素。

舞蹈语言的基本特点包括动作的表达、空间的运用、节奏的感知和表情的传达。

动作是舞蹈语言最基本的要素,它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达情感、展示形态和表达意义。

舞者使用不同的动作,如姿势、步伐、转身和跳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空间是舞蹈表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舞者们在舞台上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来占据不同的空间,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节奏是舞蹈语言的灵魂,舞者们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运用,在节奏变化中展示自己的技巧和表达意义。

最后,舞者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来传达情感和意义,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表达的信息。

在舞蹈语言的各个要素中,动作是最核心的部分。

动作可以分为基本动作和变化动作。

基本动作指的是舞者在表演中使用的常见动作,如转身、弯腰、抬起脚等。

变化动作指的是基本动作的组合和改变,使舞蹈更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

例如,舞者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基本动作来展示节奏变化和情感转折。

此外,舞蹈还可以使用配乐来增强动作的表达力,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与舞者的动作相互呼应,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空间在舞蹈语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者们通过身体的移动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例如线性、曲线和立体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形态,舞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例如,在展示力量和决心时,舞者可以占据整个舞台空间,展示出强大的气势;而在表现柔和和温柔时,舞者可以使用软性的曲线形态,传递出温暖和柔美的感觉。

节奏是舞蹈语言的生命力。

舞者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运用,展示出自己的技巧和创意。

节奏变化可以体现出舞者的灵活性和控制力,通过对节奏的快慢、强弱进行运用,舞者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意义。

例如,在表达兴奋和愉悦时,舞者可以通过快速而有力的动作来展示出这种情感;而在表达忧伤和沉思时,舞者可以通过缓慢而柔和的动作来传达出这种情绪。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

浅谈舞蹈语言特点舞蹈,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传达情感、讲述故事、展现美感。

而舞蹈语言,便是这一艺术表达的核心要素。

它宛如一种独特的“无声之语”,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共鸣。

舞蹈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当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都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

无需过多的解释和说明,观众便能直观地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一个轻盈的跳跃可能代表着喜悦和欢快,一个缓慢的旋转可能暗示着沉思和忧伤。

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让舞蹈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被不同背景的人们所理解和欣赏。

同时,舞蹈语言也是高度形象化的。

舞者通过身体的形态和动作来塑造出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

例如,在表现天鹅时,舞者可能会通过优雅的手臂动作和舒展的身姿来模仿天鹅的姿态,使观众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天鹅的形象。

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使得舞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舞蹈语言还具备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是舞蹈的灵魂之一,它决定了动作的快慢、强弱和停顿。

舞者根据音乐的节奏或内在的节奏韵律来进行动作的编排和表演,使得舞蹈充满了动态的变化和张力。

韵律则让舞蹈动作更加流畅、和谐,富有美感。

比如,在民间舞蹈中,常常会有明快的鼓点节奏,舞者的动作随之紧凑有力;而在古典舞蹈中,韵律则更加细腻、舒缓,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舞蹈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其显著特点。

不同的舞蹈种类,如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蹈语言体系。

芭蕾舞注重线条的优美和规范的动作技巧,现代舞强调自由的表达和创新的动作形式,民族舞则蕴含着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动作元素。

即使在同一舞蹈种类中,不同的作品和舞者也会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来展现个性和风格。

此外,舞蹈语言具有情感性和表意性。

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动作,更是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舞者通过舞蹈语言来传达内心的喜怒哀乐、爱与恨、希望与绝望等复杂的情感。

浅谈少数民族舞蹈创编中的舞蹈语言特征维护

浅谈少数民族舞蹈创编中的舞蹈语言特征维护

浅谈少数民族舞蹈创编中的舞蹈语言特征维护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是人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展现美的艺术。

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中国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少数民族舞蹈创编过程中,舞蹈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表达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工具,也是保护和维护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舞蹈动作的特点。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这些都会在舞蹈中得到体现。

蒙古族舞蹈中的“长调”动作,体现了牧民放牧时的自由奔放和豪放风采;而藏族舞蹈中的“大环舞”、苗族舞蹈中的“螺蛳舞”等动作则体现了山地民族对于自然的崇敬和依赖。

其次是舞蹈编排的结构特征。

少数民族舞蹈通常以线性结构为主,强调纬度上的和谐与平衡。

壮族舞蹈的编排通常以“群舞-独舞-群舞-合舞”的形式进行,展现了民族团结与个体自由的统一。

再次是舞蹈服饰的表现形式。

舞蹈服饰是少数民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舞者身份和民族特征的象征,也是舞蹈故事情节的重要表现手段。

不同的舞蹈会选用不同的服装材质和图案,来展现少数民族的独特审美和文化符号。

最后是舞蹈情感的表达方式。

少数民族舞蹈常常以一种深情的、朴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呈现。

彝族舞蹈中常以含蓄、笃实的情感表达,表现出了少数民族对于家庭和乡土的无尽眷恋与热爱。

维护和保护少数民族舞蹈创编中的舞蹈语言特征对于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保持舞蹈语言的纯正性可以确保舞蹈作品更好地传达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保护舞蹈语言的独特性可以防止少数民族舞蹈被外来文化侵蚀,维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多样性。

在创编少数民族舞蹈时,需要注重挖掘和发扬舞蹈语言的特征,保持其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一致性。

这需要舞者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习俗,以及舞蹈的源起和发展过程。

需要注重当代创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创造出更具新意和个性的作品,满足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舞蹈语言特点目录摘要 (I)1绪论 (1)2舞蹈语言的定义 (1)2.1舞蹈语言的造型性 (1)2.2舞蹈语言的动作性 (2)2.3舞蹈语言的技巧性 (2)3舞蹈语言的分类 (2)3.1叙事性舞蹈语言 (2)3.2抒情性舞蹈语言 (3)3.2.1直接抒情 (3)3.2.2间接抒情 (3)4舞蹈语言特征分析 (3)4.1舞蹈语言的形象性 (4)4.2舞蹈语言的典型性 (4)4.3舞蹈语言的创新性 (4)4.4舞蹈语言的节奏性 (5)5总结 (5)鸣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6)摘要舞蹈语言之所以为“语言”,因为它既是舞蹈形象的物质存在方式,又是舞蹈情感的信息传递载体。

它由人体动作所构成,但并非所有的人体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语言。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舞蹈艺术本身及其审美特征,更好地掌握舞蹈形体动作所体现出的舞蹈语言的表现规律,本文首先从造型性、动作性以及技巧性三个方面阐述舞蹈语言的内涵,然后详细介绍叙事性和抒情性舞蹈语言的定义与特点,最后总结出舞蹈语言的特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创新性和节奏性。

舞蹈是一门形象、丰富和抒情的语言艺术,研究舞蹈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语言;特点浅谈舞蹈语言特点1绪论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蹈美术、舞台设计、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是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物质手段,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用语言或文字来谈舞蹈是非常困难的。

因而,身体作为一种语言通过舞蹈动作进行表达便形成了舞蹈特有的语言。

“人类最早的语言就是图形文字、眼神、手势、体态、以及各种咿呀如歌的声态语言。

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丰富,思维意识的发展,抽象观念的出现,一般的普通语言才慢慢从原有的形象化的符号中分化出来,逐渐走向抽象化的线条和语音” [1]。

在《毛诗·序》中说的一段话:“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2]”舞蹈是因为“言之不足”,“嗟叹之不足”,“咏歌之不足”等才跳起舞来。

艺术语言随着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提炼中变得更加审美化和艺术化了。

年轻的学者何新,他在《艺术现象的符号分析》一文中,作了一定的分析说明。

我们认为他列的一个语言关系发展的图表,有一定的道理,可供我们参考。

舞蹈语言艺术是由原始的形体语言、表情语言转化而来的,也如上面我们所讲的眼神、手势、体态等语言转化而来。

2舞蹈语言的定义“舞蹈的语言是由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在的形动的,而外部形体动作则表现出该舞者心之所想,情之所动。

[3]”即使是舞蹈的高难度动作技巧,也都是为了一定的情绪、情感而服务的,或者为表现能衬托、渲染人物的情绪、情感的环境服务的。

舞蹈语言包括造型性、动作性以及技巧性,为了更加了解舞蹈语言如下逐一浅谈。

2.1舞蹈语言的造型性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们一种清晰明朗的美的感受,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意义和韵味。

“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带静、静中带动、动静有序,二者皆美。

[4]”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和动作的美,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

例如陈维亚编导,黄豆豆表演的《秦俑魂》就充分表现了造型性的特点,在舞蹈的节奏、造型、身体语言的表现等方面,表现了超一流的技术技巧,已经达到了一种挥洒自如、人物和自己合一的境界。

《秦俑魂》的结尾是整个剧目的点睛之笔当演员在一连串技巧性动作结束后,便以静代动,把动作质感慢慢放缓与快节奏的击鼓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中黄豆豆利用形体动作的连续流动的过程,展现了一个勇士的内心世界,其明晰的炽热豪情效果也是只可意会的。

2.2舞蹈语言的动作性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舞蹈动作表现的是舞蹈编导内心的想法,例如著名的芭蕾独舞《天鹅之死》,就通过简练的形体动作——双臂作波浪式颤动,足尖不停地碎步行进,把对生的渴望及对死的抗拒完整又完美地展现出来,把“天鹅”在生与死之间的内心动作情感,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又例如张继刚编舞的大型群舞《俺从黄河来》,属于民间舞的范畴。

它通过富有风俗性、民间性的形体动作,表现出黄河儿女那种内心深处的隐忍、开拓、坚毅、奋进的心理动作与性格动作,也做到形神兼备、心体合一。

2.3舞蹈语言的技巧性所谓技巧美就是指艺术语言运动过程中,或者说是艺术家在操作艺术语言进行表现过程中,由此产生的一种动态美。

著名舞蹈理论家吴晓邦先生在《新舞蹈艺术论》中指出:“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而高难度动作技巧,是舞蹈语言艺术中极富表现性的动作形式。

众所周知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高难度技术技巧,既是衡量演员技术水平和显示演员能力的手段,也可以升华情感,升华主题,增强舞蹈美感,体现舞蹈艺术的完美,从而使舞蹈更受观众欢迎。

3舞蹈语言的分类3.1叙事性舞蹈语言舞蹈艺术是以舞蹈的动作为基础和中心环节的一门艺术。

舞蹈以身体为材料,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协调活动,构成具有节奏感的丰富的舞蹈动作、姿态和造型,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反映社会生活。

而表演性的舞蹈艺术则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组合、造型、手势、表情、构图、哑剧等表现手段,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丰富完整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是以形体动作来表达的一种语言艺术,其手段丰富多彩。

叙事性舞蹈语言指通过一定的事件叙述,来刻画人物性格,解释性格冲突和发展,从而表现某种主题的舞蹈。

叙事性舞蹈所叙之事一般比较单纯、简短,人物关系也比较简明,大多数的叙事性舞蹈都依据一定文学范本,这样可以使观众更理解舞蹈所叙之事。

例如舞蹈《再见吧!妈妈》,就像一首叙事诗一样,激动着扣人心弦。

它表现一位小战士在战火中负伤,回忆起自幼在母亲的怀抱里成长,直到告别家人,从军参战,最后以紧握爆破筒冲向敌阵光荣牺牲的壮举。

叙事性舞蹈与抒情性舞蹈相比,偏重于写实,由于其内涵比抒情性丰富,往往能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3.2抒情性舞蹈语言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

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表达出丰富的内在感情。

诗人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我们从古代文物和历史资料中得知,原始人的舞蹈状态和形式,主要是抒发他们的内心激情,表现生命的无限活力。

舞蹈的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出它的强烈抒情性。

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舞蹈抒情寓于多种表达方式之中。

3.2.1直接抒情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的抒发出编导们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

如彝族舞蹈《阿惹妞》,编导就是抓住爱情历史悲剧这最富有激情的传统题材,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又比如舞蹈《江山如画》直接抒发对江山美好山河的感叹,用动作语言表现心里的赞叹喜爱,表达了丰富的内在感情。

3.2.2间接抒情“在舞蹈作品中,编导借助于动舞的情态、植物的特性、自然界景物中的形状变化等,以借助比兴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的感情色彩”[5]。

比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荷花舞》以及独舞《金蛇狂舞》等,就是出于这类作品。

在这些舞蹈中,编导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激情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我们生活的讲情话意。

4舞蹈语言特征分析为了更深入的认识舞蹈艺术本身,为了更好的了解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掌握舞蹈形体动作体现舞蹈语言的表现规律,进一步丰富舞蹈艺术的创造和发展,笔者将从舞蹈形体语言的形象性,典型性,创新性,节奏性四个特征着手,试分析舞蹈语言所具有的特征。

4.1舞蹈语言的形象性“舞蹈动作语言和一般的普通语言相比,其语言的符号表现,不是我们常用的,抽象化了的文字与语言,而是有自己特有的形象的语言符号标识”。

[5]这种符号标识,就是人自身肢体文化的律动,当然也包括有附在人体上的装饰文化,如化妆、服饰、随身道具等的一体性的律动。

概括起来说,就是整个人体和人体文化的律动,舞蹈语言的形象性,不仅使它与一般的普通语言相区别,而且与其它各门类艺术语言也互相区别开来。

“一般的普通语言表述时,词汇与词汇的连接与发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运动。

每个词,每句话,都有明确的意思。

而舞蹈形体动作语言中律动的造型与舞姿的连结,就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运动,而是舞蹈形象本身的运动。

因此,舞蹈形体动作语言的描绘,就是现实生活化、形象化的一种组合运动”。

[6]这种组合运动不是概念的解说和推理,而是艺术形象活生生的展示和抒情。

语言表述形象化,是舞蹈形体动作语言又一特征。

如2008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中表演的《飞天》就是用静态的舞台表达动态的飞翔,利用舞蹈的形体动作语言变化,比如倾倒,比如扭曲的动作,这些正常的话做不到,但是非正常了做到了,结果这种舞姿特别奇特,就帮助这个舞蹈去说话,并且比一般语言更加形象的去表达。

用一条腿跳出古老的旋律,简单而丰富,表演《飞天》的舞者身着长裙,姿态安详,随着音乐盈盈起舞,借助着自己本身高超的技能,加上把握住飞天在空中翱翔是千变万化的神态,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华夏文明的精华。

4.2舞蹈语言的典型性舞蹈语言的典型细节是指那些对于深化主题、刻画人物、发展情节、显示环境等最具有表现力的一切富有特色的细节。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创造出众多的艺术门派和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舞蹈艺术的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舞蹈作品的典型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功的作品它都有典型的动作,典型的舞蹈动作不是综合的越宽越好,而是要集中凝练,有突出的性格,要有明晰和饱满的感情,使观众感到紧凑、饱满而又有想象的余地。

比如舞蹈《桃夭》,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

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

观众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少女气息,舞蹈语言也在活泼喜庆的氛围中酿造而出。

4.3舞蹈语言的创新性一个好的舞蹈构思和舞蹈结构,是通过鲜明、生动、准确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作品内容、形象、情感,所以舞蹈语言的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舞蹈语言除了学习、继承和借鉴之外,要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