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

东莞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题目具有访存及有条件转移功能的

复杂模型机设计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学生姓名何花学号 201141402411 组员陈佳

指导教师黄仁泰

时间 2012.06.20-2012.06.23

[1] 设计要求及目的

要求:具有访存及有条件转移功能的复杂模型机的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START: IN 01,R1 ;(R1)=13H / 09H设计时同学们可以给R1送入其它数值

?LDA 00,20H,R2 ;将[20H]存储单元的数据15H送R2

?SBC R1,R2

?OUT 10,R2

?COM R1

?OUT 10,R1

?BZC 00,START

?HALT

目的:

通过实验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认识,掌握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原理与方法,能更好的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的能力,同时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

[2] 机器指令设计文档

根据指令格式、功能、助记符编写机器指令,具体如下:

1.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16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及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1)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九条算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原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2)访问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两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两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格式指令如下: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指令使用)。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本模型机规定变址寄存器RI指定为寄存器R2。

(3)I/O指令。

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其中,addr=01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OUTPUT DEVICE”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

停机指令格式如下:

HALT指令,用于实现停机操作。

2.指令系统

本模型机共有16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七条,移位指令两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四条,输入/输出指令两条,其他指令一条。表1列出了

各条指令的格式、助记符和功能。

根据题目给出的机器指令程序及表1,写出机器指令:

程序助记符

$P0045 START:IN 01, R1 (R1)=13H

$P0102 LDA: 00, 20,R2

$P0220

$P03A6 SBC: R1, R2

$P045A OUT: 10, R2

$P05D5 COM: R1

$P0659 OUT: 10, R1

$P070C BZC: 00, START

$P0800

$P0960 HALT

$P2015

(2).解释如下:

$P0045 0100 0101 将13H送R1

$P0102 0000 0010 以直接寻址方式取出30H地址中的数据11H存入寄存器R2中。$P0230 0011 0000

$P03A6 1010 0110 R1-R2+CY->R2(R1减去R2再加CY然后送到R2)

$P045A 0101 1010 输出显示R2

$P05D5 1101 0101 R1 R1

$P0659 0101 1010 输出显示R1

$P070C 0000 1100 转移条件,不足的返回START

$P0800

$P0960 0110 0000 停机

$P2015 0001 0001 将15H存入地址20H 中

[3] 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微地址在图中用八进制表示:

本模型机的数据通路图如图所示

数据通路框图

按照系统建议的微指令格式,参照微指令流程图,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并将二进制代码表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见表2:

表2

对表2的解释:

S3、S2、S1、S0、M、Cn:微运算器74LS181芯片的控制信号及移位控制信号,详见表3.

WE:对RAM和OUT进行写操作信号,高电平有效。

A9A8:为外部设备(RAM、OUTPUT、INPUT)地址进行译码,A9A8=00时,INPUT 选中,A9A8=01时,RAM选中,A9A8=10时,OUTPUT选中, A9A8=11时,外部设备不选中。

表3:

A 字段

LDRi:寄存器输入选中。

LDDR1:暂存器DR1选中。

LDDR2:暂存器DR2选中。

LDIR:指令寄存器IR选中。

LOAD:总线数据直接装载到PC计数器。

LDAR:地址寄存器AR选中。

B字段

RS-B:为源寄存器输出选中。

RD-B:为目的寄存器输出选中。

RI-B:为变址寄存器选中。

299-B:移位寄存器输出选中。

ALU-B:逻辑运算单元输出选中。

PC-B:PC计数器输出。

C字段

P(1)、P(2)、P(3)、P(4):分支判断1、2、3、4。

AR:进行算术运算时是否影响进位和判零标志的控制位。选中时进行带进位运算。LDPC:为PC计数信号选中。

根据数据通路和微指令格式,编写二进制微代码如下,然后译成微指令:

根据上表,写出微程序如下:$M00018108

$M0101ED82

$M0200C050

$M0300A004

$M0400E0A0

$M0801ED8A

$M0901ED8C

$M0A00A03B

$M0B018001

$M0C00203C

$M1001ED83

$M14001001

$M15030401

$M1A01B22C

$M1D01A236

$M20009001

$M230180E4

$M24018001

$M2C01A42D

$M2D65AB6E

$M2E0D9A01

$M3405DB81

$M360D9A01

$M3B070A08

$M3C068A09

[5] 画接线图

复杂模型机课程设计的实验接线图如下:

[6] 完整的调试步骤和结论

1按照接线路图连接实验线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联机写程序。把编写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保存到题目11+33.TXT文件中。

打开实验软件,装载已经写好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文件题目11+33.TXT,装载机器指令及微指令后,选择【运行】→【通路图】→【复杂模型机】功能菜单打开相应动态数据通路图。拨动实验箱的总清零开关CLR清零(1-0-1)。

3检测完成后,拨动实验箱的总清开关CLR清零(1→0→1)后,使程序首地址及微程序地址为00H。程序可从头开始运行。

4选择单步运行微指令选项,按动一次,则运行一条微指令。以下是指令运行的过程:

自己验证程序的运算结果:

IN 01,R1: R1=05H

LDA 00,20,R2: R2=0AH

SBC R1,R2: R1=05H R2=FBH

OUT 10,R2: R2=FBH

COM R1: R1=FAH

OUT 10,R1: R1=FAH

BZC 00,START: R1=FAH

[7]心得体会:

都说万事开头难,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要从何处入手。后来通过问同学知道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东西。就是平时做实验老师已经给我们的机器指令和微程序代码、流程图等需要我们自己写。我们以为很难,真正做就会发现其实不难,按照老师给的样板对应的进行计算就可以做出来了。然后我们去实验进行连线,一开始我们连完电路在进行调试的时候发现pc出现错误,后来我们又重新插了那一部分的线,然后我们成功了。然后开始装载,运行复杂通路图,理解每一步的功能和作用。

经历重重考验,我们终于完成了该课程设计。。看图,连接电路,调试电路,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设计微程序,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思考水平,观察运行过程,让我们拓展思维。课程设计给了我们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平台,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学习并设计了计算机,在设计中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机运行的核心原理。课程设计不仅教会我们怎么去学习计算机组成,更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怎样互助,怎样去沟通,怎样培养一种团体合作精神。我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更要为团队负责。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教案 辛丰中学朱瑞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用途的问题,例如:同学们通常使用计算机做什么呢?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一个计算机系统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有何作用?相互之间有何关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是由一组设备组装而成的,将这些设备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协调运行,故称之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入设备五个部分。 (1)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计算机的 指挥中心,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 不紊地进行;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2)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20 每空 2 分) 1. 计数制中使用的数据个数被称为________ 。(基) 2. 移码常用来表示浮点数的_ 部分,移码和补码比较,它们除_外, 其他各位都相同。(阶码,符号位) 3. 码值80H: 若表示真值0, 则为_; 若表示-128 ,则为_ ; 若表示-127 ,则为____ ; 若表示-0, 则为 ____ 。(移码补码反 码原码) 4. 在浮点运算过程中,如果运算结果的尾数部分不是_ 形式,则需要进行规格化处理。设尾数采用补码表示形式,当运算结果—时, 需要进行右规操作;当运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需要进行左规操作。 (规格化溢出不是规格化数) 二、选择题(20 每题 2 分) 1. 以下给出的浮点数,_______ 规格化浮点数。(B ) A. 2 八-10 X 0.010101 B . 2 八-11 X 0.101010 C. 2 八-100 X 1.010100 D . 2 八-1 X 0.0010101 2. 常规乘除法器乘、除运算过程采用部分积、余数左移的做法,其好处是 。( C )

A. 提高运算速度 B. 提高运算精度 C.节省加法器的位数 D. 便于控制 3. 逻辑异运算10010011 和01011101 的结果是_____ 。(B) A.01001110 B.11001110 C.11011101 D.10001110 4. _________浮点数尾数基值rm=8, 尾数数值部分长 6 位,可表示的规 格化最小正尾数为。(Q 1. A.0.5 B.0.25 C.0.125 D.1/64 5?当浮点数尾数的基值rm=16, 除尾符之外的尾数机器位数为8 位时, 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尾数值是_____________ 。(D) A.1/2 B.15/16 C.1/256 D.255/256 6. 两个补码数相加,采用1 位符号位,当_时表示结果溢出。(D) A、符号位有进位 B、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0 C符号位为1D、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 7.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时进行_ 。(0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D、只作加法 8. 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_______ 。(B)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多路开关 D、累加寄存器9?在定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校初一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针对其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多联系生活及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之前,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各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还没有形成具体概念。因此必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的系统构成的术语和概念比较多,应用范围广泛,在教学中多运用实物介绍比较和基础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⒈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名称术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教学辅助软件,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讲解投影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⒉学生通过填写、拼图比较,思考回答,讨论表述,理解巩固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有许多部件,如显示器、主机、键盘等,这些部件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呢?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屏幕广播) ⒈硬件: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 ⒉硬件部分按其功能划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内外)、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⒊展示一台打开的计算机,用实物介绍硬件的组成与作用。 ⒋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和功能作用。 ⒌网络传送“硬件分类填空练习课件”,让学生独自或者讨论完成练习。选一到两个学生上讲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选择题 1.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字长,目前芯片有多种型号,其中奔腾IV芯片的字长是______。 A、 8位 B、 16 位 C、 32位 D、 64位 2.计算机应用中,CAI表示的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工程 D、计算机辅助教学 3.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_____。 A、数据处理 B、自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系统 D、人工智能 4.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 A、主机和外设 B、硬件和软件 C、CPU和存储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5.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_____。 A.计算机系统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软件D.计算机程序 6.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_____。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 D、运算器和存储器 7.以下不属于外部设备的是_____。 A、输入设备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输出设备 D、外存储器 8.下列对软件配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软件配置独立于硬件 B、软件配置影响系统功能 C、软件配置影响系统性能 D、软件配置受硬件的制约 9.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_____。 A、显示器 B、控制器 C、硬盘存储器 D、鼠标器 10.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_。 A、莫尔 B、比尔·盖茨 C、冯·诺依曼 D、科得 1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_____。 A、程序外接 B、逻辑连接 C、数据内置 D、程序存储 12.为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_____。 A、文档 B、语言 C、系统 D、程序 13.通常所说的“裸机”是指计算机仅有_____。 A、硬件系统 B、软件 C、指令系统 D、CPU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础概念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 2.软件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应用软件。 3.机器字长是指该计算机能进行多少位二进制数的并行运算,实际上是指该计算机中的运 算器有多少位,通常计算机的数据总线和寄存器的位数与机器字长一致。 4.CPU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够执行指令的条数。 5.存储器完成一次数据的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或访 问)时间。 6.存储器执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存取周期。 7.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来表示。 8.浮点数的机器表示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尾符,中间是阶码部分,用移码表示,最后是 尾数数值位,尾数部分用原码表示。 9.语音通过拾音设备转换成频率、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模拟量),然后通过声卡对模 拟量进行采样得到数字信号。 10.具有检测某些错误或带有自动纠正错误能力的数据称为数据校验码。 11.通常把一组编码中任何两个编码之间代码不同的位数称为这两个编码的距离,也称为海 明距离。 12.设有效信息位的位数为n,校验位的位数为k,则组成的海明校验码共长n+k位。K与n 应满足关系:2k-1≥n+k 13.CRC码一般是指在n位信息码之后拼接k位校验位,应用CRC码的关键是如何从n位信 息位简便的得到k位校验位的编码。 14.舍入的方法:恒舍法、恒置1法、下舍上入法(在十进制中就是四舍五入,在二进制中 就是0舍1入)、查表舍入法、设保护位法。 15.补码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1)参加运算的各个操作数均以补码表示,运算结果仍以补码表示。 (2)按二进制数“逢二进一”的运算规则进行运算。 (3)符号位与数值位按同样规则一起参与运算,结果的符号位由运算得出。 (4)进行补码加法时,将两补码数直接相加,得到两数之和的补码;进行补码减法时,将减数变补,然后与被减数相加,得到两数之差的补码。 (5)补码总是对确定的模而言,如果运算结果超过了模,则将模自动丢掉。 16.溢出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与结果的符号位是否一致进行判断。 (2)根据两数相加时产生的进位判别溢出。 (3)采用变形补码进行运算并进行溢出判断。 17.把n个全加器串接起来,就可以进行两个n位数的相加,这种加法器称为串行进位的并 行加法器。 18.原码一位乘法的规则: (1)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取其绝对值。 (2)令乘数的最低位为判断位,若为1,加被乘数,若为0,则加0。 (3)累加后的部分积以及乘数右移一位。 (4)重复n次(2)和(3)。 (5)符号位单独处理,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19.原码除法运算方法:恢复余数法、不恢复余数法(加减交替法)。

计算机系统由什么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什么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结果等功能。 硬件(英文名Hardware)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硬体),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 简言之,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称作软体,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是指广义的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另也泛指社会结构中的管理系统、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法规等等。 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是能进行精确、快速的计算和判断,而且通用性好,使用容易,还能联成网络。 ①计算:一切复杂的计算,几乎都可用计算机通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 ②判断:计算机有判别不同情况、选择作不同处理的能力,故可用于管理、控制、对抗、决策、推理等领域。 ③存储:计算机能存储巨量信息。 ④精确:只要字长足够,计算精度理论上不受限制。 ⑤快速:计算机一次操作所需时间已小到以纳秒计。 ⑥通用:计算机是可编程的,不同程序可实现不同的应用。 ⑦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软件及智能化的人-机接口,大大方便了使用。 ⑧联网:多个计算机系统能超越地理界限,借助通信网络,共享远程信息与软件资源。

计算机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1. 计算机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什么? 答: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4.CPU集成了运算器和什么? 答:控制器 5.外设是哪几部分的总称? 答:除了主机以外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6.中央处理器由什么组成? 答:运算器和控制器 7.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是什么? 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8.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指什么?其中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答:运算器—进行数据处理 控制器—控制电脑运行 存储器—存放计算机的数据 输入设备—将数据或指令传达给计算机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以某种形式输出 9.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区别: 10.举例说明计算机有哪些系统软件,并且说明作用? 答:操作系统: 服务器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答:主板 12.负责将主机部件和外部设备集成到一起的是什么? 答:各种插槽 13.目前主流的主板结构是什么? 答:A TX主板结构 14.主板上的控制芯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答:北桥芯片 15.主板上连接鼠标、键盘的接口是什么接口? 答:PS/2接口 16.主板上连接硬盘的接口的是什么接口? 答:IDE接口、SA TA接口 17.根据主板结构的不同,可以将主板分为哪几类? 答:A T主板、A TX主板、MLX主板和一体化主板。 18.什么主板是将CPU、内存、显卡、网卡等各类板卡和适配器都集成到主板上,而不是通 过插槽的方式连接?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思想:依据存储程序,执行程序并实现控制。 2.早期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爆过两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分为:微程序或逻辑硬件、机器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应用语言。 5.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计算机结构: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机器级之间界面的划分和定义,以及对各级界面上、下的功能进行分配。 ②计算机组成:也常译为计算机组织或成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了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之后,计算机组成的任务是研究硬件子系统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级功能和特性。 ③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主要研究个部件的物理结构,机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和信号。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 6.Flynn分类法:按照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信息流的特征分为单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多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多

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 7.加速比Sp=1/{(1-Fe)+Fe/Re},Fe为可改进比例,Re为部件加速比。 8.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信息在流动,一种是控制流,即控制命令,由控制器产生并流向各个部件;另一种是数据流,它在计算机中被加工处理。 9.摩尔定律得以延续的理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10.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执行过程:将要处理的问题用指令编程成程序,并将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通过执行程序最终解决计算机所要处理的问题。 11.数据编码的好处:用更少的数据表示更多的信息。 12.定点数:若约定小数点的位置固定不变,则成为定点数。定点数分为两种:定点整数(纯整数,小数点在最低有效数值位之后)和定点小数(纯小数,小数点最高有效数值位之前)。 13.浮点数:基数为2的数F的浮点表示为:F=M*2^E.其中M称为尾数,E称为阶码。尾数为带符号的纯小数,阶码为带符号的纯整数。 14.补码:非负数整数的补码为其原码,负数整数的补码在原码基础上取反加1. 15.n位补码表示的整数数值范围为-2^(n-1)~+(2^(n-1)-1),n位补码表示的小数数职的范围为-1~+(1-2^(-n+1))。 16.补码的特点: ①0的表示是唯一的。②变形码。③求补运算。 ④简化加减法。⑤算术或逻辑左移。⑥算术右移。 17.反码:正整数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整数反码即原码取反。 18.汉字编码分为三类:汉字输入编码、国际码和汉字内码以及汉字字模码。

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1.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硬件结构主要有哪几大部 分? 答:计算机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两 大部分组成,硬件结构从概念上来说 主要由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 器)、存贮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等几大部分组成。 2.PLC、DCS的中文全称和英文全 称分别是什么? 答:PLC中文全称:可编程序逻辑控 制器,英文全称:ProgrammablepLogicalpController 。DCS中文全称:分散控制系统,英 文全称: DistributedpControlpSystem。 3.一体化PLC和模块化PLC各有什 么特点? 答:一体化PLC通常为小型PLC,其 I/O点数规模小,I/O、PS、CPU等都 集中在一起,适合于单机自动化任务

或简单的控制对象。模块化PLC通常为中、大规模PLC,其I/O点数在几 百点、几千点甚至上万点,所有I/O 以及PS、CPU、CP等等功能单元均做成独立的模块形式,根据需要以总线形式连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复杂的自动控制任务。 4.PLC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PLC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电源模块、CPU模块、I/O模块、编程器、 编程软件工具包等,根据不同类型的系统,一般还会有安装机架(底板)、通讯模板、智能模板、接口模板等 5.一般而言,PLC的I/O点数要冗 余10%。 6.PLC设计规范中,RS232通讯的 距离是为15m。 7.PLC的RS485专用通讯模块的通 讯距离500m。 8.PLC采用典型的计算机结构,由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电路和其它一些电路组成。 9.PLC的输入信号模式中,交流输 入的电压大多采用AC110V或 AC220V,直流输入额定电压为 DC24~48V。 10.PLC中CPU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CPU是PLC的主要部分,是系统的控制中枢,它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 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 并诊断用户程序的语法错误。 11.PLC在循环扫描周期内,将所需 要输入输出信息存到预先准备 好的一定区域,这个区域称为 I/O镜像区。 12.控制系统的各类模块中,PS、 CPU、CP、AI、AO、DI、DO、IM分别 指的是哪些类型的模块? 答:PS-电源模块,CPU-中央处理 器模块,CP-通讯处理器模块,AI -模拟量输入模块,AO-模拟量输出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后答案全(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春风主编)

第 1 章习题答案 5.若有两个基准测试程序P1和P2在机器M1和M2上运行,假定M1和M2的价格分别是5000元和8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P1,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对于P2呢? (2)在M1上执行P1和P2的速度分别是多少MIPS?在M2上的执行速度又各是多少?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 (3)假定M1和M2的时钟频率各是800MHz和1.2GHz,则在M1和M2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各是多少? (4)如果某个用户需要大量使用程序P1,并且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而不是吞吐率,那么,该用户需要大批购进机器时,应该选择M1还是M2?为什么?(提示:从性价比上考虑)(5)如果另一个用户也需要购进大批机器,但该用户使用P1和P2一样多,主要关心的也是响应时间,那么,应该选择M1还是M2?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对于P1,M2比M1快一倍;对于P2,M1比M2快一倍。 (2)对于M1,P1的速度为:200M/10=20MIPS;P2为300k/0.003=100MIPS。 对于M2,P1的速度为:150M/5=30MIPS;P2为420k/0.006=70MIPS。 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因为100/70=1.43倍,所以M1比M2快0.43倍。 (3)在M1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为:10×800M/(200×106)=40。 在M2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为:5×1.2G/(150×106)=40。 (4)考虑运行P1时M1和M2的性价比,因为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所以性价比中的性能应考虑执行时间,其性能为执行时间的倒数。故性价比R为: R=1/(执行时间×价格) R越大说明性价比越高,也即,“执行时间×价格”的值越小,则性价比越高。 因为10×5000 > 5×8000,所以,M2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2。 (5)P1和P2需要同等考虑,性能有多种方式:执行时间总和、算术平均、几何平均。 若用算术平均方式,则:因为(10+0.003)/2×5000 > (5+0.006)/2×8000,所以M2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2。 若用几何平均方式,则:因为sqrt(10×0.003) ×5000 < sqrt(5×0.006) ×8000,所以M1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1。 6.若机器M1和M2具有相同的指令集,其时钟频率分别为1GHz和1.5GHz。在指令集中有五种不同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组成及说明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组成及说明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一)硬件(hardware) 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包括主机及其外部设备。具体地说,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①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原始数据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部件。 ②运算器。运算器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 ③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自动协调地进行所需的各种操作。 ④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计算机和外界进行联系业务要通过输入输出设备才能实现。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形式(二进制)存放到内存中。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如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 (二)软件(software) 软件是指系统中的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集合。包括计算机本身运行所需的系统软件和用户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应用软件(三)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对硬件起辅助支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有了软件的支持,硬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一)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计算机问世50年来,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从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工作方式、应用领域和价格等方面与当时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差别,但基本体系结构没有变,都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位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任务。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程序存储”要领的具体化。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书本答案

C1: 以下哪些设备不属于冯?诺伊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寄存器, 缓冲器 适配器的作用是保证_____用计算机系统特性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正确答案是:I/O设备 1966年,Flynn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并行性能出发,按照_____的不同组织方式,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SISD、SIMD、MISD和MIMD四类。指令流, 数据流 具有相同_____的计算机,可以采用不同的_____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_____。正确答案是: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195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代计算机,使用_____作为电子器件。晶体管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_____采用符号语言。高级语言级, 汇编语言级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使用_____作为电子器件电子管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属于硬件级的是_____。微程序设计级, 机器语言级 C2: 为了提高浮点数的表示精度,当尾数不为_____时,通过修改阶码并移动小数点,使尾数域的最高有效位为_____,这称为浮点数的规格化表示。0,1 在我国使用的计算机汉字操作平台中,_____字符集未收录繁体汉字。GB2312 在定点_____运算中,为了判断溢出是否发生,可采用双符号位检测法。不论溢出与否,其_____符号位始终指示正确的符号。小数,最高, 整数,最高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_____来实现。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在奇偶校验中,只有当数据中包含有_____个1时, 偶校验位=_____。偶数,0, 奇数,1 奇偶校验无法检测_____个错误,更无法识别错误信息的_____。偶数,位置, 偶数,内容在PC机中,若用扩展ASCII码、Unicode UCS-2和UCS-4方法表示一个字符,则三者之间的差异为:扩展ASCII码用_____位表示,Unicode UCS-2用_____位表示,Unicode UCS-4用_____位表示。8,16,32 C3: 相联存储器是以______来访问存储器的。关键字, 内容 Cache由高速的______组成。SRAM Cache存储器在产生替换时,可以采用以下替换算法:______。LFU算法, LRU算法, 随机替换 Cache的功能由______实现,因而对程序员是透明的。硬件 MOS半导体存储器中,______的外围电路简单,速度______,但其使用的器件多,集成度不高。SRAM,快 EPROM是指______。光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实际上受到______容量的限制。辅助存储器 相联存储器是以______来访问存储器的。关键字, 内容 从CPU来看,增加Cache的目的,就是在性能上使______的平均读出时间尽可能接近Cache 的读出时间。主存, 内存 虚拟地址由______生成。编译程序 MOS半导体存储器中,______可大幅度提高集成度,但由于______操作,外围电路复杂,速度慢。DRAM,刷新 虚拟存储器可看作是一个容量非常大的______存储器,有了它,用户无需考虑所编程序在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1:__计算机体系结构__是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级所具有的属性,其实质是确定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界面。 2:虚拟存储器可看作是一个容量非常大的___逻辑___存储器,有了它,用户无需考虑所编程序在__主存__中是否放得下或放在什么位置等问题。 3:指令的跳跃寻址方式,是指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由本条指令直接给出,因此,_程序计数器_的内容必须相应改变,以便及时跟踪新的指令地址。 4:指令格式中的地址码字段,通常用来指定参与操作的___操作数___或其地址。 5:在定点__小数、整数___运算中,为了判断溢出是否发生,可采用双符号位检测法。不论溢出与否,其__最高__符号位始终指示正确的符号。 6:1966年,M.J.Flynn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并行性能出发,按照__指令流, 数据流__的不同组织方式,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SISD、SIMD、MISD和MIMD四类。 7:具有相同___计算机体系结构__的计算机,可以采用不同的__计算机组成___。 8:MOS半导体存储器中,__SRAM _的外围电路简单,速度___快___,但其使用的器件多,集成度不高。 9:Cache的功能由___硬件___实现,因而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10: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__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___。 11:到目前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形态是__嵌入式计算机___。 12:从CPU来看,增加Cache的目的,就是在性能上使__主存, 内存__的平均读出时间尽可能接近Cache的读出时间。 13:在主存与Cache间建立地址映射,有几种不同的地址映射方式,它们是_全相联映射方式, 直接映射方式, 组相联映射方式_。 14:部分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属于硬件级的是__微程序设计级, 机器语言级_。 15: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属于软件级的是_高级语言级, 汇编语言级_。 16: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___微程序设计级, 操作系统级, 机器语言级__采用二进制数语言。 17:一种__计算机组成___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__计算机实现___。 18: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使用_电子管_作为电子器件。 19:MOS半导体存储器中,__ DRAM __可大幅度提高集成度,但由于__刷新__操作,外围电路复杂,速度慢。 20:指令格式就是___指令字__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结构形式。 1:当CPU和主存进行信息交换,即CPU___向主存存入数据, 从主存读出数据, 从主存读出指令___时,都要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2:取出和执行任何一条指令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2_个CPU周期。 3:1997年,Intel在其Pentium MMX CPU中集成了MMX技术,使用了8个___64___位宽的MMX寄存器。 4:当代总线是一些标准总线,追求与___技术, 结构, CPU, 厂家___无关的开发标准。 5:在CPU中,运算器通常由___算术逻辑单元, 累加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 状态条件寄存器___组成。 6:在对流水CPU基本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流水CPU是一种非常经济而实用的时间并行技术____。 7:相对于硬连线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的优点在于__结构比较规整, 复杂性和非标准化程度较低, 增加或修改指令较为容易____。 8:在CPU中,数据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__由主存读出的一条指令, 由主存读出的一个数据字, 向主存存入的一条指令, 向主存存入的一个数据字____。 9:以下句子中,正确的是__各条指令的取指阶段所用的CPU周期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各条指令的功能不同,指令的执行阶段所用的CPU周期是各不相同的____。 10:在CPU中,程序计数器用来保存___下一条指令的地址___。 11:在对RISC机器基本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 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___。 12: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算术流水线是指运算操作步骤的并行,是__部件___级流水线。 13:流水CPU通常由_指令部件, 指令队列, 执行部件_等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功能部件可以组成一个多级流水线。14:奔腾CPU的大多数简单指令用硬连线控制实现,在1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完毕。而对于用微程序实现的指令,也在__2, 3__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完毕。 15:第一台RISC计算机于___1981__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问世。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课后答案概论

1.1 概述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代?各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略。 1.2 你学习计算机知识后,准备做哪方面的应用? 略。 1.3 试举一个你所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例子。 略。 1.4 计算机通常有哪些分类方法?你比较了解的有哪些类型的计算机? 略。 1.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配置外设等。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 1.6 什么是机器字长?它对计算机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指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它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硬件成本、指令系统功能,数据处理精度等。 1.7 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主存?什么是辅存? 答:存储容量指的是存储器可以存放数据的数量(如字节数)。

它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 主存指的是CPU能够通过地址线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如内存等。 辅存指的是CPU不能直接访问,必须通过I/O接口和地址变换等方法才能访问的存储器,如硬盘,u盘等。 1.8 根据下列题目的描述,找出最匹配的词或短语,每个词或短语只能使用一次。 (1)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的计算机,通常有图形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2)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它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它具有加法、测试和控制其他部件的功能。 (3)计算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态的程序和相关数据置于其中。 (4)处理器中根据程序的指令指示运算器、存储器和I/O设备做什么的部件。 (5)嵌入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运行设计好的应用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6)在一个芯片中集成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的工艺。(7)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以便程序在其中运行的程序。 (8)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作业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2、什么是主机?什么是CPU?什么是存储器?简述它们的功能。 3、计算机的硬件指标有哪些? 4、解释英文缩写的含义:MIPS、CPI、FLOPS。 5、什么是机器字长、指令字长、存储字长? 第3章系统总线 1、解释下列概念 (1)总线(2)系统总线(3)通信总线 (4)总线主设备(5)总线从设备(6)总线仲裁 2、什么是总线通信控制?为什么需要总线通信控制? 3、什么是总线标准?为什么要制定总线标准? 4、在高档PC机中,流行使用三总线(系统总线、PCI总线、ISA总线)结构。说明这三种总线的连接关系,并举例说明每组总线上所连接的部件。 5、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可并行传送8个字节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时钟周期,总线的时钟周期频率为66MHz,求总线的带宽。 第4章存储器 1、试比较主存、辅存、缓存、控存、虚存。 2、试比较RAM和ROM。 3、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 4、名词解释:存取周期、存取时间、存储容量。 5、什么是存储密度?什么是数据传输率?

6、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如何衡量存储器的性能?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每层由什么存储介质实现? 7、什么是刷新?刷新有几种方式?简要说明之。 8、简述主存的读/写过程。 9、提高存储器的速度可采取哪些措施?简要说明之。 10、设有16个固定磁头的磁盘,每磁道存储容量为62500B,磁盘驱动器转速为2400rpm,试求最大数据传输率。 11、什么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存储系统中哪一级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12、试比较Cache管理中各种地址映像的方法。 13、在Cache管理中,当新的主存块需要调入Cache时,有几种替换算法?各有何特点?哪种算法平均命中率高? 14、设CPU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为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用WR作为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AM、4K×8位RAM、2K×8位ROM以及72138译码器和各种门电路。画出CPU与存储芯片的连接图,要求: (1)主存地址分配:8000H-87FFH为系统程序区;8800H-8BFFH为用户程序区。(2)合理选用上述存储芯片,说明各选几片。 (3)详细画出存储芯片的片选逻辑。 15、设某微机的寻址范围为64KB,接有8片8KB的存储芯片,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为CS(低电平有效),要求: (1)选片译码逻辑电路(可选用74138译码器);

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大纲要求: 1. 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2. 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2)硬件系统组成框图 中央处理器功能; 存储器功能及分类:内存储器(RAM、ROM、EPROM、 EEROM、Cache);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 优盘等); 外部设备功能及分类: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 机、软驱、光驱和其他常用外设; 总线结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 3)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字长、内存容量、外设配置、软件配置、可靠性及性价比等)。 3.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4.程序设计基础 1)指令和程序的概念; 2)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区别: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过程)、4GL(非过程化,面向对象); 3)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的基本概念。 大纲知识点: 一、计算机系统的概念;【熟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Hardware)系统和软件(Software)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等。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硬件系统 1.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1944年8月,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计算机方案,该方案奠定了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有3点: 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硬件应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 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功能。 ②采用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 规则。 ③存储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实现了自动计算,确定了冯.诺依曼型计 算机的基本结构。 后来人们将采用这种设计思想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因而冯.诺依曼又称为“计算机之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将计算机工作的指令存放在存储器中,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考试整理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考试整理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正确答案可能不只一个,可单选或复选) 1.(CPU周期、机器周期)是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字的最短时间。 2.(多线程、多核)技术体现了计算机并行处理中的空间并行。 3.(冯?诺伊曼、存储程序)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把程序及其操作数据一同存储在存储器里。 4.(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级所具有的属性,其实质是确定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界面。 5.(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是按照程序所排的指令序列,从存储器取出指令操作码到控制器中,对指令操作码译码分析,执行指令操作。 6.(流水线)技术体现了计算机并行处理中的时间并行。 7.(数据流)是执行周期中从内存流向运算器的信息流。 8.(指令周期)是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9.195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代计算机,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 10.19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第三代计算机,使用(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器件。 11.1970年代开始出现的第四代计算机,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器件。 12.Cache存储器在产生替换时,可以采用以下替换算法:(LFU算法、LRU算法、随机替换)。 13.Cache的功能由(硬件)实现,因而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14.Cache是介于CPU和(主存、内存)之间的小容量存储器,能高速地向CPU提供指令和数据,从而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 15.Cache由高速的(SRAM)组成。 16.CPU的基本功能包括(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 17.CPU的控制方式通常分为:(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联合控制方式)反映了时序信号的定时方式。 18.CPU的联合控制方式的设计思想是:(在功能部件内部采用同步控制方式、在功能部件之间采用异步控制方式、在硬件实现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多地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19.CPU的同步控制方式有时又称为(固定时序控制方式、无应答控制方式)。 20.CPU的异步控制方式有时又称为(可变时序控制方式、应答控制方式)。 21.EPROM是指(光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2.MOS半导体存储器中,(DRAM)可大幅度提高集成度,但由于(刷新)操作,外围电路复杂,速度慢。 23.MOS半导体存储器中,(SRAM)的外围电路简单,速度(快),但其使用的器件多,集成度不高。 24.RISC的几个要素是(一个有限的简单的指令集、CPU配备大量的通用寄存器、强调对指令流水线的优化)。 25.奔腾CPU采用2条指令流水线,能在1个时钟周期内发射2条简单的整数指令,也可发射(1)条浮点指令。 26.奔腾CPU的大多数简单指令用硬布线控制实现,在1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完毕。而对于用微程序实现的指令,也在(2、3)个时钟周期内执行 完毕。 27.奔腾CPU的外部中断是由CPU的外部硬件信号引发的,包括(可屏蔽中断、非屏蔽中断)。 28.奔腾CPU的异常中断是由指令执行引发的,包括(执行异常、执行软件中断指令)。 29.奔腾CPU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种(超标量)流水处理器。 30.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31.从CPU来看,增加Cache的目的,就是在性能上使(主存、内存)的平均读出时间尽可能接近Cache的读出时间。 32.从执行程序的角度看,最低等级的并行是(指令内部)并行。 33.从执行程序的角度看,最高等级的并行是(作业级、程序级)并行。 34.存储器堆栈是由程序员设置出来作为堆栈使用的一部分(主存储器)。 35.当CPU和主存进行信息交换,即CPU(向主存存入数据、从主存读出数据、从主存读出指令)时,都要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36.当代总线分为(数据传送总线、仲裁总线、中断和同步总线、公用线)。 37.当代总线是一些标准总线,追求与(技术、结构、CPU、厂家)无关的开发标准。 38.当执行指令时,CPU能自动(递增)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使其始终保持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主存地址,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 39.到目前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形态是:(嵌入式计算机)。 40.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寻址方式,基于(FILO、LIFO)原理。 41.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 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顺序是(A)→M SP,(SP)-1→SP,那么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