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1]
国际贸易政策的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的措施1.贸易自由化:这是指国家降低或取消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和壁垒,以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
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包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出口补贴、放松外汇管制等。
通过贸易自由化,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技术,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2.贸易保护主义:这是指国家通过加强对外贸易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强贸易补贴、实施配额限制等。
贸易保护主义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它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和贸易战。
3.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指国家之间达成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协定通常包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简化贸易程序、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等。
常见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欧盟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等。
4.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这是指国家采取的防止其他国家以低价倾销和补贴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措施。
反倾销措施包括对倾销产品加征关税、设立最低进口价等;反补贴措施包括对补贴产品加征关税、设立反补贴税等。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冲击。
5.争端解决机制:这是指国际贸易领域的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为成员国在贸易纠纷中提供争端解决的平台。
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是促进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的公正和可预测性。
6.主动开展国际贸易促进活动:这是指国家主动开展贸易推广、投资促进和贸易便利化的活动。
例如,国家可以组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举办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等,以吸引外国投资和拓展贸易伙伴。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简化贸易手续、优化贸易环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总之,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手段。
这些措施既包括贸易自由化和开放,也包括贸易保护和反倾销等措施。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目标,可能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措施。
高兴成《国际贸易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政策篇 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8章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措施8.1复习笔记一、关税制度1.关税和关税种类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征收关税是海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叫做关境或关税领域。
一般来说,关境同国境是一致的,但有时关境会大于国境范围,例如,有些国家缔结成关税同盟,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成为统一的关境;有时关境会小于国境范围,例如有些国家在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等,这些地区不属于关境范围之内。
(1)因不同目的而征收的关税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两种,并形成两种关税;①以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
财政关税一般税率较低,税率过高会阻碍进口和减少出口,难以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关税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已相对降低。
②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保护关税的税率往往很高,目的是要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
保护关税曾长期是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
(2)关税的种类关税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①进口税a.进口税的定义进口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在国外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正常税,又称进口正税。
它通常是在国外商品进入关境或国境时征收,或是在国外商品由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往国内市场时由海关征收。
b.征收进口税的目的一国通过征收高额进口税,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它还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通常所说的关税壁垒,就是指高额进口税。
c.正常进口税的分类分为普通税和最惠国税两种。
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较高。
最惠国税则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比普通税低。
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式,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2.外贸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多次进行外贸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包括降低进口关税、简化贸易手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等举措,促进贸易增长和结构优化。
3.打造国际贸易合作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便利和资源支持。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环境。
5.推动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参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合作。
6.开展国际投资合作:中国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互动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和合作机遇。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8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八章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关键词1. 最优关税。
最优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2. 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3. 穆勒标准。
穆勒标准认为, 当某产业的规模较小、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如果任其参与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
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致该产业最终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加以扶植。
其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4. 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
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该产业就不能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是值得的。
5. 肯普标准。
肯普标准认为,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标准,但是只要在其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就仍有保护的必要。
6. 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
克鲁格曼认为,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正反馈过程,产业似乎能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
假设一个国家由于某种原因,某特定产业特别强大,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导致外部经济,从而加强该产业的力量。
如果外部经济非常强大,国际分工模式就难以确定。
在产业成长的初期,或者在现存的比较优势模式不再适应技术或市场变化的转型时期,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偶然的历史事件或者政府的支持,在某产业获得领先地位。
这种地位一旦确立,它就能够自我加强,并且一直存在下去。
7.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把国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转移给本国企业或消费者的政策。
之所以称为“战略性”,是因为这种政府政策能够改变国内外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本国垄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且获得国内经济利益。
国际贸易 第8章 关税措施

8.1.3 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Customs Tariff)又称关税税则, 又称关税税则, 海关税则 又称关税税则 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 进 、 出口的应税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 一览表。 一览表。 海关税则的内容: 海关税则的内容: 1. 海关征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 2. 关税税率表 以税率表为主体 关税税率表包括商品的分类目录和税率两 部分。海关税则一般设有税则号列、 部分 。 海关税则一般设有税则号列 、 商品名 计税单位、税率等栏目。 称、计税单位、税率鼓 励 出 口
前言
在国际贸易纯理论中, 在国际贸易纯理论中,对国际贸易产生的 原因、 原因、国际贸易的形态及国际贸易的利得 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分析。 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分析。 分析结论显示一国应该进行或实行自由贸 易。 作为一国的贸易政策在总体上不断进行着 贸易自由化,各国越来越开放。 贸易自由化,各国越来越开放 但关税仍是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一种重要 的贸易壁垒。 的贸易壁垒。
海关税则的种类
根据海关税则税率设置的不同
(1)单式税则 单式税则(Single Tariff)。又叫一栏税则 , 是指一个税 单式税则 。 又叫一栏税则, 目只有一个税率。它是一种无歧视性关税, 目只有一个税率。它是一种无歧视性关税,对来自任何国 家的商品,都以同等税率征税。目前, 家的商品,都以同等税率征税。目前,很少国家完全采用 单式税则。 单式税则。 (2)复式税则 复式税则(Complex Tariff)。又称多栏税则,是指税则 复式税则 。又称多栏税则, 中一个税目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 中一个税目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不同国家或 地区的商品,以不同的税率来征税, 地区的商品,以不同的税率来征税,目的在于实行差别待 遇和歧视政策,或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 遇和歧视政策,或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 复式税则的税率名目繁多, 并且时有变化, 复式税则的税率名目繁多 , 并且时有变化 , 但从总体上 来说一般有以下三种: 来说一般有以下三种: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出口战略
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出口商品 战略。
进口战略
合理安排,适当增加,进出口平衡, 略有积余的方针;调整和优化进口商 品结构。
31
知识结构
第一节概述,讲述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类型 等。
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阐述保护贸易的发展过程 及内容。
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阐述自由贸易政策的发展 过程及内容。
第四节中国外贸政策及发展战略。 二、三两节为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是通过立法机关进行的
7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实现经济增长
(3)达到外部均衡
(4)稳定经济,加强适应能力
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不同,贸易政策随之不同。科学的外贸政策,
能促进一个 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又能加强和完
这是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本国在世界舞 台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本 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 结构等情况,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 基本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9
实施措施
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通过实施具体的措施 实现的。这些具体措施主要包 括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出口管理措施等。
美国保护贸易政策: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 禁止工业原料出口;实行出口补贴或奖励制度;对 以进养出者实行退税制度;鼓励新的工业发明,引 进外国专利。
15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李斯特是德国保护关税的首创者。他在1841年 出版的主要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
第8章_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一、贸易条约
贸易条约又称为通商航海条约(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又称通商条约、 友好通商条约,它是全面规定两国之间经济、 贸易关系的条约,其内容比较广泛,常涉及 缔约国在经济和贸易关系中的各个问题,大 多属于大型综合性的贸易条约。
5.第五轮谈判(又称“狄龙回合”)于1960年9
月~1962年7月在日内瓦举行。(11个月) 6.第六轮谈判(又称“肯尼迪回合”)于1964年 5月~1967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13个月) 7.第七轮谈判(又称“东京回合”)于1973年9 月~1979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5年半) 8.第八轮谈判(又称“乌拉圭回合”)于 1986年9月15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 并于1993年12月15日结束,历时7年多。
某一具体事项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贸易议 定书可以作为贸易条约、贸易协定的附属文 件,大多是对贸易条约、贸易协定进行说明、 补充、修改或限制的协议。也可与贸易条约、 贸易协定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支付协定
支付协定(Payment
Agreement)简称“清算 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 债务结算方法的书面协议。 在实行外汇管制条件下,一种货币不能自由 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一国所拥有的债权不能 用来抵偿第三国的债务,国际货款只能在两 国之间进行。因此,就需要通过协议办法解 决两国间的债权、债务问题。
第三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本概况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简称关贸总协定(GATT), 是一个关于调整缔约国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的的一个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同时也是缔约 国之间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贸易争端的 场所。
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主要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Protective Trade Policy)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 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美国和德 国,先后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李 斯特(F.List,1789~1846),在《政治经济学的 国民体系》(1841)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护幼稚 工业学说,其主要观点是主张国家对幼稚工业实 行保护。 • List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将经济发展分为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 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等五个
有效保护率=[(关税保护时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 是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时生产过程的增值] ×100%。即,
• 关税水平(Tariff level):指一国进口关税的平均 税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三)按不同情况下的征税待遇分类
1.普通关税(Ordinary Customs Duties) • 普通关税又称为一般关税。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 同本国没有签署经济贸易互惠方面的友好协定, 那么对于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原产货物就征收非优 惠性的关税,这种关税就是普通关税。普通关税 税率一般都比较高; 2.优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y) 其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优惠关税一般有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普遍优惠制 下的关税和特惠税等三种。
2、关税是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起到调节进 出口贸易的作用。在出口方面,可以通过低税、免税来鼓励商品 出口;在进口方面,针对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便 对不同商品的国内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或鼓励不同商品的进 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关税税率, 以实施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税措施
(2)出口税(Export Duty) 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 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绝大部分出口商品都 不征收出口税。目前,征收出口税的国 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征收出口税 的目的,一是为了财政收入,二是为了 保证本国的生产或本国市场的供给。
关税措施
关税措施
③净重(Net Weight)法,又称纯重量法, 即对商品总重量中扣除内外包装的重量 后再计征其税额。这种办法也可再分为 两种:一为法定净重法,即从商品总重 量中扣除内外包装的法定重量后,再计 算其税额;二为实际净重法,即从商品 总重量中扣除内外包装的实际重量后, 再计算其税额。
关税措施
(3)过境税(Transit Duty) 过境税是对途径本国关境,最终目的地为它 国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盛行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交通运 输还不很发达的时候。后来,由于交通运输 事业的发展,各国在货运方面发生了激烈的 竞争。同时,过境货物对本国生产和市场没 有什么影响。因此,19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 都相继废止了过境税。
关税措施
(二)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 从征收关税的目的来看,可分为财政关 税、保护关税和收入再分配关税。
关税措施
(1)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
财政关税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征收的关税。这种 关税与国内的销售税相似。 一般说来,它的税率比较低。因为税率太高,会阻止进 出口商品的增加,而进出口商品减少,关税也减少,增 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也就达不到。此外,以财政收入为目 的关税一般也是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当一 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国内的直接税收来源 较少,关税就成了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一些落后 的发展中国家,关税仍然是国家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
(2)从价税(Advalorem Duty) 从价税是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 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完税价格是经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的货物价 格,是决定税额多少的重要因素。各国所采用 的完税价格标准很不一致,大体上可概括为以 下三种:一是以成本加保险和运费价格(CIF)作 为征税价格标准;二是以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 (FOB)作为征税价格标准;三是以法定价格作 为征税价格标准。
关税措施
(3)收入再分配关税(Redistribution Tariff) 收入再分配关税是以调节国内各阶层收入差距 为目的而设置的关税。在—些国家,商品的国 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之司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商 品的进出口会使一些人获取很高的利润而大大 受益,同时往往又使另一些人花费较高的代价 而受到损害。关税的调节可使各阶层各集团的 收入因为贸易而发生的差距控制在一定幅度内。 这种关税税率的高低要视进出口商品的具体情 况而定。
关税措施
进口税主要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 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普通税适用于没有与该国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 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两者税率的差幅往往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或者签订了双边的贸易协定或条约,相互提 供最惠国待遇原则,享受最惠国税率。因此这种ht)法,又称总重量法,即包 括商品内外包装在内的总重量计征税额。 ②半毛重(Semigross Weight)法,又称半总重量 法,即对商品总重量扣除外包装后的重量计征税 额。这种办法又可再分为两种:一为法定半毛重 法,即从商品总毛重中扣除外包装的法定重量后 再计征其税额;二为实际半毛重法,即从商品总 毛重中扣除外包装的实际重量后计算其税额。
关税措施
(三)按照征税的计算方法分类: 从征税的计算方法或征税标准来看,关税 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关税措施
(1)从量税(Specific Duty)。 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 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 税。 各国征收从量税,大部分以商品的重量 为单位来征收,但各国对应纳税的商品 重量计算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有以下 三种:
关税措施
(2)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保护关税是为了保护国内某些商品市场,促进 这些产业发展而设置的关税。保护关税率一般 都很高,因为关税越高越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有时关税率高达百分之几百,等于禁止进口, 成了禁止关税(Prohibited Duty)。随着世界市场 问题的日益严重,保护关税也成了国际贸易战 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些国家对国内工业威胁 较大的进口产品,往往征收很高的关税来进行 保护。
关税措施
(3)混合税(Compound Duty) 混合税又称复合税,是对进口商品采用从量 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混合税常 常应用于耗用原材料较多的工业制成品。例 如美国对男式开司米羊绒衫(每磅价格在18美 元以上者)征收混合税,从量税为每磅37.5美 分,从价税为15.5%。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是指国际商品贸易政策。它 包括一个国家影响其商品进出口规模、构成和 方向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 大致可分为进口的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以 及鼓励出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
关税措施
所谓关税,简单地说,就是由政府对越过关境 的货物征收的一种捐税。一般说来,一个国家 的关境与一个国家的国界是相同的。但有时并 不一致。当一个国家设有免税的自由贸易区时, 其关境就比国境小;而几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 时,其关境又要大于各同盟国的国境。 关税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关税措施
(一)按照商品的流向分类: 关税按照商品的流向征收时,可分为进 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关税措施
(1)进口税(Import Duty) 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 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这种进口税一般在外国货物进入本国关境时 征收。当一个国家建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 或海关保税仓库时,则在外国货物从自由港、 自由贸易区或保税仓库进入进口国的国内市 场销售时予以办理海关手续,征收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