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ppt
合集下载
第七讲卢梭的教育思想(共49张PPT)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 来的。〞
❖ 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是互 相冲突的,他们受的教育就是不好的,天 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展;相反,三种教 育协调一致,趋向同一目标,他就受到了 良好的教育。
❖ ?病梅馆记? ❖ 遗传、教育与环境
❖ 3、自然教育: ❖ 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开展的自然历程。
❖ 方法:
❖ 教学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 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 A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making also follows from the law that the child is to be taught by experience and not by the reasoning of adults. Memory and reason do not develop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The former depends upon the latter.
消极教育
❖ “你不急于到达什么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 速地到达那个目书和写字。
❖ 在道德教育上,卢梭主张自然后果方法: ❖ 让儿童自己在生活中去学会遵守自然法那么。比方,
儿童打坏家具,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受到 没有家具的不便。通过这种自然的惩罚,儿童便不会 再去破坏家具了。
切的事物,甚至连别人的那一点点事物也不可能完全知 道。〞有用的知识是那些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 其次,要学习可理解的知识。 ❖ “爱弥儿的知识不多,但他所有的知识都是真正属于 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 “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 的能力〞 。
❖ 兴趣:
《卢梭的教育思想》课件

《社会契约论》
提出了“主权在民”思想,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之一。
《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重要性。
02
卢梭的教育理念
自然主义教育
总结词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强 制性教育。
详细描述
卢梭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但被社会和教育所扭曲。因此,教育应该回归 自然,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充分发挥其天性。同时,教育者应该避 免过度干预儿童的成长过程,让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02
儿童发展阶段论
卢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这
一理论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儿童发展阶段理
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03
情感教育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
康发展。这一观点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情感教
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尊重孩子 的兴趣和个性,避免过度干涉和压迫。
实践经验
卢梭提倡通过实践经验来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户外探险等活动,培养其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自由与责任
卢梭强调个体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家长应培养孩子的自主 性和责任感,使其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承担责任。
03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个性化教育
教育公平
卢梭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 适应每个儿童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这 一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卢梭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该享有平等的 教育机会,不受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限 制。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公平观念的 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出了“主权在民”思想,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之一。
《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重要性。
02
卢梭的教育理念
自然主义教育
总结词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强 制性教育。
详细描述
卢梭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但被社会和教育所扭曲。因此,教育应该回归 自然,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充分发挥其天性。同时,教育者应该避 免过度干预儿童的成长过程,让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02
儿童发展阶段论
卢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这
一理论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儿童发展阶段理
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03
情感教育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
康发展。这一观点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情感教
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尊重孩子 的兴趣和个性,避免过度干涉和压迫。
实践经验
卢梭提倡通过实践经验来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户外探险等活动,培养其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自由与责任
卢梭强调个体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家长应培养孩子的自主 性和责任感,使其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承担责任。
03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个性化教育
教育公平
卢梭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 适应每个儿童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这 一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卢梭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该享有平等的 教育机会,不受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限 制。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公平观念的 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外教育史卢梭的教育思想

➢ 教育主要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 教育首先应该锻炼儿童的感官并继续发展他 们的身体,批评了在儿童期向学生灌输理性 教育的做法。
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儿童体力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必须好好利用。 ➢ 文化知识教育 ➢ 劳动教育
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 1778年,卢梭在巴黎附近的村庄去世。在他去世11 年后,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使其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 得到了第一次实践。
(二)卢梭的人性论思想 1.性善论 ❖ 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 ❖ 人性善包括 :自爱心、怜悯心和良心。 2.感觉论 ❖ 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 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 的头脑的。
❖ 1754年,卢梭重返日内瓦,但是在短暂的停留后又 重新回到巴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致力于著述,相 继出版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 弥尔》 等日后享誉世界的力作。最后在巴黎郊区隐 姓埋名,写出《忏悔录》一书。
❖ 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于1773年写成《关于波兰 政治的筹议》论
1.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复归自然。
❖ 自然主义教育有三个方面的来源:或是受之于自 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 自然:“我们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 教育”。
❖ 人为:“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 教育”。
❖ 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 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 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主要目的 在于让儿童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 道德教育具体:善良的感情、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和 坚强的道德意志。
(六)论女子教育
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 教育首先应该锻炼儿童的感官并继续发展他 们的身体,批评了在儿童期向学生灌输理性 教育的做法。
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儿童体力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必须好好利用。 ➢ 文化知识教育 ➢ 劳动教育
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 1778年,卢梭在巴黎附近的村庄去世。在他去世11 年后,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使其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 得到了第一次实践。
(二)卢梭的人性论思想 1.性善论 ❖ 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 ❖ 人性善包括 :自爱心、怜悯心和良心。 2.感觉论 ❖ 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 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 的头脑的。
❖ 1754年,卢梭重返日内瓦,但是在短暂的停留后又 重新回到巴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致力于著述,相 继出版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 弥尔》 等日后享誉世界的力作。最后在巴黎郊区隐 姓埋名,写出《忏悔录》一书。
❖ 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于1773年写成《关于波兰 政治的筹议》论
1.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复归自然。
❖ 自然主义教育有三个方面的来源:或是受之于自 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 自然:“我们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 教育”。
❖ 人为:“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 教育”。
❖ 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 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 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主要目的 在于让儿童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 道德教育具体:善良的感情、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和 坚强的道德意志。
(六)论女子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习也比较容易。 • 男人生来即为了自己,女生生来即为了取悦于男人。 • 降生之后,捆绑得紧紧的义务应予消除。尤其女孩子
不应束胸、束腰。 • 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
达。 • 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 对婚姻的了解
32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国家长官学校教育 重视体育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
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 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 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 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 阅读。
4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 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狄德罗等。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八年。 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4
七、自然后果法
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 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 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 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 后果法”。
35
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
苏启敏的论文《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 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 儿童教育、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教育原则和 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王守仁与卢梭教育思想的 不同,最后得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 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是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的结论。
高志东.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困境的解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
不应束胸、束腰。 • 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
达。 • 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 对婚姻的了解
32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国家长官学校教育 重视体育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
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 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 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 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 阅读。
4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 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狄德罗等。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八年。 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4
七、自然后果法
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 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 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 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 后果法”。
35
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
苏启敏的论文《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 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 儿童教育、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教育原则和 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王守仁与卢梭教育思想的 不同,最后得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 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是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的结论。
高志东.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困境的解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五讲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8世 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顺其 自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培养 反封建的新人。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 统的教育观点,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 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新教育和旧 教育的分水岭。
“让我们定下这样一条莫可置辩的规律,即自 然的冲动总是好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
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 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 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 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 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则: 教育要“遵循自然”。
《爱弥儿》简介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 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 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 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 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 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描绘出“自然教育”
的蓝图。《爱弥儿》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 度的黑暗、愚昧、丑恶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 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 狂的迫害。1762年6月,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 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爱弥儿》,卢梭连夜逃 往日内瓦。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 并下令逮捕他。因此,卢梭被迫逃往各地。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后 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 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 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1749年在法国迪昂学院的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进 步是否有助于道德的进化》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卢梭在征文中认为,人类在自然或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由 的、平等的,道德上是纯洁的。到了文明社会,才出现 道德堕落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8世 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顺其 自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培养 反封建的新人。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 统的教育观点,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 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新教育和旧 教育的分水岭。
“让我们定下这样一条莫可置辩的规律,即自 然的冲动总是好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
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 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 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 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 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则: 教育要“遵循自然”。
《爱弥儿》简介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 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 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 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 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 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描绘出“自然教育”
的蓝图。《爱弥儿》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 度的黑暗、愚昧、丑恶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 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 狂的迫害。1762年6月,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 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爱弥儿》,卢梭连夜逃 往日内瓦。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 并下令逮捕他。因此,卢梭被迫逃往各地。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后 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 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 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1749年在法国迪昂学院的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进 步是否有助于道德的进化》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卢梭在征文中认为,人类在自然或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由 的、平等的,道德上是纯洁的。到了文明社会,才出现 道德堕落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外国教育史_第十章卢梭的教育思想

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 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 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49年,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
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举办征文 活动,卢梭参加了法国狄昂学会的征文 并获得了首奖。卢梭的论文犀利、尖锐, 与众不同,社会反响强烈,卢梭一举成 为文坛名人。
教育遵循自然天性的依据是人性本恶、自然
皆善。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同时,卢梭也提出 了由于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卢梭的这一“归于自然”的主张是教育史上 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带来了儿童观、教育 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4、自然教育应当在家庭进行 卢梭十分重视在家庭中实施自然教育。 5、自然教育应在乡村中进行。 卢梭认为应当送孩子到乡村接受自然教
育。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
目标是“自然人”。按照他的论述,“自然 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公民”“国民”等 概念来说的。二者对立。 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立 自主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活动、著作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 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 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 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 人的教育理想。
1、生平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
的;而在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第三、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 无所不能的,而国家公民是专业化的职化人, 囿于职业而失去自由。 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 的劳动所得为生。
教育学家介绍PPT优秀课件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 发展的道路。
代表作: 《论说文集》《新工具》《新大西岛》《论古人智慧》
6 培根经典作品 《新大西岛》
1623年,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构想
了“所罗门宫(Solomon’s House)。
(一 )所罗门宫——理想大学的雏形
地位: 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 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11 教育思想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规律或规律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 提出同意学制,按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提出教学原则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许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 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长逝。
25 教育思想
3 卢梭
12
13 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 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 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
14 经典作品
教育学家介绍
目录 CONCENTS
01
02 夸美纽斯 03 卢梭 04 康德 05 裴斯泰洛齐
代表作: 《论说文集》《新工具》《新大西岛》《论古人智慧》
6 培根经典作品 《新大西岛》
1623年,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构想
了“所罗门宫(Solomon’s House)。
(一 )所罗门宫——理想大学的雏形
地位: 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 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11 教育思想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规律或规律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 提出同意学制,按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提出教学原则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许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 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长逝。
25 教育思想
3 卢梭
12
13 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 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 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
14 经典作品
教育学家介绍
目录 CONCENTS
01
02 夸美纽斯 03 卢梭 04 康德 05 裴斯泰洛齐
《卢梭的幼儿教育》PPT课件

《 爱 弥 儿 》 插 图
2.主张教育“归于自然”,摆脱 封建社会的污染。 (1)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 人” (2)自然教育的原则就是自由
何为“自然人”?
(1)不受传统束缚而率性发展的人; (2)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 (3)体脑发达,身心健康。
“只有自己实现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借 用他人之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在所有一切的 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 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 做的事情。这是我的第一个原理。只要把这个 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原 则”
3.主张实施“消极教育”,对儿 童少加干涉。
(1)就德育而言,切勿命令儿童或指挥 儿童;用“自然后果法”对儿童进行教育。 (2)就智育而言,切勿用现成文字教授 儿童;采用“直观教学法”对儿童进行教 育。
“那些在儿童的心灵还没有成熟以前,就要儿童明白种种属 于成人职责的教育,既成为积极的教育,那么,没有直接 和儿童谈知识讲理性之先,只图儿童感官得到完全的发达, 称为求知明理的工具的教育,我就只好称之为消极的教育 了。” “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之前,不应当让他们 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当他还处于蒙昧的状态时,你给他 一个火炬他也是看不见的。”“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 是消极的,他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治他 的心沾染罪恶,防治他的思想产生谬见。”“必须锻炼他 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但尽可能让他 的心闲着不用,能闲多就闲多久”“能放在明天教的东西, 就不要今天来教”“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 个教育的奇迹。”即放任无为方可有为。
三、幼儿教育思想
(一)论自然教育,提出应当把儿 童当作儿童看的思想
1.自然教育的内涵: (1)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来的面目、 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非人为 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思想
四、消极教育 消极教育实质是“无为而教”,以不教而 教,要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 教育,而不应在他内心因素尚不成熟的时 候强加给他某种训练形式。
这种“无为而教”并不是对孩子一点知识都 不教,它只是在这段期间着力于锻炼孩子 长身体和培养他的感知能力,不去教书 本知识,利用事物去教育孩子。
三
15-2200岁岁的成青长年和进受教育 行德第的育五全教章过育论程。述,了从女中子阐
的述教了育他及的男“女自青然年
四 的教爱育情”教思育想。。
爱弥儿的青年期
五 爱弥儿的婚姻
教育思想
一、自然教育原理
宗旨
任务
崇信自然, 即 促进儿童 崇信人的生理、 “ 内在的自 心理机能的天 然发展 ” 。 赋自然悟性。
心理感情又是从自爱心→友爱心→爱情→怜悯、同情 心→最终达到善良感情、正确判断和良好意志的相互溶合。
教育思想
二、循序渐进的原理
循序渐进教育就是要适应儿童这种身心发展的过程, 与儿童的成长过程相协调。
➢婴幼儿期, 注意体育训练; ➢儿童期,处于“理性睡眠期”,着重感官训练; ➢少年期,广泛进行智力训练, 即知识教育和劳动 教育; ➢青年期,主要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让 ·雅克 ·卢梭 (1712——1778),法国
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 育家、文学家。 18世纪法 主国要大著革作命有的《思论想人先类驱不,平启等 的蒙起运源动》最、卓《越社的会代契表约人论物》、 《之爱一弥,儿被》誉、为《“忏现悔代录民》主、 《政新体爱之洛父漪”丝。》、《植物学 通信》等。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8世纪中 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尊 重天性,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培养 反封建的新人。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 教育观点,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 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被誉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从《爱弥尔》来谈教育思想
《爱弥儿》何进行体育教爱育弥,儿使
人类的婴儿期
一
第儿二童章自论然述发了展卢对。梭2-把12自岁己的描儿写成 童进行感官教一育个。理想的教师,
又把爱弥儿描写为
二 爱弥儿的童年期
爱弥儿的少年期
第三章论理述想了的对学1生2-,15叙岁述
的少第年四进了章行爱论智弥述育儿了教从对育出。生到
一个按照自然本性自由发展的儿童,才能成长为真正的自然人。
教育思想
二、循序渐进的原理
婴儿期
儿童期
少年期
青年期
产生感觉、 触觉、 视觉、听 觉
出现四肢、 五官的活动 欲望, 感觉 能力继续发 展, 表象、 记忆能力逐 步产生。
产生求知的 心意、兴趣、 好奇心, 具 有初步的思 维判断能力
产生感情、 道德观念、 理性
教育思想
三、自然后果法 原理
即使儿童犯了错误, 也绝对不能采取体 罚等惩罚措施,应 让他们在同大自然 的接触中,体会到 自己所犯错误和过 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方法
结合具体的事例, 使他们从自己的 过失中尝到恶果 的苦楚,从而记 住教训,明白事 理。
例如:打碎水杯
教育思想
四、消极教育
“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 是我们用来获取知识 的工具,在用它们去 获取知识之前,一切 旨在促使它们趋于完 善的教育,我皆称之 为消极的教育,它将 通过感官的锻炼,为 理性的发展做准备。”
原理
教育要按照儿 童个性的发展 来实施, 考虑 到儿童的年龄 特征。
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原理
反对压抑儿童个 性和束缚儿童自 由的封建教育;
反对严格的纪律 和死记硬背的教 学方法;
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 活动,以自己特有的方 式去看、去想、去感觉 一切事物; 要求教育者 “ 应把成 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 作孩子 ” ,在进行教 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 心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