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兹莱和麦金托设计上各自特点和启示

合集下载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以及影响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以及影响
的作 品看起 来 总有 几分 孤独 感 。及 至成 年 插 ,而 在这 些植 物 的处 理手 法 上 ,则借 鉴 了新 工艺 运动 中经 常 用 比亚 兹莱 在一 家小 公司 里面 做职 员 ,闲暇 里 以绘画 来打 发 时间 。 到 比亚 兹莱 2 0 岁时 候 ,机 缘 的巧合 促成 了他人 生 轨迹 的 巨大
大 众 文 艺
・ 美 术 与设 计 ・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 以及影响
王 西 ( 西 京 学院 艺术 学 院 7 1 0 0 0 0 )
摘要 :比亚兹 莱被视为英 国1 9 世纪最伟 大的 艺术 家之一 ,他在设 连 文 字 的设 计 都 能在 威 廉 ・ 莫 里斯 的作 品 中找 到 原 型 ,这种 介 于 计 史上做 出卓越 的贡献 ,在插 画上也 有着很 高的声望 ,他的作品不仅 抄 袭和 模 仿之 间 的作 品 引起 了莫 里斯 的不 满 ,为 以后 两人 的 交恶 在 当时产 生强烈反响 ,现代 的很 多艺术家也深受其作品的启发。本文 埋 下 了伏笔 。 从平面设计和插 画两个方面来分析 比亚兹莱的作 品 ,在 平面设计方面
关键词 : 《 黄 面志》;新工 艺运动 ;颓废 艺术 ;浮世绘
没 有像 莫里 斯 那样 采用 对称 的构 图 ,他 采用 不 对称 但 是很均 衡 的 方 式 ,画面 更 加复 杂精 美 ,人 物 ,树木 ,花 卉 以及 动物 等各 种 构
比亚兹 莱 ,作 为 1 9 世 纪英 国乃 至 欧洲 最有 影 响力 的 艺术 家之 成 要素 都被 巧 妙 的穿插 在一 起 。颇 具 东方风 格 的孑 L 雀造 型 以及 源
转 折— — 英 国著 名 的画 家琼 斯 爵士 发现 了他 有 着异 于 常人 的绘 画 作 品里 面充 满 了这 种类 似 的花 纹和 图案 ,这 种 连续 的 、浑 圆 的、 天 赋 ,他 鼓 励 比亚 兹莱 走职 业 画家 的道 路 ,并 且热 心 的为 这位 年 柔韧 的 曲线 ,在 比亚兹 莱 的很 多作 品 中都 能找 到 , 以至 于 会经 常 轻 人 找 了一 所 学校 来学 习绘 画 的知 识 ,尽 管 比亚兹 莱在 短 短 的不 被 责备 为抄 袭 莫里 斯 的作 品 ,而 比亚兹 莱 则骄 傲地 宣称 他 的作 品 到 两个 月里 并没 有 从这 所学 校 学到 什 么 ,但 是 琼斯 爵士所 给予 的 比前 者更 加完 美 。 鼓 励确 实 巨大 的 ,使 比亚兹 莱足 以有 信心走 上 艰难 的艺术 道路 。 不 可否 认 比亚 兹莱 在 学 习和 模 仿威 廉 ・ 莫里 斯 ,他从 莫 里 斯 尽 管没 有 受 过 正 统 的美 术 教 育 ,但 才 华 横 溢 的他 在 为 出版 的作 品 中汲 取灵 感和 营 养 ,但 是 比亚兹 莱 的设 计风 格是 多变 的, 商创 作 了 《 亚瑟 王之 死 》 以后 ,就 获得 巨大 的成功 ,为他 带来 了 除 了威 廉 ・ 莫 里 斯 ,他 还 模仿 画家 克 劳 累克 的风 格 ,学 习克 劳 累 财 富 与 荣誉 ,更 使 比亚 兹 莱 从 这项 工作 中得 到 了深 刻 的锻 炼 。 克轻 快 的节 奏 ,柔和 的 色彩 和流 畅 的笔 触 。在 他为 《 黄 面志 》 所 1 8 9 3 年 王尔 德将 《 莎乐 美 》的 英文 版插 图交 由他来 做 ,顺利 完 工 设计 的封 面 和海 报 中 ,黑黄 线条 的 相互 置换 完 美 的描绘 了女人 的 之 后 , 另一个 著 名杂 志 《 黄 面 志》 也 由他来 设 计封 面 ,此杂 志 一 形象 ,而 大 片 的黑色 和黄 色 又极 强 的表 现 了画 面的 节奏 和氛 围。 经 出版 便 立刻 引起 了轰动 ,竟成 为 l 9 世 纪9 O 年 代艺 术设 计 界 的象 这种 手 法 一经 出现 ,便 立 刻 引起 了轰 动 , ( 如图1 ),读 者 被 这 征 ,也 使 比亚 兹莱 的事业 达到 了顶 峰 。 英 国公众 舆论 谴 责 的对象 ,迫 于压 力 ,赖恩 不 得不 解雇 了比亚 兹 莱 ,并且 换掉 了他 为 《 黄 面 志 》所 作的 一切 插 图 。在 当时舆 论 的 打 压 下也 没有 一 家 出版 社敢 再雇 用 比亚 兹莱 了,失 去经 济来 源 的 他 受到 了物 质和 病痛 的双 重折 磨 。

插画大师比亚兹莱艺术形式的构成元素

插画大师比亚兹莱艺术形式的构成元素

2019年第5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8 卷(总第 104 期)JOURNALOFSHANGQI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18No.5 Oct.2019插画大师比亚兹莱艺术形式的构成元素任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100)摘要:奥布雷•比亚兹莱作为文艺思潮变革的参与者,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幅幅极具艺术价值的 传世杰作。

他作品中怪诞、情色、叛逆、罪恶的画面,具有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礼教与人 性的伪善,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19世纪90年代颓废主义的灵魂代表人物。

比亚兹莱的人生经历与大时代背景,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融合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最为突出的就是巴洛克与洛 可可、拉斐尔前派和日本元素。

关键词:比亚兹莱;颓废主义;拉斐尔前派;巴洛克)各可可中图分类号!218. 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1 —8127(2019)05 —0066 —05一、 比亚兹莱的生活历程1872年8月21日,奥布雷.比亚兹莱出生在英国南部的海滨城市布莱顿。

比亚兹莱幼年时,家 境比较优越,特别是他的母亲出身名门且接受过高 等教育。

但后来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他的母亲对 婚姻产生不满,从而把所有精力和爱都投人在培养 其儿女身上[1]。

不幸的是,比亚兹莱在七岁的时候 患上了肺结核。

原本音乐天赋出众的比亚兹莱不 得已在中学毕业后就从事了保险业务工作。

比亚兹莱人生转折点发生在1891年7月,他结 识了当时著名的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

琼斯爵士对比亚兹莱的绘画天赋非常赞赏,鼓励他 创作,1892年,比亚兹莱的才华终于得以展现。

出版商邓特委托比亚兹莱为《亚瑟王之死》制作插图,比亚兹莱共创作了 300余幅插图、标题花饰等。

在 创作中,他采用了木刻的手法,用黑白线描绘完成 插画;绘制方法类似版画,极具装饰意味。

他的创 造性和想象力征服了广大读者,这也使他得到了很 多英国出版商的青睐。

现代性转折中直线的意味——从麦金托什的设计趣味看直线

现代性转折中直线的意味——从麦金托什的设计趣味看直线
3 . 抽 象线性 设计 语言拓展 了对设计对象 的形象的一般认识 在人 类 出现 的数 千年 以来 , 直 线从未像现代 性转折 时这 样 如此频繁、 密集地 出现 , 也从未有过 如此广 泛的应用 。麦金托 什 的直 线改变 了人们传 统 的对 维多利亚 式 曲线 的欣 赏, 也 不像 哥 特式下垂 的直 线表 达 , 而是产 生 了工业 时代全 新的直线表达 手
这个 时期 人们受工 艺美术运 动 的影 响较 多, 还处在 对 曲线 的热 爱 中, 但 同时受到风 格派 、 印象画派和东方艺术 的影响 。设
[ 2 ] 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中国青年 出 版社 , 2 0 0 2 .
[ 3 ] 紫典大 师图典丛书编辑部. 新艺术运 动大 师图典. 陕西师范大学出
家通过形 式消解素材 , 并依据形 式融合功能, 使形式作用到作 品 的整体 , 令作 品通过 形式 背后 的意蕴和 意味散发 出永 久的艺术 魅 力 。麦金托 什 的多次 与直 线有关 的实验 成为现 代主 义 的参 照, 也为 密斯 ・ 凡德 罗 等现代 主义大 师 的诞 生埋 下 了重 要的伏 笔, 他 的尝试为设 计的进 一步发 展开拓 了一种积极的可能性 , 也
视觉设计
ART EDUOATl oN RE5EARC H
1 . 纵横 直线 的应 用可以成 为一种情感形式的符号化表达 大量纵横 直线 的运 用是麦金托 什作 品的一大特点 , 他 的直
线 间接 表 现 了 1 9 世 纪 末 人 们 对 于 工 业 化 的 感 情— — 既 接 受 又
渴望改变, 希望美 的工业化产 品能够 出现在 自己身边 。
2 . 直线 的应 用能适应工业 时代精神 的装饰方法 对于工 业革命来说 , 麦金 托什无疑 对其进行 了一次很好 的 包装, 让后来 的人们不会像 工业革命初 期那样对 工业产 品的丑

比亚兹莱插画分析

比亚兹莱插画分析

与相近时期的阿尔丰斯·慕夏相比,慕夏的画 面是璀璨多彩,繁复而优雅。这样的风格正是 当时受欢迎的,比亚兹莱却用一种更新更绝对 的方式表达他自己的艺术理念。“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黑白方寸之间的变化魅力无穷, 强烈的装饰意味,流畅优美的线条,诡异怪诞 的形象,他的作品充斥着诡异和罪恶的感情色 彩。比亚兹莱不是仅仅以插图反映对书中世界 的思考,更是以其反应他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幻 想世界和思想境界。介乎神圣与逸乐之间的穿 着,似是而非的古典装束,甚至画面中充满罪 恶感隐喻的裸体,都把他的作品推到了极端。 《莎乐美》插图正是其中的代表。
“莎乐美的梳洗室1” (The Toilet of Salome I) 莎乐美松散地披着睡衣,几乎是 全裸地坐着,一只手放在私处, 表情好象沉浸在自淫的快感中。 不仅如此,梳洗室的环境充满了 对当时的读者而言非常明白(对 今天的读者而言则有些隐晦)的 性暗示。例如梳妆台上放的奇形 怪状的玩偶,露出书名的书籍 (都是当时的禁书),两个裸体 的侍者等等。。。。。造型优美, 由薄板和细杆所构成的梳妆台是 当时(19世纪末)正在流行的唯 美主义大师戈德温(Edward William Godwin)的典型式样, 而莎乐美的故事却发生在公元1 世纪时的古罗马。更要命的是, 王尔德的剧本中根本就没有梳洗 室这一幕!
“肚皮舞” (The Stomach Dance), 《莎乐美》插图。 画面截然分为上下两部分, 黑色的下部主体是弹奏弦乐 的乐手,恶魔样邪恶的造型 让人不难想象他音乐的性质 ──注意他的头发,飞舞的 姿态传递出音乐的节奏。莎 乐美的形象贯穿上下两个部 分,她几乎没有动──虽然 飘扬的衣袖和漩涡状的玫瑰 表达了运动的趋势──她是 直接地瞪着你,袒露的胸腹 发出挑战的信息。在这一点 上,比亚兹莱和王尔德达成 了一致,他就是要明白无误 地宣布感官的刺激,肉体的 沉溺。注意那些一瓣瓣向里 收缩,好象镶嵌玻璃画般的 玫瑰,这也是比亚兹莱最喜 欢使用的元素之一。

比亚兹莱

比亚兹莱

比亚兹莱---世纪末的天才(关键词:黑白插图新艺术风格线条艺术)奥勃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黑白插图装饰艺术家,以其平面装饰风格,清晰优美的线条和强烈的黑白色块而闻名于世。

他以惊人的才华和短暂的生命构成了英国绘画史上世纪末最璀璨的一页。

我们一代伟大的革命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评价比亚兹莱的黑白插图:“没有一个艺术家,作为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声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这样的广阔。

”“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性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

”——摘自鲁迅《比亚兹莱画选》小引一早逝的天才1872年8月21日出生于英国南部海滨城市布莱顿。

其父文森特•比亚兹莱(Vincent Beardsley)是一个珠宝商的儿子,继承了一点财产,可是却在结婚时被另一个女人指控逃婚而失去财产,由于家道中落,不得不来往于布莱顿和伦敦之间时时寻找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酿酒厂里做小职员。

其母埃伦(Ellen)是一个军官的女儿,家境富裕而受过高等教育,嫁给文森特后不得不住廉租屋,并且做家庭教师以谋取家用,因此常感叹嫁错了人,而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投入在培养儿女身上。

比亚兹莱还有一个仅比他大一岁的姐姐玛白(Mabel Beardsley, 1871-1916年),姐弟两人感情极好,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一起,有了秘密也互相倾诉。

埃伦培养起儿女对文学和音乐的爱好,她本身也是一个颇有造诣的钢琴家,经常指点儿女们弹奏钢琴。

比亚兹莱非常喜爱德国著名歌剧作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年),而据说他在音乐上的天赋远大于绘画。

可是,7岁时比亚兹莱被诊断患有肺结核,因此不得不被送到没有音乐环境的苏塞克斯郡上学,因为那里的空气适合于养病,后来又以同样的理由被送到埃普索姆——这种漂泊的日子倒与他晚期的生活颇为相近。

1885-1888年比亚兹莱在布莱顿语法学校上中学,毕业后随父母搬到伦敦,先在一家建筑师办公室工作,后来又成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比亚兹莱(Beyazid Leyla, 1849-1938),著名的土耳其艺术巨匠,颇受当代艺术家的推崇和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创作能力而著称,被誉为新艺术之父。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令人称羡的艺术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领域。

比亚兹莱是维斯乐(Vasili)·维拉斯(Velazquez)的学生,师从于他德国的私人画室。

他受到了欧洲艺术思潮的影响,尤其受到了印象派和现实主义的启发,使他追求表现自然之美和真实之美。

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富有情感和力量。

比亚兹莱的创作风格承袭了欧洲艺术传统,但也融入了土耳其的文化元素。

他在作品中常常描绘土耳其风景、人物和生活场景,传达着土耳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善于捕捉瞬间的美丽和生活的细微之处,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思考。

比亚兹莱还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兼具现实和抽象的特点,富有立体感和雕琢之美。

他善于利用材料的特性和质感,将雕塑作品打磨得精致而有力。

他的雕塑作品曾在很多展览和博物馆中展出,广受好评。

除了绘画和雕塑,比亚兹莱还有着丰富的建筑作品。

他设计的建筑物注重结构和空间的完美结合,追求轻盈和谐的外观和内部布局。

他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气息和生命力。

他设计的建筑物常常被用于公共空间和文化场所,为城市增添了艺术的氛围和活力。

比亚兹莱的艺术作品源于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的激情,他通过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将美的力量传递给了观众。

他的作品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引领着观众进入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比亚兹莱可以算是新艺术的巨匠,他为后来的艺术家树立了榜样,激励了他们追求艺术的完美和创作的独特性。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还融入了土耳其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土耳其艺术的独特魅力。

他的艺术成就令人钦佩,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5-7西方现代家具及特色

5-7西方现代家具及特色

穆塞尔1902年为疗养院的主要 大厅设计的扶手椅
路斯1899年设计的扶手椅


(四)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
高迪被成为空前绝后的设计怪杰,高迪最伟大之处,也是 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任何时候对任何流行的设计思潮都 持有他独特的并自成一体的做法。 高迪的家具都是为某一特定的建筑室内设计的,它们因此 都非常明确地成为建筑室内整体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 具体构件的设计手法上,高迪对当时流行的“新艺术运动” 的诠释要比所有同时代的法国和比利时建筑师们都更为大 胆和抽象,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迪在设计中对功能及人 体工学的精心考虑,甚至可以认为高迪是现代人体工学发 展的奠基人之一。 高迪的家具不是设计的主流,但却是永恒的。



老沙里宁(以区别他的儿子埃罗· 沙里宁或称小沙里宁) 移居美国后创办的匡溪设计学院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大师的 摇篮,培养出小沙里宁、伊莫斯、伯托埃等一批划时代人 物,由此老沙里宁亦被称作美国现代设计之父。 其家具设计最重要的特点是功能、装饰与人情味的完美结 合,开启北欧学校重视生活情调、提倡设计以人为本的先 河。
Hale Waihona Puke 霍塔以自然曲线为主要构成元素,摒弃古典装饰传统,创 造出风行一时的“霍塔流线”,形成另一种“古典风格”, 这在霍塔的家具设计中表现尤为明显。

(六)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 德国)
德国是现代设计的最直接发源地。贝伦斯更以曾培养过3 位现代建筑与设计运动的经典大师——格罗皮乌斯 (Gropius)、密斯(Mies)和柯布西耶(Corbusier)而 成为德国设计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
奥托· 瓦格纳1906年为澳地利邮 政储蓄银行设计的凳子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作者:陈骏洪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9期摘 ; 要:在新艺术运动流行时期,比亚兹莱作为一个重要的插画家,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精致的装饰性,对比鲜明的构图格局,以及充满奇幻的怪诞感,使他的作品给予欧洲乃至世界前所未有的艺术冲击,更对后世绘画与设计领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以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风格为切入点,在分析他绘画特点的同时了解比亚兹莱插画创作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让读者们重新解读这位新艺术风格的前卫体现者。

关键词:审美意识;装饰性;时代意义;新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218.5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082-01一、“恶之花”的绽放十九世纪末,欧洲人对动乱的现实社会产生了一种名为“世纪末情结”的思想危机,人们对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庸俗感到不安与焦虑。

比亚兹莱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意识形态,在恶中认识美的存在,从病态的人类情感以及死亡中发掘创作灵感已成为他艺术风格的一个烙印。

把人们对于一个世纪的终结所体现出的悲观消极、颓废萎靡以其贴切的神奇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为《莎乐美》所绘制的系列插画中,通过优美的线条与怪诞的形态造型表现出丑秽邪恶的人性和富有攻击性的人物形象。

插画《最高潮》中莎乐美漂浮于空中,脸上充满邪恶和色情。

她手捧先知约翰的头颅,双眼凝视并亲吻着他,头发也因狂喜而激动上卷。

约翰双眼紧闭,血液从头颅中往下流淌并延绵至画面的底部化作一朵令人战栗的罂粟。

作者描写这种恶魔的美并不是单纯地歌颂丑恶或是心怀恶意地刻画那时代的女性,更不是道德的沉沦。

而是通过这种变态扭曲的“恶”来体现人的欲望与精神之间的痛苦挣扎,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以隐喻的途径暗示出人们的躁动不安,以丑陋放荡的形象代替物质文明的罪恶。

二、精雕细琢的装饰性比亚兹莱生活在新艺术运动盛行的时期,而他的天赋才华无疑让他成为这场装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亚兹莱和麦金托设计上各自特点和启示
比亚兹莱:
第一次看到奥勃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的作品是在一家成衣店里,五彩斑斓的女装与黑白双色的画形成明显的对比,不论店主是否意在哗众取宠,这样的装饰效果确实让人望一眼便被吸引。

之后在学习新艺术运动的课程里知道有关他的作品与理念,这些都让我更加崇拜这位虽然英年早逝却与众不同的插画家。

比亚兹莱的作品较多是插图设计,如成名作《亚瑟王之死》的插图设计,为王尔德的剧作《莎乐美》所做的插图设计等。

但他的插图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插图。

他强调插图设计的独立性,这是他区分于其他插图画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亚兹莱的画是东西方艺术元素的综合。

他在绘画当中大量运用中国“龙”的形象,特别是它身上的鳞片;日本浮士绘对其的影响也是深入内部,比如斜角的构图,深色的底边。

这些使他的作品里充斥着神秘的风格和异国的情调。

如上面这幅《莎乐美》的插图作品便是使用斜角的构图,左上角运用鳞片元素,下方是黑色的底边。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比亚兹莱作品的一大特点,精致与简洁构成强烈对比,单纯并且高度的概括,构图和线条更加简明耐看,不会因为太多的细节而引起我们的疲惫。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黑白画,他将黑白双色运用的极其娴熟,使得我们不得不赞叹其画中黑白方寸之间的变化竟是魅力无穷,装饰意味也是更加浓厚。

比亚兹莱的画里充满浪漫的情愫和无尽的幻想。

那些诡异怪诞的
形象使他的作品充满恐慌和罪恶的感情色彩。

如左图也是为《莎乐美》所作的一幅插画,画中莎乐美拎起她爱的却得不到的男人的头颅,脸上没有一丝悔恨的神情,反而露出残忍的古怪的笑容。

比亚兹莱宣扬的是一种非世人所赞同的邪恶的美。

鲁迅先生也曾评价过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是“纯粹的美”,“恶魔的美”。

他的胆量让我佩服,有时看看他作的插画,便能鼓励我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放开胆子,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被称赞为“纯然的装饰艺术家”的比亚兹莱只活过了二十六个年头,但他在插图设计上的影响力却无人能及,短暂的生命创造了恒久的艺术。

麦金托:
作品:他设计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是麦金托什设计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其中包括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也包含了现代主义特点,同时更具有他自己的特征,是20世纪设计的经典之作。

特点:麦金托什是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全面设计师的典型代表。

他的平面设计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他的几何形态和有机形态的混合采用,简单而具有高度装饰味道的特征。

他的设计风格很大程度是受到且本的浮世绘的影响。

麦金托什早期的建筑设计一方面依然受到传统的英国建筑影响,另一方面则具有追求简单纵横直线的形式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