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图版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指标评价

1 前言低渗油田天然能量一般不足,需采用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进行开采。
注水开发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成为低渗油田补充地层能量、保证地层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式。
但各油田储层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如何使得注水达到最好的开发效果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注水开发油田开发指标进行评价对低渗油田的挖潜提供有效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水驱开发效果指标评价目前对低渗油田水驱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可采储量、含水率、存水率、含水上升率、水驱指数、压力、注水利用率共8个指标。
2.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当前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大小占储层射开总厚度的比值,表征油井与水井的连通程度,采油井与注水井相互连通射开厚度即为有效厚度[1]。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注水波及系数的反应,与储层地质因素、井网密度、布井方式密切相关。
一般常采用分油砂体法以及概算法来估算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2.2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在水驱油藏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综合含水率以及含水率上升率来评价含水率的变化。
综合含水率为区块年累计产水总量与累计产液总量的比值。
通过评价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可适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抑制含水率上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并且可以依据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童宪章曲线)预测油田开发各阶段采出程度。
含水上升率为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率变化值。
可将含水上升率分为5个等级,含水上升率大于3.5,开发效果差;含水上升率介于1.75到3.5之间,开发效果较差;含水上升率介于0.5到1.75时,开发效果中等;含水上升率介于-0.25到0.5时,开发效果较好;含水上升率小于-0.25时,开发效果好。
2.3 存水率在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加,注入水不断被开采出来,含水率越高,采水越多,地下储存的水量便越小,水驱开发效果便越越差。
存水率的大小是累计注水量减去累计产水量的差值与累计注水量的比值。
水驱开发效果精细化评价研究

经验,记录事故隐患类型、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形成规范合理的事故隐患检查和整改体系。
对钻井工作人员来说,所有的不规范行为都应该被严格禁止,钻井工人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
确保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施工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根据相应的技术要点开展工作。
此外,钻井有关部门还应强化对钻井技术和设备的不断研究,比如:先进的欠平衡钻井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钻井的水平与效率,促进钻井设备对岩屑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钻井液,防止出现钻井卡钻事故。
与此同时,施工队伍还应选取适应的钻井工具,钻具组的最佳组合可以大大提升钻具效率。
钻井现场是钻井企业的生产载体,是从事生产和劳动的工作人员创造价值的主要场所。
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够对施工单位以及甲方的整体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对企业的市场口碑和竞争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在现场管理当中,安全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根本保障。
因此,必须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钻井现场工作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
石油钻井作业现场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极为复杂,但是使用有效的管理策略,能够对风险实施辨别,使得风险得到管控,还能对各种风险来源进行系统的划分和了解,通过对作业现场的风险辨识,加强作业现场检查力度,排查作业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并进行加以整改,并做到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排查。
同时,还要认真做好业内事故案例的学习培训工作,时时要求员工绷紧安全舷。
3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石油生产不断成长和社会的高效进程,钻井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在不断的进步。
坚决杜绝作业人员的三违现象,强化员工的安全红线意识、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使现场作业标准化、系统化。
强化对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并使用良好的处理方案,有效处理事故隐患。
提升石油钻井工作的安全性,使得海洋石油钻井作业能够按安全、高效的开展。
此外,石油开采企业还应该坚持使用安全、清洁的发展思想,将安全、绿色发展充当为现代石油开采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CK注水示范区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分析

X 收稿日期: 2012- 03- 20
5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 年第 8 期
理论存水率与实际曲线比较, 所作理论曲线如
下( 图 4) 。
图 3 童氏校正曲线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与 理论曲线拟合均不好, 说明油田水驱效果不是很好, 但由于开采以来含水率一直保持在 30% ~40% 之
图 4 CK 注水示范区理论存水率与实际曲线对比图
图 4 中, 左下角的曲线为实际的存水率曲线, 上 面为不同注采比下的理论存水率曲线。从以上理论 曲线与实际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际油田的水驱效 果并不理想, 实际存水率曲线偏离理论曲线很远, 说 明油田的水驱效果差, 存水率较低, 油田累计注入的 水量中有较大部分被采了出来。
[ 4] 王俊魁. 对油气田产量误差曲线的理论探讨 [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4) : 20~25.
[ 5] 张锐. 应用存水率曲线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19( 2) : 56~58.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 ibes t he basic geological sit uat ion and recovery percent of CK wat erflooding demonstr at ion ar ea. According t o t he analysis of recovery percent , wat er st orage rat e and wat er dr ive index and recovery, det ermined t he product ion condit ion of demonst rat ion ar ea with low wat er st orage rat e , low injected wat er ut ilizat ion rat e, smal l inject ed wat er swept volume and low product ion efficiency. New adjust ment scheme was put forward which has import ant significance for Chuankou Oilfield to t aping t he pot ent ial, decision making and t echnical support .
二三结合模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二三结合模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刘笑莹;王胜男【摘要】"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即二、三类油层各自独立部署一套井网,同期布井,同步钻井,协同射孔,完善注采,平衡压力,先期水驱,后期三采,实现二三类油层同步开发.该试验区水驱开发阶段从2007年开始,经过近9年的水驱挖潜试验,含水已经接近98%,即将进入化学驱开发阶段.在化学驱前,通过结合开发实践,筛选确定了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注采压力系统评价、采收率及可采储量评价、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评价、注水利用率评价、递减率评价等13项特高含水期油田的综合开发评价指标,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了各项开发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准确、适用性更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终综合评价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水驱阶段开发效果,标定水驱最终采收率,对二三类油层的开发调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30【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二三结合;二三类油层;水驱开发;评价方法【作者】刘笑莹;王胜男【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正文语种】中文萨中开发区二、三类油层具有厚度大、层数多、储量大、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等特征,独立开发难度大。
采用“二三结合”模式进行开发,即两类油层、两套井网,同期布井、同步钻井、协同射孔,完善注采、平衡压力,先期水驱、后期三采,最终实现二类油层与三类油层相结合,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相结合。
该模式主要优势在于注采井距小、开采层段短、开采对象清、控制程度高。
试验区面积1.91km2,油水井239口,包括110口注水井和129口采油井,开采层段为萨Ⅱ10~萨Ⅲ10。
该试验水驱开发阶段从2007年开始,经过近9年的水驱挖潜试验,试验区含水已经接近98%,即将进入化学驱开发阶段。
一种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除此之 外 , 于水 驱 特 征 曲线 的变 化 趋 势 的分 析 , 以评 价其 水 驱 开 发 效 果 : 基 可 当特 征 曲线 趋 向 x 轴
1
时, 直线段斜率吉 变小, 即B值变大, 由式() 2 易得水驱地质储量 Z变大, 此时反映水驱波及体积增加。 这
[ 收稿 日 期 ] 2 0 一o 0 9 4一O 4 [ 金 项 目] 国 家 8 3 计 划 项 目 ( [ 7 基 6” 2) AAo o o ) O 971。
[ 作者简介]康晓东 ( 9 8一 ,男 ,1 9 年大学毕业 ,博士 ,高级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工作。 17 ) 99
石 油 天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4 江 00 月 第3卷 第2 2 期 J un l f iadG s eh ooy (.P ) A t21 V 1 2 N . o ra o l n a c n l O T g Jj I p.00 o 3 o2 .
[ 键 词 ] 导 数 曲线 ;水 驱 ;特 征 函数 ;开 发 效 果 关 [ 图 分 类 号 ]TE 4 中 31 [ 献 标 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9 5 《0 0 2— 1 9 2 0 0 72 2 1 )0 0 2 ~0
及 时准确 地进 行水 驱 开发效 果评 价是 水驱 油 田开发 决策 的 基础 。在油 藏工 程 中 ,通 常 需要 用到 一些 累计性 指标 随时 问或 时间 函数变 化 的特征 曲线 来分 析油 藏开 发效 果等 ,这些 累计性 指标 即特征 函数 。典 型 的方法 之一 是水 驱特 征 曲线法 ,它 的实用 与 简捷 ,使其 得 到 了快速 发展 和广 泛 应 用 q] 以 甲型水 驱 。 特征 曲线 为例 ,其 特征 函数 即 累计 产水 量 ,同理易得 到其 他类 型 水驱 特征 曲线 的特 征 函数 。
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课件 第三章(4)相渗及应用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
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2、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
例4: 设有一柱状岩样,L= 3 cm, A=4.9 cm2. 岩心中饱和50%的盐水 (μ w=1mPa·s)和50%的油(μ o=2.99 mPa·s)。当岩心两端压差为 △p=0.1MPa,盐水流量为0.09cm3/s,油的流量为0.05cm3/s,计算盐水 和油的有效渗透率。
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
1、润湿性 一般情况下: 1)当岩石润湿性由亲油向亲 水转化时,油的相对渗透率趋 于升高,水的相对渗透率趋于 降低。 2)当岩石润湿性由亲油向亲 水转化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 线右移。
随某相润湿程度的增强,其相对渗透率降低。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
三、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
当岩石孔隙为一种流体100%饱和时测得的渗透 率。 绝对渗透率只是岩石本身的一种属性,与通 过岩石的流体性质无关。
QL 达西公式: k Ap
达西公式三个假设条件?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
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1、绝对渗透率(absolute permeability)
例1:已知: 柱状岩心A=4.9cm2, L=3cm,△P=0.1MPa (1)100%饱和盐水,Qw=0.497cm3/s (2)100%饱和油,Qo=0.166cm3/s. uo=2.99mPa.s uw=1mPa.s 求该岩样的绝对渗透率。 解: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
一、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2、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 70%盐水,30%油:kw=0.1837, ko=0.0366, ko+kw=0.2203 < k=0.304 50%盐水,50%油:kw=0.0055, ko=0.0915, ko+kw=0.097 < k=0.304 1) 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而且与流 体饱和度大小有关。 2) 流体有效渗透之和总是小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以 N 区块为例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以 N 区块为例梁鹏;刘赛;鲍楚慧;马婧【摘要】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 field, the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effect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for making reasonable fine water injection policy.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pressure and saturation pressure, the pressure level is maintained. The theoretical curves of the water cut and the degree of production are obtained by us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The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through comparing actual curve and the theoretical cur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flooding index and injection production ratio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andard plate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 production ratio. The actual curve is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 reservoir water storage rate, water flooding index standard chart to evaluate development effect of water flood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N block is good, and the difference of production volume and water injection volum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formation pressure. The water cut and recovery degree relation chart, water storage rate chart, water flooding index char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effect.%低渗透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合理评价注水效果是制定合理精细注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关系分析压力保持水平级别,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出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通过与实际曲线位置关系评价开发效果好坏.利用水驱指数与注采比关系,计算得出不同注采比条件下标准图版,将实际曲线与同类油藏存水率、水驱指数标准图版对比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研究表明,N 区块生产能力较好,采液量、注水量差异与地层压力变化保持一致,利用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存水率图版、水驱指数图版评价油藏开发效果较好.【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6(045)002【总页数】4页(P400-403)【关键词】开发效果评价;压力保持水平;存水率;水驱指数;注水调控措施【作者】梁鹏;刘赛;鲍楚慧;马婧【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贯穿整个油田开发过程,并为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明确挖潜方向、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提供依据。
水驱特征曲线PPT课件

.
2
100 80 60 40 20 0 0
樊29块含水—采出程度曲线
5
10
15
20
25
30
.
3
大古67块含水—采出程度曲线
100
80 含 60 水 % 40
20
0 0
理论
实际
5
10
15
20
25
30
.
4
应用于天然水驱和人工注水开发油田的水 驱曲线,目前有20余种。按其构成,形成分为
三类:第一类是普通直线关系曲线,这类曲线 业内人士称为丙型和丁型水驱曲线;第二类是 半对数直线关系曲线,这类曲线业内人士称为 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第三类是双对数直线关 系及其它形式。这次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第二类 中的甲型水驱曲线的做法及应用。
用途:发现了这一规律,就可以运用这一
定量规律来描述和预测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的
含水变化,产油水驱规律曲线
.
8
油藏中由于水侵,含水饱和度会不断增加,导致采出液体 中水油比增加,通过推导得出水驱规律曲线的基本公式:
Logwp=a+b*Np
a:几何意义是直线延长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
1
对于水驱油田来说,无论是依靠人工注水
或是依靠天然水驱采油,在无水采油期结束后, 将长期进行含水生产,其含水率还将逐步上升, 这是影响油田稳产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这类 油田,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影响含水 上升的地质工程因素,制定不同生产阶段切实 可行的控制含水增长的措施,是开发水驱油田 的一件经常性,极为重要的工作。这次我将和 大家共同学习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及分析方 法。
.
9
基层队由于没有专用的软件,但我们可以通过 油藏动态分析系统获得所管油藏的水驱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Wi Wp 1 Wp 1
2NoBow 3abSoiwBwo
e 3b 2
Swi11Sor
3
e
3bSoiR 2
1
Wi
Wi
2NoBow 3abSoiwBwo
e
3b 2
Swi11Sor
3
e
3bSoiR 2
出口端含水饱和度-采出 程度
6
Sw
3 2
RSoi
Swi
1 3
1
Sor
1、含水-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将⑥式代入③式并整理得
含水-采出程度关系
7
fw 1 B ae 1 w w o
3
b
RSoi
Swi
1
1
Sor
2
3
o Bo w
3 bSoi B ae w w o
3
1
b RS o iS wi 1S o r
2
3
3
bSoi
1
1
fw' dfw 2
o Bo w
2
dR
B w w o {1 B ae } o o w
3
1
b RS o i S wi 1 S o re 2 1 NhomakorabeaR
结论:15 式即为所求,表示存水率-采出程度之间的函 数关系,油藏一定,存水率仅与采出程度有关,应用 15 式,可制作C-R理论图版
目录 一、公式推导
二、图版制作
1、图版制作流程
(1)、确定常数值: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Sor、Soi、Siw、
a、b值;查《油田开发基础数据表》确定Bo、Bw、μo、μw、 ρo值
2
3
2
fw
2
1 fw
3 bSoifw(1 fw) 2
即:fw'
3 bSoifw(1
9
fw)
2
结论:⑨式即为所求,表示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之间的 函数关系,应用⑨式,可制作fw’-fw理论图版
4、存水率-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1)、求累积产水量
当采出程度在含水率为fw时变化dR,对应的累积采油量变化为NdR,累积采液 量的变化值为dLp,则有
0.0063 0.02 0.052
0.0591 0.076 0.121 0.1646
fw 0 0.0588 0.4344 0.8553 0.9169 0.9731 0.9956 1
kro/krw
129.5714 25.735
2.038462 1
0.342105 0.060331
0
当Sw=0.3525时,Kro/Krw=129.5714;
10 0.338
11 0.433
12 0.554
13 0.709
14 0.908
15 1.161
16 1.483
17 1.893
18 2.414
19 3.074
20 3.907
21 4.954
22 6.263
23 7.890
24 9.895
25 12.340
26 15.288
27 18.789
28 22.875
23.93 78.29
25.16 79.95
26.4 81.86
27.61 79.81
26.92 80.91
27.99 81.03
29.02 81.73
30.04 83.37
31.04 84.32
31.86 85.82
32.69 86.48
33.94 84.59
35.09 86.12
36.12 87.96
B w w o {1 B ae } o o w
3
1
b RS o iS wi 1S o r
2
3
2
结论:⑧式即为所求,表示含水上升率-采出程度之间
的函数关系,应用⑧式,可制作fw’-R理论图版
3、含水上升率-含水率理论关系式推导
将⑦式变形并代入⑧式得:
kro
krw
fw
可以读取: Sor=0.276 Soi=0.69 Swi=0.31
典型相渗曲线对应试验数据
Sw 0.31 0.3525 0.435 0.541 0.56 0.6 0.6688 0.7198
kro 1
0.8163 0.5147 0.106 0.0591 0.026 0.0073
0
krw 0
当Sw=0.6688时,Kro/Krw=0.060331,
代入②式,得:
项目 数值
Sor 0.276
129.5714 ae0.3525b
0.0
6
0
3
3
1
a e 0.6688b
解得:
a=2 4 b=669 606
结 Soi 0.69
合 Swi 0.31
基 Bw
1
础 Bo 1.097
10
NdR (1 fw)dLp
11
N
dLp
dR
1 fw
12
dWp Nfw dR 1 fw
13
Wp
R
Nfw
Wp
dWp
dR
0
0 1 fw
代入 7
N-地质储量,104t Wp-从投产到采出程度为R 时的累积产水量,104t
4、存水率-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Wp
R Nf w
b
R SoiSwi11Sor
3
o Bo w
R
N
w Bw o ae dR 0
3b 2
R
SoiSwi
1 1 Sor
3
o Bo w
N oBo w e dR R
3 2
b
R SoiSwi11Sor
3
a wBw o 0
郭印龙
2007年5月
目录 一、公式推导
二、图版制作
1、含水-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水平油层忽略毛管力情况下, 莱弗里特简化分流方程
相对渗透率比值-含水饱 和度关系
含水-含水饱和度关系
1
1
f w
1
w
Bw
o
K ro
B K o
ow
rw
油藏一定,fw 仅与Kro/Krw 比值有关
2
Kro aebSw
数 据 则
a 669606
b
24
有 μ o 6.85
μ w 0.47
ρ o 0.86
(2)、计算fw、fw’、C理论值与实际值,并成图
由⑦式计算fw理论值
理论
R
fw
0 0.028
1 0.036
2 0.046
3 0.060
4 0.076
5 0.098
6 0.125
7 0.161
8
0.206
9
0.264
8
7
R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6
理论
5
4
3
2
1
0 0
10 20 30 40 50 60
实际
R
70 80
(2)、计算fw、fw’、C理论值与实际值,并成图
由⑨式计算fw’理论值
理论
fw fw’ 0 0.000 1 0.246 2 0.487 3 0.723 4 0.954 5 1.180 6 1.401 7 1.617 8 1.828 9 2.034 10 2.236 11 2.432 12 2.623 13 2.809 14 2.991 15 3.167 16 3.338 17 3.505 18 3.666 19 3.823 20 3.974 21 4.121 22 4.263 23 4.399 24 4.531 25 4.658 26 4.779 27 4.896 28 5.008
2
3
2
w wo
3
1
b RS o iS wi 1S o r
2
3
dR
o Bo w
o Bo w
2
3 bSoi B ae w w o
3
1
b RS o iS wi 1S o r
2
3
即:fw' 2
o Bo w
8
dR 1
4、存水率-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Wp N oBo w e dR R
3b 2
R
Soi
Swi11Sor
3
a wBw o 0
3b
3a2bNSoioBwoBwwo e e 2
R
SoiSwi11Sor
结论:⑦式即为所求,说明油藏一定,含水率fw仅是采 出程度R的函数,应用⑦式,可制作fw-R理论图版
2、含水上升率-采出程度理论关系式推导
将⑦式对R微分,整理得⑧式:
df {1 B ae } B ae 3 bSoi w
w wo
3
1
b RS o iS wi 1S o r
15.1275296 2 8.37126275
3
0.015
6.88 0.94565354 1
4
0.019
8.55 -3.86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