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耀州青瓷印花工艺

合集下载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048Vol.181耀州窑位于陕西西安的铜川市黄堡镇,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塔坡一带。

在宋朝这个地方归耀州管辖,因此得名耀州窑。

随着经济的发展,耀州窑成为北方著名的瓷窑场,以其独特的刻花和印花风格,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后来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及代表。

耀州窑青瓷精品是宋代经济文化繁荣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反映。

耀州窑在唐代创烧,五代成熟,宋代繁荣,金元延续,在15世纪末明中叶结束,有800多年的连续烧制历史。

1 耀州窑青瓷的发展简析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因铜川在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以降隶属耀州管辖,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经过多年不断的考古和研究,我们对耀州窑青瓷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耀州窑青瓷始于唐代,在五代时期慢慢发展,宋代是耀州窑青瓷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元代因蒙古军队入驻,他们不懂青瓷的烧制技术,导致耀州窑青瓷日渐没落。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北方青瓷最典型的特点,耀州窑青瓷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深受世人的喜爱,在当时广为流传。

1.1 唐代耀州窑青瓷耀州窑主要是从唐代开始烧制的,这个时期的耀州窑烧制水平明显不高,而且青瓷烧制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还处于烧制技术的摸索阶段。

这一时期青瓷的釉色不够纯净,色调也普遍单一,往往都呈现为土黄色。

唐代的耀州窑青瓷没有任何的修饰,主要是以很朴素的土黄色为主色调,造型浑圆饱满,处在初期烧制技术的摸索阶段。

到了唐代中叶,耀州窑的青瓷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耀州窑的青瓷器普遍多了精美的装饰。

在经济繁盛的唐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对耀州窑青瓷的烧制工艺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这时候的耀州窑青瓷已普遍应用在上层社会的饮茶文化中。

1.2 五代耀州窑青瓷进入五代时期,很多地方都陷入了战乱,国家也是四分五裂的,但耀州窑的瓷业却依然不断发展。

这时的耀州青瓷技术在学习南方越窑技术和北方的定窑工艺之后,成功创造出了天青釉瓷。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论釉色,宋代汝窑当居魁首;论绘画,明清官窑极尽工笔;论剔刻,耀州窑可称第一。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窑址地处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窑场以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十里窑场”为代表,包括周边立地坡、上店、陈炉、玉华、塔坡等窑在内。

铜川旧称同官,因唐宋时属耀州治,故称耀州窑。

耀州窑制瓷历史源远流长,青瓷烧制工艺炉火纯青,享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不仅深受平民百姓喜爱,还曾贡奉皇室,远销海外。

耀州窑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五代快速发展至成熟时期,宋代时达到制瓷历史高峰,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北宋时期的耀州窑瓷器青瓷胎体较坚簿,釉质莹润而清透,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有着浑厚大气的色调,却也仍带着宋瓷独有的含蓄之风;胎体装饰手法上以剔花、刻花、划花、印花工艺最为著名,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题材丰富,对称均匀,极为美观。

古人一支狼毫,浓浓淡淡地晕染开去,便是一幅丹青水墨,而古老的耀州青瓷,以刀代笔,就使得瓷器开出花来,伴着苍古静深的釉色,留住了千年前的勃勃生机。

▼北宋耀州窑刻花牡丹纹盘成交价:HKD 2,478,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芙蓉纹盌尺寸:直径20.8cm成交价:372,500 美元2018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2018年3月拍卖会▼北宋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斗笠碗一对▼北宋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碗▼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花式碗▼北宋耀州青釉印瑞兽纹笠式盌成交价:562,500 港币▼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犀牛望月纹碗▼五代~北宋青釉刻莲瓣纹龟心碗静志寺地宫藏▼金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宋耀州窑外菊瓣内刻诗文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宋耀州窑青釉小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纽约苏富比2018年9月12日成交价约 240万 RMB▼北宋耀州窑刻缠枝牡丹纹盖盌▼北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盖盌▼金耀州窑刻花碗高 8.7cm;直径 15.3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瓜棱式钵▼北宋耀州窑开光堆塑贴花力士供碗成交价:414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2007年3月19日,编号392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元青釉印花水波鱼螺纹十五瓣形盘▼元耀州窑刻牡丹纹葵口盘宽 16.8 cm成交价:437,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花形盏成交价:207万人民币来源:关善明先生沐文堂收藏伦敦苏富比,2003年11月12日,编号4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宋耀州窑花口杯及盏托(一套)杯高 5cm;杯直径 8.3cm;盏托直径 13cm;盏托高 8.5cm成交价:566,4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黑釉托盏(一套)盏口径10.5cm;足径3.2cm;高4cm;托口径5.7cm;足径4.5cm;高7cm成交价:1,121,000 港元2017年10月2日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北宋耀州窑柿釉盏▼耀州窑青釉牛角杯一对成交价:RMB 517万来源:戴润斋,纽约阿瑟·M·赛克勒(1913-1987)纽约▼五代耀州窑青瓷摩羯水盂▼北宋耀州窑刻花纹执壶成交价:HKD 2,950,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深剔刻葫芦形执壶成交价:3047.5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90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莲纹水注高 20 cm成交价:937,500 港元2017年5月31日佳士得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狮口水注▼北宋耀州窑浮雕水壶▼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倒流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北宋耀州窑剔花凤纹提梁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执壶成交价:50,000 英镑2017年5月10日伦敦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唐草纹嘟噜瓶大阪东洋陶瓷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蓉塘戏鹭纹嘟噜瓶尺寸:宽14.6cm成交价:2,125,000 港元2018年5月30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罐尺寸:13cm成交价:187,5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五代耀州窑三足罐高 6.3cm;直径 4.2cm成交价:460,2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双耳瓜楞罐▼北宋耀州青釉刻花纹双系罐成交价:525,000 港币▼元耀州窑剔刻蕉叶纹花口花囊宽 13.3cm成交价:345,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花口尊▼宋耀州窑青釉瑞兽足炉尺寸:直径18cm成交价:125,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夔龙纹兽足炉日本大坂国立美术馆藏▼耀州窑贴花赤凤纹三兽足炉▼金耀州窑印花三足炉高9.6cm;直径12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金耀州窑带盖三足炉▼北宋~金耀州青釉牡丹纹盖罐成交价:4,900,000 港元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金耀州窑鼓墩盖罐高 8.5cm;直径11.8cm成交价:1,085,6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北宋~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盖盒成交价:562,500 港元2017年6月1日香港苏富比▼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宋耀州窑青釉莲纹双龙耳长颈瓶高28.3 cm成交价:162,500 英镑2017年11月8日伦敦苏富比2017年亚洲艺术品秋季拍卖会▼元耀州窑刻花玉壶春瓶高 30 cm成交价:920,000 人民币2017年6月6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瓶▼北宋耀州刻花青瓷瓶▼金耀州窑青釉胆瓶尺寸:高28.8cm成交价:789,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苏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耀州青釉刻牡丹花纹净水瓶▼耀州窑青釉刻花净瓶波士顿美术馆藏▼金耀州窑刻花梅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北宋耀州窑剔刻飞鸟花卉纹枕静嘉堂美术馆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坐狮成交价:437,500 港元2017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作者:李沛芫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摘要]耀州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其青瓷刻花装饰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干净利落。

刻花装饰技法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耀州青瓷装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耀州青瓷;刻花技法;纹饰特征中图分类号:TH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耀州窑今陕西省同关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关属耀州,故名耀州窑。

其烧制的瓷器称为耀州瓷。

以烧制青瓷为主又称为耀州青瓷。

耀州窑烧制规模宏大,技术精湛。

该窑始创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中晚期,到明代嘉庆年间停止烧造。

勤劳的古代陶瓷艺人,在长期的辛勤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最后得出了“简约巧妙”的刻花艺术工艺。

耀州瓷是古代青瓷的代表,其造型多彩多姿,装饰题材丰富,技法各式各样,纹样图案整体而变化多端。

耀州青瓷以别样的地方特色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只奇葩。

尤其是装饰纹样及技法和造型的结合,在技术与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耀州瓷的装饰技法丰富多样,有刻花、剔花、印花等,其艺术效果各不相同。

其中刻花成就最突出,素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之称。

直到现在,只要谈到耀州瓷,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精巧的刻花艺术。

《德应侯庙碑》赞道:“清水盈匀,昆虫动活,皆莫其所来,必曰神之化也”。

用“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技术的巧,装饰效果的真和技术的精,展示了耀州青瓷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一面。

刻花装饰与青中泛黄釉色的结合,体现在青釉填平凹痕,表面趋向平滑的坯体上,但奔放不羁、圆润生动、活泼多样的刻花装饰图案清晰再现,极富层次感。

装饰效果的别致,成就了耀州青瓷的别样风采。

耀州窑的刻花是用工具在器胎上刻出花纹,花纹的线条成斜面,称为“偏刀”。

它能在平面上显出浅浮雕的立体层次效果,而且行刀的的手法犀利、圆活而流畅,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今天编辑就谈谈:关于耀州窑瓷器中的装饰手法?就笔者所知: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等几种装饰手法,本文就针对划花、刻花以及剔花三种简单介绍下!第一类:划花类在古代,划花的手法往往在半干的器物胚体表面用竹刀、木刀等工具以浅画出线状花纹,之后(施釉)入窑烧制!划花手法比较灵活、线条自然,凸显器物的整体感!北宋耀州窑青釉划花盌北宋耀州窑青釉划花莲纹盘第二类:刻花类古代刻花装饰手法,同样是在尚未干透的器物胚体表面以竹刀、铁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纹,之后也是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一般分为两种刀法:刀锋一侧深,一侧浅,截面倾斜的“单入侧刀法”和刀锋两侧垂直“双入正刀法”!刻花线条有宽有窄,转折变化多样,兼有线和面的艺术效果。

刻花在古代耀州窑烧制的应用很常见!金耀州窑刻花壶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金耀州窑刻花梅瓶北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盖碗元耀州窑刻花鼎式炉第三类:剔花类与刻花、划花不同,剔花在器物胚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之后才把刻制的花纹以及纹样以外的釉面或化妆土层剔去,之后整个露出器物的胎体!剔花类的器物烧制后,釉色、化妆土色以及胎地形成彼此对比,其花纹部分带有一定的浅浮雕的感觉,其装饰花纹整个观赏甚佳!金耀州窑剔花牡丹纹折沿盘金耀州窑剔花莲纹碗宋耀州窑剔花莲纹碗简单了介绍了耀州窑的三种装饰手法,不得不说,古代人在简单的制作工具面前,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宋代青瓷刻花之冠”摘要:在中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中,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

其中,刻花工艺更是首屈一指,不仅雄冠北方,而且对当今装饰工艺都有强大的影响力。

通过对耀州刻花工艺发展历史的阐述和艺术特征的剖析,来论证其在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耀州窑;青瓷;刻花工艺0 引言耀州窑是分布在今陕西省铜川、耀县等一系列古窑址的总称,是北方著名瓷窑之一。

该窑创烧于唐代,经五代发展、成熟,宋代达到鼎盛,在金、元时历经战乱,水平开始下降,止于明代中期,烧造史达800余年。

所谓刻花,是指用刀具在瓷坯的表面刻出花纹线条的装饰方法。

其具体的工艺手法为:首先,在坯体上采用直刀深刻,勾刻出纹样的大轮廓;再在深刻后的纹样轮廓外,沿外缘线采用斜刀广削的手法刻去纹样外的部分背衬。

这种刻法,通常被称为“二刀法”。

因先后两刀都着力大,刻得深而广,刻出的花纹清晰地凸显于坯胎之上。

因此,具有明显的浅浮雕艺术效果。

在前两步骤之后,运用篦梳精心勾划叶脉和花瓣纹理。

前者刀锋较深,后者则刀锋较浅,达到整体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装饰效果。

耀州刻花工艺最初纹饰比较简单,只是一些似花非花、似草非草的不可名状的花纹;北宋中期,刻花工艺高度发展,开始盛行;北宋晚期至金代,仍继续大量生产,但其装饰主流地位已逐渐被取代。

现就不同时期耀州刻花工艺艺术特征做具体描述:1 创烧期耀州窑瓷器创烧于唐代,有青、黑、白、黄褐、花、茶叶沫、外白内黑、外青内黑等单色釉和复色釉瓷。

装饰工艺手法主要利用釉色彩绘,常见的有素胎黑花、白釉黑花、青釉白彩、花釉瓷,并已开始出现戳印、刻划纹饰。

单线条划花、多线条篦纹划花和戳印花为其工艺特点,多以花卉枝叶为主要内容,但尚未形成具有耀州窑特色的纹饰图案,多是取材于民间生活、自然界的简单纹饰图案,仅仅为简单的描摹而已。

至五代起,青瓷作为耀瓷主流,有青绿、灰青、天青、淡天青等色调。

造型上轻盈秀丽、精巧多样。

装饰工艺手法上以单线条划花、刻花、剔划花、剔刻花、剔刻化妆土、贴花为特点,有团菊、草叶、水波、细线龙纹等纹饰图案。

宋代的耀州窑工艺特征,原来这样鉴别最简单!

宋代的耀州窑工艺特征,原来这样鉴别最简单!

宋代的耀州窑工艺特征,原来这样鉴别最简单!宋耀州窑刻花落花流水纹碗壹般來講,宋代早期耀州窯瓷器的裝飾以刻花為主,紋飾較為簡單,線條寬粗,題材以蓮瓣、牡丹、菊花紋等較為常見。

花紋局部不加任何裝飾,圖案簡樸。

紋飾大部分裝飾於器物的外壁。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碗中期耀州窯的刻花進入了成熟階段,無論是裝飾技法還是題材,均較早期有了明顯的提高。

不僅紋飾由早期的外壁轉向內壁,紋飾結構較早期復雜,而且在紋飾中刻劃並用,使圖案的立體效果進壹步加強。

宋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刻花技術的成熟,使耀州窯的陶瓷印花工藝也得到迅速發展並逐漸成熟,並成為宋金兩代廣為流行的裝飾。

紋飾中植物類以折枝牡丹、交枝牡丹、纏枝牡丹、交枝菊、纏枝菊花、蓮花、水波花草、水藻、纏枝忍冬、花葉紋為主。

動物紋中有雙鴨蓮花、水波三魚、龍、鳳紋等。

紋飾中的植物動物紋均模擬自然,處於寫生與圖案之間。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晚期因器制紋,不拘形式,紋飾瀟灑自然,生動逼真。

常見以水波微底紋,上飾荷花、遊魚鴛鴦等,仿佛在壹泓碧波蕩漾的清水中自由地搖曳、遊動,清新優美,栩栩如生。

新出現的紋飾有連環牡丹、單束蓮、雙束蓮、纏枝菊花與船、竹葉、卷葉紋等。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動物紋中有鳳凰戲牡丹、群鶴博古、雙鶴等。

群鵝、水波、五魚、蓮花六魚、蓮花魚鴨紋都是晚期的新創。

另壹特色是出現了大量的嬰戲紋等,如梅竹戲嬰、松竹戲嬰、纏枝戲嬰紋等。

水波紋中長波段同心圓式的排列繼續使用,同時出現有平行的弧形復線組成的水波紋,此紋飾為晚期耀州窯青瓷所特有。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金元時期耀州窯雖然仍繼續燒造,但紋飾日趨簡化。

金代以水波魚紋、蓮花、鵝紋、卷葉牡丹、犀牛望月、瑞草鴨紋、纏枝花卉、朵花、嬰戲紋等較為常見,尤以犀牛望月、六格花卉具有時代特征。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此時與宋代紋飾明顯不同的標誌是化妝土及剔花工藝的廣泛使用。

化妝土的實用彌補了金元時期耀州窯胎體粗糙的不足。

而剔花工藝的采用,使紋飾古樸渾厚,雖不及前期刻、印花精致,卻也別具簡潔豪放的風韻。

浅谈耀州青瓷的装饰构图艺术

浅谈耀州青瓷的装饰构图艺术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王彩红[摘 要]在我国古代北方名窑排行中,耀州青瓷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位列其中。

耀州青瓷的装饰题材丰富多样,而且纹饰构成也会随着不同的器型和装饰技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种类和面貌,这些装饰纹样中,既有单独出现的,也有组合装饰的,灵活度和自由度较高,变化较为丰富。

在各种形状、连续式、分割式的构图形式规范下,形成了耀州青瓷独特的魅力和规律,增强了它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耀州青瓷;纹饰;构图[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11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彩红.浅谈耀州青瓷的装饰构图艺术[J].天工,2021(2):114-115.浅谈耀州青瓷的装饰构图艺术耀州青瓷烧制的种类很多,涉及的装饰题材也是多种多样,这些装饰题材既有自然界的动植物,又有人物风景和文字几何图样,可谓是包罗万象。

正是这些多样化的纹饰题材,让青瓷形成了丰富多变、优美合理的构图样式。

构图是创作者艺术构思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进行题材组织、完成图画器物造型的关键手段。

耀州青瓷所采用的装饰纹样大部分都是多样化的构图形式,正是因为这样,青瓷在进行外观造型时更加自由和灵活。

不同器物造型或装饰部位的构图是有区别的,而且所采用的构图方式也不相同,常见的构图方式有连续式构成、绘画性构成、分格状构成和开光式构成等。

这些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通过纹样形态和装饰部位成为不同的构成骨架,这些千变万化的构图方式,结合这些多样化的构图,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纹样的结构和层次,让纹样得到最佳诠释和表现,让青瓷内容得到充分体现。

在耀州青瓷的纹饰构图中,会关注变化和平衡,动静结合,从而形成青瓷自身独有的特色和艺术规律。

一、历史中耀州青瓷的装饰构图的变化耀州青瓷自唐朝时期开始创烧,该时期的装饰纹样跟鼎盛时期的宋朝相比,不管是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存在着天壤之别,唐朝时期的耀州青瓷纹饰主要是采用素胎黑花瓷上的各种黑釉来进行纹样点绘,这样形成的纹饰一般所采用的是开光和三角形、多边形为主的适合形构成。

基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

基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

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 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宋代耀州窑刻 划花瓷纹饰中表现为对自然元素的运 用,如山水、花卉、鸟兽等。
无为而治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影响了宋代耀州 窑刻划花瓷纹饰的简约风格,追求以 少胜多,以简胜繁。
佛教思想的影响
禅宗顿悟
佛教禅宗思想对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的影响表现在对纹饰的意境和内涵的追求上,通过简单的线 条和图案表达深邃的哲理和思想。
研究现状概述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是陶瓷艺术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 关注。
国内外学者从历史、艺术、工艺技术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未解之谜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纹饰的创作背景、文化内 涵以及与当时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关联等。
研究方法与成果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概述
纹饰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繁多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种类繁 多,包括植物、动物、人物、山 水等题材,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
特点鲜明
其纹饰特点鲜明,线条流畅,构 图严谨,注重细节表现,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纹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耀 州窑作为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刻 划花瓷纹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 审美观念。
纹饰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通过线 条的流畅、图案的对称、色彩的 搭配等手法,表现出形式美感。
意蕴美
纹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传递出深邃的意蕴美,使观者能 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
工艺美
刻划花瓷纹饰的工艺制作过程非常 讲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工匠们 的智慧和心血,体现出工艺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是使用刻有纹样的印花范具在胚胎上印出花纹的装饰手法。

局部和简单的戳印及模范印制工艺,早在唐代已出现、。

但在碗碟盘圆器中整体大量使用与宋代耀州窑刻花同样风格的印花磨具则产生于宋代中期。

由于耀州窑刻花青瓷备同样风格何纹样的印花工艺,从而增大产量。

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土坯料刻出有花纹的印花范,晾干后入窑素烧而成;再在轱辘车上挂坯轮制出与印花内范大小和造型相似的圆形坯体;稍晾干不沾即可。

再将此稍晾干的坯体倒扣在印花范上,手掌或有弹性的小木拍沿四周轻轻拍打,两者造型和纹样一致。

最后取下印有花纹的坯体,修整外壁挖足而成。

耀州窑的模具兼具印花和成型两种功能,模具的成型方法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轮制成型,跟制作瓷器一样,刻制好花纹,入窑烧制而成使用;另一种是母子范,先把母范制作
印花纹饰题材广泛,构图形式各异:耀州窑印花磨具纹饰题材广泛,北宋的印花纹样可达百余种。

植物类有牡丹纹:缠枝牡丹、交枝牡丹等
图一
图二
耀州窑印花工艺对现在耀瓷发展起了推进作用。

在现在工业化生产中陶瓷生产中大量借鉴印模工艺,采用石膏制模翻模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生
是将宋代的瓷泥制范改为石膏制模、设计人员将图案刻在石膏原模上,经模型技
硅胶复模,石膏再次翻出大量子模,利用现在滚压原理,将泥块置于固定在辊压机上的子磨具内滚头转动压制成坯体,带晾干收
印花工艺的应用与发展不但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数量,而且促使了陶瓷产品的批量化、规格化、标准化、配套化的发展,即满足了宋代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

同时印花工艺还是耀州窑继刻花工艺之后对中国陶瓷史的又
图三
图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