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黄皮脱苦工艺探索

合集下载

无核黄皮脱苦工艺探索

无核黄皮脱苦工艺探索

无核黄皮脱苦工艺探索作者:张依玲罗树灿李远志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2期摘要:以郁南无核黄皮作为原料,分别用糖化酶和超声波对无核黄皮进行脱苦处理,以总黄酮的去除率为评价脱苦的指标,探究无核黄皮脱苦工艺。

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0.25%,酶作用时间4 h时的无核黄皮脱苦率达69.8%;在pH值6,超声时间90 min,料液比1∶1(g∶mL)条件下,无核黄皮脱苦率达65.8%。

关键词:无核黄皮;脱苦;糖化酶处理;超声波处理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2.011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Debittering of None-nuclear Clausena lansiumZHANG Yiling1,*LUO Shucan1,LI Yuanzhi1,HUANG Zengyan2(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China;2. Guangdong Yunan Qinqun Food Co.,Ltd,Yunfu,Guangdong 527100,China)Abstract:With fresh Clausena lansium as a raw material,the glucoamylase treatment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methods,which used removal rate of total flavonoid as the index were used to study on debitterizing of Clausena lansium. The rea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the adding amount of glucoamylase was 0.25%,and treatment time was four hour.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the removal rate of flavanone reached up to 69.8%.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terial-to-liquid ratio 1∶1(g∶mL),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90 min,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value was 6,the remove rate of flavanone was 65.8%.Key words:none-nuclear Clausena lansium;debittering;glucoamylase treatment;ultrasonic treatment黃皮(Clausena lansium)芸香科黄皮属,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国家,于7、8月成熟,果皮呈淡黄色或暗黄色,肉白多汁,其营养价值颇高,含有多种氨基酸[1]、维生素。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其中,黄皮作为郁南县的一种传统农产品,在当地具有特别的地位。

黄皮因其口感独特、品质优良,成为很多人喜欢的一种小吃和佐料。

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黄皮加工业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重点分析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的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及问题1、生产数量目前,郁南县黄皮加工业的总产量达到了4万多吨,其中无核黄皮产量占到了30%以上。

但是,由于生产原料的限制,目前无核黄皮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黄皮加工企业的规模也比较小,单个企业生产能力有限,难以大规模生产,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生产工艺郁南县黄皮加工企业多采用传统的人工生产工艺,由于生产工艺制约,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同时,黄皮加工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积极,缺乏创新精神,限制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另外,目前郁南县黄皮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产品质量难以得到统一标准的保障,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3、市场开拓目前,郁南县黄皮加工企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当地,销售渠道相对单一,没有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

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营销人员,黄皮加工企业面临着销售相对困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在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黄皮加工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乃至国外的竞争,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

二、对策建议黄皮加工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新技术,转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以机械化为主,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品质,需要选择更好、更成熟的原料且要保证不断的新鲜补给,可以建立原料补给安全体系和生产管理体系,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不良品率和生产浪费。

2、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应该建立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可以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其中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控制、成品的检验等一系列环节,准确评估产品质量,严格遵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我国黄皮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我国黄皮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我国黄皮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王文文;汤敬谦;张东峰【摘要】黄皮是我国南方特有水果,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对黄皮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Clausena lansium is a unique fruit of southern China which has abundant nutrients,extensive usage and high economic value.Clausena lansium' 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nutritional value,produc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was put forwar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3【总页数】2页(P5945-5946)【关键词】黄皮;生产现状;研究现状;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作者】王文文;汤敬谦;张东峰【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广东高校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广州510300;暨南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3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7黄皮属热带、亚热带水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优稀水果,已有1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

目前,黄皮主要以鲜果销售为主,由于黄皮果实柔软皮薄,容易破损,不易贮藏,极大地制约了黄皮产业的发展。

因此,笔者就我国黄皮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广大研究者对黄皮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黄皮的生物学特性黄皮(Clausena lansium)是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Clausena)植物,喜生长于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低温或高温干燥则生长受制[1]。

无核黄皮栽培技术

无核黄皮栽培技术
无核黄皮栽培技术
演讲人: 日期:
• 引言 • 无核黄皮品种特性 • 栽培技术要点 • 病虫害防治技术 • 采收、贮藏与加工技术 • 经济效益分析与市场前景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应对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和口感的 要求不断提高,无核黄皮作为一 种优质水果,其市场需求量不断
增加。
促进农业发展
黄皮干制
将无核黄皮果实切片或切条,经过烘干或晾晒制成黄皮干 。黄皮干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可作为休闲食品或用于 泡茶。
黄皮果汁
将无核黄皮果实榨汁,经过澄清、过滤等工艺处理,可制 成黄皮果汁饮料。黄皮果汁具有清热解暑、消食化痰等功 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黄皮果酱
将无核黄皮果实打浆,加入糖、酸等调味品熬制而成。黄 皮果酱可用于涂抹面包、制作糕点等,增加食品的风味和 营养价值。
采收时期确定及注意事项
采收时期
无核黄皮果实在7-8月成熟,当果皮由绿色 转为黄绿色或金黄色时,为适宜采收期。此 时果实风味浓郁,品质佳。
注意事项
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如遇雨天,应推迟 采收时间。同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采 收,避免在烈日下或雨天进行。
贮藏保鲜方法介绍
01
常温贮藏
将无核黄皮果实在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不超过30cm,可短期贮
繁殖方法及育苗措施
繁殖方法
采用嫁接繁殖,选择优良品种的无核 黄皮母树,采集接穗进行嫁接。
育苗措施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砧木苗,嫁接 后加强管理,及时除萌、解绑,促进 苗木生长。
栽植密度与配置方式
栽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合理密植,一般株行距为3m×4m或4m×5m。
配置方式
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配置,也可根据地形采用等高线栽植。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是一个生产无核黄皮及相关加工产品的产业,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本文将对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生产规模扩大: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近年来经过发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量和销售额逐年增加。

2. 技术水平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方式和工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3. 产品结构优化: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的黄皮制品发展至包括黄皮果酱、黄皮罐头等多种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品牌影响力提升: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在市场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市场需求不足:目前,无核黄皮加工业的主要市场集中在本地和周边地区,市场需求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扩大产能。

2. 缺乏品牌知名度:尽管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在一些地区建立了知名品牌,但在整体市场中的知名度还相对较低,难以与一些知名品牌进行竞争。

3. 技术创新不足:尽管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进步,但在整体行业中的技术创新还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1. 拓宽市场渠道:通过开发新的市场渠道,如线上销售和跨境电商,拓展销售市场,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机会。

2. 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提高郁南县无核黄皮加工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建设来增加产品竞争力。

3. 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4. 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周边地区的农民合作,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黄皮种植到加工销售,实现产业链的优化,提高效益。

5. 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发和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黄皮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福州地区无核黄皮丰产栽培技术

福州地区无核黄皮丰产栽培技术

福州地区无核黄皮丰产栽培技术
林航;陈雪金;赵依杰;方祥勇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 黄皮是原产我国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等地.黄皮果实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凉果、蜜饯、果酱和清凉饮料.特别是无核黄皮,食用方便、可食率高,又具化痰止咳、消食除积、健脾开胃等功效,无论内销还是外销均受欢迎.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林航;陈雪金;赵依杰;方祥勇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农科所,350018;福建省福州市农科所,350018;福建省福州市农科所,350018;福建省闽侯县经作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核黄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无核黄皮丰产栽培技术
3.无核黄皮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4.福州地区哺乳仔猪腹泻防制研究Ⅰ.福州地区哺乳仔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5.无核黄皮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核黄皮酥的研制

无核黄皮酥的研制

无核黄皮酥的研制作者:朱振雄黄星源刘功良谢伟娴朱委湾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采用广东云浮郁南优质无核黄皮蜜饯为原料,小麦粉、冬瓜蓉、黄奶油、白砂糖为配料,经混合搅拌,最后通过打碎制成团粒、加工成半成品球状料、机压成方块、加上蛋液、二次烘烤等处理步骤,得到一种无核黄皮酥,品质香脆酥松、甜而不腻、甘香可口、风味独特。

关键词:无核黄皮蜜饯;二次烘烤;无核黄皮酥近几年来,郁南县无核黄皮种植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郁南农业的主导产业。

2018年12月30日,全县种植面积7.3万亩,投产面积6.8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达2.1亿元。

无核黄皮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酒、果酱、果汁饮料、蜜饯凉果等产品。

随着无核黄皮产量不断增加,通过引进、壮大发展无核黄皮深加工企业,增加无核黄皮产业链,郁南无核黄皮产业将进一步壮大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重要经济来源。

本研究用本地盛产的无核黄皮鲜果为原料,制作成蜜饯,然后加工成烘烤类饼干,进而研发出更多新颖的果饼[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设备仪器无核黄皮蜜饯(郁南县康美先食品厂)、黄奶油(梧州金益发食品有限公司)、鸡蛋(梧州金益发食品有限公司)、无核黄皮鲜果(郁南县兴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打蛋机CG-300型(广东泓锋烘焙设备有限公司)、和面机HF-60型(广东泓锋烘焙设备有限公司)、电热食品烘炉TC-900(广东泓锋烘焙设备有限公司)、压面机YQ-130型(佛山市顺德区俊凌厨具电器厂)。

1.2 工艺流程及操作无核黄皮→无核黄皮蜜饯→打碎成小粒→混合冬瓜蓉馅、小麦粉、黄奶油等→半成品球状料→包馅→成型→烘烤→扫蛋液→二次烘烤→出炉→包装→成品。

1.2.1 原料的筛选无核黄皮鲜果要求成熟度最好达到90%以上,用于生产的无核黄皮鲜果要求成熟度足够、不腐烂。

1.2.2 无核黄皮蜜饯[2]将筛选无核黄皮鲜果进行清洗、盐渍、水漂、煮制、浸渍、烘干等工序制成无核黄皮蜜饯。

无核黄皮酥的研制

无核黄皮酥的研制

3
1
41.5
3
1
2
40.3
1
3
2
39.6
2
1
3
38.5
3
2
1
38.7
38.367
38.367
38.8.900
38.133
38.833
37.700
0.800
0.600
1.200
黄皮酥感观评分达 41.5 分。
3 结论
无 核 黄 皮 酥 表 面 呈 奶 黄 色, 皮 酥 馅 香, 黄 皮 风 味 凸 显, 甜 而 不 腻、 风 味 独 特。 按 照 GB/T 10782—2006 《蜜饯通则》中斐林试剂法测得总糖 含 量:45.4g/L, 按 照 GB/T5009.3 一 2003 中 直 接 干 燥 法 测 得 水 分 含 量: 17% ~ 21%。
厨具电器厂)。 1.2 工艺流程及操作
无核黄皮→无核黄皮蜜饯→打碎 成小粒→混合冬瓜蓉馅、小麦粉、黄 奶油等→半成品球状料→包馅→成型 →烘烤→扫蛋液→二次烘烤→出炉→ 包装→成品。
1.2.1 原料的筛选 无核黄皮鲜果要求成熟度最好达 到 90% 以上,用于生产的无核黄皮鲜 果要求成熟度足够、不腐烂。 1.2.2 无核黄皮蜜饯 [2] 将 筛 选 无 核 黄 皮 鲜 果 进 行 清 洗、 盐 渍、 水 漂、 煮 制、 浸 渍、 烘 干 等 工 序制成无核黄皮蜜饯。 1.2.3 馅料的预处理 先 将 无 核 黄 皮 蜜 饯 切 碎, 再 与 一 定比例的冬瓜蓉混合,充分搅匀 [3]。 1.2.4 饼皮的调制 将小麦粉、黄油、鸡蛋、白砂糖、 水等辅料混合,用搅拌机搅成饼皮。 1.2.5 成型 将 饼 皮 与 馅 料, 分 别 放 进 成 型 机 的两个盘子,然后启动成型机,进行 自动成型 [4]。 1.2.6 二次烘烤 将成型的无核黄皮酥,表面扫一层 蛋液,在 180 ℃下烘烤 12 min,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以郁南无核黄皮作为原料, 分别用糖化酶和超声波对无核黄皮进行脱苦处理, 以总黄酮的去除率为评价脱苦
的指标, 探究无核黄皮脱苦工艺。 结果表明, 在酶添加量 0.25%, 酶作用时间 4 h 时的无核黄皮脱苦率达 69.8%; 在
pH 值 6, 超声时间 90 min, 料液比 1∶1 (g∶mL) 条件下, 无核黄皮脱苦率达 65.8%。
none-nuclear Clausena lansium; debittering; glucoamylase treatment; ultrasonic treatment
黄皮 (Clausena lansium) 芸香科黄皮属, 广泛 分布在东南亚国家, 于 7、 8 月成熟, 果皮呈淡黄色 或暗黄色, 肉白多汁, 其营养价值颇高, 含有多种 氨基酸[1]、 维生素。 无核黄皮作为其中一个品种, 具 有消食、 化痰的功效, 民间常用来治疗咳喘、 腹痛、 积食[2]。 其果皮及果肉均可食用, 果皮中富含有独特 香气的挥发油, 经常被制作成果酱或馅饼[3]。 糖苷类 苦味物质主要指黄酮类化合物[4], 而黄皮中主要含有 黄酮类等物质, 具有苦涩味, 影响黄皮及其加工品 的质量和口感。
With fresh Clausena lansium as a raw material, the glucoamylase treatment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methods, which used removal rate of total flavonoid as the index were used to study on debitterizing of Clausena lansium. The rea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the adding amount of glucoamylase was 0.25%, and treatment time was four hour.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the removal rate of flavanone reached up to 69.8%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terial-to-liquid ratio 1 ∶1 (g ∶ mL), 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90 mi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value was 6, the remove rate of flavanone was 65.8%.
2019 年第 2 期
第 2 期 (总第 473 期)
农产品加工
No.2
2019 年 2 月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Feb.
文章编号: 1671-9646 (2019) 02a-0045-02
无核黄皮脱苦工艺探索
张依玲 1, * 罗树灿 1, 李远志 1, 黄增燕 2
(1. 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键词: 无核黄皮; 脱苦; 糖化酶处理; 超声波处理
中图分类号: R15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93/ki.1671-9646(X).2019.02.011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2. Guangdong Yunan Qinqun Food Co., Ltd, Yunfu, Guangdong 527100, China)
处理无核黄皮, 初步探究其对黄皮脱苦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无核黄皮。 糖化酶 (固体, 酶活力 311 U/mg); 芦丁 (生化 试剂),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无水乙 醇、 亚硝酸钠、 硝酸铝、 氢氧化钠、 盐酸; 试验所 用药品及试剂皆为分析纯。 超声波清洗器、 722N 型分光光度仪、 PHB-3 型 笔式 pH 值计。
· 46 ·
农产品加工
2019 年第 2 期
分别添加 0.10%, 0.15%, 0.20%, 0.25%, 0.30%的 糖化酶浸泡无核黄皮, 保持黄皮浸泡液温度 60 ℃, pH 值 4.5, 酶处理 180 min。 测定酶处理前后无核黄 皮果皮中黄酮的含量。
(2) 不同酶作用时间对无核黄皮脱苦效果的影 响。 在浸泡液 pH 值 4.5, 温度 60 ℃, 糖化酶的添加 量为 0.25%的条件下分别酶处理 1, 2, 3, 4, 5 h。 测定酶处理前后无核黄皮果皮中黄酮的含量。 1.2.4 超声波处理对无核黄皮脱苦效果的影响
糖化酶在全世界的产量最大、 用途最广[5], 酶法 脱苦性能稳定、 成本低, 对风味和营养价值破坏小。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效率比较高、 操作简单的技术[6], 当一定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于溶液时, 产生的空化作用 有助于提取液快速渗透提取物, 同时产生加热作用, 有利于苷元的浸出。 王延峰等人[7]通过超声波提取银 杏叶中黄酮, 并与索氏提取比较, 发现超声波提取 更加经济节能。 目前, 超声波已被广泛应用于黄酮 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中。 试验分别用糖化酶和超声波
1.2.1 芦丁标曲的测定 采用文献[8]所述方法。
1.2.2 工艺流程 黄 皮 果 皮 → 剪 碎 →70% 乙 醇 浸 提 → 过 滤 → 定 容
(50 mL) →吸取 2 mL 定容至 50 mL, 测定吸光度。 1.2.3 酶处理法
(1) 不同酶添加量对无核黄皮脱苦效果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18-11-26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7A020225037)。 作者简介: 张依玲 (1995— ), 女,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 * 通讯作者: 罗树灿 (1970— ), 男, 硕士, 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