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教育学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5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 各历史阶段的典型实例、典型人物与代表7 教育学各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的起源2各历史阶段教育的特点3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4教育的三种起源论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5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年代6“六艺”7班级授课制8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9终身教育的含义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与教育的社会功能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3 教育优先发展的涵义4 教育公平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及其相应的决定论的批判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五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2学校教育结构3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和类型4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5 义务教育6 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第六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涵义、类型2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3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5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实质第七章课程1课程及其类型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3我国学校的课程改革4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第八章教学工作1 教学的概念2 教学的任务3教学过程的性质与基本规律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5 教学原则6教学方法7 教学组织形式8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9 课的类型与结构第九章德育1德育的涵义2 德育过程及其基本规律3德育的原则和方法4我国德育的内容第十章教师1教师的概念2教师的劳动特点3教师的任务和基本素质4 教师的专业结构5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十一章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2 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4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建立途径与方法5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1、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及基本的教育主张。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数学1. 数与代数- 整数与有理数运算- 代数式的计算与变形2. 几何- 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面图形的计算- 空间几何的概念与性质3.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语文1. 阅读与理解- 阅读文章的技巧与方法- 文章中的主题与要点提取- 文章的态度与观点分析2. 写作与表达- 写作的组织与结构- 语言的精确与流畅- 表达观点的逻辑与推理3. 古诗文阅读- 古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古文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 古文背景与文化理解第三部分:外语1. 听力- 听力材料的理解与把握- 听力技巧的应用与训练2. 阅读- 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阅读技巧的运用与提高3. 口语与写作- 口语表达的准确与流利- 写作结构与表达能力的提升第四部分:科学1. 物理学- 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力学与运动的规律- 光学与电磁学基础2. 化学- 元素周期表与基本元素- 化学反应与物质转化- 酸碱中和与溶液浓度3. 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第五部分:历史与地理1. 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事件-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历史人物与历史成就2. 地理- 人口与城市地理- 农业与工业地理- 气候与自然环境第六部分:政治与经济1. 政治- 国家制度与组织- 政治体制与决策过程2. 经济- 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企业与资源配置- 金融与货币政策综上所述,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涵盖了数学、语文、外语、科学、历史与地理、政治与经济等六个学科的核心内容,通过逐一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
希望考生能够根据提纲中的各个学科和知识点,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并结合教材和辅导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考察教师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本文将根据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大纲,提供一份复习提纲,供考生参考。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目标1. 教育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 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影响3. 教育目标的种类及特点4. 教育目标的制定与评价方法5. 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目标的影响二、教育过程与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 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5.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方法与技巧三、教育心理学基础1.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2. 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3. 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的培养4. 学习困难与学习策略5.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四、学生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1. 学生行为管理与纪律规范2. 学生发展与个性差异3. 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措施4. 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教师角色与要求5. 教育教学改革的评价与反思五、教育法律法规基础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及作用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与要求3. 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4. 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与处理5. 优化教育法律法规环境的建议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1. 教育伦理概念与基本原则2. 教师职业道德概念与特点3. 教师职业道德的义务与责任4.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与维护5. 面对伦理与道德困境的处理策略以上仅为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的一个简单概括,考生可以根据这个提纲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考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情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同时,考生应该注重多方面的学习资源整合,如教育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教育机构的研究成果等,以便全面了解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此外,平时积累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书籍中的重点知识点、实践经验、案例分析等记录下来,便于复习时再次温习和回顾。
20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2024年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如下:
一、教育学原理
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2. 教育的分类和特点
3. 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4. 教育的目标和评价
5. 教育的管理和发展
二、心理学基础
1. 心理的本质和功能
2. 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3. 认知过程和思维模式
4. 情感和情绪的调节
5. 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三、教育心理学
1. 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
2. 学生发展和学习差异
3. 动机和兴趣的培养
4. 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
5. 心理健康和辅导技巧
四、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体系和法规内容
2.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3. 学生权益保护和校园安全
4. 教育资源分配和管理
5. 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应用
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2.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3. 电子教材和在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工具的应用
5.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措施和技术
以上是2024年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教育学复习提纲总结

教育学复习提纲总结第一篇:教育学复习提纲总结绪论⌝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论语》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
《理想国》——柏拉图《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专著)。
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爱弥儿》——卢梭。
一部小说体教育名著,系统阐述了卢梭的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③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论》——斯宾塞。
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作准备。
20世纪初,出现了“实验教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1916年出版。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只是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
他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思想。
2024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2024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5. 教育学的价值
二、教育学的历史与现状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4. 教育学流派与分支学科
5. 元教育学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与生产力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4. 教育与文化
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 教育目的的概述
2.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 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4.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5.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六、教育制度
1. 教育制度的概述
2.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 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
4. 学制改革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
5. 现代学制的类型
七、课程与教学
1. 课程概述
2. 课程设计
3. 课程实施与评价
4. 教学概述
5. 教学过程与组织方式
6. 教学原则与方法体系
7. 教学评价与反馈
8. 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一、教育学概述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方法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现象:包括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制度、教育改革等。
(2)教育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规律。
(3)教育方法:包括教育原则、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
3.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2)应用学科:包括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学: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代表,关注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2)近现代教育学: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为代表,强调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
(3)当代教育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多元化、全球化、信息化。
二、教育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进行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内在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素质。
(2)教育的外在价值: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
3. 教育的目的(1)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培养特色人才。
(3)终身发展:培养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终身学习。
4. 教育的功能(1)个体功能:促进个体成长、全面发展。
(2)社会功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3)国家功能:培养国家公民、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 教育主体(1)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专业素养。
(2)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3)教育管理者:组织、协调、管理教育活动。
2. 教育内容(1)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2)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写具有教育价值的文本。
(3)教学内容:涵盖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一、语文1.词语积累与运用-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词义辨析题的解题技巧-词语的拼音与笔画的认读与运用2.句子与修辞-句子成分的分析与运用-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句子的语法错误改正3.阅读理解与写作-阅读理解的题型与解题技巧-写作的常见类型与写作技巧-写作结构与逻辑的组织与运用二、数学1.数与代数-数的四则运算及运算规律-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及计算-代数式的认识与简化2.几何-平面图形的认知与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与计算-空间图形的认知与计算3.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的基本计算三、英语1.词汇与语法-基本词汇的记忆与巩固-语法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动词时态与语态的运用2.阅读理解与翻译-阅读技巧与题型的分析-阅读理解题的常见解题方法-英汉互译的基本语法与词汇记忆3.口语与写作-基本口语表达与交际技巧-写作结构的组织与层次-表达观点与提供论据的写作方法四、科学1.物理-力、能量、电磁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气体、液体、固体的性质与运动2.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解读-酸碱中和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3.生物-动植物的基本分类及特征-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知与学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五、历史与地理1.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间与事件-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与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2.地理-地球的基本地理知识-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的认识-世界各大洲与国家的地理特征与发展六、文学与艺术1.文学作品与作者-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与作家-世界文学名著与作家-文学常识与作品解读2.艺术形式与艺术家-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代表作-世界艺术形式与代表作-艺术批评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以上为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建议学生根据提纲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并进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28-129
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出成就何在?P129
5.新世纪课程改革呈现哪些发展趋势?P129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P131
2.教学模式P135
3.教学评价P138
4.静态评价P139
5.动态评价P139
二、问答
1.教学过程的特点。P131
5.学生文化P103
6.学校观念文化P103
7.学校事故P107
二、问答
1.教师为什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P84
2.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P87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求。P88-90
4.教师教育改革涉及哪些内容?P91
5.学生的特点(学生观)。P91-92
6.如何培养学生集体?P93-94
第三章外国古代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法P232
2.文雅教育P235
二、问答
1.述评苏格拉底的“智德统一论”。P231-232
2.什么交苏格拉底法,基本特征是什么?P232
3.亚里士多德的文雅教育思想述评。P235
4.经院哲学对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影响。P247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公学P249
2.学园P249
6.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关系。P341
第五章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P344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P344
3.正强化与负强化P345
4.成就动机P346
5.成就目标P346
6.自我效能感P348
7.替代性强化P348
二、问答
1.简答动机的相关概念。P342-344
2.理解各种动机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意义。P345-348
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348-349
第六章学习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P350
2.PQ4R方法P355
3.元认知P353
二、问答
1.简答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P352
2.简答主要的学习策略。P355-356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有效教学P359
2.教学质量P359
3.学习方式P363+364
3.去个性化P383
4.群体极化效应P383
二、问答
1.什么叫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它们给教学什么启发?P381
2.试述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对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P384-385
3.如何管理(引导)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P385-386
第十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名词解释
榜样学习(即观察学习)P401或324
3.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P174-176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P176-178
5.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P180-182
6.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P183-187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朱子读书法P211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P216
2.简答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P404-406
3.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P412-415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评定P424
2.课堂评定P424
第十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效能感P433
2.教师控制点P433
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P434
二、问答
1.论述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P432-434
4.述评马卡连柯的道德教育思想。P152
5.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一般趋势。P152
6.我国当前德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P153-154
《中外教育史》(共5章)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P175
2.察举P182
3.及门弟子著录弟子P178
二、问答
1.汉代太学的特点。P171
2.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P172-173
4.教育民主化的含义。P38
5.教育主体性的含义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含义。P38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P45-46
7.教育主导作用的两个前提。P46-47
8.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P48-49
9.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的意义。P52
10.学校教育的局限性。P50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P55
2.述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返回基础”教育运动。P273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终身教育P293
二、问答
1.人文主意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和影响。P282-283
2.西方自然主意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84
3.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87-288
4.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90-291
4.访谈的艺术。P495-496
5.准实验设计的类型。P505
6.简答教育实验的主要功能。P502
7.质的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P513-514
第四章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一、名词解释
1.元分析P517
二、问答
1.简答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P521
2.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指导体系的基本要求。P522
1.教育(广义、狭义)P22
2.现代教育P28
二、问答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29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现代化。P37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39
3.人的发展。P40
4.最近发展区。P39
5.一般发展。P41
6.社区教育。P51
二、问答
1.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P32
2.教育的文化功能。P36
3.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P37-38
一、名词解释
1.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P336
2.创造力P340
二、问答
1.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的理论有哪些?P337-338
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怎样的?(03年考)P339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339-340
4.什么是创造力?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P340-342
5.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04年考)P340
同等学历申硕《教育学综合》复习提纲
《教育学原理》(共9章)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形式教育论P13
2.实质教育论P13
3.教育学P18
二、简单
1.谈谈你对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思潮的认识。P13
2.试分析自然主意教育思潮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P14
3.述评实用主意教育学观点。P15-16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章)
一、名词解释
1.历史研究法(04年考)P484
2.比较研究法P487
3.调查研究法P490
4.教育实验研究法P501
5.测验调查法(03年考)P498
二、问答
1.运用历史研究法应注意哪些问题?P486-487
2.运用比较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简答设计问题的基本要求。P493
二、问答
1.孔子的教学思想。P196
2.孔子关于教学的论述。P197
3.孟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P198
4.《学记》关于教育学原则与方法的论述。P202
5.张之洞关于“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P216-217
6.试分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P220
7.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P223-224
8.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内容。P225-226
3.“导生制”学校P250
4.《费里法案》P255
5.公立学校运动P259
6.《毛雷尔拨地法》P260
7.《教育敕语》P263
8.《巴特勒教育法》P264
9.“八年研究”计划P270
10.《国防教育法》P272
11.《普及科学——2061计划》P274
二、问答
1.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特点、影响。P270-271
二、问答
1.建国以后我国历次教育目的的表述的基本点。P66-67
2.如何理解和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P68-70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P71
2.双轨学制P76
二、问答
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看法。P82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师P82
2.教师教育P91
3.学校文化(校园文化)P102
4.教师文化P103
二、问答
1.教学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56-359
2.简答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P359
3.有效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特征?P360
4.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分别有哪些?P360-362
5.因材施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P364
第八章课堂学习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课堂学习管理P366
2.课堂气氛P367-368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狭义)P141
2.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P146
3.前景教育P149
4.平行教育影响。P149
5.德育两难法。P152
二、问答
1.现代学校德育的新特点。P143
2.怎样才能正确、合理、有效地发挥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功能?P147
3.论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意教育思想。P149
5.述评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思想。P295
《教育心理学》(共13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