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纽约物价对比:国外品牌北京贵得离谱(附表)

合集下载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作者:晓敬文刚来源:《蓝盾》2012年第01期美国人的高收入在全球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拿着高收入却过着比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恬成本还要低的优质生活,你相信吗? 2011年7月12日,最新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炉。

其中,北京、上海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0、21名,而排在其后的有巴黎(第27名)、纽约(第32名)等著名的国际性都市。

这一调查来自人力资源咨询、外包和投资服务提供商美国美世咨询公司。

该调查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后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

美国的平均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后比中国高20倍,许多商品(甚至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物价折合成人民币后却比中国还便宜,这是事实吗?中美物价网上晒在北京生活真的比在纽约生活成本高吗?中国的物价是否真的比美国还贵?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关注,甚至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

一些网友网上晒物价,把中美物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番对比——衣:99美元的Cloe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llfiger牌T恤衫。

这些东西在中国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毕业于哈佛的经济学博士聂辉华称,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美国花70多美元就买下来了,而在中国,这件衣服要花1500元人民币。

耐克、阿迪达斯的新款运动鞋,美国售价为80-100美元,最贵不超过150美元,而国内专柜中,价格上千元的比比皆是。

住网友们说,中美物价差别最大的要数房子了。

美国二线城市200平方米的商品房售价约为40万美元,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三五年即可拥有,而在北京一位30岁的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中等地段儿的房产。

一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对此做了统计,在美国二线城市一个不错的地段购买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联体别墅(不算地下室)需要2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元。

即使是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这样的一线城市富人区,其房价也远低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与质量对比

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与质量对比

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与质量对比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质量进行对比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比较方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以全球知名的几个城市为例,探讨它们的生活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东京作为全球经济强国日本的首都,东京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先进的科技闻名于世。

然而,东京的生活成本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对较高的。

由于土地稀缺和人口密集,房价较高,而且日本消费税等各种税费也是颇具压力。

然而,东京的生活质量也是非常高的,拥有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2.纽约纽约作为美国的金融中心和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游客。

然而,纽约的生活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高昂的房价、交通费用和食品价格对居民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尽管如此,纽约却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元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的城市,提供了各种选择和机会。

同时,纽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居民提供了不错的生活质量。

3.巴黎作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巴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然而,巴黎的生活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高昂的房价和生活费用使得巴黎成为欧洲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但是,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却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和历史遗迹。

巴黎提供了高品质的食物和时尚消费体验,同时也拥有一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4.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却以其高效的政府和发达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较高,尤其是房价和交通费用。

然而,新加坡也是一个拥有出色基础设施和安全环境的城市,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也有优秀的资源。

新加坡的生活质量被认为是很高的,因为它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往往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

然而,每个城市的特点和文化也会对生活成本和质量产生影响。

在选择居住地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城市。

实拍国外超市物价

实拍国外超市物价

实拍国外超市物价!许多物品比国内便宜(一) 主食做面包的面粉0.35欧元1公斤.一个南美女佣最低月工资1千欧元可购面粉2857公斤,即5714市斤.一欧元约合9元人民币,即3.15元任民币1公斤面粉,1.58元1市斤.比国内便宜.且卫生安全.另一超市面粉0.3欧元1公斤.更便宜.面干每包1公斤0.39欧元.合人民币3.51元1公斤,即1.76元1市斤.比国内便宜得多.另一超市(法国人开的,家乐福旗下.)面干0.49欧元1公斤.合人民币4.41元1公斤,即2.21元1市斤.烤熟的面包0.19欧元1个.合人民币1.71元1个。

这种面包当天卖不了就要丢弃,因过了夜口感不好,硬.另外有一种长的面包0.35欧元一条,可供一人做一天的主食.在加拿大,食品原材料都是免税的,也包括超市里卖的面包,这个感觉特别合理,也真正照顾了百姓的生活。

本国出产的特级米买3包算2包.每包1公斤,0.55欧元.合人民币4.95元1公斤,即1市斤2.48元人民币.比我所在的江南某县城便宜.一个南美女佣月工资1000欧元可购米1818公斤,合3636市斤.去年我在国内顾人每月2000元.当地当时可买大米800市斤.当时当地米最便宜的米2.5元人民币1市斤.还不知有没有毒,是不是那不利于健康的转基因米.橄榄油卖3计2每瓶1升,1.79欧元.合人民币16.11元.世界名牌白叶牌橄榄油3.26欧元1升.合人民币29.34元.这油绝对安全卫生.我们国内的食用油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油菜籽榨取的.转基因的东西国外是不能作食品的.我国却用来给人吃.请大家看看我们的食用油是否是转基因的.为了子孙后代,请不要食用转基因食品.(二) 肉类去毛去内脏的鸡1.95欧元1公斤.星期六下午可减至1元,因为星期日不营业,怕放坏了.猪肉成腿的也是1.95元1公斤.分解开来的肉就会贵一点,因为国外人工贵.杀好去内脏的(留有肝)兔子每只4.95欧元.合人民币44.55元.每只2公斤以内.(三) 牛奶各产地的牛奶,本地最便宜,因省去运费.每包1升0.45欧元.合人民币4.05元.可分4次喝.一个女佣月工资可买2222包牛奶,合4444市斤.红色的是脱脂牛奶供年纪大的人喝.绿的去掉一半脂肪.蓝色的是全脂牛奶.分色包装是让顾客购买时方便.外地的牛奶卖0.79元一升.不同超市价格不同.这是家乐福旗下的超市本地牛奶买一包0.51元,买6包一提每包只用0.48欧元.这里绿色装脱脂牛奶.各超市牛奶和包装颜色不完全统一.1.22欧元的是加CA钙加维生素D的牛奶.(四) 饮料罐装芬达(桔子)33毫升0.39欧元.合人民币3.51元一罐.最便宜的只用0.14欧元一罐,合人民币1.26元.下面是1.5升瓶装饮料,都在1欧元以下.总的看比国内便宜.可口可乐335毫升的0.22欧元一罐,合人民币1.98元一罐.比国内便宜多.2升的百事可乐1.09欧元一瓶.(五) 奶制品小孩吃的奶粉最贵的14.6欧元一罐一公斤.一般10元上下.上面买第一个7元,卖第二个只用3.99元.国外奶粉不用担心吃成大头娃娃.另一超市奶粉价格.给两个月孩子吃的奶粉正在减价,8.25元一公斤.合人民币74.25元一公斤.国内绝对比这贵.给小孩吃的东西一般都不贵.价格一元多点的营养品是给小孩吃的.小孩是社会的将来,政府规定孩子的食品在价格和质量有特别保证.不象国内不良厂家和商家为捞钱,让孩子吃毒品.政府又不管.酸奶.500克一杯装减价百分40,0.46欧元一大杯.上格有一种特别减价的酸奶0.6元8个1000克.被人卖光了.服务员还没拿出来.这价格在国内绝对没有.这里的酸奶放在0到6度的冷柜里.保质期一过马上丢掉.所以晚上经常看见超市门口的垃圾箱上有成箱的酸奶.也有流浪汉拿去吃.我见国内的酸奶放在常温下,我想那一定不是酸奶,是假的.因为乳酸菌在常温下会快速繁殖,快速死亡,酸奶就坏了.我说的是国内我们那个县的超市.我想国内很多乳制品是假的.(六) 水果本国苹果0.75欧元一公斤.合人民币3.38元一市斤.不用洗连皮吃也没关系.不用担心农药残留.进口的1.299一公斤.核桃4.95元1公斤.小一点只要2.99元1公斤.好的合人民币22.28元1市斤.比国内便宜.(七) 其它上部是蜂蜜.最便宜的3.89欧元1瓶1公斤.本地的名牌产品5.79元1瓶.另一超市的蜂蜜.最便宜的是0.95元1瓶.这超市的名牌产品价格4.99元1瓶1公斤.这里绝对没有假的蜂蜜.食盐细的每包1公斤0.18欧元.粗的每包0.22欧元.是不加任何东西的纯海盐.合人民币1.62或1.98元1公斤即人民币0.81或0.99元1市斤.国内食盐最便宜的1元1包半市斤还不到.比国外贵几倍.为了抗湿加了有害的氰化物.各位可以盐包看一看,有无加氰化物.上好的古巴白糖每包1公斤0.82欧元.合人民币7.38元.即人民币3.69元1市斤.比国内便宜.便宜的0.54欧元1包500克.海蟹.2.5欧元1只.重500克以上.即22.5元人民币1市斤.鱼照片不让拍.最便宜的海鱼0.5欧元1公斤.我这里产鱼.所以便宜.超市一角.便民超市很多.步行3,4分钟就有一家.所以购物很舒适.外国人自己产的鞋.不花俏,但很牢.下面是减价的价格.有点贵.这是男鞋.老外自己国产的女鞋.中国产的便宜,最贵的不过20欧元,便宜的6欧元一双.要到中国人开的店里买.我们的好看花俏,但不牢.老外的首饰很贵.价格字很小.每个都是100欧元以上.但是你完全不用担心会买到假货。

“中国制造”比国外更贵——兼谈美国物价

“中国制造”比国外更贵——兼谈美国物价

“中国制造”比国外更贵——兼谈美国物价时寒冰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消费被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首先必须承认一点,人人都有消费的欲望,这种消费欲望是不需要鼓励的。

凡是消费需要鼓励的经济体,一定存在着畸形的问题。

在中国千方百计拉内需而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国人一到国外却疯狂抢购,甚至把一些商场给清空,如此消费能力,令西方国家感叹不已。

以至于法国等知名商店,都开始雇佣会讲国语的店员,因为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商场效益如何,与能否吸引中国人光临息息相关。

显然,并非中国人消费意愿不强,而是另有原因,探究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税收过高。

中国的税包含在商品当中,只要消费就等于交了税,那么,包含在商品中的税到底是多少呢?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经做了个比较,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这导致中国的商品价格也普遍比国外高——与国外2倍以上的价格差已经非常普遍。

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的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外,差价1倍以上也已非常普遍。

因此,不是中国人不愿意消费,而是商品价格因为包含过高的税而变得太昂贵了,抑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要想拉动内需,就必须把商品中所包含的税收降下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税收也降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水平,消费还需要去拉动吗?那些乘坐国际航班去国外“扫货”的国人,就可能改变主意,在国内消费了,毕竟,省出的机票钱就可以买不少商品,当然,不仅要降低商品中所包含的各种税收,也要降低所得税过高等税率。

为什么美国的便宜货在中国是奢侈品

为什么美国的便宜货在中国是奢侈品

为什么美国的便宜货在中国是奢侈品初中,私立中学,学到最多的就是NIKE,AD,ONLY有多好。

十几岁的孩子穿几百块的衣服,在当时我觉得特别可笑。

可是有一个品牌,却是我的向往,哈根达斯。

你现在用智能ABC打它的拼音,它都已经是一个词汇,直接出现。

哈根达斯在冰淇淋世界里对我的诱惑绝对就等于LV在服装世界里的诱惑一样。

哈根达斯在国贸最大的专卖店当时一直是我向往的梦中王国。

看到超市里几十块钱的一小盒冰淇淋,就觉得拿着它走在街上绝对特别小资。

虽然几十块钱不算什么,可是几十块钱的冰淇淋,不容小看。

还有当年推出的昂贵的冰淇淋火锅,让我拿着银包犹豫了好久。

为什么它有如此的影响力。

大概是听多了,就开始追风了。

2年前到美国,看到最大众的超市成批的摆着哈根达斯。

而且极其便宜,心里当时好美,觉得捡了天大的便宜。

三块多刀一桶。

即使换算成人民币,也比中国便宜的多。

不过既然不昂贵,它身上的神秘感也就减了不少。

没有在中国专卖店里的奢华,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的冰淇淋挤在一起,而且口味也不多。

不过最受打击的是,当我手足舞蹈的拿着那桶神圣的哈根达斯给一个美国朋友看,她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牌。

不想打击我的情绪,她淡淡地说"是很好吃的冰淇淋吗?有机会我会试试呢。

”原来,它没有我想象中这么神圣。

那我们中国人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昂贵的价钱?我最后还是买了哈根达斯来满足我心底小小的虚荣。

味道其实挺好的。

只是,有些东西,似乎变了味道。

我为自己的虚荣,感到丢脸。

随着时间的迁移,很多在中国被我们捧得高高在上的东西,都在美国露出了真实的面目。

CK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高中时,男朋友用CK香水,全班人,都觉得他好有品位。

现在,在最廉价的WAL—MART,CK总是和一些小品牌排排坐。

大卖场里CK平凡极了,和阿根达斯一样。

香港那边追随的GAP,被这里的留学生笑称班尼路。

再比如,倩碧的黄油。

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

有人曾经说,“黄油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只需要20多刀。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区级赛)赛题

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区级赛)赛题

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区级赛)赛 题第一环节:主旨口译1.汉译英近日一份由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首次将北京的物价置于纽约之上。

该报告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活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

最终结果显示,北京排名全球第20位,其排名高过纽约。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对中美物价的关注。

而今天《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北京物价真的比纽约高吗?”更是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引发了一场关于中美物价的大讨论。

文章对北京和纽约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如牛仔裤、运动鞋等,在北京的确比纽约贵,而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和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要比北京贵很多。

2.英译汉For many people exercising outdoors, be it walking, jogging, or biking, musical devices are almost as essential as their sports outfit. The problem? When you concentrate on the music while exercising, your ability to perceive danger in your vicinity will be compromised, whether hearing a car approaching, or noticing an attacker, or seeing a lamppost in the way. When your brain is preoccupied with music, you are less likely to pick up on pain sensations from a minor injury, so the injury may end up being more serious. Exercising to music can also interfere with the quality of your workout. A song that gives a strong beat could cause you to overexert yourself, while music that’s too low-key may prevent you from pushing yourself to the next level. Some states are now trying to crack down on exercise multitasking. In New York, a pending bill would make it illegal for walkers and joggers to cross the street while using any kind of electronic device. Oregon and Virginia are planning to fine cyclists for riding while listening to music.第二环节:对话口译私人飞机在中国A: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注册私人飞机已经有150架,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拥有私人飞机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物价为何比美国贵

中国的物价为何比美国贵

龙源期刊网 中国的物价为何比美国贵作者:陈英凤来源:《记者观察》2011年第15期“在美国卖9.9美元的鞋子,39.9美元的牛仔裤,30美元的T恤衫,同样品牌在国内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连日来,这场“比价”游戏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记者在对一些外籍人士采访时,受访者普遍的疑问是:中国内地的普通人怎么活?虽然这种小范围的调查未必科学和准确,但大体上也能反映出两国的物价水平。

挣得比美国少,物价却比美国高,原因何在?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

一个细节是,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

显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是挣得比美国少而物价比美国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导致物价居高不下。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经济的发展速度。

以2007年为例,2007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增加了31%,达到5.1万亿元,占GDP的21%,相当于3.7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2.3亿农民的纯收入。

5.1万亿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约等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一半。

相比之下,美国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量为8.4万亿美元,2.4万亿美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相当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量的1/4。

政府财政收入的过快膨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本应属于国民的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与纽约物价对比:国外品牌北京贵得离谱(附表)
2011年09月13日 03:07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林丽鹂
字号:T|T
16146人参与474条评论打印转发
单位:元(按1美元=6.4元人民币折算)制图:林丽鹂
●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要是被国人视为“奢侈品”,其售价更是贵得离谱
●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比北京贵很多
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
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参与。

中国物价真的高于美国吗?为了真实准确对比中美物价水平,记者采访了出生在华盛顿,目前生活在纽约的美国人Patrick,以及出生于黑龙江,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黄鑫。

通过他们提供的数字,并搜集市场相关信息,从衣食住用行等消费的各方面入手,直观、全面地比较中美物价水平。

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北京贵得离谱
对比发现,普通生活消费品,如果带有国外品牌,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

Patrick和黄鑫提供的数据显示,普通的Levi's牛仔裤,北京售价699—899元人民币,纽约售价在70—90美元(约合人民币455—585元)。

如果考虑打折促销因素,则很难比较。

“这些国际品牌的东西确实贵一些。

其实,在北京除了商场里的品牌消费,还可以到动物园等批发市场淘物美价廉的衣服,价格不到商场的一半。

”黄鑫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认为:“这实际上与我国的税收结构有关——我国的税收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间接税)为主,而西方国家以个税、房产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为主。

”这样只要商品进入中国流通,就要面临层层加税。

此外,中国物流成本也比较高,最后都会叠加在商品的售价上。

至于被国人视为“奢侈品”的外国货,其在中国的售价更是贵得离谱。

价格一直存在“内外有别”的现象。

“外国奢侈品企业采取的‘声望定价’和‘差别定价’是造成国内外价差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外经贸大学朱明侠教授说。

“声望定价”就是针对消费者“价高质优”的心理,对一些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一定声望和较高信誉的产品制定高价。

“差别定价”则是根据顾客支付意愿,在不同市场制定不同价格。

正是抓住了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国外经销商故意大幅度拉高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

市内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贵很多
对上班族来讲,交通费是必不可少的。

市内公共交通,比如公交、地铁的费用,纽约是北京的10倍左右。

涉及人工服务的消费,纽约都比北京贵。

Patrick介绍:“在纽约我剪头发需要20—40美元,但是在北京的时候,学校里几块钱就够了。

”总体而言,纽约市的理发价格是北京市的5倍以上。

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的话,纽约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比北京贵。

比如感冒治疗一次,纽约的价格是北京的2倍以上。

黄鑫说:“比较严重的感冒去趟医院,一次要花200多元,如果打针需要500元左右。

”Patrick说:“在纽约,感冒看一次医生大概需要150美元(约合960元)。


快递价格,纽约就比北京贵更多了。

北京发往全国各地首重15元左右,黄鑫说:“快递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别说现在网购很多都是免费送货的,就是朋友间送个东西,都懒得自己跑,花七八元弄个同城快递很方便。

” Patrick说:“在纽约快递到别的城市一般需要10—20美元左右。


在美国书籍、音像制品、复印等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费用也比中国贵很多。

在美国书籍被重复使用很常见,因为书比较贵。

黄鑫回忆在美国做交换生时,“复印一张是1美元,并且不能复印整本书。


美国劳工部网站公布的各州最低时薪在4.1—8.67美元。

而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一季度公布的北京最低小时工资是13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却与美国最低地区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

这也可以解释,在美国市场哪怕是同一款产品,美国制造的往往都要比海外代工的产品价格高出1倍左右。

中美物价比较还存在不少误区,简单地对比并不全面客观
但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北京与纽约两大城市在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价格构成存在很大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

首先,中美税制结构和征税方式差异较大,导致商场标价和消费者最终实际给付的费用,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美国商场的标价是裸价,而我国的标价是含税
价格。

仍以Levi's牌牛仔裤为例。

经典款501号在中国的官方网站售价是799元人民币,在美国官方网站标价为64美元—98美元,且需要支付3%—9%的消费税。

也就是说,在纽约商场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这款牛仔裤,其实和北京的市价差距并不很大。

其次,拿美国的打折价与国内的正价相比并不合理。

为什么能在美国买到超低价的Levi's牛仔裤呢?“我在奥特莱斯卖场买到过21美元的Levi's。

因为我比较瘦小,尺码老外都穿不了,最后处理甩卖当然便宜。

”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小杨说。

因此,拿美国的折扣价格和中国的正价相比,价差当然就扩大了。

最后,我们比较的未必是同一事物,大家很难选定完全可比的标的物。

以年轻人支出最大的居住成本为例,在北京国贸附近,环境比较好的小区,一居的租金在5000元/月左右,而在郊区一两千元也能租到一居室。

如果拿北京和纽约不同地段的房租相比,显然并不科学。

即便在地段相当的区域,也很难确定房子的房龄、装修、交通、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条件是否类似。

专家提醒,在中美价格的比较中,人们最经常比较的是消费品,如服装、箱包、电子产品等。

这些消费品中,大部分在国内的价格比在美国的价格的确高一些。

但却很少有人比较教育、图书、音像、人工服务等,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美国要比中国贵很多。

不少中国游客虽然在境外大量购物,但不在美国长期生活,所以很难全面感受美国物价水平。

物价“赶英超美”源于通胀担忧
所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任何的对比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经济结构、税收制度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具体到某件商品在北京和纽约的价格高低,其实很难真实反映两地的物价总水平和消费者对当前价格的整体感受。

价格,只是反映供求关系的一个信号。

近期,一些消费者对国内外物价问题格外关注,甚至有人依据部分消费品价格的差距片面认为我国的物价水平已经“赶英超美”。

其实,这只是一种情绪,是对通胀高企的一种担忧,而未必是事实本身。

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必然相对较低。

如何缓解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情绪和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首先,应当继续管理好通胀预期,市场监管者要真正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其次,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高那些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补贴保障水平。

从根本上看,只有当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幅跑赢CPI的时候,物价才不至于成为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