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基本特征及制备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片剂是一种固体剂型,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要求以及制备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片剂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一、直接压片法直接压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片剂制备方法。
其制备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混合粉末、压片成型和后处理。
特点:1. 简单快捷:直接压片法无需特殊设备和复杂的制备工艺,省去了部分工序,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且快速。
2. 药物稳定性高:由于制备过程中避免了高温及激光照射等对药物稳定性有害的因素,因此直接压片法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3. 锁定颗粒和颗粒分布:直接压片法可使药物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片剂中,从而提高了药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容易控制剂量:通过调整药物颗粒的大小和混合比例,可以轻松地控制片剂的剂量。
5. 可以制备复合片剂:直接压片法可用于制备将多个药物混合到同一片剂中的复合片剂。
二、湿法制片法湿法制片法是通过将药物与一定量的溶剂进行混合,使药物成为可塑性较好的胶体混合物,然后采用压片机械将药物混合物压制成片剂。
特点:1. 药物溶解快速:在湿法制片法中,药物溶解于溶剂中,使药物能够迅速释放并发挥药效。
2. 适用范围广:湿法制片法适用于多种药物,无论是疏水性的还是亲水性的。
3. 能制备含高剂量药物的片剂:由于湿法制片法药物溶解度高,可以制备高剂量药物的片剂。
4. 可增加药物稳定性:湿法制片法中使用的溶剂通常具有高温杀菌和保湿效果,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5. 需要专用设备:湿法制片法需要使用较为专门的设备,包括搅拌机、压片机等。
三、干法制片法干法制片法是将药物及辅料直接混合均匀后,利用物理或化学力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并通过压制成型制备片剂。
特点:1. 适用性广泛:干法制片法适用于多种药物,包括颗粒、粉末等多种形式的药物。
2. 节省时间和能源:干法制片法省去了水溶解过程,相对于湿法制片法,制备过程更加简洁、省时和省能源。
片剂的制备的方法

片剂的制备的方法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它是将药物及辅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经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制备而成的。
片剂具有剂形规整、易于贮藏、携带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制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片剂的制备方法。
一、配料和混合片剂的制备首先需要选用适当的活性药物和辅料,活性药物一般使用粉末或颗粒的形式,辅料包括稀释剂、充填剂、分散剂、润滑剂等。
配料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配方比例,并严格控制每个配料的质量。
然后将上述配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以确保最终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湿法制粒湿法制粒是制备片剂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主要步骤包括悬浮液的制备、制粒和干燥。
1.悬浮液的制备:将活性药物和辅料中的一部分加入适量的溶剂中,通过搅拌使其溶解或悬浮形成粘稠的混合物。
2.制粒:将悬浮液加入到制粒机中,通过制粒机的运动将其药物和辅料进行混合、剪切和研磨,使其形成颗粒状的物料。
3.干燥:将湿制得到的粒状物料进行烘干,使残余溶剂挥发,获得干燥的颗粒。
三、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片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混合、压缩和干燥。
1.混合:将活性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可以使用搅拌机、滚筒混合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2.压缩: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放入片剂机中,通过机械压力的作用下,使混合物形成一定形状和厚度的均匀片剂。
3.干燥:将制得的湿片剂放入烘干箱或流化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去除残余溶剂和水分,获得干燥的片剂。
四、包衣和包覆为了增强片剂的稳定性和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常常需要进行包衣或包覆处理。
包衣一般使用聚合物材料,常见的包衣方法包括液体包衣、颗粒包衣和压片包衣等。
通过包衣或包覆,可以有效保护药物,延缓释放作用,并提高片剂的外观和口感,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五、压片和压制将制得的裸片剂或包衣片剂放入平板压片机或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或压制,通过机械压力使片剂均匀厚度、边缘整齐,以增加稳定性和便于患者服用。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片剂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它具有剂型稳定、便于携带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片剂的实验,探究片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片剂的制备主要包括混合、压片和包衣三个步骤。
混合是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压片是将混合物填充到模具中,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其成型。
包衣是在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和口感。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药物和辅料:根据处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物和辅料。
药物应粉碎并筛选,辅料应精细研磨。
2. 混合: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可以采用干混法或湿混法。
干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均为干燥粉末的情况,湿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中含有粘合剂或溶解性辅料的情况。
3. 压片:将混合物填充到片剂模具中,通过压片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混合物成型。
压力大小应根据药物和辅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4. 包衣:将压制好的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可以采用涂覆法或浸渍法。
涂覆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液或悬浮液的情况,浸渍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胶的情况。
5. 干燥:将包衣后的片剂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使其干燥。
干燥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6.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定、硬度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制备了一批药物X的片剂。
经过质量控制的检验,片剂外观无明显缺陷,重量符合规定范围,硬度适中,溶出度满足要求。
这说明我们制备的片剂质量良好,符合药物治疗的要求。
在制备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对片剂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一,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以保证药物和辅料的均匀分布。
压片是制备片剂的关键步骤之一。
药剂学第三章片剂

1)水和乙醇 2)淀粉浆:价廉易得,粘合性良好,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常用量为8~15%。 3)HPMC:崩解迅速,溶出速率高,常用浓度为2~5% 4)PVP:常用K30 可用于水溶性及水不溶或对水敏感的药物制粒,还可作干粘合剂,常用于泡腾片及咀嚼片的制粒。但易吸湿 5)胶浆:10~20%明胶溶液,10~25%阿拉伯胶溶液 6)其它:MC,HPC,CMC-Na,PEG,糖粉或糖浆,MCC
口服片
7)、控释片 控释片是指药物与辅料制成控释的片剂。 也为吞服片,具有血药浓度平衡、副作用小、服药次数少等特点 8)、分散片 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μm孔径的筛网。 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口腔片
指不经胃肠道吸收的片剂。 1)、含片 含片是指含于口腔中,药物缓慢溶解产生持久局部作用的片剂。 含片的片重、直径和硬度均可大于普通片。
硬脂酸镁 滑石粉 氢化植物油 微粉硅胶 PEG SDS
润滑剂:减少颗粒与颗粒、药品与模孔、模壁间的摩擦力
三、 片剂的制备
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 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润滑性 1)流动性:流动、充填、 片重差异 2)压缩成型: 裂片 松片 3)润滑性: 粘冲 推片 片面光洁
三、 片剂的制备
5、 压片
b 加润滑剂与崩解剂 润滑剂常在整粒后用细筛筛入干颗粒中混匀。崩解剂应先干燥过筛,在加入干颗粒中(外加法总混合。
5、压片
压片 根据片重,选择冲模的大小。根据包不包衣,选择平冲模还是深凹冲模。 片重计算 有两种方法: a 根据颗粒中主药含量,可按下式计算片重: 此公式适用于投料时未考虑制粒过程中主药的损耗量。
口腔片
片剂、片剂的包衣

精品课件
片剂辅料的分类
着色剂 矫味剂
稀释剂
辅料
润滑剂
精品课件
润湿剂 与粘合剂
崩解剂
(一)稀释剂
稀释剂(Diluents) 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增加片剂的 重量或体积,亦称为填充剂(Fil1ers)。
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 类等;
适用于松散且不易制粒的药物以及在水中不需 崩解或延长作用时间的口含片等。
精品课件
粘合剂
5. 其他粘合剂
聚乙烯醇(PVA,常用浓度为5%~20%) 、蔗糖 (常用浓度为50~70%) 、液体葡萄糖、丙烯酸 树脂、玉米元、桃胶、麦芽糖醇、泊洛沙姆、 海藻酸钠、 单月桂酸酯等。
制粒时主要根据物料的性质以及实践经 验选择适宜的粘合剂、浓度及其用量等。
如雷尼替丁分散片、阿司匹林分散片。 精品课件
口服用片剂
(6) 缓控释片
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 片剂。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治疗 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如硝苯地平缓释片。
精品课件
口服用片剂
(7) 多层片(Multilayer tablets)
是指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两 次或多次加压而制成,每层含有不同的药 物或辅料,这样可以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 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者达到缓释、控 释的效果。
如胃仙-U双层片
精品课件
2. 口腔用片剂
(1) 舌下片(Sublingual 舌下片是指t专a用bl于et舌s)下或颊腔的片剂,药
物通过口腔粘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 用。舌下片中的药物和辅料应是易溶的。 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作用,适用于急 症的治疗。 如硝酸甘油舌下片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特点:
1. 压制法:是制备大多数片剂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采用压制机械将混合物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制备的片剂具有稳定性好,剂型均匀一致的特点。
2. 粉压法:适用于一些水溶性较差或易氧化的药物。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先将其制成微小颗粒,然后用模具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3. 凝胶法:适用于一些不适合压制或粉压的药物。
将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凝胶剂混合,制成凝胶状的混合物后,再将其切割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保证药物的溶解度和均匀性。
4. 制粒法:适用于颗粒状药物或需要缓释的药物。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加入粘合剂,形成颗粒状的混合物,再将其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5. 包衣法:适用于一些需要掩masking 药物味道或保护药物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药物。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一层或多层含有溶解缓释剂或保护层的辅料中,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和稳定性。
6. 复合法:适用于合并制剂或需要多种药物组合使用的片剂。
通过将多种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采用压制或粉压等方法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种药物在一片剂中的联合使用,提高疗效和便利性。
总的来说,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要达到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工艺,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释放性和疗效。
药物制剂中片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药物制剂中片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在药物制剂中,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形式。
它由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组成,经过一系列的制备工艺制成规格一致、易于分割和贮运的固体药物剂型。
片剂具有许多优点,如便于携带和服用,药效稳定,药物释放可控等。
本文旨在探讨片剂制备的常见方法和其应用研究。
一、片剂制备方法1.1 直接压片法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制备片剂的常见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筛选:选择适宜的活性成分和辅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原料预处理:根据需要,对一些原料进行粉碎、混合、筛粉等预处理工序。
(3) 配方设计:根据药物性质和给药要求,设计合理的配方。
(4) 混合制粒:将活性成分和辅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制粒工艺,使颗粒具有适宜的流动性和压实性。
(5) 压片成型:将制粒后的颗粒填充至片剂机中,经过压制成型,得到片剂。
1.2 湿法制片法湿法制片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片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 原料粉碎:将活性成分和辅料进行粉碎,使其粒径适宜。
(2) 混合:将粉碎后的原料与适量的溶剂(如水、酒精等)进行混合,形成糊状物。
(3) 制粒:通过制粒工艺,使糊状物转变为颗粒状物。
(4) 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进行干燥,以去除溶剂。
(5) 压片成型:将干燥后的颗粒填充至片剂机中,经过压制成型,得到片剂。
二、片剂应用研究片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深入研究:2.1 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是评价片剂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估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可以确定片剂的药效和药动学特性。
这对药物研发和制剂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2.2 控释技术研究片剂在药物控释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片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方式,可以实现药物在体内的持续释放,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给药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因此,控释技术在片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2.3 特殊途径给药研究片剂在特殊途径给药研究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片剂的制备知识点总结

片剂的制备知识点总结一、片剂的定义及特点1. 片剂是一种固定剂量、固定剂型的口服制剂,一般以药物为主要成分,辅以赋形剂、粘合剂、滑法剂、填料等辅料,然后经造粒、压制或成型而成。
2. 片剂一般用作口服剂型,易于携带、存储和服用,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二、片剂制备的关键工艺1. 片剂制备的主要工艺包括:混合、造粒、压片、包衣等。
2. 混合:将药物、赋形剂、粘合剂、滑法剂等辅料充分混合均匀。
3. 造粒: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一般包括干法造粒和湿法造粒两种工艺。
4. 压片:将造粒后的物料放入片剂压片机内,按照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压制成片状。
5. 包衣: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包衣,增加片剂的稳定性和口感。
包括有机溶剂法、熔融包衣法等工艺。
三、片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1. 片剂赋形剂的选择:片剂的赋形剂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成型性和溶解性,以适应片剂的制备工艺和口服给药的要求。
2. 片剂造粒的技术:湿法造粒可以获得颗粒较好的均匀性和成型性,干法造粒则需要控制原料的湿度和颗粒大小。
3. 片剂压片工艺中的压力控制:片剂的压制压力需适中,过高会导致片剂易碎,过低则难以成型。
4. 片剂包衣工艺中的涂膜控制:包衣的厚度需均匀,不应影响片剂的溶解速度和稳定性。
四、片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片剂表面粗糙:可能是混合不均匀或压制速度太快,可以通过加工原料的细度和增加压片压力解决。
2. 片剂易碎:一般是赋形剂用量不足或压制压力过大导致,可以增加赋形剂用量和减小压力来解决。
3. 片剂包衣不均匀:可能是包衣工艺不当或包衣机转速不一致,需要调整工艺参数来解决。
五、片剂的质量控制1. 片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重量、含量测定、溶解性等指标,需要严格符合国家药典和企业标准的要求。
2. 片剂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原辅料的质量稳定性和仪器设备的校准,以确保片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3. 片剂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在生产线和市场上建立追溯体系,对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润滑性
片剂不粘冲,可得到完整、光洁的片剂。
Page 22
片剂的制备方法
• 按制备工艺分类:
制粒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
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Page 23
一、湿法制粒压片法
• 湿法制粒(wet granulation)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 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粘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
5.乳糖
应用广泛,性能优良,但价格较贵。
6.微晶纤维素 干黏合剂,兼有崩解作用。
7.甘露醇 8.无机盐类
凉爽有甜味,很适于制备口含片及舌下片。
磷酸氢钙、磷酸钙、硫酸钙、轻质氧化镁
Page 14
一、片剂的常用辅料 (二)润湿剂和黏合剂
湿润剂 药物粉末本身具有粘性,加入适当的液
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粘性诱发出来。 结合剂
Page 2
(二)片剂的分类 2、包衣片
包衣片是在片芯的外表面包上一层衣膜的片剂。 (1)糖衣片:盐酸黄连素片、土霉素片。 (2)薄膜衣片:尼索地平薄膜衣片。 (3)肠溶衣片:肠溶阿司匹林片。
Page 3
(二)片剂的分类
3、含片
易溶性的药物制成的含于口腔缓慢溶化产生局部 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复方草珊瑚含片
③ 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
④ 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
⑤ 小剂量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
度的要求;
⑥ 符合微生物限度的要求。
Page 11
第二节 片剂的常用辅料
• 辅料(excipients /adjuvants)——片剂中除
药物以外的所有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赋形剂。
作用
填充作用 粘合作用 吸附作用 崩解作用 润滑作用
21℃±1℃,3min崩解分散并通过180μm筛网。
8、口腔崩解片
遇唾液迅速溶解或崩解,借吞咽动作入胃起效。 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
Page 6
(二)片剂的分类 9、泡腾片
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 泡腾状的片剂。 有机酸一般用枸橼酸、酒石酸、富马酸。
一般为易溶性药物
• 优点:外观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 成形性好。
• 应用最为广泛的压片方法。
适用于对湿热稳 定的药物
Page 24
湿法制粒压片法工艺流程图:
粘合剂
主药 粉过混
辅料 碎 筛 合
制干 整 粒燥 粒
填充剂、吸收剂、崩解剂
压
混
片
合
润滑剂 崩解剂
Page 25
(一)原辅料的控制
原、辅料一般均需经过粉碎、过筛及干燥处理。 一般要求过80-100目筛。 尤其是毒性药物、有色药物。
吸水膨胀率高,崩解后颗粒较细小,利于药 膨物胀的体溶积出为,4近-8年倍来,应与用CM较S多-N。a合用 崩解效果更好。
水中溶胀但不溶解,崩解效果优越。
6.泡腾崩解剂
专属于泡腾片,碳酸氢钠和枸橼酸
7.其他类
的混合物。 微晶纤维素、海藻酸钠、可压性淀粉、
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吐温80。
Page 18
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
抗粘剂
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以 及片剂表面光洁。
——防止原辅料粘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
保证压片时应力分布均匀,
(狭义)润滑剂 防止裂片等。
——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Page 20
(四) 润滑剂
1.硬脂酸镁 2.微粉硅胶
最常用润滑剂,用量一般为0.1-1%,用 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崩解迟缓。
Page 9
二、片剂的特点
优点: 剂量准确。 质量稳定。 携带、储输、服用方便。 机械化程度高、成本较低。 不同类型的片剂适应不同需求。 缺点: 婴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药物溶出和生物利用度不稳定。
Page 10
二、片剂的质量要求
① 硬度适中; ② 色泽均匀,外观光洁;
2010版《中国药典》 二部附录IA制剂通则
1. 外加法——压片之前加入,片剂的崩解发生在颗粒之间。 2. 内加法——制粒过程中加入,崩解将发生在颗粒内部。
75%~50% 3. 内外加法——内加一部分淀粉,然后再外加一部分淀粉的
“内外加法”,崩解既发生在颗粒内部又发生在颗粒之间,从 而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
Page 19
(四)润滑剂
助流剂
减少重量差异
Page 26
(二)制软材和制粒
➢ 制软材:
软材:原、辅料混合→润湿剂/粘合剂→混匀
பைடு நூலகம்
判断标准:“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 制湿颗粒:
软材→筛网
分类:①单次制粒 ②多次制粒
小量生产:手工
大量生产:颗粒机制粒
Page 27
制湿颗粒
——最简单、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将软材用手工或机械挤压 通过筛网, 例如:用摇摆式颗粒机,即可制得湿颗粒 。
摇
高
摆
速
制
搅
粒
拌
机
制
粒
机 Page 28
水溶或水不溶以及对水敏感药物的黏
5.聚维酮(PVP) 合剂,最常占片剂重量的0.5%-2%。
6.纤维素衍生物
黏合剂:HPMC、HPC、CMC-Na、
MC、EC。
7.聚乙二醇(PEG) 黏合剂,多个规格,最常用
8.其他类
PEG 4000和PEG 6000。 黏合剂: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
Page 16
药物
辅料
Page 12
一、片剂的常用辅料
(一)填充剂和吸收剂 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的
一类辅料总称。
片剂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0.1g以上。
常用的填充剂: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 吸收剂:片剂中含挥发油或其他液体成分时,吸收后再压
片的辅料。
Page 13
(一) 填充剂
第一节 概述
一、片剂的概念及种类
片剂 (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 而成的片状制剂。
圆形片
异形片(椭圆形、三 角形、棱形、心形)
Page 1
(二)片剂的分类 1、普遍压制片
普遍压制片是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 衣的普通片剂(素片或片芯)。 磺胺嘧啶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片重一般为0.1 g~0.5g。
Page 7
(二)片剂的分类 10、植入片
植入片是指埋植到人体皮下缓缓溶解、吸收的 片剂,一般长度不大于8mm的圆柱体,灭菌后单片 避菌包装。 醋酸亮丙瑞林植入片
多为剂量小,作用 强烈的激素类药物。
Page 8
(二)片剂的分类 11、缓释片或控释片
缓释片(或控释片)是指能够延长作用时间或 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茶碱缓释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
4、舌下片
置于舌下迅速经舌下粘膜吸收的发挥速释、全身
作用的片剂。
硝酸甘油片
Page 4
(二)片剂的分类 5、口腔贴片
粘贴于口腔经粘膜吸收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意可贴
6、咀嚼片
经咀嚼和吮服后在胃肠道发挥作用的片剂。 维生素C咀嚼片
Page 5
(二)片剂的分类
7、分散片
主要是难溶性药物
药物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
粘合剂 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粘性或粘性较小,
需要加入淀粉浆等粘性物质。
Page 15
(二) 结合剂
1.蒸馏水
最常用的润湿剂,常用于水中不易溶解 的药物,较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的现象。
2.乙醇
润湿剂,遇水易分解或遇水黏性太大
的药物,中药浸膏片常用。
3.淀粉浆 最常用的黏合剂,常用浓度为10%,制法有
4.糖浆 黏冲合浆剂法,和主煮要浆适法用。于植物性药物。
优良助流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3.滑石粉 优良助流剂,最多不超过5%。
4.氢化植物油
良好润滑剂,喷于颗粒上,常与滑 石粉合用。
5.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
水溶性润滑剂
Page 21
第三节 片剂的生产工艺
良好的可压性
压
可塑性大,硬度好,不出现裂片、松片现象;
片 三 良好的流动相
要 素
使流动、充填顺利进行,可减少片重差异;
1.淀粉
玉米淀粉最常用,但加入过多易于“松 片”,常与糖粉、糊精混合使用。
2.预胶化淀粉 多功能辅料,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
3.糊精
粘合力自强身,润增滑大性片和剂干硬黏度合;性味。甜,改善口感; 水吸溶湿性性有强较,强硬的度黏过性大,,不不宜宜单单独独使使用用,。与糊
4.糖粉
精、淀粉及蔗糖混合使用。
(三)崩解剂 ——崩解剂是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
粒的物质。
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以外,一般的
片剂中都应加入崩解剂。
Page 17
(三) 崩解剂
1.干淀粉 2.CMS-Na 3.L-HPC 4.CCNa 5.PVPP
经典崩解剂,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 药物的片剂。
吸水膨胀至原体积的300倍,适用于 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