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浅析北方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

浅析北方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

浅析北方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摘要】:水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而作为水资源载体的河道则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承德市人口、经济和社会的需求迅猛增长,使得市区内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为推进承德市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对城区内河道整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思路;治理措施[ Abstract ]: water resource is the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as a water carrier channel is the city …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engde city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al demand growth, make urban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se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hengde city landscape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the city river harnessing,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has been imminent.[ Key words ]: City River; management of thinking; management measures 1引言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水环境作为重要的发展环境,人水和谐作为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城市河道对现代城市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北方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探究

北方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探究

北方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探究
康浩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24()2
【摘要】中小河流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并提出了系统治理思路。

考虑北方山区中小河流坡陡流急、季节差异性强、河宽幅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系统治理为指导,以蒿田河治理为对象,系统分析山区河道存在的多种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河流清理整治、重点段岸坡防护、涉河建筑物拆
除重建的解决措施,来解决防洪突出问题从而保障河道两岸安全,并提出工程管理措施促进工程建设与长效运行,为山区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康浩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2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理念及典型治理措施探讨
2.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和提升河流防洪能力的措施分析
3.辽宁省东部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方法探究
4.我国北方
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探究5.梅州山区中小河流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方案

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方案

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方案北方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常年雨水不足,河流水系发育不完善。

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河流水系发育不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从治理河道、保护岸线、提高水量与水质等方面,提出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方案。

首先,治理河道是北方河流治理工程的首要任务。

由于北方地区河流的水量有限,水位常年较低,导致河道形态不良,流速不稳定,泥沙淤积严重。

因此,应采取疏浚河床、清淤河流的措施,提高河床的输沙能力和流量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水闸和堤坝等工程,控制河水流量,保证上下游的水量合理分配。

其次,保护岸线是北方河流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北方地区由于干旱少水,常年雨水有限,河谷地带的植被覆盖较差,容易导致河岸冲刷、侵蚀等问题。

因此,应加强对河岸带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修建岸边植被带,增加土壤的抗冲蚀能力,减少岸线退缩。

另外,应建立健全河道保护制度,加大对非法采砂、乱占乱建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第三,提高水量与水质是北方河流治理工程中的核心目标。

北方地区除沿海地区外,供水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严重。

因此,可以采取引水工程的方式,将距离较远的河流水源引入当地,满足人畜供水和灌溉用水需求。

同时,在河流中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工农业用水节约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

另外,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北方河流治理工程的实施。

为了解决河流治理工程的资金问题和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生态补偿基金,对参与河流治理工程的各方给予经济补偿。

例如,对非法采砂者、排污企业等强行要求补偿,将这些资金用于治理河流、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资源短缺等方面。

同时,通过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志愿者参与力度,共同参与到北方河流治理工程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机制。

综上所述,北方河流治理工程方案应包括治理河道、保护岸线、提高水量与水质等方面的措施。

试析北方地区生态河道治理策略

试析北方地区生态河道治理策略

试析北方地区生态河道治理策略一、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河道现状河流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河流的状况影响着环境的状况与人类社会存在条件。

河流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波及人类社会,并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在与未来。

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河流行洪功能的维持是保证河流健康生命的两个基本特征。

北方城市河流承担调节地区水量、保持环境湿度以及提供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功能,又因其本身具有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已成为不可再生和替代资源。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具有多泥沙、洪枯水量变化大等自身特点,其承载力比南方河流要脆弱得多。

在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以后,遭受破坏的程度要远比南方地区河流严重得多,对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影响也要显著得多。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更多的不被关注的北方地区中小河流在人类追逐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或萎缩、或长期断流、或饱受污染,曾经最美丽的“母亲河”大多变成了干涸的荒滩,穿越城市的河道则成了天然的垃圾场、污水池。

北方地区降水量受季节影响,丰枯期水量悬殊。

北方河流多数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支流多,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防洪问题十分突出。

水域内外存在着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极大制约了临河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许多河流由于上游修建水库拦蓄径流而导致下游河道萎缩至断流、河流造床作用下降或者河槽过洪能力减小,河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集中表现在河道干化、植被退化、生物种群减少,沙滩裸露,风起沙扬,成为沙尘天气的污染源,另外还引起了区域地下水降低,采补失调。

再者,毗邻河流的城市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向河道内的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等不仅加大了河道防洪的负担,也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化发展。

许多城市依河而建,临河侧建设发展迅速,河道两侧及河滩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这种状况不但加大了洪水淹没损失与防洪负担,同时城市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和垃圾倾倒、河道内的无序挖坑采沙、河道自然景观的破坏都对河道防洪、河槽疏浚、滩区生态环境及邻河城市环境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北方城市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探讨

北方城市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探讨
道 . 家对 河 道 的 投 资 主要 是 为 了满 足 国
大差 距 和存 在 诸 多 问题 北 方 地 区 中 小 河 流 多 为 季 节 性 河
流 . 进行 综 合 治理 时盲 目性 地 进 行 照 在
来 .对 河 流 主城 区段 进 行 综 合 整 治 . 城
区 环境 有 了一 定 的改 善
近 年 来 . 市 的 许 多 县 城对 河 网水 我
河 流 治 理理 念 与发 达 国家 相 比 . 有 较 仍
系 的 规 划 、 岸 的 整 治 美 化 开始 重 视 起 河
34投 资 少 。 理 不彻 底 . . 治 管理 不完 善 北 方 地 区河 道 由 于 多 为 季 节 性 河
流 积 极 作 用
达 的 国 家 纷 纷 大 规 模 拆 除 了 河 床 上 工
程 措 施 硬 质 材 料 。 以 建设 保 护 、 造 生 创
物 良好 的 生 存 环境 和 自然景 观为 前 提 .
在考 虑 一 定强 度 、 全 性 和 耐 久 性 的 同 安 时 . 分 考 虑 生 态 效 果 . 河 堤 建 筑 材 充 把 料 由过 去 的混 凝 土 、 石 改造 成 水 体 和 块 土 体 . 自然 生 态 护 坡 . 生 态 河 堤 成 仿 即
景 观 河 流
盲 目填 埋 河 流 , 少 水 面 . 致 生 减 导
态 系 统 和排 水 系 统 的破 坏 随 着 城市 化
为 了现 代 城 市 河 流 治 理 发 展 的 趋 势 . 很
多 国 家 都 在 对 破 坏 河 流 生 态 环 境 进 行
反 思 。 在 逐 渐 将 河 流 进 行 回 归 自然 改 都
质 保 护 及 生 态 等 多项 功 能 . 城 市 生 态 在

我国北方毗邻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以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我国北方毗邻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以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国西 北 、 北地 区 的许 多 我 华 河 流 由于上 游修 建 水库 拦 蓄径 流 , 而导 致 下游 河 道萎
流 健 康 生 命 的2个 基 本 特 征 。 河 流 “ 康 ” 念 是 河 流 健 概
管理 评估 的工 具 , 目的是建 立一 套 河流 环境 ( 流 、 其 水
o tr o rac n y r o e { H b iPo i e S iah ag 0 0 2 ,C i fWae C nevnya dH do w rJ e e r n , h i un 5 0 1 hn s p 厂 vc jz a) Abt c:hsp prsgett etbi r cp ft vrh ah assm n ss m, n oa a s h a r s a tT i ae ugs o s lh ap n ie o e r e el ses et yt ad t n l i t m j r a s i l h i t e ys e o
c n t i t t a o r h n ie r n v t n o e rv r o rh n ie ma a e n fe oo i a e gn e n o p e e t o d o o s a ns h tc mp e e sv e o ai ft ie ,c mp e e sv n g me t c lgc l n ie r g t r v n o f r o h o i l f
aj cn ect o t hn da e t ot i i N rhC ia t h yn
— —
Asa x mpet o rh n iema a e n f c lgc l n n eig ne a l c mp e e sv n g me t oo ia g e r o oe ei n

浅谈山区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浅谈山区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浅谈山区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针对山区河流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方式为划定生态功能区和建立河流生态湿地;制定保护原则为永久性河流的河道保护、库塘湿地及沼泽湿地的保护;合理选择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完善,加快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标签:主要问题;保护方式;保护原则;保护与修复措施引言河流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系统结构与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河岸硬质化,河流纵向与横向生态联系被破坏,生态功能总体退化。

综合水生态系统几点问题,浅谈山区河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扼制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力求把河流水生态环境做到良性循环。

1、河流水生态系统主要问题1)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解决了流域内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

由于流域地处暴雨区,暴雨集中、强度大,上游山区大多山势陡峻,洪水汇流快,加上许多小流域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中下游大部分堤防低矮,两岸部分农田、村庄、城镇地势也较低,以至洪涝灾害常有发生,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

2)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水质急剧下降。

3)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

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丰、枯径流量相差悬殊,由于上游蓄水工程调节能力不足,致使枯水期常出现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群落与物种大量减少,严重影响河流生态环境。

4)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山地开发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各类开发项目也都形成对原生植被大面积的破坏,极大地降低雨水截留和涵养能力。

由于土壤受到侵蚀,植被遭到破坏,固结土壤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削弱,使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生态环境恶化5)人类活动的胁迫造成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一是无规范的淘沙采金,使河床变得千疮百孔,沙石乱堆,河流流势改变,水生生物的生境遭到极大破坏。

山区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措施探讨

山区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措施探讨

山区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措施探讨摘要:我国在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前行,从大的江河流域逐步走向小河道的生态化治理。

国家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是现在对小流域小河道治理的好时机,尤其是对于山区的河道,更要把握治理的好机会,研究和探讨出更好的山区河道生态化治理措施。

关键词:山区河道;生态化治理;措施前言:山区河道有着水位水量变化大,但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所以山区河流如果被破坏或污染,不仅会影响当地整体的生态环境、当地居民和农田,还会造成行洪的能力不强,引发自然灾害。

要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改善流域内环境,提高河道清洁度和自洁能力。

一、山区河道的现状多年来,我国的山区河道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道的环境因素是相对复杂的,流域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汛期时涨落差别明显,枯期时流量减小甚至断流。

平时对于河堤的使用并不多,但是只要一次汛期洪水过后,就可以利用超强的冲刷力将河床内的淤积冲入河槽,河槽的可存储量减小,当淤积过剩时,河堤的安全就出现了隐患。

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的薄弱,宣传力度不够,执法不严格,生活垃圾、弃物弃渣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减少对运输垃圾的支出,多会选择将废弃物倾倒在道边或河里。

这将污染河道、阻碍行洪,造成下游的压力。

乱采滥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为对砂石料的需求,巨大的利益让不法分子冒险选择乱采偷采河道河床,使得河床受损严重,无法正常行洪和维护河道内河水稳定。

在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管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疏漏。

对于乱采滥挖的现象没有及时的发现并制止,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政府建设的山区河道被破坏,这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对国家资源资金的浪费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旧河道技术设施落后,没有日常维护,导致老化现象普遍,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

旧河道在修建时多采用坚硬材料作为河坝的原料,不利于河道水体与土壤陆地的物质转换,破坏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大量依靠此物质转换来生存的生物消失,造成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失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7, 7(4), 171-178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17.74022Study on Ecosystem ComprehensiveTreatment Model of NorthernMountain River in ChinaBeibei Guo1, Qingfeng Chen1, Donghua Yan21Key Laboratory for Applied Technology of Sophisticated Analytical Instruments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Jinan Shandong2Hebei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ijiazhuang HebeiReceived: Sep. 27th, 2017; accepted: Oct. 11th, 2017; published: Oct. 18th, 2017AbstractThe trend and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northern mountain river in China are ecological harmony. The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thods and main problems of northern mountain river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main problems, an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odel was proposed. This model could lower the pressure of flood control, repair river ecosystem and improve water quality of northern mountain river, and it achieves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northern mountain river in “retention-storage-protection”. This model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mountain river in China.KeywordsNorthern Mountain River,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cology Permeable Dams, Ponds, Wetlands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探究郭贝贝1,陈庆锋1,闫栋华21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分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收稿日期:2017年9月27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11日;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8日郭贝贝 等摘要基于生态和谐的山区河流综合治理的理念与方法是北方山区河流治理的趋势和客观需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的特点、治理方案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于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该模式对于北方山区河流具有减轻防洪压力、修复河流生态和改善水质等作用,并从“截–蓄–保”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北方山区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为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生态透水坝,库塘,湿地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特点我国北方山区河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大小河流众多,这些山区河流具有如下特点:(1) 山区河流两岸山坡多为岩土结构,由于人为破坏与暴雨或持续降雨,造成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和石块被冲下山体汇入河流,不仅增大了北方山区河流的防洪压力,而且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 山区河流由于坡度陡、产汇流时间短、流速大,导致河道冲刷强、河道的形态和植被单一、河床侵蚀严重等生态破坏现象[1];(3) 山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降雨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汛期和融雪期水流峰高量大,不仅洪灾频发,威胁下游堤防安全,宝贵的水资源也白白流走;非汛期水资源极度缺乏,水力连通性差,不利于植被及微生物的生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4) 在汛期和融雪期时,山区径流污染产生时间短、发生面积广,导致山区河流面源污染严重,控制难度较大[3]。

2. 传统的北方山区河流治理方案鉴于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的特点,目前通常采用河道疏浚、堤防建设、防洪护岸等工程措施对山区河流进行治理[4]。

河道疏浚即通过工程手段对因山洪、泥石流等造成的河道淤积以及其他影响河道行洪能力的垃圾或违规搭建的一切滞洪、碍洪的建筑物进行清理。

通过清淤疏浚,可以增大河道的行洪断面,提高河道泄洪的能力。

白马关河、霍伦河等一些北方山区河流为保障行洪通道,对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工程,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5] [6]。

堤防建设主要是为了保护现状的村镇或其他重要保护对象,多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墙等材料。

通过工程措施兴建堤防,能够提高河道两岸的防洪能力,达到防洪减灾等目的。

龙潭沟河等北方山区河流采用直立式硬质挡墙,有效地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4]。

郭贝贝等护坡护岸即利用工程措施提高河岸的抗冲刷能力,多采用块石、护坡砖等材料,防止因洪水的冲刷侵蚀、水流暴涨暴落等原因造成岸坡坍塌等现象。

吉林省山区中小河流采用了块石护坡护岸工程,有效的保护了河岸,减轻水流对河岸的冲刷侵蚀[6]。

3. 存在问题我国北方山区河流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案均为河道清淤、岸坡防护以及新建或加高防洪堤方案,治理方案单一、破坏生态平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1) 治理方案单一,缺乏整体规划。

某些北方山区河流的整治,只对险要段采取抛石护脚及砌石护坡的工程措施,只着重于局部处理,缺乏整体规划,致使一些工程整治效果不显著或者失败。

(2) 追求片面功效,破坏河流生态。

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片面追求单一功效,如为追求防洪效果,新建或加高防洪堤方案等,这些硬性的工程覆盖措施固然可以防洪减灾,但却牺牲了河流生态等功能。

如白马关河仅考虑防洪建设,忽略了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人水和谐相处等功能需求[5]。

(3) 材料硬化河道,破坏生态平衡。

混凝土、浆砌石块等工程材料能够造成河道硬质渠化,破坏了生态可持续发展,且硬化所使用的刚性或半刚性治理工程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工程失事等现象[7]。

传统的工程措施已无法满足我国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治理的趋势和客观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对北方山区河流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将生态学原理和河流治理工程相结合,恢复山区河流生态系统,使其不仅具有防洪功能,而且还具有维系水生态系统、降低面源污染等功能,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4. 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传统的山区河流工程治理模式对河流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例如传统的浆砌石护岸很少考虑河道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统一,致使水生植物生长区域减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大大减少,并且出现河流河道污染物去除效率低、河流较难与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等现象,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基于生态学理念,北方山区河流的治理应扩展到河流生态环境修复、水环境改善等综合治理要求上,实现由传统单一的工程治理模式向多元组合的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转变。

目前,关于河流生态治理模式有多种,例如坝塘组合净化模式和塘–湿地组合净化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在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综合生态治理中都存在缺陷[8]。

坝塘组合由于湿地系统的缺少,降低了北方山区河流水质的深度净化功能;塘–湿地组合净化模式由于缺少能够拦蓄洪水、阻挡泥沙和泥石流的坝,导致河道冲刷强、河床侵蚀严重等生态破坏现象。

鉴于我国北方山区河流特点,我们将生态学原理与河流治理工程相结合,利用河流现有的洼地、空塘、河岸带以及湿地构建适用于北方山区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即生态透水坝–库塘–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图1),目前还没有关于该模式的研究报道。

4.1. 结构原理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包括设置于北方山区河流支流及其交汇处的生态透水坝、山区河流中下游的库塘以及与库塘相通的湿地三个子生态系统。

生态透水坝是由透水结构的石块垒筑而成,能够截留山坡上被降雨冲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起到了“截”的作用,并且生态透水坝能充分利用坝前的河道贮存一次或多次降水径流,在水资源短缺时能够减缓河水的快速流失,有利于山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透水坝利用坝体上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有效的降低面源污染负荷[9]。

此外,在生态透水坝前放置三角锥木桩石笼,既保证了透水性,又可避免河流中的石块对坝体的直接撞击。

因此,生态透水坝具有调节径郭贝贝等Figure 1.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odel of northern mountainrival: (1) mountain rival; (2) ecological permeable dam; (3) pond; (4) wetland;(5) emergent aquatic plant; (6) submerged plant; (7) floating plant; (8) timberpile; (9) gravel; (10) aquatic plant图1. 北方山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示意图:(1) 山区河流;(2) 生态透水坝;(3) 库塘;(4) 湿地;(5) 挺水植物;(6) 沉水植物;(7) 浮水植物;(8) 木桩;(9) 砾石;(10) 水生植物流流量、拦截面源污染、阻挡砂石和泥石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