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各类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利用高

锰酸钾的氧化性,二氧化锰的吸附、氧化及催化作用处理水中有机、无机及离子型污染物、研究表明,在水处理中,高锰酸钾预氧化是一项高效实用、经济便捷、具有发展潜力的预处理技术,并且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水处理;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见光易分解。二氧化锰是一种两性过度金属氧化物,是软锰矿的主要成分,具有氧化性、吸附性及催化性。二者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实际生产中,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藻类等的去除效果。基于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及二氧化锰的吸附性和催化作用,利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去除水中的邮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及离子型污染物逐渐成为一种高效低耗的除污技术。

一高锰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 高锰酸钾在关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于雪琴等利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催化接触过滤法对某电镀厂铁、铬、锰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的酸性洗漂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确定了该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高锰酸钾投加质量浓度为10mg/L,反应pH为8,滤速为5m/h。经该方法处理后,总铬、锰、总铁及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出水CODcr、pH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陈碧波的研究表明,采用高锰酸钾对造纸废水进行预处理,后经混凝沉淀处理,可以提高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其中,高锰酸钾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12mg/L,反应时间为20min,pH为6.0.采用高锰酸钾预处理可使CODcr去除率从79.3%提高到91.1%左右,BOD5去除率从64%提高到89.4%,色度去除率从82.5%提高到89.4%。

李金鹏等采用高锰酸钾对水体中的偶氮蓝、茜素红、酸性铬兰K、铬黑K和偶氮砷Ⅲ5种染料进行了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KMnO4等的脱色作用迅速、高效,脱色效果明显,在30min内脱色率均能达到90%以上。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不大。

Jin Jiang等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降解EDCs/PPCPs(如:三氯生、双酚A)的效能和机理。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有效地氧化降解这些酚类衍生物,氧化机理和氧化酚相似。研究还发现,高锰酸钾最终态还原产物锰氧化物能够催化高锰酸钾氧化,催化机理遵循表面铬各机理;高锰酸钾还原产生的终极态锰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Lanhua Hu 等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降解含C=C双键的神经药物卡马西平(CBZ)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发现高锰酸钾能迅速氧化CBZ,二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0+0.3)X102 L (mol.s),其氧化机理与一般含双键化合物(如烯径)基本相同,主要是双键加成成环反应机理,生成一系列加氧、羟基化产物,反应过程能快速进行。

2 高锰酸钾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晓慧等研究了排洪时期高猛算计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东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排洪时期东江水而言,当高锰酸钾投加质量浓度为1.5mg/L,接触时间为1h时,才能有效祈祷助凝作用。当高锰酸钾投加质量浓度>1.5mg/L时,TOC去除率>56.08%,COD

Mn

去除率

>49.67%,TOC、COD

Mn

去除率随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大缓慢升高。高锰酸钾也可作为消毒剂抑制细菌生长,细菌总数的去除率>92.11%。同时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使东江水中的臭味去除率达到85%以上,投加量越大,去除率越高。

蒋绍阶等利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处理受季节性影响导致出现微污染的宾川二水厂出

水,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原水的浊度、COD

Mn 、UV

254

、氨氮、藻类均有较好的去除

效果。连续运行高锰酸钾预氧化,COD

Mn 去除率保持在43%左右,NH

4

+-N去除率保持在40%左

右。经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高锰酸钾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应用

杨艳玲等研究了高锰酸钾单独预处理工艺以及高锰酸钾与氯胺联用预处理工艺的消毒效能及时三氯甲烷形成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污染严重,尤其是耗氯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二级出水,高锰酸钾单独预处理工艺和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工艺。并且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能够进一步降低THM

S

的生成量。

李婷婷等分析了污水大规模会用的现实意义及技术可行性,并在技术方面引入水源管道预氧化技术,以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剂,通过管道模拟试验,研究了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对有机污染物、浊度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作为管道预氧化剂,对有机污染物、浊度的去除效果优异,其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4-4.5mg/L,在此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约为60%,浊度去除率接近100%

4利用高锰酸钾降解地下水中的硝基苯

邱丽萍等的研究表明,双氧水-高锰酸钾的催化氧化作用能有效地降解地下水中的硝基

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符合自由基作用机理。同时,在实验条件下,当pH=6,H

2O

2 、

KMnO

4质量浓度分别为3、1mg/L时,反应60min,H

2

O

2

-KMnO

4

催化氧化降解硝基苯的效率可达

90%以上。

曹玉斌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对三氯乙烯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TCE

浓度相同但n(KMnO

4):n(TCE)不同的条件下,随着n(KMnO

4

):n(TCE)的增加,TCE氧化去

除效率加快;对体积分数为1*10-4的TCE,当n(KMnO

4

):n(TCE)=5,反应时间为210min时,

TCE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9%以上。

二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氧化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广泛,一方面,利用二氧化锰的吸附与氧化作用可去除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污染物、非金属离子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可促进水中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过程。

1 利用二氧化锰去除水中的离子污染物

Runping Han等在沸石上涂层二氧化锰用于去除水中的Ur,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3K、pH=4.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可达15.1mg/g,此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增加温度可以增加二氧化锰的吸附量。他们还将上诉方法用于去除溶液中共存的Cu和Pb,结果表明,在Cu或Pb的存在下,二氧化锰吸附Cu或Pb的量降低,且二氧化锰对Pb的吸附量的降低程度大于其对Cu的吸附量的降低程度,但二氧化锰Cu和Pb的总量不会变化。

Shuguang Wang等利用碳纳米管镀二氧化锰材料去除水中的Pb,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碳纳米管相比,该材料对Pb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吸附主要在最初的15min内进行,达到吸附平衡至少需要2h.

S.S.Tripathy等研究了海水中-MnO

2

吸附Cd2+ 的行为过程及反应机制。研究发现,随着

PH的增加,-MnO

2

对Cd2+ 的吸附量也在增加。ZhiLiang Zhu等利用D301树脂负载二氧化锰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Cd2+ 。实验结果表明,PH、平衡温度以及其他例子的相互作用均对吸附吸附效果产生影响。当PH在3-8时,在高浓度碱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D301树脂负载二氧化锰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d2+ .

S.M.Maliyekkal等利用锰氧化物涂层氧化铝材料去除水中的F-,考察了溶液PH、初始F-浓度和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锰氧化物涂层氧化铝对F-的最大吸附量为2.85mg/g。研究表明,二氧化锰还可用于去除水中的As(Ⅲ)[20]、Cr(Ⅲ)[21]。

2 利用二氧化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有文献报道,二氧化锰是降解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过度金属氧化物之一。

R.JothiramaLingam等利用多孔二氧化锰参杂TiO

材料光催化降解气态甲苯。结果表明,

2

与商业化TiO

处理效果相比,该种方法在环形光反应器中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和较低的2

催化剂负荷。

具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锰对邮寄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不同,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MnO

2

有的特性使其特别适合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甚至比贵金属催化剂更具催化活性。

二氧化锰对水中酚类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降解作用,其中对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很多。研究表明,不同方法合成的二氧化锰对苯酚具有不同的吸附效果,利用化学法合成的新生态二氧化锰表明福羟基,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优良。不同条件下苯酚催化臭氧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新生态的二氧化锰对苯酚臭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还可与五氯酚等高毒性的酚类化合物发生氧化降解反应。

M.A.Alsheyab等利用臭氧和二氧化锰联合工艺处理废水中的TOC和COD。实验主要采用两步氧化过程来降解废水中的三氯甲烷、腐殖酸和黄腐酸等污染物。废水先经过臭氧处理,其TOC和COD去除率分别为67%和73%,然后使用二氧化锰进一步,TOC和COD去除分别达到79%和80%,二氧化锰的深度氧化效果比较显著。

3 利用二氧化锰去除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

J.Rudder等分别利用傻子、粒子状活性炭和二氧化锰去除水中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结果表明,傻子、颗粒状活性炭和二氧化锰对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率分别为17.3%、99.8%和81.7%。对比颗粒状火丁他和二氧化锰的去除机理,颗粒状活性炭的去除机理为吸附性,二氧化锰的去除机理是由于其自身的催化性能。

三总结与展望

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具有除浊、除臭、除色、除藻、有效去除水中无机污染物和邮寄污染物、控制消毒副产物以及强化混凝等综合净水效能,在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微污染水源出出来、深度处理方面发挥了独到优势。高锰酸钾在氧化降解有机物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其最终还原产物为不溶性环境友好的锰氧化物,很容易从溶液中分离。另外,在应用过程中,高锰酸钾氧化法还具有基建费用低、设备简单、运行管理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可以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药剂的投量。因而,高锰酸钾在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微污染水的处理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作为水处理的一种预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事,当高锰酸钾与其他氧化剂联用时,相互协同优势互补,能过去的更假的处理效果,据此应大力开发效能更高的复合型产品。二氧化锰的在水处理中应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吸附性和催化作用上,二氧化锰的形态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营销很大,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锰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树脂吸附深度处理废水重用的工艺流程

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记者采访了这个项目主持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爱民教授。据李爱民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印染企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与国外相比单位产品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消耗量则为3倍左右。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从而使原有的废水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处理工艺目前已不能满足现有工艺的要求。 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多变,COD高,往往含有多种有机染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其水量大、色度深,且染料结构中硝基和胺基化合物及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的难点。 水处理填料树脂针对印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采用以生物治理为主以物化处理为辅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是符合印染行业实际情况的。 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和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功开发的印染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新型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项技术通过对目前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功能树脂吸附工艺为核心,将预处理后的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实践表明,处理后的废水完全回用于印染加工的各项工艺过程中,使废水回用率达到了50%以上,大大降低了印染企业水资源使用量及污染排放量。 在众多针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物化处理技术中,树脂吸附技术因其吸附容量高、再生容易、可重复使用、抗污染、基本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因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不仅可以对溶解性小分子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脱色效果较好,同时其对胶体、疏水性染料、重金属离子、以及对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时由微生物产生的腐殖酸等分子量相对较大的物质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此次研发的新型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在强化前端生物处理基础上,以印染综合废水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目标,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功能树脂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已审定的印染用水水质标准。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新研发的复合功能树脂对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提高1倍以上,且抗污染能力大大增强。同时此技术可与现有印染企业综合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无缝对接”,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要求。就经济性而言,利用此技术,使吨废水运行成本不超过1.5元,可基本抵偿水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费用。 此技术的全面应用将大幅降低由印染废水排放引起的COD、总氮、总磷的排放,对节能减排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污水处理絮凝剂

污水处理絮凝剂 一、概述 造纸生产中用水多、消耗化学药品多、污染非常严重,在造纸工业中的污水处理剂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助剂。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是絮凝沉淀剂。絮凝剂是能使溶胶变成絮状沉淀的凝结剂。絮凝剂能使分散相从分散介质中分离出絮状沉淀,其凝结作用称为絮凝作用。用于促进废液中废物沉降、过滤、澄清等过程的普通絮凝剂,包括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两者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但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1.絮凝原理制浆造纸的废液中所含杂质范围很大,从呈稳定的胶体状态的杂质,到只有流动状态下的悬浮,以至在静止时沉淀的较大颗粒等杂质。它们在水中不容易沉淀,必须添加药剂改变物质的界面特性,使分散的胶体聚合,然后形成大颗粒,使这些胶体粒子易于沉降或浮上分离,此过程称为絮凝。在废水处理中,水中胶体粒子多数带负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粒子吸引水中的阳离子,而排斥阴离子,这也是胶体粒子得以稳定的原因。因此,在胶体粒子表面附近,阳离子浓度高,阴离子浓度低。这样胶体粒子表面形成Zeta电位。絮凝剂多为电解质,加人水中电离出带相反电荷的部分与腔体粒子的电荷中和,粒子间斥力作用也随之消失,便可形成大颗粒而沉降,水即可澄清。一般认为,如果将粒子表面Zeta 电位降到±5V,可以得到良好的絮凝效果。由此看出,微小粒子聚集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作用是由于静电力、化学力或机械力的作用或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一般絮凝的原理。 2.絮凝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絮凝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 ①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 ②絮凝剂在液体中扩散; ③为了使絮凝剂和悬浮物粒子接触而进行搅拌; ④为了使接触后的粒子成为大而重的颗粒而进行的搅拌。实际上这些阶段有的也很难分开。 从以上过程看,絮凝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所以,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废液中胶体粒子的种类、胶体粒子的大小、表面特性、胶体粒子的浓度和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等因素外,还包括溶液的pH值,共存物质(特别是盐类)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温度变化,搅拌的方法及絮凝剂用量等等。 总之,胶体粒子的絮凝是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对实际废水进行絮凝试验,选出最佳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 从诸多因素影响来看,只要废液和絮凝剂一定,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胶体粒子浓度和搅拌条件。胶体粒子越浓,粒径犬小越不均匀,粒子间接触的几率越大,絮凝效果越好。同时搅拌仅对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便于胶体粒子与絮凝剂有良好的接触,搅拌越剧烈效果越好。而在絮凝颗粒生长过程中,搅拌太剧烈则使颗粒破坏或长不大,此时则应缓慢搅拌。所以絮凝过程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加入絮凝剂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电荷和絮凝剂的用量也影响很大。一般电离出离子电荷越高,浓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好。除化学法外,造纸厂废水处理还可采用机械法、沉降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生物化学法等,且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废水应用何种方法处理,需要根据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及浓度、要求净化的程度、排放标准、回收废物的综合利用等诸多因素来考虑。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可将多种方法合用。常常采取的是多级综合处理法: 一级处理:即预处理,常用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如筛选、沉降、混凝、浮选、调整pH 值等除去固体物、酸、碱等。 二级处理:一般采用生化处理,以除去被微生物分解或氧化的有机物和悬浮体。.如废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实验十二(L)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xmlnamespace prefix ="o" /> 1、实验原理 市售的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的MnO2和其它杂质,高锰酸钾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常混入少量的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的物质,它们可与MnO4-反应而析出MnO(OH)2沉淀,这些生成物以及光、热、酸、碱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均会促进KMnO4的分解,因此KMnO4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 为了配制较稳定的KMnO4溶液,常采用下列措施:(1)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4溶液,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 (2)将配制好的KMnO 4 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h,然后放置2~3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的物质完全氧化。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4)将过滤后的KMnO 4 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寸放在暗处,以 待标定。如需要浓度较稀的KMnO 4溶液,可用蒸馏水将KMnO 4 稀释和标定后使用, 但不宜长期贮存。 标定KMnO 4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很多,如Na<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 2C 2 O 4 、As 2 O 3 、H 2 C 2 O 4 ·2H 2 O铁丝 等。其中以Na 2C 2 O 4 较为常用,因为它容易提纯,性质稳定,不含结晶水。Na 2 C 2 O 4在105~110℃烘干2h后冷却,即可。 在H 2 SO 4 溶液中,MnO 4 -与C 2 O 4 -的反应如下: 2 MnO 4-+ 5 C 2 O 4 -+16H+< xmlnamespace prefix ="v" /> 2Mn2++ 10CO 2 ↑+ 8H 2 O

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第30卷第11期Vol.30NO.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Chongqing Technol Business Univ.(Nat Sci Ed )2013年11月Nov.2013 文章编号:1672-058X (2013)11-0076-04 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安雅敏1,邱建2,徐瑞1,袁光伟2,蒋佳凌1,刘尚俭1,彭图恒 1(1.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67,2.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重庆400067) 收稿日期:2013-06-20;修回日期:2013-07-06. *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典型排污口监测(JJ2013/002). 作者简介:安雅敏(1989-),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摘要:主要介绍了水处理絮凝剂的种类;叙述了无机絮凝剂在钢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水、焦化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并对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关键词:无机絮凝剂;废水处理;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O628文献标志码:A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不断地增加,水源污染危机日益严重。供水紧张和污水净化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工作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因此工业水处理和环境保护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废水处理的方法也在日益增多,有生化法、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絮凝沉淀法等等。其中絮凝沉淀法作为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法,因工艺简单,效率高,费用较低等优点而应用最为广泛。 在现代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因其应用广,成本低而得到较大规模的使用。 1无机絮凝剂的分类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亚铁、氯化铁为主;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系和硫酸系;按分子量可分为普通无机盐和高分子系两大类。 普通无机盐絮凝剂包括氯化铝、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迄今为止一直是重要的无机絮凝剂之一[1];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按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不同,可分为聚硅酸铝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铁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和聚合铝铁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2]。 2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沉淀法是物化法中的一种,在废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以及部分有机物凝聚为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去除的水处理方法。它最终能实现污染物的无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 创建时间:2009年1月20日 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注意问题: ①加热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易引起分解: ②颜色较深,读数时应以液面的上沿最高线为准; ③开始时滴定速度要慢,一定要等前一滴的红色完全褪去再滴入下一滴。若滴定速度过快,部分将来不及与反应而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 ④终点判断: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配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过滤后才能保存?过滤时是否可以用滤纸? 答:因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MnO2和其它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物质它们能慢慢地使KMnO4还原为MnO(OH)2沉淀。另外因MnO2或MnO(OH) 2又能进一步促进KMnO4溶液分解。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让还原性物质完全反应后并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滤取MnO2和MnO(OH)2沉淀后保存棕色瓶中。 2.配制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怎么办? 答:因Mn2+和MnO2的存在能使KMnO4分解,见光分解更快。所以.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存。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3.在滴定时,KMnO4溶液为什么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答:因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碱式滴定管下端橡皮管氧化,所以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4.用Na2C2O4标定KMnO4时候,为什么必须在H2SO4介质中进行?酸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可以用HNO3或HCl调节酸度吗?为什么要加热到70~80℃?溶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答:因若用HCl调酸度时,Cl-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作用。若用HNO3调酸度时,HNO3具有氧化性。所以只能在H2SO4介质中进行。滴定必须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若酸度过低KMnO4与被滴定物作用生成褐色的MnO(OH)2沉淀,反应不能按一定的计量关系进行。在室温下,KMnO4与Na2C2O4之间的反应速度慢,故须将溶液加热到70~80℃,但温度不能超过90℃,否则Na2C2O4分解。 5.标定KMnO4溶液时,为什么第一滴KMnO4加入后溶液的红色褪去很慢,而以后红色褪去越来越快? 答:因与KMnO4Na2C2O4的反应速度较慢,第一滴KMnO4加入,由于溶液中没有Mn2+,反应速度慢,红色褪去很慢,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中Mn2+的浓度不断增大,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越来越快,红色褪去也就越来越快。 6.盛放KMnO4溶液的烧杯或锥形瓶等容器放置较久后,其壁上常有棕色沉淀物,是什么?此棕色沉淀物用通常方法不容易洗净,应怎样洗涤才能除去此沉淀? 答:棕色沉淀物为MnO2和MnO(OH)2,此沉淀物可以用酸性草酸和盐酸羟胺洗涤液洗涤。 十一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实验注意问题 ①只能用来控制酸度,不能用或HCl控制酸度。因具有氧化性,会与反应。 ②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因易分解。 ③对滴定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滴定开始时反应缓慢,随着的生成而加速。 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能否用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 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用HCl或HNO3来控制酸度,因会与反应,HNO3具有氧化性。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05.13成绩: 班级:石工12-班学号:12021367姓名:善人教师: 同组者: 实验九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 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 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污水(在1L 水中加入60g 高岭土,高速搅拌20min 后,在室温下密闭养护24h) 四、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中用目视比色法观察絮凝剂的净水现象和作用效果,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1、单独使用混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净化污水所需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2、单独使用助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助凝剂的最适宜使用浓度。 3、助凝剂配合混凝剂使用,确定在助凝剂存在下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五、数据处理 计算净化污水所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适宜质量浓度(用mg/L表示)。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原始数据记录表 混 (滴) 凝 剂

水处理絮凝剂研究进展

2003年第1期 矿 产 与 地 质第17卷2003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94期 水处理絮凝剂研究进展① 肖筱瑜,张 静,李 蘅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概述了国内外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的研 究进展和应用。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絮凝剂;综述;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663(2003)01-0090-06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目前世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处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絮凝沉淀法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水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1]。其水处理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絮凝剂的性能,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技术的核心[2]。通常,絮凝剂可分为四类:①无机絮凝剂; ②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③天然高分子絮凝剂;④复合型絮凝剂[1]。 1 无机絮凝剂 1.1 无机盐类絮凝剂 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分为铝盐和铁盐。19世纪末美国首先将硫酸铝用于给水处理。常用铝盐有硫酸铝、氯化铝和明矾;铁盐有氯化铁和硫酸铁等。铁盐形成的矾花比重大,易沉降,处理低温浊水比铝盐好,适宜的pH值在5.0~11之间,较之铝盐的5.5~8要宽得多。但氯化铁溶液的腐蚀性强,易造成设备的腐蚀,而且处理后的水的色度比用铝盐时高[3~4],A l3+在水中的高残留量会导致二次污染,进入人体后可诱发老年痴呆症、铝性骨病、铝性贫血症等。因此,目前常用铁盐类絮凝剂。 1.2 无机盐聚合类絮凝剂(IPF) 为了克服二次污染及腐蚀设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出聚合氯化铝絮凝剂[5]。目前,日本、西欧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达工业化和规模化,其生产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我国1983年也成功研制了聚合硫酸铁并用于电厂水处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我国已形成系列产品,但生产厂家大多规模不大,工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也不够稳定。可喜的是汤鸿霄等对聚铝和聚铁的溶液化学与形态研究已达世界水平[6]。近年,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单位日渐增多,规模亦有所扩大。在我国絮凝剂市场上,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占絮凝剂总产量的80%。絮凝剂种类主要有:聚合氯化铝(PA C)、聚合硫酸铝(PA S)、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氯化铝(PA CS)、聚合硫酸氯化铝铁(PA FCS)、聚合硅酸铝(PA S I)、聚合硅酸铁(PFS I)、聚合硅酸铁铝(PFA S I)、聚合硫酸硅酸铁(PFSS)和聚磷酸氯化铝(PPA C)等[6]。 1.2.1 聚合氯化铝(PA C) 在各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聚合氯化铝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其制备过程可以为:在一定量的A lC l3(2.5m o l L)溶液中加入适量经加热的去离子水溶解后的无水N a2CO3,再经物化处理得到PA C。其分子式为[A l2(O H)n C l6-n]m(其中n为1~5之间的任一整数,m为≤10的整数)。在PA C中,A l3+和C l-的半径比能形成四次配位,具有一定的配位效应。同时与O H-具有相似的配位构型,能够出现羟氯铝配位体,电性影响相对减弱[5]。PA C较稳定,对高浓度、高色度及低温水都有较好的混凝效果,它形成矾花快,且颗粒大而重,易沉淀,絮凝效果是传统铝盐 09 ①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肖筱瑜(1975-),女,广西桂林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保材料研究。

水处理填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处理填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水处理填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市场空间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五章选址方案 第六章土建工程 第七章工艺技术说明 第八章项目环境分析 第九章项目安全规范管理 第十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 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特征对用户群进行划分,从 而有针对性地打造满足不同用户群多样化用能需求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 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 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59.07万元,同比 增长21.47%(3721.8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水处理填料生产及销售 收入为18391.9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7.33%。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525.1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13.28万元,增长率28.85%;实现净利润3393.8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4.89万元,增长率17.8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发展战略)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状态 发展方向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 一、基本原理 高锰酸钾法是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高锰酸钾为滴定液直接或间接的测定还原或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滴定方法。 反应条件控制:以高锰酸钾滴定草酸钠为例 离子反应方程式:2MnO 4-+5C 2O 42-+16H +→2 Mn 2++10CO 2+ 8 H 20 (1)酸度:高锰酸钾法只能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以充分发挥其氧化能力。 酸度一般控制在0.5~1mol/L ,以硫酸为宜(硝酸有氧化性,盐酸有还原性,容易发生副反应) (2)反应速度: A 、草酸钠溶液与高锰酸钾常温下反应较慢,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 B 、加入硫酸锰的溶液后,红色褪去速度加快。 原因:Mn 2+在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结论:有些物质和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反应速度较慢,可用两种方法加快反应速度 a 、可采用加热后趁热滴定的方法,但对于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加热易分解的还原性物质如亚铁盐、过氧化氢则不能加热。 b 、可采用加Mn 2+(催化剂)的方法。用高锰酸钾滴定还原性物质时,即使在加热情况下,滴定之初反应也较慢,但随滴定液的加人,反应逐步加快。这是因为随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溶液中生成的Mn 2+不断增加,Mn 2+在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3)指示剂:高锰酸钾滴定液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这种以滴定液本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的方法称为自身指示剂法。

二、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1、向水浴锅中加好水,温度调至85℃备用。 2、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的配制 市售高锰酸钾常含有少量MnO 2 等杂质,蒸馏水也常有微量的灰尘,溶液在配制初期不够稳定,浓度常降低,因此高锰酸钾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所以先配制成近似所需的浓度。方法:称取稍多于理论用量的固体高锰酸钾,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放置两天以上或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5min,使各种还原 性物质完全氧化,用垂熔玻璃器过滤,除去MnO 2 等沉淀,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暗处密闭保存。 3、Na 2C 2 O 4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恒重的基准物Na 2C 2 O 4 ,加1:4 H 2 SO 4 使酸度控制在0.5~1mol/L,配制成 0.05mol/L的标准溶液,加热至75~85℃备用。 4、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的标定 取20mL草酸钠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自滴定管中逐滴加入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并保持30秒不褪色为终点,记下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V。当滴定完成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 在硫酸(0.5~lmol/L)溶液中,加热至75~85℃时反应如下: 2MnO 4-+5C 2 O 4 -+16H+→2Mn2++10CO 2 ↑+8H 2 O 但溶液温度低于60℃,反应速度较慢,如温度高于90℃时,则草酸钠会分解,使测定结果偏高。 三、数据记录和处理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1/11/1 成绩: 班级:石工09-10 学号: 09021452 姓名:任 婷教师: 同组者:周霞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 1.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

水处理填料的研究进展

水处理填料的研究进展 孙娜 林波 李风琴 杨圣云 左艳君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30029) 摘 要:填料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好氧、兼氧还是厌氧过程中,填料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填料大致可分为固定式、悬挂式、分散型和新型生物填料等几种类型,每种填料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此经过研究发展不断的进步与提高,对生物亲和亲水活性及磁种填料磁效应在废水生物降解中的应用的开发,可望大大提高废水生物降解的效率:在陶粒水处理填料的研究上,在比表面积和强度等性能上有大的提高的同时有望实现其免烧免蒸。本文就填料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处理 填料 我国用于水处理的填料开发研究工作始于七十年代后期。因填料在水处理领域独特的性能,国内外的水处理工作者一直不断地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各种不同的填料,提高水处理技术水平,满足各种需求。填料种类繁多,按时间顺序,我国目前使用的填料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定型固定式填料,主要是蜂窝类填料;第二类为悬挂式填料如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型填料等;第三类为堆积式、悬浮式填料即分散式填料,如鲍尔环、阶梯环、空心球、悬浮粒子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性能优越的高性能填料和新型填料。目前国内开发的新型高性能填料主要有组合纤维填料,弹性立体填料和内置式悬浮填料。在陶粒填料的研究方面,开发研制的新型滤料一球形轻质多孔陶粒,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在填料的亲水亲和性及磁效应的开发研究也将带动填料的研究翻开新的篇章。 本文就填料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1 定型固定式填料 定型固定式填料使用于七十年代初,其材质有酚醛树脂加玻璃纤维布及固化剂、不饱和树脂加玻璃纤维布及固化剂、塑料等。国内应用较早的纺织、印染、化工、化肥等行业,多数采用此类填料,尤以生物塔滤中应用居多。这类填料的特点是,在不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较稳定,比表面积为200m2/m3左右,使用寿命较长,一般为5~8年。但该类填料对布水、布气均匀性的要求很高,易发生脱膜困难,从而引起堵塞。使用中,人们发现,当有机物浓度高时,蜂窝填料很容易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其处理效率急剧下降,严重的甚至于毁坏构筑物。同时,其造价较高。近年来此类产品很少采用,一些原有项目的改造也基本被其它填料所替代。 2 悬挂式填料 悬挂式填料产生于八十年代初,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之中,目前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这类填料经过逐步的改进完善,使用寿命高的可达5~10年,且造价适中,当前市场上最具竞争力。 2.1软性填料 软性填料问世最早,其主要特点是理论比表面积大、挂膜容易、造价低、运费省、组装方便、不堵塞等。但废水浓度高或水中悬浮物最大时,填料丝会结团,从而大大减少了实际利用的比表面积,且易发生断丝、中心绳断裂等情况,影响了使用寿命,其寿命一般为1 2年。 2.2半软性填料 半软性填料发明于八十年代中期,其枝条分布均匀,安装后没有短流区,使用寿命可达5~10年。它具有较强的再行布水布气的能力、挂膜脱膜效果较好、不堵塞。但其理论比表面积较小、且造价偏高。 2.3组合填料 组合填料,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半软性和软性填料的优点,适合可生化性较差及浓度较低的废水。 2.4弹性填料 弹性立体填料发明于九十年代初,其丝条呈辐射立体状态,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刚性,回弹性好。其使用寿命长、布水布气性能良好,氧传递系数高、挂膜脱膜 8江 西 化 工2005年第4期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一、制备: 1、应用试剂: 高锰酸钾GB643-65 分析纯 2、配制方法: 每配制10升0.1N高锰酸钾溶液,称取31.6克高锰酸钾于烧杯内,加水约1升,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倾入细口瓶内,加水稀释至10升充分摇匀,密闭放暗处静置两周,用虹吸管吸取上部澄清液于另一棕色细口瓶内,以备标定。 若发现的混浊或使用质量较差的高锰酸钾,虹吸时应用玻璃丝或玻璃滤杯过滤,彻底除去二氧化锰,溶液避免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 二、标定: 1、草酸钠法: 1)原理: 在酸性溶液内,草酸钠与高锰酸钾作用,锰离子由七价还原为二价,生成硫酸锰各硫酸钾,终点时,稍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即呈现微红色,其反应 式为: 5Na2C2O4+2KMnO4+8H2SO4→2MnSO4+10CO2+8H2O+5Na2SO4+K2SO4在微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内其反应为: MnO4-+4H++3e→MnO2+2H2O 2)应用试剂: A、草酸钠基准试剂,当量=M/2=67.000 使用前在130~140℃烘箱中烘3-4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备用; B、硫酸GB625-65 分析纯1∶4溶液。 3)测定方法: 称取约0.18~0.20克草酸钠,称准至0.0001克,放入250mL锥形瓶内,加水50mL,加1∶4硫酸溶液20mL,摇动使其溶解,以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接近终点尚的1-2mL时,加热至60-70℃,继续滴至溶液所呈再的粉红色保持30秒钟不消失,即为终点。 注: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太深,读取滴定管容积时,以弯月面上过缘为准。 4)计算;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G/0.067000×V 式中:G—草酸钠之重量,克 V—高锰酸钾溶液之用量,mL 0.067000—每毫升当量Na2C2O4之克数 每次作2-3份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参与平均结果的不得少于3个,其间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浓度N 0.1 0.05 允许误差(%)0.2 0.3 2、硫代硫酸钠法: 按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标定法。 0.1N乙酸标准溶液: 1)配制:量取6毫升冰乙酸,注入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2)标定: 准确量取30~35毫升冰乙酸溶液,加25毫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及2~3滴1%酚酞指示液。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3)计算: 乙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N1V1/V 式中:V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用量,mL N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当量浓度, V—乙酸溶液之用量,mL

污水处理填料

污水处理填料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目的 1、熟练滴定操作技术。 2、了解高锰酸钾法的应用特点。 原理 高锰酸钾法是经常应用的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它以氧化剂高锰酸钾为标准溶液。由于高锰酸钾是强的氧化剂,尤其在强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更强,同时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呈深紫色,在水中着色能力很强,浓度很小时即可观察到显著的粉红色,所以滴定终点不必加入指示剂,稍过量的高锰酸钾即呈粉红色,可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因此此法广泛用于许多还原性物质的测定,其应用范围较重铬酸钾法广。 但由于高锰酸钾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不容易得到很纯的试剂,所以必须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在制备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需加热近沸约30min,以充分氧化水中的有机杂质,并静置过夜,再除去生成的沉淀,同时保存在棕色小口瓶中避免光照,以保持溶液浓度相对稳定,不致迅速氧化。然后再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H 2C 2 O 4 ·2 H 2 O、FeS O 4 ·7H 2 O、(NH 4 ) 2 S O 4 ·6H 2 O、 As 2O 3 和纯铁丝等。由于前两者较易纯化,所以在标定高锰酸钾时经常采用。 本实验采用Na 2 C 2 O 4 标定预先配好的浓度近0.02mol/L KMnO 4 溶液,两者反应方 程式如下: 2KMnO 4+8H 2 SO 4 +5NaC 2 O 4 = 2MnSO 4 +10CO 2 +5Na 2 SO 4 +2K 2 SO 4 +8H 2 O 直接称取一定质量的Na 2C 2 O 4 ,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 液滴定至终点,按如下计算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浓度: 2×m(Na 2C 2 O 4 )×1000 c(KMnO 4 )= --------------------------------- 5×M(Na 2C 2 O 4 )×V(KMnO 4 ) 式中c(KMnO 4 ) ----- 高锰酸钾的准确浓度(mol/L); m(Na 2C 2 O 4 ) ----- 所称草酸钠的质量(g) M(Na 2C 2 O 4 ) ----- 所称草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 V(KMnO 4 ) ----- 所用高锰酸钾的体积(ml) 仪器及药品 仪器:分析天平、称量瓶、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量筒。 药品:0.02mol/L KMnO 4溶液,草酸钠(分析纯),3 mol/L H 2 SO 4 等; 内容及步骤 准确称取0.13-0.15g预先已干燥过的分析纯草酸钠三份,分别置于锥形瓶 中,各加入40ml蒸馏水和10ml3 mol/L H 2SO 4 ,使草酸钠溶解,慢慢加热,直到有 蒸汽冒出(75-85℃)。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 4 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速度要慢, 滴入第一滴溶液后,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反应,当紫红色褪去后再滴入第二滴。当溶液中有Mn2+(催化剂)产生后,反应速度会加快,滴定速度也可随之加快,但仍需按照滴定规则进行。接近终点时,紫红色退去很慢,此时, 应该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匀,以防滴过终点。最后滴加半滴KMnO 4 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