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2. 骨 盆 的 关 节 (plevic joint) 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骶髂关节 (sacroiliac joint) 骶尾关节 (sacrococcygeal joint)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3.骨盆的韧带(plevic

卵巢 位臵 形态
扁卵圆形 外侧面 邻盆壁 内侧面 邻小肠

上端 与输卵管伞接触, 并借卵巢悬韧带连于骨盆上口 下端 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上
前缘(卵巢系膜缘)
后缘 游离

卵巢的形态、大小随年龄变化很大.幼女的卵
巢较小,表面光滑.性成熟期体积最大,此后经
多次排卵,表面因瘢痕而凸凹不平,表面无腹膜,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1.月经:menstruation 指卵巢周期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 血。 2.月经初潮:第一月经来潮,年龄13~15 岁,跨度11~18岁,初期年龄受地区(气候、 环境)营养,情绪等影响。农村营养差、寒 冷地区、初潮晚。 3.月经周期:月经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 天为月经周期,包括经期,一般28~30天, 因人而异。
会阴(perineum):
广义的会阴

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的会阴
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阴阜:脂肪垫 大阴唇:皮肤皱壁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课件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P4
1
第一节 外生殖器
定义: ①阴阜: ②大阴唇: ③小阴唇: ④阴蒂: ⑤阴道前庭: 阴唇系带 前庭大腺 阴道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舟状窝 尿道口 处女膜
2
3
第二节 内生殖器 包括: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卵巢(附件)
4
阴道: 子宫: 1.形态: 外形 大小 容量 宫体 宫底 宫角 宫颈 峡部 解剖学内口 组织学内口 宫颈管 宫颈口 宫体:宫颈
19
20
输尿管走向及其与盆腔血管的关系; 1.中上段与卵巢动脉伴行 2.在骨盆入口处与髂外或髂总动脉交叉 3.在宫颈旁约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 (桥下流水) 在妇科手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措施: 1. 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时,须先看清输尿 管不在其中,而后结扎。 2. 切断子宫动脉时须贴近子宫钳夹 3. 注意保护输尿管鞘膜
21
22
23


24
卵巢: 生发上皮
白膜
皮质
髓质
13
第三节 血管、 淋巴及神经
一.动脉 ⒈卵巢动脉: ⒉子宫动脉: ⒊阴道动脉: ⒋阴部内动脉: 二.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14
15
16
三.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腹股沟浅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 2.盆腔淋巴: 髂淋巴 骶淋巴 腰淋巴
17
18
四.神经 1.外生殖器神经支配: ----阴部神经 ①骶丛分支: ②自主神经: 2.内生殖器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①卵巢神经丛: ②骶前神经丛:
5
6
7
8
2.组织结构 ⑴宫体:①浆膜层(脏腹膜):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② 肌层: ③内膜层:功能层(2/3) 基底层(1/3) ⑵宫颈:

子宫附件超声-精品医学课件

子宫附件超声-精品医学课件
31
6、鉴别诊断:
①子宫腺肌瘤:患者有渐进性痛经,肌壁增厚、回声粗糙, 无“假包膜”。
②子宫肥大:多产史,子宫呈均匀增大,宫体无结节,宫 腔无变形。
③卵巢肿瘤:注意瘤体与子宫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活动关系。 ④子宫畸形:注意宫腔线回声及宫体形态。
32
22
肌壁间肌瘤
23
浆膜下肌瘤
子宫表面有球状或结节状突出,呈 低或中等回声,加压扫查,瘤体与 子宫无分离现象。
24
粘膜下肌瘤
位于宫腔内者,”宫腔分离征” 可见宫腔内有中等或低回声团块, 即杯内球状
25
粘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脱入 宫颈管及阴道, 宫颈增大,其间 可见肿物团块, 同时见宫腔线扭 曲不规则
7
2、经阴道超声:
(1)探头频率:5MHz、6.5MHz、7.5MHz等。
扫查角度:60°、90°、120°、150°等
(2)优点:
① 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② 不必充盈膀胱及不受肥胖限制 ③ 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显示率高
(3)局限性:
① 视野有限、解剖方位不清、远处较大肿块不能显示全貌 ② 对高位卵巢、绝经后阴道萎缩、盆腔内炎症粘连、结构变
15
⑵ 子宫动脉的频谱形态在非妊娠期显示收缩期尖 锐峰,舒张期速度减慢,并形成舒张早期“切 迹”。
16
(3)在各种血流参数中,RI与PI测值有较大的临床 意义,并随月经周期发生改变。 ① 分泌晚期和月经期RI与PI值升高。 (RI = 0.88±0.1,PI =1.8±0.4) ② 增殖期为中间值,分泌早、中期RI、PI值减低。 ③ 妊娠期子宫动脉RI、PI值减低,由于血流低阻 力使子宫肌层和粘膜层有丰富的血流灌注。 ④ 卵巢动脉经腹难测,多经阴道超声测到,与卵 巢功能状态有关。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出口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平均值约为9cm。 出口前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6cm
出口后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8.5cm
(四)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1.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为新生儿期。新生 儿特殊生理现象 2.幼年期 从出生4周到12岁为儿童期。8岁 以后,卵巢内有少量卵泡发育,但不能发 育成熟。 3.青春期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标志。 4.性成熟期(生育期) 卵巢功能成熟并有 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为性成熟 期。具有旺盛的生殖功能。
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其他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 0.3~0.5℃ 促进水钠排出 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 调节作用
2.月经的周期性调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1)子宫内膜的变化 增生期:第5~14日 分泌期:第15~28日 月经期:第1~4日
(2)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期(E) 排卵期 量: 少 多、稀、蛋清样 拉丝: 短 长、10cm 结晶: 不典型 较典型 典型 宫颈口: 闭 瞳孔状 宫颈粘液 排卵前 量多,稀薄透明 排卵后期(E、P) 少、稠浊 短、1~2cm 椭圆体 闭
5.围绝经期 此期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泡 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致使月经不规律, 生殖器官逐渐萎缩。 6.绝经后期 一般为此期卵巢功能完全衰竭, 易发生代谢紊乱。
(五)卵巢的其周期性变化及功能
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 ↓ 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日左右。 ↓ 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 黄体退化--黄体平均寿命14日。
(三)骨盆
1.骨盆的组成及分界 (1)组成: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宫颈 组织结构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 • 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三、输卵管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 排卵后7 ~ 8d 高峰
– 月经前最低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六、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 量少,浑浊粘稠 – 椭圆体结晶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七、输卵管阴道的周期性变化
• 输卵管的变化
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 功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并分泌激素 • 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 泡)→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退化)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产生并排出卵子–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源自–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功能:排卵后7~8天达 高峰,14天左右萎缩 – 白体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骨代谢,脂代谢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T升高
三、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1
(一)月经
• 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
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 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在11-18岁。 •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
正常月经间隔21-35日,平均28日。
辽宁幼教网 /show.php?contentid=36691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主韧带:固定子宫 颈作用。
子宫骶骨韧带:将 宫颈向后上牵引,间 接保持子宫前倾位。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输卵管 :为卵子与精子相遇和结合的场所,也是向宫腔运
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卵巢:产生和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或具有生殖和内分
泌功能。 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表面无腹膜,有单层立方上皮覆 盖。卵巢实质分为外层皮质与中心髓质两部分,皮质有 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含疏松结缔 组织及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4条径线)
入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长 11cm. 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长距离。(平均13cm) 斜径:一侧骶髂关节上缘至对侧髂耻隆起的
距离。(12.75cm)
中骨盆平面(最狭窄,纵椭圆形)
中骨盆前后径:第4、5骶椎之间到耻骨联合下缘中点 距离(11.5cm)
▪ 卵巢 ▪ 子宫 ▪ 阴道
阴道
➢ 性交器官、排出经血、娩出胎儿 ➢ 位置及形态:位于骨盆腔下部中央,前邻膀
胱和尿道,后邻直肠。阴道上端包饶宫颈、 环绕宫颈的部分叫阴道穹窿,按其位置分前、 后、左、右4部分,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 宫陷凹相邻,为盆腔最低部位,是诊断某些 疾病(异位妊娠)或实施手术的途径。
▪ 孕激素
1、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弱子宫收缩,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 拉丝度减少。
2、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3、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4、在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5、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6、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正常妇女在排卵前基础体温低,排卵后可升高0.3

王艳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v1

王艳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v1
健康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教育 避免寒冷刺激,禁忌阴道冲洗及检查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二、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一)卵巢 的功能
合成并分 泌激素
卵泡闭锁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阴道穹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二)子宫
1.形态 位于盆腔中央,站立时呈前倾前屈位。
成人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重 约50g,宫腔容积约5ml。
子宫在盆腔内不同的位置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壶 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 层。 输卵管壶腹部是受 精的场所。输卵管
肌肉收缩和纤毛摆
动有输送孕卵到达 子宫腔的功能。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四)卵巢
1.成年妇女卵巢大小 4cm×3cm×1cm,重5~6g。 2.皮质内含有数以万计 始基卵泡及发育不同阶 段卵泡。 3.髓质内含丰富血管、 淋巴管、神经和疏松结 缔组织。 4.卵巢是产生排出卵子和 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发育成熟的卵泡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二、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2.卵巢分泌的激素
(1)甾体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
雌激素:由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颗粒黄体细胞产生。
孕激素 :由黄体颗粒细胞产生 雄激素(少量):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产生。 (2)多肽激素 松弛素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

(三)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 Moloy分类),分为女型 、 扁平型 、类人猿型和男型 4 种类型 。
骨盆4种基本类型及各部比较
PART 05
骨盆底
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 结节。 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为尿生殖三角,向 后下倾斜,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三角区为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管通过。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女性生殖器淋巴流向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由第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 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走行与阴部内 动脉途径相同。
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 阴蒂背神经及肛门神经3支,分布于 会阴、阴唇及肛门周围。
女性外生殖器神经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1. 骨盆的骨骼
女性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 接,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 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 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 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
2. 骨盆的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正常女性骨盆(前上观)
3.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位于骶、尾骨与 坐骨结节之间;
妇产科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组成
内生殖器
女性 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
卵巢:产生卵子并分泌女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的管道和卵子受精的部位;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阴道:性交、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月经血的特征 暗红、粘稠不凝固
• 月经期的症状 无特殊不适
• 月经期保健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2
• 子宫内膜的变化
– 增生期:第5~14天 – 分泌期:第15~28天 – 月经期:第1~4天
月经期 第1天
增生晚期 第14天
分泌期 第25天
增生早期 第6天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 激素(GnR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促黄体生成 素(LH)
雌激素
孕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关系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 促卵 Nhomakorabea素(FSH)
– 排卵前24h出现高峰,持续24h,经前水平最低
• 促黄体生成素(LH)
– 排卵前24h,月经前水平最低
• 雌激素 (E2)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峰
子宫底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颈
宫颈的阴道上部 宫颈的阴道下部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底
子宫颈
未产妇宫颈 经产妇宫颈
子宫
• 宫体与宫颈之间 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 狭部,非孕期长约 1cm,临产后形成子 宫下段.狭部上端为 宫颈解剖学内口,下 端为组织学内口.
子宫体的组织结构
•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 浆膜层、肌层、内膜 层。
子宫卵巢超声常规表现
经腹扫查子宫
经阴道扫查子宫
经阴道扫查子宫
经腹扫查宫颈
感谢观赏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功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并分泌激素
• 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 泡)→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退化)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产生并排出卵子
–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 排卵
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功能:排卵后7~8天达 高峰,14天左右萎缩 – 白体
内生殖器邻近器官
• 内生殖器的邻近 器官包括: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出生4周内,假月经,乳房肿大 2. 儿 童 期:4周~12岁 3. 青 春 期:10岁~19岁
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生理特点:① 全身发育; ② 生殖器官发育
• 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 层,余下1/3为基底层
•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
宫颈 组织结构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
• 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通化市生殖健康服务中心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2
• 雌激素的变化(E)
– 排卵前高峰 – 排卵后7~8d – 月经前最低
• 孕激素的变化(P)
– 排卵后7 ~ 8d 高峰 – 月经前最低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六、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辽宁幼教网
雌激素、孕激素生理功能
子宫平滑肌
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乳腺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水钠潴留 代谢影响
雌激素
肥大增生,收缩
增生 松弛,分泌增加,变稀
加强收缩 增生角化变厚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骨代谢,脂代谢
孕激素
松弛 分泌 闭合,分泌减少,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T升高
子宫的功能
1. 孕育胚胎、胎儿, 2. 娩出胎儿, 3. 产生月经 4. 提供产力协助胎儿
娩出
子宫形态
• 成人子宫外形上宽下窄,前后稍扁,倒置梨形 上为宫体,下为宫颈。成人宫体与宫颈比例为
2:1 • 成人妇女子宫长约为7-8cm,宽4-5cm,厚23cm,容积5ml, 重量约50克。
子宫的形态结构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三、输卵管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分为4部: • 间质部 • 峡部 • 壶腹部 • 伞部
(其须状组织有拾卵作用)
卵巢
• 卵巢的大小约4×3×1cm,绝经后卵巢变小变硬。 • 卵巢的组织结构:表面无腹膜,表面由生发上皮和白膜
覆盖。卵巢组织分皮质和髓质。卵泡在皮质,而髓质主 要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 •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三、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1
(一)月经 • 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 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 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在11-18岁。 •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
正常月经间隔21-35日,平均28日。
(一)月经及其临床表现
• 经期及经量
2~7日,30~50ml,>80ml属于经量过多
③ 第二性征; ④ 月经来潮;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4. 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 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分泌性激素
5. 围绝经期: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过去称更 年 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向衰退的变更时期。≥40岁,历时10余年,因人 而异
6. 老年期:60岁以后
排卵后 – 量少,浑浊粘稠 – 椭圆体结晶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七、输卵管阴道的周期性变化
• 输卵管的变化
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 阴道黏膜的变化
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阴道上段黏膜改变最明显 雌激素影响: 黏膜上皮增生,阴道呈酸性环境 孕激素影响:阴道黏膜上皮脱落,间接了解卵巢功能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一、子宫及附件的解剖与生理
• 阴道 • 子宫 • 输卵管 • 卵巢
阴道
一、阴道
功能:性交器官、月经通道、产道
位置:前为尿道,后为直肠。有四个穹窿部;后
穹窿与子宫直肠凹陷相邻。
解剖:阴道呈上宽下窄、前后壁相互紧贴的管道,
内有横形皱壁;
二、子 宫
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坐骨棘水平之上, 呈前倾前屈位,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 输卵管和卵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