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年外交大事件看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APEC会议。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外交成就可谓是非凡的。
一是中国以独特的和平外交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与支持。
1971年,中国被再次承认和加入联合国,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重返国际
舞台。
接着,中国实现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交,走进当今国际社会,
影响越来越大。
二是中国志在实现和平共处。
国家之间应该团结合作,共同缔造
和平世界。
中国始终秉承这种理念,推动多边主义发展,十多年来主
办本国的G20峰会,吸引了众多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合作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
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互利合作。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2030
议程表示支持,并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跨国合作发展。
通过
这一倡议,可以促进贸易、投资,构建地区经济繁荣、政治关系友好,建立桥梁和纽带,形成命运共同体,创造共同发展的机遇和把握和平
发展的契机。
70年来,中国以其一贯的独特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了不断发展的
国际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共同体建设,秉持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的理念,为构建和谐世界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和转变,但始终贯穿着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合作的主线。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外交成就:1. 参加联合国:1955年10月,中国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为保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做出贡献。
2. 恢复与美国正常关系:1972年,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美国,该访问打破了两国间的长期隔阂,恢复了美国与中国的正常关系。
3. 与欧美国家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针对西方国家的高压压力和封锁,开始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借助国外资本和技术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多个欧美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
4. 加入WTO: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扩大了中国的国际经贸合作范围,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 推动地区合作: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推动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日韩合作等多个地区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提高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6. 推动和平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中国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归属问题,与菲律宾、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就领土和海洋争端进行对话和谈判,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8.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世界经济、反恐、气候变化、人权等全球问题上,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贡献,参与国际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形成和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倡议和政策。
总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中极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更多的国家看到了中国在全球议程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借此与中国建立了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列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列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外交成就进行列举:首先,新中国的外交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重心转向了恢复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中国拒绝继续充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角色,通过与外国政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方式,打破了封锁和孤立围堵。
中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得到了包括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友好国家的支持。
其次,中国外交成功地恢复了在国际上的地位。
新中国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获得合法地位做出了巨大努力。
1950年代,中国主动参与了朝鲜战争,并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维护了东亚的和平稳定。
在国内外舆论的支持下,中国外交成功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开始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努力推动世界和平。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倡导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中国外交着力扩大对外合作与互利共赢。
新中国外交将国家的发展与世界之间的协作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互助,争取外国援助,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组织,成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等多个地区的重要经贸伙伴。
第五,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发展议程,通过参与国际援助和捐赠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脱贫致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盘点2023年以来的中国的外交成果

盘点2023年以来的我国的外交成果近年来,我国的外交成果备受瞩目。
2023年以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积极姿态和卓越成就为世人所瞩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我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一、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在多边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事务的治理,成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积极力量。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等举措,我国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减贫与发展等领域的重要举措,都展示了我国对全球治理的积极责任担当。
二、地区合作与邻国关系在地区合作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倡议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地区安全与稳定。
与此我国还通过外交手段妥善处理与邻国的关系,逐步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宁。
三、国际援助与南南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援助项目,助力发展我国家经济建设,提升民生水平。
我国还以南南合作的理念,与发展我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发展。
总结回顾:2023年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我国的外交政策秉持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国的外交文章写手,我深知我国外交的重要性和成就。
我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形象,为国家形象和利益保护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外交成就离不开我国外交部门和外交官员们的辛勤努力,同时也受益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和平发展理念和对外开放政策。
希望未来我国的外交工作能够继续取得新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从多边合作、地区合作、国际援助和总结回顾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了我国在外交领域的成就,希望我提供的文章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从周边到全球:中国外交这一年的贡献与影响

从周边到全球:中国外交这一年的贡献与影响文/ 林民旺2016年的中国外交,继续秉持十八大以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基本态势。
在南海问题、美国“亚太再平衡”等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并存的情况下,中国的周边外交过去一年来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影响力在周边区域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日益增多。
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彰显了中国对经济领域全球治理与全球发展合作的领导作用。
杜特尔特访华,实现了中菲关系的大转圜。
2016年中国周边形势发生复杂变化,但从实际结果看,其不仅没有冲击到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相反周边“友华”力量却显著上升。
其中,周边外交的高潮是杜特尔特访华,实现了中菲关系的大转圜。
可以说,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所确立的“经略周边”方略,逐步开始取得成效。
2016年,中国的多个周边国家换届选举或政权更迭,“友华”或“亲华”力量相继上台执政。
3月31日缅甸新政府宣誓就职,由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领导的新政府开始施政。
实际“幕后掌权人”昂山素季8月中旬访问中国,将中国作为首访的第一个大国,表明缅甸新政府仍将对华外交放在首位。
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也于10月底对中国进行成功访问。
中缅关系由此实现平稳过渡,西方国家的“老朋友”昂山素季优先选择了与中国交朋友。
这与2015年6月中方“建设性”地邀请昂山素季以缅甸民盟主席身份访华,先期进行坦诚交流和沟通是分不开的,为民盟大选胜利后的中缅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越南也是如此。
1月底举行的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越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成员,阮富仲连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原政府总理阮晋勇退出越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这被普遍认为是越南政坛“稳健派”取得胜利。
9月中旬,越南新总理阮春福作为越南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首次访华。
越共与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形成了“知华派”掌权的格局,顺利实现中越关系的平稳过渡。
事实上,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邀请越共总书记阮富仲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其中就包括越共政治局委员阮氏金银和陈大光。
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强大的国家,在外交政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其相关的成果,无论是在国际组织里还是在国际外交问题上,都为世界各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中国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方针,遵守国际法的原则,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贸易、军事安全、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等方面的各项行动。
这种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国取得了在国际组织方面的重大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入联合国的国家之一,也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亚洲协会的发起国。
此外,中国还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许多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国际关系合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还取得了在多边外交方面的辉煌成就。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多边外交,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相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国际间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在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方面的重大贡献。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
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友好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推动世界和平、
发展,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相处,为保护世界和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将继续积极发挥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更加和谐的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十年中国外交成功事例

近十年中国外交成功事例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外交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成果,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例:一、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2015年,中国成功发起并组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AIIB旨在为亚洲国家提供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支持,并以开放、包容和合作的原则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参与。
AIIB的成立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合作精神,也为亚洲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显著“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外交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了中巴经济走廊,为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提供了便利;中国与柬埔寨达成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项目,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方面的成功范例。
三、应对国际危机和灾害的积极参与中国在国际危机和灾害事件中展现了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例如,在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时,中国迅速向受灾国家提供了物资和专业人员的援助,为疫情控制和救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紧急救援物资和人员支援,帮助受灾地区恢复重建。
这些行动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对全球发展稳定的承担。
四、大力推动多边主义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和推进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并在议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推动自由贸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这些努力展示了中国身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决心和行动。
五、成功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个重大国际活动,如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中国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这几年外交大事件看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在你心中,祖国是强大还是软弱?说强大的,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发展。
永远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不是浪得虚名!说软弱的,肯定是拿中国的外交来举例子。
被吐槽称“抗议部”的外交部,成了很多人随时开喷的最佳对象。
然而,中国的外交,真的软弱吗?如果外交=外交发言,那笔者要说,中国的外交,算不上强硬。
如果外交=对外行为,那笔者要说中国的外交,强硬的很!很多人对中国的外交不满,其实是基于一种心理:把外交当成个人生活,嗓门大就是强硬,喊打喊杀就是大哥。
然而外交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和艺术。
中国的外交言辞不会喊打喊杀,中国的外交行为则在不断强硬。
下面几个案例,就是中国外交强硬的代表!一,也门撤侨的强硬大国!网上曾有两个小女孩,红遍朋友圈:一样的年纪,一样在战乱地区,不一样的人生境遇。
她们一个面对相机以为是枪,习惯性地举手“投降”,另一个在海军的护送下离开危险的也门,平安回家。
也门撤侨,让中国人再一次感受到,一个强大祖国的意义。
2015年,也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10多个国家已经关闭使馆,要求本国公民撤离也门。
美国在4月6日承认,无法帮助在也门的公民离境。
由于也
门机场关闭,美国希望在也门的公民从海上乘坐外国船只离境。
而我们的祖国,是这样做的:2015年3月29日,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
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
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
而当时,我们的巴铁兄弟,无力撤侨,所以:
4月2日,在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中国海军临沂舰的舰员抱着一名外籍儿童走下舷梯。
当地时间2日晚7时15分,225名从也门撤离的外国公民搭乘中国海军临沂舰平安抵达吉布提港。
其中,帮助巴基斯坦撤侨176人。
撤离行动结束后,巴基斯坦驻也门使馆的大使给中国大使打电话表示,感谢中方的救助行动。
很多撤离的巴基斯坦公民手里挥舞的是五星红旗。
“巴基斯坦大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能听得出他哭了,”田琦说,“这证明了,我们这一次的撤离行动取得了好的效果。
”
看着这些外国人挥舞着五星红旗,感觉大爽。
但是,在撤侨中,我们也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例如:在也门亚丁港,海军特战队员进行警戒,标牌上写有“Chines Navy Security Area. Keep Clear!”字样英文,翻译成汉语大意是“这里是中国海军所设安全区,闲人回避!”。
《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辑鲍迪克在微博炮轰中国在也门撤
侨行动中的表现,原文如下:[中国撤侨:片面依靠硬实力下的粗暴自私]最近几次撤侨,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表现引起国际上的恶劣反应:1,将当地汽车全部强租,并霸占机场跑道,只许起降本国飞机,不管他人死活;2,通过外交施压,将邻国宾馆征订一空;3,勾结邻国边防警察,只放中国人,无视警察殴打其他企图越境和攀登撤侨客轮者。
然而,面对公知对我大国沙文主义的批评。
广大网友是这样说的:
果然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看着中国海军特种兵,拿着小口径步枪,大口径喇叭,就可以控制万里之外,其它国家的港口。
感觉,这样的暴力大国主义,还是蛮爽的!出门在外,背后有个这样的流氓祖国,心里才踏实! 二,欠我兔军火钱怎么办?
两伊战争的时候,伊拉克欠了我兔北方公司很多很多军火钱。
一直还,还到米帝推了萨达姆还没完,没办法就直接拿石油抵,实在抵不过来了,兔子说你直接把油井抵押给我们吧……不禁想起当年晚清民国把海关税收抵押给列强的往事……还记得北方公司的人说,有一片油井就在一个美军基地旁边,建成投产的时候,美军司令还来一起剪彩……脑补一下那个画面,又不禁想起了签辛丑条约时,列强的丑恶嘴脸和李鸿章的无奈…
最后,笔者想说,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