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5安装全步骤
虚拟机添加硬盘RAID5并分区、格式化、挂载使用

虚拟机添加硬盘RAID5并分区、格式化、挂载使⽤当全新安装了⼀块新的硬盘设备后,为了更充分、安全的利⽤硬盘空间⾸先要进⾏磁盘的分区,然后格式化,最后挂载使⽤。
1.开启虚拟机之前,先添加硬盘设备,在这⾥我添加了5块硬盘(5块磁盘,3块做RAID5,2块做备份)点击“添加”选择硬盘,点击“下⼀步”选择磁盘类型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硬盘”设置磁盘⼤⼩默认的磁盘名称就好,点击“完成”成功添加的硬盘出现在列表中,这⾥是按照以上步骤已经建好的5个硬盘,点击“确定”后,打开虚拟机,给磁盘分区2.打开终端输⼊命令:fdisk -l 查看磁盘分区3.创建备份盘在mdadm命令中 -x 参数创建备份盘 -l 指定RAID级别 -n 指定设备数量[root@huming-hbza ~]# mdadm -Cv /dev/md0 -n 3 -l 5 -x 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mdadm: layout defaults to left-symmetricmdadm: layout defaults to left-symmetricmdadm: chunk size defaults to 512Kmdadm: size set to 20954112Kmdadm: Defaulting to version 1.2 metadatamdadm: array /dev/md0 started.[root@huming-hbza ~]#4.格式化ext4⽂件系统,当然也可换成别的,如ext4,ext3,xfs等 xfs性能⾼,可⽀持上百万T字节的存储空间,在这⾥我使⽤的是ext4 [root@huming-hbza ~]# mkfs.ext4 /dev/md0mke2fs 1.42.9 (28-Dec-2013)⽂件系统标签=OS type: Linux块⼤⼩=4096 (log=2)分块⼤⼩=4096 (log=2)Stride=128 blocks, Stripe width=256 blocks2621440 inodes, 10477056 blocks523852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第⼀个数据块=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7969408320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8192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4096000, 7962624Allocating group tables: 完成正在写⼊inode表: 完成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完成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完成[root@huming-hbza ~]#5.挂载磁盘[root@huming-hbza ~]# mkdir /home/news //新建⼀个挂载点[root@huming-hbza ~]# mount /dev/md0 /home/news/6.查看磁盘状况 mdadm命令中 -D 参数查看详细信息[root@huming-hbza ~]# mdadm -D /dev/md0 //查看磁盘详细信息/dev/md0:Version : 1.2Creation Time : Mon Oct 2101:45:482019Raid Level : raid5Array Size : 41908224 (39.97 GiB 42.91 GB)Used Dev Size : 20954112 (19.98 GiB 21.46 GB)Raid Devices : 3Total Devices : 5Persistence : Superblock is persistentUpdate Time : Mon Oct 2101:54:322019State : cleanActive Devices : 3Working Devices : 5Failed Devices : 0Spare Devices : 2Layout : left-symmetricChunk Size : 512KConsistency Policy : resyncName : huming-hbza:0 (local to host huming-hbza)UUID : d7544320:d9e3eea0:3fefd0b6:5df6848dEvents : 18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8160 active sync /dev/sdb18321 active sync /dev/sdc58482 active sync /dev/sdd3864 - spare /dev/sde4880 - spare /dev/sdf可以发现已经挂载好,并且已经将磁盘准备好两个备份盘。
如何组建RAID5

一、如何组建RAID5之模式的入门知识RAID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它既能实现RAID 0的高速存储读取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数据恢复功能,可以说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RAID5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磁盘镜像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磁盘镜像高。
同时RAID5还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而且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才能实现阵列,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时,RAID控制器将会把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把文件分成碎片再分别存储到其中的两块硬盘上,此时另一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只用来存储其它两块硬盘的校验信息,这个校验信息是通过RAID控制器上的单独的芯片运算产生的,而且可以通过这个校验信息来恢复存储在两块硬盘上的数据。
另外,这三块硬盘的任务也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在这次存储当中可能是1号硬盘和2好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那么在下次存储的时候可能就是2号硬盘和3号硬盘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可以说,在每次存储操作当中,每块硬盘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任务怎么随机分配也是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数据信息,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信息。
RAID5可以利用三块硬盘同时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实现RAID 1的数据备份功能,并且当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之后,加入一块新的硬盘也可以实现数据的还原。
RAID5模式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如果阵列当中某块硬盘上的信息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计算文件分割碎片,并且,校验信息也需要重新计算,这时,三个硬盘都需要重新调用那么整个系统性能将会降下来。
如果要做RAID5阵列的话,最好使用相同容量相同速度的硬盘,RAID5模式的有效容量是阵列中容量最小的硬盘容量乘上阵列中硬盘数减一后的数目,这是因为其中有一块硬盘用来存放校验信息。
RAID5既能够实现速度上的加倍,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在很多高端系统当中都使用这种RAID模式。
RAID5教程——电脑发烧友必看

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若干个单独得硬盘组成一个大容量得逻辑磁盘,不仅能提升磁盘读写速率,而且能保证更高得数据安全性.RAID 5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得RAID技术,至少要3个硬盘组成。
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得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
以n 块硬盘构建得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得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任何一块硬盘上得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所以当其中一个硬盘有故障,更换硬盘后可以恢复这个硬盘得数据,一块硬盘得损坏不会造成数据得丢失。
RAID 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就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就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就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本教程以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为例,详细介绍RAID5得组建过程。
1.电脑安装磁盘阵列卡,并安装好驱动.2.开机按CTRL H进入RAID操作界面,选择configuration wizard,回车。
3、选择add configuration,然后next.4、选择nanual configuration,next。
5、选中slot0~3,然后点击add toarray。
6、点击accept DG,next。
7、点击next。
8、点击add to span。
9、点击next。
10、按如下图参数配置,然后点击updatesize。
11、点accept,然后next。
12、点击yes。
13、点击next。
14、点击accept。
15、点击yes.16、点击cancel.17、点击yes。
18、点击home回到主页.19、选择exit。
20、点击yes,然后重启电脑即可。
戴尔DELLR610的RAID5及光驱启动安装win2008

名称解释: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HS:Hot Spare 热备Mgmt:管理1、启动服务器,出现【Press <ctrl><R>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提示时,按下Ctrl+R2、在[No Configuration Present !]上按F2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的虚拟磁盘。
3、下面是创建新虚拟磁盘的界面,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 级别,在RAID Level中选择RAID5,然后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其中按Tab键,也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即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一般情况下都不用修改。
】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 ,RAID5=3,RAID10=4 RAID50=65、上述的配置确认完成后,按Tab键,将光标移至OK处,按回车,会出现如下的提示,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阵列,建议进行初始化操作。
LSIMegaRAIDMR92408i卡配置RAID5操作手册

LSI MegaRAID MR9240-8i 卡配置RAID5操作手册相关学问:raid0:至少需要 2 个硬盘,优点:速度最快,容量最大;缺点:一个硬盘特别,全部数据都特别,安全性低;raid1:需要 2 个硬盘,优点:安全性最高;缺点:速度相当于 1 个硬盘速度,容量为 1个硬盘大小;raid5:至少需要 3 个硬盘,优点:安全性高,相对 raid0 兼顾最快的速度和安全性,允许 1 个硬盘特别,容量和速度都为 n-1;raid6:至少需要 4 个硬盘,优点:相对 raid5 安全性高,允许 2 个硬盘特别,容量和速度都是 n-2;raid10:至少需要 4 个硬盘,优点:兼顾了 raid0 和 raid1 优点,安全性高,速度快,允许 n/2 个硬盘特别,容量为 n/2,读取速度为 n,写入速度 n/2;JBOD:其类似 raid0,当只有 1 个硬盘时,则需设置为 JBOD,而不能使用 raid0 设置 1 个硬盘.操作步骤:1.启动主机,先按 F2 进入设置主板的 boot 启动为你的阵列卡,然后重启主机,按 ctrl+H 即可进入 WebBios 阵列卡设置:2.选择阵列卡的适配器,点击 Start 确定进入下一步,3.点击左边栏 Drives,可以看到物理硬盘设备信息,这里显示 4 个 ssd 硬盘, 没有任何相关设置,可以对它们设置 raid 组合方案;点击左边栏的 Configuration Wizard,进入添加 raid 方案设置,4.假设已存在旧的raid 方案需要去除的,则先选择Clear Configuration 选项去除,再选 New Configuration 建 raid 即可; 假设已存在 raid 方案且还需要保存的,则选择 Add Configuration 添加设置即可;这里选择手动设置,Manual Configuration5.在左边栏中选择需要组合的硬盘设备,按Add To Array 添加到右边栏分组中;留意:完成时需要在右边栏按Accept DG,再按Next,否则假设直接按Next 是无法进入下一步的.4 块硬盘组成磁盘组Driver Group16.在左边栏点击 Add to SPAN 添加到右边栏,然后再按 Next 下一步7.在这里,可以设置选择 RAID5 方案; Accept 承受系统自动形成Virtual Drivers : VD0连续NEXT点击ACCEPT 承受。
RAID5的安装步骤

开机,点亮机器后,会出现阵列卡控制界面,提示按“CTRL+H”进入阵列设置模式。
我们按照提示,按"Ctrl+H"进入阵列设置以后,会出现一下画面。
第一次搭建阵列,选择最后一项Initialize,选择硬盘,然后回到第一项,Create,搭建阵列。
进入搭建阵列以后,第一小项,为阵列的名字;第二小项,选择硬盘;其他几项为默认;向下选择最后一项Create 创建阵列。
选择硬盘。
在Start Creation : Create 创建
OK,阵列就搭建好了。
重新启动服务器,我们会在下一次提示按"Ctrl+H"的地方,看到我们创建的阵列。
系统安装步骤:
需要软区辅助安装。
请选择这个驱动!
按确认键。
下一步看有没有载入文件
然后安确认安装!。
硬盘磁盘阵列RAID的完整安装过程

硬盘磁盘阵列RAID的完整安装过程一、RAID介绍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
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 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
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RAID的优点1. 传输速率高。
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
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2. 更高的安全性。
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督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
RAID的分类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
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督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单个的磁盘还要低。
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
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
每一个磁盘督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
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
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缸损坏的数据的场合。
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督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
组装raid5磁盘阵列服务器

手把手教你组装raid5磁盘阵列服务器硬件raid5组建:最近又亲手给一个朋友组装了一台采用双核心P4 820D处理器的8硬盘的1U机架式存储型服务器,在组装过程中,分别组建了硬件Raid5和软件Raid5的磁盘阵列,过程很值得玩味,现在写出详细的设置过程,以期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更多一点启发。
首先将服务器组装好,然后给硬盘插上SATA的数据线,插入主板上的四个SATA接口,用并口线连接好我的LG刻录机当光驱用,这个主板只提供了1个并口IDE接口用来接光驱正好,连上显示器、键盘、鼠标,开机测试,启动顺利,按DEL键进入bios。
在BIOS里看到,主板已经识别出四块西数250G大容量硬盘和LG刻录机。
硬盘和LG刻录机接下来开启主板的硬件raid5模式,将这四个硬盘组成raid5磁盘阵列,富士康这款主板虽然不错,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说明书竟然是英文的,如果是E文不好的朋友初次使用难免要发晕,我当初也是琢磨半天,又打了富士康公司800技术服务电话,直到把值班小姐问烦了,才搞明白大概其,下面大家就跟我来。
先移动光标到integrated peripherals回车。
选择OnChip IDE Device,再回车。
选择SATA Mode,主板默认这个选项是IDE,也就是不采用raid模式,现在回车进入设置界面。
移动光标选择raid,然后回车。
启动画面显示,四个物理硬盘已经被主板raid功能识别出来,提示按CTRL-I进入raid详细设置。
进入raid详细设置界面,在MAIN MENU界面里选择第一项Create RAID Volume,新建raid卷。
现在进入CREATE VOLUME MENU界面,在第一项Name里给新卷起个名字,我这里用的是Volume0,你也可以用tanghua之类的,移动光标到第二项RAID Level,选择raid模式,这里有raid0、raid1、raid10、raid5四个选择,我们自然要选择梦寐以求的raid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ID5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
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
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
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
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
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
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二、几种磁盘阵列技术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适用于音、视频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
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将带来灾难性的数据损失。
这种方式其实没有冗余功能,没有安全保护,只是提高了磁盘读写性能和整个服务器的磁盘容量。
一般只适用磁盘数较少、磁盘容易比较紧缺的应用环境中,如果在RAID 0中配置4块以上的硬盘,对于一般应用来说是不明智的。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
因为它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它无法单块硬盘扩展,要扩展,必须同时对镜像的双方进行同容量的扩展。
因为这种冗余方式为了安全起见,实际上只利用了一半的磁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
RAID 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
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
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任何一块硬盘上的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
它和RAID 3最大的区别在于校验数据是否平均分布到各块硬盘上。
RAID 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如果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将大大降低。
RAID 1、RAID 0+1、RAID 5阵列配合热插拔(也称热可替换)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在线恢复,即当RAID阵列中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时,不需要用户关机或停止应用服务,就可以更换故障硬盘,修复系统,恢复数据,对实现高可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磁盘阵列配置实例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或者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当然,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可参见以下配置的服务器有Dell Power Edge 7x0系列和Dell PowerEdge 1650服务器。
磁盘阵列的配置通常是利用磁盘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的,也有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
本文要介绍的是在DELL 服务器中如何利用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磁盘阵列配置的方法。
如果在您的DELL服务器中采用的是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PERC2/SI、PERC3/SI和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时将看到以下信息: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xx](c)1998-2002 Adapte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如果您的DELL服务器配置的是一块AMI/LSI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PERC4/DI和PERC4/DC),则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将看到以下信息: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Jun 26.2001 Copyright (C)AMERICAN MEGATRENDS INC.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或者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Feb 03,2003 Copyright (C) LSI Logic Corp.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下面对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1. 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容器)在这种阵列卡上创建容器的步骤如下(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第1步,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如(图1)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组合键。
进入如(图2)所示的磁盘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
图一图二第2步,然后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进入如(图3)所示配置界面。
图三第3步,选择“Initialize 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话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按回车后进入如(图4)所示界面。
在这个界面中出现了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界面底部的提示,下同)。
图四第4步,全部选择完成所需加入阵列的磁盘后,按加车键,系统键弹出如(图5)所示警告提示框。
提示框中提示进行初始化操作将全部删除所选硬盘中的数据,并中断所有正在使用这些硬盘的用户。
图五第5步,按“Y”键确认即可,进入如(图6)所示配置主菜单(Main Menu)界面。
硬盘初始化后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相应阵列级别(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
这里我们以RAID5为例进行说明。
在主菜单界面中选择“Create container”选项。
图六第6步,按回车键后进入如(图7)所示配置界面,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容器)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
然后按回车键。
在弹出来的如(图8)所示配置界面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别,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
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
然后在“Done”按钮上单击确认即可。
图七图八第7步,这是系统会出现如(图9)所示提示,提示告诉用户当所创建的容器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这个容器是没有冗余功能的。
图九第8步,单击回车后返回到如(图6)所示主菜单配置界面,选中“Manage containers”选项,单击回车后即弹出当前的容器配置状态,如(图10)所示。
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这个容器的“Container Status”选项中的“Scrub”进程百分比。
当它变为“Ok”后,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
图十第9步,容不得器创建好后,使用“ESC”键退出磁盘阵列配置界面,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2. 在AIM/LSI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Logical Drive(逻辑磁盘)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您的硬盘上的所有数据!整个磁盘阵列配置过程与上面介绍的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容器的方法类似。
具体如下:第1步,在开机自检过程中,出现如(图11)所示提示时,按下“Control+M”组合键,进入如(图12)所示的RAID的配置界面。
图十一图十二第2步,按任意键继续,继续进入如(图13)所示管理主菜单(Management Menu)配置界面。
选中“Configure”选项,然后按回车键,即弹出下级子菜单,如(图14)所示。
图十三图十四第3步,如果需要重新配置一个RAID,请选中“New Configuration”;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可以使用的逻辑磁盘,请选中“View/Add 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键。
在此,我们以新建磁盘阵列为例进行介绍。
选择“New Configuration”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