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太阳镜片加工工艺

太阳镜片加工工艺太阳镜片的材料通常是聚碳酸酯或玻璃。
这些材料具有高抗冲击性和透光性,非常适合制作太阳镜片。
在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这些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是太阳镜片加工的第一步。
通过使用切割机器,将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相应的形状。
切割过程需要非常精确,以确保太阳镜片的准确度和外观质量。
接下来是边角磨光。
在切割完成后,太阳镜片的边角通常会比较粗糙。
为了使太阳镜片更加舒适和美观,需要使用磨光机器对边角进行磨光处理。
磨光过程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损坏太阳镜片。
太阳镜片的表面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使用抛光机器,可以使太阳镜片的表面更加光滑,并去除可能存在的划痕和污垢。
抛光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以确保表面处理的质量。
接下来是涂膜处理。
太阳镜片通常需要添加一层防紫外线和防眩光的涂膜。
涂膜可以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进入,减少眩光,保护眼睛。
涂膜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涂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最后是质量检验。
在太阳镜片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对太阳镜片的外观、光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太阳镜片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加工步骤外,太阳镜片加工还可能涉及到其他一些细节工艺。
比如,镜片的染色处理,可以使太阳镜具有不同的颜色;镜片的防刮处理,可以增加镜片的耐磨性等等。
总结一下,太阳镜片加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从切割到磨光,再到涂膜和质量检验,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只有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才能制造出质量优良、外观精美的太阳镜片。
镜片加工流程步骤

镜片加工流程步骤镜片加工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镜片的过程。
镜片加工流程包括选材、切割、研磨、抛光、镀膜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一、选材选材是镜片加工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的质量和效果。
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有玻璃和塑料两种。
玻璃材料通常具有高透明度和抗磨损性能,适用于高端镜片的加工;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轻便和耐冲击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的镜片加工。
二、切割切割是将选好的原材料按照需要的尺寸进行切割的过程。
切割通常使用切割机或激光切割机进行,通过精确的切割,使原材料变成所需尺寸的小块,为后续的加工做准备。
三、研磨研磨是将切割好的镜片进行粗加工的过程。
首先,将镜片放置在研磨机上,使用研磨砂轮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使镜片表面变得光滑,并修复切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和不平整。
四、抛光抛光是在研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镜片光滑度和质量的过程。
通常使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将研磨好的镜片放置在抛光机上,通过旋转的研磨盘和抛光剂的作用,使镜片表面更加光滑。
五、镀膜镀膜是为了增强镜片的功能和美观性而进行的处理。
镀膜通常使用真空镀膜技术进行。
首先,将镜片放置在真空腔中,然后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金属或其他特殊材料蒸发到镜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可以增加镜片的光学性能,比如增加透光率、减少反射等。
六、质检质检是镜片加工的最后一步,它是为了确保加工出来的镜片符合要求的过程。
通常使用光学仪器和人工目视来进行质检。
质检的内容包括检查镜片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存在瑕疵等。
只有通过质检合格的镜片才能出厂销售。
镜片加工流程包括选材、切割、研磨、抛光、镀膜和质检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只有经过严格的加工流程,才能制作出质量优良、功能完善的镜片产品。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树脂镜片
I.价格:随质量、功能、品牌、档次不一而论. J.镜片的尺寸设计: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标准中规定
中心厚度最低可设计至0.6毫米,但强度要求却相应降低, 为此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生产商一般把近视、远视100度 以上的镜片中央厚度设计在1.0毫米以上,以保证镜 片的整体强度。
光学玻璃
无色玻璃镜片 托力克片(Toric):也称白托片,白片。可分为普通和
光学白片两种。 普通白片的主要组成为钠钙硅酸盐,折射率为1.51,可 见光的透光率为89%以上,可吸收280nm以下的紫外线。 光学白片的主要组成为钠钙硅酸,折射率为1.531,阿 贝数60.5,透光率在91%以上,防紫外线性能最差。
光学树脂镜片
B.折射率适中:普通CR-39丙烯基二甘醇碳酸酯,折射率为 1.497-1.504,目前沈阳眼镜市场上销售的树脂镜片折射率 最高的为日本尼康非球面超薄加硬加膜折射率为1.67树脂镜 片。日本尼康公司将推出1.74折射率的树脂镜片。
C.表面硬度比玻璃较低,容易被硬物划伤,所以需经加硬处理 其加硬材料即为二氧化硅,但硬度绝达不到玻璃的硬度。因 此需配戴者注意镜片的保养。
F.加工性:一般.不能进行渗透性染色;难于用玻璃镜片进 行无框、半框的加工。
光学玻璃的性能
主要包括光学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和机械 性能等。 (1)光学性能
即折射率、透光率和色散系数等 A、折射率是决定镜片屈光度的常数之一。 B、色散系数是衡量镜片成像清晰度的重要指标 。 C、透光率是视物清晰度的重要指标,无色光学玻璃对可
-4.50D -6.00D -8.50D -10.00D
◆镜片直径50mm,-10.00D镜片的边缘厚度比较:
普通树脂片 光学玻璃片 普通超薄片 超超薄镜片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
其生产工艺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对于镜片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常见的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对于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和塑料。
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适用于高精度光学镜片的制造。
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二、加工工艺1.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坯料。
切割工艺的精确度和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实施。
2.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将切割好的坯料进行修整和精加工。
磨削工艺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光学镜片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抛光:在磨削工艺后,使用抛光工艺进一步提高镜片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4. 镀膜:针对特定的光学要求,通过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能。
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1. 球面镜片制造方法:球面镜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镜片,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切割成圆形坯料,然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艺,最后进行镀膜。
2.非球面镜片制造方法:非球面镜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镜片,其表面形状不再是球面,而是根据特定的光学要求设计的。
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方法相对复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的加工,根据设计的非球面曲线进行切削和抛光。
(2) 压制法: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模具进行压制,使其形成非球面镜片的形状。
(3) 电解抛光:利用电解抛光的原理,在电解液中加工镜片,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实现非球面镜片的精密加工。
四、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光学镜片材料及其镀膜技术一

光学镜片材料及其镀膜技术一光学镜片材料及其镀膜技术一(镜片的材料特性眼镜片的光学目的旨在通过配戴矫正镜片使屈光不正的眼睛恢复清晰视力,所以在选用镜片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这些与镜片屈光作用密切相关的因素:1、材料的几何特性:曲率半径、表面形状等;2、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折射率、阿贝数等。
镜片材料的研究发展主要是为了获取并控制这些相关因素,了解并掌握其特性,以使不断完善、发展镜片的光学矫正效果。
镜片材料的基本特性有: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1、光学性质,计算屈光作用和控制光学性能;2、机械和热性质;3、电性质材料;4、化学性质通过外界所可能接触的化学物质了解材料的相应变化。
1、光学性质:光学性质是材料的基本性质,与镜片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光学现象相符合,主要为光线在镜片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材料本身的吸收,以及散射和衍射现象。
(1)光线折射:通过镜片的光线会在镜片的前后表面发生折射或偏离现象,光线的偏离幅度由材料的折射率和入射光线在镜片表面的入射角度决定。
1)折射率:透明媒质的折射率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媒质中的速度v的比值, n=c/v。
该比值没有单位并且总是大于1。
折射率反映媒质的折射能力,折射率越高,从空气进入该媒介的光束偏离得越多。
从空气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媒质所发生的偏离或折射可以根据斯涅耳-笛卡尔定律(snell-descarteslaw)进行计算,规定如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入射角i和折射角r分别由法线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构成。
计算公式:sini=nsinr由于透明媒质的光速随着波长而变化,所以折射率的值总是参考某一特定波长表示:在欧洲和日本,参考波长为e线546.07nm(汞--绿光谱线),但是在美国等其它国家则是d线587.56nm(氦--黄光谱线)。
但这个区别并没有造成实际影响,因为它的区别仅仅反映在折射率值的第三位小数上。
目前市场所采用的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范围是从1.5--1.9。
关于钛和钛合金在眼镜行业中的应用,钛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

眼镜架的加工工艺
※焊接:使用高频焊接机将眼镜的不同零部件连接起来。钛金属的眼镜架要使用专业的 氩弧电焊机。 ※抛光:将焊接好的产品放入滚筒中先进行粗磨,再用人手对细微部位进行细磨。 ※电镀: a、水金电镀:直接将颜色电镀到材料表层,成本低,品质差,使用期短。 b、厚金电镀;又称复合电镀,在被电镀材料表层先作加钯底处理,然后再电镀颜色层。 品质有保证。 c、IP真空电镀;在真空状态下,用强电流将电镀材料分解成等离子状态,然后在正负电 子互换结合的条件下,将电镀材料附着到被电镀材料的表层。成本昂贵,耐用程度较高。 d、包金:在被电镀材料上先作铑处理(非常贵),然后再将K金材料电镀到铑处理后的 材料表层。K金镀层较厚,成本非常高。 e、静电喷涂:应用于镜架表层的彩色处理技术,将颜色溶解后喷涂在被电镀材料表面, 经长时间加热处理后颜色层会附着在被电镀材料表层,耐腐蚀程度高,但忌硬物划碰。 f、移印:将要表现的图案先作加工处理,做出移印膜。然后将移印膜包裹在被着色材料 表层,经热加工后图案将会转移到被着色材料表层。通常会再进行镀透明膜层保护处理。 g、漆宝:将调好颜色的涂料填在眼镜架的空隙位或材料表面,形成装饰效果。 ※零配件组装:将脚套、鼻垫等附件装到处理好的眼镜架上,制成成品。 ※整形:对成品进行角度调整,使之能佩戴舒适。
钛产品
钛及钛合金是极其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工程、生 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材质:典化钛,工业纯钛, Α 型钛, Β 型钛, Α +Β型钛 类型包括有钛丝、钛网、钛管、钛片、钛箔。 钛网:应用于一些仪器以及装置,起过滤作用。 钛丝:除了工业上的应用,高级钛丝还应用于一些植入和美容手术。 钛管:应用于工业、机械上。 钛片:应用于骨骼上的植入,外科接骨手术与生物植入公司。 钛箔:应用同上,钛箔是更薄的钛片,厚度在0.1MM以下。
三,镜面材料及表面处理

? 史料记载:“史沆断狱,取水晶十数种以主,初不喻,既而知案卷牍故暗者,水晶承目照之则见……”。史沆在审案子时,看不见案卷的字,用水晶(凸透镜作用)放在眼睛前面,看清了案卷上的小字。
? 当时眼镜称“靉叇”。是用来帮助看近的老花眼镜。
? 西方直到13世纪末期,才由中国传去
? 当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旅居中国17年为朝宫廷办事,跑遍中国各地,曾见到宫廷里有人用眼镜,他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作眼镜的地方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这种说法证明眼镜是我国发现的。
第三章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 一、眼镜发展简史
? 据史料记载,早在7世纪时,对近视眼的发病已有所发现,如巢式《诸病源候论》的文章中记载了“目不能远视……”。这是距今1300余年前的事了
? 而眼镜的发明与应用则迟了600年,直到12世纪初期,我国南宋时期一位名叫史沆的人,首次利用水晶放大的作用看书
? 色散系数(阿贝Abbe数)
? 因媒质的折射率随光波长不同而改变,故白光(复合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被分解成连续色带的现象叫色散。色散大小用色散系数来表示
? 色散系数:是指光学媒质将光分解成光谱的程度,色散系数越大分成的宽度越大。
? 一般眼镜的色散系数范围为30~60
? 孙云球还根据凸凹透镜的屈光原理,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并采用它验光配镜
? 孙云球是我国主觉验光的先驱
?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眼镜片在北京、天津、苏州、上海、广州等地已蓬勃发展,眼镜已商品化
? 当时没有眼镜专业店,一般眼镜销售只附设在古玩玉器铺内
? 有色光学玻璃
光 学 玻 璃
? 无色玻璃镜片
? 托力克片(Toric):也称白托片,白片。可分为普通和光学白片两种。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树脂片的制造
具体的制造步骤如下: 1)材料准备:用热气吹干颗粒,并将材料加入 压力机; 2)设置压力机:取出模子,设置压力、模子温 度、注射和冷却的时间,并加热材料(大约到 3000C); 3)注射:通过压力将熔化的材料注入模子; 4)冷却:通过模子传导使材料固化; 5)开模:打开压力和模子,取出镜片。
减 反 射 膜
镀膜前的准备 镜片在接受镀膜前必须进行预清洗,这种清洗要求很 高,达到分子级。在清洗槽中分别放置各种清洗液,并 采用超声波加强清洗效果,当镜片清洗完后,放进真空 舱内,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空气中的灰尘和垃圾 再黏附在镜片表面。最后的清洗是在真空舱内镀膜进行 的,放置在真空舱内的离子枪将轰击镜片的表面(例如 用氩离子),完成此道清洗工序后即进行减反射膜的镀 膜。
减 反 射 膜
真空镀膜 真空蒸发工艺能够保证将纯质的镀膜材料镀于镜片的 表面,同时在蒸发过程中,对镀膜材料的化学成分 能严密控制。真空蒸发工艺能够对于膜层的厚度精 确控制,精度达到+5A。
减 反 射 膜
膜层牢固性 对眼镜片而言,膜层的牢固性是至关重要的,是 镜片重要的质量指标。镜片的质量指标包括镜片抗 磨损、抗腐蚀、抗温差等。因此现在有了许多针对 性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在模拟戴镜者的使用条件 下,对镀膜镜片进行膜层牢固度质量的测试。
无论选用何种材料,玻璃镜片的制造是对所提供的玻 璃毛坯进行前、后表面的处理。制造时先将炉内熔化 的各类成分制成坯料,然后形成有精确曲率的前、后 表面,从而生产出“成品”。
玻璃片的制造
对镜片前、后表面的处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阶段1:粗磨 使用钻石砂轮研磨镜片以获得一定的厚度和曲率。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散系数(阿贝Abbe数) 因媒质的折射率随光波长不同而改变,故白光(复
合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被分解成连续色带的现象叫 色散。色散大小用色散系数来表示。
色散系数:是指光学媒质将光分解成光谱的程度, 色散系数越大分成的宽度越大。 一般眼镜的色散系数范围为30~60
克罗克斯镜片(Crookes) 由英国人威廉.克罗克斯于1914年发明,故命名为克罗克
斯镜片,简称克斯片。克斯片分为普通和光学克斯片两种。
普通克斯片简称光克片,是在钡冕玻璃成分中添加微量
的氧化铈、氧化钕和氧化镨等物质,使镜片有明显的双色效 应,即在白炽灯光下呈浅紫红色,在日光灯下呈浅青兰色, 能吸收340nm以下的紫外线,折射率为1.523,透光率为
87%以上。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
克鲁赛脱镜片(Cruxite) 克鲁赛脱镜片也分为普通和光学镜片两种。前者简称克赛片 后者简称光赛片。 克赛片是在普通白片成分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硒,使镜片颜 色呈浅粉红色,能吸收300nm以下的紫外线,折射率为 1.510,透光率在85%以上。 光赛片是在钡冕玻璃成分中添加氧化锰和氧化铈等物质,使 镜片颜色呈浅粉红色,折射率为1.523,透光率为87%以上, 能吸收350nm以下的紫外线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镜片材料基本特性
透光性能要好 能吸收有害射线 化学稳定性要好 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要有好的热稳定性 所谓热稳定性是指光学材料在剧烈温度的变化下物理化
学性能不改变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概述
主要材料是由氧化物,如:二氧化硅、三氧化硼、五氧 化磷、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镁、氧 化锌、氧化铝等组合而成。是非常特殊的不定型材料, 在常温下呈固体,坚硬但易碎,在高温下具有粘性。
见光的透光率应在92%以上。透光率越高,视物就越清 晰。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的性能
(2)化学性能 即化学稳定性,一般是指镜片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对 水、酸、碱溶液以及抛光剂等化学物质的耐腐蚀能力。
镜片材料要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和热稳定性等。 光学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属材料相比非常之 下,因此光学玻璃不易变形。冬季戴着眼镜从 户外进入室内时,镜片表面常常凝结一层水蒸 汽,这是由于光学玻璃导热系数非常小的缘故。 热稳定性是指玻璃在剧烈的温度变化时,不发 生破裂的性能。它与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有 关,一般导热系数大或热膨胀系数小时,热稳 定性就好。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的性能
(4)机械性能 主要包括比重(密度)、硬度、表面张力和弹 性系数等。 比重和硬度在眼镜玻璃中是极其重要的参数。 一般光学玻璃的比重均比较大,比重和折射率 有一定的关系。折射率越大,比重也就越大, 镜片的重量就增加。光学眼镜片的表面要求有 一定的硬度,硬度不仅影响使用寿命,而且也 直接影响镜片的研磨加工质量和速度。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
光致变色镜片 简称变色片。是在无色或有色光学玻璃成分中添加卤化银等 化合物,使镜片能在紫外线照射时分解成银和卤素原子,镜 片颜色由浅变深。反之,当光线变暗时,银和卤素重新又结 合成无色的卤化银,使镜片又回到原来无色或有基色的状态 变色镜片有茶变和灰变两种,其特点是既可矫正视力,又可 作为太阳眼镜,适合野外配戴
光学玻璃镜片特点
无机物:低分子单体以分子键相互间结合. A.比重高(密度大):即单位体积所含分子数量多,因此
在配戴时感觉沉重。 B.折射率相对高:普通片为1.523,超薄片为:1.72以上,
最高可达1.9。 C.硬度高:要用钻石切割,表面不容易被硬物划伤。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镜片特点
D.无弹性:断裂、伸拉弹性为零,容易遇到突发性外力发 生粉碎性破碎,容易对眼睛造成意外伤害。
第十二章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镜片种类
从功能来说: 有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散光镜、防风沙镜、太阳 镜、防紫外镜、电焊镜、防红外镜等
从材质分的种类: 有玻璃镜片、树脂镜片、天然水晶镜片等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镜片材料基本特性
可以制作光学镜片的前提条件: 镜片材料的折射率
透明媒质的折射率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媒 质中的速度v的比值,n=c/v。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
UV光学白片是在光学白片成分中添加少量的氧
化钛和氧化铈等,使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能,折射
率为1.523,阿贝数58.7,透光率为91%以上,能吸
收330nm以下的紫外线。且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良好,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白色优
质镜片。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
无色玻璃镜片 托力克片(Toric):也称白托片,白片。可分为普通和
光学白片两种。 普通白片的主要组成为钠钙硅酸盐,折射率为1.51,可 见光的透光率为89%以上,可吸收280nm以下的紫外线。 光学白片的主要组成为钠钙硅酸,折射率为1.531,阿 贝数60.5,透光率在91%以上,防紫外线性能最差。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概述
它没有固定的化学结构,因而没有确切的熔点。随 着温度的上升,玻璃材料会变软、粘性增加,并逐渐由 固体变为液体,这种逐渐变化的特性我们称之为“玻璃状 态“。这一特性意味着玻璃在高温时可以被加工和铸型。 玻璃材料制成的镜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表面抛光后更 加透明的优点。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分类
无色光学玻璃: 冕牌玻璃:折射率较低,一般为1.49~1.53之间,阿
贝数大于50 。制成的眼镜片有光学白片、克罗克斯镜 片、克鲁赛脱镜片及各种变色镜片等 火石玻璃:折射率较高,一般1.60~1.80左右,阿贝 数在50以下。多用于双光镜片的子片和各种“超薄镜片” 等 有色光学玻璃
E.辅助功能:可进行多种良好的功能化添加处理,使镜片 具有防有害射线、变色等功能。
F.加工性:一般.不能进行渗透性染色;难于用玻璃镜片进 行无框、半框的加工。
镜片材料及表面处理
光学玻璃的性能
主要包括光学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和机械 性能等。 (1)光学性能
即折射率、透光率和色散系数等 A、折射率是决定镜片屈光度的常数之一。 B、色散系数是衡量镜片成像清晰度的重要指标 。 C、透光率是视物清晰度的重要指标,无色光学玻璃对可